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经典读后感有感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0 19:10:24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6-20 19:10:24   小编: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是一本启发性的书籍,强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语言选择对孩子幸福成长的重要性。作者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技巧,帮助家长们学会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家庭和爱的书籍。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一篇

相比很多的育儿书,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会让你松弛感满满,读完的感觉就是:对孩子,就是“无为而治”。

作者主张:家是让人舒适、休闲、幸福和快乐的地方。所以不要让孩子处于责备或者责骂之中,即使孩子此时有不会做,不去做的事情,我们也要相信他只是还没到那个时间点,到时候他自然就会了。

其实,这种松弛的育儿观念,需要父母有高深的修为,即我们能容忍孩子的一切缺点和一切不符常理的胡搅蛮缠,等他折腾够了,就会停下来了。

我们能够提供的,就是温暖有爱的家,这个家是培养孩子拥有幸福和爱的能力的地方。以后的人生,不管经历多少雨雪风霜,孩子都能用忆起童年的点滴幸福,化解烦恼与忧愁,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可抵万般磨难的勇士。

我们跟孩子一起的时间很短,人的一生本就不长,能成为今生今世的父母子女,本就不易。所以,对于熊孩子,爱咋咋地,随他去吧[捂脸]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二篇

初初为人父母时,无论孩子多么调皮捣乱,仍然视为精灵可爱。等到年岁渐长,对孩子的期待也越发明显,和孩子的日常相处伴随着情绪的起起伏伏。怎么和孩子相处,也许是正在学习“为人父母”的一个个练习题,相处就意味着在行为上除了接触,还有言语的沟通。言语的沟通有天然的加持,还需要后天的练习。怎么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呢,《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这本书就为家长与孩子的日常相处提供了许多“解题思路”。文中作者将生活日常事件以年龄阶段为划分点,从咿呀学语的婴孩到聚少离多的少年,漫长的岁月中是无尽的亲子时光。

有关与儿童沟通的书本有千万,这本书又是如何吸引人的呢。最吸引人的是作者提出,把育儿当做一件有趣的事。这么说来,主观上自主选择将育儿这件事看做是一件充满冒险、新奇和趣味的事,尽管在育儿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皆许,养育者的心态也大为不同了。

就比如让孩子做家务这件事,着实让家长和孩子会闹出不少的摩擦。养育孩子的家庭当然深有体会,孩子的随身物件四处扔下,东西收拾了下一秒即可混乱不堪,如果一直念叨着收拾,就像在一个旋涡里一直回旋,到头来不仅家务没尽头,而且亲子关系也随着摇摇欲坠。是不是非收拾不可呢,每个家庭都有自身的标准,年幼的孩童无法跟随父母的心思,稚嫩的天性还在成长,调皮捣蛋就不在话下了。父母在面对重重家务和育儿关系时,就该思考,想要怎样状态的育儿呢,在家庭中是要建立如何的亲子关系呢。

家是我们轻松随意的归属。“育儿的目标是让孩子在家里能感到轻松自在,而不是培养出会收拾东西的孩子。”家长逐渐在育儿的过程中明确思路,自然能抓大放下,和孩子轻松的相处了。今天不会的事,总有一天会学会,不必纠结一时,孩子在发展中成长,而亲子的关系也是随着彼此的情感在日久天长中变得越发的弥足珍贵。在生命中流畅着轻松自在的惬意,是无比宝贵的武器。

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说短也不长,如果将时间都耗费在无关紧要的大小上,不仅制造焦虑,还将情谊消磨,试着转换思路,不管场景状态如何都尝试当做是一件有趣的事去参与,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将与孩子的种种事宜,每份相处都当做难得可贵的珍宝,并从中认真体验和感受,时时刻刻仍觉得和孩子的相处是一种趣事,以积极的心态感受当下,是生命中一件件的珍宝呀。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三篇

这书一开始把我给看笑了

不过越读越觉得有点道理,打开了我的眼界,还能这样

看完书后,买了根教鞭,让俩娃试用了一下都说“好舒服”。

嗯,舒服就好,现在我是“手拿大棒,言语温柔”。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四篇

读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在育儿领域的应用,哈哈哈。比如第二章,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句话可以断章取意地曲解一下,带着孩子去看世界的时候,不要给他也带上一副已成定规的世界观,同时也要明白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绝对好,也没有什么事时绝对不好,所以孩子一时错误不要斤斤计较,如果这样想的话,也许就更能放开手一些,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本书可以说是对这句话的一个完美诠释。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事情,不要过多评价,不要过多指责,不要过多引导,不要过多干涉,有的家长就是太想有所作为,结果反而害了孩子,就这样无为也许是最好的。行不言之教,这句说也儿童教育的精髓吧,孩子的教育更重要的就是身教。生而不有,这句话也是对待孩子的一个重要态度,生育了它却不占有他,不限制他,不能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也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庸或物品,而是把他当成独立的人去尊重,平等地交流,而这就是这本书作者一直想要努力阐明的。很多家长说,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孩子吃我的,喝我的,我成功地培养了他,他就应该听我的,自以为对孩子的成长居功甚伟,这种态度只会让独立意识渐渐增强的孩子们产生反感,而疏远。老子告诉了我们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是以不去”。

我们当然不应该对孩子产生过多的约束,不该逼着他走某条路,但是一个称职的父母又怎能完全不规划一下孩子的未来呢。每个父母都应该通过自己的无形的影响而非强迫的手段去给孩子指出那条你认为最光明的大路,把孩子带到这个路口,至于孩子要不要走,或者要走多远,就看他自己的意愿了。所以我对于作者完全放任孩子自己选择的观点是不赞成的,并且觉得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比如说,有个父母觉得成为钢琴师是最优雅最完美的,那么他就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多让他听听钢琴曲,给他买台钢琴放在家里,让他接受熏陶,至于他要不要成为钢琴师就看孩子自己的选择了,父母只应该设法让孩子热爱上弹钢琴,而不应该强迫孩子学会弹钢琴。如果孩子确实不喜欢弹钢琴而是喜欢画画,那父母怪自己让孩子热爱钢琴的手段不够高明,因而只能放弃让孩子做钢琴家的路,支持孩子学画画。也就是说,父母只能引诱孩子热爱某一东西,而不应该强迫他学会什么东西。

书中一直强调不要责备孩子,要原谅孩子的错,甚至把这种错误的原因归于自己,这似乎是一种宗教式的宽恕,也许只有当有了孩子之后,人们才会学会什么是真正的爱,一种纯洁而高尚的爱,这种爱让我们更喜欢这个世界,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但这种宗教式的宽恕与溺爱之间的分寸如何把握呢?书中所提到的宽恕都是些小毛病而已,作者似乎是基于一中人性本善的基调来谈论的,但我更相信巴甫洛夫的狗,所以当孩子犯了不道德的错误该怎么办呢?冷静地与孩子叫交流,或者用幽默诙谐而委婉地指出来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吧?或许你也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而非简单地命令?想象一下,你幼儿园的小朋友偷了同学的糖果,而谁也没有注意到,他得到了糖果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如果他没有得到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越演越烈。你该怎么办?如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呢?如何让他改正呢?难道不与干涉吗?要打他一顿吗?我是不愿意打孩子的,但如果我说的道理他不听该怎么办?

这是一本即使是没有孩子的青年人看了也觉得很温暖的一部书,而且这种温暖并非虚幻和遥不可及,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得到,如此一想生活中似乎又多了许多阳光与动力。整体感觉到这本书还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温情。

本书将孩子分为5个部分介绍,首先,要认识到“育儿本身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能够和孩子一起生活、共同成长,对家长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奢侈的事情。”,然后着重介绍在育儿的过程中的一些语言交流,“说教用语”,会剥夺孩子的朝气。而“鼓励用语”,不但可以激发出孩子的活力,而且让家长自己的心情也变得更加轻松。此外,这样的话语还可以引导孩子快乐地走向独立。

然后分五章五个阶段选取典型的生活实例进行讲解,首先在0-3岁的时候,要温柔地对待孩子,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喜欢上这个世界。3-5岁孩子个性初显的时候,家长要懂得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同时要注意不要诱导孩子去取悦家长,也不要用奖励去诱导,让孩子学会做自己,同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要信任孩子的能力。6-8岁孩子开始上学了,父母不能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让他们在家里感觉到足够的轻松,恢复自己的活力和精力。同时作者主张对于孩子学校的事情不给予干涉的原则。同时要懂得放手,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看得见自己的成长,从而培养出一种“无根据”的自信。9-12岁的青春期,注重“交流型会话”,减少“支配型会话”,和孩子冷静平等地交流是很重要的,不责备孩子、不发牢骚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发性,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让他快乐开心地做事,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13岁以后的教育中也要全面地对孩子给予肯定和支持。

