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房客》是一部充满悬疑和惊悚的小说,讲述了一对夫妇在乡村农舍遭遇了一位神秘的房客。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读者被引入一个扑朔迷离的情节中,不断揭开房客身份和真相。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令人难以放下。
《怪房客》读后感(篇一)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必须符合某一种生存法则。当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规则也相应改变。
一个人能不能独立生存,取决于他是否有独立人格。小说主人公特雷尔科夫斯基属于典型的依赖型人格:为别人活着,将自己的存在价值自降至最低。在剧情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发现,是他自己臆想了这种种迫害:朋友的帮助与嘲笑;前房客的怪异出现;而当特将粪便移到自己楼层门前时,又会让读者多么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同时,在小说结尾,通过看到另一个自己在自己的病床前假装怜悯,来告诉读者主人公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其实是他自己。只有这样的人格特性,才会演绎“他人为地狱”的人间悲剧。
读完本书,不禁想起《局外人》和《月亮与六便士》,人格特症形成鲜明对比。不过这也很好证明了本书塑造人格的成功之处。
《怪房客》读后感(篇二)
又一部环形结构的小说,在故事的结尾回到故事的开端,无穷无尽。
主人公特雷尔科夫斯基极度在意别人(尤其是邻居们)的想法,以至于在新租来的公寓里,一步步迷失了自我,最终走向了毁灭。
《怪房客》是托波尔的代表作,也曾被拍成电影。可能是口味不同的缘故,我觉得,惊悚或许谈不上,特雷尔科夫斯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也稍嫌突兀了,在文章第三部分,剧情急转直下,之前的一系列铺垫,也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若泽·萨拉马戈的《双生》——更为可信且惊悚万分,尤其是最后那通电话响起:电话的那一头,一个和他一样的声音叫了起来,终于找到了!
无论如何,作为闲暇时光的消遣,《怪房客》还是值得一读的。
《怪房客》读后感(篇三)
2016.04.27 第一次读
跟着特雷尔科夫斯基的视角不断深入,感觉周遭环境不对。但是他看到的那些东西也太过诡异了吧。渐渐开始怀疑,有问题的到底是谁?邻居?特雷尔科夫斯基?
“他不再去找以前的朋友,他再也不去以前喜欢去的地方。他在消失,一点一点地,被邻居们擦除。他们在他原有人格的位置上画上的,是西蒙娜舒勒鬼魂般的身影。
我必须找回自己!
为什么是他,仅仅是他而不是别人!是什么让他与别人不同?什么是他的参照,他的标签?是什么能让他说:这是我,或者这不是我?他找不到,他不知道。他回想起了童年。受到的侮辱还有想到的注意,但他没有找到独特的地方。”
这段让我想到很早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当时太小,看的也不完整,现在记得的是残片的残片。
主角是方中信和钟丽缇。前面方和钟浓情蜜意,突然某天早起,钟发现方不见了,苦寻未果。渐渐发现,不仅仅方像是完全不曾存在过她的生活中一样,她自己的身份也像是被擦除了。她究竟是谁?
后面揭谜,这是方参与的一个team对钟做出的实验。钟最后疯了。
《怪房客》读后感(篇四)
看完萨特就接上了这本其实有一点微妙,他人即地狱换了一张脸孔,将脆弱的人逼近了死胡同——他疯了吗?不,他只是被抱在一起的人群异化了。 读的过程里不停地想到安部公房。一个人,一个有自我认知但是不足够强大的人,要如何逃离他人目光和言语的掌控呢?答案很明显,挣扎、折损、成为异类。安部公房故事中的被异化者成为了棒子。本书中的被异化者成为了同一个人,且永远会循环往复唯一的悲剧——杀掉自己,再看着他人成为自己。 作者破碎的描述带着疯癫的情感把人引入一个肮脏的世界。被排挤的人无法抗争,只能挣扎嘶吼用自己的肮脏对抗人群的沆瀣。排泄物和自身所有的血液被歇斯底里地抹在他人脚底的地面上,像野兽的绝叫。然后,再在第二天被人轻巧地抹去。被异化的人多么脆弱,用尽全力也不过换一场清晨消毒水的洗礼罢了。所有的痕迹都会被抹去,大家依旧彬彬有礼,生活永远平静。 这是抗争的结局,这是被异化者的归宿。虚无又充满肮脏的力量感,奇了八怪的(但是我好喜欢)。 其实这本的多数读者指向应该是疯癫者的被害妄想,但是主角的行为那么小心、虚妄感又那么强,真是想让人把他拽去深渊走一遭。 最后。作者的情绪情境感很强,细碎的情绪投射出癫狂的视觉镜像让我喜欢得要死。 在地狱里一起发疯吧。 以上。
《怪房客》读后感(篇五)
昨天晚上刚入手的书,《怪房客》很快看完了,说是恐怖小说,本来以为会有什么恐怖情节,读到最后才发现,这是一种现实恐怖,主人公就像陷入了醒不了的恐怖梦境中。
时下在每个大城市里都有这样的一批人,他们和陌生人租住在一个房子里,彼此保持着距离,似乎这样的城市人和人心理上的距离和物理距离是成反比的,大家彼此防备,也互不干扰,偶尔发生摩擦即便是小摩擦从此也就成了仇人。因为没有人愿意花费沟通的成本。
人们在喧嚣的城市里为人的密集度增加砝码,心理却孤单的可怕,信任不知不觉成了人群中的稀缺物资,总是看到有人不小心付出信任后的悲惨结局,总是看到丢失信任的人的冷酷,总是游走在渴望被信任又害怕付出信任的矛盾心理中。 书中的主人公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却在自我和自我约束中丢失了信任和自我,终日活在恐惧当中。当一切压抑到极点,他选择的反抗也是欺负弱小和自我伤害。这是多么深度的恐惧。
当自己伤痕累累无处可依时,唯一的依靠给予了温暖却也不敢相信温暖的真实,一定要加以罪名自己才觉得合情合理,无数次的恐惧来袭,无数次自我安慰式的幻想逃避,让主人公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甚至分清自己是谁,剩下的是满眼的冷酷欺骗和陷阱。
这也就是所谓的恐怖。是生活在恐惧中无力反抗哪怕求饶后也摆脱不了的恐惧。
虽然是通过病态描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多少人真实的有过这种种的心态无法自拔。每个人的心理都需要一片阳光真实的地方。可以让在现实中疲劳遍体鳞伤的自己有个舒适安心的地方
《怪房客》读后感(篇六)
