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爱孩子的男人》讲述了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男主角,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父爱的力量。通过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男主角逐渐成长为一个责任感十足的父亲,展现了爱的力量和家庭的温暖。这部小说让人感受到了爱的伟大和家庭的重要性。
爱孩子的男人读后感(一)
这本书的腰封背后,有两个很有意思的作家推荐,一个是写《自由》的乔纳森·弗兰岑,还有一个是写《精怪故事集》的安吉拉·卡特。前者众所周知被称为濒临灭绝的现实主义作家,后者看书名就知道是脑回路比较奇特的那类,两人的意见结合恰好是对《爱孩子的男人》很好的总结:一种真实到让人产生代入感的对家庭的描述,如生活一般有着种种温馨的表象,但当你细读下去,却会读出这个故事里离奇的味道:乐观、天真、爱幻想的父亲,心中其实藏着极度的自私、控制欲,最终竟导致了孩子动了杀念。是的没错,世界上比纯粹的恶更难对付的,就是各种伪装成爱的恶了。这也许就是卡特所说的“世界无限的复杂性”与“无情的苦楚”。
爱孩子的男人读后感(二)
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冲进书里把萨姆掐死的冲动,后来另一个人看到一半,忍不住了,跑来骂了一通萨姆。我想,大概所有的女人看到萨姆都会有一样的冲动了,就不知道男人们看了会怎么样。但是乔纳森·弗兰岑都心有戚戚了,证明在这个父权的社会里,女人和做过孩子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对这本书产生共鸣吧。
书里有一句话“他生活在一片金色的云彩里,在上面飘来飘去,下面那些偏街小巷他是根本看不见的。而我就是这些偏街小巷中的一个公民,跟其他许许多多病羊一样。我真想把他眼睛上那块蒙眼布扯下来,可我不敢扯。”我真的怀疑自己的遭遇是不是共性,但是我身边就是有很多这样的人,(或者其实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们生活在云上,那世上一切艰难困苦,肮脏贫瘠,痛苦难堪都与他们无关。这种无关并不是说他们的生活中没有这些,而是他们选择远离地面,他们没办法与生活有贴肤之感。在自己营造的幻境中自得其乐,顺便再用上帝的视角将周围的人统统贬为俗人,殊不知他/她的一切都靠着这些俗人,没了这些人怕是一天也生活不下去的。
这本书对父权做了最彻底的揭露与颠覆,那些孩童时代不经意间承受下来的压抑与剥夺,都在作者笔下赤裸裸的呈现出来,太过真实。
爱孩子的男人读后感(三)
阅读之前翻了翻亚马逊国外网友的评论,不少人指出”这是20世纪最被低估了的伟大小说之一“。读完后,立觉此话言不过实。据传此作改编自作者自身经历,确实也许只有亲身经验,才能“酣畅淋漓”描绘出这般极端、不堪入目的挣扎及矛盾。
“在最亲密的人面前,暴露最真实的人性。”
本应是家庭架构中的两根顶梁柱——父与母,在这个故事中,一个是“悲凉的现实”主义,一个却完全相反——“悲凉的理想”主义。如此构建起的家庭,毫无疑问将会走向崩坏,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里头的句子都很“销魂”。行文的节奏、情感的韵律,都带给读者对于人物更多的想象空间。每个角色的细节化描写娓娓而来,乍读起来或许略感冗长,但在阅读的一呼一吸间不知觉的,每个家庭成员的每一个皱眉、每一回歇斯底里,仿佛都在眼前上演般真实。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心理挖掘极深,角色个性自然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让人觉得他们都”疯狂“得挺”合理“。
家庭关系毕竟是人人都逃不开的社会关系之一。以此为主题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但,从没读过一本小说,集中描绘如此暴烈、混乱的家庭生活。没错,看惯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派和谐之音,突然来了个重口味的反例,是有点消化不良。但“拜访”完这个奇葩家庭后,在回自己家的路上,定会产生更多更深切的反思。可以说这是一部让读者“共感度”极高的文学作品。
