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受伤边成长》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它讲述了一个人在经历挫折和痛苦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和蜕变的故事。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主人公的坚韧和勇气,同时也传达了坚持和奋斗的重要性。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明白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长和进步。
《边受伤边成长》读后感(篇一)
这两天发现社群里有一个友友反复提出一个问题:说自己身高不高,身体也很胖,经常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自己越来越觉得很自卑,在群里请教大家,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很自信。
看到他这个问题立即让我想到蕞近阅读到的一本书《边受伤边成长》
你们是否或多或少的也有以下这种情况?
工作起来很投入,害怕如果不这样,就会被周围的人看不起
内心抗拒别人的帮助,无法接纳别人的好意,因为这会引起某种屈辱感
隐藏自己的缺点,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自尊完全来自他人的认可
把“奉献”当作美德,对他人的无理要求全盘接受,心肝情愿为他们的服务
无止境的讨好别人,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爱和尊重。
“活得很自卑”其实也是很多人的人生写照,自卑的人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就这位朋友一样,永远看到自己的缺点,从来看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总是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会不敢向别人提出正常的请求,也不敢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
自卑的人在爱情中,爱得很卑微,无法享受被人的爱意,也总是会在爱中受伤,其实这一切都是源于对爱的恐惧。
不被爱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们该如何应对内心因缺爱而产生的不安和纠结?如何让自己变得自信起来?
这本书从6个方面来为你解惑。
1.为什么你总是得不到爱?
2.爱是如何变成恨的?
3.被爱的人如何才能成熟?
4.一味的讨好就能得到爱吗?
5.为何你身边总是聚集着情感索要者?
6.如何走出恶性循环,摆脱依赖与自卑?
在这本书中,日本国民心理大师加藤谛三从原生家庭入手,抽丝剥茧,深度剖析了自卑。依赖性强,讨好型人格等负面心里背后的深层原因,鼓励我们勇敢面对现实,不委屈自己。不迎合他人,即使没有人爱,也要好好活下去,更要学会爱自己。
作者还给我们提出了5条建议:
1,满足自己幼儿时代遗留下来的愿望,抚平内心的情感创伤。
2.与有主见的人交往。
3,不要成为他人的情绪垃圾站,这种推心置腹的倾诉并不会让你感到轻松。
4.不要隐藏自己的弱点,真正亲密的关系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
5.永远不要怕自己不被爱,即使没有父母的爱,人也能活下去。
《边受伤边成长》读后感(篇二)
有时候最令人恐惧的事情莫过于当你需要依靠他人时,身边却无人应答。
深以为然。
丧偶式婚姻的煎熬,依赖式婚姻的捆绑,工作中的进退维谷,以及无法与人诉说的孤独……这一切都让你对自我产生了怀疑:为什么你总是得不到爱?
是啊,为什么呢?难道我们不配得到爱?扯犊子吧,凭什么我们不配?
《边受伤边成长》一书中提到:允许别人粗暴对待你的人,就是你自己。换句话说就是,你认为自己总是得不到爱,那是因为这些都是你允许别人这样做的。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丧偶式婚姻中,一方总是奴性付出,那么另一方自然就做了甩手掌柜。你可能要辩驳,说,你的付出是在体谅对方,照顾对方,是你爱对方的表现。那我问你:你可否知道,自己无底线地付出,可曾是对方真心想要的?
你既然能修得了水管,换得了灯头,里能带孩子照顾老人,外能挣钱养家,那还要对方干嘛?对方在家里没有一点儿价值感,这他觉得自己很没用。而你在追求完美的表象下,隐藏的其实是你极度的焦虑和不安。
你不知道的是,完美主义者经常会有一种错觉,他觉得只要自己做到完美,就会令对方满意,就可以让自己安心。但是由于缺乏安全感,无论做什么,你都不会安心的。可能你还会因为自己的过度付出,变成了一个顽固索爱的人——如果对方不付出和你相同的情感,你就会感到失望、沮丧,甚至仇恨对方。
有时候为了获得对方和外界对你的评价,你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或许对方的肯定和外界的积极评价,对你也有过短暂的鼓励,也给过你精神能量。但是如果当他们的评价变得片面和负面时,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很有可能会变成一场悲剧。
所以,赋予对方和外界破坏之力、支配之力的不是上帝,而是你自己。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把控主动权,收回将他们的评价当做你人生宗旨的权利,一心一意,将自己的生活过好,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节奏内,将亲密关系中的每段关系变成平等、互助、享受的全新关系。
边受伤边成长,超越依赖与自卑,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边受伤边成长》读后感(篇三)
这是一本治yu原生家庭问题,让你能够勇敢面对现实的书。
.
