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锦集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2 01:21:10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9-12 01:21:10   小编:

《我们内心的冲突》深刻探讨了人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达了对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读后让人深思自己内心的冲突,并寻找解决之道。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一)

书今天刚到,粗略的看了,竟然这么贴合我……真是神书啊。佩服作者,这书写了七十多年了,其中一些事情现在仍然很深刻。作者太有洞察力了。 尤其是我经历过遇见那个女孩,我内心留下了深深地痛苦和遗憾,但我觉得我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线索吧?…… 我之前看爱的艺术,觉得看了以后对人际关系会有帮助,但是23号那天,面对那个姑娘,我还是留下了深深地遗憾,现在我的内心仍然很痛苦……这说明,我的内心的一些冲突,一些回避性……就好比,爱的艺术教大家怎么应对一些问题,好像我看见河的对岸有美丽的村庄,但是这条河却挡住了我的去路,这河就像是这本书说的,我们内心的冲突。 书真的很好,可惜知道的人读过的人太少了。我尼玛为什么不早看到这本书?要是我在遇到那个女孩之前早看到这本书就好了呀……又或者,在当时,我努力,而不是那么的消极悲观?那么的习得性无助?唉,我痛苦泪流啊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二)

喜欢自我分析和探索的人应该愿意读这本书,然而读完还是觉得不适合普通人看,毕竟太容易带入自己,尤其是“无望”和“施虐倾向”那两章。想在这里面找方法论是不大可能的,倒不如说它能给我提供几个有用的去进行自我分析的切入视角(甚至还提供了一些人格结构观察样本),至于完整剖析完自己之后该怎么做,并没有什么相关讨论,甚至连“神经症”的明确定义和解释似乎也没有给出来。不过倒是很赞赏作者不强调童年经历对每个人的绝对压制力量,深信人格是可以改变的这种乐观信念(顺便抨击了一把弗洛伊德),虽然我依然会保留我的悲观态度。其实看这种书最可怕的不是把自己翻来覆去里外分析个遍,最糟糕的是会无意识地把看到的理论往别人身上套,所以我总感觉这本书真正的受众不是我们,而是那些心理咨询师或其他相关从业者。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提到了老陀和克尔凯郭尔(还有其他作家,有被动安利到几本书),不理智地加半星。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三)

目前读过了“亲近人”部分。可谓及时雨了。 最近对于“爱情”有些病态的偏执,按照书中的理解,原来可以将它解释为“亲近人”冲突引发的神经症。 从某种程度上说:(指仅分析自己神经症的部分) 我渴望有一个完全包容自己的爱人,可以将彼此的人生交织,变成共同的一生。这样可以分担我对自己所负的责任,是在渴望一个“他人”成为我的指引者,是在寻求他人的保护。 另外,我认为拥有一个“爱人”,我便有变好的动力,我可以为了她逼自己提升自己。这种想法来自于我对自己的否定,我不能为自己而做事,这是自私的,我只能付出。 最后,这种理想且毫不痛苦的“爱情”可以满足我“亲近人”神经症部分的自我实现需求,我可以在付出中获得被需要感;同时由于确信某人无条件深爱着本真自我,获得一定的支配感。 我意识到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原来是来自潜意识里不成熟的神经症,那种莫名的痛苦来自于“亲近人”理想引发的冲突。这件事变得不再那么紧迫和折磨,从一种接近病态的偏执变为正常的愿望。 以往也会短时期地陷入某些偏执,都是自己消化或者转移注意力。作者将各种偏执归因于内心的冲突,单独分析三种冲突的症状,这是有利于读者理解并消解自己的偏执的。我还没有读完,但今后如果察觉到自己的心结,可能会常常翻阅这本小书。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四)

动物的行为大多受本能支配。它们的交配、育雏、觅食、避险或多或少都事先规定好了,个体无法选择。相反,能够选择而且必须做出决断是人类的特权,同时也是负担。。。这些冲突的种类、范围和强度主要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社会文明。如果这种文明是稳定的、坚守传统的,选择的种类就是有限的,个体可能发生冲突的范围也比较小。。。那么,想要认清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断,必须具备四个前提:首先,我们必须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如何。。。由于冲突经常与信念或者道德观有关,所以若想认识冲突,我们必须先发展自己的整套价值观。。。即使我们意识到了这样那样的冲突,还必须愿意并且有能力放弃矛盾双方中的一个。最后,做决定的前提是有意愿和能力为此承担责任。其中包含做出错误决定的风险,愿意承担后果而不怪罪他人。。。有意地体验冲突尽管会带给人痛苦,却不失为一笔人生财富。我们越是勇于面对自己的冲突并寻找解决之道,内心就会越自由、越有力量。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冲击时,才能接近我们的理想:做驾驭自己人生的舵手。

