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集以及序言之序言读后感篇一
也就是博尔赫斯,可以单独出一本给别人书写序的集子,序言不是读书笔记,也不同于书评,在人情社会里,序言往往是讲几句场面话,内容未必都读过,这样的序言博尔赫斯也不是没写过,比如给女作家巴斯克斯写的序就很多场面话。但也有很多精品,特别是那些名著,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白鲸作者的那几部作品,博尔赫斯主编的那几套丛书的序文写的也很好看,对于菲耶罗更是长篇大论,足见对其的喜爱。
序言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没有也无所谓,有名家做传,赏析就更好。博尔赫斯的序一般都是作家的简单介绍,而后是作品的赏析,这部集子的大多数作品是阿根廷和拉美作家,我估计是看不到这些书了,听他介绍介绍也挺好。学生年代买过顾颉刚的古史辨自序,让我大开眼界,一篇序文写了六十万字,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最近比博尔赫斯文集按照顺序读了十来本,感觉是他的原作作品是第一流的,其次是他的文学讲座,再次是他的评论集,最后应该就是这个集子,写的挺好,但是受限于文体本身,价值不大。
序言集以及序言之序言读后感篇二
序言又称序,通常用来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经过。这是我百度来的。但是我真的不太明白为什么作者会选择以这样的内容为主旨来写这样的一本书,并不是再说内容不好,而是做出的选择有点让人不好理解。 内容上更倾向于书评,但是相比于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评论集《普通读者》的长长长长长的内容来说,实在是短小精悍,对于评论集来说,最危险的就是作者在内容论述上的主观情感倾向,完全或者不完全由个人喜好,而不是书的具体内容来评价一本书的内容,(其实我自己也会,就像我会觉得约翰克里斯朵夫在阅读上并没有那么吸引人,完全就是我自己并不那么喜欢),如我在上一本他的书评价里描述的那样,作者的文字描述确实给人一种客观描述的状态(我对作者评价的这些书的具体内容一无所知)至少在文字上没有那种流传千古,代表文学,后世实应效仿的好死不死的字眼儿。相反的,作者在其中表达更多的是一种对于欲成为一位作家应该发挥出自身独特的气质于文字之上,并将这些隐喻于故事之内。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想法(这会不会显我在偏心眼) 我并不擅长摘录句子,(可能是因为懒)更喜欢记住文字带来的感觉,虽然我对书里的内容来说并不了解,但是我觉得在评价一件事物的时候还是应该尽量避免掺入过多的个人感情色彩,以免对读者产生不必要的误导。 推荐,值得学习,虽然不是很懂
序言集以及序言之序言读后感篇三
幸好,《序言集以及序言之序言》没有让我们失望,而是相反,让我爱不释手。本书的序言,序言之序言,序言的平方,探讨了序言这一形式。在多数情况下,序言近似于酒后的致辞,不负责任地极尽夸张之能事,读之令人怀疑,但又认为此乃该类文字之惯常做法。但有些情况,序言却是阐明和论述一种美学的,是评论的一个侧面,乃至日迁月移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博尔赫斯不负此言,他用心为这些书所作的序,是在阐明和论述某种美学,是深刻独到的评论,甚至有不少足以成为原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本书的序言,更是在论述和阐明序言这一形式;同时也作为本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领整个集子。也许他选集这本书的时候,有过和我一样的念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自己写过的序言的集合,而甚至是对某些文学的梳理。他能将极其感性的材料以极其理性的方式层次分明的排列出来,也难怪有那样的自信,以为序言不仅仅是正文的“祝酒辞”,甚至能成为正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乃至最精彩的部分,正如同《一千零一夜》一样。说到这里,不禁想如果有人这样来梳理一下中国当代文学就好了。
写在博尔赫斯全集第一辑之后">写在博尔赫斯全集第一辑之后
序言集以及序言之序言读后感篇四
这是博尔赫斯的一部序言集,他信息量极其庞大,读起来当然也不容易,然而对于写作构思及写评论类文章的思路会有不少帮助。读过大师的文章,不得不自嘲,自己曾写过的几篇书评,处于胎教水平。 整个阅读心路历程大致是这样的,刚一开始阅读这本书,觉得太多的英文名字了,又提到太多的作品名了,很难读得进去;再读,发现作者在用其他作家或作品的特点,来论证或者返论证他将作序的作品的特点;再深入读,就好比进入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读书馆,随手取下书架上的一本书,不知是什么样的书,于是问管理员,他便言简意赅地告诉你这书和其作者最大特色及优缺点,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去别的书架上取出另一本书来证明他所说的是有理有据的,一本不足以证明,再取另一本,就好像他的大脑就是自动查询机,信息量如此庞大而准确。