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通过对林徽因这位杰出女性的生平和性格特点的分析,揭示了她作为一名独立自主的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所表现出的坚韧、执着和勇敢。林徽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才华,成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女神,展现了女性应有的自信和坚强。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读后感(一)
能够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很潇洒,能够在别人的世界里活得很漂亮,这就是我眼中的林徽因。
之前一直认为这样的完美女人是虚构出来的,是众多写字的人凭空臆造出来的完美对象。读过这本书后,恍然大悟,她的完美,她的倾城,都是她努力的结果,是真实的。
她文理兼修,精通外语,会作诗,会写文,还懂设计。她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自己周围的一切。
如果不想等到自己老了再后悔,那么就趁着年轻多多充实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吧。向林徽因学习,为时不晚。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读后感(二)
在书店不经意间发现了这本《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随手翻开,看到林徽因生命中中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在专业领域的顶尖建筑师梁思成,一个是浪漫诗人徐志摩,还有一个是为她终身不娶的学界泰斗哲学家金岳霖。三个杰出的男人爱了她一生,而最终,她嫁给了名垂青史的梁启超的儿子。
特别好奇,什么样的女子能让那么多优秀的男人围绕着她,爱着她,这分明是一段三角恋爱,换在今天也是一段收视率很高的韩剧。但翻到最后第256页,我还是由衷的从心里佩服这位才女。我们谁都无法成为第二个林徽因,但做女人,我们可以学习林徽因,无论是否生的漂亮还是要尽量活得漂亮。
带给我触动的有很多点,林徽因还是好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是真的要开始学习才行。
敢于梦想成真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文弱女子,居然敢立下学建筑的志愿。这不仅仅是一份选择,也是一份坚持。她认为“把艺术创造与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并且影响了当时的梁思成,梁思成回忆说:“我当时连建筑师什么都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融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欢绘画,所以也选择了建筑专业。”
1930年到1945年,她与梁思成共同走了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获得了很多惊人的发现。后来她又参与了国徽图案的设计工作,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建造。
这份热情成就了辉煌的事业,感染着身边的人,永远对生命充满了热情,这种敢于梦想并坚持为梦想付出的人值得敬佩。
自由行走在感性和理性之间
徐志摩遇到了16岁的林徽因,为了得到林徽因的爱情,硬是逼怀了孕的妻子离婚堕胎,目的是让林徽因明白,我足够爱你。而多年之后林徽因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理性战胜了感性,最后选择了让生活和事业平衡的姻缘梁思成。而金岳霖的闯入也是对她和梁思成爱情的考验,她却选择了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告诉自己的丈夫,三个人的情感成了透明公开。她没有选择徐志摩,也没有选择金岳霖,最后选择了和自己有着同样方向,能够看得见幸福的梁思成。自由的行走在感性和理性之间。
永远都爱生活的高手林徽因
她经历过6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她是出身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的大家闺秀,20岁以才貌双全文明于当时北京的上层文化圈,用业余时间就创作出了一些非常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她的太太客厅在当时汇聚了京城文化圈的中心人物。在流亡的岁月中,饱受颠沛流离辛苦,却依然热爱生活,给家人给孩子和更多的希望和安全感。
梁在冰回忆:“妈妈和爹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连外婆的一些首饰也搭上了,妈妈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的装修,铺了粗木地板,在靠窗的墙上做了一个简单的小书架,下面的木凳上一些饰布,妈妈在家里陶质土罐中插大把的野花。”在艰难的岁月中,她没有放弃给孩子希望,让人敬佩!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样的女人值得三个男人珍爱一生。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读后感(三)
有人曾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比较,不免纳闷:为何才气比林徽因要大得多的张爱玲婚姻是失败的,而林徽因的婚姻生活却是那样让人生羡?
说到林徽因的婚姻,必须要说到徐志摩。徐志摩对林徽因着迷时,他的妻子张幼仪千里迢迢来寻他来了。张幼仪告诉他,自己已有他的骨肉了。他居然说:去打掉吧。妻子说:听说有人因打胎死掉的。徐志摩这时说了一句"挺富哲理"的话:还有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就不坐火车了吗?
