《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一)
非常全面的一本厨房书,光看目录就知道内容有多全面了,很实用,偶尔喜欢自己做饭,还是很有帮助的。涉及烹饪的各方面,初学者可以很快学到基础的烹饪技能,简直是技术大全。图片很多,还有非常详细的步骤展示,真是拯救烹饪小白的~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二)
我一直认为“烹饪“是一件可以很享受的事——前提是当你的生活情绪好的时候,你开心地去菜市场选菜,心里想着要切成什么样做成什么样;回到厨房,慢慢一步步来准备,甚至想好了用哪样餐具来盛放会体现菜品的气质、要配什么样的配菜和色彩才能更好地体现它的美,待到一味色香味俱到的菜食物完成时,心里是洋溢着一种别样的美丽的……
然而忙碌的都市生活,一天的工作之后回到家,吃与不吃、怎么吃又是另一个问题。
只有寄托于周末与不出行的假期,来调剂一下在饮食上的口味与心情。
这本书也许不会页页去看样样去学,但总会有那么几样是会去试的。
假如你有一个漂亮的厨房,可以试着参考这本书来挑厨具、布置餐桌甚至厨房,它不会指错。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三)
《我的时尚厨房》是一本简单实用的烹饪入门指南,内容丰富较为全面,配图也简单、精美又很有趣。无论是毫无经验的厨房新手,还是会做饭的烹饪老手,这本书都会让你很有收获。
本书依照烹饪方法将内容划分为不开火的烹饪、煮、烤、炖、炒和煎炸、烧烤等等部分,在前面的几章中则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厨具、饮食和烹饪前的准备处理技巧等知识。比如挑选应季食材、不同国家猪牛肉的部位名称、咖啡速成、食材搭配、香辛料的使用等,还有准备篇章中的各种处理蔬菜水果的方法。或许有一些知识在我们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用得上,但作为了解也是很不错的。
这本书中,下至水煮蛋、煎蛋,上至各种美味的炖煮大餐,都有清晰的操作步骤,按照步骤练习实践,就可以做出满意的作品来。书中有很多的食谱是大家常见的,也有举一反三的延伸,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调整。有条件的真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照书中所讲进行一些有趣的尝试。
书中的插图和步骤说明很搭配,简单易懂,不时有小贴士在旁提醒也是很有心。而且在书的一开始先告知了读者如何使用本书。
最后,还是很期待将书中的各种食谱与烹饪技巧转化为实际的一道道美味,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做饭要用心,好好烹饪也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体现。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理论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今后自己如何去实践。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四)
此书由食材的性质与搭配开始讲解,如各种常见香料与何种肉类或蔬菜搭配。这样的讲解便于初入者明白食材间搭配原理,为未来举一反三的创新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此书也介绍了食材储存方式、营养价值等实用小知识。从食材搭配原理以及储存方式这些小细节与超前期的准备工作讲起,可见作者撰写此书时的细心考量。
此书以烹饪方式的分类,个人认为非常合理与喜欢。从一开始的准备工作(如何处理蔬果与肉类),到不开火的烹饪方式,再到常见的煎、煮、炖、烘培,再到最后的饮料调配食谱。书的覆盖面非常广与全。既能满足工作日的简餐需求,也能为周末想要捋起袖管,大干一场时提供实用的资讯。
书中步骤简洁明了,含有必要步骤,但又不是死板的步骤要求。初学者可根据食谱做出菜肴,稍高阶者也可在书中食谱基础上稍加发挥,形成自己个人特色的食谱。
推荐此书,适合各个阶段的烹饪人。趣味性强,读下来,颇有让人以食材做实验的冲动!
