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1000字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9 18:25:22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19 18:25:22   小编: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是一篇启发性的文章,强调了家长在教养孩子时应采取温和而坚定的方式。作者提出,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并通过给予赞赏和鼓励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这种教养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第一篇

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和群聊里,都有因为辅导孩子作业而崩溃的家长,新闻里甚至见过盛怒之下,一掌把自己拍成骨折的爸爸,平时母慈子孝,写作业就鸡飞狗跳,不停默念“亲生的亲生的”……孩子与家长不是对立的关系,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家长可以做什么?首先要冷静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切实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作者罗敏畅是正面管教资质导师,有十年正面管教授课和深度家庭辅导经验,也《小学生导刊》教育心理专栏作者,她在本书中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也列出了无数场景实例,教我们如何“好好爱孩子”。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自我成长的过程,正如扉页题词:“育儿不是漫长的修行,是见证和陪伴彼此变得更好的一段人生历程。”希望我们都能温和而坚定的与孩子一同成长!

书籍实物

书籍实物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第二篇

很喜欢普迪教育创办人罗敏畅这本新书的书名《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它与网上所盛传的鸡飞狗跳的辅导作业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读罢此书,深深地感到教育孩子之路任重而道远。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十章,第一部分用三章内容告诉我们如何通过了解孩子,解除我们的焦虑和愤怒。在这部分中,罗敏畅专门在第三章教读者如何破除吼孩子的难题,当然这个对家长和老师都是有指导作用的;第二部分共有四章,主要是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罗敏畅认为如何让孩子“有兴趣学、有信心学、能主动学”,最关键是是要让孩子端正学习的目的,找到学习的意义;第三部分是解决一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事儿,比如校园霸凌、家校沟通等事宜,这些如果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

罗敏畅在每个章节都会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会碰到小场景,通过错误和正确的两种处理方式,告诉读者是因为我们应对方式不严谨,才造成亲子关系的冲突。罗敏畅从业十余年,实际跟踪指导超万户家庭,这些案例都真实而且特别具有指导意义。你也可以按照问题索引的方式直接到对应的章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如果你只是照搬照抄,很有可能没有认可效果。在第五章“自信,让孩子敢于学习”中,讲到“识别孩子的情绪,并且帮孩子表达出来”这部分内容时,作者讲到有个妈妈孩子不想吃饭,于是她对孩子说:“妈妈理解你现在有些烦,不想吃饭,妈妈知道。来,张开嘴巴,我们继续吃一口。”前面一句识别孩子的情绪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后面一句话马上就暴露目的——还是想继续自己对孩子的控制。这显然无法让孩子自然地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起不到任何沟通的效果。因此,除了了解具体的方法之外,你还必须了解它的原理和目的,这样才不会因为不知原理,将方法用偏。

两会时,有专家曾提出父母要“持证上岗”,一时让家长唏嘘不已。我们习惯有什么问题,最好你就告诉我怎么做就可以了。但如果想让孩子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必须温和而坚定的教养,而且是始终如一的持续的。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第三篇

辅导孩子作业时,无数家长情绪崩溃,不自觉声音高八度,甚至对着孩子咆哮怒吼。 还有忍了又忍,把自己身体忍出毛病的父母。 每当我们认为孩子拖延或者笨时,不妨从更客观的角度来了解孩子。 作为家长,不和孩子形成对立面,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 很多时候,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教导孩子。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综艺,演员林永健的儿子大俊在看到桌上一堆喝的饮料时,偷偷往怀里装饮料。 林永健以为是儿子贪吃自私,于是非常生气,严厉批评了儿子。 可后来和儿子推心置腹聊天中,林永健才得知是自己误解了儿子,儿子只是想到其他小朋友没有喝到,所以想带回去给小伙伴一起分享。 因此,不由分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定义孩子,很容易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看过这本《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真的是给家长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方式。 育儿第一招:识别出孩子的困难,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很多时候,孩子令人不如意的表现背后,都是孩子遇到了问题或者困难,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解决,甚至孩子自己也没有察觉。 此时父母要做的不是责怪、孤立孩子,而是和孩子在一起,解决问题。 育儿第二招:了解孩子 我们所看到的很多表面现象并不是孩子真实的情况,发现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当孩子出现了错误行为,父母更要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或者目的。 寻求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还是自暴自弃,关注孩子的内心,不给孩子贴标签,多角度去了解孩子。 育儿第三招: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苦口婆心不如激发孩子自己的内驱力,人的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分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 每个孩子当下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父母就可以结合孩子的这些需求去匹配,为孩子讲述学习和需求之间的必然联系。 从而激发孩子自己的学习内驱力。 最后,育儿这条路,任重而道远,每当我们情绪激动想要发脾气时,可以学习书中的两个冷静技巧:一个是用愤怒选择轮,一个是家人相互支持。 面对孩子的学习难题,我们之所以会生气,只是因为我们教会多次的东西孩子依然不会。 那么换种孩子能够理解的讲解方式或者多练几次,是不是就好了呢? 发脾气的作用是微小的,可能只是当下几秒钟震慑到了孩子,可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也不会有大的改善。 父母要做的是把人和事分开,不要情绪化,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及时给孩子鼓励,养成自信的底气,循序渐进,带孩子走向独立。 最后,也要说,当大人情绪独立时,孩子才会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成长。 适当陪伴,培养孩子的独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那么学习对孩子来说,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第四篇

