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小孤独经典读后感有感

小孤独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5 08:50:31
小孤独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9-25 08:50:31   小编:

《小孤独》是一部描述现代都市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小说。主人公小孤独在孤独中挣扎,渴望找到真正的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联系。小孤独通过社交网络结交朋友,却发现虚伪和孤独的困扰。小说通过描写小孤独的内心世界,探讨了当代人的孤独与人际关系之间的矛盾。

小孤独读后感篇一

但凡读过几本村上春树的中国读者,恐怕都知道译者林少华。村上春树提出过“小确幸”,如今林少华也撰写了一本“小孤独”,没有成体系的长篇大论,短小精悍中却亮点满满。

【小孤独】

在如今这个喧嚣浮浅的时代,比起宣称自己“孤独”(深沉脸)我更愿意采用林少华这个恰到好处的提法——“小孤独”

小孤独读后感篇二

孤独这个话题,不少作家、名人学者都有探讨过,早前看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就提到了孤独,刘同讲到从小到大,从读书到工作,人都离不开孤独,而孤独正赋予了人某种一往无前的力量。而今天我所读到的林少华的这本《小孤独》,也是异曲同工的告诉我们关于孤独的含义。

林少华在书中提到,“说一下孤独。大孤独,小孤独,不大不小的孤独。 ”而小孤独与我们凡夫俗子的生活状态似乎更息息相关。作为著名的翻译家,他以村上春树作为第一篇章来解读孤独和翻译工作,之后他也提到了鲁迅、莫言等作家,作者把屈原等古人问天问地地忧国忧民的孤独、陈寅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独归为大孤独;把莫言那种特殊社会环境或特殊个人语境中的孤独归为不大不小的孤独;而平平常常的我们,包括作者也即小孤独。

小孤独挺好,谁也都曾体会过,孤独是一种独处的能力,只有具备能力,方能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不会因为一个人遗世独立,就不能存活下去。一个人要学会忍受孤独,接受孤独,并且享受孤独,这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有着隐忍的寂寞和疼痛,却始终会有破茧成蝶的瞬间,而一旦走过,就会发现孤独反而成就了当时的自己和未来的人生。

18岁那年看过一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当时因为看不懂剧情而一头雾水,不了解松子为什么一直不停去爱,不停受伤,过着荒唐而可笑的一生,最后连死去都成了被嫌弃的一场笑话。长大后的这些年,终于明白,松子是因为孤独至死,无法学会与自己独处,所以才急需拥抱一棵树取暖,拥抱一个人缠绵,但是,这样的盲目反而导致了她一生都在寻找爱,失去爱。

而电影《小森林》中的市子正与松子的生活态度截然相反,她能忍受孤独,并且享受孤独,她一个人把春夏秋冬的生活过成诗,她亦能一个人有滋有味的静待花开,活出自我。

或许,这也正是此书作者林少华想传递给读者的真正想法,小小的孤独是一种心性的修炼,拥有了就会方知孤独的好,也才能拥有真正独立自由的灵魂。

小孤独读后感篇三

其实我不常觉得自己孤独,大概是生性孤僻便习惯享受独处的自在。偶尔因为那该死的拖延症内心无比焦虑,更多的是忙忙碌碌的时候最孤独,忙碌到被生活抛弃,把周遭的趣味统统卷入一个巨大的黑洞之中。那种感觉很心慌,但往往不允许我有太长的时间陷入此番境地,不然手头上没做的事情能跳起来杀死我!

林少华先生将孤独分为大孤独、小孤独和不大不小的孤独。这类似于高中做语文阅读理解时剖析主人公的家国情怀。我自没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也不像莫言字里行间有着时代深深的烙印,所以我愿守着自己的小孤独,大多数人都有的一种孤独。

写到村上与小孤独的时候,最令我动容。老实说我对村上春树的作品了解不多,大都是听名字就知道是他大红大紫的作品,而这些,我都不曾拜读。唯一买过一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还不是林少华译的。那是我疯狂跑步以及健身的那段时间,也想透过跑步学到些什么,就像村上在奔跑中悟出写小说的方法。这本随笔集展示了村上持之以恒的另一面。从半马到全马再到超马,从夏威夷到波士顿再到北海道。他是作家村上,是翻译家村上,更是跑步者村上。有时候感觉,村上好像也是孤独的,唯一不同的是,他享受着孤独。

