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深入浅出地解析文艺的本质,探讨文学、戏剧、电影等形式的魅力所在。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文艺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使人对文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艺入门读物,更是一次精神之旅。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一)
不知何时,国学热又开始流行起来,电视里百家讲坛里对诸子百家、史书集册乃至唐诗宋词的讲解,外面研究孔孟之道的机构层出不穷。《经典长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是由朱自清先生所著,回想起第一次读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还是他的那篇《背影》,文章不长的篇幅,却表达出了浓浓的父子情,读完着实让人难以忘怀。而在这本书中,作者朱自清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为我们一一剖析,以浅显易懂的白话文向我们娓娓道来,写成这部通俗易懂的《经典常谈》。
这本书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经典的重新解读,自说文解字说开去,再讲易经、尚书、诗经、三礼⋯⋯短短十三篇精彩导读,让我们能轻松读懂十三部国学经典精髓,瞬间打开阅读经典的全新视野。人们常说国学经典难读难以理解,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有的人因此学后食而不化,反而失去了信心。在第一部分《经典常谈》里,朱自清先生因循“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和“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这两条主旨,从仓颉造字开始,完整地梳理了汉语言发展演变的框架,他更是以简洁和直白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他对这些经典的理解和感悟,读完使人获益颇丰。
这本书的后半部的《文艺十六讲》里,先生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朱自清以三十年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创作心得,让我们领悟到“如何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是为《文艺十六讲》,收获颇多。短短十六讲,篇篇都是经典,读完后您会惊喜发现,控制和驾驭文字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也是一种不错的本领,最重要的你会发现,通过先生的指引你会发现祖国的文字是那么的美好,祖国的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先生的书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
读完先生本书,你会发现面对浩瀚的文学之海,我们自己就像懵懂孩童一般,先生的文字就像一艘小船,我们可以凭借这艘船在文学之海中乘风破浪。感谢先生此书,让我明白祖国的文化原来是如此的绚丽多姿,只有需静下心来系统学习,才能一辈子受用。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二)
做一个靠谱的文化人——读朱自清《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 我一直自诩文艺青年,觉得自己爱读书,喜欢文学,跟文化人沾点边。 可我最近读完先生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才发现自己的文化多么不靠谱。比如,我知道《诗经》有风、雅、颂,却不知道这三者分别为何物;我知道占卜的《周易》,却不知道具体八卦讲的是啥;我了解《春秋》记载历史,却没认识到它的征实和惩恶的意义……现代人高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习惯了片段式的阅读,精炼简短,却也往往直接使我们了解了结论后忽视了对文化根源的追溯。 幸亏拜读先生此书。书中“经典常谈”部分先生旁征博引,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春秋》、辞赋、诗、文等娓娓道来,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尤其是《说文解字》让我印象深刻。中国的字独一无二,几种造字方法很有意思。象形、指事、会意、是古人的智慧,;形声字最方便,用处最大;转注和假借是用字的条例。先生分析之后,我们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易分类别,知之甚深。 上学时学习先生的散文,觉得先生的《背影》深情,《荷塘月色》清美。现在我崇拜先生的议论文! 我最喜欢先生的《论书生的酸气》一文。文中先生对书生的“酸气”可谓百般探讨。先是分析书生注重自己读书的声调,而书生多失意,这种心情下吟诵诗词,难免“酸”“苦”。文中诸多诗词,大多为自己悲哀酸楚,最为极致的就数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了。破落如他,仍“满口之乎者也”,这种书生的酸气是可笑可怜的。而杜甫“叹老嗟叹”虽多,却心为天下,他是称不上无病呻吟的酸气的,先生对他的佩服也可见一斑。 透过本文,我们不难发现朱先生认同的是为国为民“悲叹”“呻吟”的书生,所以才会在自身重病时,拒绝领美国的救济粮。文中一句话很好“他们渐渐丢了那空架子,脚踏实地向前走去”,就是在告诉世人,丢掉书生的自命不凡,洗去酸气,做一个靠谱的文化人吧。 读完先生本书,瞬间觉得面对文学之海,自己就像懵懂孩童一般。自己那些片段化的阅读和零星的文学知识,实在不足探讨文学,更不足炫耀。感谢先生此书,让我明白文学需静下心来系统学习,感谢先生在我心中竖起一面中国文化大旗。经典必须常谈,文化人必须靠谱。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三)
文/文小妖