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患者,完全受制于强迫性的标准,丧失了确定方向的能力。他在这些强迫性倾向下摇摆,不但无力放弃什么,就连为自己负责的能力也消失殆尽。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五)

从4月开始读这本书,当时最吸引我阅读的是作者对“亲近人”,“对抗人”,“孤僻人”三种类型的分析。

作为一个回避人,看到孤僻人这章时,几乎都在对号入座,但也有一个困惑是,我觉得作者描述的非正常特征,正常人也多少会有点,那么非正常和正常的分界在哪里?对于孤僻人,我当时能理解到的一个关键点是回避冲动的强迫性,我分析观察了自己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感受,发现自己确实有这么个倾向性,也意识到了自己以往是如何用自己固有的逻辑框架来规避掉这个冲突的。

在意识到这个倾向的强迫性后,我有意识的调整了自己与人相处时的心态。最简单的一点就是,与人待在一起时,不再在后台掐表计时。然后是有意识的放弃旁观者分析观察视角,让自己真正involve到当下的场景中,去享受当下的对话/食物/电影/etc,去感受当下的环境和氛围,捕捉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而今大半年过去了,再回看当时对号入座的那些描述,突然发现,自己可以不用再对号入座了。

虽然从理想化形象那部分开始,因为过于学术化,不太能读下去,后续都是草草翻过,但依然感谢这本书给我的启发。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六)

为什么你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

为什么你对别人的意见那么抗拒?

我发现你没法得体面对别人的质疑和否定。丈夫说了这样一句话,然后就不再说话了。那么能量十足的我,在他长期的漠视中拼命挣扎。

我真的是这样吗?我为什么会这样?

这些年来,我被他一天挑出数百个错误,他不厌其烦地说教、吐槽、辱骂我,我一直以为他是个神经病,满不在乎地做自己想做的。

猛然有一天,已经习惯了失眠的我,想到了,为什么呢?会不会是我解决冲突的能力不够。

豆瓣上搜索冲突以后,就推荐了这本书。

看到了冲突,我仿佛看到了沉默的他,又看到了自己。每一条,我都看看他的行为和动机是否符合,反思自己有哪些符合的。然后通过这样一本理论分析,我看到了更深处的自己,在一口黑暗的深井里奋力往外爬了很多年,看起来阳光开朗没心没肺,实则对人际关系充满渴望,对世界充满了恐惧。

这本书,我希望我的孩子满15岁的时候,也能有兴趣看看,帮助她了解父母,了解更多的人。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七)

精力的浪费源于三种主要功能障碍: 1.遇事犹豫不决,越纠结越绝望,不主动克服困难,寄希望于外部环境。 2.徒劳无功,屈服自身的疲惫或者外部压力,无法付出最大的努力。 3.普遍的惰性,理想化形象和施虐倾向 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差距大,害怕努力后的平庸,严重疏离自我且没有奋斗目标。 真正的理想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独立承担责任正是实现内心真正自由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患者的道德问题,不是从医生的道德观去判断,而是患者表现出的态度是否有害于他的发展和人际关系。 患者的绝望并不单单是一种情绪,不是善意的鼓励就能消除的。 绝望的人会疯狂找寻某种东西。 (并非更大的自由或者更大的自我实现) 所有绝望本质都是对无法成为自己而绝望。 “除了完全彻底地成为自己,我们的存在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 发现自己具有某种神经质,首先要做的不是逃回到过去,找到它是怎么形成的,而是意识到它是如何彰显自己,又是如何掩饰自己的。 施虐倾向的两种症状: 1.憎恨生活所有积极正面的东西。 2.“酸葡萄”策略,观察别人首先注意到缺点,以此赋予自己优越感,但在贬低别人生活的同时滋生出持久的失望和不满。 终极目标: 1.积极主动,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2.内心的独立,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 3.情感的觉醒和活力,敞开心扉,让其自然而然的发生。

真诚,即一心一意。 不要庸人自扰,切勿杞人忧天。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八)

这本书的作者是卡伦•霍妮,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她反对弗洛伊德用生物性的性欲作为一切行为的驱动力,也反对攻击本能的概念。她从弗洛伊德对女性的偏见出发,发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并且相比于弗洛伊德对人性的悲观态度,她认为人有成长的愿望,会一直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从而创建了“社会文化学派”这一新的精神分析流派。

