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文学讲稿读后感锦集

文学讲稿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2 04:25:56
文学讲稿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9-22 04:25:56   小编:

《文学讲稿》是一篇关于文学的精彩讲稿,通过对文学的定义、特点和意义的探讨,引领读者深入思考文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作者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精辟的分析,揭示了文学作为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艺术形式,对人们的心灵和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篇讲稿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文学讲稿读后感第一篇

我先坦白一下,其实这本书我没看完,但是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我决定不看完。最后一节的"尤利西斯"对我来说确实有点难度,也是看到了一部分就停止了,不过前面的几乎每个部分印象都很深,不知道是原著比较对我胃口还是比较喜欢分析。这本书我看了超久,我甚至记不起第一次拿起这本书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估计得有几个月吧。刚刚看完的时候,我一直感觉书的内容稍显枯燥, 可能是因为比较像课堂笔记,比较死板,小汪还是比较喜欢作者带有商量的语气和读者对话,不过这本身既是讲稿,小汪就当是来受教育的吧

文学讲稿读后感第二篇

10《文学讲稿》曾经读过纳博科夫的短篇小说全集,当时被他作品的创新性震惊了。在读文学讲稿时看到纳博科夫对文本分析的执念,才明白他的短片小说为什么会这么精致。在同时期我也阅读了茨威格的《三大师传》,两本书的文风迥然不同。茨威格语言优美内容动人且富有激情,读者完全就是在欣赏作者茨威格一个人的精彩演出。而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则枯燥晦涩的多了。两本书的一个重要交叉点是对狄更斯的评价。茨威格在人文社会的角度对狄更斯作出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其作品对英国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狄更斯的小说,使得英国成为唯一一个没有发生激烈革命的国家。在狄更斯的小说里,虽然有各种恶与灾难,然而每个角色永远不会逾越绅士的品格。狄更斯在小说里不仅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还鼓励唤醒普通工薪阶层的善良。通过故事使人们更关心那些受苦无助的儿童。在纳博科夫对《荒凉山庄》的分析里,没有介绍这么宏观的社会背景,而是对小说里雾,泥巴,儿童,笼子里的鸟进行联想,对故事结构情节推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这些精致的分析虽然枯燥却是引人入胜的,同茨威格的相比,纳博科夫是在授人以渔,不仅教人怎么读书,对写作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指导。

文学讲稿读后感第三篇

读这本书的原因是觉得自己虽然经常看文学作品,但是品鉴能力和欣赏能力实在是太差,我大抵是个不懂人性的人,对艺术向来非常迟钝,可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却让我很享受,这就像一个孩童看到壮观的景色,他虽然不会描述,但是内心被深深打动了

纳博科夫是一个对文字语言非常敏锐的人,他擅长我最不擅长的阅读理解,我希望能够通过阅读他的著作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学到欣赏文学的角度和方法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是

阅读纯文学能够给我带来什么?

首先他不能够给我带来智识上的提升,不能让我变得更聪慧

但是似乎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于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这个世界更加包容 更加充满爱

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这对于我来说似乎足够了,保持一定量的纯文学阅读,记录下自己喜欢的片段,反复思考自己为什么喜欢,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也会提升。

文学讲稿读后感第四篇

2022-8/50 | 1.27-1.30

今年的读书计划是多读一些文学经典,大作家的文学评论也是其中很感兴趣的一类。本月读了毛姆的解读就觉得醍醐灌顶,这本纳博科夫在康奈尔等名校的授课讲稿为基础的书,更是专业级水准。

这本33万字的严肃文学解读了欧洲七位大师级作家与他们的名著,大量的原著段落引用,跟着作者欣赏完各种名场面,读这书就跟看完七本名著一样。他解剖天才作家们的文学结构、风格与写作手法,不仅告诉我们什么是优秀作家,也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优秀读者。读完这七部名著再来读一遍就更棒。

