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德河的这一边》读后感(一)
德国女作家尤迪特·海尔曼,一个神奇地混合了天才和looser 两种特质的人。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早早结婚,婚后又跟别人生了孩子,四处打短工,直到沉迷写作并被发掘。这似乎是一个天才降临凡人躯壳的故事,但看了她这本短篇小说集之后就能明白,她的“失败”正是她成功的原因。她笔下的人物迷惘、彷徨、无助、忧伤,连欲望都若有似无、不可名状,对生活没有规划或规划被挫败,作一切无伤大雅的逃避,这些人物组成了一个又一个不能说不幸、却又绝非幸福的故事。而这一切,就是海尔曼自己。
海尔曼对人物和情感的白描是真正的白描,不像大多数小说里的人物,总是带着作者的意图或任务。海尔曼的描写纯净通透,不只是我在看书中人物,他们也透过书页在静静地凝视我。这种体验实在是奇妙又过瘾。
德国的民族性可能造就了个人性格的沉重,但海尔曼的作品摆脱了新一代德国人因没有父辈那般的远大理想而自惭形秽的包袱,孜孜以求地去体悟生活,哪怕她觉得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在奥德河的这一边》读后感(二)
有一些小说家,或许并非不知道短篇小说对技巧和出彩的高要求,或者并非没有在短篇小说中炫技的能力,但就是看不出他们写短篇有技巧的痕迹。在我有限的阅读生涯中,第一个典型是塞林格,第二个是尤迪特·海尔曼。他们的小说像一团偶然凝结在一起的云雾,远看可以看出大致的边界,但走进则只能感觉到文字无形无质、近乎一种轻盈触感的存在,一种流动的气息;完成度很高,却摸不到任何坚固的内在结构,甚至不知道这一段是从何处、因何种机遇聚集在一起。这本小说集我读了快两遍,仍然得不出确切的答案。
两位作家还有一点十分相像,就是他们的笔触只停留在思想和感情表现出的表层症状,一些微动作,避免直接谈及内里。但是这些细节的选取足够聪明(我会说精确地选取症状比精确地分析感情更难吗?),以至于表面的微光闪烁足以勾画出必要的轮廓。实在是奇特的作家和奇特的小说。
至于内容,不少豆友评论已经谈到,其中一个重要主题是年轻一代和更年长一代之间思想观念上的龃龉,我觉得挺有道理,且以《夏屋,以后》《在奥德河这一边》为典型。另外一些纯是年轻一代(自由散漫)的生活图景,以《飓风》《索尼娅》为典型。或许这是这篇小说忽然触动我的原因?这几年观念的年轻一代(我们)观念的转向突然连接上了多年前的德国某一代?曾经的青年奋发进取,以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现在的青年直接向现成的比赛规则发出挑战,或者选择拒绝比赛。他们在打破规则后的迷茫中仍然坚持的一点,就是迷途不知返。也不知孰好孰坏。
《在奥德河的这一边》读后感(三)
人人都会讲故事,中国人虽然写长篇小说不太行,短篇还是不错的。早期的西方短篇大师首推莫泊桑,放在今天读也不过时,而欧亨利则太过注重套路,读多了审美疲劳,到了卡夫卡,小说的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乔伊斯,博尔赫斯为这种变化添砖加瓦,而卡佛的出现又为这种小人物的写作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新路。
99年铁皮鼓的作者得奖后,德国文学似乎也沉寂了,虽然在09年由罗马尼亚人为德国又拿了一座诺奖。海尔曼的故事一看就成不了大师,她留白留的太狠,缺少自己独特的东西。
索妮娅写的最好,三个人的恋情并不狗血,作者用韧来形容索妮娅的性格,一个并不漂亮而充满活力的小个子姑娘就有了生命。故事很好,但仅此而已。其他数篇都差强人意,夏屋和奥德河还凑合,剩下的就很普通了。我看别人评论她是安妮宝贝她姐,也不是不可以。说天才少女显得天才太不值钱了。
99人其实有点无耻,这本书作为系列14年是出版过的,十年后换了个名字,还少了20来页,价格从21块变成了59,我又上了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