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锦集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4 10:10:34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9-14 10:10:34   小编:

《面对年老的勇气》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年迈的老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强和勇气。他不畏将近百岁的高龄,坚定地面对每一个挑战,展现出了无畏的生命力和乐观的态度。这篇文章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一)

和妹在精选书店买的盲盒。同为东亚家庭背景和老龄化社会,以自己的经验娓娓道来,越往后读越在思维上有新的展开。虽然道阻且长,提炼一些观点; 1.父母无法对子女的人生负责,因而不应干涉子女的选择。 一旦子女人生受挫会产生额外的伦理困境。 2.承认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要接受人生就是会遭遇很多没有道理的事。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但以东亚的亲子关系很难说服自己。 3.着重人的“存在”,而不以生产力作为价值的衡量标准。 老人价值感的缺失是溺爱孙辈的因素之一,背后在发挥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取向。 4.父母的失去记忆意味着作为子女与之一同走过的历史和记忆中的自己也随之消失。 似乎爱的神话被打破了,但唯有去相信对方的选择。 5.尊敬的英文是respect,意指“看着对方真实的模样”。 衰老也是我们真实的模样。 6.我们的社会已经忘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陪在对方身旁”的力量了。 7.照顾父母需要认真的心态而非沉重的心情。 权力关系对调后最高效的相处是忘掉拉扯重新开始。 8.以“人”而非“子女”的身份听对方说话。 9.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只能付出,甚至连感谢也无需期待。 所有行为都是自己的选择。 10.我们必须以能让婴儿,幼童,老人,残疾人和孕妇等所有人都安心生活的社会为长期目标,思考该如何做到。 白人代表黑人,男人代表女人,不忽略与遗忘每个个体是文明纤细的证明。作者很细致地向读者展示了可能会发生什么以及分析了矛盾产生的心理因素,并诚恳地给出了建议,读完仍是感觉疲惫无力,这注定不会轻易。哪怕是作为咨询师的作者依然要警惕和克制,爱的妥协里也有理性的算计,子女和父母就像静能里的双方,没有可以松懈的时刻。最理想的状况依然是进行“人”与“人”的交往,并尽可能去耐心地接受一切,抓紧可以爱的时间,哪怕爱要付出代价。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二)

正当我们为生活营营役役的时候,父母正在一天天老去。我会心怀感恩的去对待陌生人,但却羞于对自己的父母说出一句感谢。我陷入一种困惑:我是不是从来都没有学会如何和父母相处?

这是一本小小的能够安静读完的书,既不提供医学常识也不涉及生死哲学,只用一件件小事描绘作者与父亲相处时的画面,一个个与父母相处的故事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我能够一窥作者是如何和父母相处,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

作者曾因为心肌梗塞而病倒,而之前连声音都无精打采的作者的父亲突然像年轻了十岁一样变得神采奕奕,作者的父亲大概是觉得儿子病倒了,自己得打起精神来才行。作者由此得到一个观点:最好的孝顺就是不孝。

这个观点我很赞同,我的外公心肺功能一直很不好,严重到不能下床进入重症监护室,父母一度觉得外公不行了,默默地提前准备后事,但是父母和外婆一直都悉心照顾在左右,外公身体虽然不见好转但也没有生命危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外婆的生命,但是外公身体却渐渐好了起来,慢慢的甚至可以自己做饭,在门口走动走动了,全家人都很惊讶。

曾经因为生病而无法动弹的人应该可以理解,无法动弹又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若要相信自己的生命还有价值需要极大的勇气,其实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小时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会想,如果父母不在了,自己该怎么办?想着想着就会流泪。为过去种种后悔,为未来种种不安。但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预知未来,未雨绸缪不是坏事,但不到当下就无法知道究竟发生什么,放弃预测,活在“当下、眼前”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初入职场更能够感受生活不易,因为亲近,我们很难发现父母变老的痕迹,往往是偶然间发现他们多了很多白头发。以前觉得和父母在一起总得做点什么,回家也需要一个理由,其实静静陪在身旁就有意义,就是一种贡献,觉得没有意义的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只以生产力来判断一件事的价值。同样的,年老的父母只要健健康康的活着,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对于家庭来说就是一种贡献,他们并不再需要做些什么。看起来毫无作为的父母,只要活着,就成为能凝聚全家人的向心力。

喜欢腰封上的这句话:真正面对父母的老去,开始为告别做准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你多年轻或是多成熟,这都是一个困难的人生难题。

希望你翻开这本书,得到你需要的勇气。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三)

书名很容易让人误解,以为是面对青春不在、岁月易老的勇气,其实是讲如何与年老的父母相处的一本书。

很多内容是作者在照顾老年痴呆的父亲和过早离世的母亲过程中,自己的亲身感受与体会。

第一章 父母教会我的“人生意义”

亲口告诉父母,活着就有价值。非常认同,已经在去年某同事父亲因病主动选择离开家人时,告诉我妈了,活着就对我很重要。

-----------------------------------------------

第二章 接受现实的勇气

想到老年痴呆的姥姥,不知道她生命最后几年的时候,我妈心里是什么感受。作者重点强调的就是,父母无论变成了什么样,都要去接受现实,其他选择均于事无补。如果父母忘了过去,那就重新开始吧。

-----------------------------------------------

第三章 与年迈的双亲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一章里的启发稍多一些,摘录如下:

1. 子女无法让父母幸福,人只能自己让自己幸福

2. 子女不要阻止父母想做的事,有时,我们的阻止只是怕自己因此跟着遭遇麻烦,实际该做的是帮他们实现并远离危险

3. 不能期待父母说“谢谢”,也没必要

4. 待在身边,就是一种支持,陪伴很重要啊

5. 不需要对父母激动或争执,冷静说出自己的想法,撑不住就寻求帮助,激动没用

6. 默认对方“动机纯良”,这条不仅适用于父母,也适用于和他人相处,这样就不会因为对方一句话或者某件小事而困扰自己了

7. 做得到的人,在做得到的时候互相帮助,才是可以安心养老的社会

特别受不了这本书经常会有章节在观点上出现重复,啰嗦。

-----------------------------------------------

终章 乐在“当下、眼前”

