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锦集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11 17:30:29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9-11 17:30:29   小编:

《从大都到上都》是一部描述作者在现代都市中寻找灵魂栖息地的小说。主人公在繁华的城市中感到迷茫和孤独,最终通过探索内心世界和重新审视生活,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平静和幸福。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呼吁人们要珍惜当下,珍视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一)

好看!游记中穿插着史料,文学散文和诗歌。延庆村庄里靠种植罂粟花为生的留守老人,担心外国人早于中国人走长城的刘宇田,关于蒙古人消除埋葬踪迹的习俗,作者在行走中回忆起的故人往事……各种现实与历史的交汇,很有趣。想着元人无论是走辇路或驿路,他们人生的相当一部分都在路上,真的是浸润在了大自然之中,有点向往这种慢速移动了,还有…论体力的重要性!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二)

“旅行是收集全球拼图板片的一种方式,由此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拼图整体;旅行是使世界变得神圣的朝圣行为,无论我们是在哪里、是怎样走上这条路。”并非某个神圣的目的地决定旅行的朝圣性质,赋予旅行以朝圣性质的是旅行者自己在旅行中的行为和思想。旅行使我们更深地走向自己的内在,同时也把自己开放给世界的外在,真正的旅程是我们内外两种人生持续展开的对话和交互作用。 - 写的真好。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三)

行走有意义吗?访古有意义吗?

书中说人生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做什么。

走过的路,其中的味道自己清楚。走过就是尝过。

这是一本拿起就不想放下的书,好久没有这种欣喜感,估计上一次是何伟的书。

没有何伟的细腻,多了自我的感受,所想,但细节一样好玩。

很喜欢书中提到的各种行路文字,想都看一遍,走一遍。

意义是走完后的是,最重要的上路。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四)

一本徒步行走元古道,把已有历史、眼见的遗址、自己的想法融合在一起的书,构思巧妙,内容丰富。

虽然副标题有点大,“在中国古代上重新发现中国”,也仅仅走了10多天,步伐仓促,所见所闻也有限,但作者小处着眼,放眼历史,也有大开大阔的境界,边叙边议,细密处真实感受,粗放处片断史实。

第一次接触罗新的书,感到格调是喜欢的,历史随笔,行走随笔这写,很好,以后会关注他的书。

花了几个晚上临睡前的时间读完。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五)

我开始以为这本书是一本游记,开始阅读后发现不是简单的游记,作者是历史学博士,亲自体验从北京健德门徒步走到上都明德门,全程450公里左右,耗时15天, 这本书主要的内容,作者讲述沿途的历史和传说,和古今中外对元朝上都的描述。对沿途经过的村庄名称,作者都能讲述历史上发生的故事和村落名称的由来。恍惚跟随作者边走边听故事一样。 作者对徒步活动本身并没有什么介绍,如果想沿这本书的路线重走一遍,这本书提供不了多少户外经验的帮助。 所以这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类书籍,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六)

开年第1本书《从大都到上都》,作者作为历史教授花14天的时间徒步了元代皇帝每年夏天都要走的路。这条路穿越中国的农牧分界线,地形涉及平原,山地,溪流,草原。而作者本身有很多积累,看到线路上的每个地名和建筑都能侃侃而谈其背后的历史事件。所以读这本书就像是作者带着你真实的走了这14天的旅程。 读这书压力不大,反而相当愉悦,最值得感悟的是徒步的意义。现代交通工具能让你快速的到一个地方,但是真正感受旅途过程还是要用时间。徒步可能就是一个不错方式,能让你从旅游者转变成旅行者。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七)

是朋友介绍的书。我又想快点读完又舍不得,因为大部分书翻完一次就基本和作者88了,可能会有一个世纪那么长时间的分开。

这书向我打开了一个新视野,一个我不可能自己去感受世界的方式。我的生命都在舒适区,脚行万里路的事就交给别人啦,点赞徒步的人.“人生的奇妙在于做了什么,不在拥有什么”这样就会成为一个游行者,不是旅游客。

get到了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八)