家长需要在孩子的成长关键期,也是其成长的奠基阶段给予合适的教养,孩子的性格、智力、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将在这时逐步成型,对孩子未来发展也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最近我读了《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这本书,这是一本融合心理学、教育学的关于如何“好好爱孩子”的书。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个角度来更加全面的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学习到很多教育孩子的良好方法。

在作者罗敏畅看来,育儿的技能成长,并不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心态对了,方法对了,是可以很快学有所成的。找到每个家庭的核心问题,用经过检验的系统学习模型,支持家长高效思考与练习,形成独立而自信的育儿能力、才是关键。

在这本书中有提到很多具体的事例,以及我们作为家长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这些方法是非常实用的,而态度,认知方面的调整则是至关重要的。

有些时候,当我们的孩子遇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比如学习成绩下降,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爱玩游戏,家长也很有可能因为这些情况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倘若这些负面情绪导致家长对孩子大吵大闹,其实根本就不利于解决问题,也会破坏亲子间的关系。

所以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家长应该保持情绪稳定,要能觉察出孩子的情绪反应和需求。有问题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个责任就应该全由孩子来承担,作为家长应该多考虑的是如何帮助孩子共同面对这些问题。

其实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都会承受非常多的压力。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的换位思考,去理解彼此。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会有更加友善的态度,更加冷静的思考,去解决那些问题。

从关注孩子的具体行为,更多地转向对孩子具体行为的描述,而不是告诉孩子,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家长总是批评孩子,总是对孩子本身有过多的评价,就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也很容易变得自卑。

在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暂时没有做好而已,并不意味着孩子完全没有能力做好获得,以后也不会做好。

给孩子温和而坚定的教养,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一种比较温暖的状态下健康的成长。这本书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去与自己的孩子相处。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第五篇

在平时教育孩子中,你是否很容易对孩子发火、命令催促孩子呢?

怎样培养孩子才能激发他的活力,让孩子有自信力、自驱力、自主思考能力等“持续竞争力呢?答案就在《温和而坚定的教养》这本书中。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是一本融合了心理学、教养学的育儿圣经,深受家长们的喜爱。书中提供了从了解孩子、如何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到怎么构建孩子的自信心自驱力的方法,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它是由十年正面管教授课经验和辅导家庭超万户经验的罗敏畅老师所写,同时她是普迪教育创办人,正面管教导师、《小学生导刊》教育心理专栏作者、湖南卫视《放学后》节目内容支持专家团带领者。

一直以来,敏畅老师是正面管教的传播者、实践者,正因为她有着非常丰富的辅导家庭经验,所以她把方法分享出来,希望更多的家庭受用。

01 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孩子遇到了困难

朋友的孩子小学三年级,经常被老师投诉:上课发呆、东张西望,不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低下等。朋友的对孩子又是批评又是威逼利诱,甚至用打骂来解决,要求写保证书改正,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原样。到了孩子上六年级,开始迷恋上网络游戏,有时趁父母不注意偷偷跑去网吧上网,无论家长怎么批评怎么打骂,都不听劝。

这本书中,作者罗敏畅的观点是:「不是孩子有问题,是孩子遇到了困难,他们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来面对,所以以一种“习惯”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所谓的问题行为,只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如何应对自己面临的困境而做出的不恰当的行为表达。」