有效率的人生,没有意义——我不这么觉得哈,虽然走的慢一点可以享受生活,但如果走的慢只是逃避现实,那还是忙碌一点的好

不需要为了“下半辈子”而改变生活方式,是说如果有问题,就积极改进,不用考虑自己到底后边还要活多久……

人生不要拖延,最后这一节转的很好,事例也非常精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中描述的死刑犯的反应真心亮了,有意思。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四)

姥姥晚年的时候开始愈发痴呆,最初只是脾气和行为古怪,比如早饭时把粥倒进袖口里,逮到好吃的东西撑得哎呦哎呦,和当时才五六岁的表妹抢苹果吃等等,家里只当是又多了一个“老小孩儿”。

直到后来开始叫不出家人的名字,坐在三层的楼梯上找不到在二层的家,然后连儿女也不记得,家人才意识到姥姥的老年痴呆已经很严重了,以前不知道“阿尔兹海默”这么洋气的名字,只知道姥姥变傻了,亲友会像逗孩子一样问她“你知道我是谁吗?”,然后不忍她拼命努力却依然迷茫的眼神,便告诉她,她一遍一遍复读想要记住,但记忆却早已失效。

姥姥走的时候,浑身脏器衰竭,大小便失禁,连句遗言也没有。从患病到生命的末期,整个过程太过漫长而又折磨,然而痛苦的不仅仅是姥姥,更是这些被她遗忘的家人,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妈妈和姨妈舅舅们都对“老年痴呆症遗传几率”这个问题人人自危。

我妈妈一直对我姥姥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不满,所以当她开始成为母亲并感受到女儿的贴心时,她开始想要用事实和我姥姥展开理论,可惜那个时候姥姥已经开始生病了,生病的姥姥有时显得刻薄而又尖酸,她忘了我妈妈是谁,于是毫无顾忌对着我妈大谈特谈“女儿没用,泼出去的水”之类的言论,以至于我妈心怀愤恨却无处释放,这种情绪转化成对“老年痴呆”的深深恐惧,她总是担心地问我:如果妈痴呆了,像你姥姥那样跟你说话,你会不会恨妈啊?

在我的生活经验里,很多人是没有勇气面对衰老这件事的,大多数为人子女者也不愿意接受父母在日渐老去的现实,因为那意味着无条件为我挡风遮雨的港湾在日益萧条直至不在,以至于我与死亡之间再无遮挡,我将独立面对风雨并硬着头皮为身边人撑起伞,无论坚定还是犹疑,都要独自面对生命接下来的路——通往终点的旅程。

《忘不了餐厅》口碑那样惹火,但看了两集之后,我却不敢继续再看,我哭着跟我妈说“妈,我不怕你痴呆脾气变坏,但我怕你会忘记我”,我没有办法想象自己在我妈的记忆里消失这种事情,有点像被否定了存在,那么多的时光只剩我一个人知道,于是幸福不能再被共同回忆,变成了一个人的秘密。

面对年老的勇气,不只是面对父母的年老,还有随着父母一起老去的自己,小时候总有种感觉:只感觉得到自己的长大,却看不到父母的变化。直到成年或者离家,隔开时间和空间,才能发觉衰老的发生。父母不是突然变老的,大都是在孩子独立探索生活的时候发生的,是孩子的成长把他们拉下了全能的神坛,开始意识到父母的局限和那些无能为力的时刻,他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们也不是完美的孩子,哪怕有天你忘记了我,我也会努力记得你——连同你的记忆一起!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五)

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呢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说什么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六)

高中时,曾经读到香港电台主持人梁继璋写给儿子备忘录里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以至于五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在屏幕面前坦然有序的敲打,那句话是“亲人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而读这本书时,作者的情理至深处,总会让我想起这句话。

我以为自己足够年轻,读这本书为时尚早,可能无法产生共鸣,但其实我们比父母更应该拥有这种勇气,尤其是当我们发现我们一直年轻帅气的爸爸开始佝偻,当一直勤劳漂亮的妈妈眼角有了很多皱纹,偶尔抱怨起来下雨天腰会痛。接纳最爱的人变老有的时候比接受自己变老,难得多。

没有通篇说教,也没有罗列道理,他只是让我想到了如果多年之后我的父母也在病榻上无法自理时,我会有的反应,然后一点点的以过来人的身份解释着此情景的人的悲欢与考量。我仿佛明白面对年老的勇气不是面对未知的盲目自信,而是面对既定事实的坦然接受。

1.

“接受父母真实的样子”

我以前总在想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我想要的教育方式去教育我呢?为什么永远是打击在先,零星的表扬。读完想想,也许他们也正在希望我,多去接纳批评,不要因为些许成绩就沾沾自喜。我们渴望改变彼此,却应该有一方先明白,亲近仍保留尊重,是亲情里每个人的必修课。不去改变他是一种尊重,坚持自己是对自己的尊重。

2.

“我们觉得陪伴没有意义是因为社会往往用生产力评估价值”

有些时候,陪伴就是最后的力量,有你在我很安心。假期每次跑出去玩,妈妈总会坚持等到我回家再睡觉,除非我晚的过分,不然在我蹑手蹑脚开门的时候总会听见她问我回来了吗。

社会用生产力去评估效率,可是在情感里,永远是过程大于结果。哪怕今天我陪着妈妈躺了一天,没有聊多少,更谈不上什么共识,但也许多年后,回想起来和妈妈的幸福时光,可能就是那个毫无意义的下午。

3.