故事讲得是男主人公经朋友介绍搬进一间公寓,搬进公寓时,这间公寓的前女房客从窗户跳下去还在医院躺着将要死亡。主人公因为胆小怕事所以每天悄悄的在公寓里住着,他的垃圾是整栋公寓里最脏的,他很少出门,从不带人进入他的公寓。然而怪事一直出现,遭遇了小偷,牙齿被人拔出,莫名被人化上精致的妆容,被换上女人的衣服……他被邻居们慢慢的变得与前房客相似……到底是为什么?在这些怪事中,主人公变得越来越疯狂,最后从窗户跳了下去,两次…… 这是一部悬疑恐怖小说,剧情匪夷所思,虽然看到中间我就已经猜到了结局,但是我很惊奇作者的脑洞。结局有些烧脑,我思考了半天,看了很多这本书的书评,依然无法判断到底是主人公有被害妄想症还是邻居们是真的故意想杀他。最后的结局是主人公变成了前女房客,睁开眼看到了自己,一切周而复始。这一切是前女房客的想象???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实话,我懵了。  在这本书里,主人公的遭遇很完美的解释了一句话:他人即地狱。 现在社会当中有一个现象,“冷漠”。人们走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看戏,涉及到利益了就避而远之,很少有人站出来做出什么实际的事。然而在网上闲事一大堆,所以到底是网友不出门还是什么??我觉得如果周围的人都热心一些,就不会有主人公这样的悲剧。  但是这样的悲剧全是周围人的错误吗??不。主人公的心思过于敏感,想法太多,太懦弱了。只要他的心理可以强大一些,勇敢一些就可以避免这场悲剧。 我希望每个人可以强化自己的心灵,说真的,可能我们不可以改变世界,避免冷漠,但是我们可以顺应这个世界,去生活的更好。  本书还有一部电影,由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金棕榈奖、金熊奖得主罗曼·波兰斯基自导自演。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图书馆借书看看,也可以看一下电影,建议先看一下书在看电影,不然看不懂。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怪房客》读后感(篇七)
文/ 海蓝蒲雨
世界上最可怕的莫过于人心。表面的恭维,内心的憎恶,行为上的诡异,心理显现阴暗。在灼灼不安的世界里,遵循内心且不随波逐流,静怡安逸且不打扰他人,心灵流浪在盛世桃源之中,身体踟蹰在大都市里,显得格格不入且不入流。既要保持合群入世,又要秉承内心希冀,左右难以逢源。用老话来阐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托波尔的《怪房客》是一部黑色幽默、荒诞不经却令人惊醒的一部作品。特雷尔科夫斯基经朋友介绍入住了一间公寓,前女住客从公寓的窗子里坠落而亡。入住的过程中发生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比如不能在自己家发出一点儿的噪音,按照女房客的口味提供餐点,将他打扮化妆穿裙子等等。特雷尔科夫斯基在渐渐失去了自己,被邻居们“改变”成了前女房客的模样……
特雷尔科夫斯在《怪房客》里的事情放到现在,依然非常抢眼。放眼望去,在世界上多少个地方发生了如此怪异怪诞的事情,甚至要委屈去接受一些不合理但自成一文的规则,让自我变得不“另类”。身心都被困住,如困兽之斗。要么改变世界,要么被世界改变。大部分人的选择都遵从后者,这样不会显得格格不入,且自以为是地融入进去。在那座公寓里,所有人都被“同化”了,且有同一个目标,遵循着共同的“规则”。当房东罗列出各种规则,这场惊心动魄异常诡异的恐怖之旅开始了。
家是一个放松舒心的场所,当在地板上小心翼翼移动着步伐,害怕音乐的声音太大不敢开,晚上的消遣控制在看书。这不是在生活,是在被囚禁。特雷尔科夫斯基的生活被这所公寓隔离开来,不敢踏出家门一步,不敢邀请朋友到公寓来,不敢制造被邻居投诉的噪音,不敢穿自己的鞋子在家里的地板上走路……他如一个操纵的木偶,“执行”着他的生活,一步步走入疯狂和痛苦的深渊。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我们总是那么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的行为被别人耻笑,或者当成把柄拿来示众。我们善于察言观色,从他人的行为里进行总结,规范化行为,努力融入大环境里。有谁想过,这个规则或者条条框框是对的,是从内心想要去遵从的,还是道德上不可触碰的底线?人们墨守成规,当有人触碰到时就开始打压直到对方屈服不反抗。逃离却无法躲避,哪里都是。
大环境下的同化,或者是不同种族的融入,或者是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辗转,都能够体会到人与人制定的“规则”。掩盖的背后有多少是跟利益相关,又有多少与人心相悖?安心立命之本,随心立意之心。唯有那最后一声惊天的尖叫不被束缚。
《怪房客》读后感(篇八)
通篇读完,第一个感觉是细思极恐。社会的群体生活中,人与人不得不面对,人与群体不得不面对,群体与群体不得不面对,我们——作为群体的参与者,该如何面对这一系列的冲突,或者说是关系。他人即地狱;他人的作为,且不论他人行为的正义与否、符合社会道义与否,都将会对我们自身产生或多或少的正面与非正面的影响;但是换言之,我们也是他人的他人,我们出于自己内心做出的判断、以为符合社会法律道德准则的行为,是不是也会对他人造成影响呢?可以说是的
恐怖小说的真正魅力也许就在合上书本回忆作者在书本里讲述了什么故事的时候,最为感觉害怕。托波尔笔下的男主角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体谅,可以说上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合格公民。特雷尔科夫斯基,单身,没有女朋友,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只想在房价高昂的巴黎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处。房东齐先生说起话来客客气气,委委婉婉,他正经的外表下却是虚伪的内心。他百般刁难特雷尔科夫斯基,不过是拖延,吊起特雷尔科夫斯基的胃口,意在让特雷尔科夫斯基失去耐心,答应下他的入住条件,而这些条件,正是为可怜的特雷尔科夫斯基精心准备的圈套。
看门人是冷漠的,她对前任房客西蒙娜的死是冷漠的;她对特雷尔科夫斯基的到来是冷漠的;她对众邻居迫害特雷尔科夫斯基采取的态度是冷漠的;甚至对在次发生在这所公寓的“谋杀”是冷漠的……而她也是西蒙娜和特雷尔科夫斯基的邻居之一,也就是说她也参与到了这场不见血的“谋杀”之中,她和这幢公寓的其他住户一样是不折不扣的刽子手!