看这类书不可避免要觉得自己浅薄,当然精疲力尽读完又觉得自己又提高了一点。就如纳博科夫教给我们的——去培养阅读大师作品的乐趣的能力;去感受艺术满足的颤栗;去体验在任何思想或情感领域里的激情……感受生活中美好的能力。

豆瓣评分9.1分,我8.8分,推荐给文学爱好者。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排版与手感真是喜欢极了。

文学讲稿读后感第五篇

纳博科夫作为一个作家在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肯定有他特别的品味和鉴赏力。我主要看了他对《包法利夫人》和《变形记》的解读(以及一点文学艺术与常识)。在讲《包法利夫人》的时候,他会阐述作者的写作背景,作品中的大事件,会去品味特定的词汇,解读人物的性格和特质。在这个过程中引用大段的原文特别分析了福楼拜使用的两种手法——多声部配合主题以及结构式转换。在介绍《变形记》的时候,他讲到了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还对是不是甲虫做了一番探析。接着,作者开始分析小说的结构,把每一章分为几个场景。在解读的过程中,纳博科夫会联系他所想到的内容,比如看到卡夫卡提到音乐时,他会提到他所指的音乐是什么,卡夫卡的音乐观是什么,由此理解卡夫卡这句话的意思。最后纳博科夫。你接了三个重要的主题,第一个是数字三,第二个是门,第三个是家庭近况的盛衰,家族成员的状态与格里高尔的状态之间微妙的平衡。

粗粗的看了两章节的内容,我感觉文学创作是一个非常需要灵感直觉的事业,这种品质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陶冶的过程。纳博科夫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是基于他大量的积累以及敏锐的洞见和想象力之上。这让我觉得文学专业的课程必须要培养鉴赏力,而且不仅仅是文学外部研究的鉴赏(我不认为那是真正的鉴赏),必须是文学内部的鉴赏,这种培养是非常困难的,我们需要肉身在场去感受真正的作家是是如何阅读文本欣赏文学作品的,他们讲授的内容可能只是我们学习的一小部分,他们的神态动作语气以及整个气质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浸染,否则正如这部已经变成文本的讲稿一样,我们无法从中真正的感受到纳博科夫对文学的热爱和审美,因为文学本身就是感性的,需要感受。

文学讲稿读后感第六篇

美国康奈尔大学,一个秃头老师手持一根教鞭,敲了几下黑板:“风格!风格!风格!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个名叫纳博科夫的秃子带上了手套,拿起了手术刀:“现在,解剖课正式开始。”

学生们面前一排站着几头牛,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每头牛都长得差不了多少,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一条尾巴四条腿。区别不过是牛皮肤的眼色、背上的花纹或是个头的大小。

讲台下的学生们程度参差不齐,有些人的足迹遍布全球,早就见过各式各样的牛,吃过各种滋味的牛肉;而有些人只见过图画或者照片里的牛,别说吃过牛肉了,连牛跑都没见过。有的人虽然吃过牛肉,然而只懂得生物学的界门纲目科属种,拉丁名字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懂得品味。

“你们以为牛是什么?是产奶的吗?是供肉的吗?是制皮的吗?不,你们错了,它们的美妙的滋味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靠你们的直觉才能感受到。”

《曼斯菲尔德庄园》、《荒凉山庄》、《包法利夫人》、《化身博士》、《去斯万家那边》、《变形记》和《尤利西斯》就是纳博科夫手术刀下的七头牛,他将其一一剥皮拆骨,如同庖丁解牛,将这些名著进行了解剖,试图告诉人们经典文学作品的的风格、主题或影响。手到之处,筋骨皮迎刃而解,弥漫着音律之美。

纳博科夫会从这些解剖过的部分中,时不时拿起一块或几块,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他也会例举作者的不同风格,例如奥斯汀和狄更斯,虽然同为英国作家,但读者们总能一眼分辨出他们的文字。这就是作者的风格在起作用,风格是一个作者的习惯,是区别于其他作者的特殊手法。

不通的风格塑造了不同的美。

美感,希望自己老后有一头长发的纳博科夫失去了他的头发,也失去了发型之美。但他始终强调的是那些文学作品的美学意义,而非社会意义,他反对对文学作品的过度解读。《包法利夫人》被誉为现实主义题材,然而书中不合逻辑之处比比皆是:年轻的丈夫从来不会发现妻子的奸情?即使妻子精彩半夜不在床上?一个胆小的孩子会在深夜独自跑到坟地?一个马术生疏的妇女可以骑马狂奔?