“感情就是彼此见证,如果有一方忘却,就近似为零”

我把和妈妈的幸福瞬间罗列,可是当她全然无印象的时候我就会怀疑究竟是不是自己臆想的场景或在书中看到的亲子瞬间。大多数时候对方说自己全然不记得了,我会怀疑我自己。若只有我记得我会觉得幸福感减半。大概就是这样吧,人都希望被记住与被珍视。

4.

“最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因为父母变老而恐惧时间,也曾因偶尔出现的细纹而懊恼。想着自己十年以后也许就会有很多钱孝顺父母,可也许爸爸妈妈想的就是大家一起吃顿饭。

大概未来不可知,才会显得现在稍加确信的每一秒都尤为珍贵。年轻总是想着未来,可真正年长才知道过往不可追,未来无法期。希望我对时间的从容不是因为变老,而是读懂了变老。

也希望你们在读完之后,能够更好的接纳父母,也接纳那个叛逆的自己。既然不会再见,那就让我们好好的走这一遭。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七)

去省图借阅三区,按事先写好的书单去寻找唐纳德.温尼科特的心理学的书。找到时浅翻了几页,发现主要写父母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和陪伴,适合新手爸妈。 在那一架书架上浏览,看见了岸见一郎的《面对老去的勇气》,之前听书听过他写《被讨厌的勇气》,观点独特,他的名字也熟于耳。于是将这本直接放进了装书的白色布袋里。 第一遍泛看,书的内容并不紧凑高能,有点像悠闲散着步的闲聊,细碎的生活感想散开在文章里,没能一下子勾住人心和印象特别深的点。 第二遍看,边看边做笔记,细碎的散落的点,一点点亮起光来了。 书的主线是作者分别照顾生病的父母亲的日常,以在这日常里得来的经验出发,让读者了解子女照顾父母时的心理建设并如何与他们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中间包含着和照顾孩子的同理,让读者得以在照顾老去的父母时,以心态认真来照顾,不需要心情沉重。 双亲已不在,这本书对我而讲,到来的有点晚。想起那时照顾患癌的妈妈,真的是心情沉重无比的。 日前一直在思考与反思中,竟生出惭愧来。前天朋友圈的友人,发她临近中考的女儿,夜里边哭边写作业边说:““妈妈,老师今天说我不够努力。可是我觉得我真的已经很尽力去学习了。” 友人对女儿说:“没关系,你不需要向老师证明,你只需要证明给你自己。中考之后,你觉得不遗憾就可以了。” 这答复,让心为之一震,能站在孩子的一边,多么难得。 再看岸见一郎的妈妈:高中班主任在和母亲面谈时,要求母亲不要让他看哲学书籍。母亲当时回答:“请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吧!”后来,父亲又要求母亲阻止他学哲学时,母亲又一次站了他一边:“孩子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我们就支持他吧!” 平凡母亲的伟大之处,让心汗颜:为什么,平时看到的全是孩子的不好不对呢? 再看孩子照顾老去的父母时,他的经验。 让父母感到被需要,父母会在孩子需要自己时,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而打起精神,会莫名地涌现出活力。请特别留意父母对家人的贡献,等到父母无法自由行动,越来越健忘时,一定要告诉父母:他们光是活着,便是对家庭有贡献了。 他的父亲经常忘记是否已用餐,这个时候不需要斥责他“刚刚不是吃过了”,只需淡淡地说“刚刚吃过了呀”就好。 出门观赏樱花,不是因为想让父母看樱花,而是自己想看,所以邀父母同去,一起享受赏樱的乐趣。 人活在世上,不能只做会做的事,做不到也不放弃,努力练习到会为止,可以让人感受到活着的喜悦,想做什么应该让当事人自己决定,旁人不要以危险为由,逼迫当事人放弃努力。 我们的社会已经忘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陪在对方身旁”的力量了。 意见相左时,只要表达“我理解,但是不赞

赞同”的立场了。 照顾只有how(如何做),没有why(为什么)。 照顾父母和育儿一样,要把重心放在做得到的事情上,而非做不到的事情。 共享“当下,眼前”。 人生不要托延:想做的事情要趁能做的时候就做。 着重划线以下两段,虽然段落有些长,但它们有引发的思考的强大力量: 我们必须以能让婴儿、幼童、老人、残疾人和孕妇等所有人都安心生活的社会为长期目标,思考该如何做到。 人生在世,无法一个人生存,必须与他人有所联结。和我有联结的人,又和其他人有联结。在人与人的联结之中,可以获得,也能给予。 对方接受我的付出,不见得会直接回报我。我的付出最后有可能辗转回到我手里,也可能永远不会获得任何回报。我想恐怕是没有回报的概率高一点吧!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回报,就什么也不做,还是要做自己能为其他人做到的事情,而且不需要期待回报。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只能付出,甚至连口头的感谢都无需期待。 最后,让我们能够在平静的、安宁的、豁达且宽容的日常里,做到能让孩子、父母都感到心安和安心的那个人。 “有你在,就很心安”,这普通的却有万钧之力的一句,值得为之努力。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八)

人有中年,家庭也有它的中年时代。

我正处于一个“中年家庭”。

爷爷奶奶70多岁,不大不小的病缠了满身;父母年近五旬,智力和体力都已经在走下坡路,但仍要努力当好家中的顶梁柱;我二十出头,刚刚毕业,经济勉强独立,成家遥遥无期。就这样,年龄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的老中青三代依偎在一个大家庭里,没有新成员,没有惊奇事,甚至因为我的成年而没有了生命成长的喜悦。

家到中年,日子迟缓,重心改变。

第一次感到家庭重心的变化是在两年前,爸爸在附近的小区买了个二居室,爷爷奶奶开始搬到城里来住。

爷爷奶奶来到城里,成了完全依靠子女的人。

我的爷爷是个脾气固执的怪老头,在搬家之前,他百般不愿意,不是今天刮风下雨,就是明天不宜出行,好说歹说就是不想住到城里。最后是爸爸的一通脾气让他妥协,爸爸说:“你们不搬家,我就要每周回来看你们,路上开车多么危险啊!”

