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企鹅科普(套装12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企鹅科普(套装12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0 07:45:23
《企鹅科普(套装12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6-20 07:45:23   小编:

本套书精选了12本有趣的企鹅科普读物,内容涵盖了企鹅的生态习性、进化历程、生存技巧等方面。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让读者对企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责任心。这套书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是一份有趣且有意义的阅读体验。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一)

人工智能这一词汇的由来已经良久。但是人工智能和人的矛盾似乎也在不断的激化。但是似乎,人类似乎并未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 《企鹅科普》系列中《人工智能》一书便细数了人工智能的一些前因后果,告诉读者们究竟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人工智能这一全新的产物,面对人工智能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抉择。 其实,当下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最大矛盾无异于可替代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工智能的不断深化推进一系列人力性的工作便被随只代替,矛盾也随之而来。随着技术的升级演变,富有逻辑性的人工智能机器也随之诞生,许多行业面临被替代的抉择。

以传媒行业为例,一些专门的写稿机器人在植入相关的逻辑系统后在一些特大型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可以最快速的写出相关的报道,让全世界知道这类消息。与传统的人力相比,人工智能自然要快的多。那这两者之间真的有可替代性嘛?我想答案并非如此,尽管人工智能已经相当的智能化,但是人工智能归根结底还是隶属于人工智能,它没有情感,只是一个毫无感情的工具人而已。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矛盾岌岌可危,这是技术发展迭代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矛盾的另一面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也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减少了一些不可抗力带来的人员伤亡。 所以,综合来看。面对人工智能我们终究要做出一个抉择。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必须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教育,这也是阅读这本《人工智能》的意义所在吧!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二)

对于父母来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无一幸免的总会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其实,其实回答一些生活日常类的问题还好,但是一旦涉及到生物科学总会让父母面露难色。 是啊,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向孩子解释他们究竟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个问题呢?或许此刻的你正缺乏一本《遗传学》。

这本书作为《企鹅科普》系列套装书籍中的一册。它从源头开始为我们一一讲述了一些遗传学的相关理论及知识点,并讲解了一些关于遗传学的相关专业理论词汇。不仅做到了内容性的科普更兼具做到了一种传导性质的学习,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一次阅读一次学习产生良性循环,多重多角度获益。 书中从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的“生命树”草图开篇讲起,从DNA的认识到豌豆学说到进化论的设想一步步逐渐揭开了基因,进化以及遗传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看似是微妙的进步但是背后却是人类跨越性认知的一大步。 从老师的角度入手来说毫无疑问这本《遗传学》是搭配课堂内容绝佳的课外阅读素材,可以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遗传相关的知识;对于父母来说这是一本“救命良药”,父母可以通过阅读快速的了解遗传学说中的一些主干知识,从而回答孩子提出的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遗传学》更像是一本答案之书,不仅回答了困扰他们多时的疑惑问题也从不同的角度拓宽了他们的认知面。 通过阅读这类科普性读物,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产生感恩的心态意识,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体会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三)

近几天,由于搬重物的缘故。腰已经痛到“不能自己”。痛到不能久坐,只能撑着劲儿前行,因此嘴里天天喊着腰疼。和爸妈视频,他们也只是笑着回应小孩子哪里有腰? 小孩子真的没有腰嘛?答案肯定是有的只不过对于父母这一辈来说他们并不赞同孩子这样的说法。而最近忙里偷闲翻阅的《企鹅科普》系列中的《疼痛》一书,让我对疼痛有了全新的定义和理解。 《企鹅科普》作为套书从不同角度切入深入了的策划了不同的主题内容。而《疼痛》则从不同的专业角度面让孩子们加深了对痛感的认知,让孩子们意识到原来痛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这本书从疼痛的定义出发,讲到了关于疼痛的发展,人们究竟应该如何表达疼痛,与痛疼痛相关的一些专业学说以及疼痛是如何伤害我们的等等一系列问题。内容涉猎的范围广,涵盖面深。 对于家长来说不仅可以从书中获取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借由孩子不小心发生的一次小“事故”为契机,进行生活科普教育告诉孩子究竟为什么会产生疼痛感,面对疼痛感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等一系列问题。 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本《疼痛》不仅仅可以拓宽他们对于疼痛感的认识,更可以学到一些在课本上从未接触到的知识,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科普性认知,更是起到了锻炼孩子们思维意识的作用。 疼痛其实就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通过这种信号我们不仅可以从孩子哪里捕捉到关于身体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及时观察孩子的一些情况。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当身体发出一些疼痛信号时,我们就必须注意,看看我们的身体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四)