也许就是这样一件事,让林徽因下定了离开徐志摩的决心。林徽因是才女,她当然也会爱上徐志摩这样的“俊才”,爱他的俊朗潇洒,爱她的罗曼蒂克,爱他的诗才横溢。但她绝不会把这些放在第一位。那她又会将什么放在第一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说到另一个男人,即与她一生相厮守的梁思成。
林徽因在建筑设计上自有天赋异禀,可她最初在与梁思成一同工作的日子,画着画着就做别的去了,这时,梁思成会一声不吭的为她画完。就是从这细枝末节的事情上,林徽因这个“小女子”窥见了梁思成这个“大男人”的气度与襟怀。 抗战期间,梁思成固守在贫穷的李庄,林徽因不畏艰难紧紧相随。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也从70公斤下降到47公斤。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笔耕不辍。
这时身体也差强人意的林徽因,为梁思成的身体担忧,更是不停地咯血。在劝说梁思成未果的情况下,她也就与梁思成一道投入到了著述中。就是在粮食匮乏、没有电、臭虫横行的李庄,两人每天几乎都要伏案工作到深夜。到抗战胜利时,他们写出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
也就是在这段日子,有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去美国,梁思成却拒绝了。他说:“中国在受难,要与自己的祖国一起受苦。” 如果说这样的事情已让大家对梁思成心生大大的敬意,那么还有一件事让人的灵魂更是受到震撼了。
1944年,美国要中国为他们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及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这个任务也就顺理成章的落到了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梁思成的身上。让人没想到的是,梁思成竟将这事管到了日本的国土上——他要求盟军不轰炸日本的京都与奈良。
本来,梁思成与日本不光有国恨,而且还有家仇。他的弟弟梁思忠,林徽因的三弟林恒就死在日本人枪口下。可他还是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他说,要是从我的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有人说,不要以为他这是迂腐,你的胸中一定会有着另一种感觉,那就是——高贵!高贵到野兽也无法夺去他胸中的仁爱与责任。
由此我们也就知道了,林徽因所追求的是一种在仁爱前提下有担当的男人。而事实上是,梁思成不仅仅是对妻子儿女家庭的担当,还更是对世界文明对人类进步的担当——一种高尚的犹如巍巍大山浩瀚大海般的担当。
而张爱玲呢,尽管胡兰成是一个汉奸,她却看不到他的人格的残缺,只注意到他的风流倜傥,机敏有趣。说什么:“见了他,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样的花是开了,可那只能是结出一串又苦又涩的坏果子的花。
她的朋友就曾有这样的回忆:一天,她的朋友去看她,发现张爱玲穿了一件袍子,快乐异常,忍不住说这是胡兰成挣了钱给她买的。她的快乐是要让朋友知道自己的男人也是能养自己的。是的,张爱玲也是喜欢胡兰成有所担当的。可那样的担当只因自己择偶观上的本末倒置,使得其可望而不可及。谁都知道,大多时候,胡兰成是靠张爱玲的钱养着的。
由此,我们似乎还可以想象的出,当年林徽因在见到徐志摩时,与张爱玲见到胡兰成的感觉大约没什么两样。可两个人的择偶观迥然不同,也就有了后来的幸与不幸。
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终生有靠?关键是女人得明白往哪靠。且不说只有花拳绣腿的男人——这种男人不说也罢。那些满腹才华的男人,如果他的臂膀是软塌塌的,那么女人们还是别靠的好——靠不住啊。
男人应该有一副坚实的臂膀,所谓”铁肩担道义“。唯这种男人,才能担起女人一生的幸福。
其实科学家说,人是唯一一种接受暗示的动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把你变成什么样子。一生中有三种人会不断的给你暗示,用行为影响你,他们是老师,朋友,和伴侣,良师益友可以有很多,但伴侣只能一个,一定要为自己负责任,因为这件事情决定你一生的高度。选个高贵的人做伴侣,这个问题无关男女都一样。 (via本篇转自网络与大家分享,找不到原作者的基础上在此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