原一直以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最佳。岂料,翻看《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后,才发现先生对国学经典的研究也是功力深厚的。
书中,朱自清先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我国历代的经典古文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解读,满足了一众想要了解国学经典的读者求知欲。同时,书中的第二部分《文艺十六讲》凝结了先生多年来的写作心得及经验,让所有读者从中洞见,任何的写作都是建立在广博且深刻的阅读基础之上,只有读得透,读得广,有所思,有所想,自然笔下生花。
提及《说文解字》、《周易》、《尚书》、《春秋》等经典著作,许多人都会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一方面因古文的晦涩,读起来相当吃力;另一方面则是对这些经典著作的背景以及内核的精髓不了解,所以总认为这些都是非常高深的学问,因而失了兴趣,错过了与这些经典文字的交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一书,可谓是对国学经典了解的初级入门作品,我们随着先生浅显生动的文字,进入到这些经典的世界之中,从中阅读经典,挖掘古人深邃的思想精华以及过往的历史钩沉。
先生的每一讲,字字珠玑,一针见血点出每本经典,或每个主题的精华之处。诚如,在《论百读不厌》一章中,针对百读不厌这一主题,先生以精炼,简省的观点道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待经典作品,该以怎样的心态去“百读不厌”;对待小说和诗文,又该怎样以“百读不厌”的读法去吸取其中的精华和营养;同时,先生也提及到历史的演变牵扯着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演变,因而读者在阅读文艺作品时,并不能再以“百读不厌”为衡量作品好次的标准……先生在文中分门别类的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剖解,让某些时候,走入阅读误区的我,重新思考自己的阅读方式。
读与写的关系休戚相关,只有有质量的读,深刻的理解,通透的感悟,才能伴随着妙笔生花的写而来。朱自清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亦是每个写作者的基础读物,只有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读懂每本经典之作,去吸取其中的精华,融合自己的思考,成为自己独特的思想凝结,那么写出了的文章才有价值,自我写作能力的提升才能一步步上升。否则,没有深厚强大的文化功底,任何写作历程都是短暂的,终会江郎才尽。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是一部让人受益匪浅的好书。朱自清先生谈及的文艺才是真正的文艺,深入骨髓和思想的,他的思想精华大抵都包裹在文章中的字里行间,让每位读者受用一生!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四)
文/文小妖
原一直以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最佳。岂料,翻看《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后,才发现先生对国学经典的研究也是功力深厚的。
书中,朱自清先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我国历代的经典古文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解读,满足了一众想要了解国学经典的读者求知欲。同时,书中的第二部分《文艺十六讲》凝结了先生多年来的写作心得及经验,让所有读者从中洞见,任何的写作都是建立在广博且深刻的阅读基础之上,只有读得透,读得广,有所思,有所想,自然笔下生花。
提及《说文解字》、《周易》、《尚书》、《春秋》等经典著作,许多人都会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一方面因古文的晦涩,读起来相当吃力;另一方面则是对这些经典著作的背景以及内核的精髓不了解,所以总认为这些都是非常高深的学问,因而失了兴趣,错过了与这些经典文字的交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一书,可谓是对国学经典了解的初级入门作品,我们随着先生浅显生动的文字,进入到这些经典的世界之中,从中阅读经典,挖掘古人深邃的思想精华以及过往的历史钩沉。
先生的每一讲,字字珠玑,一针见血点出每本经典,或每个主题的精华之处。诚如,在《论百读不厌》一章中,针对百读不厌这一主题,先生以精炼,简省的观点道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待经典作品,该以怎样的心态去“百读不厌”;对待小说和诗文,又该怎样以“百读不厌”的读法去吸取其中的精华和营养;同时,先生也提及到历史的演变牵扯着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演变,因而读者在阅读文艺作品时,并不能再以“百读不厌”为衡量作品好次的标准……先生在文中分门别类的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剖解,让某些时候,走入阅读误区的我,重新思考自己的阅读方式。
读与写的关系休戚相关,只有有质量的读,深刻的理解,通透的感悟,才能伴随着妙笔生花的写而来。朱自清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亦是每个写作者的基础读物,只有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读懂每本经典之作,去吸取其中的精华,融合自己的思考,成为自己独特的思想凝结,那么写出了的文章才有价值,自我写作能力的提升才能一步步上升。否则,没有深厚强大的文化功底,任何写作历程都是短暂的,终会江郎才尽。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是一部让人受益匪浅的好书。朱自清先生谈及的文艺才是真正的文艺,深入骨髓和思想的,他的思想精华大抵都包裹在文章中的字里行间,让每位读者受用一生!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五)