天马行空的人把故事写得如此动容,他们的脑袋里一定装下了另一个世界。如果在平行时空死去,那么他们可以在这个异想的世界再活一次。可能就在一颗半熟的瓜里,在白透的籽里。对于翻译家来说,他们可能是包裹瓜籽的瓤,是瓜皮上深一道浅一道的纹路。我们大口咀嚼红色,丢弃吃不透的籽,而这瓜本身就是一颗籽,瓜瓤只是做了最好的阐释。不同的译者可以把同一篇文章翻译出咖啡和茶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同样是提神,苦中滋味尽不同。习惯和村上捆绑销售的林少华也习惯了做阐释。这种捆绑本身就是孤独的,好像磨没了双方的性格,终于可以在作品里融为一体。一个输出,一个再输入。最终,呈献给读者最好的作品,可称之为精彩。

其实我害怕说出孤独,像是被生活打败落荒而逃的小丑,周围连嘲笑的声音也不复存在。所以我把孤独解释成享受独处,仿佛只有那一刻,世界是属于我的。

小孤独读后感篇四

孤独若不是由于内向,便往往是由于卓绝。太美丽的人感情容易孤独,太优秀的人心灵容易孤独,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他们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太阳是孤独的,月亮是孤独的,星星却难以数计。——汪国真

也许这就是林少华、村上春树他们的孤独所在吧,用自己的小孤独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像叔本华曾写到: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在成就的路上终究孤独,孤独的路上也要忍受无尽的失败与痛苦,就像村上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路途只能一个人怀着自己的小孤独。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也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孤独分两种,一种是一段时间内你因某些原因一人独处,一个人做事一个人生活;另一种是你置身喧闹,身边人来人往但格格不入没有归属感。前者让人沉淀,后者让人焦虑。虽然我们需要人际交往,需要别人的陪伴,但孤独也是不可缺少的。小时候我们就听过那个游戏,父母会离你而去,姐妹兄弟也会各自成家,朋友会有自己的重心,只有爱人会陪伴你白头到老。可我们多半还是孤独的,孤独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孤独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可以让我们对生活的真谛有所领悟。我们要学会孤独,体会孤独,经历孤独,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孤独不等同于孤立,而要深深挖洞,通过挖洞获得同他人的连带感,让孤独成为一种富有诗意的生命体,一种审美享受,一种心灵品味和生活情调。”

当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专业,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再孤独,你也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前行,只是因为喜欢,因为热爱,你就可以一直走下去,在这条道路上留下你的印记,只属于你的印记。“在这里,孤独不仅不需要慰藉,而且孤独本身即是慰藉。”很显然,作者林少华就是这么一种人,他热爱翻译,所以小孤独又怎么样呢,村上的书在中国的影响力之所以这么大,很多都是翻译的功劳,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和感情都展现出来,让更多的读者理解他想表达展示的东西,而作为翻译的林少华就要承受这样的小孤独。

林少华的《小孤独》,不仅仅想展示自己的心声,更是想要给我们一种启迪,让我们在孤独中寻找力量向前不断探索。

小孤独读后感篇五

曾有人这样的评价过林少华:“村上春树在我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于林少华译文的精彩。”

确实是这样,自己初识林少华,是读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那一年的夏天,知了叫个不停,朋友赠我了村上春树的书。起初觉得作者名字好有意思,细细读完之后,便成了村上春树的迷。后来慢慢才知道,是林少华把村上春树的书翻译到中国的。林少华和村上春树就像是连体婴儿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在日本,一个是在中国。

本书《小孤独》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多年的原创文章。

林少华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学者。本书开篇,他以广为大家所熟知的村上春树入手,以其独特的见解,由古至今,为我们分析孤独,构成这本有意思的小孤独。作者以小字冠在孤独之前,将孤独的范围缩小了,小到一个你和我可寻的范围,你和我可控制,可理解的范围。这么一个小字,却又不可忽视的。众所周知,凡事皆由若干众小组成,所以小有其存在的原由,也有让我们重视的原由。