我们常说“坐地日行八万里”,但是我们却是只知奇然而不知所以然的一类群体。而想要知其所以然就必须了解板块构造的相关知识。 犹记得高中上地理课,板块构造问题简直就是灾难题,因为需要不断反复的背诵记忆,那种被支配的恐惧至今都难以忘记。

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走向高中的那一刻,那么如何让孩子提早认识提早感知这一知识呢?毫无疑问《企鹅科普》系列中的《板块构造学说》绝对是一本不错的选择。 这本书从地球之谜开始讲起讲解了板块形成及演变的原因;随后更是逐步加入了人们探索世界证明地球是圆的这个推理的一些论证过程;以及绘制深海地图,探索新世界,发展地质学演说等等一系列内容,无论是科普性还是阅读性意义都非同一般。 板块构造看似是一个地质发展的问题,但其实深究至根本源头会发现和我们生活的日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带着这样一本薄厚适中具有科普价值的书籍不仅仅可以缓解旅途的劳累,更可以激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讨论。 除之以外,这本书的内容也具有十足的观赏性。图片和文字的内容配速度很高,对于一些相对专业性的学术名词作者也采用了一种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进行呈现。 总的来说这样一本科普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阅读书籍,它不仅兼具了教育意义和科普意义,在无形之间更充当起了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探讨问题的一个隐形桥梁。

《板块构造学说》不仅为孩子日后学习更加系统的地理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起到了解决孩子“疑难杂症”问题的作用,还同时帮助父母搭建起了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习惯。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五)

对于“宇宙”,身为文科生的我,没有过多了解,从来只觉得“浪漫”,听来就——浪漫。了解甚少,所接触的不过是物理课本中提及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地理课本中的太阳黑子,行星系;听说过霍金的黑洞……知之甚少,想要开始了解,不过因为喜欢的男孩说了句“真想探索宇宙”,感叹了句“爱因斯坦真伟大,怎么他就能想出来,我怎么想不出来?!”。 《企鹅科普》第一辑《宇宙大爆炸》,从基础带我真正进入这个“宇宙”的一角。 原来,宇宙曾经不存在,在创世日之前,没有“昨天”这个概念。因为“大爆炸”巨大火球爆出了宇宙,宇宙中所有的物质、能量、空间、甚至是时间。 那么,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是什么呐? 简言之 一个名叫“大爆炸”的火球不断膨胀,冷却的碎片最终形成星系——一种有恒星构成的宇宙中的群岛。 而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证明大爆炸发生过的证据,比如老旧电视机切换频道时屏幕上出现的“雪花”,宇宙中99.9%的光子也来自大爆炸火球的余热… 对于宇宙的起源好,科学家们也在一直探寻着,从爱因斯坦创立“宇宙学”;到荷兰人威廉•德西特提出宇宙的“密度”随时间而变化,要么缩小,要么扩大,再到该结论证明成立——躁动的宇宙…… 科学家们前赴后继的在探寻着,成立,推翻,不断论证,不断接近事实真相。 从承认宇宙大爆炸,到宇宙婴儿期,宇宙的黑暗时代,大爆炸中的附属物质——暗物质至今仍未被实验成功证明存在;随着宇宙的不断增长,也在创造更多附属物暗能量,产生更多斥力,最后宇宙可能不复存在;附属物质暴胀,暴胀时期,宇宙膨胀宿敌超过光速… 随着愈来愈多的了解,越发被宇宙的神秘所吸引,想要穿越大气层,在宇宙中遨游,触手可及整个宇宙。 小小一本,轻薄小巧,拿在手里十分方便,随身携带。《宇宙大爆炸》带你进入科学的一小角,要想领略更多,还得继续研读。 就像《宇宙大爆炸》的中心引言——创造世界的那道光,光就是一直要追逐的,总有一天谜底会解开。 对于关于宇宙的那些终极问题:空间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宇宙是什么?它从何而来?等等这些问题,要想了解知道,就需要知道量子引力理论。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六)

我们所知的物质世界,是宇宙意识的一个创造,由神圣的“金字塔完形”升起为一个独特的表现,而那完形具有如此不可想像的幅度,以致它全部的实相无法被包在它自己的诸多实相、它自己的诸多世界中的任一个内。 看完这个解释是不是觉得意识还是很高大上,很晦涩难懂。不禁反问意识究竟是个啥东西呢?其实在《企鹅科普》套书《意识》一书中就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意识的产生其实已经被争辩了几千年。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然而然会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所以说,其实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难以跨越的鸿沟。 意识的产生及存在其实都是我们难以在短时间内说清楚的一个原理。但其实这本书最令人惊喜的地方在于回答了一些我们小时候经常会思考的一些问题,作者给出的答案也十分的专业具有深刻的意义。 譬如大脑究竟是如何运转的?意识是一种能力吗?如果在门没有意识了又是一种怎么样的状态?成为xx动物会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xx动物有意识吗?这些我们小时候想过问过但是却没能从父母那里获得答案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都一一呈现出了答案。 对于父母来说不由得猛然间让人感觉到其实这些问题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晦涩难懂,那么难以启齿。