不委屈自己,不迎合他人,即使没有人爱,也要好好的爱自己。
.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稳zhuan不赔的投zi,那一定就是好好爱自己。
.
倘若有很多人爱你,那自然再好不过,如果没有,也要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
拥有不被爱的勇气,好好爱自己。
.
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大师加藤谛三给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
仿佛一盏指路明灯,让我从黑夜走向黎明。
.
真心希望读完这本书的宝子们都能tou资自己治yu心灵。
.
一、不爱别人的人,也不会被别人爱。
缺爱的利己主义者,即使面对自己的恋人,也会先盘算一下得失。
.
而那些在爱中长大的人,会在给予中感受到喜悦。
.
对于不被爱的人来说,确认很难去爱别人
.
要想彻底改变,可以尝试在付出中体会喜悦,积极去改变自己,就会收获安稳和谐的人生。
.
二、总是在意别人的人,不是真的善解人意
这其实是一种焦虑性神经症,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情感上是退缩的。
.
像这样内心满是焦虑的人,是无法真正去体谅别人的痛苦。
.
这种人总是要求别人关心自己,而自己却从不体贴他人。
.
解jue方法:尝试不去在意他人看待自己的眼光。
.
三、内心的安宁比什么都重要
对自卑的人来说,zui重要的是抚平自己的情感创伤。
.
找到自己儿时未能满足的愿望,一个个去实现。
.
因为,人的欲望可以被压抑,但不会因此而消失。
.
只有在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消失。
.
四、与有主见的人交往,你的自我也会获得解放
一个有主见的人会明确说出自己的需求。
.
当你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时,会突然觉得或有一天自己也可以这样做。
.
五、永远不要怕自己不被爱
在爱中成长自然是好,如果没有,也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好好爱自己就好。
.
写在zui后,我想对每一位女孩子说:
.
“这个世界,你就是zui重要的人,你可以亏待任何人,但一定不要亏待自己。”
《边受伤边成长》读后感(篇四)
“我的妻子自始至终是玉凤”,胡兰成在自传《今生今世》中此言一出,直接将后来者张爱玲、佘爱珍等人,都归之为了“妾”。
这对于深爱胡兰成,并在赠与他的照片背面写下“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地,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张爱玲来说,简直就是赤裸裸地讽刺。
在胡兰成和张爱玲的婚姻里,甚至,张爱玲明知道胡兰成同时在和两三位女人同居,她仍然选择了委屈就全。她在给胡兰成的一封信里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
低到尘埃里的爱情,或许会开花,但注定不会结果。她最终被自己深爱的男人伤害,远走大洋彼岸,孤独终老。
日本作家加藤谛三在《边受伤边成长》一书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将献身视为美德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他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患有30年支气管炎的夫人,对自己的母亲百依百顺,对弟弟无私奉献,对周围人服务备至……她自己深受病痛折磨,但是其他家庭成员压根意识不到,甚至觉得她正在为家人添麻烦。
你看,有的家庭看似和睦、美满,但是很多时候,这种表象上的美满往往都是通过家庭某一个人的牺牲来维持的。这个人可能是母亲、父亲、儿女,还可能是你、是我、还有他。而这单方面付出的对象也会是我们的家庭、单位,还有周围的交际圈层。
我们的付出对象可能会要求我们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如果哪件事没有做,我们不仅不觉得这是他们的无理要求,还会因为自己没有满足别人的要求而心存愧疚,滋生罪恶
加藤谛三告诉我们,这是童年时期,我们没有从父母和周围熟悉的亲人那里获得足够的爱和满足感,所以就会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好感和认可,为此,长大后的我们甚至很容易成为别人的情绪垃圾站、家人的保姆,以及单位里的“老好人”。
同时,我们也会陷入“越是不被爱,就越希望被爱,越从心底祈求爱。对爱越饥渴,就越容易被爱束缚。”的情感漩涡,无法自拔。
那么,到底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摆脱这种循环往复的痛苦呢?
