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家人的使用说明书读后感摘抄

家人的使用说明书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03 10:45:14
家人的使用说明书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6-03 10:45:14   小编:

家人的使用说明书是一篇温馨感人的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怀。文章中通过对家人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幽默而贴切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理解和感恩之情。读后让人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暖和幸福,引发共鸣。

家人的使用说明书读后感(一)

整本书不厚,轻型纸预警,保存价值很低,找个书店,最多半个小时应该就能看完。

全书日系风格非常非常非常浓厚,可以想象成一个打扮的很文雅,很知性的老太太在阳光下和你絮絮叨叨的聊天,大致就是这种风格,类似于日版的读者吧,翻译的挺到位的,至于有用无用,完全看个人感受,喜欢这种类型的读一读也挺开心的,不喜欢的不必读。

家人的使用说明书读后感(二)

“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这是冰心老师的一句话,可谓将家的地位或者说是作用展现得淋漓极致。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各类纷繁复杂的信息铺天盖地地冲过来,曾几何起,家好像出现了一些问题,家好像不再是那个能让我们尽情放松的地方了,而家人经常让我们感到压力的存在。

家庭关系好像也步入了一个相对比较敏感的时期。夫妻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吵架、因为孩子作业大吼大叫,甚至是离婚率持续升高,总之大家好像莫名地产生了很多焦虑。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

日本的黑川尹保子在《家人的使用说明书》一书里,对信息社会下的家庭关系中存在的现象从科学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及解读,告诉了我们与家人和谐共处的法则。

作者黑川尹保子,脑科学家,人工智能工程师。奈良女子大学物理学部物理学系毕业后,进入计算机公司,从事人工智能研发工作。出版了多部阐述脑科学和人际交往的著作。

黑川尹保子在书中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从理论上深度地剖析了男性大脑与女性大脑思维方式的差异,差异才是产生分歧的原因,而分歧又是导致家庭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那么该如何改善呢?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贯穿全书的主旋律——宠爱家人。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那样“家人就是用来’宠‘的。”

在我看来,面对家庭关系中的磕磕绊绊,如何与家人相处才能建立亲密的家庭关系呢?

1. 学会包容,用爱浇灌自己

大家有没有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夫妻双方,一般来说漂亮的女孩的另一半大都相貌平平;

如果妻子花钱大手大脚,一般来说丈夫就会比较节俭;

如果妻子不会做饭,一般来说丈夫都是做饭小能手;

其实就是这样,大多时候夫妻双方都是互补的。

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才智和缺陷一定同时存在于人脑中:

他们是对应的互补的,如果抹杀了某一缺点,它的相对应的优势也会随之消失。

夫妻双方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经历了从一开始喜欢一个人的优点,到慢慢包容它的缺点,再到一切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其实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包容。

2. 学会用心交流

在生活节奏如此快捷的今天,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作为丈夫、妻子承受着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养育孩子的压力。作为孩子承受着来自学习的压力,来自“别人家孩子的压力”。大家都不容易。

让我们回想一下日常吵架的情景:

丈夫下班回来,是不是经常性的外套一脱,随便往哪里一放。然后摊在哪里就开始刷手机。

作为妻子是不是看着就很恼火?不但不承担家务还经常搞“破坏”。

作为妻子要工作,要整理家务,要培养孩子——被生活得疲惫不堪,想想这些,是不是就越来越不平衡,然后开启了叨叨模式,满腹牢骚,越说越刻薄。

接下来两个人顺利吵了起来......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谈谈?或者说大家可以想一想上一次家庭内部平心静气的交流是什么时候?