社会有时候间歇性发作“隐形综合症”,身处这个群体之中的芸芸虫(其所为之冷漠,已不足以称之为生物)毫不犹豫选择隐形;隐形他人,忽略所不应当忽略的,人性道德的光辉在袖手旁观和事不关己的刹那湮灭。殊不知一张硕大的蜘蛛网每一个节点上都有来自整个群体的蛛丝,罪恶和冷漠会从一个点振荡传播到一个点;隐形自己,明明站在高台之上却选择视而不见,如同小丑捧着烧红的烙铁,却假装微笑,告诉观众不烫。可是呢,抵近的观众也附和着低头交耳,然后告诉坐在后排的观众说小丑好厉害能够空手接烙铁。这种情况下,小丑是疯子,那些视而不见空气中皮肉烧焦味道的观众却更疯狂。人人一眼看穿,人人却缄默不言,降落在他人的灾难,终将降落在冷漠旁观之人。
《怪房客》读后感(篇九)
一口气读完小说,仍觉不过瘾,看的过程中无数个疑问冒出来,墙壁里牙齿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些邻居为何要把他置于死地,为什么他会看见魅影,特雷尔科夫斯基是得了精神分裂吗?分裂出不同的人格给自己下了一个陷阱,把自己一步一步拖向深渊?直至看见结局,躺在床上的特雷尔科夫斯基看见了床边的自己,与开头他见到躺在病床上的女房客如出一辙。一切问题似乎都开始清晰了起来。
整本书以特雷尔科夫斯基为立场书写,但写的真的是特雷尔科夫斯基的故事吗?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特雷尔科夫斯基的故事,外衣下藏着的分明是女房客的故事,邻居把特雷尔科夫斯基一步一步变成女房客,那何尝不是女房客自杀前经历的一切。
女房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是她开始妥协的时候,她向邻居向房东妥协的时候,她不能发出噪音,她必须表现得彬彬有礼修养良好,他们甚至规定了她换上拖鞋和睡袍的时间,事实上,她也照做了,只有这样,她才不至于被邻居投诉不至于被房东赶出去。
她的朋友想必和特雷尔科夫斯基眼中的同事一样,嘲笑她不敢反抗,听话得像只小绵羊,言语中满是玩笑和嘲讽。一面是自己颇为满意的住所,一面是可能会让自己露宿街头的自己也觉得过分的扰民行为,她能怎么选,她没得选。
和朋友和同事渐渐疏远,她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慢慢变成了另一个人的,她变得不是过去的那个自己了。她开始疑神疑鬼,邻居的上门求助和请愿被她视为他们对她的警告对她的示威。家中的失窃她亦归到了邻居的头上,她的精神高度紧张,她有没有精神分裂?我想是有的,像我开头提到的那样,她的被迫害妄想被完全地激发了出来,她深陷于邻居要置自己于死地的想法中不能自拔,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她分裂出另一个人格来伤害她自己,而当这个人格完成她的使命后,她更是坚信了自己的判断。她想逃她要逃,可是她又能逃到哪里去呢。她早已深陷邻居和自己设好的那个陷阱之中,她永远都逃不掉了。
车祸发生, 她被送回公寓,那个她永远不想回去的公寓,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她。她只能任人宰割,与其任人宰割,倒不如自己了解的好。她一步一步走近那个窗户,然后跳了下去。可哪怕是自杀,她也要留下一点脏东西一点垃圾来宣誓她没输,可她到底是输了,倘若她没输,她不会跳下去。
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意识对特雷尔科夫斯基和女房客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慢慢变成另一个人,失去原来的社交,一步一步把自己逼疯。而最可怕的地方是我们以为那太夸张那只是小说但实际上却不断有人在重蹈这一覆辙,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怪房客》读后感(篇十)
洛朗•托波尔的小说《怪房客》的封面,选择了托波尔绘制的卡夫卡。画面上的“卡夫卡”戴着礼帽,头颅很长,硕大的双眼向两侧凸出,显然是夸大了卡夫卡面部特征的结果。如果继续发散思维,人物的双眼为何要向两侧凸出呢?或许是因为如果这样,想要“旁顾”就变得更加容易了吧。而旁顾的目的,自然是能看清“他人”。体察或是防备,或者兼而有之。
穷其一生,卡夫卡都在努力实现与日常生活的共洽,进入那座“城堡”。但那座“城堡”并非是一座建筑本身,而是“人群”。日常生活的可怖,便在于与人群相处时,在“共谋”与“独自生活”之间,并不存在实际的中间道路,而任何不自量的尝试,都会使人陷入被迫害与绝望。
《怪房客》讲的大概也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来到一栋老公寓想要租房子,他租住房子的前任房客跳楼自杀,生命危在旦夕——最后她还是死了,主人公才得以住进来,而随着他逐渐接触房东及其他房客,一系列怪事也接踵而至,主人公也从惊诧讶异,到逐渐发觉自己已经被一个似乎酝酿已久的阴谋包围……
