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迷思与计量》经典读后感有感

《迷思与计量》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9 15:01:03
《迷思与计量》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4-29 15:01:03   小编:

《迷思与计量》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作者通过分析迷思和计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计量的局限性和迷思的危害性。文章提醒我们要警惕迷思的存在,并在决策和研究中更加注重科学的计量方法。这篇文章引起了我对迷思和计量的思考,让我意识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一

作为一名从事着与经济毫不相关的行业的千千万万读者的代表,我有幸能提早读到这本书,正如书名所言,感受到了计量这一广袤学科背后的迷思。

身为一名经济学小白,读这本书之前,书中的图表和统计数据,对我而言可能就只是折现和数字的不同形态与排列,但相信我,读过之后,我们便有了一种跨过这道迷思的门槛的感觉。

在我的观念里,经济学似乎是存在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夹缝中,很难将其单纯地归到某一类中,它既有着自然科学的严谨,又有着人文科学的优雅,不拘泥于某一特定结果,但却处处符合自然规律。

本书的作者的目标是研究最低工资的提高对新泽西州工人生活和就业水平的影响,但有趣的是,作者发现,与模型的预测相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最低工资对就业有负面的影响,反而是一些证据表明其对就业有一些正面影响,这着实是一项石破天惊的发现。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二

本书研究了最低工资对就业、价格和收入分布的影响,得出“最低工资的上调对就业没有系统性影响”的结论,并由此构成了可能的对过往教科书中劳动力市场标准模型的挑战。

看似很小的一个着眼点,其实对深入了解劳动力市场、帮助决策者更合理地制定公共政策都有助益。只不过采取了“许多读者可能认为过于详细的方式来描述实证研究结论”,读之确也味同嚼蜡。

不由得想到,每一个“理所当然”、已经被大众当作寻常的论断,其背后可能都有着类似“大动干戈”的“实证研究”在做支撑。更多人直接把这些论断当作砖头一样拿来就用了,砌在现代社会的边边角角,最后构成一副颇为像样的景观。还好有人在持续做着烧砖以及检验砖的工作。

最后说点无关内容的:这书的精装硬壳看着挺威武,但是拿在手边几天,并非重度翻阅,竟出现了好几处磨损,露出白森森的内部。质量可疑。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三

标题即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本文的立论建立于对传统经济学教科书观点的否定。许多传统经济学家认为,上调最低工资不利于就业,甚至认为最低工资的存在对人们没有什么正面帮助(或是使社会总体财富缩小,或者是将驱逐既有雇员)。

在本书作者看来,上述“迷思”是源于对抽象理论的推导,而非源自系统化的实证研究。作者认为,除非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能够经得起实证的检验和挑战,否则经济学难以被视为一门科学,“一个理论模型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判断模型结果与观察到的实际现象是否一致”。作者在序言部分也暗含着乐见实证分析研究的数量在经济学顶刊中的增加。

作者所做的实证调查表明,上调最低工资并不会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对部分产业的市场价值产生太多影响,甚至它将有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正如书中所言,“如果我们将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视为一个馅饼,那么最低工资可以起到两个作用:既可以改变整个馅饼的大小,又可以改变其中不同群体——低薪雇员、高薪雇员、雇主之间——馅饼切片的尺寸”。

本文的翻译是比较过关的,没有明显阅读障碍的地方。但经济统计模型和图表多,对非专业人士比较不友好(比如我),大概只能看懂非过程部分。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四

最低工资是经济学中最有争议和讨论的话题之一。传统的观点,基于一个简单的雇主行为理论模型,预测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低收入工人的就业。然而,这一预测受到了一系列实证研究的挑战,这些研究利用自然实验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来测试最低工资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 在这本书中,大卫·卡德和艾伦·克鲁格,两位著名的劳动经济学家,对最低工资的证据进行了全面和富有挑战性的回顾。他们检验了美国最低工资增长的几个事件,如1992年新泽西州的最低工资增长,1988年加利福尼亚州的最低工资上涨,以及1990-91年联邦最低工资的增长。他们发现,这些增长导致了低收入工人的工资提高,但没有显著的就业损失。他们还批判性地重新审视了以前关于最低工资的文献,发现它缺乏支持最低工资提高会削减就业的说法。 作者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标准模型过于简单,不能解释低收入工作的复杂现实。他们建议,雇主可能对低收入工人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他们可能会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流动率或提高价格来应对更高的最低工资。他们还探讨了最低工资对家庭收入、贫困结果和低收入雇主的股市估值的影响。 这本书挑战了对最低工资的传统观点,并对公共政策和经济研究有重要意义。它表明,提高最低工资可以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手段,既可以改善低收入工人的生活水平,又不会损害他们的就业前景。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五