当看到这本书的作者是朱自清先生时,我首先想到的居然不是他那篇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反倒是那个最近在网上流传的有关于橘子的那个暗骂人的梗。偏巧这本《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的作者正是朱自清先生。朱先生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曾经所写下的那篇饱含父子亲情的《背影》放今天变成了一句骂人的巧话。
“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虽然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就已经见到过,可是还是不知道被用来坑了多少人。这年头若是你没有认认真真的好好读几本书,真的是被人骂了不知多少次还不明就里呢。所以说阅读还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并且一定要读经典之作,否则就容易在不知不觉间沦为别人的笑柄。
顺着当下国学兴起的热潮,也曾经凑热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的也买了不少书回来。不过不要说是完全阅读理解透彻了,就是大致翻翻都没有看完几本。为什么弄成贪多嚼不烂的局面?因为看不懂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好,可是也是几百上千年前的产物了,说白了就是代沟太多太深,没有个明白人来为自己指点迷津,单凭一腔热血去琢磨,想要领悟其精髓,还真的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得找位大师来指点一下自己。朱自清先生的这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经典常谈”和“文艺十六讲”。经典长谈从最基本的《说文解字》开始讲起,之后历述《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我们熟悉名称却又不熟悉内容的经典国学之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为我们剖析古文中的精彩篇章,让读者明白如何去读经典文学,轻松且顺畅的了解国学经典中的精华部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是为什么当下有许多人书看了不少,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可一到下笔写文章就驴头不对马嘴不知所云了呢?说到底还是对文字的掌控力不够啊!在此书的后半部分《文艺十六讲》中,朱自清先生将为读者讲述什么是文学,教授读者如何了解并欣赏文学与你一同分析古今中外知名作者的文学作品,一针见血的点出其中的精彩之处,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一篇篇细致详实的文章带领读者去领悟文字创作的精要,在阅读中学会掌控文字。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说到底,读与写,其实是彼此带动,相互作用的。只读不写,难以真正的将感悟化为己用,只写不读又难以让人吸取更多的内涵营养。关于如何去读,如何去写,朱自清先生在这本书中都已经为我们讲了许多,至于能学到多少,就看个人领悟了。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六)
对朱自清先生的认识,还是中学学过的《背影》与《荷塘月色》两篇课文,之后又买了佩弦先生的散文集,先生的散文文笔精丽,富有诗意与情趣。后来才知道除文学家的身份之外,佩弦先生还是一位学者,他对古典文学和新诗都颇有研究,且因他教师的身份,尤为注重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与研究。
这本《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是先生两本书的合辑:《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一本国学入门读书指南,在书中先生对先秦诸子、群经、几种史书以及一些集部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文艺十六讲》则是将散见于《新诗杂话》《论雅俗共赏》及一些报纸上有关文学、诗歌和写作等方面的篇目精选结集,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写作指南。
在《经典常谈》的序里,佩弦先生谈到:“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确实,我们作为中国人,首先应当对本国经典有所了解,才有可能对本国的文化有一定的理解,经典是源流,经典是阅读的基础,经典是研究的基石。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要读懂先秦诸子、四书五经等等典籍,首先要懂“小学”,也就是文字学,佩弦先生把《说文解字》作为《经典常谈》开篇第一讲,从形成、演变、造字法等方面勾勒汉字。在这十三讲中,《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尤为精彩,将诗、文的源流发展完整清晰的梳理出来,使得初学者在读过之后对诗文有全貌的认识和了解,由此可见先生学识功底。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佩弦先生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经典常谈》对经典感兴趣,
《经典常谈》是阅读经典的灯塔,是学海中的一叶扁舟。
《文艺十六讲》的篇目因为比较分散不成系统而不被重视,但每一篇还是有独到见解的。在《古文学的欣赏》中,佩弦先生认为虽然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但青年人并非完全抛弃经典,他们也原意接受这一部分文化遗产,在普及经典方面,佩弦先生提出“四条路”,首先要打通语言文字关,还可以进行翻译、讲解和注释。在《了解与欣赏》里,先生认为阅读文本可以从句式、段落、主旨、组织、词语、比喻、典故、例证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虽是佩弦先生七十年前所作,但至今读来仍不过时,字里行间闪耀着真知灼见,先生平实的口吻读来像是当面聆听先生教诲:多多阅读经典,才能提升自身分析和写作能力。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七)
