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是中国文化巨匠傅雷给儿子的家书,记录了他对子女的教导和人生经验。这本书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典范,也是文化传承的宝库。其中强调了人生的重要性,提倡做一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人,以及尊重传统文化和人性的重要性。
《傅雷家书》作文300字篇1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其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认真和对子女的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了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这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在今天,这种爱国情怀,尤其值得我们为人父母的学习,传承。
《傅雷家书》是写在纸上的一些家常话,这体现了傅雷的无拘无术,心中怎么想就怎样写,感情真挚、纯真,令人十分感到,如傅雷在一九五四年写给傅聪的信中写到这样话:“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傅雷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儿子做人应该谦虚,不应该骄傲自大:要爱国、爱家乡;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要沉着冷静。同时对儿子的正确理财和恋爱婚姻问题提出意见,如同朋友一样无所不谈。深深的爱子之情溢于言表。傅聪离家2多年,被当时的中国政治运动扣上恶名,但他依然相信他的祖国,他不受祖国敌对者的威逼利诱,在艺术巡礼中,对与祖国采取敌对态度的国家的邀请,一律拒绝接受。初次回国时,有人替他担心,但他却相信祖国会原谅他青年时代的行为,并委以重任,给他以信任。这种信赖祖国、热爱祖国的精神,与这一封封家书,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给他殷切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
傅雷长篇累犊的给傅聪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把傅聪当讨论艺术的对手,并且借书信锻炼傅聪的文笔,还要给傅聪敲敲警钟,希望他做“一面忠实的镜子”,这贯穿着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希望儿子能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认真的态度对待一切,表达了傅雷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人格、有才艺的合格的艺术家。傅雷的爱子之情可轻易看出,爱子之情乃人之常情,但傅雷爱子之情却没到那种低俗的地步,而是将艺术的价值放在很高地位,但爱子也是十分真切。
傅雷先生的《家书》中收录了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的一百多封家书,这些家书读起来亲切又温暖,纯真、质朴的文字让人好像在面对面同他对话一般。傅雷夫妇给傅聪的谆谆教诲,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在字里行间中都透出傅雷夫妇对儿子的爱。
通过《傅雷家书》,我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的。也许他们不善于用言辞表达,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虽然有些举动微不足道,但是真正的爱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而是体现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但他们不会叫一声苦,不会喊一声累。有时,父母也许对我们严厉了点,但是他们对我们严厉,其实是为了我们以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当我们向父母发脾气时,是否应该想一想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呢?
我们也能感受到,在信中,傅雷不像是以一个说长道短的长辈的身份,更像是以一个能提客观合适的建议的无话不谈的朋友来给傅聪写信。傅雷把对儿子各个方面的关怀,培养都寄托在了这一封封书信里,他希望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希望他成为“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这本《家书》不仅让我读到了父爱、母爱,还让我明白了如何处世,感悟了许多人生中蕴藏的哲理,尤其是教育子女必须要爱国,忠诚,维护国家尊严,令我受益匪浅。
向傅雷致敬,也向教育我们的父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傅雷家书》作文300字篇2
在2022年寒假,我读完了《傅雷家书》,从中感受到了书中流淌着浓浓的父子深情。
《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在信中傅雷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最让我难忘的是傅雷回忆,在生活中,他做的是“狼爸”。傅聪小时候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还不听自己的劝告,于是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这样的父爱是以严厉衬托出来的,这是父亲不同于常的表现形式,可见父爱之深沉。还有1954年8月16日晚:傅雷在书信中告诫儿子平素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细节的重要性,在脱衣,对客人、尊长讲话,饭桌礼仪,出台行礼或谢幕等方面,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行为。还有1955年3月20日上午:傅雷在书信中表达了对儿子能够在音乐上取得好成绩的欣喜之情,以及对儿子的鼓励和宽慰之情。
我想正是傅雷的一封封书信,一句句人生信条,才铸就了钢琴家傅聪。傅聪也在一封封书信中,一句句人生信条里看到了父亲对他殷切的期望,找到了前进的动力。
言传身教的傅雷,耳濡目染的傅聪,古往今来,有多少父亲不也是如此?立志修史的司马谈,浸染了无改父道的司马迁;诫子有方的诸葛亮,成就了以死报国的诸葛瞻;潜心书法的王羲之,熏陶了推陈出新的王献之……
在我家中,亦是如此。“我……我不想上学。”幼小的我不懂事地哭闹,目光有些害怕的看着父亲。“不想上学?我看你是欠揍了吧?”父亲满脸严厉之色,目光带着怒意。冲上来,拎起我,照着屁股就打,把我疼的哇哇大哭。父亲却不顾妈妈的阻拦,坚持让我认错并把我送进学校。那时的我,只觉得父亲好像一个大魔王,让我恐惧和害怕,却不知道,那一个个巴掌,打在我的身上,却疼在他的心头……
