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是一部描写了一个君主的兴衰的文学作品。通过主人公李尔王的际遇,展现了权力的腐化和人性的复杂性。小说中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情节让人深思,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读后感触颇深,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现实的关切和批判。
《李尔王》读后感(篇一)
我失去您欢心的原因 并不是因为什么丑恶的污点淫邪的行为 或是不名誉的举止
只是因为我缺少像人家那样的一双献媚求恩的眼睛 一条我所认为可耻的善于逢迎的舌头
虽然我没有了您的宠爱
可是唯其如此 却使我格外尊重我的人格
安享荣华的人们啊
睁开你们的眼睛来 到外面体会一个穷人所受的苦 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
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甘的人吧
《李尔王》读后感(篇二)
磊磊组织的共读活动,第二本共读书籍是《李尔王》,大名鼎鼎的莎翁巨著。情节荒诞却又折射出真实人性,人物特征鲜明而复杂,剧中冲突强烈张力十足。很难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来形容这些人物、这部剧,只能说,话剧这种形式真的很吸引我,喜欢浓墨重彩,喜欢夸张,喜欢扑面而来的浓烈气息。
话说三克空间不错,看完书正好赶上那边有录制的原版话剧的播放,更能加深理解。
《李尔王》读后感(篇三)
分国土时两个大女儿的话和与之形成对照的小女儿,国王的不满,小女儿最后的辩解 视觉空间具体形象以及伴随而来的更加丰富的感知程度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单纯的口语文字是缺乏内涵的,因此小女儿不被认可知道这部分内涵由之后的内容填补上 小女儿将嫁人后对家庭的爱和对父亲的爱对比,是时空观念的体系;这种分工区域性的方法在联结一体的部落社会是不会体现的。 人与自然的分离是同时进行的,与之伴随诗歌中自然意象消亡的开始,同时这种意象感因此达到极致。 言语具有剥离的特点,这样的剥离带着深刻和力量。这段文字的力量和前面冲击传统道德的力量是相同的
埃德蒙的抱怨、反叛信中的“老年人专制” 法律、权力在于维护既有观念的整体性,但是无一例外地面对着越来越丰富的感知形象的剥离和瓦解
埃德加向葛罗斯特描述悬崖的视角: 描述将不同层次的视觉意象进行对应来进行,说明的是人的视觉意象逐渐丰富,视觉空间得到延伸所产生的问题。这是与之前的各种冲击所等效的现实。
《李尔王》读后感(篇四)
读《李尔王》脑海里一直浮现出叔本华的名言:人从出生到死亡一切的后果都是自找的。博尔赫斯在此引申出一切的死亡都是自尽。我深以为然。 李尔王死了,三个女儿也死了。葛罗斯特死了,私生子爱德蒙也死了。这些人都是死得其所,李尔王死在了自己的刚愎自用,大女儿和二女儿死在了膨胀的欲望,三女儿死在固执。葛罗斯特死在偏爱,爱德蒙死在了嫉妒。 所谓悲剧,不过是放大了的人性。这里面爱德蒙和弄人的独白很有意思。如: 1.难道在热烈兴奋的奸情里,得天地精、华父母元气而生下了孩子。倒不及拥着一个毫无欢趣的老婆,在半睡半醒之间制造出来的那一批蠢货 2.你还不能老去,因为你还不够世故 3.为什么鼻子旁边有两只眼睛?为什么蜗牛背着一个房子? 4.我们最爱用一种糊涂的思想来欺骗自己。 往往当我们因为自己行为不慎而遭逢不幸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我们的灾祸归愿于日月星辰。 好像我们做恶人也是命运注定,做傻瓜也是出于上天的旨意,做无赖、做盗贼、做叛徒、都是受到天体运行的影响。 ……… 当然《李尔王》也折射出的养儿和养老的困局,对自己儿女该不该充分放权,当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会不会只能食儿女的嗟来之食? 读此书,一方面反思我们该如何对待父母,另一方面警醒我们老了该如何跟儿女相处。 很值得一读!