意识其实是一个虚拟的形态,我们无法丈量更无法精准的描绘出意识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但是我们能够深刻的理解一个原理便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形态意识,不同的形态意识造就了不同的我们,支撑我们不断的前行。 意识虽然虚无缥缈,但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七)

最近读完了《企鹅科普》第一辑里的《意识》和《引力》两本科普书,虽然每一本都是很薄,也就是二十分钟就能读完,但是里面的所有内容通俗易懂,章节分明,十分推荐给对科学知识有兴趣的入门读者,相信你读完后一定也会有不少的收获。

首先说《意识》这本书,我一直对意识很感兴趣,因为它看不到、摸不着,读了这本以后对意识的相关内容有了一个广泛的理解,意识其实本身存在于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我们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只有人类才有意识,其实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意识的定义,除了人类,那些动物和植物,也应该拥有意识的啊,只是它们的意识和我们人类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只是我们无法设身处地的理解罢了!但是不能说这些动物,这些植物没有意识,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做的应该是善待他们,也许我们觉得植物不会疼痛,没有意识,就可以乱砍乱伐,如果不是这样呢,那我们会怎么做?就像动物也会有意识一样,我们还会残杀他们吗?如果按照意识的定义,那终有一天人工智能也会产生意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人类又会如何对待他们呢?或者说他们又会怎么对待我们?他们会认同我们的意识吗?这是这本书让我去思考的地方。

《引力》则重点介绍了我们身边最常见的这种力,从人类认识这种力,了解这种力,到思考这种力,甚至延伸到黑洞的相关知识,书中还给出了一个脑洞,认为现在测量的引力比实际数值偏弱是因为有一部分力溢出到了另一个高维宇宙中去,这就让我不得不去思考,如果真的存在高维空间,那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我们暂时无法得知,也无法完全想象出来,但是终有一天我们会得到这个答案,因为虽然我们人类是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但是我们的意识是超过三维甚至四维空间的存在,它可以想象这个宇宙中不存在的东西,这就是人类的超常之处,但是人类在宇宙中却又是如此渺小,在时间面前更是虚无,即便是这样人类却不断地创造了无穷的奇迹,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创造更多的奇迹,因为在生命和宇宙中,奇迹总是无处不在!

当然,这套科普书籍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太浅显易懂了,对于资深的科普读者来说有点太小儿科,普及的知识都是泛泛而谈,不触及灵魂深处,所以对于那些想更深入了解知识的读者可能你们会失望了!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八)

《巫术》是《企鹅科普》中的一本,讲述关于巫术的科普书。《企鹅科普》是一套由各领域的领军科学家和杰出科普作家为青少年读者撰写的科普丛书,回答了过去、现在、未来,关于宇宙、生命、人类、自然环境、动植物等科学领域的问题,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清晰、专业、好理解的科学知识,激发创造力,用科学照亮前路。

作者苏珊娜•利普斯科姆是知名的历史学家、作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英国知名大学的大学历史学教授,皇家历史学会成员,曾在多个专栏写过作品,拍摄过关于女巫类的历史记录片,也写过多本著作,是一位资深的历史学研究专家和对巫术类相关研究类的专家。这更印证了这套丛书的科学性和好阅读性,是值得小孩子和青少年阅读的科普类作品的入门书籍。

当时在犹豫要读这套丛书十二本中的哪一本时,我的目光立刻被名为《巫术》这一本所吸引。在未打开这本书之前,想必大家会和我一样好奇这本书的内容到底在讲述什么,是否和题目一样引人入胜。这些都要在书中才能够被揭晓。打开书,你会被这些讲述内容所吸引,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直到书读完,你才会停下来回想。这本书只有很少的五十页,读起来很轻松有趣,不会有负担感,也不是很硬核的科普文章。本书一半是故事,一半是插画,对照着相应的文章,便于青少年更好的理解。

我在不久之前听过《猎巫》这本书,或许你也和我一样,被这个名字所迷惑,这其实是一本讲述关于在欧洲杀害女巫的书籍。在《巫术》中,主要讲述了关于杀害巫师的起源,原因和一些具体的时间,旨在向青少年全面性系统性地介绍关于西方杀害巫术这一事件的始末。

在杀害巫师的事件中,根据地域不同,被迫害巫师的性别有不同的差异,但大部分地区都是女性。并且这些女性有固定的特征,在当时的人们心中,只要和有这类特征的女性有关,很容易被诬陷为女巫,从而接受审判和处决。至于是哪一类女性要遭受如此不公平不公正且十分具有盲目性的审判,在书中将会找到答案。不仅如此,作者为我们阐述了为何会爆发迫害巫师的事件,更加明确清晰地了解关于其背后的历史和个人原因。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九)