翻译是一种别样的美,一种融入自己情感去触碰别人的情感。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每一个作者的文中,都有融入自己特有的感情。作者在文中讲来,任何一种翻译,哪怕再贴近,也永远只可能是尽量尽力把作者的意图表现出来。因为对于每一个词每一个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学会孤独,懂得孤独,欣赏孤独。自己曾想象过村上春树,想象过林少华,想象过他们的样子,一个如何创作,千里之处,另一个如何翻译。无论是在创作时,还是在翻译时,他们都是孤独的,试图将自己脱离现实,融入书中。就如同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是孤独的,孤独地去想象文字砌成的另一个世界。

成也村上春树,败也村上春树。大众关注村上春树,甚至于对于作者就只限于译村上春树,从而忽视了作者的其他作品。其实作者还有很多译其他作者的作品,如夏日漱石《心》芥川龙之介《罗生门》三岛由纪夫《金阁寺》等等。

作者的散文,像宽阔地大海,孤独地大海,看潮涨潮夕,望日升日落;像沙子,孤独地呆在那里,看海天一色;像城市曾经德式建筑,孤独地耸立在现代都中之中。不可否认它的美,也不可忽视它的存在。它就一直在那里,孤独的在那里。

路上行人匆匆,终其一生能陪伴的唯有孤独。

小孤独读后感篇六

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亚里士多德

“孤独”它居然还分大小,本就是反义词的两个字居然和孤独扯上关系,而我一直认为人不应该孤独的,从出生到离世,身边的人陆陆续续不曾间断,何来孤独一说,或许我们是孤独的,但我们不想承认而已,觉得朋友很多,但可以说贴心话的能有几人,过往的人生中有许多幸运的事物和人在等着我们,美丽又温暖的鼓励让我们觉得不孤独,就自动的忽略了这个问题。

孤独;是一种心理反应,不论是一个人还是和一群人在一起都是有这种感觉,孤独亦带着绝望与失望,当今社会也有许多人因为受不了喧嚣过后的孤独,萌生了轻生的念想,不论你是文人墨客、名人亦或者平常人潜意识都有孤独,就是小小的孩童,也会用自己的淘气捣乱吸引你的目光,在你身边刷存在感。

“孤独也是大丈夫的孤独,国土的孤独,悲壮的孤独!”亦有小女人的孤独,像书中提到的村上春树,读过他的书,一直不曾注意翻译者是谁,也很少讨论关于书的内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脑部结构,所以相对的想法和意见都会不同的,看到太多因为言论不同,而争吵不休的人,久而久之选择了沉默,然后就寡言少语啦,也许争吵过后大家都觉得落寞,认为经常和你聊天的人不懂你的内心想法,可你哪里知道,我们又不是你,怎么知道你的想法,有些东西是见仁见智的,同时期的作者很多写作就是从回忆开始到展望未来,从回忆看作者的心路历程,或许会读懂他们的想法,知道他们的过往,但还是受限于局限问题。

读林少华的《小孤独》让我们知道孤独它就是孤独,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孤独,但也一定所有的人都不喜欢孤独,恰恰相反有些人就喜欢置身在孤独中,寻找创作的灵感,通过和自己灵魂的对话,寻找突破口,在激情和感动中找寻那面镜子也是奢侈的,孤独不需要慰藉,它也是一种调和剂在挑动我们的味蕾,让我们在排外的灵魂中寻找安慰与跳脱。正如蒋勋的《孤独六讲》里说:“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就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确实有些寂寞的人发现自己的灵魂也脱离了自己,想改变可是灵魂已远去,孤独只是被人的不理解和不认同而觉得孤独,文化交流没有国度,没有地域之分,但言论自由的不同让人深感无奈。

近繁华远喧嚣也是一种心理路程的规划,让身体与灵魂得到慰藉不曾觉得自己的孤单的。或许我们都是孤独的,只是不承认吧!