《李尔王》读后感(篇五)
如果小女儿愿意说老国王想听的话,可能就不至于此了,可是这样就有可能因为分到那三分之一的国土而嫁给本国伯爵,从而错失法兰西王的爱情。有所得,就有所失也是悲剧的一种体现。这个小情节对这部悲剧整个大的框架来说是有稳固意义的。折射到现代家庭来看,李尔王的故事更像是一个参考,大学室友常常向我吐露爷爷奶奶不近人情的自私和冷漠,后来听她更多的讲述,我渐渐发现饱受伤痛的其实是她的爷爷奶奶。我们坚守的那些固执的原则,和我们深爱的人相比,他们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剧中反复强调李尔王散尽财产是愚蠢的行为,可是这个时候的李尔王已经八十多岁,对于这样年纪的老人来说,给予孩子、并得到爱的回馈难道不是一件自然的心里需求吗?这样看来考狄利亚拒绝向父亲说出爱意,对李尔来说不能不视为一种伤害甚至残忍。对老人的迎合并不可耻,常言说“老来小,老来小”,对于老去的这些人,无论他们年轻时有多少荣耀和地位,无论他们是否老骥伏枥,这个时候的都只是需要温柔之爱的父亲母亲。人是婴儿的时候,爸爸会把孩子高高举过头顶,妈妈会用脸颊亲昵他们的脖颈……用种种简单的方式去哄逗孩子发出笑声。当人老去,父母都已经不在,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自己的孩子,而为人子女能做的就是尽量在所剩无几的时间里,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开心和快乐。
《李尔王》读后感(篇六)
悲剧的皮相是伦理的惨剧,内核则如鲁迅所言是碎裂的美好,让人叹息的是,这美好尚未降临,便已破碎,更是让人悲从中来。
李尔王与葛罗斯特的悲剧,一个源于虚荣、自负与专制,一个源于冲动、鲁莽与不信任。
如果葛罗斯特还尚有被蒙蔽、被欺骗、被陷害的原因,李尔王的悲剧则完全是自己一手造就的结果。
李尔王的天真与自负,不只是戏剧的夸张——极度的权力让周遭一切变得扭曲,逢迎与虚伪成为最真实、最常态的存在,真诚与忠诚反而成为稀缺,进而变得缥缈,让人不适。
如葛罗斯特所言:疯子带着瞎子走路,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一般病态。
麦克白被更大的荣誉催生欲望与野心,李尔王则一直沉浸在这欲望与野心的虚伪与逢迎里,每个人都在曲意,每个人都在掩饰,所以当真相来临,才会如此赤裸裸、血淋淋。
但真正的悲剧却是,这不只是所谓亲情与忠诚的悲剧,而是不断上演、不断重复的陈迹。
《李尔王》读后感(篇七)
前头小丑骂李尔王骂的我挺爽的,一个国王,无上之王,本来拥有一切,突然脑子有坑把一切给了别人,还要求对方要对自己如初,咋可能呢。 不过他前两个女儿也挺绝的,就是那种“绝了,你怎么养出来的”。伯爵的庶子相当于反派吧,两个女儿都爱上这个庶子了,为此后期还自相残杀,就,蛇鼠一窝,很绝 庶子有段话挺对的,一出事就怪星星,仿佛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而他们自己全然无错,李尔王落到那个下场也只能说…有因必有果…就是跟奥赛罗一样,觉得多少活该。 两个作品里的反派还挺像的,都是能说又会演,人才,奥赛罗的悲剧可以怪到反派的贪欲上,李尔王就,他自己就是后面一切悲剧的因。弄人真的太会骂了,光秃秃那句真的笑死我当时,以至于后面李尔王因为两个女儿的背弃而差点发疯,他的近臣说“小丑努力用笑话逗他开心”时 我:啊?小丑不是一直在讽刺他吗,确定不会心肌梗塞气上加气吗。 开场李尔王分家产那里真的很离谱,哪怕后面大篇幅都在描写他因为女儿变得如何疯癫,我也对他同情不起来。就因为他小女儿不会甜言蜜语说她多么爱父亲,理应属于她的财产嫁妆就归两个姐姐了,而且当时勃艮第和法兰西国王在求娶小女儿,李尔王把嫁妆剥夺之后,还让两个王进宫,当着他俩的面极度贬低小女儿,直言不该娶,她已经没有之前那个价格了,不知道原文是不是就是“价格”那个单词,翻译确实用了价格,非常离谱。 后面疯掉的李尔王和远嫁法兰西的小女儿会面时好像是,那个忠臣说“同一个父亲怎么会养出如此不同的孩子”。 我当时就:对啊,我也想问,你怎么养出来的,你是不根本没怎么养啊。 当时把小女儿嫁了法兰西国王之后大女儿就跟二女儿说:父亲年老脾气越来越阴晴不定,他原本是最宠爱妹妹的,可妹妹转眼就被他厌弃了。害,反正真就觉得他活该。