这本书成书于1945年,在心理学的知识谱系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书应该是好书,比较专业,目标读者可能是心理咨询师。但是这个版本的翻译不是很喜欢,让本来就不怎么好懂的心理学专业书籍,愈发晦涩了,阅读体验。

神经症患者对待他人的基本态度:亲近、对抗、逃避。在这三种态度中,每一种都过分强调了基本焦虑所包含的一个因素,依次为无助、敌意、孤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解决冲突:其一,压抑他性格中的某一面而表现与之相反的另一面;其二,在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距离,让冲突不起作用。两种方式都能给患者带来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即使要付出极大代价他也在所不惜。

患者通过抑制、理想化和外化,自我的广阔空间被一步步吞噬,患者失去了内省的能力。未解决冲突之后的结果:恐惧、人格尽失、无望、施虐倾向。

找到主导冲突、认清冲突运作,只有改变人格中导致冲突的那些条件,冲突才能够真正化解。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九)

作者认为所有的神经症都可归因为患者自身的冲突,然而陷入冲突的神经症患者无法作出任何正常可行的决定,因为患者的内心被背道而驰的强迫力驱使着,通常这两个方向他都纠结而不选择,才会陷入困境,凭借自我的力量难以解决。

最基本的冲突形成于本我的塑造与超我的发展,是最原始、利己的本能与社会的公序良俗之间的矛盾,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三种倾向:亲近、对抗和逃离,而这些又会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影响人格,因此也可以说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

在读第一部分的第三、四、五章时,有种很强烈的感觉,作者的表达技巧跟星座专家似的,非常有说服力和代入感,很容易就对号入座。当时读得很困惑,觉得人性这么复杂的东西,可以简单的归类于几个特点的话很难,但是我还是想多了解一些抑郁症的相关分析。过程中大段大段的文字都有种划线做笔记的冲动,还会借由这些新知识来分析自我。

我在生活中非常不乐意向别人透露行踪,必须回答时都是含糊其词,自我分析大概率是逃避型,内心应该形成一套独特的自我逻辑:暴露行踪会降低安全感,如果撒谎(编造行程目的地)则会与内心价值观冲突,并且会产生因撒谎前后不一致而带来社交麻烦,那为了避免冲突,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透露行踪,而且内心会把这种行为美化为能给别人带来意外的惊喜。随着年龄增加,这种趋势也在不断发展,外在表现为做事无规划性,不愿在同一个地方常驻。

这本书看进去挺容易的,语言通俗易懂,而且给你提供一个角度来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与自我和解,何乐而不为?

2019 第165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十)

小孩在环境中感到不安全,发展出三种策略:亲近、对抗、回避。三种倾向或明或隐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内心冲突形成神经症,神经症背后存在着一整套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本书剖析了三种倾向的成因、表现和如何发展为神经症,描述了冲突发展导致的人格衰竭、绝望和虐待狂趋势。

亲近型盲目渴求温情与赞赏,变得屈从,常常看不见自己真实情感。他们“自我抹杀”、“与人为善“,期待落空;他们压抑攻击性冲动,不能拒绝别人所求,自我贬低以避免冲突;他们对爱情的病态需求,是因为期待满足被喜爱和支配他人的需要。

对抗型首要需求为控制他人,渴望名望、权力,获得力量感。攻击型只能赢不能输,事事推诿他人;他竭力排斥感情,追求成功;

回避型无力应付矛盾,既不能屈从也不能抗争,自我孤立成为一种对付冲突的防御手段。他们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感情距离;他们限制自己的需要以不和人或事表示亲近;他们不要别人介入,与异性的关系上用完全想象出来的关系取代真实关系;他们压抑一切感情的倾向,强调理性的重要,希望理智思维解决一切事情。

虐待狂趋势:失去希望变得破坏性,通过代偿性生活求得补偿。他从对别人的伤害中有意识或无意识感到满足;施虐者给予一点恩惠(维持受虐方最低要求的满足)、明示暗示给予爱、好处,发誓离不开受虐者等使受虐者感到关系可以维持;通过控制以及贬低、恫吓等使受虐者完全依赖于施虐者;受虐者常常是屈从型因害怕被抛弃,或是压抑自己虐待倾向变得可怜无助的人;施虐者有挫败他人的倾向,处处想轻视和侮辱他人,特别热衷于找别人毛病贬斥他人,他将这种行为合理化为坦率诚恳地帮助人;自视为高大,符合理想化道德标准;盲目改造他人的倾向;除了胜利和愤怒,几乎所有感觉都已被窒息;以诡辩掩盖虐待事实,达到自欺欺人。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十一)