纠结于此的读者无法理解小说都是虚构的,是一个有着自己的逻辑、自己的规律、和自己的例外的世界,是作家创作的想象世界。文学能唤起读者的感官印象,能通过文字感受到真实的美景,能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过于执着逻辑和现实,是缺乏想象力的表现。

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是帮助人们称为更好的读者,他在解读《追忆似水年华》时说到,看不下普鲁斯特的大部头的读者都是过于粗浅的读者(不幸我也是其中之一),看得时候估计会感到无比乏味,哈欠连天,无法读完。实际上有很多粗浅的读者,并不会考虑文学之美,那种不需要逻辑思维,只需要用心感受的美。有人甚至要求文学必须"三观正确",怒斥茨威格《陌生女人的来信》三观不正,毫无价值。

文学家是艺术家,文学作品是艺术品。虽然纳博科夫认为思想无用有些偏激,但是文学之美的另一个维度确如他所言:

文学讲稿读后感第七篇

纳博科夫是不断发问的老师,读这本书时,你可以想象他就坐在你身旁,时不时指出值得你反复琢磨的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从普通读者角度入手,他更像是指导着一个苦心进入文学创作大门的年轻学生。这位文坛先辈透过文字提示着你:1、注意人物的惯用语,这是展露他性格的密码;2、去梳理时间线和空间线,使文字具像化、场景化,方便你进入现场,幻想出作者幻想的世界。纳博科夫亲力亲为,边讲授《变形记》边给出手绘的甲壳虫正侧面图、格里高尔家的平面空间图,他还提醒你要去想象主角眼珠是什么颜色;3、再微小的细节也不容错过,爬梳出更多看似细枝末节的线头,也就更能理解人物和他深层的需求;4、去埋头研究几部个人风格浓烈的作品,揣摩出独特的写作手法,包括词汇、句式、比喻的选择;5、书中之物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们和人物的性格存在怎样的关联?6、书中人物的语言或行为是否得当?是否合乎他的身份,而非作者灵魂突现;7、一些情节的设置是否有必要?8、是否存在虚构感明显的巧合?9、即便是一晃而过的小角色,是否也被作者点化而赋予了生命?

和批评家不同,纳博科夫更乐意花时间去琢磨书中的文字如何搭建起来,搭建的过程暗藏哪些玄机,用这些文字、句式、结构组合成的风格为何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而非诸如时代背景之类的题外话,花心思去调查这些无助于亲近作者笔下的人物。八卦透作者所处的背景又如何?已然不能重回那个时代、那个身体,创作出神级的著作。同样作为巫师的纳博科夫,醉心于前辈巫师们如何运转他们的独门法术,而非如何经历磨难,吸收日月精华而获得深厚功力。细读文本,咀嚼文字的滋味,足以窥探大师们的技艺,并在合适的时机加以模仿利用。

读了四篇文论,目前疑惑的问题是:

1、风格和主题哪个更重要?风格和主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2、能否用普鲁斯特的风格讲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故事?