《李尔王》读后感(篇八)
考狄利娅这样善良和真实的人结局却这么悲惨,让人很难过。
但我其实对李尔的同情不是很强,权利和名誉蒙上了他的双眼,只愿意听到看到自己想听到的和想看到的,活在一片虚妄里,看不清真实和虚假。格罗斯特次之,但他让人同情的地方可能在于他的结局,忠诚的一面无可指摘,而对待儿子,他不能接受儿子的反抗和背叛。当然这一点李尔是一样的,只不过李尔的权力更大,所以他不能接受的更多,除了女儿,还有臣子。他们都想要的除了自己权力之下的绝对的服从,还有更难得到的,绝对的发自内心的爱戴。
我们大多数人应该是李尔与格罗斯特,只愿意相信和接受别人的赞美,不愿意去挖掘真实,甚至有可能,真实正是被自己亲手遮蔽的。
爱德蒙死之前,看到高纳里尔和里根为他自相残杀而死,他想的是,真好啊,这世界上的的确确是有人爱我的。作为庶子,他没有被正当的对待和期望,他内心不满,于是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不过最后关头,他说出了李尔和考狄利娅的地点,想让他们被救活,虽然结局不如愿,但最后他在得知自己是被爱着的之后,还是找到了一丝良知。
弄人是李尔王逗李尔王开心的“傻瓜”,可是他的笑话里却充满了“智慧”。格罗斯特瞎了以后,请求爱德伽做他的向导,说,“疯子带着瞎子走路,本来是这时代的一般病态”,讽刺的是,聪明的国王是个傻瓜,他的傻瓜是真正的智者。
“李尔:嘿,你留心着鞭子。弄人:真理是一条贱狗,它只好躲在狗洞里;当猎狗太太站在火边撒尿的时候,它必须一顿鞭子被人赶出去。”
还有一个角色,肯特,从头到尾的正直,说明这世上除了有眼睛的疯子和没有眼睛的瞎子,以及很多的有眼睛的瞎子,还是有睁着眼睛也能看得分明的人的,我们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李尔王》读后感(篇九)
巴菲特曾说过亲情比友情重要的多,人们时常为了友情而忽视或抛弃了亲情。亲情是可贵的,但也同样可以是恶毒的,功利的,冷漠的,残酷的。莎士比亚写的这部剧作《李尔王》体现了李尔女儿们的无情和李尔的愚蠢,凭借几声奉承讨好就把全部财产托付给了他人。这部悲剧也打破了人们期待的美好,有些时候并不能用真心实意换到应得的事物,反而容易被别人利用,陷入沼泽。
李尔年龄已老,便招来三个女儿让每人致词看谁值得他分给最大的国土。大女儿戈纳瑞口蜜腹剑,为了得到最大的恩惠说了一番违心的话:“不曾有一个儿女这样爱过他的父亲,也不曾有一个父亲这样被他的儿女所爱;我爱您是不可以数量计算的。”然而,这种爱有几分纯真呢?只凭借口才和丰富的表情不足以判断她的全部,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古代的许多昏君或年迈的君主就被身边亲近的大臣和宰相糊弄,听信谗言,导致内忧外患,最终国土崩分瓦解。李尔的二女儿里甘也说了类似的话,两个女儿都得到了相当富有的一份财产。
三女儿科迪莉亚不屑于像她的姐姐们一样为了利益阿谀奉承,她是唯一真心爱她的父亲的。“我是个笨拙的人,不会把我的心涌上我的嘴里;我爱您指示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这句话真心实意,表达了她忠实的感情,然而得到的了李尔的一句断绝关系。从而看出,李尔只凭口才判断他人,看不到别人的实际行动和付出,同时手段决绝和冷酷。
整本剧作的结局是十分痛心的,善良美好的科迪莉亚被刺杀,李尔被大女儿二女儿流放驱逐,精神错乱的抱着三女儿的尸体痛哭流涕。莎士比亚让观众从一开始就看出谁对李尔是真挚的,也讽刺了李尔的愚痴,被几句奉承的话语蒙蔽了双眼,最终疯癫流浪在外。
