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许谋清论》读后感精选

《许谋清论》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02 02:15:17
《许谋清论》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9-02 02:15:17   小编:

《许谋清论》是一篇深刻的社会批判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人性等方面的思考,揭示了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作者深刻剖析了“人情”、“功利”等社会现象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篇文章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社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许谋清论》读后感(篇一)

谋清先生:

您好!

很高兴收到您的邮件和新写的一些文章。文章一篇篇地读着,思索着,又仿佛身在晋江,同您联床共话,促膝欢谈,感到十分惬意,十分畅快。

您的文章,极有特色,完全不同于时下一般的散文作品,窃以为,要达到您的学养、您的见识、您的才华横溢、融会贯通,自然非常不易,不过总还可望“窥其门墙”;但是,若要企及您的特异的思维方式,学得您那时时令人拍案叫绝、出奇制胜的特殊视角、特殊眼力、特殊感悟,就实在具有极大的难度。或许如古人所言,此为“迨天授,非人力”也。应该说,这也是我极度欣赏您的文章,而且自愧弗如的关键所在。

那篇《黑白诱惑》跋中,关于您的“教子”的见解,可谓实获我心。

王充闾

2007年8月28日

选自《文学书简》,王充闾著,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6年6月。王充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许谋清论》读后感(篇二)

我离开家乡时,老人包一包灶心土,打一瓶古井水,让我带着上路。

老人的心意,我明白,主要是怕我在异地他乡,水土不合,我并不信他们所说的,可六千里,一包土,一瓶水,我确实带来了,半点不敢掺假,这究竟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我外公外婆当年就是这样到南洋去谋生的。去年二舅及几个表兄妹回国探亲,他们告诉我,在新加坡、马来亚,我外太公传下的这个家,已经发展到八百五十人。我逆着往北走,走到差不多一样远的地方,寻找另一种财富。现在华侨回到故土,尤其政策开放后,他们集资盖医院、盖学校、修庙、办工厂。我这两年,也接连回了两趟家乡,我在思考这片土地。

我首先注意的是我奶奶用八个银圆破土动工盖的那幢墙壁上沾满贝壳的石头房子。它坐落在一片赤土地上。我说,赤土地鲜红鲜红的,这已经包含了一种赞美。我的父兄,他们没有这种感觉。当然,“赤”就是红,指的是颜色。还有,“赤”,就是穷。普通话里有“赤贫”这个词,家乡话里就叫“赤”,只用一个字。大片大片的赤土地,有的方圆几里,寸草不长。在毒日头底下,火辣辣的红着,让人心里一阵一阵难受。但一下雨,我发现,这赤土地并不是毫无感情,到处是强劲的鲜红的血液。白日头,红土地,黑色的脊背,他们踩着这片滚烫的土地,竟一代一代繁衍下来,叫人不能不佩服他们的生命力!这片赤土地又连接着一片灰蓝色的海。盛唐,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这儿是一个古港。宋,又建了两座大桥,东桥三里,西桥五里。八百多年前,他们利用潮汐的浮力,在海上架设了世界上最长的石桥,又显示出他们的智慧和气魄。赤红的土地灰蓝色的海,培养了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谋生能力极强,勇于闯荡生活。应该说,这儿生活着一些强劲的智慧的人。可他们一直是光脚行走,今日的脚印,覆盖着昨日的脚印,这一代人的脚印,覆盖着上一代人的脚印……

在回到家乡的那些日子里,乡里的人总是和我围坐在门前的石床上,说乡里的种种变化,也说他们的痛苦、惶惑、曲折和磨难。常常,到一两点钟,人还不散。

深夜,我抬头一看,惊住了。我看到家乡的星空。长年住在北京,头顶上每颗星星的位置,大体有个印象。可这会儿,我感觉整个星空倾斜了。还有,北京那一巴掌大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那寥落的星星也是没有光彩的。在家乡,才真正让我意会到,什么是“星汉灿烂”。天,青得见“天骨”,上边像是缀满了宝石。我绝不夸张,家乡天上的星星,至少有北京的一百倍。我认为是家乡天空明净,后来有人说是纬度的关系。但我不管这些,我的心呼地燃烧了,你不知道,星星多得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磕磕碰碰,打了团了。你不会觉得这是个静止的天空!如果你见过梵·高的《有星月的夜》,你就会有同样的感受。整个星空充满着情感流动。这一切,一下子唤醒了我儿时的记忆。那时,夏天的夜晚,听老母讲古,一次次把我送入梦乡。儿时记忆的残片,久别后新的感受,在我的脑海里产生了许多奇妙的衔接,叫我心里一阵阵亢奋不安,这,大概就是我创作《死海》等一组乡土小说的契机吧。

我与这片土地休戚与共!

