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由土而生读后感100字

由土而生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2 03:50:57
由土而生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9-22 03:50:57   小编:

《由土而生》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它以一个小花的成长为线索,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与生命力的奇妙。作者通过描写花朵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过程,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的力量和自我超越的精神。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只有坚持和努力,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潜力,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勇敢地向前迈进。

《由土而生》读后感(篇一)

小时候跟着父母用泥土做过陶碗、花盆和陶缸,经过一夜的烧制,一个个从窑洞中脱胎而出,天然就会对泥土有着亲近感。打开这本书时就像进入了泥土博物馆,一把尘土和成了泥巴,一朵泥巴捏成了器具,每个作品都是作者的心路历程,从这些朴实却充满生命变幻的作品里,找到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有时太过于投身于喧嚣的世界,就时常想回归原始的生活,尘归尘,土归土,将一切烦恼都抛之脑后。

《由土而生》读后感(篇二)

你见过陶器的表情吗?

在“失透釉梳痕五寸碟”的描述中有这样一句话“强有力的线条与‘铁点’达到和谐,露出柴烧特有的深邃表情。”你看,这陶器仿佛“活了”。

《由土而生》读后感(篇三)

《小野哲平的器物:由土而生》这本书,是日本当代首屈一指的陶艺家小野哲平的最精美的陶艺作品集。翻阅起来,令人爱不释手,不忍释卷之感。 小野哲平作品给人以自然,亲和的感觉。有一种审慎和谦逊之美,亦是一依循常规的随兴之美。好像是远古的记忆与现代的对话与结合,朴实无华、自然原色的陶瓷。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不规则、不光滑、还有粗细不一的轮圈痕迹、都反映出陶瓷充满自然的美学思维。让人们欣赏到釉的色泽及质感的纯美这种美感与让人一入眼便是炫丽。我们只有放慢步调,耐心地,靠近一些,再慢慢观察,细细品赏它时,将它的美引诱出来,渐渐进入你的心扉。

《由土而生》读后感(篇四)

在“失物招领”里看到了这本书,本月刚刚出版,新鲜的不得了,当当网立即拿下,到手后马上开始,迫切的不可阻挡。在先前的一些日式民艺书籍里看到过小野哲平的作品,有点印象,对于那种普遍性质的介绍,当然远远不及这种独立的作品集,这样可以去更加细致的了解一位陶艺家的细节,了解他如何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这会形成具体的形象,让人记忆深刻。

小野哲平从20岁起萌发学习陶瓷的志向,24岁找到了靠谱的师父,一直钻研至今,在这个领域里,师父是很重要的。小野哲平今年60岁,他一天天的那是相当忙碌啊,每年柴烧3-4次,气窑每周至少一次,每年展览5-6次,还得时常外出旅行,这偶尔还能出本书,太高效了。

小野哲平的作品在网上是可以买到的,小件儿的杯子大概几百块,稍大一些的碗盘就得上千,再大的会更贵一些,这个价位已经非常不错了。当然了,在网上购买的概率毕竟极低,如果是展览的现场,那还是值得购入一两件的,期待他下次在中国的展览,一定得去开开眼。

整本书里作品风格统一,质朴、厚重、粗犷、野性,柴烧比例较大,喜欢用工具刮线,喜欢手涂化妆土,主观性的预留了许多人情的味道,作品只要形成了一定数量的集合,就能形成固定的风格,成为一位陶瓷艺术家的标签。

每个行业都是需要偶像的,小野哲平是个不错的选择,去感受他的风格,去研究他的技术手段,去理解他对待生活和陶瓷的态度。这本书只需花上一个小时就能看完,但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去搜集资料和摘录笔记,还得花上更多更多的时间去反复揣摩。

《由土而生》读后感(篇五)

泥土,是有温度的。

灵魂,也是有温度的。

向来粗糙,没有那种感悟生活的细腻。“不懂艺术”这四个字大概是对我最完美的概括。

我一向认为搞艺术的人大多神经质,他们固执叛逆、想法奇怪、不懂世俗。一直以为艺术都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寂寞冰冷的,直到看到小野先生的这段话我才知道艺术也是有温度的。

大地之上,万物生长,最原始的生命的力量就来自于土地。在那遥远而又荒芜的年代,人类不仅仅依靠大地生存,还依靠大地生活。不经加工的泥土,从山中砍伐的原木当柴,最原始而低效的手段制造出的器物在土与火中诞生,告诉我们的祖先是生活的多彩。留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感动。

泥土的颜色温暖、平凡,就像最最普通的我们。看着、摸着那些泥土制作的器具,心灵就仿佛得到了慰藉,它们没有华丽的外表,直接将最朴实的心展现在我们面前,没有了那些因为华丽外表而引起的惊叹,你才会看到它们天生的气质,能够带给你平静力量的气质。

《由土而生》读后感(篇六)

上学的时候摆弄过陶泥,软硬不好拿捏,常常在转盘上失手打烂,泥土在重新摆弄中流失,耐心也渐渐消失殆尽。许是大概也是没多少天分,也就一直也没学出手,自然也做不出个作像样的作品,慢慢的就放弃了,因此对于一生都在做一类手工的工匠,由衷的多了几分敬畏。

如何将一个人称为艺术家?——个性,审美缺一不可。《由土而生》,一个个人作品集就这样出现了。真真的一个作品集,展示了80件小野哲平的器物。关于里面的采访,内容不多,也能带来小野哲平沉默寡言,多做事的感觉。