让我感触的是,科迪莉亚的悲剧也是如今的常态。迪斯尼是个美好的童话世界,人们也常从故事中对生活充满期待。然而科迪莉亚如此纯真善良却被父亲抛弃,被姐姐们利用,最终惨死。这对观众们是个打击,认识到正义并不是每次都能打败罪恶。我认为莎士比亚在用悲剧告诉人们要面对现实,逻辑和真实性更重要。
李尔王不仅是他也是我们所有人。人们常说忠言逆耳,但我们何尝又能保持清醒?在读《李尔王》时,我们是观众,是在书外的观察者,是用上帝视角批判别人的人。我们总觉得看的比任何人都清晰透彻,当轮到自己时却经常不能辨别是非。因此不要被片面的话语迷惑,每件事都需要认真思索和探究。
《李尔王》读后感(篇十)
李尔王挺大一大把岁数,思想却还很幼稚。不知道人是可以心口不一的,天真地相信“漂亮话”。把手中的利益(作为国王的实权)全部让了出去,结果两个女儿巧言令色想着谋取土地的女儿翻脸不认人。 老国王身边的骑士也见风使舵的跑了。说的很形象,大意是“每个人都有眼睛知道哪边势大该投靠,就算没眼睛也能闻到国王衣服的酸臭气”曾经一国之君连干净衣服都没有了
这个老人是因为被私生子埃德蒙耍奸计而被挖掉双眼的葛罗斯特公爵。 他是国王的老臣,却害得真正尊敬爱戴自己的儿子埃德加流浪野外,一点也不爱他人,只想着继承他财产的儿子埃德蒙留在他身边(还对他印象很不错,讽刺的是,最终就是这个儿子害得他下场很惨,失去了eyes,赶走了爱自己的儿子) 那种感觉很痛苦吧,很惭愧吧。原来冤枉好儿子了,还被坏儿子背后插刀。 视频中的年轻小伙就是埃德加,此时电影为中后段,他们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公爵不知道所谓的“汤姆”就是埃德加,因为目睹了国家巨大变化,冤枉了埃德加,失去了双眼,他一度痛苦的想要离开世界。这时埃德加就这样安慰他。 尼采说,人来到这世上就是受苦的。我长这么大,多少也受过点苦。很多东西我啥也不懂,我也说不清。看西方哲学需要看一大堆预备的书,圣经这种文化起源级别的书啥的。叔本华的书还需要看看佛教。 也有人说,人生下来起码是靠自己的奋斗让日子越过越好的,一直苦逼下去,越苦逼越高兴,那不成了苦逼上瘾了么?所以人生下来又不是为了受苦的。不管是代际,还是一代人之内。 我个人认为他之所以上埃德蒙的当有以下两点原因 1.他做事情没有多个心眼 2.他的私生子不仅坏,还很狡猾。设计的轨迹很巧妙,让人难以看出破绽。 李尔王是很相信感情,但碰巧思想不成熟,被语言哄骗了,落得个悲惨下场。 而埃德加就不相信感情。他利用哥哥对他的信任,一步步把他引入圈套(这样就能少一个人和他分遗产)。他想要老葛罗斯特公爵的家产,甚至没等到他父亲寿终正寝就把关乎父亲生命的秘密出卖掉。 故事情节环环紧扣,伏笔很多,莎翁果然厉害。
书友们,有人说呼啸山庄残忍,因为最后差不多人都死掉了。 我今天才发现李尔王比这个残忍得多。
《李尔王》读后感(篇十一)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经典的四大悲剧之一,你要是说这种经典的老的剧集看着还有什么意思?哎,你就错了,你想想啊,现在放开生育限制了,未来二胎,三胎,四胎,都是有可能的,搞不好下一个“李尔王” 就是你?
李尔王很短,基本上2~3个睡前就可以读完,但是要想体会到其有趣之处,或许可以花上更长的时间。
故事开头李尔王将自己的国土分给了2个对自己溜须拍马的女儿,而小女儿不愿说好听的话,一毛钱没有,法兰西国王却慧眼识人娶走了一无所有的小女儿。分家之后,李尔王被分走国土的两个女儿嫌弃,凄凄惨惨戚戚。最后沦落成了乞丐,小女儿知道了,带着法兰西大军去解救。不过…故事并没有以小女儿完胜,最后与李尔王一起过上了父慈女孝的生活,而是……除了主线之外,故事还有一条支线,就是葛罗斯特的两个儿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你可能在过去的童话寓言,当代的小说剧集中看到过无数次,“三个子女的故事” 作为母题,其故事内核也被国内外的各种作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编写,你仔细想一想《都挺好》中的想喝手磨咖啡的苏大强是不是也有一点点李尔王的味道?