附:

纳博科夫《变形记》讲稿的开篇摹本

纳博科夫手绘格里高尔公寓布局图

文学讲稿读后感第八篇

阅读文学的方法不一,各个读者,对此多少有着自己的私人体会,似乎很难分出高下优劣。有的从文学作品中寻求认同,认为自己就是敏感脆弱的维特(《少年维特之烦恼》),有的则强调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对包法利夫人之类的角色坚决进行道德评判,并永远将其钉在耻辱柱上(不妨联系此前热闹一时的文学与三观大讨论),仿佛自己正占据着道德高地,可对世间一切予以评估(但绝非尼采意义上的重估一切价值)。 在文体大师、资深读者、尖刻的评论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其小说《洛丽塔》的出版可谓文学界的一桩公案,在这个层面上,他的命运与他推出的福楼拜,不能说不相似,只是他更为幸运——看来,这两种阅读文学的方法,大谬不然。在《文学讲稿》一书中,他通过对简·奥斯丁、查尔斯·狄更斯、福楼拜、斯蒂文森、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等作家的代表作品的细致解读,提出了一种“用脊椎骨”阅读文学的独特观点,并且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读者(用他的话说是“优秀读者”)勾勒出大致的模样。 纳博科夫认为,若“从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衡量一部小说的质量如何,最终要看它能不能兼备诗道的精微与科学的直觉。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的时候,为了充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优秀读者不应该始终牢牢站在现实生活中,相反,他当暂时离开尘世,进入作者营造的、自成一体的艺术世界中。与此同时,“读书人的最佳气质在于既富艺术味,又重科学性”,是二者之间的平衡而非偏颇,是既能入乎其中,又能超乎其外。 纳博科夫说到做到。在《文学讲稿》中,他不满足于传统高屋建瓴式的批评,相反,在解读多部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他毋宁是一位严谨细致的科学家,他对小说写作的具体历史时间、可能影响作家创作的事件、人物活动的前后经过,一一进行考察,并由此确定小说的结构,以及判定是否合理,匠心几何。据此,他剖析出《曼斯菲尔德庄园》这个“神话故事”中所采用的复杂的(不下四种)人物表现手法,以及著名的“戏中戏”(小说人物排演一出戏)具有的别样魅力与各种指涉。 到了《荒凉山庄》,常见的法律、政治影射主题被他放逐,人物形象的丰满及其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进入纳博科夫的视野。在他看来,狄更斯笔下的男男女女,“不是穿着衣服的思想或象征,而是活生生的人”。更令他拍案叫绝的,是狄更斯的突出风格,他的意象“对感官有强烈冲击力”,丝毫不落窠臼。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则是精品中的精品。这部在当时背上了“不道德”骂名的作品,在纳博科夫眼里,如珠玉般玲珑剔透。他尤其敏锐地察觉到福楼拜,这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作家,如何善用多声部叙事手法(他称之为“多声部配合法”)、视角自由切换(他称之为“结构式转换”),并详尽地阐释爱玛如何走向悲剧人生。 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往往被解读成一则关于善恶的寓言:普通人的身上,兼有善恶二性,永远无法将任何一方完全剔除。不过,纳博科夫则强调,这部小说的“文体学现象”“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也即用侦探小说的形式造就一则虚构故事,而且“作者对所有情节的描写都很新颖吸人”,尽管在某些方面的“言不尽意”令人遗憾。 至于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逝水年华》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纳博科夫着重强调了作者本人在隐喻方面的创造,以及隐喻与小说主旨的关系。如果说现代性的重要方面之一是进步的时间观,那么,普鲁斯特的世界,可谓无限倒退或停滞的。他的人物不注重对未来的规划,相反,他们沉浸在过去,并取消死亡。而他的隐喻,更是沟通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营造了一个极富官能色彩的往昔。 卡夫卡的《变形记》被目为现代文学的开山作品之一,它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异化”悲剧。“格里高尔·萨姆沙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个大角虫。”这荒唐无稽的开头,却为真正的文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它逼迫我们思考: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何在,小说成立的基础何在。而基于萨姆沙的行动,鳞翅目昆虫学家纳博科夫更是考证出大甲虫的种类,实为圈内轶事。使《变形记》不朽的,还在于卡夫卡用“清晰的风格强调了他的幻想的暗调的丰富性”。 乔伊斯的大作《尤利西斯》耗费了纳博科夫最多笔墨,也格外受到激赏。在他看来,主题是“布卢姆和命运”,其“主要风格各异”,虽无明显的理由,但“这种变换情景的把戏,这种变换视角的戏法,可以用来比喻乔伊斯的新的文学技巧”,透过它,“人们看到的是更为鲜绿的青草、更为清新的世界”,而且,“整个《尤利西斯》是关于不断再现的主题和琐事同时发生的一个深思熟虑的典范”。 英美“新批评”学派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即文本细读。然而,声称文本细读与实际情况,往往存在不少出入,对内容的剖析投以大量精力,忽视形式因素,大而化之,是文学研究的痼疾所在,而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显然规避了这一缺陷,而且对形式的分析着墨不少。尽管言论时而偏激,但纳博科夫非凡的艺术眼光、谨慎的剖析工作,确实在为读者领略文学的独特魅力,打开了一扇窗口,当然,要想看到窗外的风景,读者还需自己主动走上前来,凭窗远眺。

