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圣经》是一本关于职场跳槽的指南书籍,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和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规划和执行自己的职业转换计划。作者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跳槽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让读者在职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
跳槽圣经读后感(一)
能够(尽量不过期地)应用到其他公司的(尽量有稀缺度的)自身专业和经验才是技术资产 先积累尽量有稀缺度的专业,然后积累经验。 优先考虑能够呈现个人绩效的岗位,便于离职找工作和雇主挑选 普通人应当通过经验进行竞争而不是专业性,前者通过选择赛道积累经验来竞争,后者需要环境+自身才能 随着年龄增长人力资产会越发重要,人力资产=因为是他所以可以 职业=一只脚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一只脚在会逐渐变强的领域,两手准备能避免在其一成为危船时逗留 上升期公司(岗位数和可替代性低)=投资风口或打破低效率行业固有逻辑且合理规划的公司 选择公司标准:市场价值提升、工作环境轻松、发挥才能的可能性 自身:寻找理想状态而不是whattodo的人,可以将自己身上被人称赞(擅长)/无压力进行(喜欢)的事项作为工作,并贴上自身标签,根据使该标签更稳固的方向选择工作和提升市场价值,在此基础上最低限度地减少在工作中撒谎。一般来说,在工作上,标签有不可替代性。 环境:好的紧张少于3个,工作会没有乐趣,坏的紧张多于10个会导致疲于应付,都属于需要考虑换地方的场景,前者一般在公司外部,后者一般源于公司内部
跳槽圣经读后感(二)
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打开这本书呢?我想离开公司这件事已经想了将近一年,但是仍然想的不是很清楚。我向朋友倾诉衷肠,但那些纠结、害怕、难过、又或无畏的情绪只能倾倒一部分,并且聊到最后,我们都知道这解决不了问题。我看网上裸辞的爽文,看他们辞职后调整自我,重寻自我的生活,喊出响亮的口号“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时不时给我沉闷的生活带来希望的光亮。那么我辞职之后,能像他们那样幸福吗?这个问题我只能问自己。
但是我辞职之后,对游玩的欲望并不强,我只是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工作状态,没有那么逼仄,所以可以忍受,但是忍得越久,却越难过。
我明白了,我难过的点是在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难过的是对未来的恐惧,我四周好像都是镜子,一举一动在全方位的呈现——真实,但没有一点想象力。我该怎么想,我要去哪里,我抱着这样的疑问打开了这本书。
1.TO DO和BEING型
作者把人分为了2种类型,一种是to do型,即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从结果去推行动;一种是Being型,即没有什么“一定要做的事”,享受某种Ing的状态,这种人也是存在的,且大量存在。这种分类给我很大的心理安慰。之前向自己追问了一年的问题:我到底想做什么?结果是没有答案的。我一直不敢承认这件事,或者说承认这件事让我很痛苦。尤其是看到身边的好朋友都有to do的事情时,这种焦虑尤甚。我接受了我是Being型的人。那么目标就好找了,只需要跟着市场规律走,这是现成的规则。
2.去除跳槽耻感
作为人事,追求人员的稳定性可能是理所应当。对于公司来说,拥有优秀的员工,有跳槽的能力却不走,就是最能证明这个公司“有前途”的实证。而更多的情况是,公司有有一群优秀员工能在那里工作2-3年就已经很好了。而对于个人,组织保护个人的时代已经结束。不知道什么时候,个人就会被从组织中踢出来。忠诚?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企业裁员的时候可没有凭资论辈。
3.想离开却不行动的人,只是在抓住“救命稻草”而已
我很认可的是,当人是为了自己工作的时候,将会倾尽全力“抬轿子”,那些没有市场价值的人,会紧紧抓住公司这根救命稻草。这句话在我心上敲了重锤,我一直在逃避自己市场低价值这个点,从过往的经历中,我找不到亮点,并一直为此痛苦。但这件事有什么复杂的呢?只需要分析一下供需关系就好。我意识到我已经把这个公司当做救命稻草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死”了,这已经是我最坏的状态了。
跳槽圣经读后感(三)
因为近期刚换了工作,对重新适应环境这件事情还没想明白,日子过得有点难受。
总体对这本书的写作方式不是特别满意,一方面觉得作者写书的这个角度有点敷衍,用自己咨询跳槽的过程作为经验分享,但本身却没有针对跳槽这个话题做很多理论与大数据研究的功课,感觉不是特别令人信服;另一方面描写了大量自己作为菜鸟小白咨询与思考的过程,废话居多干货太少。不知道是不是国内出版商为了夺取眼球才取名叫做跳槽圣经,好奇日文版本是不是叫做圣经,这名字取得相较于内容来说,稍显狂妄。
既然花时间看了这本书,总得总结点相对认同的东西。
1、要选择处于上行状态的行业:针对这一点我是认同的,关键在于,上行的行业在目前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到底是哪些行业?估计还得琢磨一下经济学,研究下当今的经济形势吧。这就跟买彩票似的,买中了就幸运了。但我是暂时没有搞明白的,当下恰巧从一家组装行业跳槽出来,进入了一家汽车行业的上游供应商,完全没有考虑行业是否处于上升期这个问题,当时只是根据财报觉得这家公司毛利相较于组装这个毛利少得可怜的行业来说,是一家利润不错的企业,由于之前吃够了不挣钱的苦,觉得只要赚钱什么都好说。但就今年这个经济大环境来说,估计制造企业都不好过,换了个环境,在适应环境和重新搭建体系上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累是不用说,压力也是密集的没法说。行业选的对不对?我没办法回答自己,这本书也没办法给我答案。
谁不知道要去个好行业呢,关键怎么押得准呢?千万次的问......