我想之所以李尔王的这个故事作为四大悲剧之一,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其结局将这个故事推上了高点,更重要的是这一故事刻画的人性的虚实相处,口蜜腹剑。或许你会觉得这些故事并非只有百年前才会出现,当今社会也都一样。那些满口称赞的人或许并不是真心称赞,那些指出问题的人也并非让你下不来台。或许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原来事情不是这样的原来。所以好的故事就是一个一面镜子,真实的反应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一面一面又一面。
《李尔王》的悲剧的内核是什么?伦理之下的人性,往往大多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审时度势,又或者是为了让自己舒服的心安理得。这些站在李尔王的角度来说再正常不过了。可是李尔王的这样的一个悲剧却很难让人同情,不仅仅因为造成最后子女死的死,亡的亡的人正是李尔王自己,如果他看得清谁才是真的对他好的人,或许就没有这样的悲剧。很多人都在说,这样一个喜欢听好话的人,这样的结局可不就是咎由自取?可是放在现实,如果这样的事情放在现代的家庭中,或许你会很无奈,李尔王如此对待小女儿,为什么小女儿还为了她最后惨遭灭顶之灾。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在伦理关系中的亲情难以描述的内容吧。
葛罗斯特的2个儿子的故事也是如此,没有受到公平对待的儿子最后将其他的角色灭了又灭,你看恶的养成或许是从没有爱开始的。
剧中的弄人一角,非常有趣,我开始还不明白何为弄人。明白过来之后发觉,原来这世间啊,真的有时候真的只是我笑他人看不穿,他人笑我太疯癫。不过是疯与傻,痴与狂罢了。谁又能说得清谁是真的通透或者愚钝。
《李尔王》读后感(篇十二)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之亦然,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更多时候,可怜与可恨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分清。李尔王的故事就是这样。
吕剧有个传统曲目叫做《墙头记》,讲的是张木匠年老体衰,本想指着两个儿子为其养老,结果两个儿子谁都不愿多付出。本来两人约定各养半月,却因为月份有大小之差而产生争执。半月期限一到,老大将张木匠送至老二门口,老二却闭门不开。老大把张木匠撮到墙头之上离去。老友王银匠见其可怜,便谎称张木匠还藏有私银。两个儿子立马争相供奉。
最起码,作为一国之君,李尔的智慧看上去还不如王银匠。自然,他的下场还不如张木匠。张木匠靠着谎言度过了一段舒服的时光,还在临死时用一句“看见那堵墙,想起王银匠”,让两个不孝子丧命于土墙之下(两个儿子以为银子藏在墙里,刨墙墙倒,死于非命)。李尔王却是被两个女儿轮番羞辱,郁郁而终。
如果李尔只是李尔,不是李尔王,那他的故事会让我们感到唏嘘。这个“老糊涂”既看不清女儿们的虚伪与真心,又随意将自己的财产都分了出去,一个没钱没权没资源的“三无”老头,怎么会被两个贪婪的女儿供起来呢?