文学讲稿读后感第九篇

“再往上看去,在一根静脉明显的分叉处,一只蚊子正在叮咬。”

自从某次怀着发现宝藏般的激动心情,在图书馆的书架和夕阳中漫步的尘埃中间站着读完了一本魔法书,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在那脸红心跳的十几分钟里找到了有关信仰的真相——即便不是炽热的至少是清晰的——那便是让瞬间成为永恒的魔法,在迷路的丹田之气与亢奋的腹部肌肉之间,嫉妒一只蚊子。

这不是小题大做。在纳博科夫那神话般的作品《洛丽塔》成型之前,另一则魔法故事——一篇名为《魔法师》的中篇小说里,一只蚊子在发情的中年男子与熟睡的少女之间牵动着我们的视线。这个中篇可以说是《洛丽塔》的一次脉动,更疯狂也更焦虑,近乎绝望地把自己像一个蛋打碎在现实里。就在魔法师面对洛丽塔时难以抑制的激情与欲望之间出现了那只蚊子。我们或许要把这只蚊子命名为无意义,因为它毕竟不能像柯南道尔或石黑一雄笔下的一个泥点那样指出隐藏的真相,而区区一只蚊子毕竟不能称之为恶——何况是在亨伯特·亨伯特的同党面前——总的来说,这只蚊子的意义与它的重量相当。但我仍然对这只蚊子念念不忘。

设想一下在这个场景中,蚊子伸长了它的嘴,说道,“我是真的”。一只现实主义的蚊子。罗兰·巴特会举起福楼拜的晴雨表指出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在文体上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就此借坡下驴意识到蚊子与汽车旅馆之间和谐的关系,但在这一连串的符号或象征、真实感或幻觉面前,纳博科夫老师或许会狡黠地敲一敲黑板,在那里他用粉笔写道:

“请记住,文学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就像《包法利夫人》或《洛丽塔》的主题与道德无关一样,文学,或者蚊子实在并没有什么实用意义。当雷蒙德·钱德勒批判那些写侦探小说的作家们“对世界上的事情太无知了”时,纳博科夫则宽容地将《荒凉山庄》中克鲁克的自燃死亡解释为 “人自身内部的恶造成了自己的灭亡。”就这一点而言,《化身博士》并不比《荒凉山庄》看起来更像神话。把这些故事情节搬到“真实生活”的情境下是毫无意义的,就像一个下棋的人不会把他棋盘上的棋局当做真实战场一样,我们接受了棋盘上的规则、习俗和趋势,才能充分欣赏到其中的魅力。事实上,正如纳博科夫所说,“所有的小说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神话”,作家没有义务对一个神话的真实性负责——“有一件事比可能性的问题更重要”,那就是风格。

风格,结构,艺术。一个棋手如果不仅自己棋下得好,还能把别人的棋谱讲解得通透,那他肯定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就像他的棋谱宝典一样,在这里,他对经典作品进行层层剖析,他分析简·奥斯丁的马头棋步和特殊笑靥,他寻找狄更斯在小说中所安排的代理人、过筛人或杂勤;他将《包法利夫人》中农村集市一场所使用的多声部配合法的奥妙展示给读者,并且强调其中陈词滥调的精彩程度;他用不同的图表来描绘《化身博士》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指出卡夫卡“三”的象征在美学和结构方面的意义;在讲课的间隙,他还不失时机地嘲笑某个“维也纳巫医的性神话分析”。