小孤独读后感篇七

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我还真的是从未想过孤独还分大小——大孤独,小孤独,不大不小的孤独。作者把屈原等古人问天问地地忧国忧民的孤独、陈寅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独归为大孤独;把莫言那种特殊社会环境或特殊个人语境中的孤独归为不大不小的孤独;而包括作者在内的我们,尤其大多数城里人的孤独称之为“小孤独”。与那些具有家国情怀、具有大格局的文学大家比起来,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我们,好吧,至少是我的落寞,或者是矫情只能称为小孤独。但是,本书的作者是林少华!自诩文学青年的八零后或者九零后都读过几本村上春树,但凡读过几本文学类书籍的又有哪个没读过《挪威的森林》?作为中文译者,林少华老师的名字被太多太多的中国年轻人所熟知。但是,林老师谦卑地把自己也归类于“我们”,让我诚惶诚恐。如果林老师的孤独才成为“小孤独”的话,那我等的孤独只敢说是“小小孤独”甚至是“微孤独”。

余光中说过“比喻是天才的一块试金石。看一个作家是不是天才,就是要看他如何用比喻。”那么如果想到关于描述“语言”的比喻,纵然有那么多的天才作家,绝大多数人想到的应该还都是“桥梁”,或者是“纽带”,因为通过翻译,语言可以把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联系起来进行有效沟通。但再如何翻译,语言也只是纽带和桥梁,起到的只是连通的作用,经过翻译的语言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对另外一种语言进行精准到位的解释。翻译讲求信、达、雅,就算词达意,那么雅致已经关于情感的转述也很难让读者达到理解母语文化的水平。村上春树被日本以外的世界所熟知,得益于各国的优秀翻译家,村上春树被中国大陆读者所熟知,是源于林少华。具有非常高的文学鉴赏能力是作为一名翻译家的基本素养,同样,具备优秀的写作能力也是一名优秀翻译家要具备的素质。林少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翻译家,除此之外,他说翻译一个作家的作品首先要情投意合,要充满个人偏见的爱。是的,对此我一点都不怀疑,他翻译了村上春树41部作品!作为作家的村上春树同时也是一位翻译家,这一点我是从《小孤独》这本书中才得以悉知的,村上说在翻译的时候要讲节奏,要把握节奏,基于这一点,林少华老师做的也非常到位。除去对原作者村上的敬意与爱之外,林先生在写作中也极具节奏感。他笔下的柳树——清晨,一身玉露;傍晚,满树夕阳;他描述的老街——白花花的大腿,白花花的灯光,白花花的店面和展示窗。这样的笔法真是妙哉,大抵是村上春树作为作家的成就盖过了翻译家的身份,而林少华老师作为翻译家的成就同样盖过了作家的一面。所以,林老师,有时间的话再著些中文书作吧,因为,你的文字,真的,很好看。

小孤独读后感篇八

牛奶咖啡有一首歌叫做《越长大越孤单》,歌词里有一句:“每颗心都寂寞,每颗心都脆弱都渴望被触摸”。其实,不仅仅是越长大越孤单,科技越发达、社会越进步,人们也是越孤单,现代社会人人都有手机,沟通方式的便利带来的却是沟通的障碍,现代人好像都患上了孤独症。

当然,孤独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孤独源自于人对时代及自身的困惑。屈原最早喊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因其政治理想在浑浊的时代不能被众人理解而孤独。陈子昂在登上幽州台感慨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他是为自己哭,为时代哭。屈原和陈子昂是问天问地忧国忧民的大孤独。

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的孤独只能算得上是小孤独:

林少华老师在面对小孤独的时候,试图用文字去排解。在《小孤独》这本书中,林老师围绕自身谈自己的困惑与孤独。

林老师谈自己避不开的就是村上春树的中文翻译这个身份。大多人最早接触村上春树的作品都是通过林老师,诸如《挪威的森林》《海上卡夫卡》都是林老师翻译的,就在昨天还看到村上春树的新书《杀死骑士团长》中译本依然是林老师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林老师应该是最忠实的村上粉了吧。但林老师开篇居然毫不客气地大谈村上春树的局限性,每个人都不是完人,肯定存在局限,村上春树也不例外,这才是一个真正喜欢村上作品的人该有的态度。另外,关于村上最广为人知的梗,就是每年诺贝尔的陪跑,得不得奖其实之于村上春树无所谓,但作为译者的林老师经常被人问及,林老师觉得也是有可能的。