细致、实用的目录分类。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五)
婚期将至,生子的事情也被排上了日程,比起婚前恐惧症,我似乎更担心另一样东西:太太怀孕之后我能不能照顾好。毕竟,我这几十年的人生都是个吃货,而不是个厨师。
也许,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吧,从这本书开始0基础起步。
这是一本专治厨房小白的厨房书,光是看目录便可知道。从最基本的常识普及,到冷餐热食的烹、炸、烤、煮,无所不包且步骤详实。就像在本书封底宣传的那样:“全面的厨房厨艺知识,五花八门的厨房技巧,468种食物烹调方法,帮助你烹制出色香味俱全的各式美味“。得之确是我幸。当然,学会全部468种食物烹饪方法并不是我整个改变计划的全部,它们的背后还应有一个更大的命题——为一个未来温馨的家,烹饪一份属于它的独特味道。
家的味道是什么?少年离家之前,我并不懂得。吃惯了妈妈烧的家常菜,不觉应有何感动,少年离家之后偶尔返乡,方知道记忆中的美好与不易,以至于日后即便是在异乡尝到家乡的菜肴,心中都为之一荡,所谓归属感,莫不是如此。
城市化的浪潮,谁都不可逆,既已随波逐流异乡成故乡,再寻一份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就是理所应当了,这归属感的构成里有亲情、友情和爱情,当然,也不该少了熟悉的味道。这份熟悉的味道若是出自自己之手,必然倍加珍惜;这份熟悉的味道若能让一生所爱每天享受,必然长乐于心;这份熟悉的味道若也能伴随四世同堂,必然此生无憾。
无论家乡异乡,我都盼着熟悉的味道,无论我身处何方,味蕾都朝着家的方向。《我的时尚厨房》,谢谢你,让我开始有了这份期盼与坚持。
以上
读罢第一天的行动记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六)
《我的时尚厨房》是由加布里埃拉•斯科利克写的一本烹饪类书籍,加布里埃拉·斯科利克生活和工作在维也纳,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厨师、面包师。在网络上并没有搜索到很多关于作者的信息,这本书是作者和插画师合作,以信息图的方式,呈现了有关厨房和厨艺的知识。其中既有五花八门的厨房技巧,也有近500种食物烹饪方法,可以说是一本国际化烹饪大全。 《我的时尚厨房》是一本能够提高你逼格的书,更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就像你看外文书旁边要放一本字典一样,在我眼里,这本书就是像字典一样的工具书,这本书向你保证:按照指导来,你不会烧糊任何东西。 这本书不仅为你介绍了烹饪用的各种设备和工具,还会告诉你选择厨具和餐具的方法。你知道如何制作一支不粘手的擀面杖吗?你知道怎么让孩子吃蔬菜吗?你是不是看到这些,会觉得和厨房无关,是不是觉得这是一本有关生活小妙招的书?No,no!只不过是生活中一切与厨房有关的知识这本书里都有。 一张过滤纸能去除橡木塞残渣;只要学会方法,你可以学会糖渍各种水果。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学会制作一些花式马提尼,也可以学着自己做一些诸如自由古巴或是草莓格丽塔,不用远赴俄罗斯,就可以在家来一壶俄罗斯茶,甚至你还可以学会煮一壶女王级的好茶。看看这些是不是都是那些你周末花了不少银子在一些所谓的小资的店才能享受到的?千万不要告诉我氛围和环境很重要,氛围和环境就像你看到的这些饮品一样,都是能做出来的。 你可以从这本书里学会不开火的烹饪,比如制作诸如调味黄油等酱料,或是面包沙拉这些简单菜品;你也可以从这本书中学会熬高汤、做鱼汤或是白汁意面等一系列需要煮的食品;你更可以从这本书中学会烤、炖、炒和煎炸,甚至是烘焙。 这本书里会教你如何铁锅除锈,也会告诉你分辨咖啡;这本书里会教你做水煮蛋,也会教你制作布丁;这本书会教你剥虾去虾线,也会教你摊巧克力可丽饼。厨房对有些人来说是油烟重地,对有些人来说是心之所向。一个时尚的厨房也许会让不爱做饭的人想要进厨房试试,也会让爱做饭的人更好厨房。 诚如书中所言:可以不下吃饭,不能不懂生活。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七)