《迷思与计量》这本书主要是介绍了最低工资制度的相关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旨在揭示一些人们对于最低工资制度过高的期望和期望的局限性。 作者David Card和Alan B。Krueger在本书中详细探讨了最低工资制度所具有的经济影响,包括对雇主和劳动力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群体以及社会的影响。

书中作者通过对现有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同时引用了大量真实案例,详细介绍了美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历史和制度设计。通过对最低工资的经济学理论和实际效果进行深入的阐述,作者揭示了最低工资制度的许多谬误,以及这些错误理解对于最低工资制度的影响。

本书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最低工资的实证经验并基于此进行理论分析。作者通过实证的方法阐述了最低工资的影响,这种方法得到了经济学家的广泛认可。除此之外,本书还对最低工资的特殊制度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制度的优缺点。

总之,本书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揭示了最低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并为经济学研究和最低工资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对于从事相关学科学习和研究的人员,尤其是对于制定最低工资制度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本书无疑是一本十分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六

每次看到研究者们费劲心思地控制变量,比如在这本书里的体现是控制行业、地域、雇主、受雇者的年龄等等因素,就非常希望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可以随意DIY的平行时空,只要改变平行时空中的一个变量,保持其他的不变,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一个实验了。

但就像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我们没有选择的那条路通向哪里一样,现实中的研究也只能无限趋近于所设想的完美境况。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链条还是非常难以搭建。

作者在书中所用到的自然实验法,即利用定义清晰的对照组来估计在没有最低工资政策变化的情况下,在劳动力市场上会观察到什么变化,如作者所说是一个非常适合研究最低工资的研究方法。

这本书让我开始好奇,我们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如果国家的最低工资标准需要进行提升的话,提升的量又是如何进行确定的呢?最低工资需要被上调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一个经常被提起的数据里面,居然蕴含着这么多可以思考的东西。

另一个让我觉得非常温暖的点是,以前的劳动经济学领域内的研究数据多是企业层面的数据,所以才会得出“最低工资上涨会限制雇员的就业机会”的结论,但是这次的实验的数据是基于个人的微观的数据,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企业数据。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七

本书的副标题已经揭示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即围绕最低工资展开思考。说实话这是我读过的较为难啃的书之一,既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也暂时没有相应的实际体验,所以读起来有些吃力。本书的读者定位可能也不是普罗大众,想要完全读懂理解有一定的门槛。所以我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过多关注那些不了解的“术语”,庞大的数字群,公式以及图表。然后或多或少也拥有收获。

之前了解过西方的一些国家拥有最低工资标准,站在打工人的角度可能会认为当然是最低工资越高越好,但是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一政策的调整会牵动各方神经。研究结论告诉我们,“较高的最低工资标准在提高底薪雇员工资和收入的同时,不会对就业状况产生影响。…最低工资的适度上调对就业的影响很小或根本没有。”并且严谨科学地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论证自身观点,以及后文用到的多种不同数据收集方法和政策实验等。论证过程步步深入,有大量的数据实例支撑,且有时不满足仅用一种方法证明,极大地提高了结论的说服力和科学性。从美国不同州快餐连锁店的样本对比分析,到回溯美国最低工资的历史进程等,每一章节在提出核心观点之后辅之以大量的数据来例证,语言间的逻辑关系也环环相扣,通顺流畅(翻译得很好)。之后的论证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国家,而是从国际上寻找支撑结论的数据和研究,比如波多黎各。本书结尾部分从历史的维度从雇主的角度分析了上条最低工资标准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的结论与启示部分作者进一步重申观点,继续探讨了对经济研究的影响并希望可以给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接受时间的检验。

作者得出的最终结论,即上调最低工资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微乎其微,甚至会产生积极影响,这一观点对认为最低工资不利于就业的传统模型构成巨大挑战。对传统的突破或者说颠覆也是科学精神在当下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体现与可贵精神。也许数字和公式是冰冷理性的,但是写下的文字充满着人类社会的温情。(纸张质量特别特别好)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八

最低工资的研究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演变,而且这种演变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本书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得出了与上调最低工资不利于就业这一传统观念不同的结论。但是最低工资的主要影响似乎只是将蛋糕的更多份额转移给了低薪雇员,但雇主、消费者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在最低工资政策下如何具体再分配,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书研究了最低工资对就业、价格和收入分布的影响。将不同程度受上调影响的公司或各地区进行比较来说明最低工资的上调对就业没有系统性的影响,又研究了不同程度上调影响的各个快餐店的就业情况进行比较,来证实最低工资的上调也许可以促进就业。