作品集分为了四个部分,按照年份划分,也是按照小野哲平人生轨迹来进行划分。学成之后初期,作品大多是没什么“用”,与传统的器物不同。没有精致花纹的雕饰,而是铁刷恣意奔放洒脱。“也许是和家人出国旅行之后”,作品渐渐趋于平和,也变成了日常生活能见到的物,色彩上釉色也与泥土的原色相一致,简单纯粹又富有质感,大约是小野哲平的内心也慢慢的平静下来,少了几分反抗精神在其中。

我更愿意将小野哲平称作一个隐士——去一个没有多少人在的地方,建一个烧陶器的窑,从山上采集新鲜的泥土,用自己的双手将泥土与火相融合,获得泥土的馈赠。“我们身体里的那个人,能够唤醒从远古时期携带而来的心灵感受。”不需要刻意讨好谁,只需要追随自己的心思去做,静心平和,作品也会回馈你的用心。

艺术最美的地方,在于它能够无所谓枷锁的束缚,野蛮生长。没有世俗的干扰,却能给予世俗的震撼。如今冲击感的色彩已不再是都市人所追逐的热流,更多的人会喜欢一种来自原生态的礼物,带来一种舒服的感觉。小野哲平的器物,大多是朴素的,带给的却是泥土的气息。

他的作品,只有在更换泥土的时候才会在底下刻一个他名字的字,他所希望的是所有人看到这个作品,就知道是来自于他。这也是他所带来的独特的作品,当思想闪烁着光芒,艺术成为了他的信念,给了他做东西的勇气。

小野哲平的作品,大多是从高高在上的装饰品回归于一种日常的平淡。 “不是被触摸、被观赏,而是靠感受。若要说感受什么那可能是我,可能是你,这才是最重要的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和孩子在一起用过日子的态度,去做东西。 ”这大概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吧。

《由土而生》读后感(篇七)

“艺术不仅拥有反抗的力量,也具备释放情感的能力。”这句话来自本书的主人公,一位日本陶艺家小野哲平,看着他和访者的对话,感觉他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感受自我与世界的对抗,在我们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是浑浑噩噩无知无畏度日之时,他却在不断的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从师的过程中,不迷信,绝不丢弃自我意识,而是不断的质疑,不断的确认。当他过去教他陶艺的人剖心告诉他“想要在陶艺届生存下去,不能不懂政治。”教他不能不攀附权贵,他却意识到这个地方不适合自己,因此选择了逃离。而接下来的教他的师傅过于独断专行,感觉自己被压缩,他又选择离开。他一次次选择离开的行为真的非常不“日本人”,在我印象里的日本人对于工作就像生根一样,哪怕遍体鳞伤痛苦万分也不会轻易离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完全忘却自我。 后来他在杂志上看到陶艺家鲤江良二的专访,对于“为什么选择创作?”这个问题的答案而震动,毅然决然直接不请自去,下车后一路询问找到了良二先生,说自己在找工作,然后良二先生留下了他。然后他就遇到了他真正称为“师傅”的人,这个“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的人。我觉得这段经历非常有意思,非常像日本热血动漫的故事展开,以前总觉得这种拜师非常的夸张,戏剧效果十足,如今看来的确是源于生活。想起蔡澜学习书法拜师都托了有名望的中间人去说合,好容易成功还感谢天时地利人和。 我看书里拍摄了几张小野哲平工坊的照片,跟我想象中的艺术家的工坊完全不一样的感觉,甚至还有点脏乱粗糙的感觉。几个泥迹斑斑的塑料大桶摆放在工作台旁边,一张破旧脏兮兮的椅子随意在一旁,桌子感觉像几块大木板随意拿来用的。但工作时的他坐在那破旧的椅子上一脸专注忘我的时候,你又仿佛觉得好像艺术家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说起他的作品,我自己很少买粗陶的器皿,特别是那种过于“原始”状态的作品,总是觉得我“艺术细菌”不够,欣赏不来。曾买了俩粗陶的咖啡杯,相对起来已经是制作非常精细的不像“粗陶”的粗陶制品了。

小野哲平早期(1982-1990年)作品,的确是非常粗放、尖锐、反叛的感觉,过于我来讲,就是“过于原始”的状态,锈迹斑斑,有种金属感的强硬。(1990-1998年)的作品稍微柔和了一点,但威严感还是很强,棱角分明,但有两样器皿让我一见钟情。这两样其实是一个系列的作品,一个是“钴蓝猪口杯”,另一个是“钴蓝四足盘”,颜色非常的漂亮,天青蓝泛白,上面还有点点肆意的斑点,请原谅我没文化词穷,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确非常好看,那两页我停留了很久。而(2005-2015年)后期的作品,的确是要温和包容很多的感觉,没有没有了那种张牙舞爪的感觉,柔和多了。无论是色彩还是容器的形状,你都能感受到那种旺盛生命力下的柔和平静。哪怕还是和过去一样喜欢用手指和铁刷作为工具去造型,但感觉的确不一样。有个鸟嘴造型的中国茶茶器还相当可爱。说实话,哪怕我读完这本书,我目前还是无力欣赏这位陶艺大家的大部分艺术作品,但是却能稍微了解艺术是内心的表达渠道,是人的情感和意志下的作品。 当访者问他现今的风格形成的机缘是什么,他回答因为内心有了变化,不再喜欢创作具有攻击性的东西,也不再喜欢拼命标榜自我,而是意识到“包容对方的东西”才是好的。他不再如过去一样无视他人只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

我想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我行我素的作风,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强行灌输给别人,无视他人而只有自己的世界。”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