想想自己有一天也会是一个父亲,一想到他会学着我的样子做事,我就更迫切地觉得得完善自己,把自己的坏习惯多改掉一些,要更宽容一些,更幽默一些,更机智一些,更重要的是要更高尚一些,更懂得一些生活的艺术。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五篇

“让孩子幸福有什么难的?”“孩子学习方面的事我都顾不过来,哪有时间在乎这一点?”“这位教授是谁呀?我为什么要听他的意见?” 可能大多数父母会投来以上这些问题,但让孩子幸福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件事也比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更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为大家带来一本亲子沟通书籍——《让孩子幸福的语言》。本书由出生于日本东京,曾担任仁爱大学人类学系心理专业教授,兼任该大学附属心理临床中心主任,现任职于奈良县佐保川诊疗所的田中茂树教授。 让孩子幸福有很多种方式,这里我们只说说其中的一种方式——“能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这也是本书的主题。 我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作为我们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不仅在人际关系中强调它的重要性,而且在亲子关系中也不能轻视。 面对孩子各个成长出现的问题,本书分成了五个章节,每一个章节包含着孩子一定的年龄段所出现的常见状况,这些状况总是让父母们不知所措。不过,作者自己家庭也会同样出现类似的状况,快来看看他是如何解决的吧! 比如本书中提到,当孩子害怕接种疫苗的时候,可能大多数父母会用到这种说教用语,“不要哭哦,我们忍忍就好啦!”。 对于孩子来说,因为他们年龄还小,不理解“为什么我的身体受到了被针扎的疼痛,我还不能哭,还要忍着呢?”而且从生命的生存法则来看,面对危险刺激时,生命会本能的通过躲避、逃跑等方式保护自己。因此,孩子在打疫苗时的哭闹,正是孩子因为天性使然而做出的自我保护。 明白这一点后,作为父母,就能体会孩子在面对父母命令式口吻时,会有怎样的抵触情绪,甚至会感到一丝不安。 那么此时,父母应该怎样说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呢?“好痛吧,你做的好棒哦!”这句话才是让孩子感到幸福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听到父母说出前半句话的时候,孩子会感觉到父母理解了自己的痛楚,从而亲子关系更加亲密,也会更加信任父母。而后半句话更会鼓励到孩子,这件事并没有那么可怕,我可以面对它! 于是孩子会在这种鼓励的话语下,逐渐从害怕接种疫苗到勉强去面对它,到后期孩子会勇敢的接受它。所以,给孩子一点过渡的时间,让他自己去思考这件事的危险性,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自己会处理的更好。 这就是田中茂树教授给出的能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之一,他想用毕生钻研的心理学和脑科学,以及养育四个调皮捣蛋儿的男孩儿的亲身经历和经验,以一位普普通通父亲的身份,来和各位父母探讨“能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这个主题。 因此,我看书的过程更像是和一位智慧的父亲在面对面的交流。虽然这些文字由书本这种相对更正式的介质来传递,但丝毫不影响我聆听的心态。 书中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都是用浅显易懂的、温暖的话语来引起各位父母的共鸣。同时又加入了育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让人读来既明白了怎么做,又懂得了背后的科学原理,有理有据,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让很多父母非常容易接受。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在儿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读到过儿子语文老师写的一段话:家长们请珍惜与孩子快乐共处的这段时光吧!光阴易逝,孩子们也终将长大。之后,家庭、事业、梦想会让他们越飞越远,他们便成了家长触碰不到的梦。到那时,家长们才会想到能陪伴在孩子身边,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孩子在成长阶段总会出现这样那样让父母不省心的事,但过了这个阶段,他们又会长大一点,懂事一点。父母要有一颗包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不是什么事都能那么黑白分明的,不要用一种极端的思想去看问题。 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个有关刷牙的故事:文中的父母在面对儿子不刷牙时,可谓是操碎了心,反而使得儿子心里留下了被强迫的阴影,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转化成了成年人不理解的打别的小朋友或者砸东西的“问题行为”。这样看来究竟是一段时期的不愿意刷牙重要,还是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问题重要呢? 因此在面对孩子不刷牙的时候,父母不要总是说“不刷牙会长蛀牙哟!”因为小孩子根本不太懂蛀牙是什么概念,他只会觉得刷牙会麻烦,尤其每天刷两次的话更麻烦,有时牙膏的味道特别刺激,也会让他拒绝刷牙。如果能改成“刷牙真麻烦呢!”这种理解的话语,孩子会慢慢放松抵触情绪,可能会尝试着刷一次、两次、三次…… 因此,爱孩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多用一用书中的幸福语言。 对于书中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为什么在书店中,各种育儿书籍封面几乎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各种技能?为什么没有一本书上写着“如何让孩子幸福”“如何让孩子高兴”? 我们过于在乎孩子的未来,却忽略了未来之前,也就是孩子的当下。当下的他们爱笑吗?当下的他们开心吗?这些不重要吗?不,与孩子能否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同等重要!只因这一点没有被排在父母的期望清单中,所以被忽略了。孩子们没有快乐的童年,又怎么会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呢?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六篇

朋友抱怨说,孩子才10岁却越来越叛逆,经常一言不合就吵架,母子俩的关系就如剑拔弩张。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大部分原因是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粗暴简单的沟通,生硬难听的语言,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亲子关系越走越远。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里说,亲子沟通有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掌握在父母手中,亲子间是否能够顺利沟通,取决于父母用什么样的语言。

那究竟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呢?

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把说教用语,改成鼓励用语。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的作者是田中茂树,他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育儿问题,他有4个儿子,这本书是他根据自己多年临床所接触的案例和育儿经验所写。

他说育儿之所以成为棘手的问题,原因在于父母太过功利,只关注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想着如何将现在不满意的状态变成我们期待的那样,所以才会让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焦虑又辛苦。

那如何才能轻松育儿呢?

田中茂树认为,只要转变一个观念,这个观念就是把“必须培养出优秀成功的孩子”,转变成“这孩子什么时候会成长到下一阶段呢?”就能把焦虑变成期待,把辛苦疲惫的场景变成温馨幸福的瞬间。

书中具体介绍了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技巧,例举了从婴儿时期到初中阶段,共29个常见的生活场景,并对比介绍了说教用语和鼓励用语。

我们从中挑选几个来看看。

场景一:孩子害怕打针

前不久,带孩子去打预防针,在社康门口,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哭着用手扣住大门,死活不肯进去。

妈妈说:“不要哭,忍忍就好了!”

爸爸则劈头盖脸地骂:“你是男子汉,哭哭啼啼的,像什么话!”

但父母的说教,并没有让男孩妥协,他反而哭得更厉害了。

田中茂树建议,遇到孩子打针害怕哭闹的情况,把说教用语:“不要哭,忍忍就好!”改成鼓励用语:“好痛吧!你做得真棒!”

对于大人来说,打个预防针,就像被蚂蚁扎一下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但白大褂,尖尖的针头,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却是一件恐惧的事情,当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承认打针会疼的事实,自然就拉近了和孩子的关系。

吉拉德曾说:“当你认为别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样重要时,气氛才会融洽。”

场景二:磨磨蹭蹭不写作业

孩子写作业,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世纪难题,在小区里,经常能听到一些妈妈歇斯底里地吼孩子,可任凭老母亲吼破喉咙,有些孩子就是盯着电视机一动不动,或者慢吞吞地写,让人气得跺脚,却又无计可施。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呢?

只要把说教用语:“作业写完了吗?”改成鼓励用语:“什么时候提醒你比较好?”

用商量而不是命令的语气和孩子沟通,为了不让孩子得寸进尺,说要再看2个小时,或者更久,我们可以给他们设置两个可选项,比如再看10分钟,或者15分钟。

当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他就不会执拗的和父母对着干,就会从中选择一个,并遵守约定,看完后自觉写作业,并提高效率。

场景三:孩子迷茫不上进

在热播剧《小舍得》里,南建龙说:“为孩子奔,那就是为了往前奔”。

许多父母哪怕放弃工作,放弃自己,拼了命,也一定要让孩子上个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

但很多孩子,却越来越像空心人,他们生活优渥,自身资质出众,是大家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他们却感觉不到幸福,还经常觉得内心空洞,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全靠父母推着老师牵着。

父母提供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乏,这背后的根源是孩子没有自驱力。

一个没有内驱力的孩子,一旦父母停止鸡娃,或者让他们独自面对困难,需要自己做决策时,他们就无法跨越难关,产生迷茫。

当孩子迷茫无助的时候,刚好是我们表达爱意的时机,不要和孩子说教说:“你只要考上XX初中(高中,大学)......”就行了,

而是用鼓励用语:“辛苦啦!你好像在烦恼呢!”