每次翻开食谱类书籍,就会油然而生的诸如“首先你要有一个厨房/一套厨具/一堆食材……”的吐槽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本书没有“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会做饭的人到哪里都活得下去”、“你饿不饿啊我做XXX给你吃”等红的不要不要的心灵鸡汤类故事作为食谱的主料抑或佐料,也没有前期各种摆拍、后期各种修图的美食写真,更没有真人出镜、秀色可餐的帅哥美女,而是一本很纯粹的西式餐点制作指南,囊括了餐具准备、酒水饮料、酱料甜点、各色主食等部分,在具体使用上来说,更近似于一本工具书,每道食谱都包涵原料清单及分量、制作过程等一整套环节,书后还有字母索引,方便新手查找,简直是图文版的厨房大辞典。
但可能,本书还是要面对市场的失败,会在国内遭遇滑铁卢。原因即上文所提到的各种“没有”。先不说西餐在国内的普及度和认可度,单单是平面、简洁、干净的插图风格,就和厨房、特别是中式厨房经验不太融。看着那些矢量化的制作过程及成品图,嘴巴不会急速分泌唾液,简单的说,就是无法引起食欲。而本书88元的码洋,使得不热衷于西餐的读者入手的几率很小;喜欢西餐的,一般是海归人士,可能更乐于上西餐厅点餐,或者本身西餐厨艺已不俗,不需要本书的指导。
不知道本书引进方及编辑在决定在国内推出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做过一些简单的调查或者事先的预测。中西方文化之间,在柴米油盐上的隔阂远大于讲小说、电影等方面。可以一起看好莱坞大片的中西方恋人,可能就因为不能好好吃一顿饭而分手了。就像现在很多小年轻喜欢的开放式厨房,其展示作用大于实际。本书也大抵如此。
哦,对了,随书的书签,是下厨房的广告。深以为,下厨房还是不错滴,即使是想尝试西餐,我上下厨房的几率也是远大于翻开本书。因为前者有互动、有晒图,而不是只有平板、冷淡的矢量图。中国人对于“人间烟火”有异常的执着呢。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八)
西餐,其实点的不是什么菜。有时都不明白菜名,只知道“打开”了一个50元,一个是75元。感觉吃的不是菜,而是吃钱。而现在西餐店与料理店的味道,大概是海外版学生食堂的等级。所以,我对西餐并没有什么热情,但我还是想要“了解”西式的菜肴。或许我的某个归宿,就是在一个有食物热情的厨房。因为有时,不会做饭的男人是一无是处。西餐,也实在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如果一个会做很多道西餐的人,应该是很有意思很有学问的吧。
《我的时尚厨房》就是一个初级的操作图谱。它在按图说菜,你也可照单收菜。还能了解不少的常识与小奥义。比如爱干净的擀面杖是因为穿尼龙丝,袜识别蒸锅与隔水蒸锅的正确用法。对巧法过滤开红酒时瓶塞的碎渣,我不意外。最意外的是,我才知道,迷迭香原来是rosemarry。
这浩浩荡荡的配方与原料,光是看着就有些“请君,入瓮”的架势了。因为作为爱吃的我,有种饥饿的反应。我沉浸在巧克力泡芙、奶油西兰花汤、炸蔬菜天妇罗、日式照烧三文鱼等食物,反复想象着每一种味道唇齿相依的上瘾。
而在“需要”一节,林林总总的烹饪设备,也如漫画作者的全套装备告诉我们,都是一个技术活儿啊。对于厨者而言,厨房就是战场一样的东西。该有的装备一定要入手,不然就会备受舍弃的考验。
但是只有菜,刀与锅,没有”准备”你对食物的爱,那样是无法完成做饭的奥义。不同的食材,在人手的指引与收拾下,西餐的模样雅致又有分寸,料理的色相却是彬彬有礼。正如家庭主妇,她们好多都不轻易下馆子吃饭。她都会用不同的食材换着法地做各种美味的家常便饭。似乎她们做的最好吃的菜,就是给家人了。
