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吃的风度的读后感大全

吃的风度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2 05:21:13
吃的风度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9-22 05:21:13   小编:

《吃的风度》描写了作者在不同场合下对待吃饭的态度和方式,通过幽默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文章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场景,令人读后感受到了食物给人带来的喜悦和幸福感。整篇文章轻松愉快,让人产生了阅读的愉悦感。

吃的风度读后感(一)

吃的风度与风味

同事听说我在编一本《吃的风度》的书,便冲口说:“吃的风度?中国人不讲吃的风度,西方人才讲。”

我听了呵呵一笑。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你说中国人不讲吃的风度,说的是哪个朝代?哪部分人群?

施亮生于50年代的北京,成长于文化人家庭,比起我这个60年代南方小城里长大的,更早更多见识了中国当年尚存的吃的风度。这风一吹两千年,从先秦的孔子,到清初的袁枚,到民国的文人、当代的墨客,都风姿绰若;风度之外,还有风味,一吹三千里,北京的涮羊肉,青岛的馄饨,上海的腌笃鲜,苏州的虾酱面,也风生水起。

我前些年编过施亮的长篇小说《胡同》,与他同餐共桌过,见识过他的吃的风度。我与他不算是热衷社交的人,对某些大吃大喝的场面,有本能的躲避与倦怠。今年编他的《吃的风度》,对于其中一个情节,特别钟情,录在这里,一欢同道:

我才上初中,就跟父母去湖北五七干校。起初干校无房,我与母亲随部分家属滞留在武昌县乌龙泉镇。近半年光景,我们这些孩子无事可做,到处东游西逛。乡村儿童教我们在草丛中辨识野菜,日日可拾一些荠菜、马兰头等回家。那时,干校的大食堂每日午餐和晚餐都是清水煮萝卜,这些野菜就成了佐餐的开胃妙品。我们采摘了荠菜,拿回家洗一洗,再用开水烫一烫,拌一些酱油和醋,淋少许香油,其美味清香不可言喻。以后,又用荠菜包馄饨吃,还用荠菜花炒鸡蛋,成了我们在那段特殊时期的一段极美好回忆。我的孤寂少年时代,采摘野蔬也就成了一项重要娱乐。还记得,我们学会了分辨野荠菜的两大类,哪些是板叶荠菜,哪些是散叶荠菜,而哪些可能是隔年的老叶,哪些是新生的嫩叶;还爬上野草丛生的荒坡,走到河滩水塘边,游荡于狭窄的田埂上,可寻觅采摘到很多野蔬。野生荠菜采完,又去挑拣马兰头、紫云英,虽然棵头不整,老嫩间杂,长短不齐,时常把杂草也夹在其中,并有不少泥沙。但是,这都是我们的劳动成果。放到饭桌上,马兰头、紫云英不如荠菜鲜美,也另有一番野蔬的特别清香。我们狼吞虎咽,嚼着这些野菜比吃鱼肉还香。以后,我又回到城市,家人也偶尔从农民手里买到这些野蔬,再吃起来,舌底的味觉就不对了,远不及少年时了。有人说,可能那不是真正的野菜。我其实心中明白,“食趣”是要与“拾趣”相结合的,若无“拾趣”,“食趣”便降低了许多,也就难以尽得其趣了。由于这些野蔬不是自己采摘的,缺少了劳作后那一份欣喜和满足,口味也就因之大减。

吃的风度读后感(二)

筵席中该如何吃出雅趣,且要提防不自觉陷入“附庸风雅之嫌”,不知如今还有多少孩童在接受这样的教导。记忆中幼时每逢遇到乡村里有酒席时,父母必要叮嘱“长辈未举箸,小孩不能动手”、“筷子不可以在盘里挑捡食物,不可过长时间停留”之类,还有切记哪个方位是上座,不可乱坐。感觉吃酒席的热闹中深藏着许多端正又肃严的事情,而父母却除此之外并不多言。那时并未意识到这三言两语的叮嘱,也是教人吃也需要讲究风度。

小说家施亮的散文集《吃的风度》,就要讲得详细得多,确是让人大开眼界。看他用文字去描绘吃喝世界里各种风味,像跟随着资深食客探寻美食博物馆般大长见识。在他笔下的美食、地域特色、烹饪手法等等,都深藏在中华美食的博大又广泛里连着其深厚渊源一并的娓娓道来。似品着清茗,听他浅浅诉说,满屋溢满香气。再次面对满桌食物时,举手间忍不住的多添了几份喜悦之情。

施亮出身文人家庭,母亲又能烧得一手好菜,谈起食物来处处皆是文章。开篇即是《吃的风度》一文,大概提醒我们先懂得风度了,接下来才能畅快吃起来。何谓吃的风度,不同场合不同讲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不过“人的内在修养与素质”亦在这吃的风度里显露出来。风度没有统一标准,“恶吃”却有共识——“不应入馔的环保动物;胡吃海塞,奢靡无度;饮食环境的恶俗”。