可他是一国之君,是王,他的所作所为就会让我们感到恐惧。他无法分清三个女儿到底谁对他是真爱,自然我们也会认为他无法分清手下的臣子哪个忠哪个奸。我们也就有理由认为无底线奉承、一切随他心意的佞臣会得到重用。如果说分不清子女孝顺与否只会给自己带来苦难,那么分不清忠诚奸佞就会给所有人带去苦难。
李尔可以为了三个女儿倾其所有,也可以因为小女儿拒不表态而翻脸不认人,主打的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难想象,这肯定不是年老以后新增的毛病,而是他的典型性格。当他年富力强,理智尚能战胜情感之时,这个毛病会隐而不发;当他年老昏聩,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之时,这个毛病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带来的后果自然也是灾难性的。
李尔既享受奉承,又一意孤行,而且一意孤行的“行”是依据奉承之言做出的判断。这其实很像现在的一些老年人,就是那些沉浸在推销员甜言蜜语之中,让他们买啥他们就买啥的那些老人。由此可见,当你身边都是“回声板”时,你很难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唯一不同的是,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人所引发的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李尔的悲剧还让我们意识到一个我们不太愿意接受的现实,那就是当你没有价值时,你就会变得一无是处。反过来也可以说,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平时围在你身边的那些人就会立即消失。即便是一国之君,当李尔交出自己的权利和资源之后,他也会发现自己的女儿原来只是为了自己的财产。又如现在社会中,一些往中高层管理人员身上靠的小姑娘,她们难道是图他们年龄大秃头不洗澡吗?当他们不在其位时,身边还会有人吗?答案不言自喻。即便你是最普通的人,当你只能给别人带来麻烦而不能提供价值时,绝大多数的人对你都是敬而远之或者恶而远之的。
幸好莎士比亚还保留了小女儿这个善良的角色,让我们能够找到一些安慰。可我们仍要注意,这些善良的人往往会因为不愿违心而被嫌弃,这些善良的人也很难能够弥补你犯下的大错。
唯一能拯救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服从自然规律,能听进不同意见,能辨别是非善恶,能保持谦虚,能认清自己。虽然很难,却也要全力以赴,时时勉励。
《李尔王》读后感(篇十三)
Speak what we feel, not what we ought to say.感情是我们唯一的言语。
李尔王退休之际因为小女儿科迪莉亚一句“我爱你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要断绝父女关系。
埃德加被私生子兄弟埃德蒙陷害成了装疯的乞丐,遇见曾经冤枉他的双目失明的父亲时,内心旁白:“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在一个伤心的人面前装傻,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件不愉快的行为。”
科迪莉亚和埃德加都是内心纯真善良的人物,但科迪莉亚很轴,她说的话就是真实吗,按照名分如何衡量呢。当陷入深度年龄焦虑的父亲想从女儿身上得到一点安慰的时候,她选择公正严明,用以区分自己和两个姐姐。
埃德加前期软弱愚笨,受苦之后练就了智慧和坚强,他帮助失明的父亲获得生的力量,令人感动。“我不知道当一个人愿意受他自己的幻想的欺骗,相信他已经死去的时候,那一种幻想会不会真的偷去了他的生命的至宝;要是他果然在他所想象的那一个地方,现在他早已没有思想了。活着还是死了?”
大反派埃德蒙,临死前唯一的真情实感:“埃德蒙还是有人爱的;这一个为了我的缘故毒死了那一个,跟着她也自杀了。”
李尔在荒野嚎哭时,Fool对他说:
脑袋还没找到屋子,
话儿却先有安乐窝。
剧终时埃德加说:
不幸的重担不能不负肩,
感情是我们唯一的言语。
如今我们观看要死要活的感情时,会觉得过于戏精了,毕竟有问题都能上医院求助科学。但生命是有限的,如果脑袋找到了永生屋,重担消失了,感情的言语还存在吗,是活着还是死了?我龙傲天誓死守护刘波,这太好笑了,我笑了一年。一边好笑,一边磕到了,与此同时,又觉得心里缺了点东西。
《李尔王》读后感(篇十四)