近些日子里,觉得自己读了不少书,懂了不少新东西,不由地有些膨胀,总是一副很博学的样子,颇好为人师。幸好,百忙之中读了这本大师的经典之作,脑子这才冷静下来。
朱自清的文章算得上熟悉了,尽管读得不多,但是背影、荷塘月色这样的名篇终是读过的,虽然谈不上十分喜欢,但还是很欣赏,毕竟名篇里蕴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这不是一般人的文章能比的。读完这本《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我对朱大师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如果说《背影》,《荷塘月色》这两篇美文只是让我觉得朱大师不算平庸的话,那么这本《经典常谈》则让我对大师肃然起敬。没办法,作为文学圈的圈外人士,我对朱自清的了解并没有太多,也很少读过朱自清的书,但是翻看完这本《经典常谈》,我便彻底被朱大师圈粉了。
《经典常谈》是大师的名著,被誉为“读书指南和写作指南”,这种档次的书,本就不是我这种伪文艺青年可以评的。但正所谓见仁见智,尽管自己水平低,也可以谈一谈读《经典常谈》的收获,这就像《倚天屠龙记》里所讲,郭襄、张三丰和觉远大师三人学习九阳神功一样,峨嵋得其博,少林得其深,武当得其纯。三人的境界不同,但是学习所得也各有不同,谈不上谁得到的多谁得到的少。尽管我个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读完这本《经典常谈》能够得到收获,那就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朱自清那个年代,的确是个大师辈出的年代。这本《经典常谈》可以看出朱大师的文化功底之深厚,同时也可以看出朱大师治学之严谨。当年的一代人是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现代人则带有更多的功利心,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除了对朱大师的敬佩之外,这本书也激发了自己阅读经典的兴趣。书中提到的文艺十六讲,其实都是古典名著中最为经典的部分。本书的前半部分,大师为我们一篇一篇地做讲解,后面部分则是提纲契领,为我们传授读书和写作的一些技巧。可以说,前面的是例题,后面的是公式,大师先着我们学习特殊案例,然后总结一般规律,我们之后才能利用一般规律,支读特殊的案例,这也正是常见的教学规律,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
这本《经典常谈》,大师不仅仅是在讲经典,其实也是在讲学习,讲读书,讲写作。我们可以通过大师读经典的过程去体会如何去读经典,如何去写好文。当然,大师的水平之高,可能令我们这些读者无法一下得其精髓,但是大师口语化的行文风格却带给了我们太多的亲切感,我们就像在清华园里听一位亲切的老教授上课一般,并没有想像中那般晦涩。
毫无疑问,这本《经典常谈》是一本需要读了再读,看了再看的书,是一本应该放在案头常备常翻的书,这更是一本朱大师授之以渔的书。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八)
这几天有幸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收获颇丰。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欣喜的。先不说名人大家之作,光是随手翻阅一下目录,也能看出是一本需要虚心学习的好书了。与一般的小说、随笔不同,这本书绝不能以悠闲之态囫囵吞枣便略过了事,学术性极强的读本,需要平心静气细细品读。也正因如此,不免有人在读时觉得枯燥难啃。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经典常谈”,也是单独出过一本集子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文艺十六讲”,收集了十六篇朱自清先生相关的文学论著。前者为“汉语言”的细析,后者是“文学”的畅谈,合二为一,便是“汉语言文学”。这对作为准中文系学子的我来说,可谓是拾到宝了。
先说第一部分。朱自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在书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而我在读时,也确实看到了不同于古文化以往的枯燥形象的解读。
图文并茂有助于形象化地将古典文化传达给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那几本经典的印象仅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名号。高中时为了应试把“四书为哪四书”“五经指哪五经”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而后只有机械化地把那几部著作捆绑记忆,从未想过深究每一部到底讲了些什么。在《经典常谈》中,我第一次了解了几本古书的大致内容,也对写作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大致了解。枯燥乏味的知识点通过作者轻松又不乏严肃的语气变得灵动,而那只“船”,也确有把读者带入经典的魔力。 再谈第二部分,即“文学”部分。后半部分是我最喜欢的话题,相对于语言学和离生活较远的古文化,我更愿意亲近离人性与艺术更近的文学。
在第一篇文中,朱自清先生便提出了“什么是文学”的论题。“文字的作用不外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文学有三种性:一是懂人性,即要明白。二是逼人性,即要动人。三是美,上面两种性联合起来就是美。”
朱先生在十六讲中也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对国学教材、学生习作等方面作了论述。其言之有理,理之精确有力,鄙人也只有观摩仰望的份,不敢亵渎,只得在心里记下他对学生们的每一句指导与教诲,希望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沉稳细致,对知识、对文学、对自身素养的提升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做“穷酸的读书人”、不读不写“低级趣味”之作。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还未入门的中文人来说,可谓是一个引路者的作用。关于国学经典,关于文学文化,虽未得细枝末节,但也有大体的轮廓方向。正如作者所说,读者将其当作是一艘船,从平涸的细流行到经典的海中去。相信有这本书的引荐,在日后的深入研究中,会免得走些弯路。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九)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朱自清先生,喜欢他的文章,他的文章似乎很有感染力,深深地吸引着我。所以收到这本书时我是很高兴的,刚一收到时,我就迫不及待的去书中遨游一番,迫切的去体会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世界。