这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好似一个深刻残酷的恶梦。读起来似乎有点儿难以下咽,但就是有种魅力让你忍不住读下去。
题外话:
个人觉得这个本子值得被改编成电影。
不知为何,总让我脑补电影《革命之路》可以拍续集,“弗兰克夫妇与他们的孩子们”。
爱孩子的男人读后感(四)
看书名似乎是一本亲子书,但实际上它的内容很成人,甚至有点残忍:一个女孩杀死了她的继母。这本书则是不疾不徐的展现这一震惊结果的成因,但其实绝大多数成因都跟原生家庭有关,这个所谓“爱孩子的男人”萨姆作为家中的父亲、丈夫,有着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爱孩子”似乎是一种反讽,他总是觉得自己是爱他的5个孩子的,可是他跟妻子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继母对孩子的反感和辱骂他也不管;他还去马来亚出远差,回来之后家庭一贫如洗,连房子都没了;他也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他对大女儿路易的口头禅是“我不知道你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女儿的疏远又让他暴怒,好像他操控整个家庭是理所应当的,一旦事情超出了他的控制就是不可饶恕的。
大女儿路易在书中虽然是故事的主体,但她一直都是低调的,却又有着令人意外的叛逆。她写的诗歌、剧本都透露出暗黑的颓丧感,小小年纪对杀生和死亡都有令人不寒而栗的无所顾忌。最终酝酿出了她用氰化物毒死继母的惊人举动。它提醒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之重大,既要给予孩子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也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不过它的行文过细过琐碎,又太长了。★★★
爱孩子的男人读后感(五)
萨姆对于孩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责任感的父亲了,他给孩子们起各种小外号,为逗孩子们开心编各种歌谣,以及不厌其烦的循循善诱孩子们关于人生的道理。甚至为了孩子们,他可以完全无视亨妮歇斯底里的咆哮和家庭的极度混乱无序,努力在孩子面前维持永远光明的形象。而且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也像个大孩子般作怪开心,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然而孩子们是否接受他的这般好呢?他疼爱的大女儿路易,竟然在一个周一的早上,将毒药放入了他的杯子!因为她已经受够了萨姆。
世间总是这样,很努力的对一个人好,但却遭到对方的怨恨,这种情况在家庭关系中尤其明显。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现在许多家庭基本上都是两代或三代同堂,而每一代又有着不同的年龄、文化、生活习惯、个人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年轻一辈总认为老一辈不会换位思考,总是墨守成规,而老一辈则认为年轻一辈不懂尊重和感恩,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但毕竟是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最后才产生了家家都不一样但却同样难念的“经”。
还记得前段时间看到一段关于求职的新闻:一个专科毕业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应聘进了一家海外企业,月薪7000多元,可她的父母不让去,理由是因为这份工作属于服务行业;后来她又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月薪5000多元,但父母还是不让去,理由是不体面……相信多多少少,她的心里会有点怨恨父母干涉自己的决定,但她的父母一定是认为:我这么做是为你好啊!