通过对1988年加州最低工资的上调研究(加州在1988年上调的幅度大,并且加州规模大,而且当时出台此政策处于一个通胀温和、失业率下降的时期。这种稳定的经济环境对研究有利)。得出上调州最低工资只会对工资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对就业不会产生大的系统性影响。

美国劳动力市场对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州之间的工资水平差异巨大。于是笔者比较了各州的最低工资,发现最低工资上调涨幅最大的州,就业人数反而增加最多,工资因上调而增加的州,餐饮价格上升得更快。

其他就业方面的结论

1.看似无差异的雇员和岗位有较大差异

2.工资分布中在最低工资处有一个巨大尖峰

3.工资低溢出效应(涟漪效应)

最低标准被上调后,随着一部分雇员的工资上涨到新的最低标准之上,另一部分原本工资就高于最低标准的员工也上涨了

4.在美国几乎没有任何雇主使用次级标准

5.企业似乎没通过减少员工的补充福利或者雇主提供的在职培训项目来抵消上调带来的影响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九

这本书题目为“迷思与计量”,副标题为“最低工资的新经济学”。如题目所示,书的主要内容为戴维·卡德(David Card)和艾伦·B. 克鲁格(Alan B. Krueger)两位作者(戴维·卡德因“对劳动经济学实证研究性的贡献”而获得1/3的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艾伦·B. 克鲁格曾辅佐克林顿、奥巴马两届政府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对最低工资与就业和经济的关系所做的实证研究。

书的主要论点是,在“上调最低工资不利于就业”的“共识”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最低工资的上调并未对就业产生如教科书所述的不利影响,部分数据甚至显示还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大部分数据显示两者并没有显著的关系”。这个结论看起来是违反传统理论的,因此两位作者一步步作出结论的过程很有看头。

研究的过程很精彩,顺着作者的呈现顺序读下去,仿佛重回象牙塔,听了一门激荡脑力的课。但是,两位作者研究的是离现在几十年前的情况。我不是研究科班出身,也没有太深厚的社会观察,只是好奇,在现今谋生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这两位作者对最低工资的研究方向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或者,最低工资还是不是一个那么迷人的研究切入点呢?

另外,顺着书的一个点谈谈,关于最低工资影响最大的一类人(以下称这类人为“他”)的生活情况。作为正式工作的成年人(区别于在校学生的兼职),如果从事的是拿最低工资(或者接近最低工资)的职业,那么他至少会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相当的工作强度,二是高强度工作本身以及工作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心理压力。这两方面的挑战会在很大程度上“吃掉”他最宝贵的两种资源:时间和注意力。而值得注意的是,时间和注意力是一个人提升能力、改变生存(生活)状态所必须的。从上述情况出发,不难看出,他一旦成为“他”,就很难跳出奔波劳碌的圈子了。不但他如此,他的后代也很可能如此。除了提高最低工资(这条措施很多时候不是很有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改善处境呢?这是很值得思考的事,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毕竟,研究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研究的最终指向是人文关怀。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十

这是截止目前为止,我参加豆瓣鉴书团最难的一本书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斯蒂芬·斯蒂尔对于经济学的热爱和使命感。本书从经济学中常见的思维误区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些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一本入门读物。

尽管如此,对我这个基本等于经济白痴的人,我仍然在各个图表之间艰难地游离着,到最后只能放弃选择泛读,主要关注结论,不打算去深究各种术语。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涵盖了“基础迷思”、“微观迷思”、“宏观迷思”和“政策迷思”四个主题,涉及了许多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政策。与其他经济学读物不同的是,斯蒂尔避免使用复杂的经济学术语和公式,而是通过实证分析和数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中的知识。

在本书中,斯蒂尔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和数据来解释一些经济学中的常见思维误区。例如,他充分阐述了人们对于经济学中“供求曲线”的错误理解,以及对于“最低工资法”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政策的错误认识。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他还揭示了某些政策的真正效果和结果,使得读者对于这些政策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此外,本书中并非仅仅是对于误解的批判和纠正,还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例如,在讲解“宏观迷思”部分时,斯蒂尔指出了当前经济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些思考和建议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中的知识,还能够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然而,我也注意到了一些缺点。例如,有些章节的内容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略显晦涩,需要一定的经济学基础才能够理解。此外,有些思考和建议可能过于概括,缺乏具体的操作性。但是这并不影响本书的整体价值和质量。

总的来说,我认为《迷思与计量》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经济学读物。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纠正一些经济学中的常见误解,还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中的知识。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十一