幼时,严厉的父亲,顽皮的我。“记住,家里来客人了要说话,哪怕只是招呼一声,也算是礼貌了,不能看到人跟没看到似的,要尊重客人。”父亲语重心长地教导着我。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父亲都会很有礼貌的招待。而如果哪一天我做得不够好,他又会郑重地指出我的不得体之处。父亲的神情严肃认真,脸庞又增加了几道皱纹。时光流逝中我将带着父亲坚守的“内乎仁,外乎礼”的嘱托,更加坚定地前行。
少时,言传身教的父亲,耳濡目染的我。
再忆起《傅雷家书》,我感受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也感受到傅雷对傅聪的爱。《傅雷家书》像一道光,照亮了我深藏在记忆中的父爱,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傅雷家书》作文300字篇3
翻开一本厚厚的书籍,白纸黑字间写满了拳拳的父爱。一字一句的谆谆教导,让我为之震撼。一位知天命的老人,伏案写了百千余封家信,在学习艺术﹑做人做事﹑演奏姿态等个方面,给儿子指明了方向。在寒冷的冬季,《傅雷家书》作为温情的使者,教会了我受益匪浅的道理,也给予了我一颗期盼已久的,学会感恩的心。
在学习艺术方面,傅先生这样说:‘读俄文别太快,太快记不牢,将来又要重头来过,犯不上,一开始必须从容不迫。“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常有发生。记得每次制定计划,总希望快速地完成所有的任务,制定了不切实际的计划,然而囫囵吞枣地学习结果就是一无所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稳扎稳打,有一个牢固的根基,才会收获一个较好的结果。
在做人做事方面,傅先生写下了这样的话:”一个又一个的根头都栽过去,只要爬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泪是培养心灵的酒浆。“每每面对失败,都告诉自己要坚强起来。于是,一次又一次哭泣后慢慢站起来,但这布满荆棘的过程中,伴随着别人的不认可,伴随着小小的失败,这句话鼓励着我坚强走下去。久而久之,在行向远方的路上,锻炼了自己的韧性。而那句”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窖。“更是让我想到了那句话”含泪播种的人一定会含笑收获。“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那话语深深扎在经历了挫折的心上,鞭策着我前行。
《傅雷家书》作文300字篇4
在2022年寒假中我用五天时间读完了《傅雷家书》这本名著,这本名著作者是傅雷,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与妻子对儿子的深切关爱和耐心帮助可从书中感受出来,而我读完之后,也有强烈的感悟。
《傅雷家书》这本优秀青年思想读物,主要是作者对儿子强调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问题。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终结于1966年。这十二年中的100多封书信,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出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因此照应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来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读完这本名著,书中让我难忘的有两个故事情节,一个是“殷殷的嘱咐”,另一个是“真诚的鼓励”。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中,傅雷对儿子希望是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多用理智的头脑,不用过多的情感,要学会坚强,克服烦恼。这些嘱咐可谓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还有傅雷对儿子的录音,不仅做了精细的分析,还有客观的赞赏并且提到了自己给予儿子的厚望。让他静心思考,发现自身的不足,这样倾心的交流方式,让儿子的眼光一天天变化,见识一天天长进,这才是聪明、有智慧的家长。
而在了解傅雷这样伟大的父亲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父亲的过往。2021年下半年某个周末的清晨,我正在睡觉,门外的一阵响声将我吵醒,但我却没动,而是静观其变。门被慢慢地推开,父亲走了进来,在我的床头柜上放下一张纸条,便又转身出去了。走后又把门悄悄关上,等过了十分钟,门外便无声响了。我翻身起床看了看桌面上父亲留下的纸张,眼泪不禁流了下来,上面的一言一语,无不充满着父亲对我的关怀和鼓励,父亲叮嘱我认真完成周末作业,搞好个人卫生,还有许多的言语我都忘却了。
父母爱孩子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傅雷这位父亲值得我们的家长学习啊。(指导老师:蒋志成)
《傅雷家书》作文300字篇5
翻开这本书,一个关心孩子又不失严肃的父亲的形象映入我的眼帘。傅雷不仅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个博学、睿智的学者,更是一名伟大的父亲。
翻看着一封封家书,我发现傅雷并不是以一个长辈对小辈的方法教育傅聪,而是以一个朋友的形式与傅聪谈心,交流。以平等的态度帮助儿子成长,同时也教导儿子如何对待生活“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他总是谆廓教导,循循善诱,教儿子如何做人。如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人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终于在他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培养了两个优秀的人才:著名的钢琴大师——傅聪,英语特级教师——傅敏。这一家的成就着实让人羡慕,但和傅雷一家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总是喜欢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什么都尽量满足,长期以往,使孩子养成了惰性,并不懂得去珍惜:需要什么,只要开口就好了,父母一定会满足的。正是这种思想习惯促使现在社会上有一大批“啃老族”,甚至还发生了父母不满足孩子,孩子就对父母拳脚相加的事例。发生这种事,我不禁为这些父母感到可悲,更对他们的做法感到质疑,如果这些家长一开始就不轻易满足孩子,而是教孩子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心仪的东西,事情不会这个样子吗?在这一点上傅雷一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爱孩子不是溺爱他,给他更多的磨砺才能更好的帮助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