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发现孩子的困难,并和孩子一起解决。

孩子七岁上一年级,在一次期末考试中成绩不及格,回到家害怕父母的责骂而不敢告诉父母,最后还是拿着试卷告诉了妈妈。妈妈拿到试卷后,首先控制情绪,把问题关注在知识点而不是分数,然后坐下来耐心地和孩子沟通考得差的原因。孩子告诉她,自己写字写得慢,考试时间到了还没答完题。了解原因后,妈妈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一个学习时间安排表,每天晚上放学回来,先和孩子把当天学过的知识点复习一遍,完成作业后预习新课程的内容,紧接着练字一小时。经过每天的温故知新和练字,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参加书法比赛也得了奖,慢慢对学习有了信心。从此,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成了班里的学习委员。

原本孩子以为妈妈会因为自己考得差而责备她,相反妈妈的理解和鼓励让她有了进步的动力。

孩子出现了一些遇到了“问题”,如果家长只关注眼前的现象,就很容易对孩子做出过激的行为,孩子也会因此放弃学习的机会,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有反效果。因此,我们要多发现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遇到了什么困难,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给予鼓励和支持,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和互相尊重的关系,孩子才能改变。

02 读懂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目的

从小到大,“棒下出孝儿,不听话的孩子就该打”这句话常常被大人们挂在嘴边,这似乎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孩子稍不听话或不按父母的方式去做,就用打骂来让孩子屈服。但,暴力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邻居男孩子小学三年级,在学校经常跟同学打架,捉弄同学、影响同学上课,老师和同学都远离他。妈妈每次接到老师投诉,都会情绪失控,用鞋子或其他物件在孩子身上不停地抽打,还夹杂着脏话,打骂声、孩子的哭声、求饶声时常惊动左右的邻居。孩子读到六年级,就开始和班里一些学习差的学生一起抽烟、组团欺凌弱小,甚至和社会一些小混混有交集。

很显然,这位妈妈用以暴制暴的方法对待孩子发生的问题,这不但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模仿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本书提出了一个观点:「当孩子犯错,我们不但要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还需要考虑我们采取的方式是不是能够帮助孩子从根本上消除这种行为。就像发生火灾时,消防员一方面要负责救火,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总在救火,最重要的是去消灭可能发生火灾的各种隐患。所以,要关注当下不当行为也关注长远消除不当行为的方式。」

因此,书中提供了一个读懂孩子错误行为背后4个目的方法,在孩子错误行为的背后,应关注相应的心理需求:

1.寻求关注:心理需求是唯有得到关注或特别服务时,“我”才有归属感。解决方法是高质量陪伴孩子、积极回应孩子,让孩子被看到、被肯定、被认可;

2.寻求权力:寻求权利,心理需求是“我”说了算,你制服不了我。解决方法是不能强迫孩子,倾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帮助孩子解决眼前的困难;

3.报复:心理需求是以牙还牙,反正没人疼爱。解决方法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坦诚和孩子表达错误,真诚道歉,与孩子建立联结;

4.自暴自弃:心理需求是“我”无助且无能,既然怎么努力都做不好,选择放弃。解决方法是表达出对孩子的和不离不弃,帮助和鼓励孩子解决当下的困难。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可以和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与同学发生矛盾的具体原因,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孩子寻找4个错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从而真正长远消除孩子的不当行为。同时,妈妈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并鼓励孩子积极与同学建立友好关系。

5岁的老大有个2岁的妹妹,老大通常在老二安静做某件事的时候逗她一下、抓一下她的头发、把她心爱的画划脏,惹得老二哇哇大哭。后来才知道,原来老大的心理需求是:寻求关注。妈妈意识到平时太关注老二了,老二一哭就批评老大,忽略了老大。于是爸爸妈妈把注意力多放在老大身上,每天有固定的2个小时的时间高质量陪伴老大,陪伴下象棋、看喜欢的动画片、搭积木等,遇事也会多听听老大的意见,慢慢的老二感觉到了爱,捉弄妹妹越来越少了。

或许老大不是真的想弄哭老二,而是他觉得这样做可以得到大人的关注。正如书中所说:寻求关注的孩子,是希望被看见、被肯定、被认可,用高质量的陪伴满足孩子,寻求机会让孩子体会到参与感或价值感。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这本书通过心理学知识+练习的方式,让读者学会温和而坚定地教育孩子。罗敏畅老师说,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一定有原因!而这本书提供的方法,不管孩子出现什么样的挑战行为,我们如何用始终温和、始终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让孩子无论经历什么都会感受到:我很好,我很重要,我是被尊重的!当孩子有了爱、价值感、归属感,就有自信心、自驱力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第六篇