很抱歉我只读了这本书的一部分,而没有阅读完它。但这不意味着我在说这本书不好,相反,从我阅读完的部分的来说,凭借我个人对一本好书的定义的理解,我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本很好的、值得去阅读的书。至于为什么我没有阅读完这本书,这完全是我个人的原因,我过于高估自己的理工科背景和对经济学的兴趣,而忽略了一个经济学门外汉有限的接受程度。

毫无疑问,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及专业术语对我的阅读造成了巨大的阻挠,此外对美国的地理和生活饮食习惯缺乏一个基本的认识也让我对书中提到的一些事例很难产生深刻的认识。比如书中提到的加州最低工资影响的州内证据,就引述了大量的数据还有一些数学公式。这是一本严肃的科学书籍,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仅仅凭借着对最低工资的兴趣来阅读本书,我对自己的期望太高了。

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接触到这本书,并且阅读完它的部分内容。就我所阅读的短短的一小部分,就已让我获益良多。这并不是夸张之词,在很久以前,我就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思考过政府为什么设定最低工资。记得多年以前看过著名经济学者张五常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认为茅以升提出的提高大陆最低工资不利于大陆的经济发展。文中认为,提升最低工资,会导致用人单位的成本提高,促使用人单位收缩岗位,从而导致工人的失业率攀升。当时的我虽然直觉上认为设定一个最低工资对提高工人收入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想了下,又觉得张五常先生的观点同样很有见地。直到读到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就算是在经济学界,科学家们对最低工资的设定都是有争论的。而本书通过详实而大量的数据来说明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提高最低工资会导致失业率攀升。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在对提高最低工资的影响进行研究时,学者们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尽力把研究对象收缩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虽然不能亲眼目睹,但读者从书中的各种数据中就能直观体会到科学的严谨。

除了因为个人本身的知识储备量不足外,身体不太舒服也是导致这段时间没能阅读完本书的重要原因。这有点遗憾,但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我会重新阅读本书。我相信那时我一定是准备好了,到时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十二

0.写在最前

本书的装帧深得我心,透着一股子书匠气,没有那么多花哨离谱的要素,但这也无疑限制了它在书架上引人注目的程度。精装锁线双胶纸,拿在手里很有分量,当然也很适合放在书架上。如果非要挑刺的话,那就是图书的边缘因为缺乏外封非常容易磨损。

1.写在之中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虽然这个研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体现了美国社会科学实用主义传统里的一些特性,包括公共性与开放性等,但要理解这本书的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研究方法与分析仍需要一定的统计学基础。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本书虽然搭建了独特的模型,但并没有使用高难度的计算方法,并且我们要知道,如何展示数据也是研究者写作水平的重要体现,而本书在这点上完成得很好。甚至,如果你是一名经管类或者是统计学的学生,在上完“经济/商业统计”后,看这本书无疑可以帮助自己巩固知识,或者是给学年/毕业论文的选题设计提供很多想法。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更多的大众读者拒之门外,事实上,由于本书的研究非常能体现美国社会科学和知识分子的某些特征,这也给了很多读者另一种欣赏和阅读本书的路径——学术研究如何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这种主张实践积极介入的“公共”经济学,实际上是美国社会科学各界非常重要的传统,特别体现在人类学/社会学上,如果愿意的话,这个研究也可以和社会政策交叉在一起。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研究者们是如何与保守观念进行争辩,并积极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抱负,而这事实上也确实让这个世界有了一些不同。

2.写在之后

在两周之内仔细阅读完这本书还是颇有难度,但是阅读完前半部分也能让我脑海中那些死去的统计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活了过来,我本科时学习的教材是美国的原版,老师也是美国社会科学的背景,而这种教学模式事实上也一直延续至今,而阅读本书也是一个极好的路径,不管是为了了解美国社会科学的特征还是统计学入门。

最后,感谢贝页的赠书,出版这种类型的图书需要勇气,而这又是值得做且不得不做的事情,某种意义上,你们在坚持同样的公共性,谢谢你们。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十三

表面上看,提升最低工资的政策落地后势必会造成餐饮业之类的中小企业用工成本提升,企业获利的渠道无非两条,开源和节流,相比与开源的难度,摆在企业主面前最快捷的方式无过于精简用功人员队伍,从而减少青少年的就业,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不利,许多社会经济学家也是这么估计的。然而,事实未见得就如此简单,本书作者David Card就通过一系列餐饮行业的数据和模型发现了与此相反的事实,本书从各个维度上论证了提升最低工资并不会导致减少就业的不乐观情况,其中有些方法被提出质疑,作者也都一一进行了尽量妥帖的解释。