历史的联系现实中已经在此断裂。留下的星星点点是无法籍此将历史与现实沟通的。只是通过行走体会这断裂。

对元帝国,这段路就是从享用被征服者贡赋的皇城到老家避暑的旅游。并无多大政治意义。也就是表明元没有忘记草原的根,没有被降虏同化。

对明朝,这里是危险区域,前线,没什么人走这段路。前半截是徐渭等文人在投降过来的敌手附属保护下体验一把唐朝边塞诗人的感觉。上都此时也已废了。

大清对蒙古高原部落的安抚比较到位,基本感受不到北方的威胁。这路可能是与草原部落沟通的道路之一。

到现代,原来的草原部落不会再赶着牛羊过往北京了。原来的草原文明内部的有机联系已迁移。断裂的历史已无法在当地追溯。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九)

读到如许片段:“去年徒步时注意到的另一个现象,在京郊农村的半天行程中也得到印证:行走在乡野村落间,基本上不必如从前那样担心有恶狗突然窜出。传统中国随处可见的那种看家护院的土狗、柴狗已基本绝述,被数量更大的、外来的、贵族气的宠物狗所替代。和社会流动的普遍化一样,这种家养狗的种族替代现象绝不是仅仅发生在城市里。”

延及时事,缄默叹息。

记家门前巷口内,有一邻居饲有恶犬。体型不大却凶狠异常,来往行人不分远近一律追咬,拦在我归家的必经之路上,更可气的是这家住户总是“夜不闭户”,以至我出门倒个垃圾都要心惊胆战,示恶犬以凶狠才得保平安。我倍感愤怒,曾多次扬言要找他们理论,质问为何总是敞开门户放狗出来。后听母亲说,这家平日似仅住两位老人,老头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一度走丢,费力才找回。听罢我亦缄默。纵多数人只需掌中玩物,却仍有人需看家护院。不便与老人细究,遂罢。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十)

的确如作者所说,这趟行走确没有科研价值,就是“为走而走”。书的分类是历史/随笔,但是其中所交代的仅仅是一些诗文和沿途风景人物的历史考究,并没有通常历史书的那种线索、人物。说是徒步随笔呢,作者本身确实完整地走下了千里辇路,但所经历的与真正的徒步又相差甚远。每日仅走一个半天,夜晚必宿于旅馆休憩,但对于一个五十多岁多年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来说,这似乎已经很不错了。但对于读者的我,总觉得有一丝不痛快,野外徒步不真正地躺在帐篷里,倾听着夜晚的鸟鸣虫叫,好像并不完整。 当然,我很敬佩罗新老师在知天命的年纪仍能作出从大都到上都的行动。罗新老师最令人敬佩的一点是坦诚,坦诚地写下一路上的见闻,坦诚地发表自己的历史变迁的看法,坦诚地指责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带来的种种破坏(尽管某些批评并不成熟),坦诚地说出自己内心的忧虑,一个“研究中国”的人某种程度上离中国很远。特别是“旅行者”和“旅游者”的比喻十分动人,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不会发现真实。

这本书读完很有感触,也许新时代的我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都应该有过一次徒步。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十一)

嗯,其实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可能会是那种学术性稍微强一点,有很多历史知识的,但其实整本书读下来还是以旅行者的视角去描述事件,然后带了一些他的历史故事之后,感叹了一下古今的一些变化。

这个老师特别有意思,书中大部分其实都是旅行的角度,他有很多想法跟我们旅行是一模一样,你就能感叹到原来学者们徒步的时候也是和普通人一样,比如说走到第三四天的时候就特别累,行李里装了电脑和书,但实际上根本用不上,然后脚底磨出了水泡,忍着痛也要走下去等等。之后这个老师的徒步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我以为他是要住在沿途的旅馆,也不坐车。,但是他的计划是到了晚上就打车去酒店呢,或者是打车回家。读第1章的时候,最后让我很惊讶的就是他居然走到昌平区后又坐车回了市里。但也就像这个老师开头就说的,他这次旅行并不是带着历史学术性的意义去,就仅仅是想要发现一下田野,想要走出城市。另一个让我知道的有点惊讶的是,原来北京到蒙古这么近,虽然他跨了三个省市,但实际上沿途路过的大概也就四五个区县,都属于长城地带。可以看到明清时期汉蒙这种频繁的交流留下来的影响。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十二)