作为一个作家,洛朗•托波尔并没有太多作品流传,但他显然是个很活跃的文化人物。画过许多插画,还出演过电影。很多时候,与他相关的作品都是与“超现实”有所联系的,而《怪房客》也不例外。尽管作品一开始很像一个正常的故事,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会陷入与主角特雷尔克夫斯基一样的“恐慌”。而故事的结局更是预示了一个不可逃脱的灾难——即便读完了本书,读者也无法立即跳出这个梦魇。
归根结底,这个“梦魇”就是异化。卡夫卡也在谈论异化,但他的异化,来源是确切可知的——官僚体系、社会制度,灾难发生在人自己想要与其发生关系时。但托波尔的世界更加可怕。特雷尔克夫斯基并无意与自己的邻居产生交集,但他们酝酿的阴谋,其实在最开始便已经注定。“他者”的“迫害”,已经由自我的防卫,变成了一种主动的吞噬。而受害者除了受害,并没有其他选择。
恐怖可以有很多方式,但荒诞是它的极致——并不是说极端可怕的面像会使人产生无比的畏惧,人所害怕的,是自己不曾料想之处会伸出一只手。如果说托波尔只是想营造恐怖,那么《怪房客》已然十分成功。但他的诉求又远非于此——这样一种非同寻常的危机,或许是人人可能面对,却无从自知的,它当然不会在几周之内让你陷入如特雷尔克夫斯基一样的困境,但在一生中,它的蚕食,使每个人在不自觉之中都可能成为加害者,却难逃受害的厄运。
可是知道了这一切又能怎样呢?“承认这个世界疯了,人大概会好过一点(于是《慌城孤读》))大概只是这样。通过荒诞,人无限趋近真实,但想要触碰,大概除非是在其中,扮演某个角色吧。
可那是需要有如卡夫卡一样勇气的事。
《怪房客》读后感(篇十一)
这个世界有多疯狂,你的身边有多少危机,当恐怖时刻环绕着你的时候,你将变成什么,面对一群神秘的邻居,到底是谁疯了?《怪房客》用完美诠释了这一惊悚故事,将人们一步步引向迷失和恐惧。
洛朗•托波尔一个特立独行的全能艺术家,涉猎多个领域:小说、诗歌、作词、插画、油画以及电影。他的代表作《怪房客》被译成各国文字,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1976年将其改编成同名电影,并亲自出演男主角。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疯狂和惊悚的故事,最终也许分不清到底谁疯了,但其实疯掉的何尝不是每一个孤独的灵魂。
《怪房客》讲述了特雷尔科夫斯基经人介绍搬进了一栋老式公寓,他的前任女房客因为跳楼而在医院生死未卜。他没有追究其自杀的原因就匆匆搬进了这个公寓,他想变成一个完美的租客,一切按照房东的要求来做,不喧哗吵闹,不给别人造成麻烦,但在随后的生活中却处处小心谨慎,胆战心惊。他的房间被人莫名闯入,东西尽失房主却偏执的不让他报警,理由是会影响他在其他租客心中的形象。于是他变得极端压抑和孤独,似乎所有的人都在左右他,改变他,最终他陷入了疯狂,开始逃离这一切,但陌生的城市里他又能逃到哪里呢。
城市间陌生人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对于生活在人群中的人们来说得到他人认可是融入这个社会的第一步。但当人们的关系充满了冷漠和不理解,那么孤独是必然的结局。特雷尔科夫斯基是个极度在意别人想法的人,他想要尽快的融入这个城市,所以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他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与责任感,所以当他发现自己与朋友的聚会会影响到邻居就毅然断绝了在家里组织社交的想法,他小心翼翼的维持着居住环境的和谐友善,但却没有得到一点善意的回应,在这份谨慎里他变得越来越孤独、胆小和压抑。
环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公寓里的每个人都极力营造一种扭曲、诡异的氛围,将特雷尔科夫斯基的行动限定在一个恒定的范围里,有些无法想象的改变在一步步发生了。一点点噪音,一些抱怨,一个个莫名其妙的动作都足以逼疯一个压抑到极点的可怜人。就这样特雷尔科夫斯基被他们改变了,但幸好他及早发现的,然后此时的他已经无处可逃。他变得不相信任何人,而这样一个已经变成一个扭曲和精神不稳定的人又如何能让别人相信他口中一切呢?最终他依然没能逃脱邻居们的阴谋,从哪个注定的窗口跳了下去。读到这里已经为特雷尔科夫斯基的命运感叹了,但当结局出现的时候的,才发现疯狂远远不止这些,到底是谁在疯了,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幻想,这份犹疑和不确定,已经不单单是故事里的人闹不明白了。这应该算是结局的精妙之处吧,真真假假,亦真亦假,疯狂而绝望。
俗话说人吓人,吓死人,最恐怖的永远是人心。人在社会中脱离不了群体,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被孤立最好的手段就是冷漠,在冷暴力的手段下一切阴谋变得不那么复杂和困难,因为人心已经被击溃了,那么疯与不疯又有什么区别呢?
