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的基础理论》探讨了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强调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指出,共同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只有通过合作与互助才能实现共同体的繁荣和稳定。通过深入探讨共同体的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共同体的基础理论》读后感(篇一)
我们或许总是在接受结论,却从未去思考其背后的更深一层。而本书主要想探究的论题便是:为何近代资本主义源于西欧?或者说,为什么其他地区及文明未能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 书名为《共同体的基础理论》,而在了解何为共同体之前,我们需要先知晓本书的背景。二战之时,各路思潮涌现。作者既试图探究前近代社会的根基,又试图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找到注解。这就引申出了主题,“为何近代资本主义源于西欧”。 作者认为,一切生产资料乃至派生出的被生产出的劳动资料,乃至劳动对象及消费对象,均依附于土地之上。共同体的物质基础便是土地,而组成部分自然要加上作为劳动主体的个人。共同体便是这种“自然”状态下,即依附于土地的无数个体交织而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共同体的基本形式被划分为三种:亚细亚的形式、古典古代的形式、日耳曼的形式。虽然大家都依附于土地,但身处不同地域不同自然条件,种种差异使得共同体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作者笼统划分的三类以及名称,其实并非能够完美贴切史实。 “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诞生——>近代市民社会的成立”是大众认知中的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段论,也即“奴隶——>封建——>资本——>社会”这样的阶段演变论调。作者试图将最终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的日耳曼形式,套于近代日本,从而得出日本由封建转为资本主义这一过程中的特殊性。但与之相矛盾的又在于,封闭的日本社会同时具有亚细亚形式与萌发的日耳曼形式两种不同的共同体类型,且亚细亚式占主体,本身并不具备由内部引发的制度变迁。 比较有启发意义的一本书,对于思考资本主义诞生原因的问题,开拓了一定思维。所谓‘共同体的解体’是资本主义的基础,本质上不过是生产资料由土地到资本的转变。
《共同体的基础理论》读后感(篇二)
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主导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走向,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作为社会进步的阶梯,给我们认识社会制度以及相应的发展阶段提供了工具。但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来看待近代以前的社会变迁,不能说明是何种不可调和的巨变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然而,《共同体的基础理论》作者的研究兴趣恰恰就在这里。作者的研究兴趣始终是资本主义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这段历史关键的节点就在它诞生的那一刻,这意味着在它诞生的同时,也正是旧有的封建制消亡的过程。那么问题是,何种因素导致了封建制的消亡。
为了探讨促消亡的因素,作者梳理了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提出了“共同体”的概念。书中选取各类“共同体”理论中符合经济学视角的那些学说,以个人的方式整理并作简要介绍。作者梳理的结果是,在研究史上人们归纳了三种基本形式的“共同体”,即亚细亚的形式、古典古代的形式和日耳曼的形式。这三者的共性是,均在“土地”被“以共同态的方式占有”的基础上形成;都以某种方式伴随着“公共地”以及“公共制约”出现。
回到共同体的概念,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先提到“土地”,土地或占有土地,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作为主要的生产条件,与其他动产所有权相比,具有压倒性优势。另一方面,土地还作为“财富”的总体基础,构成“共同体”的物质基础。换句话说,“共同体”首先占有的对象是土地。土地是组成一定社会、持续进行生产的人们所占有的那一部分,也是作为生产的原始客观条件的。
因此,共同体可以理解为,支撑以土地为社会“财富”形态的财富再生产的生产关系。上面提到的三种基本形态,有共同的特点,区别在于共同性的程度不同。作者在描述了“共同体”的各种形态相继产生阶段性发展的情形后,总结道:“首先,在‘土地’所有制方面表现为私有制的不断扩大,其形态也逐渐进化;相辅相成的,进一步表现为在上述基础上建立的‘共同体’在形态、构造上的变迁。”
三种基本形式共同体的区别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基本形态,亚细亚形式由血缘关系维系“部落共同体”;古典古代形式为战士行会的“城市共同体”;日耳曼形式呈现为“村落共同体”(以及“城市=基尔特共同体”)。
其次是私有成分占比,亚细亚形式中土地占有关系中出现私有成分,以世袭地产的雏形表现;古典古代形式中,以世袭地产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到地产与作为“公共地”的公有地共存且相互对抗;日耳曼形式则采取的是“份地”形式,私有关系在共同体允许范围内发展到极致。
最后是公共地的归属,亚细亚形式完全处于部落的共同占有与支配下;古典古代形式的公共地则与地产地分庭抗礼;日耳曼形式中公共地甚至也被分割给私人占有使用。
由上可知,正是土地是否作为社会“财富”的形态,以及私有制是否强大到足以瓦解共同体,决定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和旧有的封建制消亡。
此外,虽然解释了这一特定时点的决定因素,但作者始终站在近代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这一视角是否客观,是否符合历史研究法,另待评论。
可以说《共同体的基础理论》从近代理论的角度切入社会经济发展史问题,对资本主义的诞生和旧封建制的消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更宏大问题(如“从封建制到资本主义的转型”以外,是否有其他途径可实现近代化)的线索。
《共同体的基础理论》读后感(篇三)
当我们审视资本主义这一重要的历史现象时,不禁要问:为何资本主义首先在欧美地区萌芽并发展壮大?而二战后的日本,又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员?
看到日本经济史学家大塚久䧺所著的《共同体的基础理论》这本书时,差点被劝退,因为书名透着浓厚而深邃的学术气息,再看到腰封上的一句话“揭示资本主义发生的关键一环”时,我决定好好读读这本书。
大塚久䧺多年致力于研究资本主义诞生与发展的历史,而这本书正是作者关于封建社会消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之中的关键环节“共同体的解体“的独到见解与深入研究。
大塚久雄以韦伯与马 克思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从经济史的角度对共同体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他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书中详细探讨了共同体的本质特征,以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成和解体条件。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多面地理解共同体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
书中,大冢久雄将封建共同体划分为三种形式:亚细亚形式、古典古代形式和日耳曼形式,并强调这三种形式并非简单时间和空间上的划分,而是结合其农业与土地占有的关系,社会分工变化等共同体发展的不同特点造就的。
通过分析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程,揭示了共同体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塚久雄以平实清晰的语言,将复杂的理论问题阐述得深入浅出。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实例和具体案例,进一步增强了理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书后是日本经济史学家小野塚知二所做的中文版解说。这部分内容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塚久䧺的学术观点,分析了这本书的学术意义,还论述了其历史意义以及其所处的年代背景所带来的局限性。
大塚久雄的《共同体的基础理论》是一本在历史经济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内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面理解共同体理论的理论框架,还通过深入的历史分析和丰富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共同体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