2、提升市场价值的方法:20岁的时候依靠的是专业性,30岁的时候依靠的是经验,40岁的人依靠的是人力资源。针对这个论点,还是有点共鸣的,本人是个财务从业人员,20岁的时候没有紧迫感和压力,毕业之后没有加入考证大军,觉得没有享乐的考证生活是践踏青春,青春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去追求,然后到现在30出头也没追求出什么花来,错过了20多岁考CPA的时间,只是随便应付了一个中级,其实蛮后悔的,大好青春就那么拿去挥霍了。现在有老有小忙工作,真抽不出时间考证。莫名的各种焦虑感,最近在招募成员,发现有CPA证的简历至少是你会面试他/她的其中一个理由,不然简历太过普通连面试的理由都找不到,有证至少证明他/她专业知识比较扎实吧。我现在属于30多岁靠经验的阶段。专业性也许没办法用证书说明问题,经验还是可以拿出来用用的。说到这里想到近期面试的应征者,随着教育越来越好,所以收到的简历里,年轻些的,留学回来的,证书一大堆的,真是不少,如何在茫茫应征者中脱颖而出呢,有经验又有证书不是更加能说明问题?压力好大......,在此默默立下一个考证的flag,有经验后考证会不会更容易一些?
依靠人力资源这一点我还是认同的,以前同事也有出来创业做到高职位,让我帮他找人,或者是希望我也加入的,但考虑到公司规模与经验积累问题,我暂时没有考虑加入,希望真到了40多岁这样的好机会能多给我留一点。
3、鉴别跳槽目标公司的三种标准:(1)市场是否会提升;(2)是否有轻松工作环境;(3)是否有发挥才能的可能性。我想说这三个标准如果不是进去了跳槽公司,自己有切身体会的话,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目前我刚跳槽的这家公司在我看来暂时能符合的就是第三点了,啥体系都没有,完全靠我自己发挥,还真是有“发挥才能的可能性啊”。就凭这一点,我觉得我目前还是有理由做下去的。
4、关于工作中的“快乐”。这是我从工作以来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到底什么工作能让我快乐?我问了自己很久,也找了很久的答案。卖珠宝,从事与美有关的工作(美容),卖衣服,卖茶叶,当导游,当教师,当医生(看完《弃业医生日志》之后就放弃思考了)...这本书最让我认同的一个论点就在这,书里的黑老师将人划分为两个类型:重视“干什么”的to do类型,以及重视“想做什么样的人,想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的being类型,99%的人都属于being类型,所以我属于99%的正常人。针对这类人,黑老师提出:(1)提升自己的状态,要有足够的战力;(2)提升环境的状态:紧张和放松之间的平衡应处于让人舒心的状态;(3)写下半年中自己感觉高度紧张的情况,如果不好的紧张情况超过10个的话,那么就需要换一家公司。如果好的紧张情况不到3个的话,就尝试挑战一下更难的业务或者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4)对于being类型的人来说,并不是一定要找到自己内心真心喜欢做的事情,但是,任何人都会有想做的事一些小事,对此,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寻找这种小事情。4.1从别人称赞自己擅长某件事,自己却一时反应不过来是什么这方面着手寻找。4.2从自己平常的工作中完全感觉不到压力的事情着手去找。
针对这段话我,我想到曾经我各种埋怨生活的时候,老公问我到底要什么样的生活的时候我的回答:我想要一个工作有成就感,有时间看书,出去旅游不心疼钱的生活。工作有成就感,很重要。曾经我经历过特别没有压力的工作状态,每天都觉得人生非常无趣,冒出各种毫无由来的烦恼。也面临过各种不好的密集压力,这种感觉也非常不好,所以最终冲动辞职了,寻找一个压力适当的工作对我的快乐感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是认同这一点的。最后我老公回答:“工作好,有钱,有时间。你这个要求太高了,几个人能达到,我们都在出卖自己的时间换钱不是吗?”当下觉得我老公说得太对了,我们都是在用时间换钱,如何取得之间的平衡呢,实在太难了。如果按照黑老师说的,记下压力的密集度,我应该立马再次辞职了,因为最近这份工作的压力实在太大,也可能是工作还没步入正常轨道吧。希望以后有实力按照黑老师说的方式选择工作的状态,那是在自己足够强大的情况下才有底气这样做吧。
另外,找到自己真心喜欢做的事情还能提升自己技能的,我暂时把它定为写总结吧(工作、生活、看书、看电影)。喜欢也能提升自己。
5、给自己贴上标签。针对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就拿近期招聘人员的经验来说,非常着急用人,简历其实收到不少,20份简历里面,想要面试的人只有不到5人,面完真正想要的只有1人,这1人最后还选择了别家。总体情况就是找人和找工作都不容易,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是需求的匹配很难,信息不对称会浪费用人单位与应征者的时间,尤其是应征者没有好好总结自己的情况下,简历完全没有重点;其次是应征者真正能总结自己的不多,没有为自己贴上标签。所以为自己贴上标签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有了标签,你才能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用人单位也能迅速得到你的专长与闪光点。所以近期感触很深,总结自己真的很重要,这是我在面试的时候很看重的,沟通能力和总结能力是专业和经验之外我更看重的能力。所以审视自己,我发现自己也需要在个人标签方面也需要多加提升。针对不同的职位需求,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标签侧重点。
总体来说,这本书告诉我的道理也不差劲,跳槽并不可怕,平常心对待,好好总结自己,找好一个跟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压力与放松节奏相间,能力的提升应该是永恒的状态,但某一份工作并不是永恒,希望能找到一个持续稳定的好状态。
希望自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