在谈及自己翻译和写作之道的时候,林老师认为翻译也算是一种创作,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原味翻译,任何翻译都是基于译者个人理解的语言转换,而译者就是在众多的词汇中去选择去创造。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林老师提倡阅读,他从高考作文谈到木心的创作,可谓对语文的阅读推广奔走呼喊、煞费苦心,用林老师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再糟的年代也有人看书,再好的年代也有人不看书。

从书中的美谈到现实的美,从美又延伸到乡愁、诗和远方。社会发展太快,林老师也要面对自己的困惑,人们出席正式场合已不再穿西装打领带,大家都成为物质的农民,社会已经缺少精神的贵族。

现代人被科技裹挟,小孤独正在蔓延,我们应该学着去做精神的贵族,每个人不免困惑孤独,但重要的是在面对孤独的时刻,我们依然能心怀激情,可以对一朵花笑,可以被一声鸟鸣感动。

小孤独读后感篇九

最初领略孤独的意义的时候,大约是刚读大学的时候,因为刚入学不久,和同学不熟,便一个人独自在街上转悠,然而终于没有意思可言,于是一种孤独感铺天盖地而来,席卷了整个我——我的世界。那时候的感觉分外强烈,犹如自己脱离地球,被隔绝在外太空一样,就眼巴巴的看着远处这个蓝色的静谧的星球,既熟悉又陌生!

第一次接触到的关于孤独的书籍也是那时候,刘同写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就觉得这本书简直就是为在外求学的游子量身定制的,怎么每一件事情都说的这么恰如其分,又合情合理,让人益发的产生共鸣……后来才渐渐明白,每个人的孤独生来就有,不论是谁,都是逃避不了的存在,而这种感觉有时候对于我们来说是煎熬,就像我刚入学一样;有时候则是享受,难得一个人安静下来。

林少华先生的《小孤独》则是真正的把孤独这种感觉拿出来,讲出来,所有人才眼前一亮,内心澄澈起来,原来孤独的人并非只有我一个。其实我们都是孤独的先觉而后知者,为何如此说呢?从小孩子刚出生的那一声啼哭就能明白,因为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感觉一切都与自己格格不入,到底是我惊扰了这个世界,还是世界惊扰了我的梦?于是我用“哭”来表达我的困惑与深深的孤独,这大概是所有婴儿对世界的第一步探索和求知吧,而它正是源于孤独。

哥伦比亚的著名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且这种孤独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每个人都是家族的一分子,为了家族的荣誉或者生存,或者其他的各种各样的理由或者信仰而存在着,做着一些他们认为非做不可的事情,然而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没有一刻摆脱孤独,且这种孤独将一直延续下去!

林先生对于孤独的阐释尤其透彻,他把孤独分为三种,一种是大孤独,就像鲁迅、陈寅恪之流,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独,这种孤独中的大气凌然以及留给我们的那个伟岸的背影让人深思;第二种则是小孤独,这种小孤独最能体现在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中,而这样的孤独也许来自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对于内心诗意栖居的冲击,也许是科技浪潮对于个人存在的稀释,亦或是城市生活对于个人信仰的抑制……原因多种多样,不一而足;第三种便是文学作品透露出的那种不大不小的孤独,如村上春树的书中就强烈的体现了青年人中的孤独抑郁,而长期的这种情绪使得生活一度成为灰色!

其实古人就对孤独的滋味表达的淋漓尽致,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所有的诗词无疑都是显示了古人们切身体验到的孤独,这种孤独深入骨髓,无法剔除,而他们也不愿剔除,竟然沉浸在这种孤独中,并且挥起大笔,为世人留下了这经典的不朽之作!