《边受伤边成长》一书中给出了解决方法:要想摆脱痛苦,除了学会爱自己,成为真实的自己外,别无他法。
如果你不想再踏入那种自我伤害的恶性循环中,那么首先请你摒弃取悦身边所有人的想法。
杨绛先生说过,我们的世界,与他人无关,不要将别人的事情认定为你的义务。要知道,你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你也是值得被爱的。
与其耗费时间和精力讨好别人,还不如取悦自己,为自己充电,做一个心态平和,不惧风雨的人。
《边受伤边成长》读后感(篇五)
01.
“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成长;谁不是一面流泪,一面刚强!人生说到底:各样的味道要自己尝;难言的苦痛要自己扛;落下的风雨要自己挡!”这样的经典文案,我们在很多平台或者公众号文章中都看到过。既用于鼓励自己,也用于警示他人。 五一期间我淘了一本治愈系心理学系列书籍——《边受伤边成长——超越依赖与自卑》。
02.
这本书是由日本国民心理大师加藤谛三所著,指引我们如何应对内心因缺爱而产生的不安与纠结,超越自卑与依赖,走向幸福。 全书总共6个章节,分别从自卑心理的问题入手,深刻剖析为什么很多人感觉不到爱?当爱变成恨的时候,我们又如何自处以及和别人相处,该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不被爱的人如何才能变得成熟,不能一味地讨好别人,示弱。因为我们越把自己看的低微,就越容易聚集一些情感勒索者。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女主角松子善良美好,却始终以卑微的姿态扑向爱人,每一段感情她都费劲讨好,最后结局竟无法善终。 十多年间,无数人从女主角松子身上看到了自己: 为了取悦朋友, 常常主动让步违背自身意愿; 对于同事的无理要求很难拒绝,只能牺牲自己以求尽量避免冲突; 明明天真赤诚地爱着一个人,最后发现被辜负被抛弃的竟是自己。 松子不明白的是,一味地讨好他人,失去自我,把命运之舵交予他人之手,只能把所有关系搞糟,把自己的人生搞砸。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你的底线,决定你拥有什么。 无底线的讨好、付出和迎合,只能激发对方内心深处的人性之恶,复活内心的“渣”。 我们很多人似乎天生就懂得讨好他人,小时候讨好父母,学龄期讨好老师,长大后讨好同事和恋人。 生活中,你越是迁就,越是逆来顺受,对方越是得寸进尺,越是不把你当回事。
03.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变这一现状呢?
一、诚实面对自己,才能看清他人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塑造影响很大,从小不被爱的孩子在自我认同上少了一点自信,这种孩子会在别人的不断否定中丧失自信,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不断的依赖,变得越来越自卑, 你可以找一个认同自己、理解自己的朋友,或者多与亲人相处,让他们认同自己、爱自己。当你自信起来的时候,他们会不吝惜赞美之词,为你的变化与成长感到开心。 把自信分成若干个具体的小任务,每当自己完成一个,就奖励自己一点物质报酬或者进行自我鼓励,直到任务完成。将外部强化与自我强化结合起来,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你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二、摆脱便利贴标签,果断说不 在太多人眼中,只有帮助他人才能带来更多的认同感。然而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真正原因,再多的付出也达不到所求,只是沦为他人的廉价工具。 那种卸磨杀驴的人得远离。帮了忙记得索取相应得报酬,不要当义工,越容易得到的往往都不会珍惜。要让自己的忙帮得有价值。让他人意识到我们并非廉价产品,而是稀有品。人才会懂珍惜,才会维护保养。 每天学着给自己肯定;要证明自己有底气,有坚定的内心,要让自己强大,用实力说话!要以自我为轴心建立心理边界。把花在别人身上的心思多花在自己身上。 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别没事自己埋汰自己。关闭让自己失望的不良因素,开启完善人格的修炼之路。
《边受伤边成长》读后感(篇六)
击中我痛点的这本书叫《边受伤边成长》,副标题是“超越依赖与自卑”。超越自卑?我看过《自卑与超越》,看完之后依旧自卑,也没找到什么方法能够让自己不在自卑的圈圈里打转。越是觉得自卑,越是容易被这样的书籍吸引,于是就看了《边受伤边成长》。 这本书是日本作家加藤谛三写的,他是早稻田大学的名誉教授,出版过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情感暴力》《不乖》《性格中的蜜与毒》。看这些书的名字,估计都是关于心理类的,这本《边受伤边成长》上架指导也是心理学、治愈系心理学,想自我疗愈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行字“世界上只有一种投资是稳赚不赔的,那就是爱自己。拥有不被爱的勇气,好好爱自己。” 唉,俗套!又是“爱”,心理类的书怎么都提到这个字啊,只要读此类书籍十本有八本都在讲爱,特么的,难道没有这个字,这个东西,这个感觉,这个什么心灵营养,我们人类就不能好好生活了吗?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上以上这些文字,想爆粗口,还有点排斥这书。 