《怪房客》读后感(篇十二)
这是一本有毒的小说。当读者顺着主人公特雷尔科夫斯基的思路一步步去揣摩和探测周遭的人,并设身处地的认为“如果换做是自己,恐怕也会这么做”的时候,就已经中毒了。就像书中特雷尔科夫斯基重蹈前房客舒勒小姐的覆辙一样。
至于我们的前房客舒勒小姐,也是一个谜。书中对她并没太多描述,信息多是从她的好友和身边的人口中获得,总结来讲,舒勒小姐是一个规矩、开朗、招人喜欢的女孩。这样的一个女孩,又怎么会跳窗自杀呢?看上去是几何问题,实际上是函数问题。也许,我们从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时,就已经被书名蒙蔽了。
的确,书中有一些看似奇怪的人——贪财却爱讲漂亮话的房东齐先生、冷漠的看门人、为了显示权威而故意惹怒邻居的同事西蒙、可爱的肉弹斯黛拉小姐以及那些面无表情的邻居们等等,但这些人在我们身边又何尝不是存在?如果只是因为外界的规矩或是压力,就足以让特雷尔科夫斯基发疯的话,不妨我们把书只看开头和结尾来最直接的看看特雷尔科夫斯基的改变吧。全书的前几章,主人公都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出现,守规矩,十分懂得谈话的技巧并且还很擅长撩妹,深谙世事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老练,那么后来呢,最后几章里,他丢了一颗门牙,穿着女人的衣服,不再相信任何人,还从窗户跳下来两次才算罢休。这已经不是一个正常人所能做出来的事情,如果只是迫于周围人的压力,那他为什么没有换个地方重新来过的勇气,而要以命相抵?
综合舒勒小姐的遭遇一起来看,问题似乎并不是出在邻居们身上,而是在他所住的房子本身。
这所房子是有问题的,按我们的话说,就是有脏东西。那么,脏东西在哪里?首先,就是墙里的那颗牙,书中并没有直接说明,那颗牙属于谁,只是臆断好像舒勒小姐少了一颗,怀疑是她的,放在墙里面。有一种说法,人死去后,如果身体的一部分留在某处,他的灵魂也会寄托在那里。我们可不可以这么认为,房子收走了房客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永远的契约。这个说法是站得住脚的,特雷尔科夫斯基的牙齿也放进墙中后,两颗牙齿便都不见了(被换成两颗犬齿)。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邻居们的恶作剧,这事太诡秘了。同样,还有特雷尔科夫斯基在房间里看到了各种异象,那些不为上厕所只是思考人生的邻居们,一个个面无表情仿佛失心人一般,还有第十七节里后院上演的那出好戏。这些反常骇人的景象,才是击碎特雷尔科夫斯基理性的重锤。而这一切的开端,都是在他闲来无事开始观察这间屋子后。
全书最有意思的地方,便是这个侵蚀心智的过程,作者很有耐心的循序渐进,从最开始乔迁派对造成的不良影响,到阻断特雷尔科夫斯基退路的失窃事件,再到被投诉的老妇人还有她那可怜的残疾女孩,这一切都在影响着特雷尔科夫斯基放弃固有的生活方式,转而去适应房子的节奏,身边邻居的节奏,当他连习惯抽的烟和吃食都随着改变后,特雷尔科夫斯基便已忘记他最初的样子,在他穿上女装时,就已经变成了下一个舒勒小姐,或是再前任的房客了。如果事情只是一味得朝着癫狂发展,那也是无趣,作者巧妙得安排了一场特雷尔科夫斯基找回自我的好戏,这显然激怒了房子,在一场大病之后,特雷尔科夫斯基完全丧失了理智,他反抗的方式正中下怀,当他喷着血再次爬上阶梯,控诉着周围邻居们的种种罪恶时,他是不是清醒的,我想即便这时候,他也还是清醒的,只是所见所闻已经扭曲了三观,他不在遵循世俗常理,不再拘泥于既定的规矩时,他是清醒的,他想用自身的毁灭来抵抗这种变化,证明自己还是清醒状态下做出的合理的判断和行动,只是在别人看来,这个人已经疯了。书到此处,颇有洛夫克拉夫特的味道,在一次次意识冲击下,旧有观念动摇进而粉碎,在混沌中走向灭亡的末路。
最后那个很卡夫卡的结尾,再次将小说提升了一个高度,这种开放式结局,不再有常理和对错,谁是特雷尔科夫斯基?谁又是舒勒小姐?那张呜咽转为尖叫的口,已经再无法言语。
《怪房客》读后感(篇十三)
说起洛朗•托波尔,中国读者未必熟悉。但说到他的小说《怪房客》,许多人可能并不陌生,因为波兰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由法国著名女影星阿佳妮主演,该片被誉为20世纪经典悬疑恐怖片,知名度颇高。有道是:文学是电影之母。电影再好看,但无法完整呈现小说原作中包含的丰富信息及联想空间,最好的办法还是阅读原作。
《怪房客》讲述了一个带有悬疑恐怖色彩的故事:特雷尔科夫斯基经朋友介绍搬进一栋老式公寓。前面一任女房客西蒙娜从窗口跳下去,生死未卜,正躺在医院中抢救。她为什么要跳楼?特雷尔科夫斯基带着疑问去医院看望她,由此结识了西蒙娜的女友斯黛拉。从斯黛拉那儿,他了解到西蒙娜是书店营业员,喜欢独来独往,并没有什么认真的感情经历,因而排除了为情所困而自杀的可能。不久传来了西蒙娜的死讯,特雷尔科夫斯基心灵受到触动,但依然举办了一个家庭晚会,请来朋友庆祝乔迁之喜,却因声音太响遭到邻居投诉。他想安安心心过日子,但接下来发生的各种怪事却让他不知所措,一步步被逼入恐怖与绝望的深渊。他在墙洞里发现了两颗西蒙娜留下的血淋淋的牙齿;有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他的房间,偷走了他的两个箱子;最让他惊奇的是,他竟然发现对面大楼里有个女人长得跟西蒙娜一模一样;他发高烧,烧退后竟然在镜子中认不得自己了,原来有人趁他昏睡时给他换上了女人的衣服,给他抹了口红,涂了粉底和假睫毛膏……