其实彼此都挺累,但是就是谁也不跟谁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自己目前的状态很重要,累了就休息一下,不要强迫自己做那个所谓的强人。同时也给对方了解自己状态的机会,在家里获得家人的陪伴和理解,寻求片刻的温暖。

正如书中提到的“在看到一同走过人生旅途的伴侣遭遇失误时,只有及时上前,给予陪伴和安慰,家才能成为一个温馨的港湾。”

3. 不要试图去改变家人,转换思维方式,换个角度看问题

作者从生物进化的科学的角度对男性的大脑和女性的大脑进行了说明。

男性的大脑是心无旁骛的,而女性的大脑是多线程的,他们彼此的“感性运动模式”在生理构造层面是完全不同的。这句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

既然有些问题是因为上的不同而产生的,那么就无需过分纠结。

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就找出问题点,消除困扰。

在我看来问题有了绝对不能听之任之,不管或者不试图解决,问题还是会在哪里,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总有一天会爆发,别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去思考。

如果问题仅仅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的,那么擅长的那一方帮另一方做了也未尝不可。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过:“大脑天生如此,没有人能面面俱到——大脑不是全能王,希望大家都能明白这一点。”

不要拿世人的眼光作为评价家人的标准,家人是用来宠爱的。

家人的使用说明书读后感(三)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正在面临着家庭问题所以才翻开这本书的,估计一大部分的人都是的吧,反正我是的。如果不是因为想看,这个评分我可能不会看的,不过也的确有一些启发。 作者试图将人工智能和家庭关系联系起来,视角真的很独特,也的确会提供很多新的看问题的角度。不过做一些新的尝试也最有可能翻车,这本书有些地方通过对人工智能的解读来理解或处理家庭关系也有点生硬,不过还是要为作者的这种努力提出赞赏,而且整本书是瑕不掩瑜。 一开始关于男女大脑区别这一块的确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前半部分很多地方都给了我很大启示,只是后半部分介绍他们家的几个原则的时候,有些地方会觉得别扭和不太能接受,或者确切说不太能做到,不过这又何妨呢,毕竟那只是他们家的规则,我们可以借鉴隐藏在这些规则后面的原理,不一定照搬他们的规则。这背后的原则可以说成一句话:宠爱你的家人。 你要从根本理解为何要宠爱你的家人,这样才不会带着怨气和不情愿去做这件事情。除此外,你还要知道怎样正确的宠爱你的家人,这个更是至关重要,不正确的宠爱不如不宠爱。 因为翻译的原因,有些地方可能会有些误解,比如书中说的感性和理性就很容易误解,这个看下后记可能会有帮助。 大概总结一下: 1, 男女大脑的处理方式习惯是不同的,所以男人想不起来做家务或随手放东西,你要相信他们是真的想不起来。 2, 指责,埋怨毫无用处。恰恰相反,你要宠爱你的家人。你要愿意去宠爱,并知道怎样去宠爱。 3, 如何面对小孩子的犯错。理解并接纳。 4, 家不是一个理性的地方,世俗的标准最好不要带回家。 5, 如何和家人开启心灵层次的对话,如何使用话引子。 6,为什么要宠爱你的家人,又如何正确的宠爱他们。 下面是一些笔记和摘录,微信读书可以直接导出了,还是挺方便的。 43个笔记 引言 恶作剧 原来还有如此的“正能量” 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做的“恶作剧”、出的“小差错”是多么可贵,它们对于促进大脑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截至目前,人们尚未开发出一种能够“有意识”犯错的人工智能。一旦人工智能可以自行设计“恶作剧”,就代表着它拥有了可与人类比肩的思维能力。 才智和缺陷一定同时存在于人脑中:●和创造力抱团的是“随心所欲”“浅尝辄止”。●深入思考的能力永远与“无所事事”“磨磨蹭蹭”挂钩。●回避风险的能力对应着“畏缩不前”。●百折不挠的能力则对应着“重蹈覆辙”。可以说,如果抹杀某一缺点,其对应的优势也会被削弱。 一味看到家人的缺陷会让人生气,但若顺着缺点注意到对应的才能,每个人都会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要知道,所有的才能都与缺点相伴而生、相辅相成,也就是说,每一位家人身上都有两面性。 