我觉得,“庙堂之上”的西餐可能比较适合情人与商务场合。因为很难有那种热闹气氛。正如火锅,也被挤出正式场合的“江湖之远”。但是我们据此改革,额外添减自己的辅料,就用想象力做一些自己完全不会知道的菜式。做出一道道独家私房菜。那也是大厨们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哇。
若干年后,看着这本菜单,你想吃什么,尽管说,我都做给你吃,吃吃吃。饭暖菜香,管够,这是我渴望的平静生活。毕竟,没有什么能比吃个光饱的岁月更美好了。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九)
毫不讳言,我是极不爱进厨房的人。不是因为不爱美食,只是太不爱繁琐、细碎、一团乱麻的感觉。所以对于各式美食菜谱,不是冷眼旁观,就是觉得不过是纸上谈兵。几张修饰过的照片,一段“若干……若干……若干……”的分量列表,真正做起来,实操性实在是很低。基于这些“偏见”,初见这本书,只是被它简约、时尚、cute的封面晃了一下眼睛,觉得它有些别具一格,至少没有用简单粗暴地用一盘能勾起人食欲的餐食撑起门面。
真正翻开它,这本书才是切切实实地提起了我的阅读欲望。或许因为作者是澳洲人,对书本的章节安排非常细致,思路也非常清晰、有趣。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书中平面卡通图形的运用。作为一本定位为“时尚”的餐厨秘籍,书本印刷精致,色调运用明丽但不艳俗,清新但不冷感。一应食材、厨具、下厨步骤,全都以简约时尚的平面图形形式出现。除了一般食谱所具有的内容,本书当中还加入了各国偏爱的食材类型,各种食物卡路里的摄入量,多项活动所消耗的卡路里量,食材搭配,香料运用等等等等。仿佛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相信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年女性,捧得此书也会有与我一样的观感。
此外,本书从煮、烤、炖、炒和煎炸、烧烤、烘焙、预制保存、酒水、不开火的烹饪等方面入手,缔造餐厨秘籍。食谱主攻西餐,尤其是烘焙与不开火的烹饪、预制保存等几方面的内容正中我下怀。倒不是什么崇洋媚外的小心思,每个女性心中应该都做过开一个甜品蛋糕店的美梦。与烟雾缭绕相比,冷餐厨更能获得对厨房暂时无感的新手菜鸟们的偏爱。
“想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先得抓住他的胃。”美味的手艺是现代人个人价值的另一个附加点,中餐无能,可以开辟西餐。不想当烟熏火燎的传统黄脸婆,完全可以选择时尚大气的清新餐点。我曾有一个目标,做不成大厨,至少有几道让别人念念不忘、口口相传的拿手菜。与其在大众菜品上孜孜以求,另辟蹊径显然更能成就目标。
动画片《中华小当家》中,下厨者的心情是直接影响到事物的美味程度的。这本一打开就能让人心情愉悦、舒适的餐厨秘籍,一定能助你开辟自己的时尚厨房。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十)
人懒就要多读书,尤其是读How to do的书。以前是教人How to success,现在是教人How to relax。成功学的书主要看推荐,打够了鸡血就可以撤了,放松学的书主要看图片,攒够了YY的素材也可以退下了。
我合上了书,放回了图书馆的书架,准备退下。可那些看着就美味的食谱和图片,还该死地在我脑海里转啊转——
永远干净的灶台,最顶尖的厨具、五彩果篮、缤纷的食材、各种甚至没听说过名字的调味料,这样的厨房,不是时尚时尚最时尚是什么?我想好了,下个月我要去买个西门子顶配烤箱,家里的操作台太小需要改造一下,颜色和板材就用书里的好了,那什么什么名字的干酪需要海淘,对了明天午餐我要亲手试做一下伯伦亚酱汁,肯定超级美味,还有那些甜品,派酥芙糕,一个都不能少,吃完我还要去健身房找我的私教……但是最终,当我在脑海里挑选好食材、配好菜、点好蜡烛、铺好餐巾之后,仍然会滚去吃10元一套的煎饼果子,20元一碗的牛肉拉面。读这样的书,让眼睛饱餐一顿就好,至于怎样去安抚自己的胃,还是要靠眼前的苟且。