作家和他的作品总在避免那些实用主义的陈词滥调。而关于另一些陈词滥调——由“胖乎乎”的婴儿与旅馆里的蚊子组成的某种比喻和诗意的陈词滥调的交响乐,当纳博科夫谈到《尤利西斯》里都柏林湾的风景,他在乔伊斯优雅的陈词滥调里发现了某种真相:

这些真实正是一个优秀读者在一部虚构作品里所要追求的。在这些有趣的、兼具“诗的精确和科学的激奋”的评述中,我们能发现诸多纳博科夫式的细节,譬如他请读者注意一只顺着玻璃杯笔向上爬的苍蝇,因为苍蝇总是边走边搓着手,以及格里高尔应当是一只圆形大甲虫而非扁平的蟑螂的事实。显然,这些细节通向画面而非现实,它们意味着生活中艺术的重要性,同时也正是作家创建他的神话所必需的魔法。爱玛裸肩上的一颗小汗珠子。马塞尔的一小口马德兰蛋糕。这种超然真实的感觉,这种记忆与狂喜的形式,正是纳博科夫所谓两块肩胛骨之间脊椎和脊椎的震颤。

一只蚊子正在叮咬。我们不妨回到这个瞬间,静脉表面的皮肤正感受到一阵轻微的、不易察觉的瘙痒,而当中年男人像挖鼻孔的暴君(多么有趣的对立)一样赶走了蚊子,少女敞开她的胸怀,在旅馆大衣橱的镜子里,我们看到了三个在场者:一个无知的洛丽塔,一个疯狂的亨伯特,一个吸血的观测者。嗡嗡叫的穿棕色雨衣的密探。就这样,在少女“童话里才有的熟睡”中,魔法师的邪恶魔法完成了他对神秘与荒诞的召唤。

棋盘上的蚊子。无用的有机物。一颗看似无足轻重的棋子落在棋盘上,反射出棋手眼中的光彩。

文学讲稿读后感第十篇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Lectures on Literature 译者: 申慧辉 等 出版年: 2018-6

文/栗一白

纳博科夫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毒舌,而是浪漫,这缘于我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是《致薇拉》,他的童真与浪漫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语言瑰丽优美,诗意的文字宛若清泉,让人如痴如醉。这本文学讲稿,在最初出版时,也同样有他的妻子薇拉的一份功劳。

文学方面专业性的讲稿,我最早看到的是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纳博科夫这本《文学讲稿》,收入的是他在韦尔斯利和康奈尔的讲课稿,主要有英国,法国和德国作家的七个作家的作品,对简•奥斯丁、狄更斯、福楼拜、斯蒂文森、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七位大师的七部名著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与探讨。他的课程是对神秘的文学结构的一种侦查,特别关注天才的个体与结构的问题。无论对于读者或写作者,都提供了广泛的帮助,因为它们是对小说艺术恒久不变的指导,是叩开狄更斯、果戈理、福楼拜等一切大师作品之门的万能钥匙。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图片来自网络)