追求极致的现代人 小时候经常得病去医院,长大后几乎没怎么病过,难道是这个道理? 12岁之前感冒100次,孩子的身体里就什么免疫力都有了。 有得必有失 太过沉迷于脑海中的事物,就会在认清现实事物上花费更长的时间,无法利索地完成日常小事,最终结果就是东西用完乱放、衣服脱了乱丢、事情做到一半就撒手不管。不管是“任务”还是“物品”,总之就是没办法厘清——这就是一些理性思维活跃的大脑的典型特征。 是的,只靠埋怨和指责是行不通的。如果对方就是没有这个意识没有这个习惯,那么你要做的是让他去做而不是指责,你自己坚持做,他看得多了自然潜移默化。你不带情绪地让他去做,做的多了也自然成了习惯。总之,一味地埋怨或苛责真的只会起反作用。 “已经说了多少次了,为什么总是乱放东西?”生这种气毫无意义——因为肇事者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啊。所以说,但凡遇到这种情况,不如问问对方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如果提醒多次都改不了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应该换个方式来应对了。 是的。有的时候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就有可能是别的原因导致的,而不仅仅是个人意识或习惯问题。关键只有一个,先不要发作情绪,只有情绪不在场才能冷静下来分析原因,否则就只顾上指责抱怨了。 如果你的家人也常因为同一件事反复发火,与其改掉家人的所谓“毛病”,不如另辟蹊径,换种方式看待这些小习惯,这样会轻松得多。 心无旁骛的男性大脑 用完东西不放好”这一项毫无异议地夺得了第一名。 典型的男性大脑思维是:想上床睡觉的时候,眼里就只有那张床;想泡澡的时候,眼里就只有浴缸。 哈哈哈 他们会自动给眼前杂七杂八的事物打码,以防注意力受到干扰,于是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睁眼瞎”。 是这样吗?如果真是如此也只能接受了。 优先启用锁定功能,使得大多数男性在准备做一件事时不会给其他干扰项留下余地。如果要去厕所,就只会盯着厕所前进,完全不会想到“顺手把桌上用过的杯子洗掉吧”“洗手间里的毛巾该换了”“除臭剂快没了,明天得去买一瓶”等诸如此类的“举手之劳”。即便妻子从旁指点,以后他就会注意到吗?不存在的。 要是放在原始社会,这些“什么都不收拾的男人”说不定正是狩猎的一把好手。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男人在工作上想必也是成绩非凡,侧方停车能停得很漂亮,而且万一出了什么事,豁出命去也会保护好自己的家人。唯独这个不收拾东西的习惯,是无论如何都改不掉的。 优先启用锁定功能,使得大多数男性在准备做一件事时不会给其他干扰项留下余地。如果要去厕所,就只会盯着厕所前进,完全不会想到“顺手把桌上用过的杯子洗掉吧”“洗手间里的毛巾该换了”“除臭剂快没了,明天得去买一瓶”等诸如此类的“举手之劳”。即便妻子从旁指点,以后他就会注意到吗?不存在的。要是放在原始社会,这些“什么都不收拾的男人”说不定正是狩猎的一把好手。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男人在工作上想必也是成绩非凡,侧方停车能停得很漂亮,而且万一出了什么事,豁出命去也会保护好自己的家人。唯独这个不收拾东西的习惯,是无论如何都改不掉的。 负责采摘和养育儿女的女性大脑又是怎样一种思维方式呢?“树上的果实、蘑菇、鲜花和野莓,全都要为家人采到。”而在这一切工作之上,女人最关注的还是孩子身上出现的细微变化,这也是女性必须承担的职责。因此,多数女性的视觉都用在密切关注周边三米以内的状况上,哪怕是如针尖点地般的微小动静,也能精准地捕捉到。通过这样的行为模式,女性就能够守护更多的后代。哪怕一辈子不生儿育女,这种生物习性仍会铭刻在大部分女性大脑的意识深处,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这样就讲得通了——妻子们总会在去洗手间的路上,顺手清理桌面,检查除臭剂是否需要替换,把脏毛巾换下来丢进洗衣机,最后再拔掉浴缸塞子。这类丈夫不放在眼里的“举手之劳”,在家中比比皆是。 多线程的女性大脑 男性和女性有着完全不同的任务管理逻辑,一方做事时,另一方最好尽量不插手,这样才能相安无事。这个建议不光适用于丈夫对妻子,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丈夫做家务时,妻子就放手让他自由发 也就是说,虽然拥有同样配置的大脑,但男女两者在瞬时反应时就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装置,由此便可达成注意力分布的总体平衡。 