书名:《温和而坚定的教养之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

作者:罗敏畅

关于罗敏畅老师,她是一位从事十年正面管教和家庭教育事业的工作者,这本书是她十年磨一剑的优秀力作。

来自澳大利亚的苏珊.佩罗,是一位从事了30年教学,家长教育的资深教育专家,推荐我们仔细阅读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

因为每一个章节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本书分享了很多策略和方法,教会我们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帮助孩子全面成长。

主要针对的是小学儿童群体,通过学习这些方法,并不断的实践,能有效地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部分,弄清楚孩子不喜欢读书的同时,平时与我们作对的真正原因。

第二部分,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同时,让孩子“有兴趣学,有信心学,能主动学”。

第三部分,关于孩子的同伴关系,校园关系和家庭氛围的营造。

由于篇幅原因,重点解读前两个部分内容。

一、 了解孩子出现不配合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们出现拖拉,磨叽,反抗我们的指令,孩子其实想表达的是以下四个方面需求。

1【寻求关注】、2【寻求权力】、3【报复行为】、4【自暴自弃】。

寻求关注的表现,如果你不陪着,他就会各种磨蹭,拖拉。

寻求权力的表现,拒绝执行我们的命令。

报复行为的表现,会做出恶意破坏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看不见的情况下,欺负二宝。

自暴自弃的现象,没有信心,解决当前的难题,直接选择放弃。

解决方案如下:

A 当他需要帮助时,我会尽力响应他的需求。

B 如果无法脱身时,就会直接告诉他,暂时不能提供帮助,希望获得他的理解和原谅。

C 用提问的方法,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邀请孩子来参与决定,一起商量对策。

D了解到他觉得自己受伤害后,可以抱抱他,让他感觉到,即使犯了错误,我们依然还是爱他的,他没有被抛弃,被忽视。

同时应该反省自己,如果是我们的错,认真地道歉,取得孩子的原谅,真诚而温和地修复亲子关系。

E 孩子选择放弃时,我们应该停止批评孩子的消极做法,耐心客观地和孩子一起把复杂地问题分解,细节化,一步步地解决问题。

我的行动方案是: 在他平时完成作业时,规定好完成时间,有意识地培养他的时间观念的同时,

事先约定好,在这段时间里,他必须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先放一边,等全部写完后,我们再一起来解决难题和错题。

从而从根源上,避免了需要随时来救火,充当消防员的角色,防患于未然。

家长的意识:[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是希望被看见,被肯定,被认可的,他还需要不断地确定,他一直被我们爱着。]

二,我们如何让孩子有兴趣学?怎样建立信心?最后做到主动学?

第一步:通过与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梦想,找到他的兴趣点,激发孩子的自驱力,给予最大的支持,让他觉得自己【被爱,被重视,被期待】。

第二步,在制定学习计划时,一定要孩子一起参与,制定符合他的【合适的,合理的】学习计划,甚至具体的学习项目,哪一个先执行,哪一个最后做,都要【因孩子而异】。

关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面,我学到了一个很实用的方法:

孩子会通过常用的三种方法来学习,分为视觉,听觉和触觉。(触觉简单说是实践,例如运动,跳绳,实际体验的感受。)

通过观察了解到,我的孩子对于视觉输入,效率比较低,而对于听觉和触觉的学习方式,接受能力明显要强一些,这样我就把纯视觉的项目,想办法融入触觉,听觉中,尽可能的提高效率。

让他自己阅读作文书,读完后,他基本上记不住什么内容。

我现在会采取读给他听,然后跟他互动,相互提问,看看谁记得的精彩语句多,并复述出来。

重点的句子,段落,会让他自己做出标记。

虽然耗费的时间会多一些,但是他能接受,而且喜欢这样互动的学习方式,从而能学到更多地知识。

第三,【目标要适当】,才能培养自信心。

孩子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我们需要把问题细化,踏实的制定眼前合理的目标,让他看到,其实克服这些学习难题,并不那么可怕。

所谓的自信心,就是这样,从不断重复的成功体验中,一点点地积累而来。

第四,我们要懂得,自律地执行学习计划,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完美实现的目标,在“想做到”和“能做到”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做到的自律程度是不一样的,这点我们家长必须明确,否则的话,就会造成,我们期待的不恰当,而误会成孩子完成的不够好。