小孤独读后感篇十

《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一说到村上春树的书名,自然就会想起林少华。很巧的是,家里有一本《且听风吟》,然后有一本《1Q84》,同样是村上春树的作品,来自不同的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隐射出译者自身的独特魅力。之前对林少华了解不多,唯一的了解也是和村上春树绑定在一起。而手上这本来自林少华的《小孤独》,让我对他除了翻译著作外,有了另外一面的了解。

对孤独的描写直接震撼了我。

书名为《小孤独》,作者在序言部分对孤独的一大段描写直接震撼了我。引用一段文字如下:“当下的我们当然也孤独。但孤独和孤独不同。我们的孤独大部分已不再是屈原等古人问天问地忧国忧民的孤独,也不同于鲁迅、陈寅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独——这样的孤独不妨称之为大孤独。甚至不同于莫言那种特殊社会环境或特殊个人语境中的不大不小的孤独。相比之下,我们的孤独,尤其大多数城里人的孤独似可称之为“小孤独”。它或许来自汹涌澎湃的科技浪潮对个人存在感的稀释,或许来自各种监控摄像镜头对个人主体性的质疑,或许来自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对诗意栖居的消解,或许来自城镇化的快速推荐对赖以寄托乡愁的田园风光的颠覆,或许来自西方强势文化对民族文化血脉和精神家园的冲击,或许来自碾平崇高的喧哗众声对理想之光的挪揄,甚至来自身边亲人对手机的全神贯注如醉如痴......这样的孤独,似乎虚无缥缈又总是挥之不去,似乎无关紧要又时而刻骨铭心,似乎不无矫情又那样实实在在。说极端性,这样的小孤独正在钝化以至剥离我们对一声鸟鸣、一缕夕晖的感动,正在扭曲以至拒绝我们拥有感动或被感动的权利和能力。”

直指孤独的核心实质。

然而,对“孤独”描述完之后,作者的一句直至核心:“重要的是,孤独的时候是否仍会为什么“感动得热泪盈眶”,亦即是否怀有激情,是否具有感动与被感动的能力。有,孤独便是财富;没有,孤独则可能导致无聊。”

正是这个核心,实际上整本书并未弥漫孤独的情调,反而处处流露着因能体会孤独,具有感动与被感动的能力之下,作者体会到的快乐、宝贵回忆与人生感悟。

《小孤独》有四个章节,分别是村上春树与小孤独、协作与翻译、美离我们有多远、乡愁,诗与远方;分别收录了林少华的一些散文、随记。

在第一、二个章节,林少华对村上的作品、写作风格等加以评述,在评述中或风趣幽默,或辅以作者的相关经历,特别是在评析村上与莫言的写作中幽默风格的一文中,可以看出,林少华不仅对村上,同时对莫言的小说也有很深厚的研究。

而在后半部分,林少华对生活中的经历的点滴感悟,词句清新淡雅、却能让人不自觉中去细细体会那份感觉。风格和他的翻译作品很一致,既有抽象的概述也有写实的描写。

比如,“很想建一座屋”一文当中,作者说:“就想建一座屋作为存在感的载体。何况大半生都在虚无缥缈的形而上世界里怅然徘徊,往下小半生也该多少造一个形而下物件才是道理,而这最合适的形式就是屋。”接下来作者对生活是这样详致的描述:“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看到这里,是不是心里特别有感触,已经心向往之?

体会孤独的力量。

看完本书,我一点没觉得“孤独”,反而在书中获得了一种力量,就是在日常“小孤独”中,如何去获取感动与被感动;就是当有一日人生列车靠站停车的时候,如何从曾有过的“孤独”中,体会出它带来的幸福与回忆。

小孤独读后感篇十一

明明在人群之中,却感觉自己落落寡合;有那么多人围绕着我,却没有一个人认识我;原以为找一个能分享苦痛的人很难,却发现能分享喜悦的人更难。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 士多德尝言:“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神灵是否孤独,不是神灵的我们自然无从知晓。而就野兽来说,看电视荧屏上的“动物世界”,老虎的确是孤独的。或独步于荒原,或独啸于林海,或独眠于月下。除了短暂的发情期,连公母都不在一起。但人不是老虎。是的,亚里士多德是对的,没有人喜欢孤独。