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出色的厨师。他懂得如何烧一桌好菜,怎样搭配膳食的营养,煎炸烧烤炖都是好手,还积累了无数厨房里的小窍门,一如我们的妈妈。不同的是,他在最时尚的厨房里工作,有最时尚的团队,他能够穿着西装品尝一颗黑橄榄,为我们介绍如何切丝和切丁。而我们的妈妈,在油腻的厨房里操劳,我们风卷残云后,她还要收拾碗筷。
妈妈,你为什么不出书,你知道的并不比他少。还有正在阅读本书,即将成为母亲的姑娘们,若干年后,当你们的孩子骄傲地向同学夸赞你们的手艺时,你是不是也可以出一本这样的书?“人间烟火”和“不食人间烟火”往往也就一个“商业”的差别。
不要看我这样写,我并没有在抱怨。其实我真的好想有一间时尚大厨房,而不是油腻的、窄小的、甚至没时间开火的厨房。我并不想只能趁着在食堂扒饭的时候,瞄两眼电视上的维秘。我并不想知道了How,还不能to do。
我想起曾经有一篇风靡“《读者》界”的文章叫做《我奋斗了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希望我再奋斗十年,可以和你站在一起做菜。That is my honor。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十一)
没有一件事情比吃食再重要了,“民以食为天”。谈起吃的可以想起各种俗谚,“药补不如食补”、“每逢佳节胖三斤”……在越来越重视饮食营养与健康的今天,吃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恨不得一口吃尽维生素A-Z。食材的营养成分那是一个重要。而对于家庭主妇(煮夫)而言,或许更重要的是今天晚上应该吃啥?对于小白来说,重要的或许是番茄炒蛋应该用怎样的一种做法。就像老孔所说的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一样,一道菜品也也有好几种做法,不同的花式呈现出的是不一样的味蕾感触。
传说中的大师“一把菜刀走天涯”,归结到个人终究是不怎么现实。厨房虽狭,但必不敢省的是各类的器具。但是器具一多,自然带来的就是手忙脚乱。刀有多少,叉有多少,酒杯又有多少。收拾一桌合规的饮食餐具可真是一个技术活。既要上得了厅堂,又要下得了厨房。什么菜式该用什么样的锅勺,什么样的面点该用什么样的厨具。凡此种种用尽各种文字的表述,终究不如一张图给力。要想明白如何,《我的时尚厨房》中都有详解。
食材有南北之分,器具有东西之别。处在今天的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单纯的执着于一个菜系必然不是一个明智之选。祖国的八大菜系之外,世上尚有另外的两大菜系。世界那么大,总得看看。观摩别人的技巧,创立自己的风格,这才是应有之义。
当怀着一种借鉴的心态来看待世界的三大菜系,来学习书中的料理之法,自己有一种真切的感受——料理的技艺其实是更好的将食材的内涵呈现出来。不管是剥虾去沙线还是撬牡蛎,不管是酸橘汁腌鱼还是牡丹虾黄瓜汤,不管是贝夏梅尔白汁还是卡酥莱什锦砂锅。
授予料理之法是每一本烹饪书、美食大全的首要目的。至于讲授的效果好坏见仁见智。《我的时尚厨房》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做了一个有益的探索。作者在书中按照《我的时尚厨房》“需要”、“,解”、“准备”、“不开火的烹饪”、“煮”、“烤”、“炖”、“炒和煎炸”、“烧烤”、“烘焙”、“预制保存”、“酒水”等12个章节展开,将料理之法层层分解,细讲料理之道。比如煮米饭,“大锅热油,加入米,不断搅拌至米粒成半透明。加入水和盐,搅拌,小,火煨至液体彻底被吸收。放置,然后用餐叉将米饭挑散。”寥寥数字,勿虚赘言、按图索骥,新手上路其实也挺简单的。