周代食鱼肉有等级之分,清宫廷有“忆苦饭”,殷商时期就已有经营菜园的记载,魏晋开始有海外引进蔬菜,蔬菜与各种肉类进入餐桌,都有各自讲不完的故事。东坡先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大概不会想到几百年后有位清代美食家说,笋与肉合烹,人们会先吃笋而忘了肉。竹笋,被评为美食之首。

除了食客、食材,对于食物的烹饪方式也有许多精妙点评,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同样提出,“高明的厨师就应该烹调中尽量发挥其本味。”日本料理神人小山裕久也曾说过,“对食材来说,不是要入味,最重要的是要带出食材本身的原味。”每一份食材,都是大自然给予的惠赠,懂得它们本真的味道,用心的品味,何尝不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恩。书里还提到许多短短几十年间就已经消失的食物与店铺,就连曾是门前遍地有的野荠菜如今也是难觅踪迹,鲥鱼更是已成为记忆与传说。

在如今的商业社会里,为了谋点私利,而不惜破坏商业规则或是做着矇昧良心之事,总不免也会被人奉上几句“吃相难看”。大概我们都懂得,即使不能人人维持大家之风范,却也谨记着切不可“吃相难看”。“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源于饮食的礼制,在今日已发生许多变化。然而每日三餐里,那一蔬一饭却是真真切切的包含着生活之美妙,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吃的风度读后感(三)

吃的风度是什么?不是让你在餐桌上规规矩矩,繁文缛节,而是怀着一颗怡情悦性的心情去享受美食,摆脱做足表面文章的餐桌社交礼仪,远离酩酊大醉丑态百出的“恶吃”,就那样,吃饱后,放下筷子,说一句真好吃,好幸福,如是! 中国一句老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连圣人孔子都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用咱们现代话讲就是中华大地为咱们提供了这么好又多的食材,不好好做上天都不饶你!如今看过书后,才发现原来那些中学课本上写古诗词文言文的大家们,李渔、袁枚、张岱等等全都是吃货。不怕吃货会吃,就怕吃货有文化,不仅这些古代文人骚客,当代的美食名家,还包括本书的作者,美食的香味都要透过书页飘出来了,阅读过程让读者我甜蜜又痛苦! 而在食蟹之美一章中,我方真正领略到什么叫饮膳美学。唐代食蟹之风盛行时留下不少传世的咏蟹佳句;而《红楼梦》中大观园众人也好赏菊食蟹,嬉闹之余不忘咏蟹作对,螃蟹真可谓饮食同文化融合的代表之一;而关于蟹的做法,周代的螃蟹酱、《齐民要术》中的两种“藏蟹法”、《东京梦华录》与《梦梁录》中记载的各种蟹馔、《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的“蟹鳖”“煮蟹法”“蜜酿蟹”,还有“蟹会”、“蟹羹”、“炒蟹粉”...要是把书中介绍的吃法都吃一遍,这辈子做螃蟹都不带重样的,一道蟹竟有那么多的做法,感叹古人饮食智慧的同时,心下感慨,如此这般,才不负蟹之鲜美啊。不仅做的手段花费心思,吃螃蟹的工具更是琳琅满目、小巧精致。好食材、好料理加上懂行的食客,这才是真正是食蟹之美,难怪作者要可惜如今这般的情趣再难觅得,唯意境而已。 而书中最让我难忘的非腌笃鲜莫属。相比前文中的螃蟹,腌笃鲜可是实实在在的家常菜!鲜肉块、咸肉块、火腿块、百叶结、冬笋等食材放在一起,没有什么独门技艺,只要食材新鲜,就可以炖出一锅鲜汤,吃菜喝汤,好不乐乎。作者的那位吃过不少山珍海味的朋友,一样折服于腌笃鲜的味美之下,这就是所谓的上不得台面的家常菜的魅力,不精致,却实在对胃,吃的就是那种家的感觉,家人的心意,我也好想吃上这么一大锅! 当然,除了吃,还有饮茶。我爸就好喝茶,一闲下来就喝。中国人喝茶,那可是从古喝到今,诚如作者难忘的雪菜笋片与龙井茶交融留存鱼齿颊的天籁味美,还有那处经常去坐坐的充满世间风情的消逝的小茶摊,品茗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情怀。而由此引生出的茶艺与茶文化更是象征着一种生活美学,可惜,很多茶楼酒店的茶道如今早已渗透进功利之心,难复初衷,饮茶的心境很重要,平常心,观自在,这就是讲究吃的风度吧。 其实,自己的拙字远远不能表述尽施亮笔下这本饮食文化随笔的精华,包括其中的谈文化历史、述风物真情,阅毕真的涨了很多见识。我很认同一句话,“烹饪是艺术,食谱不可妄称科学”,就像二荤铺的那碗烂肉面,那股子肉香可不是靠着几两盐几勺酱油决定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想说,这辈子,生为中国吃货,真的是太幸福了!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