我很庆幸,我能够读到这本实用的葵花宝典,解决了我的诸多焦虑和疑问。

也让我懂得了,无论是建立自信,培养习惯,都需要不断的实践,从【想到】到【做到】,到达最终的【成就】,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不懈地努力,大家都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在面对孩子的顽抗时,我们的情绪会面临失控,书中介绍了两种方法,让我们家长冷静下来,面对熊孩子们的挑战。

A 愤怒选择轮

B 家庭成员相互支持,轮流上岗,轮转换位,尽量不要让火山爆发。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超级实用的工具书,让我们与自己的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更好的陪伴他成长。

教育是一场长跑,唯有爱,有方法的爱,有策略的爱,才是最有效的支持。

去读一读这本书,你就会发现,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掌握了正确的执行步骤,“爱”是真的可以学习的,“爱的能力”是完全可以在练习中培养的。

我们能通过“爱”的练习,从支持孩子的学习这个小切口,创造一段新的、美好的亲子关系,培育一个有内驱力,有生命力的孩子。

正如罗敏畅老师所说,育儿不是漫长的修行,而是见证和陪伴彼此变得更好的一段人生历程!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第七篇

说到孩子的学习,相信大部分孩子家长和我一样,头大如牛。抖音上拍段子吐槽孩子或者家长的,更是比比皆是。毕竟,别人家的孩子和天才,总归是少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确实,时代在变,咱教育孩子也和老一辈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很多的家长,魔怔一样疯狂鸡娃,但是,往往又不得其法。

于是就广撒网,开始购入大量的鸡娃书籍,包含教育孩子的,教育自己的,希望能通过看书,帮助孩子一把,教育出优秀的国之栋梁。

然而,在书海寻寻觅觅的这些年里,书是买了一大堆,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就理论联系不上实际了。到底什么样的书,它既能教我怎么做,又能教我的孩子怎么做呢?

机缘巧合,我看到了罗敏畅老师的《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一书,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说起罗敏畅老师,相信稍微多关注一点家庭教育的人都知道,她在这一块专研了几十年,对于教育孩子和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都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一书,明确地指出孩子学习不前,大多不是不想学习,是遇到了困难。

孩子学习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家长想要帮助孩子,让孩子疯狂刷题,或者死记硬背,往往会适得其反。

孩子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压力下,成绩不仅不会上升,甚至还会损伤孩子的精神和身体,是最不可取的方法。

那么,怎么帮助孩子学习呢?罗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

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就得先知道什么是学习活力?

所谓学习活力,其实就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是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方法,就能让孩子带着信心愉悦地学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知道了什么是学习活力,接下来怎么找到学习活力?

罗老师的书中,给家长们列出很多问题,让家长在实践中找答案,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文中我会用斜体字标出问题。)

了解孩子的学习习惯,是找到孩子学习活力的基础。

很多家长说,知子莫若母。我自己的孩子,我最了解他,他就是不认真听课,没有用心学习,其实不然,孩子可能和你认为的不一样。

举个例子来说,孩子的最常用的三种学习途径(即视觉、听觉和触觉),你的孩子使用哪一种?使得他的学习轻松又愉快呢?

比如我家的孩子,他就是喜欢上触觉类的课。像是计算机或者生物做实验一类的,他就很喜欢,学起来也不费力。其他语数英之类的,都是通过传统的视觉和听觉来学习的,他就稍微弱一些。

隔壁家的小文,和他恰恰相反,小文的视觉和听觉类学习挺好,触觉类的包含体育、计算机科目,常常是不及格。

有时候我和小文的妈妈开玩笑,要是我们两家的孩子中和一下,我们就有了两个优秀的孩子。

回到正题,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论?请描述一两个具体的细节。

结合以上的发现,你可以给孩子那些支持?不必特别具体,有时候,理解也是一种支持,这种理解要让孩子知道。

通过上面的家长练习,孩子的学习习惯已经找到,那么,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呢?

从关注孩子不着边际的梦想开始,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我家里有个四岁的小女孩,有一天,她和我说︰“妈妈,长大了我要当一个厨师!”

我说︰“为什么呀?”

