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是一部关于友谊和成长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朋友的相互陪伴和支持,逐渐认清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小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人物塑造,展现了友谊的力量和成长的重要性。
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读后感(一)
看到丹农为明月的每封信打分并制成了一张情感进展图的时候,我是真的笑了,脑海里只闪现出一句话“真是理工男的爱情故事”。我想也只有理工男才能想出用图标来衡量爱情维度,用斐波拉契数列来回应完美身材的问题。或许有人会认为理工男木讷,不懂浪漫,不会哄人,可在我看来,比起烂俗的甜言蜜语,这样笨拙的浪漫反而让人着迷,一个人无比真诚地回答你的问题,爱着你,是多么难得,又是多么可贵!
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读后感(二)
一口气,把书看完了。整个书很吸引人,虽然不是本旅游书,也没对环境过多的描述,但是就能让我对香港又重拾了兴趣,对槟城很向往。这本书从豆蔻年华到后来20来岁成家,写的很真实又直接,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是代入感很强,我以”第三者“的身份陷进了这场笔友似的恋爱中。每个人的豆蔻年纪都会有些懵懂,每人的恋爱都有些许是一样的,甜蜜斗嘴彷徨,相似又不似,让我回忆过往。老伍的爱情神奇又有缘分,能大海捞针遇到一位这样的妻子,是老天爷的恩赐,一路走来让人羡慕,以前的爱情和婚姻纯碎的让我想生活在那个年代。期待第二本书面世。
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读后感(三)
真挚感人的书信爱情故事,冲着这个噱头,我买下这本书。前半段和书皮确实也是符合我心中的文艺情调:调皮可爱的小男孩突发“少男症的”“撩妹”故事。
接下来我以为真诚善良的女主角会如他的名字“明月”一般影响男主角。
但是后半段……在我眼里就是,男主角留学碰见了花花世界,有抛弃女主角的意思,见面以后ml的速度也如同现代约炮。
女主角也并不是“明月”,条件不如男主角一开始就有点自卑,目标是当贤妻良母,后来深怕男主角抛弃她,不断的说着你怎么那么坏,又不断的原谅男主角……男主角都没怎么哄诶!
这并不是我心中的美好爱情故事啊,我并没有看到男女主角互相理解迁就的样子。只是女主角不断包容。
文字确实真挚,感人的话……我可能感觉迟钝吧
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读后感(四)
半个世纪,鸿雁传书,上千封书信,几百万字,这是一段足够坚韧也足够幸运的真爱传奇。我的忘年之交,65岁的伍丹农先生,英国皇家航空学会院士,经历十年笔耕,将自己和恋人明月的书信故事《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写成,由中信出版集团在中国大陆出版。与老伍先生认识的这十年,我见证了这本书的起源到出世,惊叹于老伍先生的毅力和不懈,以下文字,以资纪念。
《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封面,左右分别是老伍和明月的儿时照片
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读后感(五)
原谅我是一个不看好异地恋的人,并非是我不懂爱情的魔力,而是见证了身边太多人选择异地恋最后却无奈分手收场的结局。
我一直以为爱情是每天的朝夕相对,是时时刻刻的陪伴,是不能忍受对方片刻的疏离。直到偶然间翻开了这本《寄给与我相同灵魂》,我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难能可贵的爱情。一个在香港,一个在槟城,一个桀骜不驯,一个温柔如水,如此不同的两人,因为一封封信笺,慢慢相知、相伴,进而相守一生。有人说他们的爱情得益于那个年代的纯真环境,也有人说他们不过是被爱神保佑的幸运儿。我却想说,他们的爱情还是来自两人的坚持。异地恋之所以常常面临分手的结局,大抵是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相爱的人不在身边的酸楚,大抵是抵不过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又或者是距离冲淡了曾经还算浓烈的感情。可是书的主人公做到了,忍受住了寂寞,抵御住了诱惑,将爱情酿成了一坛回味悠长的酒,伴着时间增长而愈发香醇。
在这个爱情已经快餐化的年代,不妨让我翻开他们的爱情故事,致敬他们难能可贵的爱情。
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读后感(六)
没能一口气看完整本书,尤其是在前半段的时候,我也为两人就这样互相书写生活中琐碎的故事,然后见面,顺其自然地结婚,相守一生。说真的,这样顺遂的故事没什么不好,或许只是少了一点波折和冲动的吸引,让人提不起兴趣。
某天再次翻开它,突然发现原来他们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他们有着现在我们在爱情中所面临的一切问题,会被诱惑,会有争吵,会怀疑猜忌,甚至是遭受来自家庭的质疑。许多原本相爱的人都抵不过这些,劳燕分飞,做了彼此生命中最熟悉的那个陌生人,可是他们做到了。明月的坚持相随、丹农的认真负责,彼此的相伴相随,成就了这段爱情的圆满结局。
就像伍老在序幕中写到的那样:“书中记录了我俩的命运,是上天安排,是机缘巧合。我不是个浪漫派,我会老实地、坦诚地记下我的少不更事、欢乐和成长;表达我对过错的真诚歉疚,见证那些随岁月流逝的美好和欢愉,也见证了我的爱。书写到他们结婚就结束了,但我想他们的幸福故事还在延续,开始期待关于他们婚后生活的书了!