读书时我们常常迷惑,常常存在着许多疑问,譬如,对于我们如何阅读国学经典?这本书的作者朱自清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一一解读剖析,写成一部通俗易懂的《经典常谈》。自说文解字说开去,再讲易经、尚书、诗经、三礼⋯⋯短短十三篇精彩导读,让我轻松读懂十三部国学经典精髓,瞬间打开阅读经典的全新视野,读了这本书,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另外书中还教会了我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朱自清以三十年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创作心得,让我领悟“如何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是为《文艺十六讲》,收获颇多。短短十六讲,篇篇都经典,读完后您会惊喜发现,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最重要的你会发现,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文字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吸引你。
对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这本书中诗经这一部分了,因为我个人爱好诗经,喜欢那种韵律美,我觉得自己读诗经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提一杯茶,拿着一本书去树林中静静地品读,是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了,偶尔再伴有小鸟的鸣叫,那就更加美好和安逸了!我觉得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对于易经这一点知识,我似乎兴趣不很大,看的时候很费解,用的世间也不多,这让我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另外,我也深深地明白了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纵然可以放弃,但是也不能完全的放弃,也应该试着去钻研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点,俗话说“读的多了,知道的才多”我深刻的了解到,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应该坚持去做,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我们可以试着去培养兴趣,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加优秀,更加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
以前我读过《尚书》,所以对于这本书中的尚书部分记忆犹新,对它别样对待,自从两年前开始读《尚书》,我对此书的兴趣《尚书》喜欢感一直不减。这次有机会再次读尚书,我很是激动和开心。有朋友问我,《尚书》不是很难读吗?你怎么看得津津有味?难道你全都能理解吗?我摇摇头,对他说,并非我古文很好,而因为难易是相对的,古人曾道“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我觉得《尚书》文辞古奥,但是《经典常谈文艺16讲》这本书中语言通俗易懂,可以很快,很简单的就了解读懂书中的知识点。甚至可以说,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也必须读尚书了解尚书。然而这本书中介绍了一些尚书的知识,这是很不错的。渐渐的我发现了,通过读这本书,我渐渐的了解了一些尚书方面的知识点,知道了一些很经典的知识,读古文可以让我得到跟好的熏陶。我爱诗经和尚书。
读的书越多,我越会发现,读书时的我似乎是最快乐的,每次我不开心时,去书中总能找到快乐,书好像是我的快乐的源泉,让我深深地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我爱读书,更爱这本书。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十)
一接触到“经典”一词,我所存储的文字就有了捉襟见肘之感。好像我所知道的文字都与经典隔着一段距离,也可能是因为“经典”“文艺”在我心里是高大上的存在。经典之与我,就是高山上的雪莲,只可遥望,不可轻嗅。我遇上经典,就是下里巴人遇上了阳春白雪。《周易》、《尚书》、《说文解字》、《史记》等等这些古文经典,我一直认为它们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属于看不懂系列。最近我接触了朱自清先生著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终于改变了一点我对“经典”的看法。 提到朱自清先生,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的名篇《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等文章一直入选语文教科书。他的文章素朴缜密,语言洗炼,极富真情实感。他是公认的“美文大师”,读他的文章,有一种欣赏美的感受。所以每次看到朱自清先生所著的文章都会沉下心去读。这次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也是一样。 随着百家讲坛和中国诗词大会的的热播,国学热也一度兴起,越来越多人的开始重视国学文化的研读。