有多少“爱”,借爱之名,行控制之实,从而根本就得不到理解;又有多少“恨”,一切起源,只是因为爱着他们的父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是几乎说绝了的一句话。但我相信曾经看过的一个规律,说即便是世上最毒之物,在离它百步之内,必有解药,因为万物是相生相克的。同样,再大的恨,也能在家庭之中找到消解之道。
诸多电视剧也已证明,因为亲情,谦让和宽容总是来得那么容易,再大的家庭矛盾,也都可以在家庭内部得到解决,仅仅只是因为一个理由:他是你在这个世上的亲人啊!希望这不是天朝电视剧审核制度下的产物,或者就算是这样,似乎也是挺不错的。
爱孩子的男人读后感(六)
在当今的文学世界,澳大利亚的文学势力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论是两位曾经问鼎布克奖的作家——彼得•凯里和托马斯•基尼利,还是近年来逐渐为我们所知的凯特•莫顿、莫里斯•葛雷兹曼等一批实力派,都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文学天地。跟他们相比,克莉斯蒂娜•斯台德进入我们的视线未免显得有点晚。事实上,生于1902年的斯台德可谓他们的长辈,成绩斐然的国宝级女作家,在澳大利亚专门设有以其命名的文学奖。在她一生创作的十六部长篇小说中,《爱孩子的男人》绝对不是最有名的一部,甚至难以被评论界和读者理解,以至于绝版了多年,而斯台德在那之后再也没有创作过这类小说。
与温情脉脉的书名相反,在这洋洋洒洒的四十几万字中,充斥着无法根治的矛盾、争吵、冷战、对抗,以及由此带来的,难以挥去的沮丧和无望。夫妻之间也好,父母和子女之间也罢,家庭中所有的阴暗面,都以复调的形式毫无遮掩地扑面而来。假如你在看头几个章节时怀抱希望,期待在接下来的某个时候,情节能够急转直下,让你惊喜又解脱地从绝望中逆转,那么恐怕你会失望。因为哪怕有片刻的安宁与温柔,下一秒也会被冷酷的现实彻底粉碎。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这个基调就不曾偏离过一分一毫。
与其把这本书定义为家庭小说,不如把它当作一部女性小说来读。因为真正撑起整部作品的,是两个主要的女性角色——亨妮和路易莎。这对继母和继女各有自己苦难的宿命。生不逢时的亨妮尽管家境富裕、受过良好的教育,却不得不走下圣坛,跟一个靠着她父亲往上爬的男人走入肮脏的婚姻生活中。面对幻灭的现实和靠不住的丈夫,她满心怨恨,在彷佛一天都过不下去的日子里忍耐了多年,还生了一堆孩子。而她的继女路易莎失去生母,忍受着继母无休止的脾气和始终盘桓在家中的阴霾,形成了孤独古怪的个性,却在同情中与继母建立起了一种微妙的共同感。而她们的悲剧命运,都是由那个叫萨姆的男人造成的。他看似和气,实则无情、伪善又自私,根本不了解人,也不想去了解人,想当然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并自欺欺人地认为这就是爱。正是这所谓的“爱”,摧毁了在风雨中飘摇的一家人。小说以亨妮的死亡和路易莎的逃离结束,一个彻底遁入彼岸,一个得以追寻自由。她们最终都以不同的方式逃离了令人窒息的家,在绝望中获得了灵魂的解脱。
从内容上看,这绝对不是一部轻松愉快的小说,甚至算得上沉重。而斯台德的功力,在于能坚持将永远澎湃在浪尖的生活书写到最后一刻,让鸡飞狗跳的日子进行到生命的尽头,等待所有缓慢的量变最终冲出质变的火山口喷涌而出。她通篇都在不遗余力地书写着让人绝望又疲软的家庭生活,把角角落落的不堪都挖出来给世人看,竭尽全力让我们知道,日复一日的争吵和琐碎无常的互相伤害,是如何磨损了本就脆弱稀薄的婚姻和爱的;无情的人又是怎样以爱的名义,对身边的人犯下残酷的罪行。她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了小说,某种程度上化身为路易莎,将与父亲的紧张关系投射到了萨姆一家人身上,在文字上与过去短兵相接,让所有的声音齐头并进,为她复仇。对于当时的女作家来说,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挑战读者、书写内心,算得上是种勇敢的冒险。而即便遭遇失败,斯台德也已行使了自己作为作家的特权,难免不乏快意。
女作家若是写起残酷的事来,会比男作家残忍得多。她们会用温柔的方法,摧毁你的信仰和意志。《爱孩子的男人》无疑是一本残酷的书,它把最极端的可能性展现给了我们,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毁灭;也让我们了解,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无论在世界的哪个版图上,女人都在受苦。斯台德以卓越的天分,决绝地将现实主义进行到底。看了这本书,既会在毛骨悚然中生出同情,也会在绝处逢生中萌发庆幸,至少我们还能长吁一口气,感叹自己的生活还不算太坏。