很长时间没有写过书评了。浸泡在生活的琐碎和虚无中,未曾探出水面来与新鲜空气接触,快要腐烂发臭了。借着这股尚未消散的悲哀与赞叹交织的情感,脱离滴滴答答散漫混乱的时间,放思绪出来散散心。 读了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悲剧《哈姆雷特》和《李尔王》,感慨最深的是后者。大约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悲剧即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给人看”。把最美好、最珍视、最令我们心生愉悦的向往的事物在眼前摧残毁灭,怎不令人痛彻心扉呢?又加上人的思绪受到负向反馈机制影响,对于negative的东西感触尤为深刻。所以,我个人还是更喜悲剧,因其常常以命运之无常或人事之情理激发激烈的矛盾,消陨人世珍视之物,激我于悲哀之时急切地寻找这悲剧的根源,使我得以反观现实生活,获得新的生命感悟。尼采曾说:“一切文学,吾爱以血书者”,我深有同感。 最初,偏激的糟老头李尔,不分是非黑白,只知道在阿谀奉承中摇头晃脑,着实让我厌恶鄙夷。他也尝到了自己骄傲虚荣、蛮横专职的tragic flaw所带来的恶果,从国王的神坛上跌落下来,被自己赠送全部国土的两个女儿Goneril和Regan所奚落甚至谋害,沦落为衣衫破烂、头插野花的疯子。但就是在这本应让我欢呼“恶人有恶报”的“正义”里,我却留下了疼惜的眼泪。这个老头,在遭两个女儿背弃的悲愤之中咬牙说出:“how sharper than a serpent’ tooth is to have a thankless child”;这个老头,在荒地中,在暴风雨里,与天地对峙:“here I stand your slave, a poor, infirm, weak and despised old man”,最后在思绪的矛盾里陷入癫狂;同样是这个老头,在认识到自己荒唐的错误后,卸下了他不可一世的骄傲,向被自己赶走的小女儿Cordelia真诚地忏悔:“you must bear with me, pray you now, forgive and forgive. I am old and foolish”,只求原谅。是啊,他是国王,他也是个老人啊。即便他糊涂,可是他白发苍苍,年老体弱了呀,如何经起这亲人的背叛,人世的背弃呢?他虚荣,他犯错,可是我们又有谁不爱听夸赞之语,又有谁不犯错啊?如果说虚荣蛮横是李尔这个tragic hero的internal flaw,我自己恐怕也是悲剧人物了吧。李尔,也是可怜的呀! 最心痛的是,当我以为李尔与考迪利亚团聚、解开心结之后,一切皆可步入正轨:恶人Goneril,Regan和Edmund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吃败仗,进监狱;Lear,Cordelia,Edgar和Kent迎来皆大欢喜的圆满大结局。可是,我最最心爱的人间天使Cordelia却在即将迎来全面胜利之际先一步离开了人世。那一刻,泪水倾泻而出,我真想把心撕碎了对着苍天嘶吼:“她做错了什么呀?为什么死的是她?”如果李尔死了,也许我会为这个可怜的老头难过,可是,Cordelia死了,这个内心善良真诚、宽容大度,外表如仙女一般美丽,连落泪都使人沉醉的纯洁无暇的青春少女,为何就如此仓促地离开了人世?我的心真的像炸了一千根针,疼得无言形容。也许是考迪利亚完美得像天使一般,本不属于这黑白明暗交织的尘世吧!也许莎翁就是要把这美好的尤物摧毁了给我们看吧。 英语文学里有个the wheel of fortune命运之轮的说法,我觉得放在这里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可以说,大部分的悲剧如考迪利亚的死去,或多或少受到“天命”之影响。但莎翁写的悲剧与古希腊很多悲剧(比如《变形记》里的悲剧)不一样的是,莎士比亚没有去描写天神的喜怒哀乐与天神对人事的抉择,而是将重心放到了人世的每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有血有肉的人身上: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缺点。李尔虽耿直坦白,爱听奉承之话,脾气暴躁,不可一世;考迪利亚虽心地善良,却似乎不知变通,过于直白,绝不肯退一步求全,伤人伤己;格洛斯特伯爵虽忠厚温顺,却不辨事实,轻信谗言,对爱德加赶尽杀绝;爱德加虽善良诚恳,没有心机,早期却过于信赖他人,不能独立抗争;爱德蒙虽然遭受不公正的对待,有雄心有智慧,却背信弃义,罔顾人情。可以说,是他们自己的缺陷与命运之轮搅在了一起,转出了人间的悲剧。也正是这不完美的人和这不确定的命,应和了我们的人生,让这部戏剧里的人物鲜活立体,让这一场悲剧引出共鸣。 《李尔王》的悲剧元素有很多可以挖掘品味的地方,其中很多处矛盾修饰、反讽等设计也很有趣,尤其是这文采和格律我实在是...佩服之至!奈何我才疏学浅,且现在大脑习惯了破碎化的浅层思考,有些力不从心了。暂且写到这里,致敬《李尔王》,致敬莎士比亚还有我们的译者朱生豪先生!