表面上看,《怪房客》是一部悬疑恐怖小说,但那只是披在这部小说身上的一件外衣,发掘一个怪异荒唐的生活环境中被压抑的人性以及人性的变异,才是这部小说的主题。特雷尔科夫斯基进入的是他自己压根没有想到的世界,那里充满了了算计、猜疑和恐惧。在庆祝他乔迁之喜的家庭晚会上,有女孩主动向他投怀送抱,但他明白她刚刚与丈夫离婚,房子归了前夫,她并非出于情爱,而是冲着他的房子而来。一个带着残疾女儿的女人战战兢兢地来找特雷尔科夫斯基,有人告发她深夜喧闹,她以为告发者是特雷尔科夫斯基,他对此一无所知。告发者其实是一个单身老女人,她处处刁难这对可怜的母女,处心积虑地要将她俩赶出这幢公寓。特雷尔科夫斯基逃离了让他晕头转向的公寓之后,情不自禁来到与他有过一夜情的斯黛拉家,他以为这是他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想不到房东跟踪而至,让他心惊肉跳,怀疑是斯黛拉出卖了他,只得再次落荒而逃。
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萨特有句名言:他人即地狱。特雷尔科夫斯基所在的这个灰暗诡异的生活环境,就是对萨特这句名言活生生的写照。陷入一个以邻为壑、以人为壑的世界里,注定了特雷尔科夫斯基命运的荒诞与悲剧特性。托波尔用亦真亦幻、悲剧与喜剧交织的手法,将主人公一步步逼入绝境,让人透不过气来,凸现了这种荒诞命运的残酷性。特雷尔科夫斯基逃离斯黛拉家后,恍恍惚惚中在马路上被一辆汽车撞了;好心人将他送到医院,他却认定这位好心人是要谋害他的杀手;在强行送他回家的路上,他暴怒地向司机扣动手枪的扳机,司机嘲笑他的玩具枪根本没有杀伤力,还假惺惺地安慰他“别哭,你可以买把新的”;被强制送回家后,他看见了三个戴着面具的男人,其中一人长得很像他,他还听见了刽子手的马蹄声,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从窗边栏杆上掉了下去;醒来后躺在医院病床上的他一身女装,警察嘲笑他是因为怀孕才跳楼的;小说的结尾,斯黛拉来医院看他,但她叫的是西蒙娜的名字,逼得他发出令人疯狂的尖叫……
特雷尔科夫斯基曾经发誓要抗争这诡异可怕的环境,为捍卫自己的生命而“战斗到最后”;他甚至用默诵乘法口诀和拉封丹寓言,“高声总结起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形势”的方式让自己的理智保持清醒。然而,这一切显得是那么可笑,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病态的环境仿佛有一只精心算计的手,对他招招见血,步步惊心,决意要将他变成西蒙娜,彻底迷失自我。
人的焦虑、孤独、异化与迷失,往往来自生存环境的险恶与命运的无法自主。
《怪房客》读后感(篇十四)
洛朗•托波尔这个名字在中国并不为人所知,打开中国维基页面,寥寥几行字。关键词包括:插画、超现实主义、犹太人、电影等。人人都知道罗曼•波兰斯基有部电影叫《怪房客》,但不会有多少人留意到它是改编自托波尔的同名小说。
那波兰斯基为什么独独挑中这本小说?可能是两人相似的经历。托波尔是第二代波兰移民,出生在巴黎,纳粹占领法国后,他们家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躲藏在另一个法国城市——萨瓦;波兰斯基同样是犹太人,出生在巴黎,后移居波兰,还进过集中营(比托波尔倒霉)。
托波尔笔下的主人公同样有着作者的影子:特雷科夫斯基,一个十分典型的东欧姓氏,虽入了法国籍,但始终和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小说中用了各种细节来表现他的手足无措,以及腼腆内向的性格。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感受促使波兰斯基选择了这本小说,并且出演了男主。于是,文字和影像,小说和电影,现实和虚构,托波尔、波兰斯基和特雷科夫斯基缠绕在了一起。
人们常常拿托波尔和卡夫卡做比较,认为托波尔继承了“卡夫卡的传统”。巧合的是,本书的法语版封面就用了托波尔亲绘的卡夫卡插图(中文版沿用)。小编斗胆猜测可能有几种用意:其一,暗示《怪房客》是一本卡夫卡式的小说。其二,小说中有一段人物描写的确和这幅画很像:
“在他眼前络绎不绝的脸几乎都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仿佛顶着这些脸的人们都站在传送带上一样。有着蛤蟆一样突出的大眼睛的脸,刻薄的人那瘦削的脸,畸形婴儿一样硕大柔软的脸,公牛般的脖子,鱼鼻,兔唇。眨眨眼睛就能想象眼前只是同一张脸在慢慢变形。特雷尔科夫斯基对这些脸如此地奇形怪状感到惊讶。火星人,他们都是火星人。但他们对此感到羞耻,所以他们就想掩盖事实。他们将自己骇人听闻的怪异比例一劳永逸地命名为匀称,将他们不可想象的丑陋命名为美丽。他们从别处来,却不想承认。他们装作天生在此。一面橱窗玻璃让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他也没什么不同。一模一样,就和那些怪物完全相同。他和他们是同一物种,但不知为什么他被撇在一旁。”
虽然托波尔和卡夫卡都感受到了异化,但卡夫卡的压迫体系是官僚的、姓名不详的。总是有另一个部门,另一间办公室,另一条走廊。在托波尔的作品中,主人公必须和压迫者面对面进行抗争。特蕾尔科夫斯基曾经和房东据理力争,也拒绝过在请愿书上签名,不愿和其他房客同流合污,迫害另一对母女。
面对死亡,托波尔和卡夫卡也有不同理解。卡夫卡认为,实现死亡的瞬间就可以脱离禁锢了独立个体的社会结构,死亡是一种逃脱。对于托波尔而言,死亡却是另一次挪用(挪用的概念应是借鉴自乔治•巴塔耶),死者的躯体被用于一系列神秘的宗教仪式,熟人、邻居和同事可以借此谋得福祉。死亡是主人公的一部分,死亡饲养了他也消费了他,死亡最终使他不朽。托波尔有句名言:“生存在边缘,死亡在主流”。《怪房客》中还有一段关于死亡的具象描写:
“死亡,就是大地。从它身上冒出生命的苞芽,想要不辞而别。它们对准了天空。死亡放任它们,因为它喜欢吞食生命。它只是看管着畜群,等到牲口长得刚刚好,它就像吃甜点一样大快朵颐。它会慢慢地消化这些回到它肚子里的食物,像一只大母猫那样幸福而满足。”
波兰斯基的《怪房客》被誉为20世纪最经典的恐怖片之一,除开波兰斯基的摄影技巧等不谈,在故事情节上几乎是照搬了同名小说。但到底该如何定义“恐怖”?这种恐怖并不是小说中会冷不丁出现奇形怪状的生物,长角的、裂舌的、挥舞触手的,或者各种超自然现象……托波尔的恐怖源自日常生活的平淡无奇,以及人心。仅仅因为搬了一次家,命运的齿轮就开始疯狂地转动,把主人公一步一步推入荒谬的境地。
《怪房客》的开头很平淡:房东要把特雷科夫斯基扫地出门,他只能另寻住处,于是找到了这间房。但之后就发生了一连看似平常合理,但又细思极恐的事:主人公从墙壁的小洞里挖出一颗牙齿;家里遭窃;咖啡店老板不让他喝咖啡,让他改喝前任女租客喜欢的热巧克力;房东家里明明有厕所,但也去上公共厕所……
渐渐地,特雷科夫斯基觉得所有房客都在针对他、迫害他,甚至要把他慢慢改造成前任女租客……但他已经掉入陷阱,事情的发展完全脱离了掌控。这种失控的状态也是一种恐怖吧。
托波尔的恐怖还源于对人性的失望,这和个人经历有关。二战期间,有邻居和同事向盖世太保举报过他们家,幸运的是他们逃走了。当托波尔回到战后巴黎时,一切已经粉饰一新。没有告密、没有敌视,那过往的丑陋似乎压根没有存在过。但即使面对一个欣欣向荣的法国社会,他还是看到了平和中庸掩盖下的兽性。那群试图杀害他的人,或者已经杀了很多无辜者的人,他现在不得不露出空洞的笑容,冲着他们说声“早上好”。沉默勉强掩盖住屠杀的惊叫。
托波尔有时直接用“敌人”来称呼邻居和同事,他习惯把自己和群体割裂开来。他害怕失去个体意义。还有什么比丧失了自我更可笑和可怖的呢?
在小说《怪房客》中,特雷科夫斯基被一步步诱导着放弃了咖啡和高卢香烟,改为前女租客喜欢的热巧克力和茨冈人香烟,个体的摧毁由此开始!接着,家里遭窃,他丢了信件和照片,断了和过往的联系。之后,他渐渐穿上了连衣裙,涂脂抹粉,掉了一颗牙齿,他在慢慢地和前女租客融为一体。在丧失的过程中,特雷科夫斯基抗争过,但还是不由自主地从个人身份滑移至强加于他的外界身份。
个体和群体的边界线在哪里呢?主流会蚕食边缘,同类会挪用异类。在托波尔看来,我们都是哥连泥人和吸血鬼,互相喂饲,互相消费。及至小说后半段,出现了这样一个情节:
“她死死盯着特雷尔科夫斯基,露出令人厌恶的微笑。她一直盯着他,手伸进洞里,再拿出来的时候手上满是粪便,她故意往脸上涂抹。又有些女人走进了这间小屋开始做类似的事。小间里现在被三十多个涂了脸的女人挤满了。”
粪便是一种非常私人的东西,但邻居们却互相涂抹他人的排泄物,这是在消抹个体之间的差异,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托波尔在他的文字和绘画作品中,哀悼我们无法实现具象的个体。他感受到了现代社会中怪诞的非人道的控制,无论是二战时的法国,还是现在的法国。就像赫佐格执导的《诺斯费拉图》中,Renfield这个角色只是一个被恶毒的幽灵掌控的个体。这个恶毒的幽灵就是别人。
Ps:《诺斯费拉图》中的Renfield一角就是由洛朗•托波尔出演的,而女主则是阿佳妮。好吧,这个圈子其实挺小的,玩来玩去也就这些人。
(黄小兔编译)
《怪房客》读后感(篇十五)
这是一个关于『他人即地狱』的故事。
主人公特雷尔科夫斯基是一个温和善良,不愿沾惹麻烦的青年,在朋友的帮助下租到了一间新的公寓。公寓的前任女房客不知何故从公寓跳下,在医院里奄奄一息。特雷尔科夫斯基搬进公寓后一心想做一个好邻居,却接连受到邻居们的投诉,紧接着他发现衣柜后藏着一颗前房客的牙齿,他的生活习惯也变得越来越像前房客,甚至他一觉醒来被拔掉了门牙,换上了女装……他才渐渐明白,邻居们正在把他变成另一个前房客,而他又是否能够摆脱前房客的命运呢?