这简直是一种威胁。

但很有效。

某种程度上说,苍老的爷爷奶奶已经不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跟着儿子儿媳去住,依靠孩子,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我的爸爸是个善良的儿子,他为父母在城里买房的事迹传遍了老家那个小村庄。他也很得意,时不时便问爷爷奶奶:“我对你们好吧?我给你们买的房子住着舒服吧?暖气比老家暖和吧?”

问出这些话,爸爸并无恶意,但我隐隐感到,爷爷奶奶在这个家里,好像只有点头说“对”的份儿了。

迟缓、苍老、被时代抛弃的老人,在家庭里仿佛也到了边缘。

第二次感到家庭重心的变化是去年,我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不再伸手问父母要钱。

我成为了家庭里的经济来源之一,并且迅速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我过年为每个长辈包了红包,春天的时候,我给父母每人买了新手机。

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到,我成为了这个家庭里,新的重心。

我开始迫不及待地寻求自己的话语权。

妈妈打电话来,讲邻里间的趣事,我说你不要讲这个好浪费时间啊,你知道互联网+吗?妈妈说又有同事的孩子结婚啦份子钱交了好多,我说你不就是想催婚吗,单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不会妥协的。

下班早的晚上,和父母视频,看着屏幕中他们清晰的图像,我总会邀功请赏:“怎么样,我给你们买的手机好吧?流畅吧?视频再也不卡了吧?”

突然间,我想到了爸爸问爷爷奶奶房子好不好住的样子。

一样的说者无意,听者尴尬心伤。

最近一直有人在说,“一想到做父母竟然不需要职业考试就害怕”。但其实,做子女的又何尝不需“持证上岗”呢?

我们花大价钱去学怎样做好爸爸好妈妈,如何带孩子度过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却一直忽视了,如何面对日渐老去的父母,怎样做一个好女儿好儿子。

前天刷微博,看到一名读书博主推荐一本叫《面对年老的勇气》的书,推荐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温柔牵起父母的手,告诉他们‘不要怕有我呢’,就像多年前他们对我们说的那样。”读完顿时泪流满面,赶紧下单买回家。

这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的书,他的母亲早逝,父亲虽得八十九岁高寿,但在晚年罹患失智症,神志不大清明。他在照料父亲的过程中,一点一点修复了父子关系,重新享受到了良好的亲子互动和生活中的安宁与幸福。

在某一章节中,岸见一郎写道:“希望父母感谢的人,就同不夸奖便不乖乖行动的小孩一样。”

那一瞬间我被精准地击中。我给父母买手机,如同爸爸给爷爷奶奶买房子一样,一半出于爱,一半则出于被夸奖的虚荣。我们用钱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并在父母的夸赞中暗暗宣告:从今往后,你们该听我的了。

多么幼稚的心理和举动啊,竟需要一本书来点破。

忘了读过哪篇文章,这样形容一个家庭:

你被温柔地孕育,被抚养长大,然后背起书包去上学,母亲在窗口目送并早早备好晚饭等你回家。你长大远行,父母逐渐老去,老巢只有在你带回伴侣孩子时重归热闹。而在你的小家,你温柔地抚养你的孩子,你为他背上书包,你成了目送的那个……

家庭,人生,一辈一辈,如此轮回。

每个人都会老,父母的老去便是一种预演。在家庭重心转移的时刻,在一个大家庭进入到“中年状态”的阶段,在亲子关系重新建构的时候,我们都需要静下心来,再次学会做子女。

学会不叫嚣,不冷漠,不邀功请赏,学会温柔牵起父母的手,与他们共享生命美丽的黄昏。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九)

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90后已经被扣上了“年老”的帽子,网上的评论动不动就说90后开始脱发了,90后已经是油腻的中老年人了。虽然是开玩笑,不过也说明90后已经走出学校这个象牙塔,挑起生活的重担,开始成为社会上的主力军了。与此同时,我们的父母却是真的在逐渐老去,体力下降、行动迟缓、头发花白,需要别人照顾。我们每家都会有老人,我们每个人也都会有年老的一天,当我们躺在床上,身不能动,嘴不能说,又该如何探寻人生的意义。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二十五岁时母亲得了中风,当时他才刚考上研究生,正打算在学业上大展身手,因为母亲得病,只得休学照顾母亲。他守在母亲病床前照顾了三个月,母亲还是去世了,只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岸见一郎的父亲虽然得享高寿,却在晚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岸见一郎与父亲的关系本来并不是很好,但在照顾失智父亲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所学到的阿德勒心理学知识,轻松重建了与父亲濒临崩溃的父子关系,并将这些经历都写在自己的著作《面对年老的勇气》这本书中。

这本书汇聚了岸见一郎多年来亲自照顾父母所获得的经验,带我们直面生老病死这一人类永恒的课题。 2、接受父母现在的样子

父母在我们眼中一直是无所不能的形象,似乎不管我们遇到什么问题,父母都能解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逐渐长大,父母却在慢慢的变老,终于有一天,你会发现,父母已经白发苍苍,行动迟缓,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了,此时就需要我们来照顾父母了。 我们首先要放下脑海中父母年轻时无所不能的印象,接受父母现在的样子。

岸见一郎的父亲得了阿尔兹海默症之后,表面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是只要一开口说话,就会就会显出自己的“不正常”。父亲无法区分过去与现在,说出来的话常常不符合逻辑,并且还会忘记刚刚发生的事,常常在吃过饭之后又问别人自己吃过饭了吗?