当孩子感觉迷茫时,让他们暂停休息,好好思考自己内心的愿望与未来的人生。作为父母只需要做好一个听众,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学习成绩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升学,工作的目的,都是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活出真正的自己。

每个孩子生来就有为求生存,谋幸福而努力的本能,愉快地期待孩子自身的成长,以及孩子靠自己达成目标的心态,会帮助我们减少焦虑,增添喜悦。

亲子沟通的关键在于用心,用爱,用鼓励的言语打开孩子的心扉,不是披着“为你好的”外衣用批评打压孩子,用指责表达爱。

用《让孩子幸福的语言》和他们沟通,能帮他们从挫折中,明白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学会解决问题,建立自信,引导他们快乐地走向独立,用自己反思探索到的答案,去寻找幸福和开拓人生。

孩子跟在我们后面追着叫爸爸妈妈的日子,很快就会成为让我们怀恋的时光。

这些幸福片刻,将会成为孩子未来人生的储蓄,它会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保持乐观的态度,即使陷入绝境,精疲力竭,也相信自己总会有办法解决,请珍惜和孩子相处短暂的日子吧。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七篇

最近看《小舍得》,语言就像一把把利剑,能够句句扎人心。夏君山和南俪看到欢欢和别人家孩子的差距之后,也开始考虑着怎样提高欢欢的学习成绩。想不到,学习真的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不愿意做,就算父母拼尽了全力,也是等于零。夏君山没有送欢欢去校外辅导班,而是选择自己在家辅导,从周一到周四每天下班之后赶回家辅导欢欢作业。

只是,没想到欢欢一个下午的时间只完成了半张卷子还错误百出,搞得夏君山火冒三丈,直接怒斥女儿:“合着我周一到周四,每天给你一遍讲的题,全白讲了,是不是?”“别哭啊,哭有什么用啊?你这一下午都感什么了?”……溢出屏幕的愤怒和大声的呵斥,让欢欢哭得稀里哗啦,甚至哭到吐。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真的比比皆是,辅导作业确实是一件让人崩溃的事情,愤怒之下口不择言也是生活中真实的表现。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急躁情绪会让他们痛苦,缺乏安全感。

曾在日本专攻fMRI高次脑机能研究与失语、健忘等高次脑机能障碍的田中龙树在他的《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所谓‘说教用语’是父母认为这是为孩子好,脱口而出的话,但实质是家长为了让自己安心而说出的话。这些‘说教用语’会剥夺孩子的朝气。”

作为一直研究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专家,田中龙树根据自己20年来从事心理咨询和养育4个孩子的经验,切入“育儿焦虑”这一现实家庭问题,从“父母如何让孩子感到幸福”和“父母如何在育儿中体验到幸福”两个方面入手,选取生活中常见的29个场景,对比介绍了“说教用语”与“鼓励用语”,以此鼓励父母改善亲子沟通方式,实现轻松育儿。

这本书一上市就广受好评,位居亚马逊日本儿童心理类畅销榜第5,是日本读者眼中改善亲子沟通的一剂良方,让无数父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语言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从而有意识地改变和孩子说话的语言,让沟通更轻松愉快。

那么到底要如何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孩子相处呢?作者在书中指出,珍惜和孩子相处的短暂时光,毕竟孩子在身边的日子真的很短。

女儿十一岁的时候去了私立寄宿学校,每周回家一趟或者我们去学校探望她。一开始,女儿很不习惯,从我们离开的周日下午就盼着下一周的周五快点到来,时不时的也会在中途打来电话报告自己在学校的表现,而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父母的依赖和思念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融入到寄宿学校这个新的环境里,对父母的思念和依赖逐渐减少,现在一个月回一次家已经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时候和我们吵了架,还会冲口而出“下次归宿假我也不回家了”,听得老母亲我心有戚戚。

这样的生活在我的周围蔓延,很多孩子在初中就进入了私立寄宿学校,一周回一次家或者一个月回一次家,年轻的父母们早早地过上了“空巢老人”的生活

。刚开始还能够轻松地享受自己难得的悠闲时光,渐渐地便觉得了空虚和失落。没有孩子围绕的日子变得绵长而寂寥,那些记忆中和孩子的相处时光变得美好而清晰。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作者在书中倡导大家珍惜和孩子相处的短暂时光,了解孩子生活中的一切,当孩子面对现实中的困难而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正是我们父母表达爱意的时候,正是我们将辛苦疲惫的场景转换为温馨幸福的时候。

作者把全书分为五章,选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五个年龄段的29个生活场景,从孩子0-3岁与这个世界初次相遇到孩子13岁以上,和父母开始分离,每一个场景都是生活中你我他参加遇到过或者看见过的,真实得让人仿佛在看电视剧。

比如在第4章9-12岁青春期开始一章中孩子磨磨蹭蹭不做作业,不正是文章前面提到的《小舍得》里夏君山怒斥女儿的场景吗?这样的场景曾经让无数的家长崩溃,评论区里一众的感同身受的父母。“和我儿子一模一样”“仿佛看到自家孩子”“一比较我女儿真实乖宝宝”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事后,夏君山也在反省自己,自责自己不应该朝着女儿发火,因为这样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孩子受到了伤害。语言是一把双刃剑,说得好,能够抚慰人心,激人上进;说得不好,则会伤人心,扎人身。毕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那孩子磨磨蹭蹭不做作业的时候,要怎么说呢?作者在书中建议把“作业做完了吗?”换成“什么时候提醒你比较好呢?”因为不责备孩子、不发牢骚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发性。

书中提到一对小学五年级的母子,每天写作业时都会爆发亲子大战,自从母亲学会转换心态,把“作业做完了吗”的询问和责备换成“什么时候提醒你比较好呢”的商量语气之后,孩子反而在两周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但主动自觉地学习,还很周到地提醒母亲以后要提醒他及时做作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起让孩子默默听从父母的责备,勉强开始写作业,这种商量性的“交涉”会让孩子受益很多,而且亲子之间也不会出现让人讨厌的气氛,更不会出现自责、懊恼和伤害。

“祸从口出”,一个人管好自己的嘴就是管好自己的人生;一个父母管好自己的嘴就是管好一家人的幸福。对孩子好好说话吧,在你的话语里藏着孩子的幸福。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八篇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是作者田中茂树做了二十年育儿咨询后的一些心得。看这本书,是因为做小学教师后感受到了现代社会中的育儿焦虑——

房东的儿子上一年级了,但因为总是记不住拼音,爸爸妈妈都很头疼,家长群里也在交流各种报班的经验,房东本来是很佛系的心态,现在也变得犹豫不决:儿子的同学都在报班,我们是不是也要学一学呢?

同事的儿子性格开朗,天性乐观,尽管有时候没考好,也不甚在意。同事为难道:为什么我家儿子就不能像XXX一样,更加上进自律一些呢?

和家长电话交流孩子在班级的表现,谈到成绩时,家长忽然羡慕地说:“看XXX的分数啊!怎么考出来的?”其实,她的孩子很聪明,古诗词、作文、钢琴、英语、书法、篮球,已经安排得满满的啦…

现代父母越来越焦虑了,似乎人人都在争分夺秒。

回想小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父母期待的就是健康平安;

到孩子长到两三岁,开始融入集体时,又期待他不要与众不同,注意力要集中,要坐得住;

上学后,则希望孩子品行端正,成绩嘛,最好优异,或者,也不要太差吧……

有时候,可能也会忍不住想——为什么明明很简单的拼音、汉字,孩子就是记不住?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可以考100分,我家的就不行呢?为什么老师总跟我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为什么说了那么多遍,反复强调的事情还在一遍遍发生?

我之前的邻居是一户三口之家,几乎每天晚上我都可以听到妈妈大声责骂孩子的声音,话题大多是作业为什么没有做完,这道题为什么不会等等。有时候,我在睡梦中都会被隔壁的喧闹声吵醒。一开始,孩子的反应是哭,从小声哭到哇哇大哭。后来,随着妈妈的话越来越冷峻,孩子就变成了尖叫,最后甚至和妈妈顶嘴反抗了。有一次,小男孩不愿意做作业,妈妈很生气,大声说道:“为什么不做作业!”男孩一样大喊道:“不做!”反复几次后,妈妈实在忍受不了了:“不写作业就不许吃饭!”孩子不理会妈妈,两个人都气呼呼的。

不写作业的孩子并不符合大人的期待,让孩子写作业的初衷也没有错,但我们想一想,即便最后孩子听妈妈的话,把作业写了,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的是什么?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又有怎样的帮助呢?