互补才叫一家人 想要开足马力调动人体的某一特质,就必须针对大脑的特定区域进行特别强化,令该区域经常得到激活;如果想让激活信号滴水不漏地覆盖整个大脑,只会削弱其整体强度。我们都知道,想让水管里的水喷射至远处,就必须把出水口收得越窄越好——神经信号也是如此。 绝对不能指望仅凭一个人做到完美,而是应该找到图表上凹凸形状互补的人合作共事,自然就可以组成一个各项数值都很出色、没有短板的图形,从而获得强有力的整体。这种整体的最小单位就是家庭。图表中凸出的部分就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生存所仰赖的才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优势),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其优势,我们必须适度接纳凹陷的部分,也就是个人的弱点。因此,对待家人,我们必须做到:内心强大,不会对他人评价耿耿于怀;能够将缺点视作个人特色,给予包容、理解和支持。这一切,正是家人真正的意义所在。 不必惧怕失败 自信可以找到解决方法比解决方法本身重要。 做父母的绝对不能在孩子遭遇失败或获得成功时比孩子的反应更激烈。” 感性很好,第六感很灵,想象力丰富,发散能力强……这些能力不可能通过书本和成功案例学到,唯有亲身品尝过失败的滋味,了解失败带来的究竟是怎样一种感觉,大脑才能区分出“信号传递不畅的区域”,这样一来,“信号传递顺畅的区域”就能更加活跃,我们也就可以顺利掌握上述能力。 至于最终大脑所得出的解决方案是否能被所有人认同,其实无须挂怀。因为找到答案所获得的“信念感”比来自他人的“赞赏”更让人愉悦。不再彷徨,不再怀疑,不再一意孤行,不再在意他人的目光……这样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快乐,比任何财富或赞赏都值得。 如何正确地失败 如果想在成年之后再增加失败的体验,建议大家多去自己的兴趣爱好领域进行挑战。我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大胆尝试,多次感受失败的滋味。毕竟,在维持个人生计的工作中翻车不太好,而如果是需要自己负担成本的活动,不就自由多了吗?我认为,兴趣爱好说白了就是“花钱找失败”,因此常常怀着“目标可以定高些,但要对结果一笑置之”的想法,从不在意他人的目光。 这种揽错不是简单的揽错,是提高自己的责任范围,也是所谓“大气” 对于能反思“是不是我有哪里做的还不到位”的人来说,他们的职责范围要一直延伸到“收货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反思自己的不足就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反应了。 而在周围人看来,这就是一种“领导者气质”。那些会向对方道歉说“我再提醒一下就好了”的人,在听者的潜意识中就是一副“掌控全局”的形象,自然而然就能立于领导全场的地位。 但是,如果一个人始终纠结于过去所犯的错误,只会让好不容易沉寂下去的“失败脑回路”再次苏醒,之后再做任何事前都会想起曾经的失误,失败的概率也就更容易提升。 有些对子女教育很上心的父母,总会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你看看你,上次和这次都搞砸了,下次可要当心,别再犯错了!”很遗憾,如果听到这样的话,恐怕下一次你的孩子仍旧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不断刺激引发失败的脑回路,只会让失败重现。如果从旁指点的人自己害怕失败,就永远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人脑中积攒的压力需要得到释放,这种累积和释放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节奏。 唯有生活习惯不能纵容 女孩子总会觉得,如果饮食习惯能保持得和“成熟的模特”一样,就能变得跟她们一样苗条。为此,她们也只吃青菜、喝酸奶,每天只喝一升水。但女孩哪里明白,这些食谱都是在身高长到170厘米、肌肉和脂肪都锻炼得恰到好处的情况下才适用的啊! 家就是不讲公平的地方 一家子兄弟姐妹中,总有听话和不听话的孩子,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母亲往往会偏向后者。在一个家庭里,母亲偏袒不听话的孩子,反而让乖孩子忍让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只是因为这样做更省事罢了。世间万物都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尽量让风险降到最低。大脑自然也不能免俗。与其让个性很强的孩子听话,不如让原本就乖的孩子更乖,这样更节省精力;与其把事情交给不靠谱的孩子,不如让能干的孩子去做,这样更保险。 