值班➕上班空闲➕睡前读 读完啦

典型的精神分析读物,分析内容冗长但结论很粗糙。卡伦霍尼的思想超越了弗洛依德太多太多,将弗式悲观的男权哲学思想按在地上摩擦,当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领军人物,贡献无可厚非。

书里面霍妮深刻的洞察了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影响下美国人民的心理状态,重构了神经症的概念(在我们时代下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指出了每一个深受资本主义文化熏陶的神经症患者内心无时不刻的处于高速运转的冲突之中,由此产生了亲近人-讨好型、屈从型,将自我贬低到土里;对抗人-争夺权力,攻击性竞争性突出;逃避人-孤僻,逃避一切社交人际活动三种外在行为表现,通过建立理想化完美形象、外归因以及制造一种隐秘的内心和谐假象来实现,会造成恐惧、人格丧失(自我丧失)、无望以及施虐倾向的后果,让我疑惑的是对于神经症冲突的解决非常潦草,当然也在意料之中,毕竟是典型的精神分析作家,但是霍妮看到了文化、人际冲突以及社会性别对于个体所施加的内在影响,和那个时代人本主义以及存在主义思想有着并轨的痕迹拜读过她的精神分析新方向,以极简短的文字批判了弗式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哲学思想,很有洞见,而且说的都在点上,只是令人惋惜的是少了许多实证性的研究来推翻弗式的有些明显错误的观点,当然霍妮也是一位非常优秀卓越的女性主义者

总之还是觉得精神分析的东西有点缺乏说服力,都是经验型的东西,想到之前看到欧文亚隆的一些著作,他不像弗洛伊德极端的打造自然科学般的心理分析,而是将一些高度发展的量化、质性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到心理治疗当中尤其是团体治疗,结果具有说服性和论证性,个人觉得团体治疗对于人际关系紊乱的个体来说无疑是最优的首选方法,因为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还是要结合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相关实证研究来看待一些社会事实。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十二)

小孩在环境中感到不安全,发展出三种策略:亲近、对抗、回避。三种倾向或明或隐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内心冲突形成神经症,神经症背后存在着一整套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本书剖析了三种倾向的成因、表现和如何发展为神经症,描述了冲突发展导致的人格衰竭、绝望和虐待狂趋势。

如果对生活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和困惑,在这本书里能找到很多的深层理解、答案。不同时期看,会有不同的新的发现。那种共鸣,让我觉得“没有人比心理师更懂你”。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亲近型盲目渴求温情与赞赏,变得屈从,常常看不见自己真实情感。他们“自我抹杀”、“与人为善“,期待落空;他们压抑攻击性冲动,不能拒绝别人所求,自我贬低以避免冲突;他们对爱情的病态需求,是因为期待满足被喜爱和支配他人的需要。

对抗型首要需求为控制他人,渴望名望、权力,获得力量感。攻击型只能赢不能输,事事推诿他人;他竭力排斥感情,追求成功;

回避型无力应付矛盾,既不能屈从也不能抗争,自我孤立成为一种对付冲突的防御手段。他们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感情距离;他们限制自己的需要以不和人或事表示亲近;他们不要别人介入,与异性的关系上用完全想象出来的关系取代真实关系;他们压抑一切感情的倾向,强调理性的重要,希望理智思维解决一切事情。

虐待狂趋势:失去希望变得破坏性,通过代偿性生活求得补偿。他从对别人的伤害中有意识或无意识感到满足;施虐者给予一点恩惠(维持受虐方最低要求的满足)、明示暗示给予爱、好处,发誓离不开受虐者等使受虐者感到关系可以维持;通过控制以及贬低、恫吓等使受虐者完全依赖于施虐者;受虐者常常是屈从型因害怕被抛弃,或是压抑自己虐待倾向变得可怜无助的人;施虐者有挫败他人的倾向,处处想轻视和侮辱他人,特别热衷于找别人毛病贬斥他人,他将这种行为合理化为坦率诚恳地帮助人;自视为高大,符合理想化道德标准;盲目改造他人的倾向;除了胜利和愤怒,几乎所有感觉都已被窒息;以诡辩掩盖虐待事实,达到自欺欺人。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十三)

1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对于真实的认识的重要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真实的认识在这里主要是指这样:真实地认识,真实地接受自己的认识,真实地运用自己的认识。

自我实现,则是指基于真实而构筑的行为,对于自我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好的真实认识和自我实现的循环应该是这样。