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好像很多爸爸妈妈都跟我说过一样的话。不过,鸡飞狗跳的家庭不会养育出心智健全的孩子;和睦温馨的家庭,却给孩子一生的幸福打好底子。

有的大人可能会说,不是我想这样,是孩子太顽皮。这让我想起五年前的一场家长会,一年级的一位家长代表说:“在一次家庭会议中,我问孩子‘你希望我们是怎样的父母?’孩子说了两点,第一是希望父母不要要求那么高,第二希望父母不要期待自己能做得那么快。”我听后非常惊讶,那么小的孩子竟能如此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这两个看法,不正对应着很多家长、老师的做法吗?

对孩子来说,成人的期待往往是自己努力的方向,但过高的期待和能力之间的错位,制造了双方的焦虑。焦虑又引发出新的负面情绪。

如何减少育儿中负面情绪呢?这本书就讲述了这些道理。

首先,面对育儿过程中的种种关卡,只要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收获幸福。简单地说,我们要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因为看似漫长的一生,实际上很快就过去了。想想也是,现在已经成年的我,因为工作的关系,真正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已经非常短了。

是啊,孩子有自己的路,会越走越远,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创造幸福温馨的时光,珍惜还和他在一起的日子。他所犯的错误,就当做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好了。值得注意的是,我不是鼓励父母纵容孩子犯错误。但是,不会犯错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天生就一直犯错的孩子也没有。不管是调皮,还是好动,都是儿童的天性。饿了就吃饭,累了就躺下,开心了就笑,难过了就哭,气急了就大叫。儿童是真实的,而大人学会了克制。在了解儿童的这些天性之后,再创造宽容温馨的成长环境,就会带给孩子获得幸福的宝贵力量。

如果把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当做是锻炼大人的机会,就会获得自我成长——脾气暴躁的人,在育儿中学会了耐心;粗心的人,在育儿中学习了细致;没有才艺的人,在育儿中学会了钢琴、绘画、书法、围棋……所以,有人说育儿是一场修行。

其次,父母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很多时候,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大人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建议告诉他,想把自己积攒了几十年的经验传授给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孩子能够主动思考、表达想法就已经很好了,不要只在乎他说的“对不对”,更要在乎他“有没有”在说。虽然养育出一个出色的孩子是父母的骄傲,但父母也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和责任,有时候我们甚至要放下这份强烈的责任心,把孩子当做另外的一个个体去看待,了解他的想法,倾听他的声音,而不要总是评价指正。这样的话,自己也能解脱出来,享受育儿的时光。如果非常不赞成孩子的意见,那么也可以谨慎表达。

总之,真正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光也就十八年而已,看似是不短时间,但是实际上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和面对的情况,所以,其实一眨眼就过去了。特别是初中和高中这六年,家长为了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前进,这段时间会过得尤为得快。所以,珍惜和孩子还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吧,不要让争吵和烦恼充斥在自己的生活里,而要给这段短暂的时光增添更多幸福的元素。

让孩子成为孩子,让自己成为自己吧。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九篇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无忧无虑,我们希望TA茁壮成长,希望TA有朝一日,成为一个不为未来迷茫的有用之人,但无论是哪一种希望,我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是TA能幸福。

有时候看着孩子无忧无虑的天真笑脸,总是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恐慌,恐慌自己做得不够好,一不小心,就会让这笑容消失在她的脸上,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遍遍问自己,哪里做得对,哪里又做得不好,答案总是让人更恐慌,因为没有对照,没有对比。

有一天晚上,孩子突然说,给我换一个新妈妈吧,换一个听话的妈妈,那一刻,心是揪着的,原来,你以为的好,从来不是TA想要!

就是带着不安,走进了田中茂树老师的《让孩子幸福的语言》,想为自己的恐惧找到出口,更希望,孩子的未来,是幸福。

作者田中茂树,196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部,曾担任仁爱大学人类学系心理专业教授,兼任该大学附属心理临床中心主任。专攻fMRI高次脑机能研究与失语、健忘等高次脑机能障碍。现任职于奈良县佐保川诊疗所,从事心理咨询超20年,面谈咨询5000人以上,并一直致力于儿童身心修养项目。

作者本身育有4子,根据自己养育和心理咨询经验,从“父母如何让孩子感到幸福”和“父母如何在育儿中体验到幸福”两方面入手,选取自出生至初中阶段普遍存在的29个生活场景,有针对性的提出的解决方案,帮助更多父母更好的进入角色。

对孩子来说,父母急躁的情绪,其实会使他们痛苦,而如果父母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则可以让孩子安心。这会孩子清楚地感受到——爸爸妈妈很喜欢现在的我。

一、“说教用语”和“鼓励用语”

语言是有生命的,它具备了创造和毁灭的力量。语言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心态,它会慢慢渗入到我们的生命,然后改变着我们的命运。

虽然我们都知道语言的力量,可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说教用语”几乎贯穿着整个陪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小小的TA很疑惑,可是做为过来人的我们,好像要把所有自己认为对的灌输到孩子们幼小的身躯里。

这样的语言里,不仅有着不耐烦,有着隐于背后的焦虑,可能更多的是我们的不自信。在这样的语言传递当中,孩子纯白的心灵上,也会被印上同样的烙印。

我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将“说教用语”一点点换成“鼓励用语”,无论是哭也好,笑也好,孩子从以前的抗拒,慢慢变成了期待,眼睛闪亮的看着我,我想,她是在这样的语言里,汲取力量。

二、关注当下,不以结果为导向

我的孩子以后要跟我一样成为……我的孩子以后千成不要像我一样成为……

是不是在谈论起孩子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想法在脑海中闪现?所以很多时候,比起孩子成长本身,我们更关注的是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将此视毕生的追求,从而每一天的育儿过程中,都像是一场搏斗,辛苦且无力。

这样的“结果”,让我们有种深刻的焦虑,并希望孩子能快一点成长到下一个阶段,总想着,下一个阶段我们会更轻松。

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人让我们用结果来说话,以结果为导向,渐渐成为了我们的本能,而在育儿这件事上,尤其如此。

因为希望结果是好的,所以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是用审视的眼光来看,TA的一点错误,都会被无限的放大,它像是心中的蝴蝶,仿佛拍动一下翅膀,就可以让孩子的未来跨掉。我们也被这样的恐惧支配,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都透着无法言语的焦虑,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也许我们的孩子会成功,但也可能失去体会美好生活的能力。

29个生活场景中,每一个问题,都是着眼中当下,关注孩子每一个成长中的困扰,脱离“结果”的掌控,做为父母,不再为未知的未来焦虑,才能更轻松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试错。

三、幸福不是给予,而是学会感受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我们珍而贵之,希望TA的人生能更简单容易些,所以我们总是尽我们所能的给予,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内在的。但这样的做法,只是让孩子失去了体会生活的机会,而得到时有多简单,失去时就有多冷漠。

别人给予的幸福,终究是短暂,只有自己去争取,是体验,才能明白幸福的真谛。

这本书,与其说写的是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不如说是在传播一种态度。一种放手的态度,孩子在我们一次次的鼓励中,培养自己遇到困难时保持乐观态度,也在我们一次次鼓励中,掌握渡过自己人生难关的法宝。

写在最后:

放手,是一种强大,只有心中释然,窗外风景才真正迷人!