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国人终于不再闷着头往前冲,而是可以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经典文学了。但是,对于这些国学经典,我们可以听文学大家去讲,对别人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也是心向往之,却不愿静下心来手持素卷去阅读。我想,这还是与我们不知如何去阅读晦涩难懂的古文有关,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自清先生在序中也指出,有很多人为了启发一般人亲近经典的兴趣,做了大量功课,诸如把经典文学直译成白话文,把人吸引到经典的大道上去。他认为《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就是引领读者航到经典海里的一艘船。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典常谈,有十三个章节。在这一部分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一一解读剖析,写成一部通俗易懂的《经典常谈》。在第一个章节,作者从仓颉造字开始,我国文字的演变梳理了一遍。所有国学经典的流传都离不开文字这个媒介,作者从《说文解字》开始,更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还有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都被作者一一解读,并对它们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追溯。这就为读者理清了时间点,以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剖析解读,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文艺十六讲,共有十六个章节。在这一部分,作者从什么是文学讲述,对于文学一词,一直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作者还在这一部分引用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胡适之先生的说法,文学就是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秒。当然这一说法,在当时并没有取得所有人的认可。作者还从古文欣赏谈到教本与写作,为提高写作能力做了注解,让读者领悟“如何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在《诗与幽默》一章中,我看到了诗里的幽默,不是所有的诗都是含蓄优雅的,也有一些诗是诙谐的,读来让人会心一笑。感受诗里的幽默,也不泛是件趣事。《文艺十六讲》,短短十六讲,篇篇都经典,你会发现控制文艺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 读了《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使我明白,经典文学也是充满趣味的。愿每个人都畅游经典,与文艺为伴。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十一)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本看过的人或许很多,说到经典,映入脑中大概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你知道名字,但是有了解它们是怎么来的吗?如何发展的吗? 《经典常谈》中恰好就讲述了它们的前世今生,读完让人不觉眼前一亮。经典之所以为经典,靠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沉淀,还有包括方面人生哲理,经验总结......在这里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了各个时代经典形成所遭遇的事情。 一个时代的更替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战争、苦难,随后安定、修生养息、繁荣富强,如此周而复始,在来来往往中,人们将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或有人收集成册,或有人再加工就形成了今天的各类经典,《诗经》是这样,《战国策》等亦是。但是有的却成为了永垂不朽的纪念供大家传颂至今,有的却消失在了历史的轨迹里。不可否认的是,不单单生物,任何东西都适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正是因为有需要,所以它们得以保存,被留了下来。 这里的需要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需求,少部分来说才是当时人们真正想要的,比如《周易》《尚书》,又比如《三礼》以及诸子百家的言论。 有人会说问什么是政治?百度词条的解释是: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有了这个解释我们就能很好的来说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了。 文化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政治。 王国维曾经说过:“中国政治于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表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说明了在不同时代政治需要导致对文化需求的不同,这时候文化的存在就是为了服务于政治。周王朝,一个延续了接近千年的国家,不得不说他的统治是成功的,最出名的就是其施行了以礼治国的统治体系,提出了天下、治乱、德治、和谐及民心等政治问题。哪怕是最后王朝覆灭其治国方针,教化人的方式仍被后世所倡导。孔子就是其代表人之一,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专门的书——《周礼》。到了秦朝,始皇统一全国,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发文昭告天下,而后车同轨、书同文,主张法家的“法治”和“重邢”,鼓励全国上下学法、知法、懂法,而代表作《秦律》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政治。 