之前刷短视频刷到一只小企鹅为了躲避动物的追击,跳进了考察人员的小艇上,直到没了危险才回了海洋里,也刷到过一直小章鱼为了逃走所展现的缩骨功。 动物们不仅仅长得可可爱爱,还有意想不到的神奇技能,而且还被科学家们研究出了很多有用仿生科技,最近读了《企鹅科普》中的《章鱼》,了解了章鱼名字的由来:octopus是由古希腊单词oktopous 演化而来,在oktopous中okto是8的意思,pous是脚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8只脚,当然,在《章鱼》的介绍中,作者把它们称为腕,这八条布满吸盘的腕是它和鱿鱼以及乌贼的区别之一,因为章鱼和乌贼的吸盘仅仅分布在腕的尖端。 当然,身为动物界瑜伽大师的章鱼和脊椎动物相比,还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血液,相对于脊椎动物的红色血液,章鱼的血液则呈现蓝色,并且有着三颗心脏来提高氧气的输送效率。

人们有多爱泡泡,拼夕夕上泡泡机上的销量就可以看出来,但是人们真的了解这个圆润漂亮的泡泡么? 在《企鹅科普》里的《泡沫》中作者首先介绍了肥皂泡的形状以及成泡原理,然后再延伸到各种泡沫的形状,以及对“吹泡泡小达人”海豚对泡泡的制造和喜爱,还有在杯子里的香槟酒引发的泡沫等一系列产生泡沫的物体和动物的详细介绍,当然,最令人期待的还是泡沫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比如医疗泡沫,以及泡沫在海洋中的作用:作为大气和海洋的搬运工,帮助它们源源不断的输送气体和粒子,以此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这本《泡沫》中关于泡沫的时间胶囊也十分有意思,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在搜索相关资料继续研究。

提起人工智能,你会想到什么?智能机器人,其实智能机器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智能手机、智能拖地机、智能电饭煲等等,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的进化史,可以看看这本《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的开篇详细的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由来,以及人们对人工智能两极分化的态度,然后再由科学家的图灵测试中再次刷新人们对(聊天)机器人的认识,当然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介绍,还讲解人工智能的组成部分,当然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最大的任务就是解决机器面对的不确定性,通过大数据进行推演,然后设置好所有想到的可行性,所以大多数人工智能就存在系统稳固,可行性有限,但灵活不足的现象。 当然,在这本《人工智能》里作者也表现出了对于未来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担忧,不过就如作者所说,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所以不如一边观察,一边前行。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十)

之前刷短视频刷到一只小企鹅为了躲避动物的追击,跳进了考察人员的小艇上,直到没了危险才回了海洋里,也刷到过一直小章鱼为了逃走所展现的缩骨功。 动物们不仅仅长得可可爱爱,还有意想不到的神奇技能,而且还被科学家们研究出了很多有用仿生科技,最近读了《企鹅科普》中的《章鱼》,了解了章鱼名字的由来:octopus是由古希腊单词oktopous 演化而来,在oktopous中okto是8的意思,pous是脚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8只脚,当然,在《章鱼》的介绍中,作者把它们称为腕,这八条布满吸盘的腕是它和鱿鱼以及乌贼的区别之一,因为章鱼和乌贼的吸盘仅仅分布在腕的尖端。 当然,身为动物界瑜伽大师的章鱼和脊椎动物相比,还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血液,相对于脊椎动物的红色血液,章鱼的血液则呈现蓝色,并且有着三颗心脏来提高氧气的输送效率。

人们有多爱泡泡,拼夕夕上泡泡机上的销量就可以看出来,但是人们真的了解这个圆润漂亮的泡泡么? 在《企鹅科普》里的《泡沫》中作者首先介绍了肥皂泡的形状以及成泡原理,然后再延伸到各种泡沫的形状,以及对“吹泡泡小达人”海豚对泡泡的制造和喜爱,还有在杯子里的香槟酒引发的泡沫等一系列产生泡沫的物体和动物的详细介绍,当然,最令人期待的还是泡沫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比如医疗泡沫,以及泡沫在海洋中的作用:作为大气和海洋的搬运工,帮助它们源源不断的输送气体和粒子,以此降低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这本《泡沫》中关于泡沫的时间胶囊也十分有意思,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在搜索相关资料继续研究。