读完之后,有个挺强烈的观感,这是本讲关系的书。你的人际关系为什么会呈现现在的样貌,你为什么是如今的样子,你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怎样,你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又是怎样,都是这本书探讨的内容,自卑的形成也是关系出了问题。 大概的脉络是小时候父母的养育模式基本造就了你的性格,你的性格特点又决定你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作者加藤谛三在书中列举了几位心理学大师提到的案例,都无不印证了这一点。 比如书中引用了心理学家罗洛.梅提到的关于南希的案例。
南希是一位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她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别人的拒绝会让她感到遇到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她总是取悦迎合别人。只要别人表现出一点点恶意或是遇到冲突,南希的安全感会瞬间崩溃,变得焦虑不安。 南希如今的焦虑源于小时候与母亲的关系。母亲从小给南希灌输了“离开我,你就活不下去”的观念,但她又不愿照顾南希,而是更愿意去酒吧消遣。南希非常渴望得到母亲的爱,会为母亲开脱并讨好母亲,她觉得在郊外玩耍的话母亲不失是一位好母亲。不过南希缺乏一种能力,她无法将母亲的种种行为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母亲的形象,她也一直期待自己的母亲是一位好母亲。南希常常处于纠结矛盾状态,逐渐变得焦虑不安。 作者加藤谛三还在书中提到了自己的经历,父母亲不是极端溺爱就是极端严格,他会极力迎合父母讨好父母,但仍然避免不了成为父母发泄不满的对象。直到自己35岁时才意识到父母作为亲人也不是都能够理解孩子的。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成为好父母的,如果减少了对父母的期待,能够还给自己一个不被束缚的人生。 父母的所做所为在孩子幼年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被父母接纳的孩子,在成年期也很难接纳自己,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也是不融洽的。有的人可能成了讨好型人格,把自己低到尘土里只为得到别人的肯定,却忽略了自己的真实需求;有的人可能会像南希一样,会因为他人的拒绝变得焦虑难安;有的人可能内部充满矛盾,时时刻刻都在拉扯纠结…… 与父母的关系更会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因为与父母互动旧有模式的影响,只要条件相同,人就会重复同样的行为。
如何能变得成熟,矫正旧有模式呢?读了作者的多篇文章后,有一点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那就是即便没有父母的爱,人也是能活下去的。理解到这一点,真是令人心里敞亮。 我来说说自己的理解,首先我们可能把爱这个东西定错了义。那些压抑自己真实情绪、情感、想法,而顺从他人想法去行事,进而得到的肯定与柔情并不是爱,而是我们相应行为的回报,我们得来的都是附加了很多条件的“爱”,这样的“爱”不要也罢。 什么是真正的爱呢?这个我也说不清,因为我自己还在用父母对我的老方法来教育孩子,用“我是为你好”来绑架孩子。如此真的是为孩子好吗?嗯,对于我来说好像不是。为你好按照我的要求做事,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我是个好妈妈心理需求,还能够在事情发展不顺时将“锅”甩给孩子,“你看,都是你不按我说的做,才搞不好的”,我没有责任,我还是个好妈妈。另外,还可以维持教育工作者这一身份的完美感,我可以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才。在多重动机的驱使下,我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真正爱自己那个娃儿了。 既然说不清什么是真正爱,就先牢记什么不是爱吧。 分清了什么不是真正的爱,还需要再做到一点,就是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发展不足的人很容易在某些方面固着,那个就是我们内心的情节与渴望。如果这个被压抑的渴望一直没有被满足,内心就一直躁动,无法获得平静。要问问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渴望是什么,尊重它并释放它。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的渴望是当我累了,不舒服了,不做饭。但我没有实现它,只要想到自己是个妻子,妈妈,我就被这两种身份束缚住,然后强打精神准备饭菜。这样做的后果是我内心十分委屈,在情绪不好时就会爆发出来,指责孩子与孩爸不考虑我的感受。自己成了付出者,牺牲者,对于其他两人何尝不是情感上的绑架呢?这样的话,是我舒服还是其他两人舒服?只能是都不舒服。所以改变,就从尊重自己的内心,满足自己的渴望开始吧。如此才能调协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调整了与他人的关系,进入一种良性状态。 更加尊重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慢慢调整自己,调整了自己也就调整了与他人的关系,而这种良好的关系又能逐渐修正自己的模式,可谓一种正能量循环。 加藤谛三的《边受伤边成长》可以算是一本自助小册子,其中书写了他个人的经历,恰当的自我暴露无疑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他还引用了一些心理学大师提到的案例,更增添了趣味性与可信度