但是只要父亲不会因此遭遇危险,就不用对此太紧张,不需要纠正父亲的错误,也不需要强迫父亲想起过去的事,父亲忘记了过去的事,说明那些事对他没有意义,我们只要尊重父亲的选择,并且像父亲说的那样,一切从头再来就好。

3、多顺从父母,少与父母起争执

久病床前无孝子,照顾年老的父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每天要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工作一天已经够累了,回到家之后还要照顾行动不便、神志不清的父母,难免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但是就算心情再不好,也要尽量克制自己,不要向父母发火,更不要说一些伤人的话。因为父母年纪大了,日子过一天少一天,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多想想和父母一起生活,感情融洽的时光,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后悔自己平时没有好好对对待父母。

4、多想想父母言行背后的深意

在与父母的日常相处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用心体会父母的言行举止,努力看懂这背后的良好立意。同样一句话,父母说出来的意思,和我们所理解的意思,可能并不完全一样,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岸见一郎有个妹妹,妹妹出嫁后,父亲便住到了妹妹家附近的一个房子里,岸见一郎当时和父亲的关系并不好,所以他以为父亲是不愿意和自己住一起,才住在妹妹家附近。直到多年以后,岸见一郎才在父子俩的一次闲聊中得知,父亲之所以这样选择住在妹妹家附近,并不是因为讨厌岸见一郎,而且对妹妹放心不下,想住得离妹妹家近一点,这样万一妹妹出了什么事,父亲也可以及时提供帮助。

父亲本是一番好意,却因为没说出口,而导致岸见一郎产生了误会,可见充分沟通有多重要。

所以我们在平时要和父母多沟通,多了解父母言行背后的深意,并且我们要怀着善意的目光去看待父母的言行举止。不要自己想当然的认为父母很讨厌我们,要知道天下的父母,一般都是爱自己的子女的,所以我们也要用爱,来看待父母的言行举止,用爱与父母相处。

5、最好的孝顺就是不孝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教授请学生到家里吃饭,用餐完毕却谢绝了学生想要打扫卫生的好意。而是把自己的老母亲喊过来收拾碗筷。老太太已经80岁高龄了,行动迟缓,走路颤颤巍巍。但是一听到“洗碗”这两个字,却仿佛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一般,瞬间精神焕发。老太太走到洗碗池边,慢腾腾的洗完碗筷,教授一边夸奖这还是母亲洗的碗干净,一边拿了块干净的毛巾给母亲擦手,然后将母亲扶回房间。这之后,教授将母亲已经洗过的碗筷从柜子里拿出来,又重新洗了一遍。

面对学生们疑惑的目光,教授笑着解释,“作为母亲,总是希望能为自己的孩子做点什么。但是我母亲年纪大了,干不动重体力活,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负担。所以我们就每次吃完饭之后让母亲洗碗,使母亲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每天的生活过得也有意义。"

都说中国的父母是最无私的父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劳碌了一辈子,就为了能让孩子过上理想的生活,年纪大了又担心自己给孩子带来负担。因此,让父母有事可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对于父母来说非常重要。父母年纪大了,干不了重体力活,我们可以像这个教授一样,让父母帮家里干些轻松的家务活,既可以让父母锻炼身体,也能使父母觉得这个家庭离不开他,自己是被需要的,对各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6、 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当他们年老时,我们应该好好照顾他们,从而能让父母安心、舒适地安享晚年,就像面对年老的勇气一书中所写的,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面对老去的父母,或者面对自己的老去时,固执的抗拒一切,假装自己仍然年轻也是一个办法,却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我们应该坦然的面对这一切,拥有面对年老的勇气。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十)

作家刘轩说:“真正面对父母老去,开始为告别做准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你多年轻或是多成熟,这都是一道困难的人生课题。”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在《面对年老的勇气》这本书中就坦承:在医院陪伴母亲和在家照顾父亲时,自己一度因为无法上学和工作而郁闷不已。

然而,等到父母过世后,他回想起从父母身上学到的种种,便对于能陪伴他们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内心充满感激。

其实,岸见一郎是带着原生家庭问题长大的。他与父亲一直以来都关系紧张、沟通不善,在母亲活着时都是靠母亲来缓和气氛。

然而,母亲在49岁的时候就过世了,这导致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绷。他无法和父亲自在对话,光是待在同一个空间,便会紧张不已。

但是,父亲很高寿,随着年龄增长又罹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迫不得已,为了照顾父亲,他只能搬去与父亲同住。

他知道,如果总是维持紧张的状态,于他们父子二人都是一种煎熬。于是,他开始钻研阿德勒心理学,并努力将其应用到生活中,最终重建了父子关系。

之后,他从照顾父母的经验出发写就了《面对年老的勇气》这本书,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了成年子女照顾父母时的心理建设问题,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陪伴年迈父母度过最后的时光。

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用5天的时间,共读这本《面对年老的勇气》。今天是第1天。

早在照顾母亲时,岸见一郎就总是思索:“人类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当人无法动弹、失去意识时,还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吗?”

最终,父母的种种言行给了他最好的答案。

01、即使死亡逼近,依旧活出自我

岸见一郎读大学时,曾经教过母亲德文。母亲中风住院后,有一天又突然说想学德文。岸见一郎就把教科书拿到医院,从字母开始,重新教起,直到母亲精神日益不济才停止。

然而,母亲并没就此停止学习,她又让儿子给她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于是,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岸见一郎每天都会在她枕边朗诵这本书。

与母亲如出一辙,有一次,岸见一郎因为心肌梗死住院了。等到可以坐起来,他马上就开始了校稿工作。虽然这个工作对他的病情并不利,但主治医生并没有阻止他,还对他说:“请多写几本书吧!书才会流传后世”。

岸见一郎很是感激,因为这位医生并不仅仅把他当成需要接受治疗的患者,而是把他当成一个正常的“人”,理解他最重视的是什么。

英文的“life”在岸见一郎看来,并非单指“生命”,也包含“生活”,甚至有“人生”之意。

他说,就算死亡来到眼前,还是希望能够活得像自己。

02、父母会在子女需要时涌现活力

一个人无论走到哪个阶段,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年迈失智的父亲独居时经常打电话给岸见一郎,话题多半是身体哪里不舒服,去了哪间医院和接受哪些诊断,声音微弱,让他感觉父亲的死期好像近在眼前了。