(原载《小说选刊》1987年第10期)

《许谋清论》读后感(篇三)

北京青年作家许谋清的小说《奋斗者的短歌》《孩子·大海·太阳》《鼠牛虎兔龙蛇……》《死海》曾先后被《小说选刊》选载。近两年来,作者致力于乡土小说的创作,陆续发表了《外婆祭》《补冬》《绿魂》《三片绿叶》《三十六块缸片》等小说。《芒种》今年(1987年)第5期又集中发表了许谋清乡土小说三篇:《赤土路上的送葬队伍》《死海》《换花》,引起读者与评论界的关注。

1987年7月6日,《芒种》杂志社与《小说选刊》杂志社在辽宁沈阳联合召开了许谋清新乡土小说讨论会。参加此会的有《芒种》铁岩、李兴华、未凡,北京的青年文学评论者罗强烈、张陵、李洁非、李以建、贺绍俊、陈晋、吴方、蒋原伦、张恬,《当代》副主编章仲鄂,《光明日报》文艺部韩小蕙,辽宁文学界的张松奎、陈言、李作祥、许振强、殷晋培、张树茂、赵文征、田伟胜、刘宝昌以及《小说选刊》肖德生、张曰凯、金萝莎。

讨论会开得颇为热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与会者就“新乡土小说”概念作了理论界定。他们认为,对乡土文学以往并无明确的理论描述。乡土小说主要存在于东方,这是由经济诸因素决定的。“五四”以来,中国乡土小说似乎有两条道路:鲁迅、沈从文与赵树理、孙犁、刘绍棠。后者基本是传统小说的路子,而前者则初具现代小说的式样。许谋清基本上是沿着鲁迅、沈从文的路子走,并试图寻求超越。

新乡土小说之“新”何在?除了浓厚的地域文化背景,大概可以归结为情感的二元。乡土往往是与城市相对的概念,因对城市的厌烦引起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又因城市文明产生对乡土落后的否定。浓重的恋乡情结与理性的批判意识构成了许谋清乡土小说的内质。尤其后四篇小说对地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把握,无不渗透着历史文化的积淀。贺绍俊认为许谋清的乡土小说不同于寻根文学,后者是以现代意识观照古老文化,其意在于哲理化。而许谋清的作品体现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恋乡情结一直困扰着他。吴方以为古代诗歌早已有游子归乡的主题,而现代小说赋予它新的内容。走出乡土又回到乡土,自然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反差,作者从表层的地域风情探寻到更深层的文化心理的差异。他还认为我们一直在艰难地寻求现代化发展的机制,乡土小说便是这种困惑的折射。

针对许谋清乡土小说的散文化倾向,与会者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张陵首先提出质疑。他认为作者很适合写童年梦幻的记忆,这使他的小说一开始便带有散文式情调。而过分的散文化使其作品受到自我意识的束缚,同时说明了作者对乡土把握的苍白无力。他认为作者前期的小说不过是散文的小说化,而后期才稍自觉地逐渐摆脱自我。例如《补冬》与《死海》,同是携妻归乡,前者是居高临下的心态,贵族式的交流;而后者则不再带有主观的强制性。李洁非则以为,乡土小说不能模式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及台湾的乡土小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散文化倾向。关键是它唤起了我们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与思考。李以建认为乡土小说关键在“土”,它往往产生于人们普遍存在的怀旧心理,而重返故乡产生的距离感使作者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罗强烈则对乡土小说的概念表示怀疑,不赞成从文体上予以界定。他以为乡土文学是一种艺术感情,在各种文体中都存在,乡土小说从文体上说是不存在的。李洁非则坚持乡土小说的概念,其依据是它能唤起人们特定的审美情感,这便形成了类型学的基础。

讨论会上,还有部分同志就许谋清乡土小说的意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李以建指出,《赤土路上的送葬队伍》《死海》《换花》实际是女人的系列意象,是女人的一生——生、死,婚嫁。“死海”是一种意象,乌昌最终被世俗、传统填为死海。这不单是地域文化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照。《换花》使我们意识到女人随着自身的婚嫁,开始变成了工具。

大家认为,许谋清乡土小说确有其独特之处。作者目前的创作趋势是上升的,不断突破自我,突破固有的叙述模式。他继续发展的关键是,在其细腻的感受力,清新的风格中更进一步渗透进自觉的现代意识。

参加此会的青年评论者大都撰写了有关评论文章。《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5期将发一组许谋清乡土小说讨论专辑,《芒种》《作家生活报》也将发表评论。

(原载《小说选刊》1987年第10期)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