犹记得假期回乡,弟妹们跑来看我,话没说几句就凑到另一间房打牌去了,打得热火朝天,剩下我一个人冷冷清清躲在房间角落里看书。这情形像极了几十年前,却又不完全相似。那时的我躺在一边看书是因为弟妹们还小,大多看不懂书。现在都看得懂了,却仍我一个人看书。那时看书的我全然不觉得孤独,这时看书的我却油然涌起了孤独感。虽然是血脉相连的至亲,体会到的却是让人无可奈何的孤独。

古代文人中,最孤独者莫如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现代文人中,最孤独者莫如鲁迅。“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鲁迅《秋夜》里的话。表面上描写的固然是后园风景,但我宁愿解读为心境、心中的风景:除了自己,还是自己;除了鲁迅,还是鲁迅。

当代文人中,山东高密的莫言也是孤独的。莫言2000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讲的题目倒是叫《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似乎喜欢孤独,实则不然。例如他讲自己小学期间就缀学放牛了,在村外几乎只见草不见人的空旷的野地里放牛。“我知道牛的喜怒哀乐,懂得牛的表情,知道它们心里想什么。在那样一片在一个孩子眼里几乎是无边无际的原野里,只有我和几头牛在一起。牛安详地吃草,眼睛蓝得好像大海里的海水。我想跟牛谈谈,但牛只顾吃草,根本不理我。我仰面朝天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缓慢地移动,好像它们是一些懒洋洋的大汉。我想跟白云说话,白云也不理我。天上有许多鸟儿,有云雀,有百灵,还有一些我认识它们但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叫得实在是太动人了。我经常被鸟儿的叫声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想与鸟儿们交流,但是它们也很忙,它们也不理睬我。”在学校老师不理,在家里父亲不理,放牛时狗理不理不知道,但牛不理鸟不理白云不理则是事实。够孤独的吧?但莫言到底是莫言:哼,让你们都不理俺,俺拿个诺贝尔文学奖看你们理还是不理!星移斗转,夏去秋来,2012年莫言果然拿了诺奖。那么拿了诺奖之后的莫言是不是大家就都理而不再孤独了呢?那也未必。同年12月7日莫言再不放牛了,忽一下子飞去斯德歌尔摩在瑞典学院发表演讲:“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

喏,你看,无论是小时候光着屁股在荒草甸子放牛的莫言,还是像模像样身穿燕尾服面对瑞典国王时的莫言,照样有人不理他,孤独照样存在。我倒是认为——莫言本人都未必认为——有没有人理不重要,重要的是,孤独的时候是否仍会为什么“感动得热泪盈眶”,亦即是否怀有激情,是否具有感动与被感动的能力。有,孤独便是财富;没有,孤独则可能导致无聊。

当下的我们当然也孤独。但孤独和孤独不同。我们的孤独大部分已不再是屈原等古人问天问地忧国忧民的孤独,也不同于鲁迅、陈寅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独——这样的孤独不妨称之为大孤独。甚至不同于莫言那种特殊社会环境或特殊个人语境中的不大不小的孤独。

相比之下,尤其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人们的孤独似可称之为“小孤独”:它或许来自汹涌澎湃的科技浪潮对个人存在感的稀释,或许来自各种监控摄像镜头对个人主体性的质疑,或许来自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对诗意栖居的消解,或许来自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赖以寄托乡愁的田园风光的颠覆,或许来自西方强势文化对民族文化血脉和精神家园的冲击,或许来自碾平崇高的喧哗众声对理想之光的揶揄,甚至来自身边亲人对手机的全神贯注如醉如痴……这样的孤独,似乎虚无缥缈又总是挥之不去,似乎无关紧要又时而刻骨铭心,似乎不无矫情又那样实实在在。说极端些,这样的小孤独正在钝化以至剥离我们对一声鸟鸣、一缕夕晖的感动,正在扭曲以至拒绝我们拥有感动或被感动的权利和能力。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