作者很用心的在书中讲述了很多的菜式,讲述了常用的器具技法。或许有些眼花缭乱,但其实不变的是作者所要传达出来的心法。通过厨具、餐具的布置、对于食物的料理,让食客产生共鸣,被料理的传达的信息所感动。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十二)
对烹饪书,我总是欲罢不能。尽管经常下厨房炒菜做饭,但是每次做完一道菜,都觉得完全可以在味道、颜色、香味等方面再有所提高。每次到饭店就餐,看到厨师做的菜端上来之后,又能够看出明显的差距所在,虽说专业和业余存在差距也正常,但对自己的厨艺要求却越来越高,这也导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便是很熟悉的一道菜,再做之前,也要看看手机里那几个烹饪类app,看看专业的做法,再看看网友们分享的做法(“高手在民间”也不无道理),吸收有用的、先进的烹饪手法,借鉴更理想的食材和调味品选择,能让菜品更加完整和丰富。
不过,伟大的武术家李小龙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我不怕练一万种腿法的人,就怕一种腿法练过一万遍的人。意思是说掌握一种武功,并把这种练到炉火纯青,要比掌握很多武功但不扎实,更有威力。做菜也是一样,与其每次都有所改变和调整,倒不如掌握一种自己认为最好的做法,然后精心打磨和改进,这样既能使菜品更加成熟,也能保留自己的风味。因此与烹饪类app比起来,一本系统、完整的烹饪教程书,对的提高厨艺的基本功也有更好处。
在拿到《我的时尚厨房》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本书与其它烹饪书、美食书、营养书有什么区别,但当我翻开一看时,我就明白了“时尚”二字从何而来,而我又觉得不仅仅是“时尚”两个字能够代表这本书的与众不同,因此,我对该书的评价为“食谱2.0”。
“2.0”就是“1.0”的升级版本。既然是升级,就得兼顾形式和内容。形式上讲,《我的时尚厨房》与我看过的其它烹饪书相比,就好比苹果的ios6升级到ios7,图标风格一下子变得更加扁平化,更加简洁。之前我读过的烹饪书,几乎很看重对食材的特写和还原,甚至加了大量的美化效果。一颗颗青菜干净整齐,翠绿欲滴,一锅锅红烧肉看得人直流口水。虽然好看,但这样就会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图片占比过大,文字不突出,容易让读者当成杂志或画报来看。同时也难以避免内容上的不足量。
《我的时尚厨房》把所有食材、厨具、锅具等厨房相关设计成了图标和符号。一道菜的做法,只用简单一个公式就可以介绍清楚,根本无需长篇累牍,大大提高了读者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效率。同时一页纸也可以成现多道菜,有效提升了全书的信息量。
从内容上讲,《我的时尚厨房》从厨房所需到烹饪前的准备工作,从中餐到西餐,从煎炒到烹炸再到煲汤煮粥等,再到预制和保存,以及酒水等,几乎涵盖了制作一顿美餐的前后整个过程,且全程图标化和公式化,能够让读者系统的掌握烹饪全程的每个环节。精确的时间和火候控制,准确的食材配给和调味品配套,能让读者感受到西餐烹饪的严谨和规范,同时也能为对制作中餐感到困惑的读者提供一个标准化范本,避免出错。
“时尚”这个词虽然不算新词,但总能代表最新的事物。在快节奏的当下,人们容易忽略饮食营养,更容易忽略那些生活中美好的细节。与其为了填饱肚子而吃快餐,不如花点功夫自己动手做一顿有营养的美味佳肴。慢慢品味自己的劳动果实,享受健康的人生。慢下来,是不是更时尚呢?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十三)
作为下厨房的忠实拥趸,和它的缘起比较偶然。自己对厨房的爱好和下厨也与下厨房有着莫大的联系。
厨房,以前总被我视为不入之地,后来因妈妈不在家,自己不得不上网查菜谱、鼓捣东西来填报肚子。早在几年前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很多菜谱出自“下厨房”这个APP,接着下载软件、收藏菜谱、关注达人、尝试做菜、上传照片、分享交流,不自觉地开始了享受做菜的过程。后来因为一些机会,能够品尝到比较地道的西餐,更是拓展了味蕾体验。