1、 用“视觉和感官”构建文字国度的立体框架。

纳博科夫所主张的是:阅读时注重作品立体的魅力与细节之美,也强调了图表的作用。这不同于我们阅读时所画的思维导图,如果我们关注的是枝干的话,纳博科夫注重的不仅有脉络,更是有血有肉的立体外观,是视觉和感官的组合,或者二者之间的转换,内在的视觉还能将作品的色彩和意义化作画面;要拥抱全部的细节,用细节来绘制自己的文学地图。作家就是这个奇妙的天地绘制地图的人。他揭示经典名作运作的奥妙,设法向学生们提供有关文学的准确讯息,将科学与艺术叠合起来,而这种科学与艺术的交点在于“细节”。在他看来,细节优于概括,细节的组合、运作、累加、层叠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情感的火花,是比生命整体更为生动的部分,没有了细节一本书就没有了生命。在他的课堂上,读者必须讨论具体的细节而不是一般的思想。他的主要艺术观点浓缩起来就是: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的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比如唱歌的人那么多,可能让我们难忘的就那么几个,或是独特的嗓音,或是打动人心的力量,总之是能烙在心底的一些印记。总有一些独特的地方让你记住,这就是歌者的风格。一个作家的风格亦是如此,而这种风格可以发展完善一种表现形式;纳博科夫从主题进而谈起结构的走向时也很有意思,他用了一个比喻,一个主题接着一个主题,如同一朵家栽的玫瑰花,一瓣一瓣地展开,几个主题互相牵连,互为因果,一个推动一个地逐渐展开,这就是结构。

2、用“火眼金睛”区分艺术与真实的魔幻之网。

在纳博科夫眼里,好小说都是好神话。就书而言,读者纠结真实与否毫无意义。一个真正的作家所创造的,是既能上知天文,又能下知地理,既可上天摘月,又可下海捉鳖,万般情景,无不可造。一本书中,或人或物或环境的真实完全取决于该书自成一体的那个世界,善于创新的作者自会打造一个充满新意的天地,如果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与那个天地的格局相吻合,读者就会惊喜的体验到艺术真实的快感。比如普鲁斯特的《去斯万家那边》就是“一幅巨型袖珍画,其中尽是幻景,尽是浮置于景物之上的花园,尽是进行于时空之间的嬉戏、运动”。作家不过是一个透镜,他的唯一目的就是将景物缩小,并通过所有景物的方法,重新创造出一个回顾中的世界,这个世界自身以及整个世界中的人们并不具有任何社会和历史的重要性,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幻想。纳博科夫认为,作家是集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三者于一身的综合体,但魔法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一个作家之所以成为大作家,得力于此。由此,才能领悟他的天才之作的神妙魅力,研究他诗文、小说的风格、意象、体裁,也就能深入接触到作品最有兴味的部分了。

3、教读者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阅读者?

他教会大家如何读书,甚至于如何入手写作。

图片来自网络

纳博科夫认为,一个优秀成熟、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只能是一个反复读者,若能了解一本书的设计构造,若能把它拆开,就更深的体味到该书的美。这倒让我想到了现在的拆书之美。优秀的读者还应该有想象力,有记性,有字典,还要有一些艺术感,这个艺术感很重要,这本讲稿基本上讲的就是他的艺术观。

平时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也是常有之事,文字会是内心的一种映射,恰是这些使我倍觉珍贵。读者要做到既能走入作品内部,又能从作品中抽身而退,走得出来,这就涉及到代入或介入的问题。代入,起码给自己留个抽身的余地,否则,可能会让自己伤情或激情无限,无法回魂到自我现实之中。

纳博科夫就这个问题有专门的论述,他的观念里,有两种读者的层次是比较低的,一种是指从书里寻找个人情感上的寄托,另一种是只顾把自己比作书里的某一个人物, 这应该是没有把握好阅读距离的问题。所以阅读时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应该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在哪一处得收拾起自己的想象,这需要弄清作者笔下是一种什么样的天地,我们必须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必须设想小说人物的起居、衣着、举止,凡此种种,这和尽情阅读并不矛盾。

纳博科夫最看重阅读时真正用得着的三样东西,即心灵、脑筋及敏感的脊椎骨。不管是虚构作品,或者科学作品都离不开这三样珍宝。为什么这样说呢?他在讲解《荒凉山庄》时做了进一步解释:读书时,用的是头脑。可真正领略艺术带来的欣悦的部位,却是在两块肩胛骨之间。人脑只是脊柱的延续,就像烛芯穿过整根蜡烛一样。那背脊的微微震颤是人类发展纯艺术纯科学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的情感宣泄形式。阅读最心悦的莫过于学会领略真正文学之类的震撼力、品尝过肩胛骨之间宣泄心曲的酥麻滋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真谛,并切实体验到这种领悟给你带来的兴奋与激动。同样的,这与阅读时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并不矛盾。