她说︰“厨师可以做很多好吃的。”

我说︰“那可真是太棒了,你需要妈妈怎么帮助你?。”

她回复我帮她买煮饭的玩具就可以了。

这怎么可以呢?还要学呢?不学当不了厨师的。

于是我每次做饭的时候,就把她叫到我旁边,一边做一边给她解释,甚至还叫她来动手做。

尽管后来娃觉得辛苦放弃了,变成了想当老师。但是,在想当厨师的梦想上,我真真正正的给了她一次学习的机会。以后,在新的梦想道路上,我还会鞭笞她前进。

大一点的孩子,也是有梦想的。我的老大梦想就是当一名军人。冲着这个梦想,每当他懒惰不想学习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军人的第一要求就是勤劳,要不怕苦不怕累才行。

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PDCA

任何目标的达成,少不了一个从计划到实施,检查,修正计划再来几遍的PDCA过程。孩子的学习,也是一个持续的PDCA过程。

先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列一个可以完成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的来一个星期,执行的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记下来,一周后,按照发现的问题修改学习计划,慢慢底把计划顺畅执行下去。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艰苦又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家长们要做好长期奋战的思想准备,那怕我们的孩子在某一阶段不达理想,也请不要气馁。

只要我们了解孩子,关注他们不切实际的梦想,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监督孩子执行好自己的PCDA,孩子的未来,就一定会是一片坦途!

关于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活力?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罗敏畅老师的《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学习的活力》一书中,列举的方法不胜枚举,如果你在育儿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一起品读。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

9.5

罗敏畅 著 / 2022 / 化学工业出版社

备注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第八篇

在家庭教育上,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有问题,是孩子遇到了困难,家长不但不帮助孩子去解决,反而责备孩子,这样的家长有问题。有活力的孩子源自温柔而坚定的家庭教养。

当我们的孩子很小时,比如一两岁时吧,我们可能总会比对待五六岁的孩子有更多的耐心,孩子刚学吃饭,握不住勺子、吃饭时把食物洒了一地……其实这些都是孩子遇到了困难。那么,孩子长大后的拖拉磨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这些也同样是孩子遇到了困难,而不是孩子故意学坏。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是家长的心态不一样了。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很自然地把自己放在了高于孩子的立场上,居高临下,想通过命令方式,让孩子立刻听话变乖。很多时候大多数家长并没有通过一件实事来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只是做了个哪里起火扑哪里的消防员,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消灭可能发生火灾的各种隐患。

实例一:

孩子写作业,一会儿喊妈妈拿水过来,一会儿喊妈妈要吃水果,一会儿又这道题不会,一会儿又让妈妈来陪……

错误做法:

只要孩子一喊,妈妈就过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再喊再来再满足,而且过程中还会唠叨几句:“你能不能不总喊我呀,妈妈在忙着呢!”

正确打开方式:

明白孩子希望被看见、被肯定、被认可;用高品质的陪伴满足孩子;寻找机会让孩子体会到参与感或价值感。

正确做法:

孩子第一次提出要求时,要对孩子的需求做适当满足,及时回应。“当你需要妈妈支持的时候,妈妈都会很愿意来陪你你,一起想办法。不过,现在一小时内,妈妈需要时间处理完手上的活儿,这个时间里如果你有问题,能不能做个标记,等会儿帮你解决可以吗?如果你不遇到了不能等的问题,就来我屋里找妈妈吧。”

实例二:

孩子练琴,每五分钟看一下钟表,十分钟希望休息一下。

错误做法:

搬个椅子,坐在孩子的旁边,盯着孩子。

正确打开方式:

第一次满足孩子的要求后,询问孩子中途想要休息的原因是累了,还是因为遇到了困难而排斥练习。

正确做法:

鼓励孩子:“虽然练琴有时间很单调,会让我们感觉累,但我看到你一直在坚持,很了不起。如果遇到了不会弹的地方,妈妈可以帮你问一下老师;如果练习的内容你觉得有些长,我们就把它划分成小部分,一个一个攻克掉,你看怎么样?”

实例三:

六年级的孩子,从以前的乖巧变得不好沟通,成绩跟不上,凡事不上进。

错误做法:

告诉老师狠狠骂他,在家里打他,告诉孩子:你没救了。

正确打开方式:

孩子用报复的心理与家长做对,孩子感觉没有受到尊重,父母要对自己做得不对的部分向孩子诚挚地道歉,然后给孩子释放和缓冲的心理预期,通过倾听,让孩子把内心的情绪表达和倾诉出来。

与孩子沟通常用语句,拿来就可以用,去温暖他!