《李尔王》读后感(篇十五)
这部莎士比亚中期的作品充满了黑暗、罪恶和绝望,描述了一个被众神遗弃的人间,不见光明,也不见希望。本以为在结局的时候,可以拨开重重黑暗,透一丝光亮给人间。可是,我以为的只能是我以为,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样,只会把种种罪恶撒向人间,却永远把希望永远锁在盒子里。
这部剧作分两条线索,一条是李尔王及其三个女儿。另一条是葛罗斯特和他的两个儿子。
李尔是不列颠国王,在晚年的时候,决定提前退休,把权利及国土分给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嘴甜似蜜哄得老国王很是开心,小女儿虽然心里敬爱老国王,却不会像两个姐姐那样阿谀谄媚。老国王以为小女儿不爱自己,一怒之下,决定把国土只分给大女儿和二女儿。
法兰西国王慧眼识珠,决定娶没有任何嫁妆却忠诚善良的小女儿。正直的大臣肯特,向李尔王劝谏说,应该保留一些权力,不要过分信任两个女儿。可是,李尔王听不进去任何劝解,一怒之下把肯特驱逐出境。刚愎自用的李尔王很快就尝到了自己栽种的苦果。
大女儿变脸比翻书还快,刚刚得到权力,就开始嫌弃父亲没有用了脾气不好。让手下人慢待李尔王,对其不理不睬,并且还要削减父亲身边一半的骑士。李尔王愤怒的斥责大女儿不孝,打算去二女儿那里居住。满心以为二女儿对自己会很孝顺,就像她之前在大殿上对自己谄媚说的那样。谁知,二女儿更过分,只想让父亲保留四分之一的骑士,甚至一个都不留。李尔王愤怒绝望后悔,无处可去的他只能转身走进荒野,走进暴风雨中。两个女儿说,屋子太小了,无法收留李尔王,任其留在风雨中,并下令禁止任何人帮助父亲。李尔王疯了,对着天地怒吼。
被李尔王驱逐的忠臣肯特,改头换面后依旧陪在他身边,并且帮助他找到小女儿。小女儿听到父亲的遭遇,愤怒的带兵攻打不列颠,讨伐两个丧尽天良的姐姐。可是,众神不开眼,小女儿战败被俘,和父亲一起被关在牢狱。
心存善良的反而得到恶报,这就是这个世界。
现在讲一讲另外一条线。
葛罗斯特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合法的儿子爱德伽,另一个是私生子爱德蒙。爱德蒙觉得命运不公,同样是儿子,为什么自己就是不合法的。父亲的爵位财产不会和自己有一点关系,他决定亲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爱德蒙构陷自己的哥哥爱德伽,说哥哥想杀死父亲,好尽快继承他的爵位和财产。葛罗斯特信以为真,就下令通缉爱德伽。爱德伽无奈之下,只能扮作疯乞丐。
在李尔王发疯流落荒野的时候,葛罗斯特违抗二女儿夫妇的命令,悄悄帮助李尔王。私生子爱德蒙诬告父亲私通法国,导致父亲被挖去双眼后,抛至荒野,任其自生自灭。爱德蒙如愿以偿的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和财产。因为命运的巧合,装作疯乞丐的爱德伽在荒野中遇到了失去了双眼的父亲。
爱德伽带着父亲找到李尔王及其小女儿,一起攻打不列颠。战败后,爱德伽挺身而出揭露弟弟爱德蒙的阴谋,并与之决斗,亲手杀死了爱德蒙。爱德蒙临死前,竟然良心发现,告诉他们说,自己已经下令杀死国王李尔及其小女儿,让他们赶快去阻止。可是他们去的时候已经晚了,小女儿已经被缢死。李尔王也在悔恨中痛苦的死去。另外两个蛇蝎心肠的女儿,因为爱德蒙而争风吃醋,互相残杀而死。
这个剧中充满了对黑暗的人世间的不满,我们看一看剧中是怎么描写这个世间的。“父不父,子不子,纲常伦纪完全破灭”“我们最好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只有一些阴谋、欺诈、叛逆、纷乱,追随在我们的背后,把我们赶下坟墓里去”“疯子带着瞎子走路,本来就是这时代一般的病态”“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因为来到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舞台之上,所以禁不住放声大哭。”
在生命的最后,李尔王抱着小女儿的尸体,绝望的质问“这就是世界最后的结局了吗?”
很喜欢里面一个名叫傻瓜的弄人,他是国王调笑逗乐的玩具。可他却活得比谁都清醒,人们在嘲弄着他,他也在嘲弄着世人。“这年头傻瓜供过于求,聪明人个个都变了糊涂,顶着个没有思想的头,只会跟着人依样葫芦。”李尔在大女儿那里受了气,满心希望的去找小女儿的时候,弄人说“你一尝到她的滋味,就会知道她跟这一个完全相同,正像两颗苹果一般没有分别。”二女儿拒绝见父亲的时候,他唱到“老父衣百结,儿女不相识;老父满囊金,儿女尽孝心,命运如娼妓,贫贱遭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