到了炎汉,由于久经战乱,初期国力不足,农业生产停滞,为了更好的发展,施行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这就需要约束掌握政治的最高统治者和政府机关,使其抛弃形式主义和政绩主义,重视农业,轻徭薄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有这些的约束,汉朝的经济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程度。 文化与政治不仅仅是相辅相成,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批评,例如《春秋》,两观点之一说的是实现民族大统一,天下一家,却有内外蛮夷戎狄之分。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无可奈何,哀叹等情绪,例如屈原的《离骚》以及大量优秀诗词歌赋等,皆有所言。正如《题遗山诗》中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由此看来,文化与政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暧昧关系,主要牵引不过“利益”两字。今天的中国也是这样,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外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表现的不在那么明显,却依旧打着蚕食的主意,即是文化入侵。而今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中发展中国固有的文化与精神,守住国之命脉,不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他人随意践踏的短板。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十二)
这两年掀起了“国学热”,我认为这是个好的转变。汉语言国学文化宝库里存着我们的信仰之根,民本人心、人格理想、人伦道义都在此浸润根植,还有我们自己的汉语言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也是每代中国人所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大家越来越重视阅读这件事,经典阅读也屡屡被提倡。我看到很多中外名著推介书单里,外国名著都是占了多数的,中国的名著除了四大名著外,其他的作品鲜见。其实,从前的先秦经典、诸子百家、史书集册乃至唐诗宋词,都是我们汉语言里面的名著啊,只是教科书里被收录的太少,大家普遍接触到的都是散乱的碎片,不得系统,所以也没有大观的概念。 朱自清也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由此,朱自清先生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他简明清晰地梳理了我们汉语言的发展,把古文经典重新用生动的语言解读剖析,试图通过一本书让大家轻松读懂国学经典精髓,又能从大观上了解汉语言国学的发展演化。这本书就是被誉为“读书指南和写作指南”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 在第一部分《经典常谈》里,朱自清先生因循“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和“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这两条主旨,从仓颉造字开始,完整地梳理了汉语言发展演变的框架。 从《说文解字》开篇,再从《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到《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逐篇解读国学经典,将“四书五经六艺”全部囊括其中,从前有些含混误解的地方也就一一犁清了。 而在文体方面,通常人们都用“诗词歌赋”来概称我国的传统文学,对其中的格律、体式、对仗等要求也不免有些含混混淆。在《经典常谈》这部分里,朱自清也对“辞赋”和“诗”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读。而对于“文”,我是从这本书里才有了清楚的认识的。朱自清讲到,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都是些句子。后来出现了记言、记事的辞,还有打官司的讼辞。春秋时候,列国交际频繁,孔子很注意辞命,这恐怕是最早的外交言论了吧。后来“记言”的那些直接的对话再发展为独白,即为“论”。《老子》便是早期的“论”的代表。到了汉代,诗赋已经开始被称为“文”了,以“文辞”或“文章”称记言、记事之作。到了唐代,又发展除了“语录”和“传奇”的新文体。 宋代,出现了“话本”,那就是我们白话小说的鼻祖了。 说到“文学”这个概念,则解读就更多了,似乎都不能成为定论。 在《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的后半部的《文艺十六讲》里,朱自清先生单独解读了“文学”一章。新文学运动认为“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当时的文学类型比较强调白话诗和小说的地位。再往后,又发展了新诗和小说到散文再到杂文。朱自清先生以他三十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从“古文学欣赏”“雅俗共赏”“低级趣味”以及“歌谣里的重叠”“诗与幽默”“诗的形式”“诗韵”“诗的语言”等等,通过“十六讲”从细节处帮助读者提升写作能力。“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小处推敲,妙不可言。原来驾驭文字,写出好文章,表达好意境,都是一种享受。 读了《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感觉如获至宝,对国学,对文学,理解变得通透,文字驾驭能力也有了提升。书里的将近三十篇讲解,也都可以堪称经典之作。而谦逊如朱先生,他自己却说“如果读者能把它(这本书)当做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 但愿每一位读者都登上了这条大船,借此航到了汉语言经典的大海里去。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十三)