提起人工智能,你会想到什么?智能机器人,其实智能机器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智能手机、智能拖地机、智能电饭煲等等,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的进化史,可以看看这本《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的开篇详细的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由来,以及人们对人工智能两极分化的态度,然后再由科学家的图灵测试中再次刷新人们对(聊天)机器人的认识,当然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介绍,还讲解人工智能的组成部分,当然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最大的任务就是解决机器面对的不确定性,通过大数据进行推演,然后设置好所有想到的可行性,所以大多数人工智能就存在系统稳固,可行性有限,但灵活不足的现象。 当然,在这本《人工智能》里作者也表现出了对于未来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担忧,不过就如作者所说,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所以不如一边观察,一边前行。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十一)

上周末的上海电闪雷鸣,酷暑加夏日的极端天气,非常适合窝在家里边看书。恰巧两本薄薄的书却深深的吸引了我。 《企鹅科普》是一个系列的科普书,《疼痛》《巫术》是这个系列中的两个小本!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巫术》。在西方历史中,女巫可谓无处不在。其实正如同人类的发展史一般,在科学还未达到完全的昌明,那时候的人们对于一些自己解释不了的现象,往往会关于一些具有神话色彩的猜测,巫术便顺势而生。

其实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晚年也非常相信鬼怪乱神之说,他认为科学的尽头就是神学,所以当时整个西方都在讨论魔法和超自然现象。女巫作为大时代上的一种产物,她们特立独行,为了表现出和普通大众的不一般,他们创造出了恶魔论和精英信仰。正是因为他们发展的太过迅速太过神秘使一些普通民众感到了恐慌,加上当时欧洲会有各种各样的灾难,如同黑死病,旱灾洪涝灾害,普通民众和政府都希望找到一个替罪羔羊,巫术则首当其冲。因此当时修改了法律,对每个地区的女巫进行了审判,这样一刀切的残忍方式,导致了新一轮的对这些女性的迫害。 其实很难定义巫术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所有的不幸都归功于巫术呢?往往在当时把对方指正成女巫,是一种罗织罪行的迫害。那种大规模的女巫审判其实也是当时对妇女的政治迫害,所以当时的很多人或者文学描述都把女巫描写成了非常刻板的印象,他们年老肮脏面目可憎,内心恶毒,带着某种残疾,其实这种恶意的揣测和刻板的定义,才是对她们最大的伤害,显示出了当时的社会对女性的极端迫害,使得女性更容易受到指责。女巫的出现标志着女性更容易相信魔鬼。如同她们的祖先夏娃一样,更容易被诱惑而犯罪。 随着科技文明的日新月异,这些老一代的迷信和封建的思想得到了一些纠正。除此之外,我们对于巫术还有一个认识,应该是从电影哈利波特中看到的。不论是骑着扫把飞,还是让餐具都飞起来,在电影里他们都需要通过巫术或者说是一些咒语来实现。但这些仅仅是电影,我们并不能把它当真。 另一本的名字叫做《疼痛》。疼痛与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疼痛是什么呢?它是生命体的一种报警机制,是大脑活动产生的一种感知。这句话其实很好理解,如果摔了一跤,我们感觉手臂疼痛就说明手臂受伤了。如果骨折了或者是擦伤,没有使我们感觉疼痛,那我们就无法意识到这个部位受伤了,从而可能会导致更大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致可以受到三种刺激带来的疼痛。机械类刺激,温度类刺激和化学类刺激。他们都属于有害刺激,会对我们的生理组织造成威胁和损害并产生疼痛。现代医学表明,疼痛受神经和大脑的支配而疼痛的耐受。要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疼痛的类型也分多样性,有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其中慢性疼痛更为致命。据了解,全球1/5的成年人都患有慢性疼痛,而且对于治疗慢性疼痛奏效的药物并不多,很多还会产生依赖和成瘾。 那在我们承受疼痛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这边写到了心胜于行。作者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告诉我们,在漂亮的姑娘身边坐一个小时,像只坐了一分钟,而在滚烫的炉子边上呆了一分钟,却像过了一个小时。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能够减轻疼痛。另外不仅在心理的干预上,再加上药物治疗。药物中以安慰剂为主,他们通过干预大脑前部和脑干来达到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从而使疼痛减轻和缓解。其实疼痛是我们的感官之一,通过对疼痛的了解和研究,使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更深的认识。从而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去享受生活和改善自我。 其实这个系列还有许多很有意思的书,每本书中都写了很有趣的科普知识,也配了很多形象生动的图片。从科学,生物,人类等多个角度,给我们科普了许多知识。这套书不仅适合成年人阅读,也很适合青少年来学习。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课题,进一步的去学习和探讨,说不定将来也会成为科学家!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十二)

《企鹅科普》是一套由各个领域的领军科学家和杰出的作家为青少年撰写的一套科普读物,回答了从过去到未来,人类的各种知识问题。本套丛书包括十二本,分别从宇宙大爆炸、引力、量子力学、进化论、意识、人工智能、遗传学、疼痛、板块构造学说、泡沫、巫术和章鱼入手,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程。