典型的学者之文,阔大渊博,不乏真情的流露和诚挚的思考。从健德门到明德门,历时15天(中间虽然有迂回和借助交通工具),行程450公里,一路走来一路读(思)。作者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纸面阅读与徒步考察,历史人物与现实人生,个人回忆与眼前景秀山河,时空交错,思绪纷飞,随着作者的沉思而错落有致的呈现出来。很遗憾,没读出来作者“难以言说的无奈、郁结、愤懑和迷惑”是源于现实的困惑还是由于历史研究带来的深度思考。我相信作者这种难能可贵的人文情怀,但又觉得过于单薄和不合时宜。当然,说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有些夸大其辞了,不过旅行之于阅读和人物有重要的意义是无可否认的,作者本身的行动也说明了这一点。“并非某个神圣的目的地决定旅行的朝圣性质,赋予旅行以朝圣性质的,是旅行者自己在旅行中的行为和思想。”读完这本书,觉得行走应该在人生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不管是对枯坐书斋的学者,还是久在樊笼里的其他都市人。

俱往矣,遥想当年,俺也曾5天骑行600公里,由北京经顺义,到坝上草原,过赤城历延庆折返,留下诸多美好的回忆。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十三)

在行走中作者沉静内心,重新思考历史,梳理历史。

作者在思想上已对这段历史有充足积累,因此每一处遗迹,每一处风景,都是与古人、与历史的对话。正如书中引用的一段话“只要你怀着敬畏和好奇去旅行,以天生的、珍贵的生命感受力去感触每一个时刻,每一次遭逢,那么,无论去哪里,你都是走在朝圣的路上”。虽然并未有新的学术发现,但通过这次践行,作者实现从“旅游者”向“旅行者”的这一转变,似乎更有意义。

推及及己,当看到某段历史、某个遗迹时,我也会希望去看一看,在真实历史场境下,想象昔日的场景。想象着我眼前的风景、脚下的石阶、手触的古迹,在穿越时空的过去和古人们有着各种交集,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此时,脑中的相关历史似乎也因得到印证,而随之变得更真实。

作者学识渊博,知晓各段历史和各种学说,对历史与现今的联系和分析也是我比较喜欢的部分,借此我们似乎与过去产生了某些联系,奇妙的感觉。作者对景物、对心境的描写也非常生动到位。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十四)

当有限时空的个体在面对无限时空的宇宙时,便引发了诗词歌赋里众多经典的感慨,如王羲之在兰亭,苏轼在赤壁发出的千古一叹。于是穿越时空的探索,往往引人入胜。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大都”今日之首都,繁华熙攘依旧;“上都”八百年前元帝国之夏都,“姹紫嫣红都付与断壁残垣”。从“大都到上都”,仿佛穿越一个极盛帝国的梦境。

书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作者自己的行走及沿途见闻,另一条是同样的路线上,往昔的历史与风物。伴着这两条线索,引发了作者众多思考。这些思考也许不算深入,但伴着作者的所见,这些所想便一起鲜活了起来。行程将近,接近上都时,作者有了很多关于步行的思考,并引用了很多其他行者对这一主题的思考,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部分。我们所处的时代,日行千里已是可能,足不出户亦可知悉他处讯息。在被高科技妥帖包裹下的人们,也渐渐丧失了用一切感官去感受风物的敏感,“物”是看见的,而“风”是要“听到”、“触到“、”嗅到”的。步行,用人的尺度来丈量大地,这样细微的尺度不容人忽视旅途的周遭。

这本书引起了我行走的兴趣。怎样不是旅行呢?一定要空降到某个完全陌生的出发点,观光既定好的景点,才是旅行么?一步一步,环境渐渐从熟悉到陌生,这样的体验也会很有趣吧。

《从大都到上都》读后感(十五)

首页的元代路线图,龙虎台是在昌平的东南方向。罗老师第一天回去之后,第二天走的是昌平到居庸关这一章,按文中描述,白浮图城在今天的西四公里,那么去了旧址再往西是到不了龙虎台的。同时,本章也有一个图,

龙虎台俨然到了昌平西北。

疑惑了…只能猜测,是不是第一张图两个地名反了?求高人指点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