实例四:

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儿,上学后开始出现咬衣领,衣袖的情况,生气时一句话不说,愤怒地在纸上涂漆黑一片,弟弟出生后,原本会做的事情,自己也绝对不做,全部都找爸爸妈妈。

错误做法:

父母的指责:你看你,都当哥哥了,还这么没出息,自己的事情不会做,还不好好学习,乱咬衣服属狗呀?

正确打开方式:

弟弟的出生给自己带来了危机感,他怕失去爸爸妈妈的爱,变得焦虑无助,故意引起父母的注意。

正确做法:

和孩子来一次对话,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最爱他,因为他比弟弟先来到这个家,现在对弟弟关注多一些,是因为他太小了,你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对你的。如果你遇到了不理解,想不通的事情,可以随时问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十分需要你的帮助,来把这个家变得温馨快乐。

孩子的挑战行为背后隐藏着孩子的四种目的,都是在提醒家长他们有某种心理需求。

了解孩子的两个小技巧:

支持孩子拥有自信的四个小通道:

让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两个小策略:

帮助孩子学习独立的两个小技巧:

我们每个人对爱是有需求度的,每个人的思想里都有一个只有自己才看得见的量杯,我们叫它“爱之杯”。爱满自溢,人只有在自己的爱之杯满满的时候,才能有能力去自然地爱别人。爱孩子时,也别忘记爱自己。

引用《小学生导刊》主编袁妲的话做为本文的结尾:“家庭教育是一场长跑,唯有爱,有方法的爱,有策略的爱,才是最有效的支持。”

用知识丰盈自己,用爱温暖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推荐这本书。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读后感第九篇

当孩子出现拖拉磨蹭、注意力不集中、不宽容等问题行为时,我们的本能反应是命令、威胁、呵斥,但当这些办法不起作用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挑战行为?

事实上,这些“问题行为”可能只是因为孩子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来面对自己面临的困难,而以一种“习惯”的方式表达出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与孩子一起解决这些困难呢?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这本《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或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作者罗敏畅老师是普迪教育的创始人,也是一位从业十余年的正面管教导师。她拥有丰富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和科学的教育理念,她曾深入指导超过万户家庭,并帮助这些家庭中的孩子获得“持续竞争力”。此外,她还在《小学生导刊》上担任教育心理专栏作者,并且是湖南卫视《放学后》节目内容支持专家团带领者。

作为一位教育专家和家庭辅导专家,她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她的书籍《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也成为了畅销书,并获得了2022年度影响力图书教育类top10的称号。

这本书为家长提供了解孩子以及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详实的案例指引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自驱力、自主思考能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为你详解。

一、家长如何根除孩子不当行为

与其关注当下不当行为,不如关注如何长远消除不当行为。"快速解决眼前问题和长期培养习惯和品质是两种不同的育儿方式。我们应该花时间和功夫,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习惯,而非通过命令、恐吓等方式,快速制止孩子的当前行为。

对孩子的需求做适当满足

这意味着在满足孩子的需要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性格、发展阶段和情境等因素,以便确定满足孩子需求的适当程度。

例如,当孩子要求某种物品或玩具时,我们应综合考虑其价值、适宜性和孩子的负担能力等因素。如果有益于孩子的发展,可以考虑满足孩子的需求;但若对孩子没有太大益处,或孩子还没能力自我管理,可适当推迟满足,帮助他们学习耐心和理性思考。

明确表达父母内心对孩子的爱

你可以对孩子说,当你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一直在。当孩子心安了,就恢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当面对孩子总是依赖妈妈写作业的问题时,简单的埋怨并立刻给出答案只会暂时解决问题,留下孩子认为“寻求妈妈关注和帮助是不好的”的印象。相反,花费更多时间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关爱和支持,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不好的习惯。

明确告诉孩子寻求支持的有效方法

我们在采取某种做法的时候,除了传递我们的爱,还需要培养孩子的某种习惯。比如,孩子在练琴时容易分神,如果我们只坐在一旁监督完成任务,不告诉孩子该如何自我调整,则会让孩子感到被限制和监视,无法养成持续学习的能力。但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我调整能力,却能真正鼓励和支持孩子。

二、家长如何了解孩子,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本书强调了养育孩子首先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孩子的性格和需求,这样才能达到高效的养育效果。文章从“改变”出发,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建立更加健康的家庭关系。

从只关注孩子行为的结果到关注孩子的内心

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行为结果,特别是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情感。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只是被当作一个“分数机器”,也会导致孩子失去自我和个性,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作者提出三种途径:一是建议父母们要管住嘴,开始倾听孩子。二是通过不带目的的聊天,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三是尊重孩子的梦想。