我从起初只能读出汉字,到发现自己能够慢慢读出作者的观点及他写序的思路时,我感到欣喜。 比如,博尔赫斯是怎样给某科幻小说写序的呢,关于《火星纪事》,他的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博尔赫斯介绍,最早期的科幻作品的描写内容,近一些的科幻作品的描写内容?其次,《火星纪事》所写的科幻内容又是什么,与远一些的更远一些的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博尔赫斯提出这部科幻不同于以前,要么对去外星球旅行的科幻的描述,要么对完成去外星球旅行的交通工具的幻想想象,但《火星纪事》不同,它是对外星球的征服与殖民的科幻题材。第三,博尔赫斯强调这部科幻的手法不仅仅是叙述,而是使用挽歌式的口吻。再有,虽然很多科幻作品都会给出一个未来时间,但这部科幻却在给出未来时间之余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引力和疲惫。最后,博尔赫斯用更多的篇幅去阐述这部科幻中作者是怎样通过感情抒发及希腊神话的运用去向读者散布恐怖的气息。末尾,博尔赫斯说这部科幻让他不禁回忆起自己以前读到忧伤、有趣、恐怖的另一部科幻时的心情,再一次肯定了这部科幻迥然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对这部科幻作品,博尔赫斯没有做情节上的剧透,就足以让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果是我写个书评,可能早已写了很多关于情节方面的内容,可能想不到要像博尔赫斯这样横纵双向延伸、多角度分析。 本序言集收录了博尔赫斯给许多种类著名作品写的序,散文诗歌、短篇长篇小说、科幻、历史社科、摄影类、书画类等等包罗万象。我能察觉到博氏序言的一个大概纲领:介绍这一类作品的发展,将同类作品多个作家之间的特点进行比较,作者的成长生活经历,成书背景,承认缺点,赞扬优点。这几部分的内容在多篇序言中都能看到。如果我们只看某一篇序言,我们看到的也不仅仅是给某一部作品的序言,博尔赫斯总能做到同时激发你对其他作品的阅读兴趣。而且,但看某一篇序言,它都会是一篇脉络清晰的论文。
序言集以及序言之序言读后感篇五
这是博尔赫斯的一部序言集,他信息量极其庞大,读起来当然也不容易,然而对于写作构思及写评论类文章的思路会有不少帮助。读过大师的文章,不得不自嘲,自己曾写过的几篇书评,处于胎教水平。 整个阅读心路历程大致是这样的,刚一开始阅读这本书,觉得太多的英文名字了,又提到太多的作品名了,很难读得进去;再读,发现作者在用其他作家或作品的特点,来论证或者返论证他将作序的作品的特点;再深入读,就好比进入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读书馆,随手取下书架上的一本书,不知是什么样的书,于是问管理员,他便言简意赅地告诉你这书和其作者最大特色及优缺点,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去别的书架上取出另一本书来证明他所说的是有理有据的,一本不足以证明,再取另一本,就好像他的大脑就是自动查询机,信息量如此庞大而准确。我从起初只能读出汉字,到发现自己能够慢慢读出作者的观点及他写序的思路时,我感到欣喜。 比如,博尔赫斯是怎样给某科幻小说写序的呢,关于《火星纪事》,他的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博尔赫斯介绍,最早期的科幻作品的描写内容,近一些的科幻作品的描写内容?其次,《火星纪事》所写的科幻内容又是什么,与远一些的更远一些的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博尔赫斯提出这部科幻不同于以前,要么对去外星球旅行的科幻的描述,要么对完成去外星球旅行的交通工具的幻想想象,但《火星纪事》不同,它是对外星球的征服与殖民的科幻题材。第三,博尔赫斯强调这部科幻的手法不仅仅是叙述,而是使用挽歌式的口吻。再有,虽然很多科幻作品都会给出一个未来时间,但这部科幻却在给出未来时间之余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引力和疲惫。最后,博尔赫斯用更多的篇幅去阐述这部科幻中作者是怎样通过感情抒发及希腊神话的运用去向读者散布恐怖的气息。末尾,博尔赫斯说这部科幻让他不禁回忆起自己以前读到忧伤、有趣、恐怖的另一部科幻时的心情,再一次肯定了这部科幻迥然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对这部科幻作品,博尔赫斯没有做情节上的剧透,就足以让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果是我写个书评,可能早已写了很多关于情节方面的内容,可能想不到要像博尔赫斯这样横纵双向延伸、多角度分析。 本序言集收录了博尔赫斯给许多种类著名作品写的序,散文诗歌、短篇长篇小说、科幻、历史社科、摄影类、书画类等等包罗万象。我能察觉到博氏序言的一个大概纲领:介绍这一类作品的发展,将同类作品多个作家之间的特点进行比较,作者的成长生活经历,成书背景,承认缺点,赞扬优点。这几部分的内容在多篇序言中都能看到。如果我们只看某一篇序言,我们看到的也不仅仅是给某一部作品的序言,博尔赫斯总能做到同时激发你对其他作品的阅读兴趣。而且,但看某一篇序言,它都会是一篇脉络清晰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