天知道!这是一本我原以为读不下去的书呀!
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读后感(七)
我的办公桌抽屉里,总是保留着一封信,信封上的地址和姓名,都是用毛笔写的,郑重其事寄到我所在的出版社。那一年,我还在天津,做着一份极之清闲的工作,精力过盛,披荆斩棘地考取了天津音乐台的DJ,每天中午骑车从出版社到电台去做一个小时的直播节目。后来,我把这些节目的录音带寄给我高中时的班长,他认认真真地听完后,就写了这样一封信给我。
在信里,他对我节目中放的每一首歌,说的每一句话都做出点评,厚厚的写了十几页,龙飞凤舞的字迹。最后两页,他说,我从你的节目中听到了一个快乐的你,自信的你,这是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所不能带给你的,坚持下去,吴小莉,陈鲁豫都不在你话下。
这封信随着我从天津到了北京,直至今天。
每当我感到失意,落魄,沮丧,消沉的时候,我就会把这封信拿出来读读。仿佛当年那个激情洋溢,活泼明朗的自己又活了过来,照照镜子,总能找到嫣然一笑的理由。
前些天听朋友说,妈现在还保留着写信的习惯,从天津往北京寄了封信,结果,半个月过去了,她亲自到北京看女儿,才发现信随着她一起到门口。
大概现在没有几个人写信了,路边的邮筒,半个月都未必会有人来开启一次,因为里面的信实在乏善足陈。
手机,电话,QQ,微信,电子邮件,人们的联络方式实在是快捷多样,有谁会坐下来一字一句地写一封信呢?
然而,内心总是无比向往那种“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日子。渴望收到一封信,惊喜地拆开,看到熟悉的字迹,带着寄信人的全部心思,情感。手写的信是一种尊重,表示白纸黑字,永不抵赖。有时候信没有了,句子仍在脑子里,证明着曾经的爱意。
写得一手好字的人总是让我产生深切的好感,看这样的信,是一种享受,还有种小小的虚荣与得意。字如其人,字写得好,内涵也差不了哪里去,至少是个性情中人。古人对字更尊重,决不在如厕时阅读,因为他们认为造字的神仓颉会发怒。
《查令十字街84号》的译者陈建铭说:我一直相信 :把手写的信件装入信封,填了地址、贴上邮票,旷日费时投递的书信具有无可磨灭的魔力——对寄件人、收信者双方皆然。
《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也是一对笔友的故事,笔友是个温暖的称呼,给远方素不相识的人写信,互通有无,生活中突然多了一个同声共息的人,与你同悲同喜,与你分享成败,如若是异性,说不定就生出几分情愫来。
他们的通信时间,长达20年,从香港到马来西亚,辗转万里,一封信一等就是一个月之久。这样的情感,是需要耐心的,不是如今急吼吼的异地恋所能比拟。一封亲笔书写的字斟句酌的信,郑重地放进信封里,贴上邮票,扔进邮筒里,然后在双方的盼望和期待中从一个城市飞到遥远的另一个城市,另一个人,那种感觉要比任何电邮,即时通迅来得温暖得多,喜悦得多。
这本书取材于真实的故事,六十岁的老者把珍藏多年的通信,悉数拿出,如数家珍地回忆那段年少时的流金岁月。有文化烙印,也有旧日情怀,有终成眷属的喜悦,也有字里行间的回味。一点点,唤回过去的所有美好,让我们向那永远逝去的纯真年代,深深致敬。
寄给与我相同的灵魂读后感(八)
年少的时候,都有交笔友的经历。
从最初结识的欣喜到两相往来的期盼,我们都有机会体会过那种默默等待的煎熬,也许正是因为那煎熬太长,太难受,才会在收到信时的那一刹那,尤为的欣喜和兴奋。那是一种付出之后收获的喜悦,一种等待之后圆满的成就。
经久年月,那种心情已经遗失,不刻意去回忆,甚至都恍然自己居然也有过那段青葱岁月里交笔友的经历。可见,大多数的笔友都是相同的结局:无疾而终。
大体是因为太多从笔友开始的关系都散落天涯,销声匿迹,才使得这本书里,半个世纪的牵绊,上千封的鸿雁传书,漂洋过海的陪伴,最终修成正果,才让人忍不住惊奇和感慨吧!