这个故事后来被罗曼·波兰斯基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大荧幕,并且获得了第2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这个故事显然是毫无逻辑可言的。为了表现现实的荒诞和人的异化,小说将所有事物的缘由都抹去了,因为这不是这本书的重点,如果带着理性和看故事的眼光来看这本书必然是索然无味的。因此我们不必太在意它的情节,倒不如来讨论它对氛围的营造。
前房客在公寓跳楼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特雷尔科夫斯基的心上。
起初,作为一个善良且好相处的年轻人,特雷尔科夫斯基曾经去往医院探望过这位素不相识的女人。她全身缠满了绷带,像一具刚下葬的木乃伊。他注意到她独独缺了一颗门牙,『她困难地呼吸着,嘴巴大张,像是白色织物间的一口黑井。』
而当他发现前房客的牙齿的时候,他又『清晰地回想起上门牙的空缺,就像是牙齿构成的城墙上的裂口,死亡从那里钻了进去。』
在《怪房客》里,生命与死亡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在特雷尔科夫斯基与新相识的斯黛拉欢愉的时候,他又想到了前房客西蒙娜•舒勒。『「也许她此时此刻正在死去?」』
在西蒙娜的葬礼上,他感到浑身不自在,他仿佛看到被盯上的棺木,落在棺材上的泥土,尸体被蠕虫慢慢分解。他试图回想曾经看到的性感女郎,曾经听到过的怀旧老歌,他哼唱起『你的性格有点糟糕,这没什么不好……』但是这首歌对他没什么作用。
他最后只得想象死亡本身,为死亡找到一个温和的化身才感到振作:
死亡,就是大地。从它身上冒出生命的苞芽,想要不辞而别。它们对准了天空。死亡放任它们,因为它喜欢吞食生命。它只是看管着畜群,等到牲口长得刚刚好,它就像吃甜点一样大快朵颐。它会慢慢地消化这些回到它肚子里的食物,像一只大母猫那样幸福而满足。
我们的主人公对待死亡的态度便是如此,死亡会在生命中无时无刻的出现,但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毕竟你可以通过幻想来消解这种寒意。
但是,《怪房客》所要探讨的是更可怕的事情。
公寓唯一的窗户正对隔壁楼房厕所的气窗,相互之间可以看到彼此。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来讲,这样的房子是断断不能要的,但是我们可怜的主人公别无他选。
在看房时,看门人就曾经猥琐而神秘地提醒特雷尔科夫斯基这里可以看到『无限春光』。一开始他试着抵抗这种窥视的欲望,然而这个位置实在是太好了,他开始满怀热情地观察在对面厕所里的陌生人。有些人正常地宽衣解带,但还有一些人只是站在那里,没有任何不体面的举动。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即使特雷尔科夫斯基特地准备了望远镜也没能弄明白他们究竟在干什么,也从未能和那些人打个照面。唯有一次,当他赶到那里时,房东齐先生正从厕所里出来。这很奇怪,因为齐先生的公寓里有自己的厕所。
不要忘了厕所与公寓是可以相互看见的。
当你以为自己在窥视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正在窥视你。通过在场与不在场的转换,人生的舞台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看门人和齐先生给他施加一种房子很难找的压力,胁迫他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范。
他试图讨好邻居们,垃圾是自己的最为低下,得偷偷摸摸地去倒,晚间应该换上软拖鞋,以免打扰到别人;他安安静静,可邻居们投诉他发出噪音;他的公寓被偷了,房东却阻止他报警;他善心大发也为了表明战线,没有在赶走其他房客的请愿书上签字,结果却发现被赶走的房客在除了他家以外的公寓门口都拉了屎,无形中将他变成众矢之的;他在衣柜后面墙上的洞里挖出一颗前房客的牙齿;他慢慢习惯去前房客爱去的餐厅,在侍者的引导下点前房客爱吃的茶点;他大病一场,脑海中出现疾驰的列车,勇猛的骑士,和变成动物的人。
终于有一天,主人公在厕所的墙洞里看到了已经逝去的前房客。
他把脸贴到窗玻璃上。这时,她仿佛察觉到他的存在,慢慢地把脸转向他。她开始用一只手解开脸上包着的绷带。她只露出了下面半张脸,直到鼻下。她的嘴咧出一个可怕的笑。她停住了。
你以为这就是最令人害怕的,这不是。
让他不安的是在看到她时的一种奇怪感觉。有那么几秒,他觉得自己瞬移到了厕所,并从那里看着自己公寓的窗户。他在那里看到,有个面容和他相像得真假莫辨的男人,鼻子贴着窗玻璃,眼睛因为惊恐而突了出来。
在这种看与被看,在场与不在场的视角转换中,人的精神正在逐渐被异化。邻居们用各种手段影响着主人公的一言一行。当主人公觉察到时还是有过反抗,但天性不爱惹麻烦的温吞性格最终还是占了上风,就此回避。于是他慢慢地在这样的环境里温水煮青蛙,在他人的指引下慢慢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他人即地狱。
『我』不再是『我』。
这其实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对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生活与工作中,过分在意他人眼光,力求表现一个谦逊有礼逆来顺受的形象,并不是一件好事。当身边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左右你的行为,影响你的思维的时候,也正是你逐渐失去自我,坠入地狱的时候。
九型人格测试说中立善良的人才是最容易被骗的。我想大概是因为这种人纯真并且不愿卷入到什么纠纷里面去,像特雷尔科夫斯基一样。所以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跟随某人的意思来改造原本的自己。
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缺陷在于,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改变的时候,会幻想着能将自己的堕落和可怜包装成急速改变自我的残忍,好让那些改变他的人感到愧疚。
就好像特雷尔科夫斯基从商场买了丝袜和高跟鞋,心里想着『让他们看到因为他们的错我都变成了什么样,让他们惊恐羞愧。让他们再也不敢面对我。』
然而实际上,这样做只加速了悲剧的到来。特雷尔科夫斯基一觉醒来被拔掉了牙齿,像他的前房客一样。
变化得越快,行刑的时间也越来越快。『他应该反过来让他们看到离成功还很远,他们还要下很多功夫。把特雷尔科夫斯基变成西蒙娜·舒勒没有这么简单!』直到疯狂的边缘他才明白,然而已经太迟了。
永远不要期望他人有和你一样的自觉与怜悯。
也或许他人的自觉与怜悯从来不会用在你身上。
在社会中,多少会遇到他人的意志和自我的意志相悖的时刻,要分清何为『他』,何为『我』是不容易的。在他者的注视下,作为我的自由往往被夺去了,不再具有超越性,而是成为他人眼中的主体,『我』的意志将受到他人的干扰。
『他人即地狱』确实无可避免,但至少我们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看清楚『我』是谁。
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成为自己本身的样子,而不是别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