《边受伤边成长》读后感(篇七)
母亲上午又在家庭群里发了一句: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病,挺好!直到晚上群里都是寂静一片,在一个有着父亲、儿女、女婿们的9人群里,没有一个人回应母亲,包括我。
其实,在母亲刚发出消息的时候,我就看到了。当时虽然在忙手头工作,但是回应她一句的时间还是有的。可是在看到消息的瞬间,我内心的真实感受不是怜惜母亲,相反竟然有些莫名的气恼和愤怒,觉着母亲总是有本事将一件普通事情搞得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亏欠了她一样。
自从有了家庭群后,母亲隔几天就会发一些“这个链接的衣服还不错,不知道有人愿意给我买不”“人少,吃饭太麻烦了,算了,今天不吃了”“唉,又感冒了,人老了,没用了”等等消息。每每看到这些消息,我总是很不舒服。我不知道她自己有没有意识到,她的这些话总是会让我和家里人对她心存愧疚,充满无助和不安,并且觉得自己很没用,无法在工作和陪伴之间两周全,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赚来更多的钱,带给她更好的生活。
我无从知道其他家人是否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因为这些内心深处的压抑之感压根无法和人去说道。哪怕是和家人说,好像也会被认为是狼心狗肺,不知道感恩父母;去和外人说,更担心自己由此被贴上道德标贴,影响外界对自己的看法。
可内心这种随时都能被母亲的话语激起来的无力感,让我在其他领域建立的自信,很快就能消散的无影无踪。甚至这种无价值感也渐渐地蔓延和渗透到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让我拼尽一切努力,都渴望被“看见”,渴望让家人和其他人看到我存在的价值。所以,很多时候,我总是处于压力和焦虑之间,痛苦不堪。
《边受伤边成长》一书的作者,日本作家加藤谛三说,“活得很自卑”是很多人的人生写照,他们看不到自身的价值,他们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满足周围人的期待上,这一切,都源于对被抛弃的恐惧。
想起小时候,父母在教育我和姊妹时,总是会强调“知恩图报”,并且总是不厌其烦地对我们说“我们辛辛苦苦地把你们养大”“为了养活你们,我和你爸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失去了多少工作机会,你们以后必须要对得起我和你爸。”
加藤谛三说:“如果你的父母总是喜欢以恩人自居,那么比起坦诚,你会更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
是的,无论是上学时还是工作后,我的内心总是有股劲儿在暗暗支撑着,为我提供前行的能量,那股劲儿就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为了感恩他们,回报他们的辛苦付出,我不能后退,不能停歇,不能……
可现实是,哪怕我即将迈入不惑之龄,仍然发现,自己离父母的期待还有好远的路。这个认识,让我充满了沮丧和懊恼,以及无力感。并且最近我还忧伤地发现,我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似乎也延续这种过度强调感恩的方式:我会无意识地和孩子提起,他现在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因为父母在为他负重前行,父母赚钱养家多么辛苦,他如果在学业上没点成绩,如何对得起父母……
幸好,近几年,我一直在读心理学著作,研究家庭教育,也逐渐意识到了在“感恩教育”下长大的人,其实很多行为背后隐藏的都是这种“屈辱感”,一种爱而无力的屈辱感。这类人可能在生活和工作中,非常不喜欢向别人求助,很不希望去麻烦别人,因为这样就意味着要领别人的人情,并且有可能还会激起他们孩提时代被深深植入的无价值感,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不自觉地对别人产生防备心理,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对方以恩人自居的那种态度。
加藤谛三在《边受伤边成长》这本书中给出了我们建议:
1、要和孩子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要认识到,孩子未成年时,抚养和教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我们的施舍行为,不要过度对孩子强调“感恩教育”;
2、长大后的成人,在家庭聚餐时,可以主动和父母,和兄弟姐妹谈论这个话题,以抚平我们幼年时代内心的情感创伤;
3、尝试去理解孩子不在身边时,父母的孤独,平和自己的心态,不要那么敏感和玻璃心,用爱和包容去和父母重新建立平等且阳光的健康型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