可是,当岸见一郎因为心肌梗死而病倒时,父亲却突然像是年轻了十岁一样,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还有一次,失智的父亲突然对他说:“在你结婚之前,我还不能走。”父亲说出这句话时,其实岸见一郎早就结婚了。但是他没有纠正父亲,因为他担心如果告诉父亲自己已经结婚了,说不定父亲立刻就放心地走了。

其实,天下所有的父母无不如此。他们会在孩子需要自己时,因为感到自己具有存在的意义,重新打起精神。

03、亲口对父母说:活着就有价值

很多人一旦离开工作岗位,就觉得自己顿失价值,生活很不如意。有些老人会开始借由不断地抱怨,逼迫周遭的人肯定自己。还有的父母会不断在家里制造麻烦,其实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子女注意,并确保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所以,身为儿女,平时要多留意父母对家人的贡献,对他们的付出说“谢谢”或是“你帮了我好多忙”。

当父母能做的事越来越少,越来越健忘时,子女就要对父母“还健在”一事表达谢意,也不必真的留意他们是否“做了”什么、“做得到”什么,要不着痕迹地让父母觉得自己对家庭的确有所贡献。并且想办法让他们知道:就算什么都不做,他们也能对家庭、子女有所帮助。

如此一来,他们就不会借由激怒他人或惹人烦躁,来引起家人的注意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看起来毫无作为的父母,只要活着,就能凝聚全家人的向心力。

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我们应该珍惜有父母的日子,珍惜与他们共处的每一刻,无论如何,他们把最宝贵的生命给予了你。当父母彷徨困惑时,给予他们无尽的支持、鼓励和肯定,是儿女给予他们的最好礼物。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十一)

引言:开始为告别做准备,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道困难的人生课题。

1.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前几日有一则广告在朋友圈刷屏。

视频讲了一个在美国留学的男孩伊恩,有一天和朋友聚会,每个人都要准备一道菜。小伙伴们都准备好了,可是伊恩的迟迟没下锅。他想做一道最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可是连应该先放西红柿还是先放鸡蛋也拿不准。

情急下,他给远在国内的父母发去了求助微信。父母在电话那头语音指导,伊恩还是搞不清状况。最后,妈妈干脆系上围裙,跑进厨房亲身示范,爸爸拿着手机拍下整个制作过程,伊恩这下总算成功炒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番茄炒蛋。这道中国国民家常菜得到歪果仁一致好评。

派对间,朋友问起伊恩,中国和美国的时差,伊恩才忽然意识到,爸爸妈妈给他远程视频指导时,正是中国时间的凌晨四五点,他们在睡梦中接到儿子的信息,下床炒菜、演示,还在微信那头一直等待他的消息。

虽然看到最后发现是一则信用卡广告,但网友们纷纷表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谁的身边没有一两个这样敢为孩子两肋插刀的父母?

2.

我的父母也是这样的。虽然我已快人到中年,在爸妈眼里,我和小时候没什么两样。只要他们在,我就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以撒个娇,发发大小姐脾气。

前几天加班,回家时打上车已经快夜里10点,接到妈妈的微信:“女儿,我先睡了。但是爸爸坚决不肯睡,说要等你回来给你做个汤。”等我进家门,爸爸正在厨房炒菜,叮叮当当,热火朝天,完全不像深夜,要知道平时老爷子9点就上床了。不一会儿,四个菜一个热汤端上桌。妈妈也从屋里走出来,她说睡不着,又起来帮我削了一个桃子。

龙应台说:“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

可是作为子女的我们,对父母的感受是什么?恐怕也像龙应台说的那样,“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

父母在已成年单飞的孩子心中,也许多半是一种尴尬的存在——内心是爱的,却又找不到爱的语言。

3.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离开父母,来到遥远的北方,一个人生活。每年只有春节,才勉为其难回几天家,如应卯一般。看不见父母的时候,几乎从来不会想起他们。每周打电话,也是应付差事,后来干脆电话都少了。要不是有了微信,与父母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失联”状态。

我既不想了解他们,也认为他们根本不了解我。我曾在朋友圈发过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能用一句话向父母解释清楚自己的工作吗?得到的回答几乎清一色:不能。

生活上更是格格不入。每年父母来我在北京的家之前,我都要扔一遍东西,好腾出空间来给他们塞满那些百年不扔的旧物件;等他们一走,我又要再扔一遍东西,因为家里已经被他们塞到忍无可忍。

我有很多雅致的餐具,可不知为什么,他们一来总能找到最难看的盘子碗(多半也是他们给添置的)装饭盛菜。厨房永远是插不进脚的,阳台总是晾满东西的。

哪怕我自己的孩子都已经跟我们同桌吃饭,他们还是不停给我碗里夹菜,叮嘱我吃这吃那,怕我饿着;我在房间里工作,他们三不五时就会进来问我要不要吃点什么,就像我小时候写功课时一样——我常对他们说,不要这样对我的女儿,因为那会破坏她的专注力;而我自己的专注力就很差,难说是不是他们对我造成的坏影响。

我从小就特别在意培养女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因为我真的打从内心认为,只有独立,才能远离父母的唠叨,才能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我对“独立”的要求过高,以至于任何事情都不愿意“麻烦”父母,因为不想给他们对我指手画脚的机会。

4.