以上就是整本书的一个脉络,读完整本书之后对数据科学的认识算是更加深刻了。不同于数学严密的数理逻辑以及物理纯粹的自然现象,生物、医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在进行实验的时候面临很多不可逾越的障碍,上述学科都与人直接相关,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伦理问题,你无法像对待无生命物体一样去设计与人类相关的实验。除此以外,对于无生命物体的可控性也无法在人类社会中复现,最简单的控制变量,在严密的逻辑上是不可能完全在上述学科中应用的。因此上述学科在进行自然实验的时候,更多的是借助统计学的手段去观察规律,从而进一步去解释原因甚至去预测未来,因为生物的不可控变量太多,这些解释又难免有事后诸葛亮一般打哪指哪之嫌,当然这种情况下进行预测的可靠性也就不敢恭维了。所有的必然都是无数的偶然堆积而成,正如宏观物理和微观物理一样,微观物理的不确定性堆积成宏观物理的自然规律。关于经济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很多规律也是大概率的规律,很难有放之天下而皆准的公理存在,至于在多大的尺度上才能实现大概率尚未可知。当然,这也不是说上述学科的研究是徒劳的,理论都是不断在质疑中慢慢发展完善的,本书的作者已经在实验的设计以及数据的处理上非常客观完善了。

总体而言,本书并非传统意义上普世大众的经济学科普书籍,属于比较硬核的计量经济学论文,更适合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阅读。尽管如此,普通读者大抵也能感受到作者强大的思辨能力。最后的最后,本书的翻译真的非常流畅,看了很多被机翻毁掉的好书后,由衷的感叹译者的专业功底和文字功底。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十四

在当今时代,虽然从整体上来看,人们的收入普遍增加了,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仍然值得关注。从社会整体上来看,我们更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拥有更加幸福,更加高质量的生活。

最近我读了《迷思与计量》这本书,作者用严丝合缝的实证研究,揭露最低工资与就业相关性的迷思,通过经济学的方法揭露现实,并提出了更多的经济活动可能性。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我查询了一下相关的数据,截至2023年4月1日,我国多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

根据我的理解,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当然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劳动者付出劳动,应当获得一定的回报。

我们可能会非常武断地认为,就应该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样那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就会有更好的劳动回报啊。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关于最低工资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们的核心观点是上调最低工资将不利于就业。

细想,这也不难理解,我们只需要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考虑。如果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了,也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发工资,经营成本也就变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裁员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本文的作者肯定也不会仅仅是通过这些理论上的猜想做出论断。

在这本书中提到作者参与了很多实际的调查活动,也得到了非常多的调查数据,从而能够建立出恰当的经济学理论模型。

作者的调查研究发现,适当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会促进就业。在对快餐店这个行业的研究中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适度变化带来的工资变化不会对快餐店的开业有显著的影响。或许从某个角度上来看,我们高估了适当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之所以关注最低工资标准的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些比较重要的经济决策。而且这个问题有其复杂性,我们也试图从经济学的专业角度上得出更加可靠的结论。

我们也可以思考,那些会获得最低工资标准的从业者有多大比例是经济上真正困难的人呢?适当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让从业者的工作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还是更加懈怠呢?从生产效率角度看,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阅读这本书,我们就能够对最低工资的新经济学有更多深入的了解,这也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认知。

迷思与计量读后感篇十五

人社部2023年1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有14个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大于2000元。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表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保障和改善低收入工薪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非常重要,同时也会带动其他岗位工资水平、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等提高。

不过,最低工资标准对弱势群体作用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以及经济发展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在经济学家那里还是很有争议。虽然,对于一般公众来说,显然觉得苏海南研究员的说法更符合直觉。

相对于抽象的理论推导,我更相信数据,尤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在专业内受到尊重的分析方法下的数据。

戴维卡德和艾伦克鲁格的《迷思与计量:最低工资的新经济学》就是坚实有力的依据。

这本书初版于1995年。它的价值不但在于得出的结论:最低工资不利于就业的教科书说法是没有数据支持的,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扎实的实证分析方法,在于精妙的实验和数据分析结合起来,发现和揭示经济规律。

读这本书,有一种很定心,很实在的感觉。 我是最低工资的坚定的支持者。

这和听到某些经济学家信誓旦旦地告诉你最低工资法剥夺了穷人自立自强的机会的时候,那种差一点就信了,但是总会冒出一串串疑问的感觉很不一样。

读完这本书,很想知道生活的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情况。于是到政府网站上查到了相关的数据。

对照调整当月我的消费记录,以及个人得税税起征点标准。我会想,生活在这个城市,一个月收入多少可以活下去。

以及,《全民基本收入》是不是会像最低工资标准一样,进入到我们的生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