明月和丹农,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在一千多封信里诉说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足迹,不知觉中,牵动了彼此的心灵,走进了彼此的生命:因为你,我的人生从此繁花似锦!
没有你,我是平淡的,默默无闻的,自卑的;
没有你,我是木讷的,内敛的,淘气的;
因为相遇,你让我知道,原来我也是淳朴的,善良的,高洁的,忠诚的;
因为相遇,你让我知道,原来我也是幽默的,能言善道的,也是专情的;
生命,最好的状态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人陪着你从朦胧无知到而立之年,你生命中每一次烦恼,每一次挫败,每一次的欣喜,每一次的无奈,都有人倾听,有人劝慰,有人在意。君心似我心。
从笔友到女朋友,从女朋友到未婚妻,从未婚妻到秘密结婚,一路走来,也算是磕磕绊绊。
从香港到英国,从英国到马来西亚,等待和守候,犹疑和茫然,最终也算是守得花开见月明。
这段跨国笔友的爱情,已然是一个传奇,但我个人更认为那是一种对那个时代的致敬。、
那时候,车,马,邮件都很慢,互联网还远未称霸的年代。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微信,没有QQ ,所有的音讯都需要经过等待的煎熬。
明月生病了,丹农没有及时收到信,心焦力倅,发出了人生第一封电报:fine?letter?
那种担忧的焦急,那种等待的无措,还有各种思绪扩散之后产生的假想的状况,千头万绪的复杂心境,一时间朝我扑面袭来。
在那个年代,只有最紧急的事件才会打电报,由专人骑摩托车紧急送递。这样的一封电报,寥寥数字,岂不是比任何的甜言蜜语都来得真切而实际。
拍电报的人在彼端的心情,收电报的人在此端感同身受。 胜过无数的,我想你。
从前,时间很慢。车,马,都很慢。可是,情意更能突显。
相识多年,从未相见。虽然彼此互换过照片,但远远不够。
我想听你的声音,想听你喊我名字时的温柔。
我想听你的声音,想知道你所有的一切。
没有移动电话,没有语音社交网络,于是我把想对你说的话录下来,做成录音寄给你。忐忑的写信,询问你,我的声音好听吗?你喜欢吗?
我练习无数次,说一些无聊的话,胡扯一番,才敢寄给你。
录音带也无法满足了,于是我们在信里约定,我们要来一次“国际长途”.那是一个“大日子”。
三分钟,那是兴奋又刺激的三分钟。
我们交谈了些什么?
你好吗?
我很好。
你是。。。
我是。。。
那,天气怎么样?
再见。
所有绞尽脑汁准备的内容都没有派上用场,当你的声音情绪的,顺利的,进入我的脑海,一切都是空白。
浑身冷汗,焦急等待,紧张的不停的上厕所,电话一响,就迫不及待的接起来。
不需要说我爱你,我所有的言行都在告诉你,我的心意。
从前,时间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么多的等待,期盼,守候,你在我的心上千千万万遍,眼里又怎么看得到其他的人。车那么慢,马也那么慢,你的音讯迟迟不到,我的焦急时时萦绕,心里有怎么放得下其他的事。
从青丝到白发,看似那么长,却这样短。一生,只够爱你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