可是,从某一天开始,我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再不“麻烦麻烦”父母,恐怕以后想再麻烦他们都没机会的年纪了。

原本一直活泼热情的婆婆,从去年开始,身体忽然变差了起来。先是腰疼导致腿疼,走路都困难,看了很多专家,做了不少治疗,也没有见好。后来,心脏也出了问题,从轻度房颤(大致就是心跳不匀,跳得很快中还会漏跳几拍)变得越来越严重,有时一发就要好几个小时。最近做了手术,恢复期间,又出现了其他问题。一天半夜,老公陪着去看了急诊,八十岁的公公在家不放心,坚持要跟去医院。公公上了年纪,有点糊涂,在医院还要担心他不小心走散迷路。总之,很不容易。

我自己的父母小公婆一些,身体在同龄人里还算不错,但是一看体检报告,也是把我吓一跳。各种要求专科复查,不是这个指标高了,就是那个指标低了。我赶紧把报告拿给闺蜜的妈妈、一位专家审读,答复说,没大事,都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悬着的心才算落下一半。

就在我们为了生活营营役役时,父母正在一点一点地老去。不管怎样,他们都不会变得更好了,不再更坏就已经是最好的消息。

有一天,我郑重其事地对父亲说:您退休了,整天在我家待着,在北京既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没有社交,也无事可干,这样下去,人会迅速变老的,还会变成老年痴呆。父亲愣了一下,对我说:我不会的。然后就进屋了。

后来我想想,那一刻我可真是残忍极了。我对他说话的口气,就像一个指责自己孩子再也不会有出息的家长。

5.

最近读了一本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面对年老的勇气》。这是百万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心理学家岸见一郎,撰写的人生中最难面对的一道课题——如何面对父母的老去,并开始为告别做准备?

岸见一郎的母亲在四十九岁时离开人世,只留下他和父亲单独相处。父亲虽得高寿,却在晚年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在照顾失智父亲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他学习的阿德勒心理学知识,重建了与父亲濒临崩溃的父子关系。

这是一本需要勇气去翻开并读下去的书,因为读到的不仅是作者本人的经历和方法,也是我们正在或者即将面对的生活。面对老去,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健康每况愈下,越来越需要我们照顾,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来照顾我们的父母;还有面对疾病、死亡,我们还能像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还是变得心灰意冷,甚至怀疑生命的价值。

“对人类而言,幸福究竟是什么?无法动弹、失去意识时,还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吗?”这是本书最大的拷问。

婆婆患病期间,有一段时间在我家小住。她也是很爱做饭、非常勤快的女性,可是因为身体不舒服,那段时间几乎什么也干不了。她常常一脸歉意地对我们说:唉,真是没用了。尽管我们有阿姨,本来也不需要老人帮我们干什么。

《面对老年的勇气》里就提到:年迈的父母会因为渐渐失去能力而丧失自信,觉得自己一点用也没有,还可能钻牛角尖,甚至认为自己在家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但是作者也强调,“用生产力判定人生价值,是错误的想法。”

他说:“认为只有生产才有价值的人,等到年迈什么也无法做的时候,就会因为悲伤失落而决心逃避现实,这正是失智的心理因素背景。”他认为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评断人的价值时,不应该以做得到什么为标准,而是着重对方的‘存在’……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喜悦,而非终有一天能恢复到年轻的状态,再次像以前一样工作。”

6.

也许,面对父母老去,也是在为我们自己终将到来的老去做准备。岸见一郎说:“如果无法以肯定的态度面对自己的衰老,等到父母无法自理而需要照顾时,就会很难接受父母需要照护的这个现实。”

“如同人生不能后退,身体的退化也不可逆,没有人可以摆脱衰老。人的年龄不断增长,并不仅仅代表从青春高峰走下坡路,我们应该从年龄增长中找到值得肯定的意义。”

这个肯定的意义是什么?

或许,鸡汤的说法,就是岁月赋予我们的智慧啊,从“看山是山”进阶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是山”的彻悟。但是《面对老年的勇气》给我们的答案并不是这个,它给出一个更简单,也更有力的回答——“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等到父母无法自由行动,越来越健忘时,也一定要告诉父母,他们光是活着,便是对家庭有贡献了。”

我忽然意识到,督促父母注意健康(就像他们总是念叨让我们少加班、多休息一样),并不是表达爱最好的方式。我再也不会对父亲提起老年痴呆,而会尽力帮他安排他喜欢的事儿,陪他去旅行,或者帮他设计旅行行程;再也不会表现出对母亲唠叨的烦躁(也许内心还避免不了),尽力多夸赞她的厨艺,尽力早回家,陪他们一起吃晚饭。

我应该把他们用心准备的每一餐都吃光,谢谢他们帮我折的衣服尽管常常还得重折一遍,让他们帮我解决一点小麻烦然后再告诉他们的外孙女,外公外婆一定有办法……即便——我真的很认真地把下面这句话告诉了我的老公——到了那一天,父母什么也做不了了,也要告诉他们:只要有你们在,我们就还是一个家,我们就还是有人疼爱的小孩!

人人都会老,但因为彼此,我们度过了不一样的人生。感谢我的父母大人!

本文首发于本人的公众号:开心(wechat ID:luck-is-an-attitude)

面对年老的勇气读后感(十二)

首发于公众号:杰德自修室

《面对年老的勇气》是作者岸见一郎结合阿德勒心理学和自己照顾父母的经验而写成的一部作品。作者的回忆和感悟占大半篇幅,文字较感性。内容方面,仅看目录,清晰明了;深入内容,却感觉有些松散,条理性稍欠。个人感觉,本书与《不管教的勇气》有一个明显的相似点:注水。不过,关键性的思想和文字都展现了,我相信每一个做子女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会在心中留下独属于自己原生家庭的烙印。

本书具体有四个章节:

第一章 父母教会我的“人生意义”

第二章 接受现实的勇气

第三章 与年迈的双亲建立良好的关系

终章 乐在“当下、眼前”

对我而言,意义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占据大量篇幅的第三章,而是第二章,接受现实的勇气。我发现自己作为女儿,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尊重父母真实的模样,关注父母最好的一面