对美食类书籍的兴趣也来源于此。以前不懂得生活,从一汤一饭中体会生活的真谛,从家人满足的眼神中开始热爱生活,我想,是自己开始懂生活了吧。
上个月看过一本书,《食光深处的味道》,它给我暖暖的感觉,作者凉酱带给我的是她身处异国借美食聊慰思念、在异国打拼创新菜式的奋斗和温暖,里面的菜式比较多,中式、日式、西式、意式等,不一而足。而《我的时尚厨房》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大气、全面、专业,满足了我对西式厨房的全部理解,真是太赞了。
细细品读此书,从了解阶段的选择烹饪和烘焙设备、基本的电动工具、瓷器、应季食材,到准备阶段的不同蔬菜和肉类的切割方法(切片、切末儿、雕花)、不同水果的处理方式、再到各种面团的制作、各种酱汁和酱料的调配、各种汤品和调料汁以及各色沙拉的制作等,俨然接受了专业的培训,对西餐而言基本上算入门了。
接下来是烹饪的基本形式——煮、烤、炖、煎、炒、腌、调,书中全面的厨房厨艺知识, 五花八门的厨房技巧,468种食物烹调方法, 帮助爱生活的我们烹制出色香味俱全的西式美食。
我做西餐的机会不是很多,在为数不多的机会里做的最多的是意面。万能的淘宝给了我很多便利,除了能买来意面,还能买来与意面搭配的不同口味的酱料。肚子饿了,按照意面包装袋上的煮制方法开始煮,捞出来,拌上酱料,简单的料理就搞定了。意面好处理,但是吃多了买来的酱也是会腻的,看到书中有制作番各种意面酱汁的做法,真是如获至宝,哈哈,再也不用吃腻腻的酱汁了。有比较专业且简单的指导和插图,自制番茄酱汁、波伦亚酱汁、辣番茄酱汁、奶酪酱汁……想想都是美好啊!
由于工作和怀孕的关系,下厨房做饭不是很方便,“啃”这本书的时间还是足足的妥妥的,先积累理论知识,等身体条件合适了,就可以放开手脚尝试了,好期待!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十四)
不会下厨的男人不是好小伙儿,
不会下厨的女人不是好姑娘。
原谅我的瞠目结舌目瞪口呆,我真真真真没有见过这样的厨房书。
《我的时尚厨房》整本书二百五十页的厚度,几乎都是图、都是图、都是图。重要的是,全部是色彩、风格高度一致的小小的精致的点状图。都说德国人严谨,谁料到澳洲的作者居然也这样?!
有关厨房、厨艺的一切知识,几乎全都搜罗了来。关键是,貌似一本生活书,但一看作者就是大脑玩得提溜转的那种。开篇就全局纵览,把全书的内容以十二个版块的图样通通摆上来,需要、了解、准备、不开火的烹饪、煮、烤、炖、炒和煎炸、烧烤、烘焙、预制保存、酒水。开篇总括,结尾索引,一本生活书,结构严谨得像字典!
为了怕这些下厨房的家伙脑子不够,作者还专门用两个页面苦口婆心地告诉你们如何使用本书。真像一个手把手又唠叨不放心的老妈妈。可是看名字,我觉得绝对是一个大叔。看了大叔对于厨房各式装备不厌其烦的介绍,厨具、刀具、餐具包括为孩子选择餐具,以及二十四种玻璃杯,没错,二十四种!瓷器还有餐桌的布置,最可恨的是,一拉帘子,橱架上摆放的各种纸啊、袋子啊、膜啊,本人恨不得拿头撞墙。作为一个女子,俺咋活得这么糙?人家一大叔怎么能这么妖娆万状百般精致?
在如此心灰意冷的状态下,再看大叔一年四季放在小车里的各色蔬菜,冰箱每层温度下摆放的食物,已经不会有任何惊讶了。差距就是差距。卡路里、维生素统统标注,还有每种动物辐射出来的配料光环,一种动物匹配N种佐料,天生绝配的架势,当然,还有后面不同国家对不同部位肉的切割方法和名称,已经不知道这些食材该作何感想!及至看到为了预防擀面杖沾手而给人家穿上的尼龙丝袜,顿时笑喷了。
绕是如此,大叔还不忘继续一本正经地幽你一默。如何用不同的语言敬酒,找到中国,上面的标注是——gan bei。向全世界说“吃好喝好”,找到中国,上面的标注是——manman chi。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笑一会儿!