相信幸福从来不是给予,而孩子们的幸福,是TA能在生活中,感受到!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十篇

从孩子呱呱坠地,到慢慢长大成人,我们一路升级打怪,不是跟娃斗智斗勇,就是与娃鸡飞狗跳。养了一个娃之后,发现跟他说话最费劲。3岁之前要耐着性子,比如刷牙这件事情,每次都是磨磨蹭蹭,跟他说不刷牙会长蛀牙,但他就是偏不;上了幼儿园,每天又会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上学,可是你昨天刚请假没上学。

而让很多家长头疼的吃饭问题,10个家长有6个家长表示,自己孩子挑食。要么不吃肉,要么不吃蔬菜,我家娃鸡蛋只吃蛋清,而有的只吃蛋黄。

想必很多家长都想问问自己的孩子:你脑袋里究竟想的是什么?作为家长,我们到底该如何做,才能免去鸡飞狗跳的日子,走上一派祥和的道路?没上学之前焦虑,上了学更焦虑,鸡娃焦虑,不鸡娃也焦虑。

田中茂树的《让孩子幸福的语言》,选取了29个具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场景,覆盖从0岁到13岁以上孩子的问题解答,给大家提供了化解育儿焦虑的29种沟通方法。

作者田中茂树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部,曾任仁爱大学心理专业教授,从事心理咨询超过20年,长期接受父母关于育儿的各种问题。并且他自己养育了4个孩子,他将这些工作心得和育儿经验,都总结到了这本书中。2019年在日本出版,一经上市,就受到日本读者的喜爱,是日本读者眼中改善亲子沟通的一剂良方。

从备孕就开始有了育儿压力,有时会考虑是不是要胎教?是不是要给孩子报早教课?是不是让孩子学习外语,从小培养他们的二语能力?很多时候鸡娃的家长,总是想提前为孩子规划好,担心他们生活不快乐、不幸福。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不是一个家庭的写照,而是现今社会每个有娃家庭的一个缩影。其实这个过程,并不快乐,对孩子来说特别痛苦。育儿其实也是育己,不应该把这个过程视为痛苦,而应该变得享受。

有时看到2岁的孩子弄得满屋都是玩具,可能会感到崩溃;有时上小学的孩子加减乘除还不会,辅导到崩溃;进入青春期的他们,更是有了小秘密,让我们猜到崩溃……转变一下思想,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每个人的时光都是一条前进的直线,2、3岁的他们,还会扑到我们怀里跟我们撒娇,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完成,这也是一段奇妙的亲子时光,所以,珍惜吧。即使上了学,他们被那些歪扭的数字或字母打败,有没有想起我们当时的上学时间呢?

正如《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中作者说的:怎么让孩子大笑?如何让孩子高兴?作为父母,我们要在考虑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更悠闲地享受育儿的乐趣。那样的话,孩子会变得更幸福,父母的育儿时间也会变得更快乐。

因为我们比自己孩子大了很多,往往以自己过来人的身份教训孩子,想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做。比如吃饭问题,很多孩子挑食,而我们跟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挑食对身体不好,不挑食才能得到均衡的营养,身体健康、长得壮。

但很多孩子确实讨厌某种食物,比如有的讨厌芹菜,有的吃不了韭菜等,有的挑食是阶段性的,而将“你必须把这个吃完”“蔬菜对身体好,你要吃掉”等,换成“哦,你不喜欢吃这个蔬菜呀”鼓励用语,你将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样子。

并且作者养育4个孩子,有3个孩子挑食,但他不强迫,到3年之后,他们竟然都非常喜欢吃蔬菜了。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改变一下用语,看看效果:

我们楼上有个妈妈,经常10点那会跟孩子打架,吼得我们都能听到,随之而来的就是孩子的哭声,听得我特别难受。这时的孩子肯定充满了无助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精神上,都充满了紧张。

周国平说过:"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

有时孩子做错事,并不是他们故意为之。比如打翻碗筷、弄洒饭菜,甚至是看不清文字等,不是孩子不小心做错了,而是他们真的做不到。当我们训斥他们的时候,对他们一点都不尊重,反而可能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孩子是一种即使没有不被训斥、不被表扬,也想要努力把事情做好的生物。

而尊重孩子,要从我们的日常沟通开始。有时我们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向孩子发火,对他们打骂,这在孩子看来是威胁。想要改变这在情况,应该是批评孩子,而不是发火。批评是冷静传达观点的时候,比如“你这么做不好,理由有1,2, 3”,从行动和语言上进行沟通。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尊心,随着他们的长大,也会向父母展示他们自己可以独自面对考验的自尊心。

这本《让孩子幸福的语言》给了我很多育儿路上的思路,这本书很暖心,小细节很丰富。本书告诉我们:改善亲子关系从日常沟通开始,让孩子拥有自我实现幸福的能力。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十一篇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就是“樱桃小丸子”,那个留着锯齿刘海的小女孩,虽然物质上不是那么富足,但她对生活永远保持天真,总是会冒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却又很有道理的话。

好想和小丸子一样,过那种精神比物质更愉悦的生活。虽然童年早已远去,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小丸子一样无忧无虑,快乐纯真。

小孩子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就像麦兜说的“小时候幸福很简单,长大了简单很幸福。”育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往往这样的期望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也让自己的育儿过程很艰辛,那么如何才能养成幸福感呢?

田中茂树196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育有4子,兼具脑科学、心理学专业背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20年,接待的面谈咨询5000人以上,一直致力于研究育儿问题。

作者根据自己20年来从事心理咨询和养育4个孩子的经验,切入“育儿焦虑”这一现实家庭问题。

从“父母如何让孩子感到幸福”和“父母如何在育儿中体验到幸福”两个方面入手,选取了从婴儿期到初中阶段的29个常见的生活场景。

对比介绍了“说教用语”与“鼓励用语”,鼓励父母改善亲自沟通方式,实现轻松育儿。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如何让孩子感到幸福

我就是那个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的人,因为童年经历并不好,所以很少去触碰。自从有了孩子,自己做了母亲,总是告诉自己,不要成为妈妈那样。

小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妈妈总是要求按照她的方法做,不允许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像《以家人之名》中的月亮一样,否则,就会迎来一顿恶言恶语,内心十分受伤害。

古人有云:“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与人友好地说话,会让人感觉到温暖,孩子尤其如此。所以,要想孩子拥有幸福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语言。

首先,要避免“说教用语”,改用“鼓励用语”。

比如孩子害怕接种疫苗的时候,不要说“不要哭哦,我们忍忍就好啦!”,而是要说“好痛吧,你做的好棒哦!”这样的鼓励用语。这样,让他知道你既没有忽视他的不适,又对他的表现而感到欣慰。

当孩子尿床的时候,不要不耐烦,也不要大惊小怪,而要温柔地对孩子说:“没事的。”然后,当作没事那样收拾就好了……

孩子也不想做错事,如果我们一直责备他们,会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要想恢复受打击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是非常困难的事。

所以,哭也好,笑也好,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放心地说:“有爸爸妈妈守护着我。”如此安心的宝宝,会喜欢上自己,也会喜欢上世界。

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

这句话出自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父亲希望阿米尔跟自己一样:勇敢、健壮,充满男子气概。但阿米尔却胆小、懦弱,沉迷于文学无法自拔。

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就跟阿米尔的父亲一样,总想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认为自己的方式才是最正确的。

比如,孩子挑食,父母认为,什么食物都吃,营养才会均衡。反观自己,是不是也有不喜欢吃的食物,自己不喜欢吃的就可以选择不吃,孩子就不可以吗?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前段时间,我在陪一岁半的女儿玩玩具时,这个玩法需要将积木镶嵌在有相同颜色和形状的卡槽里。

我觉得她太小不认识形状和颜色,就拿着她的小手往相应的卡槽里放,她一直想要从我的手里挣脱自己放,我就松开让她自己玩。

一开始,她会自己一个一个试,看哪个槽能放进去就放哪个,尽管颜色对不上。但是后来,我发现她突然就将颜色也换到相应的位置上了。

换位想想,在第一次做有些事情时,我们是不是也是一步一步地摸索呢?也许在父母看来有些做法是不对的,可对孩子来说,包含了不断试错、不断摸索的过程本身,才是真正的游戏体验。

父母如何在育儿中体验到幸福

最近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讲述了现代城市的育儿现状。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相互攀比,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

增加了孩子的压力,也让父母们倍感焦虑。焦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发展历史中,有位著名的奠基人Murray Bowen,对精神分裂症的家庭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派遣理论”:每个家族都会把他们未完成的期待和目标放在下一代人的身上。

所以,我们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来成为怎样的人,实现怎样的人生价值,只不过是为了填补我们内心的空缺。

无论孩子处于人生当中的哪个年龄段,我们都应该相信孩子,“一切,迟早都会做好!”不会收拾衣物,到了一定年纪,自然而然就会收拾了;不会做的数学题,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年纪,自然就会了……

与其每天抱着“必须培养出成功的孩子”此类的想法面对孩子,让父母和孩子都身陷压力与焦虑,倒不如期待着“孩子什么时候会长到下一阶段”,更让人轻松自在。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将生活中说大不大,却逼疯爸爸妈妈的那些育儿琐事,辅以日常场景,提供让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能感到“幸福”的有效沟通方法。

培养孩子“只要我在爸爸妈妈身边,他们就会觉得很幸福”这样的感受,就像是在给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储蓄”。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十二篇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3月5日,埃默里大学学生报《The Emory Wheel》报道,该校“牛津学院”哲学专业一年级中国留学生张一得(Dave)去世。目前,校方和家属都没有说明他的死因,但在一封张一得父亲写给儿子同学的信中,大家猜出了一二。张一得父亲在信里说:“儿子一生中所有的决定,我都是无条件地尊重、认同、接受,包括这一次,他最后的这个决定。”

养育本来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但为何会出现这么多走极端的例子呢?