作者提出,子女需要“接受眼前的、当下的父母”,而不是自己理想化了的、无所不能的父母,让父母无需在子女面前装模做样,倍感压力。在我和母亲的相处中,我就是这个理想化父母形象的子女。从小,我就觉得我妈特别牛,身为母亲、女儿、儿媳、同事和朋友,她总是那么完美。但实际情况是,母亲不止一次地提醒我说,她并没有我想的那般完美。可是,我充耳不闻,自动屏蔽了这些话。后来的很多事情也证明,母亲会有不知道的事情,母亲也会犯错。其实,从我上高中开始,只有早晨和中午在家吃饭,晚自习回家就是做作业、睡觉。再后来,离开家乡,出去念书,在外呆了6年。25岁回家工作,我对母亲的很多美好印象依然停留在初中阶段,全然忽视了“母亲快60岁了”这个事实。

最明显的一个事件是17年时,我和母亲开始规律地练习瑜伽,当时我俩都感受到了健身带给自己身体的积极变化。后来,我开始找相关书籍看,希望瑜伽习练不再停留在健身层面。那时,母亲大概只是好奇地翻了几页纸,说了一句“有兴趣”,我便给她也买了一套书,还叮嘱她有空就多看。

后来,那些书在她家里盖了一层浮尘。我心里有些不快,问起母亲阅读的事。老妈拿着遥控器,一边换台一边答到:“不想看。”现在想想,我真庆幸我家老太太没有因为我的要求感觉鸭梨山大,而是“心安理得”地拒绝我。虽然我的出发地是好的,希望母亲能好好锻炼身体,增加一点兴趣爱好,但是我这种做法,似乎更像是要求妈妈按照我理想化的母亲形象进行生活。

2.鼓起勇气,接受面对现实的痛苦

作者的父亲晚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在恢复神智时,他会发现自己与正常人的不同和被照料的身份,这些都让他倍感痛苦。但处于云里雾中时,反倒有些许幸福。虽然我未曾经历过作者父亲的混沌状态,但是那种痛苦体验却大体相近。不同之处在于,我遭遇变故时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压抑和否认。

最初的两年,一到中秋节前,我就会睡不好觉,有时还会梦见父亲。书中提到,“经常梦见已过世的人,表示你认为和对方之间还有未竟的话题”。我的未竟话题大概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在”吧。

13年,父亲走了。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断了社交网络和电话联系,经常一个人静静地呆着;我想与自己和解,却始终无法控制各种后悔和假想:我后悔自己当年选择读研,如果我本科毕业就回家工作,那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我后悔给父亲买了新手机,却没有耐心告诉他该如何使用,我到现在还是会介意自己当年被父亲的手机铃声吵醒时的不耐烦情绪;我后悔自己在父亲病重时仍放不下工作,即便当时我被瞒在鼓里(我已经成年,但是我当时心理上又是否真正成年)!这种又愧又悔的感觉积压在心底,慢慢生根发芽,渐渐像千斤顶一样压得我透不过气,我吼不出也叫不出,因为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资格。

直到那年的小年夜里,我第一次梦见父亲。梦里的爸爸一身洁白的长衫,轻盈地站在空中,对我露出圣洁地微笑,笑得那么安心。我想去握住父亲的手,但总是抓不住。我想对爸爸说对不起,但无论我怎么喊都发不出声音。我着急着不停地哭喊,父亲却只是慈爱地看着我微笑。最后,被母亲叫醒,我才发现自己是在做梦。时隔半年,我终于第一次撕心裂肺地哭出了声音。父亲真的走了,我开始接受这个现实和它带给我的痛苦。(这段文字对我而言很重要,我需要把这个梦境和自己的愧疚一五一十地写下来,我要正式地跟过去和过去的负面想法说再见。)

这两年,我和母亲再谈起父亲时,更多的是温暖的回忆。我们不会刻意把老照片收起,而是将其摆在书橱里,每次经过,打眼一看,淡淡一笑,心里依然会感受到暖意。这大概就是文中“每当想起过世的人时,对方就会近在身边”的意义。

3.父母的健在就是对家庭的贡献

作者的这一观点对我们一家三口、我的原生家庭和公婆一家人都很重要。在书中,作者提及并否定了一种观点:现代社会惯于用生产力评判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如果我们以生产力为衡量标准,当一个人无法进行生产并创造价值,那么此人活着的意义会被周遭质疑,此人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我看过的一部非常荒诞的单元剧也很契合上面被作者否定的观点:一个单身的退休银行职员,因无法忍受无人肯定的退休生活,便加入了诈骗团伙,利用自己以前的职务之便,协助骗取钱财。每次骗财成功,他都会受到团伙头目的夸赞和奖励;而他仅接受夸赞,不接受奖励。因为他做这些,只是为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那在我们家里,我更希望各位长辈能好好享享清福,关注当下,开开心心地过好人生的下半场,无需刻意强调自己的身体有多么硬朗,也无需刻意强调自己还能为家里出多少力、赚多少钱。如果一定要强调价值,那就是好好地活,开心地活,父母的健在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最后,我摘录书中两句话来作为结语:“平稳安顺的日子,总是容易让人忘记家人、伴侣、子女和双亲,不会永远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事实,总要等到有人突然罹病或是遭逢变故,才会发现和对方共度人生,并非理所当然的事”。“为了将来不要后悔,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想起和对方一起生活、感情融洽的时光,这便是所谓的‘尊敬’”。

注:

1、作者岸见一郎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咨询师,其最有名的作品《被讨厌的勇气》将晦涩难懂的阿德勒心理学以通俗易懂的对话形式展开,帮助很多仅知弗洛伊德的大众了解到了阿德勒心理学,是畅销度和普及度都非常高的一部作品。

2、《面对年老的勇气》一书的译者与《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和《不管教的勇气》的译者不同,前者是陈令娴,后者是渠海霞。个人偏爱后者。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