其中意识、泡沫、巫术和章鱼十分吸引我,没想到泡沫和章鱼还能单独成为一个主题。而且这套丛书的设计十分精致,书本小巧方便携带,每本书只有四五毫米厚,每一页是一个主题,左边是文字说明,右边是图画。每本书包括25个左右的知识点,整本书读下来只要一个多小时。

没想到平日觉得深不可测的科学知识,在这套书的说明下竟然变得简单容易理解。

这套丛书是特意为青少年撰写的,虽然不像是其他科普读物绘画占大部分,但是文字部分浅显易懂(针对大人,孩子读起来感觉还是需要一些基础的)。不过对于插画部分我持保留意见,图画无论是从绘画方式还是色彩,都十分鲜明,具有特点,在《意识》一书中,插画让我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意识》一书从什么是意识入手,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只属于自己的、高度个体化的对现实的感知,这种个体化的体验决定了意识的本质。然后又告诉大家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存在于哪里,一步一步,逐一分析,让我们由浅入深,了解自己的意识。

蝙蝠有意识吗?植物又有意识吗?鸟类和昆虫有意识吗?

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以前从来没有想象过呢?这本书会给我们做出解答。

当大家意识到“意识”的存在时,那么意识有什么作用呢?

近几年的悬疑科幻电影常常会代入“意识”的作用,通过药物来控制或者提高意识能力,那么药物真的可以左右和影响人的意识吗?

如果可以的话,以后的机器人是否也会存在独立的人格意识呢?那电影中的机器人和人类大战是不是会真实的发生呢?

想到这些问题突然觉得“意识”这个概念不再遥远,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是不是迫切想要更加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了呢?

一本好书的意义不只是告诉人们未知领域的知识,更是帮助人们打开未知领域的大门,让人们渐渐对那些曾经不曾触及,甚至没想过接触的知识领域产生兴趣。

这套企鹅科普从选择内容开始就非常有意思,看完之后发现或许那些“匪夷所思”的插画倒是十分符合他们选择的内容呢!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十三)

文/舒念

企鹅书系小丛书系列已经有小黑本、小彩虹,如今又多了小科普系列,这一套科普贯穿了重宇宙诞生之初,一直到现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一套共12本,每本依旧保持了轻量的特色,也用非常直接的标题点名了科普的内容,坏的一方面来看,这种轻量化形式没有办法进行深入的科普,也会留下很多未尽的疑问,但好的一方面,对于现在的速食文化,企鹅科普以高度概括,且具备准确定的内容,给了全年龄段读者了解世界的渠道,作为一种科普汇总或总结,这一点完全可以成为深度阅读的开始。

这套科普的轻量所在不仅在开门,也在内容上,每个小标题都用仅一页内的版面解读,对应页面是一张全彩图片的解析,仅仅是作为方便理解使用的插图,然后薄薄的一册讲完整个话题的发展脉络。在这一点上,企鹅科普更适合低年龄段的阅读,对于儿童而言较难理解的内容,都会转化成对图片的理解,例如宇宙起源这种宏观的问题,恰恰可以通过图片的展示来说明有些假设的可能性。

小科普系列不容错过一定有宇宙的开始,《宇宙大爆炸》从混沌时期开始讲起,宇宙从一场能量的爆炸开始,在众多行星中开启了分子与元素的历程,宇宙开始产生能量,从能量开始,到生物环境,企鹅科普总结了众多关于宇宙起源的学术观点,以时间为线索,我们能够看到人类认知的不断前进,即使是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也有局限在自己领域的时候,科学有时可能就源于不断的思考与假设,只有放宽思维,才有可能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真谛。

反观跳到《巫术》一册,科普的内容着眼于历史,记录了许多关于中世纪女巫审判的黑暗历史,我们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曾了解过这段历史,像是教会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控制异教徒,煽动恐怖情绪,才导致了这场惨痛的女武审判,但实际上,《巫术》中提到,其实当时是面对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突如其来的通货膨胀导致了穷困场景,在地方统治的角度上,权力机构为了稳定政权,借口恶魔等因素转嫁人民的抱怨,才导致了这场关于巫术的审判,而其过程中处决的人数也并没有达到一些影视作品所说的夸张数量。

当然女巫审判依旧是人类发展中的黑历史,但如果我们以为那是蒙昧时代导致的惨痛后果,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应该是早已远离我们的故事了。《巫术》用数据告诉我们,实际上,关于巫术的审判在2014年依旧有迹可循,甚至在21世纪,每年在全球范围仍旧有千余人因此丧命,即使我们已经明白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识的掌控,但是有些人还在这种错误的信仰之中。像当代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些相对原始的部落中,巫术甚至可以凌驾于我们所看重的人权或是政权之上,并且形成自己运行机制。如果说这个世界注定存在参差,这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样子。