我们的养育究竟哪里出现了问题?

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让孩子幸福的语言》,本书是一本亲子沟通学,本书作者根据自己20年来从事心理咨询和养育4个孩子的经验,切入“育儿焦虑”这一现实家庭问题,从“父母如何让孩子感到幸福”和“父母如何在育儿中体验到幸福”两方面入手,选取生活中常见的29个场景,对比介绍了“说教用语”与“鼓励用语”,以此鼓励父母改善孩子沟通方式,实现轻松育儿。

本书作者田中茂树,出生于日本,毕业与京都大学医学部。曾担任仁爱大学人类学系心理专业教授,兼任该大学附属心理临床中心主任。

作者从把孩子的成长划分为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0-3岁 孩子与世界初遇时期;第二阶段是3-5岁 孩子个性初显期;第三个阶段是6-8岁 学校生活开始时期;第四个阶段是9-12岁 青春期开始时期;第五个阶段13岁以上 亲子分离开始时期。

在本书中,作者提倡的是轻松育儿,重在培养儿童的安全感。减少或尽量避免使用“说教用语”多使用“鼓励用语”。

所谓说教用语和鼓励用去的区别是:

“说教用语”是父母认为这是为孩子好,脱口而出的话,但实质是家长为了让自己安心而说出的话。这些“说教用语”或剥夺孩子的朝气。

“鼓励用语”不但可以激发出孩子的活力,而且让家长自己心情也变得更加轻重。此外,这样的话语还可以引导孩子快乐地走向独立。

作者还提出,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就像是给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储蓄”一样。这种“储蓄”会培养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保持乐观态度——“即使已精疲力竭,也总会有办法解决”,它会成为孩子人生中面临危机时支撑他们渡过难关的法宝。相比于好成绩、高学历,这才是更强大的力量。

接下来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本书

0-3岁的孩子怕打针、不刷牙的时候,父母要怎么沟通。

青春期孩子磨磨蹭蹭不写作业怎么办?

针对孩子玩手机父母要怎么做?

首先我们进行第个重点内容:0-3岁的孩子怕打针、不刷牙的时候,父母要怎么沟通。

已经为人父母的人们,都避免不了带孩子打疫苗,在医院里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哭,医生护士想尽各种办法都无果。这时候我们大多父母会想什么时候孩子才能懂事点,遇到打针不哭了呢,我们还会用一些说教用语,“不要哭哦,我们忍忍就好啦!”打针一点也不痛的等等;孩子听到这些话后,哭闹并没有减少丝毫。

作者的方法是,把说教用语改成鼓励用语,“好痛吧,你做得好棒哦!”鼓励用语是帮助孩子心灵成长的过程,面对疼痛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接纳,同样面对哭也要接纳。接纳对孩子来讲就是理解,这样慢慢能够培养父母们更好的心态,同样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再就是有的孩子不爱刷牙,很多父母会拿蛀牙来吓唬孩子,而作者的方法是接纳孩子不愿刷牙,并和孩子站在一起说:“刷牙真麻烦”。其实蛀牙和刷牙没有多大关系的,主要是跟饮食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孩子各种饮料、酸奶等都有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要用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去刷牙。

父母是否要读“育儿书”?

一位年经的父亲有一个3岁的女儿,有一次他给女儿去买绘本,然后看到旁边有一个育儿书专柜。那里摆着很多育儿书,书的各种标题、腰封上的宣传语、封面的照片等扑面而来,令人眼花缭乱。而这些书大多都是在激励年经的父母鼓足干劲,育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读育儿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很多父母之所以会读一些育儿书,是因为他们期待能把孩子培养成世界级水平的高智商牛娃,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成功人士,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完全依赖书中方法去教育孩子,把家庭氛围搞的很紧张。这也是很多父母焦虑的原因。

作者给出的观点是,养育孩子需要轻松的环境,如何让孩子高兴,让孩子大笑,是父母要考虑的问题。轻松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幸福,父母的育儿时间也会变得更快乐。

所以,重点不在父母读不读育儿书,而在于给孩子打造的家庭环境是否轻松。

其次:青春期孩子磨磨蹭蹭不写作业怎么办?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是比较难管教的,说轻了孩子不听,说重了怕伤孩子自尊。大多父母除了催还是催,最后搞的家庭氛围很紧张。

曾有一位五年级的男孩母亲讲过这样一幕,那位母亲说:“她儿子不说他,他就不动,母亲提醒他后,他不仅不感谢母亲,还一脸不高兴”因为这个还经常跟孩子生气。这种情况应该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吧。

这位母亲后来尝试改变一下自己,那就是什么都不说,

某一天晚上9点了,孩子洗完澡还字客厅看电视,丝毫没有去做作业的打算。母亲就说了他一句,“差不多该做作业了吧?”这要在以前,孩子肯定装作没看见,但那天晚上孩子却说:“现在不是放洗完澡吗,想放松一会。”

母亲见此状很是惊讶,于是跟儿子道歉。

现在这位明智的母亲会问弱弱地问孩子一句:“妈妈什么时候提醒你好呢?”

很多时候,我们没完没了地指责孩子,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孩子的能力,也没有察觉到他想用与父母不一样的方法去弥补错误、挽救失败。所以,父母用正确的方式引导,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改变是迟早的事。

最后:针对孩子玩手机父母要怎么做?

困扰大多数父母的问题就是孩子玩智能手机,作者家里就出现这样的一幕,作者的小儿子因为玩智能手机耽误写作业时间,于是作者就对他发火并没收手机。当作者跟妻子交流的时候,他妻子把作者的问题指出来了,这引起作者的反思。于是第二天跟儿子道歉。

当孩子过度使用手机的时候,做父母的不是去剥夺他使用的权利,而是要跟他进行深度的沟通。认真聆听孩子的想法,引导他自己管理自己。而不是父母过度地强迫要求孩子。

为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走向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做孩子的终身成长陪伴教练。打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十三篇

好多年前一部好莱坞科幻电影《ET》火遍全球。不仅让我们遐想,孩子也来自于外星吗?

一直以来这种外星生物题材的电影都没有间断过。但主角为什么都是孩子?他们是不是都有自己的专属语言,神奇到他们都可以和外星人毫无障碍地沟通。我想不管有没有专属语言,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与他们好好沟通,才能收获与孩子的一段美好幸福的生命历程。

我国的热播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也是比较认可这部剧的主题:“用爱感化”的这个观点,而不是所谓的“打破偏见”,或者“打破命运”云云。

什么是“用爱感化”?用在家庭的亲子关系当中,就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最爱他的,而家里也是最有安全感的避风港。

前段时间见到张老师(一位本地专注于辅导青少年心灵成长的老师),是去年石家庄爆发疫情之前。就聊到中国现实社会下的青少年,讲到好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大问题主要出现在家庭当中的大人。但是呢,好多大人们往往都不愿意去面对这个问题,只想改变孩子就好了。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座豪华的宫殿,那么他的家庭环境可以说是基石。想想一栋房子如果基石不够坚实,结果会面临什么?而这本《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让我感觉来说,就像前面提到的张老师所说的,要改变孩子,更多的还是家长自己先改变。因为孩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家庭当中,在这个环境里要保证孩子是健康的。那么要想实现这所豪华宫殿,作为家长必须把基石打得更加稳固。那么“怎么打”?或许在这本书里就能找到答案。

我国的大教育家老子推崇的治国之术:无为而治。对后世治国安邦影响很大。如唐初推行垂拱而治,出现“贞观之治”;明初力推“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仁宣之治”......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都是直接或间接在“无为而治”的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大到治国,小到安家都是相通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方法在家庭当中也是可以运用的。

还有尹建莉老师在多部作品中的理念也是有点类似“无为而管”。这并不是说不管孩子,而是有限管教。就像“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从“无为”入手,最后达到“无不为”的巅峰。通俗地说就是无不为,最后的目的就是什么都为了,什么的成功了。而这本田中茂树的《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也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以,这种理念下的这个结果当然也是我们作为家长的期待。那么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

建议家长跟孩子一起读,但是我猜如果是家长先看到这本书的话,他可能有些不愿意让孩子去读,那么您这样想就好了:我们这个孩子来到世上是为了什么呢?他作为一个个体来到世上他想要的是什么?他想要如何度过这一生?