作者分享了不少案例,如:当妈妈嗓子嘶哑不能说话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得更加自律和友好相处;比如:一个父亲花时间用心和孩子聊天后,孩子完成作业速度快了很多,又如:彼得·巴菲特母亲的做法,她不会期待孩子从事巴菲特家族的金融行业,而是尊重孩子的人生梦想和轨迹等。

从主观评价孩子到客观看见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了解孩子,但其实是在戴有色眼镜,主观地评价孩子。

作者提到,客观地了解孩子通常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体验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以此来理解他们的行为;二是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用客观的描述来了解他们,而不是带着偏见去评判。只有客观地了解孩子,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成长。

作者分享了一个父亲帮助女儿开发体觉学习方式的故事,例如画笔记、画图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等等,这些方式调动了孩子的体觉功能,增强了她的阅读兴趣和专注力。

从跟别人家孩子做比较到看见孩子的特别之处

当我们习惯于比较的时候,看到的都是自己孩子不如别人的地方。

心理学中有一个焦点效应,你聚焦于什么,什么就会被放大。因此,我们应该摒弃比较心态,去看待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

例如,在课堂上,家长们被随机发放了不同的植物,他们讨论如何照顾这些植物,后来家长们发现,照顾植物和养育孩子一样,需要看到与生俱来的不同特点,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

当孩子有了自我价值和被爱的基本信念后,才会关注并呈现自己的兴趣与天赋,进而通过好的学习方法让结果更好。

为了激发孩子学习活力,家长需要做到三点:第一,给孩子讲解新学习阶段的区别和必须做的事情,避免孩子产生不适应情绪。第二,区分负责任和包办过多,给孩子体验学习的机会。第三,在体验过程中不要多啰唆,让孩子自己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律和独立能力。

培养自信,让孩子敢于学习

孩子主动学习的原因之一是对学习有自信,认为自己能完成学习任务。

建立自信的四要素包括被爱、被支持;被倾听、被允许;恰当的目标感;切实感受到的成就感。如果孩子缺乏自信,家长应该思考如何帮助孩子放下内心的顾虑和害怕,从内心产生期待和信心,而不是通过强制命令来增强孩子的自信。

《孩子的品格》一书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也强调了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主观评估在成功完成任务中的重要性。

文中举例,女孩小琳渴望爸爸陪伴,但爸爸一直很忙。后来,小琳学习时容易发呆,没追求。后来爸爸意识到孩子需要安心,感受被爱,于是每天早晨给女儿做她喜欢吃的面,做出了改变。

又如:小玉遇到学习困难,想问妈妈但害怕被责备,导致心态更加消极,被妈妈打压情绪,最终哭泣无助。

所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的情感,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打压和批评。

培养自律,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和人群中,自律的标准可能是不同的,孩子的自律需要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家长应该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发展自律能力。

科学表明,孩子的自律能力要到25岁才完全发展。在此之前,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时间意识和自我管理。比如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和安排任务,并确保孩子理解整个计划。在计划执行中,要进行试运行和可调整的生活习惯表,同时不要当监工,要关注孩子的进步。

例如,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管理零花钱的过程,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依赖外界的约束才能控制的能力。

转变辅导方式,让孩子独立学习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广,家长需要从辅导孩子作业转变为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

书中,作者不建议盲目给孩子布置作业,而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和作业完成情况。同时,家长需要注重错题本,帮助孩子找到错题的原因,提高孩子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胜任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例如文中提到一个案例:小龙和洲洲是同年级的新生,小龙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和支持,导致逐渐放弃学习,而洲洲的父母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在每天晚餐之后,一家人会一起讨论有趣的话题,这使得洲洲能够积极参与,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

除了以上提到的内容,书中还详细阐述了如何处理同伴关系、如何防患校园霸凌、如何做好家校沟通、成为情绪独立的家长等方面内容。并列举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储钱罐法、特殊时光法等。

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与其在外界“鸡娃”或“佛系”式教育间摇摆不定,不如按照书中所给的方法,扎扎实实去践行。这本书不但让我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情感状态,也让我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帮助他做好情绪独立和成长。

如果您是一位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南,绝对不容错过。它从亲子沟通、家庭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能够帮助您理清家庭教育的方向和方法,让您更好地教育孩子。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