就当我们正在讨论宇宙起源的科学可能的时候,当我们已经在研究反物质与暗物质的时候,当我们开始借用人工智能的力量改变生活的时候,仍旧有人因为巫术或施咒的可能被指点甚至被审判,这样的差异无疑是一种矛盾,这可能也是企鹅科普收录巫术内容的原因,正是这样的差异性和隔离感才让我们意识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即使我们时而会走错方向,时而也会犯下错误,但历史的前进一定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索,而科普最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为全人类指出路途的方向吧。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十四)

翻开《巫术》之前,笔者对这本科普书充满了兴趣与想象——此书是否会讲上古巫术?此书是否会对巫族或巫术进行科普?那介绍的形式又是如何?

拿到书时,看到封面才发现,作者是英国的。(真是愚蠢,之前就应该意识到这点的。)

封面

既然作者是英籍的,那这书肯定不是讲华夏上古时代的。笔者再仔细想了一下,欧洲的话,最出名莫过于女巫了吧?

此时,笔者想起了一篇自己还没开始写的短篇小说《威廉古堡》——与周董的一首歌同名,里面便涉及到欧洲的女巫。当时仍满心欢喜,女巫的素材总算是有了。

然而,翻开书之后,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并非如笔者所期望的那般。这真的是一本科普书,如同用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科学背景来解释当地的民俗来源一样,这本书为读者详细地解释了关于女巫、女巫审判等一系列女巫传说的由来。

按书里所说,所谓的女巫审判,实际上是当时欧洲社会上的一种政治产物。那个时代,欧洲社会出现了通货膨胀,而气候又非常之差——小冰期,不管哪个阶层都有一股怨气,此时社会需要有人来承受这股怨气,而女巫就是最好的承载品。

女巫的来源,则是由各种元素的结合体,欧洲的魔法传说、富豪对某些女性乞丐的怨恨(富豪在拒绝穷人的乞讨后,自己的后代生病甚至死亡,所以认为那些穷人是女巫)、当时一些宗教信徒的传言——这世上存在女巫,因而世人开始相信女巫的存在,当时的意外、流行病、传染病,都变成了女巫使用巫术。

本书的科普,大致是如此,接下来,笔者开始谈一些书外的东西。(我来误人子弟了!)

关于我国上古巫族的传说,多种多样。虽然巫这个字在现代社会有些飘渺,但从流传下来的书籍中可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如《山海经》、《春秋左氏传》、《诗经》等等。

巫是什么?有人说是部落祭司,有人说是上古医师,有人说是神话人物。关于神话人物这点是真是假,笔者无从评判。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巫族相信万物有灵,而且可以通过精神感召祖巫降临,并能召唤各种生灵助战,修行传说中的通灵术,不需具备强横的力量,讲求一种精神信仰和精神力修为,成效极快。《说文解字》:“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也。”又《汉书.郊祀志》:“民之精爽不贰,齐萧聪明者,神或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使制神之处位,为之牲器,能知四时牺牲,坛场上下,氏姓所出者以为宗。”正所谓:神魔鬼怪妖佛仙,天心修为我为前。十二祖巫在天佑,三界神通舞中诠。

笔者对易学兴趣极大,对道教五术“山医命相卜”也有些了解。在上古时期,是没有道家或道教一说的,那么,在上古时期,五术又是以什么名字存在呢?自然就是巫了。换而言之,道源于巫!

巫,有祭祀之能,有医治之能,有卜筮之能。由此可见,上古的医学、占卜、祭祀,都是由部落的巫掌握,或者说,掌握了这些能力的,就是巫。

而经过发展之后,巫术开始分化、脱离。医学率先脱离了巫的行列,《黄帝内经》可为证,其中虽有巫的风格,但却不曾提到关于巫的事情,自此之后,医学脱离巫术之说,独立存在。随后便是祭祀,虽然都是沟通神灵,但是巫术中的沟通神灵,是沟通部落的图腾生物来守护部落,在巫看来,他们与神灵是平等的,然而后世的祭祀中,祭祀的过程几乎是祭司沟通上天或沟通山神或沟通龙王,来达到国家风调雨顺、安稳发展的目的,在祭司眼中,神灵便应高高在上,人类唯有满足神灵的要求才能存活,不可得罪上神。最后便是卜筮,卜筮又分出多种,卜卦、命理、相术、堪舆、蛊术等等。想必伏羲的先天八卦大家有所耳闻,而在传说中,伏羲是巫,女娲亦是巫。在卜筮脱离了巫术之后,各自形成门派,而分化的道术——暂且以道术称呼——逐步完善,并传承下去。