作为父母,你愿不愿意去配合他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么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书,首先认识一下作者。

本书作者田中茂树,196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部。曾担任仁爱大学人类学系心理专业教授,兼任该大学附属心理临床中心主任。专攻fMRI高次脑机能研究与失语、健忘等高次脑机能障碍。现任职于奈良县佐保川诊疗所。已从事心理咨询超20年,长期接受各类父母面谈咨询,并负责儿童身心修养项目超15年。

这本书自2019年在日本出版以来,广受好评,亚马逊日本儿童心理类畅销榜第5,是日本读者眼中改善亲子沟通的一剂良方。本书是他作为儿童心理学专家在一线工作中总结提炼出的亲子沟通中的常见问题,从“父母如何让孩子感到幸福”和“父母如何在育儿中体验到幸福”两个方面入手。通过举孩子从婴儿时期到初中阶段达的29个常见的生活场景,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已经过多人实践,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我们要想跟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离不开言语表达,而恰当的表达方式,会让关系更加健康与稳固。

在关于大脑如何影响语言能力和如何感知他人内心等方面,经过多年的研究,作者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但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生命的强大”。作者认为,婴儿弱不禁风,但他们生来就拥有为寻求生存、谋求幸福而努力的本能。基于心理学、脑科学研究,以及作者的医学实践,他认为;纵然时代与环境瞬息万变,但是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孩子追求生存的额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

孩子原本就是朝气蓬勃的。作为朝气蓬勃的生命,他们自己会主动去探索获得幸福的途径。

而作为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生活、共同成长,对于家长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与奢侈的事。

所以在共同生活的有限时间里怎么跟孩子沟通,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那么如何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孩子相处呢?我们表达语言的方式至关重要,就是要多鼓励,忌说教。

作所谓说教,是父母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脱口而出的话,但实质是家长为了让自己安心而说出的话。而这样的话往往会剥夺孩子的朝气。而换一种鼓励的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出孩子的活力,而且让家长自己的心情也变得更加轻松。此外,这样的话语还可以引导孩子快乐地走向独立。

我们通过这本书裁剪的部分图片,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使用鼓励语言的。

作者认为培养孩子与父母相处得幸福感受,就像是在给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储蓄”一样。这种“储蓄”会培养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保持的乐观态度-----“即使精疲力竭,也总能会有办法解决”,它会成为孩子人生中面临危机时支撑他们渡过难关的法宝。相比于好成绩、高学历,这才是更强大的力量。

我们是第一次做家长,而孩子呢?他也是第一次借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如果觉得孩子童年不快乐,那我们为什么不尝试另一种方法呢?

作者认为作为父母,不是为了责备孩子,也不是为了帮助孩子,父母只是一种存在。相信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那种心情,也能感受到自己正在被父母信赖。正是这样培养了孩子对人生的敬畏。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十四篇

育儿内卷的时代,似乎在哪育儿焦虑都无处不在。

饭局上的话题

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约了吃饭,饭桌上有熟悉的同学,也有陪同学一起来的朋友。成年人的饭局,不熟悉的情况下,尬聊挺傻的。我一向不擅长这种氛围,所以一开始我就担心不知道怎么应对。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饭局开始不久,话题就转到了育儿问题上:老大的小升初的择校问题、老二的幼升小的择校问题、青春期的叛逆问题、中考问题……

似乎不论是什么工作,不论收入多高,同龄人的大家都在焦虑着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搞笑的是,中途某同学提议,聊育儿问题太焦虑,换一个话题,所有人都同意,可是几分钟过后,话题不自觉的又转到了育儿上。

为什么大家会这么焦虑?教育内卷的根本,是什么?

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让我们换个话题来讨论。

你幸福吗?

成年的你,觉得自己幸福吗?

我记得有一项全国幸福感最强的城市排名,还有一项世界幸福感最强的城市和国家排名,这些排名的背后,甚至包括幸福感,幸福力这些名词的创新,其实是人类从远古开始就对于幸福这个纯感觉的情绪状态锲而不舍的追逐。

幸福的孩子

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无数的艺术作品在歌颂那些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孩子幸福的父母们,是伟大的,是让人感动的。

其实,孩子的幸福很简单,父母的语言就可以让小小的人儿快乐的说出:“我好幸福呀!”这样的话语。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封面

2019年在日本出版以来广受好评,在亚马逊日本儿童心理类畅销榜排名第5,日本读者眼中改善亲子沟通的一剂良方的《让孩子幸福的语言 化解育儿焦虑的29种沟通方法》(后称《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这本书,是我最近读到的关于和孩子沟通时父母的对话习惯和心态调整的日系育儿经典书。

田中茂树从事心理咨询超20年,长期接受各类父母面谈咨询,并负责儿童身心修养项目超15年,拥有了专业的心理背景和丰富的从业经验,再加上他和妻子共同养育长大最近的4个孩子,所以他对于“育儿焦虑”这个现实的家庭问题,思考得比我们更深刻。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目录

在《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这本书中,田中茂树从“父母如何让孩子感到幸福”和“父母如何在育儿中体验到幸福”两个方面入手,选取生活中常见的29个场景,从0-3岁到13岁以上,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设计了5个章节的内容来对比介绍了“说教用语”与“鼓励用语”,以此鼓励父母改善亲子沟通方式,实现轻松育儿。

生活中有太多说大不大却能“逼疯”爸爸妈妈的育儿琐事,田中茂树的观点让我觉得很暖,是典型的日系育儿的风格,这样的育儿智慧,其实只需要转变沟通技巧就可以迎刃而解的。

比如当孩子不小心弄撒食物的时候:

弄洒食物的孩子

没有家庭没有遭遇过孩子不小心弄撒食物的时候吧?你是怎么应对的?

在我儿子小时候,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的教育有问题的场景。

儿子不小心将水杯摔在了地上,杯子碎了,水洒了一地。我第一反应是大声呵斥着问他怎么搞的?然后继续大嗓门的叫他在原地不要动,让我来收拾玻璃碎渣。

摔碎杯子的孩子

我还记得儿子当时小脸上的紧张表情,一动不敢动,看着我手忙脚乱的拿帕子吸水,清扫玻璃渣,最后小声的对我说对不起。

后来又有一次,儿子又摔碎了东西,这一次他不敢动了,可是我又生气了,旁边就是纸,为什么没有第一反应拿纸吸水呢?

害怕

也是那一次,我一边手忙脚乱的收拾着,一边问他咋一点反应都没有该怎么处理?

第三次,儿子再摔碎东西的时候,他眼疾手快的拿了纸来吸水,然后嘴上还乖巧的对我说:“妈妈,你看,我这次反应超快吧!”

哭泣

这三次经历,我至今还时常回忆。

小朋友没有经历过摔碎杯子这样的危机事件,所以不知道怎么处理,第一反应肯定是吓坏了,结果我还大声呵斥他,于是小可怜被吓得更厉害了。第二次他吸取了第一次的经验和教训,乖乖的站着不敢动,可是还是被我批评了。第三次他终于学会了危机事件的处理方式。可是我敢肯定的是他对于摔碎东西后的害怕、担心的心理阴影会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在他的心里。

“孩子是一种即使不被训斥,不被表扬也想要努力把事情做好的生物”——田中茂树

生命的生长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每个孩子都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大脑记忆每一次经历的应对措施,最终成为一个对现实把控有度的人,度过自己幸福的一生。

所以,对于孩子不小心弄撒食物这件事,说教用语说:“我就说会弄洒嘛!”而鼓励用语则说:“没关系,我们来擦干净哦。”

一个是批评,指责,一个是先安抚孩子,然后陪同孩子一起来解决问题,哪个更高级?哪个情境性长大的孩子更容易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呵护

田中茂树在书中强调:“孩子原本就是朝气蓬勃的。作为朝气蓬勃的生命,他们自己会主动去探索获得幸福的途径。”

我们父母能做的,要做的,是在他们成长的路上,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发他们自身生命的朝气,毕竟他们在我们身边的日子,只有有限的这几年!

对于很多家长头疼的孩子磨磨蹭蹭不想做作业,玩手机、看电视这些问题, 在这本《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中田中茂树都有给出非常细致又专业的讲解,不仅仅是一本低龄儿童家长适用的育儿宝典,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的难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和语言示范哦! “教育本身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好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好的家庭教育,是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孩子感受幸福!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读后感第十五篇

最近,因为看一本书被娃鄙视了。

这本书名字是《让孩子幸福的语言》。娃一看就嘴一撇,斜眼瞧我,说,这有啥好看的?看了也白看,你看了会照做吗?