纳博科夫认为,要有不掺杂个人感情的想象力和艺术审美趣味,需要在读者作者双方心灵之间形成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平衡关系,我们要学得超脱一些,并以此为乐才好,同时又要善于享受——尽情的享受,无妨声泪俱下,感情激越地享受伟大作品的真谛所在。读书人的最佳气质在于极富艺术味,又重科学性,这样就可以带着一种既是感官的又是理智的快感,看艺术家怎样搭建文字的城堡。

图片来自网络

4、纳博科夫独特的文学分析方法。

他个人风格独特,观点鲜明,先说手法,概括介绍,再丝丝入扣讲解,进而总结。其间手绘的某些讲稿封面,用图表加以形象地描绘,会让人忍俊不禁,可以看出纳博科夫着实是一个有趣的人啊。在讲稿中随处可见点缀他的编年表式的叙述,以及关于主题、风格或影响的独立评论。这些评价涉及广泛,从他对简.奥斯丁“控制比喻”的使用、马头棋步的手法、警句式语调、“带笑魇”的风格的描写、到他对狄更斯搭建的魔幻世界,以及对他嗜好的衷心认同,到他对福楼拜用“多声部配合法”和“结构式转换”设计的高度精巧的艺术结构的欣赏,再到对普鲁斯特“极为丰富的隐喻意象”的描述,和对卡夫卡的强烈对照法所进行的剖析,以及他以可爱而又可敬的态度把乔伊斯那繁忙的分秒不差的时间上的同步展示出来,无不彰显出他个人评价这些作品时的独特魅力。这部讲义也是一种清澈流畅的口语散文,充满了隐喻和双关语,文字的抑扬,闪光的机智、嘲弄,以及令人兴奋的细致分析俯首皆拾。他的文学及语言修养是超乎常人的,在他的身上,艺术家的气质和科学家的特点,巧妙而和谐的结合在一起,也正是他的这些品质,使他分析其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文学名著时如鱼得水,应付自如。作为文学批评家,纳博科夫在英语世界中的声望是建立在他对普希金的作品颇费功力的不朽译介,以及傲慢地对弗洛伊德、福克纳和曼的不予考虑之上。这里依旧显示出他的孤傲才气,以及他的毒舌风格,他丝毫不隐讳他的成见和观点,批评起某些作家和作品时毫不心慈手软。

关于个人风格这一点,木心先生在他的《文学回忆录》里也有所体现。先生讲的《文学回忆录》,个人议论既多且广,自有不循惯例的独到见解。他以自己的双眼瞻前顾后左右环视,既见故人,又知来者,为自己的创作生涯寻求立足于世的基本定向,进而肯定自身。他对于读者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大师是平视,是自由自在、娓娓动听的讲述,自然有别于纳博科夫的毒舌。

5、讲稿中环环相扣的链条承继之美。

纳博科夫在分析具体作品的同时,又点出了作品之间的承继关系,选取的作家之间,写作方法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比如奥斯丁写《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一些特点,在《荒凉山庄》中得到很大的发展,也表现在狄更斯的其他小说中。不过并不能说这是奥斯丁对狄更斯的直接影响,这两部作品的特点,都属于喜剧的范围——确切的说是社会风俗喜剧——是十八、十九世纪感伤小说的典型代表。纳博科夫还提及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和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果戈理的《死魂灵》等属于同一个艺术档次,使我们从中了解到《尤利西斯》这部奇书的出现不仅应归功于它的作者乔伊斯,它也是历代文学家多年的创作经验和成就的积累与沉淀;而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应用的多声部手法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引文的作用:

瞧!叩开狄更斯、福楼拜、卡夫卡和一切大师作品之门的万能钥匙,纳博科夫就这样给你了。但绝不仅限于此,只有去阅读,去打开一扇又一扇奇妙之门,才会发现接连不断的惊喜。

2018年7月30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