真实地认识,真实地接受自己的认识,真实地运用自己的认识去自我实现。

有意义的自我实现使得自我得到充实和拓展,人能够获得舒展和快乐。

在此基础上继续认识,然后继续接受,继续运用,继续实现,使得自己变成一个更加完善和强大的人。

3

而恶性的自我认识和循环是这样的。

因为认识到的情况对于自己太可怕,因而隐藏起这种认识。当内心的各种认识产生矛盾的时候,就试图通过一个理想型的自我遮盖在这些裂缝中间。

理想型自我是用来维持的,不是用来实现的。这个人会愈发战战兢兢,就像守护着一个玻璃罩子。

而内里的实现是没有的,人的心至此逐渐枯萎。

人的精神逐渐萎缩,就像长期不活动的肌肉一样。

4

当人内心的枯萎到了一定程度,人就会通过使别人痛苦来获得一点补偿。而这就是虐待狂的成因。

虐待狂的虐待是不受控的不知满足的,原因就是虐待是她缓解内心空虚无助的手段。

唯一能够挽救她的办法应该就是进行精神复健。

就是试着去接受自己的感知,接受自己对自己的愤怒和痛恨,当一切都宣泄出来的时候,新的肉会慢慢长成的。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十四)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我看得比较认真,第二部分几乎是飞速浏览过去,一是因为有点难读,二是觉得没有对自己有比较大用处的内容。

看这本书的过程常常会有“这不就是我嘛”“我的状态跟这个病好像”的“惊喜”,最开始也是这种共鸣感支持着我继续读下去,但后面发现,知道了产生这种状态的可能原因,然后呢?文中并没有给出很明确的、普通人可操作的解决方法,而且要让非专业读者对自己可能的症状进行剖析也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所以读这本书的快乐,仅止步于,“哦原来我有点这种人格,原来当时的我内心可能存在某种未被解决的冲突”,仅止步于“模糊的知道”。

这“模糊的知道”也是一种收获,当自己再遇上诸如“犹豫不决”“失去生活目标”等的状态时,能意识到产生这种状态的可能原因,然后再有缓和、或者尝试解决它的思路。“知道”本身就有力量。

读下来,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关于“理想化形象”和真正理想的区别。

理想化形象是神经症患者觉得自己能够或应该成为的一种样子,理想化形象中的自己可能足智多谋,完美无缺,能够领导很多人,有很多人喜欢自己。它与真正理想的一个区别是,真正理想是具体的,它可以有清晰的实践步骤,比如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那么它的实践步骤可以是,就读医学类专业,大学期间修高绩点,考什么方向的研究生等等,可以一步步去实现它。

而理想化形象是模糊不明的,无法给患者任何指引,也就阻碍了患者真正的成长,同时因为理想化形象与真实自我之间存在差距,患者发现自己并不是那样的形象,也成为不了那样的一个形象时,他会失落,会觉得生活完全没有目标。

我们常常也会误把理想化形象当成了自己的理想,在经历过够不着摸不着的失望后,往往会陷入无助,失去目标感和动力。事实上,是我们设置理想的方式错了,真正理想应该是具体可实践的,而非一个个模糊不明的概念堆砌。

以上~是读这本书的一些感想~

看这本书也让我稍稍放下了“要把每一页都读完“的执念。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后感(十五)

1

今天我主要是读了书的后半部分。

现在要主要总结我看到的两个部分:内心冲突的坏处,虐待狂的成因和后果。

2

内心冲突,主要表现为内心的截然相反的矛盾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损耗类型的。它主要表现为:

因为完全相反的几套价值观的冲突,使得对一件事完全犹豫不决,就像一个人开车的时候又想踩油门又想踩刹车一样,结果车只能停在原地。

由于上述作用而导致的对精力的巨大浪费和行为的低效率。

因为无法做成事情和精力的巨大损耗而造成的精神倦怠和无力,对很多事都不想做,无可奈何。

解决的办法就是解决自己心理价值观的冲突,

3

虐待狂。

虐待狂的成因就是,自己的生活空虚无意义,看到别人生活正常快乐因而产生了嫉妒。

但是因为自己本身无法达到快乐,所以就通过虐待别人,让别人和自己一样痛苦来达到缓解自己痛苦的目的。

同时虐待别人的时候,别人的反应对自己产生力量感也让虐待狂感到真实和可贵。

4

虐待狂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完全地控制对方的身心,如对待奴隶一样奴役对方的身体和精神。

二,不会完全控制对方身心,但是在某些方面会像对待物品一样玩弄对方。

三,喜欢损害对方的利益。看到对方失去了什么就感到舒缓和快乐。

5

虐待狂如果可以有改善生活的能力,获得自己亲手制造的快乐,可以缓解虐待症状。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