我被呛得无语,只得哂笑一声。

但我还是认真地看了一遍这本书,然后娃也很认真地翻了几下——他是想更好地识破我的计谋吗?还是想随时抓住我话语里不利于他的漏洞呢?(瑟瑟发抖……)

哈哈,开玩笑,我内心当然对母子共读一书是喜闻乐见的,和儿子共同探讨亲子共处、亲子关系的话题,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亲子交流,既可以借机了解孩子对亲子关系的看法,也能在这种探讨中思考调整和孩子相处的模式,哪怕只是尝试改变也是一种突破。

现在的教育太卷了,随便在妈妈群一聊、网上一看,就能发现大家对孩子的教育都充满了焦虑:孩子不认真听课怎么办?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孩子不读课外辅导可咋行?要不要给孩子买学区房?将来能否考上大学?……

而我每当看到这些东西,本来还有的一点焦虑反而会瞬间蒸发,感恩自己真是得子如此,夫复何求!将来怎样我不管,至少现在我这儿子让我真的觉得好幸福啊!

我儿子好可爱啊!我总是这样感叹:他聪明乖巧,成绩不用我操心,又各种心灵手巧;生活习惯也很好,起床不用叫,吃饭不用催,就算偶尔挑食还能自己做饭给自己开小灶;还喜欢读书、学习,成天跟我讨论各种科学文化知识……

待我对娃爸抒发这样一通感想后,娃爸就怼我一句,等他一屁股坐你身上啃你的时候,你又要觉得不幸福了……

啊,没错,我跟娃的矛盾,始终只有两点:一,他会像一块橡皮膏一样黏在我身上,怎么甩都甩不开的时候,我就发飙了;二,他一放假就顾不上做作业,每次催他,催得我劳心劳力,又要发飙……

那第一点也往往是第二点导致的——我一催他,他就闹脾气,他一闹脾气就更加不做作业,然后变身成一块会移动的橡皮膏药,往我身上到处贴……60斤的娃往我身上一贴一挂,我这90多斤的娘立马就泄气了,只剩烦躁。

所以,上周末,我跟娃为此又吵了一架。吵到最后,我声泪俱下,告诉他,你觉得委屈吗?妈妈才觉得委屈,你知不知道妈妈根本就承受不住你的重量……

不过这样一吵,我和他都梳理明白了这个矛盾的前因后果,才有了我上面这些总结,否则原先我还一直不明就里,不知道我跟娃到底是怎么了。然后吵完第二天,我就觉得娃变得更可爱了,我更喜欢他了……似乎他也是这样。

这次的吵架还提醒我一点,面对我的催促,娃明明有脾气了,但是他没有说,他只是用身体语言莫名其妙地表示。于是,我教他,以后妈妈要是再问你作业,你可以对我讲:“别着急,我来得及做的,没多少了,我有数。”这样妈妈就不会着急,也就不会一直问你了。

催娃做作业的父母绝对不止我一个。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里就有这么一例。有位六年级男生的母亲去找《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作者田中茂树咨询,说自己孩子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她催,包括吃饭、做作业等等,生活方方面面。然后孩子就彻底成了妈妈眼中一无是处的孩子。于是,田中老师就给出建议,让她不要再催了,也不要责备。这位母亲却很生气,说,那这样的话,她儿子就什么都不会做了,学校都不会去了。于是这次咨询就不欢而散了。

后来这位妈妈走投无路,隔了两三个月又去找田中老师。老师劝她,你既然没有别的办法了,就不如试试我说的,不要再提醒、责备孩子。

这位母亲严格执行之后,慢慢的,这个孩子就变得自在了,不再处处跟母亲作对,再慢慢的,就自觉开始做作业了,其它生活上也都能独立自主了。

这经历我感同身受。

其实我娃明明能够掌握自己的节奏,尽管在假期经常会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刻做,但也从没有来不及完成的情况。而我真正焦虑的点是害怕他做到很晚变得很晚睡觉。在很晚睡觉这件事上,我似乎有点执念:一则我总担心晚睡了会影响他身体发育,二来我其实也担心他晚睡了影响我晚睡……

我就应该跟书里写的那样,对晚睡这件事放松下来,不要觉得特别严重,也许孩子就跟他爸一样,不需要很多的睡眠呢?让他自己掌握不好吗?

而平时工作日的时候,我也从不提醒孩子做作业,他反而不需要我操心,每天都完成得好好的。我越是不放心他,他才越是掉链子。再想想他其它方面的优点,爱读书爱画画,每天不用喊就自己起床,我就从来没有在这些方面提醒过他,所以他就干得好好的,唯一提醒、责备他的是做作业,偏偏也是最拖拉。

所以,有了这本书的支持,我打算以后真的再不提醒孩子做作业了,哪怕他熬夜去补(他是不允许自己不完成作业的),那也是他熬他的夜,我睡我的觉,互不干涉就好。

那么,肯定有人要问,“不提醒、不责备”只是不要做什么,那该怎么做、该做什么还是不会呀。

其实不去做什么,不等于做甩手掌柜,对孩子不管不顾(但是很多家长似乎只有不管不顾才能忍住不提醒不责备……),而是默默观望、耐心陪伴,孩子拖拉就让他拖拉,他主动跟你说话,你就顺着他跟他自在聊天。

等到孩子放松下来,不觉得紧张焦虑了,他就会慢慢想要成长,这是孩子的天性,就像他学走路学说话那样自然。他想要成长,如果遇到困难就会像家长求助,比如当他开始想学、想完成作业却来不及,在放松、跟家长关系好的情况下,一定会找父母求助,这时候父母耐心指导、帮助,就非常管用了。

归根结底,做父母的要懂得让孩子掌握主动权,而不是家长自己牢牢把控主动权。在不关乎安全的大部分事情上,让孩子主动选择、思考、提问、求助,家长努力地“被动”提供帮助,孩子才能获得积极又幸福的成长。

《让孩子幸福的语言》里头还有一点很震动我,田中老师问:有根有据的自信与无凭无据的自信相比,哪一个更强大呢?

老师说,很明显,当然是无凭无据的自信。也就是说,迷之自信很强大。

为什么呢?因为一山更比一山高,有根据的自信,遇到比自己更厉害的就不自信了。但说不清哪里厉害,就是纯粹自信的感觉,就很强大。

这又让我想起跟儿子的一场对话。

有一次他对我说,他以后想做画家,现在也是班里的小画家。我就问他,你的画是班里最好的吗?他说是啊。我又问,那你怎么知道你是班里最好的呢?老师说了吗?他说没有啊。我就奇了,那你凭啥说你画得最好。他说,我就觉得我画得最好。

所以你看看,我脑子里的思维,都怎么回事?自己没有迷之自信也就罢了,还要打击儿子的迷之自信。

快快让儿子不要把这段话记住,就算记住也千万不要识破我这段问话的内在逻辑,就算识破了,也要叛逆一点,跟我的逻辑反着来。

关于迷之自信,田中老师是这样写的:

“不要让孩子丧失这份‘虽然没有什么理由,但就是感觉会有好事发生’的乐观。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这种感觉,这才是真正可靠的自信。

为了培养这样的心灵根基,作为大人不要告诉孩子成功的经验与方法,而是直接接受孩子原本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拥有勇气与毅力,这才是获得自信的决定因素。

正是这种无凭无据的乐观与自信,在孩子长大成人后,能够保护他们不受抑郁或自杀危机的伤害,因此真的非常重要。“

我们爱孩子,不就希望他健康又幸福吗?

我们希望他们学习好、技能高,不还是希望他们能拥有竞争力,在社会上生存得更好更幸福吗?

但孩子的幸福绝对是多维的,而不是只看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我更相信当父母和孩子在一起非常幸福的话,孩子的将来也一定会幸福,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种幸福的感觉中,这种感觉就是多维能力的综合体现。

就像我最近看到那对生了22个孩子的英国父母那样,我觉得他们就很幸福,他们的孩子也多半会幸福。

最后,贴下《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作者田中茂树的简介:

田中茂树,196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部。曾担任仁爱大学人类学系心理专业教授,兼任该大学附属心理临床中心主任。专攻fMRI高次脑机能研究与失语、健忘等高次脑机能障碍。后任职于奈良县佐保川诊疗所,20年里,接待了5000人次以上的面谈咨询,一直致力于研究育儿问题,且育有4子,从理论到实践,可谓极富经验、专业又权威的育儿专家。

对于如此有经验的专家写的书,真的推荐你们都好好看看,从育儿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吧,好好享受育儿的幸福!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