无法回避的原生家庭 家是个神奇的地方。受挫的人回到这里,能向父母倾诉自己的痛苦,收获来自他们的安慰:“早知如此,该帮你一把的。”他可以和父母共同思考如何善后,入夜能有个安心睡去的地方;可以在这里认同真实的自我,和家人分享生活中的“小确幸”。这样的家庭,让人即使在成家立业后也会一直眷恋不舍,想要时不时地回去享受天伦之乐。但假如回到家中,耳边充斥的尽是“怎么又胖了”“你打算单身到什么时候”“妻管严,真窝囊”之类的“问候”,在这样的环境里,再正常的人也会逐渐变得满腹牢骚、身心不适。 温柔对待蛮不讲理的家人虽然很难办到,但这样做能帮我们更好地处理与家人之间的关系。被他人温柔以待的人,慢慢地便不会再将伤人的话脱口而出了。在一段充斥着指责和反抗的亲子关系中,如果突然出现温柔的插曲,可能会让人感觉很“见外”。但保持和善的态度,事实上也是为自己披上了一层保护的铠甲。 家无规矩,不成方圆 为此,必须制定一些规矩,来为我们丢三落四的毛病兜底,例如:一旦发现书或者CD丢了,立刻照原样买新的回来。 “我家独有的规矩”找不到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生气,付之一笑,马上抛在脑后,去想其他的解决办法就好。这个原则在我家不仅适用于找不到书和CD等小物品的情况,更是处理家庭问题的常用做法。 不要把世俗的那一套带进家门。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窥探他人的秘密,不要说话阴阳怪气,不要总把“好孩子”“坏孩子”之类的评价挂在嘴边——这就是我想推荐给大家的宠爱家人的基本法则。 等孩子走上社会之后,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被社会上的人和事所刺痛、伤害,没必要先人一步,在家中就营造出这么冰冷的氛围。 把“为什么”换成“怎么了” “为什么不做?为什么做不到?”——在即将问出这个问题时,我们最好及时改口成:“还好吗,怎么了?” “为什么”和“怎么了”,翻译成英语就是“Why”和“What happened/What is the matter”的区别。前者是要对方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后者是从外部环境中找原因。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家庭的首要任务是给予家人安全感,让家人感觉到自己“有枝可依”,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最大限度地刺激大脑,使其活跃 所谓心灵沟通,一般是说话者从自身找话题,而不是对对方身上的事情穷追不舍。我将其称为“聊天的水引子”。 水井打不出水时,需要往水泵里倒一桶水,不一会儿井水就会源源不绝地从井底压出,这一桶水就叫“水引子”。试着从自己身上找点话题,例如“我是如何想的”“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等,从这些方面切入并开启一场谈话,就如同向对方的井口倒下“水引子”,对方的话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如井底之水一般滔滔不绝。倒出水引子,再等待对方的话语如水般缓缓流出,这个过程就是“交流”。 即便整件事都是妻子、丈夫或孩子的错,也要先和他们站在同一立场,公平客观的建议暂时往后放放,待到谈话进行到后半段时再提也不迟。如果能在对话中表现出对谈话对象绝对的包容和袒护,到最后,当事者自己也能领悟到解决事件的公正方式。 大脑的功能并不因性别而各异,但面对同一状况,大脑瞬间选择使用的神经回路则确有不同。 此处的感性并非哲学上的“感性”与“理性”的概念。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感性似乎是感情充沛甚至情绪化的代名词,而以我粗浅的理解,本书中的感性指的则是在遭遇紧急或非紧急情况下,大脑中神经信号传导的某种模式。它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脑电信号以何种形式流经神经回路。这种模式的不同会将大脑的思考导向不同的结果,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正如左利手与右利手一样,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总有一套自己惯用的行为模式,习惯了目的导向的思维,自然会与过程导向的思维产生分歧。 有缘聚于一世的家人,说得真好。所谓的家人也只是茫茫人海中相伴一世的人,一世结束后又各自归于茫茫人海中。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