此后,巫术便渐渐于华夏大地上消失匿迹。其实,在现代,巫术并未完全消失,一些古老封闭的村落依旧有巫的存在,他们保留了巫的传统——巫舞、巫咒以及巫医,随着国家发展、媒体发达,这些村落的传统开始流传出来,巫的历史也逐渐为人所知。

以上皆为笔者瞎扯,诸位看看就好。

企鹅科普(套装12册)读后感(十五)

刚拿到这套《企鹅科普》时,我不禁为它袖珍的个头捏了一把汗。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书籍一般都需要较大的篇幅,较大的开本才能图文并茂的进行呈现,而本系列每本都只有薄薄的一册,开本也只有正常书籍的二分之一,着实令人担忧。更令人惊讶的是选题,《意识》、《巫术》、《量子力学》、《遗传学》。。。这些哪怕对于成人科普而言都较为深奥的主题竟然占据了这套书的大部分,青少年读者们真的可以理解吗?带着这些问题,我翻开了其中最感兴趣的《巫术》和《意识》。

两本读罢,我最大的感受是简约。首先,全书都贯彻了左半页文字,右半页图画的排版,没有很多儿童科普书中花里胡哨的设计。其次,左半边的文字内容都围绕着一个个的小标题展开(多为一个问句),每页简单的以一段话的形式集中阐述小标题描述的主题,例如“意识存在于哪里?”。第三,整体的组织也比较简洁,开头开门见山的用一副图画概括了最有趣最核心的内容,结尾是文献引用,中间全部是一个个的半页章节,并没有复杂的逻辑组织或者是理论体系。如此简洁的设计自然是有利有弊,但简洁不一定意味着简单,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出丛书编辑和作者的独特想法与考量。鉴于评价一套儿童科普书最重要的两个维度分别是有趣和可读性/易读性,我也简单从这两个角度谈一下本书的优劣。

有趣性方面,本书开创性地摒弃了传统儿童科普读物从形式上创新吸引孩子的方式,而是试图从题材和内容上深挖来维持注意力。在我看来这个设计虽然很有野心,但根据孩子年龄段的不同最终效果会差异悬殊。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而言,本身在阅读上就存在障碍,题材的有趣深入反而变成了可读性的制约。也许传统的那些花花绿绿,可以互动,有趣好玩的形式设计更能博得他们的好感。但对于有一定阅读基础,且正处在对于科学充满好奇心阶段的青少年,这本书的小章节选取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主题,例如“昆虫有意识吗?”、“机器人是否可以获得意识?”“对女巫的刻板印象”等等。有些单元的主题甚至和主轴存在偏离,但相应的有趣程度和可延展性也大幅提升。每个单元的一个点在一本书中连成一张小网,而整套丛书则连缀成了一张知识大网,不同于其他科普书线性的,循规蹈矩的阐述方式。这对于,启迪青少年们的认知,加深其科学印象大有裨益。

可读性方面,首先,本书的语言和文字都有些偏向于西方语境,也会以一些西方的常识作为阅读的基础(这一点在《巫术》这一本里体现的较为明显,如果孩子本身对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历史文化毫无概念,也许会存在阅读的麻烦)。其次,每个章节配的图画也是典型的西方童书的插画风格,考虑到插画上统一没有文字注记,部分插画和文字内容部分的联系不够紧密,但大部分还是可以起到辅助文字加深理解的功能。第三,前面已经提到了本书的篇与篇之间彼此独立,没有太深的联系。虽然这导致系统性不强,但相应的每个单元的内容就会显得较为凝练、集中,便于孩子们理解。

最后,简单地总结一下,顺便给出一些阅读建议。整体而言,这套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装帧,排版,内容、图画都做到了比较优质的水平,但阅读体验可能会因人而异。客观的来说,这套书更适合于已经拥有一定阅读量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甚至初中学生阅读。一方面,这套书的主题选取较为深奥,内容也偏西化;另一方面,本书小开本的设计非常便于携带,即使带去学校也不会增加太多负重。阅读的方式上,第一是可以作为青少年感兴趣的问题的索引或是灵感的启迪,每本书的每个单元都有点浅尝辄止却也不乏趣味性,基本上都给出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孩子们可以在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小标题进行互联网检索,延伸知识图谱,扩大知识面。第二是可以作为一个主题简单而迅速地入门,例如孩子们对于一个特定主题感兴趣而进行翻阅,可以迅速获得一个大致的基础印象。第三则是可以作为青少年朋友们在碎片时间进行放松学习,增广见识的口袋读物。

左文字右图的简约设计

开头的简单引入

袖珍的开本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