秉承这样的不折不扣将厨房事业进行到底的做派,后面的具体菜肴面点制作步骤可想而知,反正只需要细细参阅照章办理绝不会跑偏,就不在这里罗里吧嗦。我在琢磨的是,到底人家大叔就是这么不屈不挠的认真,还是我们做事太少了不屈不挠的认真?是人家在认真地幽默,还是我们把认真当成了幽默?这个,有些绕脑子。
《我的时尚厨房》读后感(篇十五)
美食的魅力,也许在于选取定量食材,通过固定程序的操作,便可制造出统一的美味。这种美食的法则经久不变,只要白垩纪没有卷土重来,只要鲫鱼拥有自己的相貌也拥有原本的味道,这种美味就会在固定的加工程序之后呈现在你的面前,它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全部秩序。
你不必焦虑不安。你只会煮鸡蛋、煮方便面,这不是你的错,毕竟你没有出生在美食家庭,毕竟你周围的人也只能把芹菜、西红柿、茄子加工成熟食而已。互联网+时代,可能你不甘心于只能熟练使用火。于是,这一天你按捺不住,带上单身狗的防盗门,想去对面报亭买一本食谱。恭喜你,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年头,读过食谱的人远比拥有驾照的人少,就像大多数同居的青年男女都没有结婚证,大多数下棋的老头们都没读过棋谱。
可是结果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食谱类图书价格基本接近三位数,彩印铜版,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而且里面照片多、文字少,情怀多、操作少,你觉得这是在侮辱一个屌丝的价值观。不以做出一道菜为目的的食谱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有什么区别?即便你一时冲动买了下来,你又发现书中不多的文字里,加入了太多的副词。斯蒂芬·金说,一个副词太多的作家不是一个好作家。翻开食谱,你看到了太多的“少许”和“适量”,你懵圈了。电台主持人也许告诉你,这才叫美食艺术,每个人可以根据口味不同,做出完全不同的红烧茄子来,从而形成不同菜系。可你不知道少许是多少,卖书的人也不会告诉你多少算适量。
又过了几日,你终于揣摩出了你家勺子1/2和3/4的区别,可你永远凑不齐一道菜所需要的食材和调料。只有螃蟹是永远做不出好螃蟹来的,吃螃蟹缺酱油的事不是遇不到,因此同款食材,你永远做不出网上模特的效果。对广大屌丝青年而言,自家调味品不会超过手指头的数量,甚至只有豆油、食盐两位主演,葱花也是客串。一日三餐,隔两天就重样这种事,难道你觉得概率很小吗?
不得不说,《我的时尚厨房》是一本不那么一样的书。它教授的是一种技术,不是艺术。它的操作规程比较量化、具体,比如,它明确了白水煮蛋多少分钟,能够煮到几分熟。其次,它有关于工具的介绍。厨房做菜毕竟不是空手夺白刃,仅凭意念你杀不了人。它需要一套基本的分解、加热工具。另外,它不搞画展、摄影展,整本书中一张摄影都没有,全部是矢量图,以至于我一时间无法分清各种鱼类几何图形的区别。
当然,它缺点也不少,它里面讲述的西餐多、肉食多,我,半个素食主义者,看了半天发现除了白水煮蛋,没什么想吃的东西。而且很多食材不易选取,我们菜市场上估计是买不到,这就像海淘了个家用电器,颜值担当、实力担当,但工作电压不是220V……
为什么你不会做菜呢?自身原因之外,我终于明白了每个不会做菜的人都在时间的长河里叹息,寻找着前世的那本食谱。一本食谱,不必多么厚重全面,难道做菜需要成立公司一样的注册资金吗?需要韦尔奇一样的商业运营智慧吗?我只想吃顿像样的饭,只求上苍不要让我一个人孤独地读完食谱,默默拧开“老干妈”。(文/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