文:养龟人
刊于14年3月30日《青年时报》书评周刊
爱孩子的男人读后感(七)
《爱孩子的男人》是澳大利亚女作家克莉斯蒂娜•斯台德的代表作。尽管在某些评论者的眼中,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女权主义倾向的作品,是女性对男人的控诉,“男人把王牌全抓在手里,生活是一场糟透了的交易”。也有的评论认为,这是一部能唤起人们记忆中的早期家庭生活的作品,可信、熟悉同时又荒诞、极端。但在我看来,这些观点尚不足以涵盖本书真正具有的叩击人心的力量。
起初看来,萨姆是一个对孩子具有强烈喜爱与责任的父亲,他的戏谑调侃体现在与孩子们点点滴滴的对白与互动中,他给孩子们起的各种小外号,他给孩子编的歌谣定的规矩,他对孩子们关于人生的循循善诱。他爱孩子,为此不厌其烦地制造孩子并且不厌其烦地和孩子们捆在一起,和孩子们在一起的他就像个大孩子般作怪开心,而被孩子们围绕的感觉也使得他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无比崇高。
与这一堆搅在一起的人们相疏离的是萨姆的妻子,孩子们的母亲亨妮,她穿着邋遢,动不动就破口大骂,常常在咆哮的瞬间一头晕倒在地板上。可奇怪的是,孩子们还是愿意与她亲近,翻看她的东西,偎在她的肘边。出身富家的她,上学时只学会了三件事,弹肖邦的钢琴曲、画水彩画和做针线活。初嫁时,是“温柔而又神经过敏的小东西,贴肉穿着丝织衣服,期望着能在白宫招待会上好好地乐一乐”,而现在的她,躺在地上时是“死人一样的脸,在满头黑发的覆盖下扭曲、发黄”,成了一个“干瘪枯瘦、皮包骨头、模样滑稽的老太婆”。
萨姆的快活理智与亨妮的歇斯底里构成了强烈的反差,也是这个家庭混乱无序的成因与写照。
如果说,我们一直在这样的状况下盘旋的话,只能陷入像这个家庭一样的凌乱不堪的怪圈。但生活是面照妖镜,一个事件一个节点到来的时刻,每个人在它面前无处遁形。
萨姆在国外的公干结束回家后,风水流转,首先是百万富翁的岳父去世,大树坍塌,其次是萨姆的对头掀起风云,对他进行造谣攻击。内忧外患之间,人的真实面目一点点撕开。
至此,我看到了作者克莉斯蒂娜•斯台德的高明之处,在破败不堪的生活面前,有谁还是完整无缺?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萨姆坚信“我就是上帝本人”,就像其朋友索尔所言,“彷佛置身于一个妙不可言的幻象之中”。他拒绝为自己申辩,结果全家人的生活难以为继,搬到了“乱糟糟湿漉漉”的河边的破旧的木板房里。亨妮的心碎了,“就在那一刻,她的心一劳永逸地碎了。”这时她才深刻地认识到,“她嫁的是一个孩子,他唯一的才干,就是装出一副讨人喜欢又无助的模样,从而得到一些好心人的保护”。萨姆无视全家人生活无法维持的困境,甚而告诉孩子们:“像你们这样有父亲的孩子,是不用上学的”。在打击和困苦面前,萨姆选择了逃避,并且逃避得大义凛然,义正词严。
亨妮一如既往地选择了苦苦支撑,跌跌撞撞,四处借债,变卖家产,结果债台高筑,一贫如洗。
他们的大女儿路易在生活的夹缝里艰难喘息,又总不能放弃一丝丝对未来的渴望,“我能不能不像这样生活下去,不这个样子呢?”懵懵懂懂却又无所畏惧的她最终选择了自己所能做到的唯一的解脱方式。
就连小人物的面孔也是清晰可辨——大儿子厄尼看待世界的就像他对钱的看法,冷静、热爱却又斤斤计较细细盘算;萨姆的姐姐约也就是孩子们的姑妈,面对做出丑事的妹妹邦妮时的决绝与无情,“这件事会把我毁了的”。
萨姆的伪装与逃避,亨妮的无助与悲惨,路易的挣扎与冲撞,厄尼的盘算与绝望,甚而约的冷酷与绝情,无不让人触目惊心。但是,你以为那不是你吗?书中每个人的所遇、所想,每个人的举止言行,每个人的脆弱无助与不可言说的黑暗隐秘,将这个特定的家庭特定的环境大而化之为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的境地,你以为,那些人不是你吗?在艰难前行的命运之旅中,你以为自己不是萨姆、不是亨妮、不是路易,不是厄尼,不是约吗?或者说,不是某个时刻、某个部分的他们吗?这一切,无关性别,无关年龄。
对现实的无情揭破,对人性的深刻勘察。一本书,让每个人在愿与不愿之间对号入座。我想,这才是克莉斯蒂娜•斯台德的真正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