说起来凑巧,前段时间我刚考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现代汉语》这两门课。
看完这本书,真的好像是对我的这两门功课的深入了解以及巩固。
这本书,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经典常谈。
第一部分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与分析。
按我个人喜好来说,其实我挺喜欢朱自清先生这样夹叙夹议地写经典的。夹叙夹议,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著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这样看起来,会有趣很多,而且也不会枯燥。
朱自清在自序上市这样说的,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进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所以,他把“说文解字”放在了最前头,从而逐篇解读国学经典。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大家的兴趣,吸引大家往国学经典的道路上去。
看完这一部分,你会发现,以前捋不清的一些知识,在作者的整理下,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而相见恨晚的感觉。讲真,我要是早点看到这本书,说不定我前段时间考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不会这么惊慌了。哈哈。
再来说说,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文艺十六讲。第二部,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朱自清先生,单独解读了“文学”。
什么是文学,答案有很多,但都不能成为定论,朱自清说,文学的定义得根据文学作品,而作品是随着时代的演变随时代堆积的。因演变而质不同,因堆积而量不同,这种种都不影响到什么是文学上。朱自清先生,用了好几个例子,来阐述他的观点:什么是文学,得靠作品,靠时代说话。
新文化运动初期,胡适先生认为“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明白”是条理清楚,不故意买关子,而“动人”就是具体写法。再说当时的文学型类,注重强调白话诗和小说的地位。白话新诗在当时是没有地位的,而小说在当时也只能占少数地位。所以,这两者要想发展,必须经过斗争,需要和只重古体近诗与骈散文的传统作斗争。
再往后,文学的型类,从新诗和小说到散文,再到杂文。这些都是要有一个过渡时期,以及一定的思想传统斗争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的传统斗争,促使那个时期的文学观,更加接近了传统文的意念接近了,从而胡适对文学的观点,又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紧接着,作者又花了一些笔墨,简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围绕“如何接受文学遗产”这一个话题,进行铺垫,引出得弄清自己的立场,在弄清古文的立场,才分出那些该保留的,那些该扬弃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还有要认清崇拜与欣赏的不同,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欣赏的对象是直接影响到情感上面的。
然后就是关于了解和欣赏能力训练的讨论。了解和欣赏是中学国文课程中重要的训练过程。字字了解之后,才能到不求甚解的境界。朱自清先生以他三十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分别从“雅俗共赏”、“百读不厌”、“歌谣里的重叠”、“诗与幽默”等等篇章,通过这“十六讲”从细节处帮助大家了解文学的由来以及文学的应用、来启发读者进行思考,从而帮助读者吸收经验以及提升个人写作能力。
“词的意义”,“句子的复沓和倒置”,“诗的形式”,“诗的语言”等等,从细节推敲,以小见大,举一反三,妙不可言。看完这一部分,你就会感觉到原来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首诗,作者落笔钱都是有讲究的,有目的的,并不是随便写的。读完这一部分,一定会有所收获。
纵观整本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收益匪浅。本书通俗易懂,文章提到的素材很丰富,足见作者的深入了解功力了得。想要了解国学的,不妨可以考虑看一下这一本书。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怪不得,这本书会被誉为“读书指南和写作指南。”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十四)
《经典常谈 文艺十六讲》选取的是朱自清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经典古文丛书介绍和文艺杂谈的一些短篇。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出版过多部散文集、诗集和杂文集。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在社会动荡时期,又写就了不少杂文,针砭时事。他不仅是是中国近代的散文家、诗人,也是一位以笔为武器的民主战士。 他也研究古典文学,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对他最熟悉的作品还是散文,例如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背影》《荷塘月色》片段,他的文字清丽隽永,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情感真挚而朴实自然,意蕴悠长,令人回味不止。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在《诗的语言》一篇中,他就提出“普通人多以为诗是特别的东西,诗人也是特别的人。于是总是觉得诗是难懂的,对它采取干脆不理的态度,这实在是诗的一种损失。其实,诗不过是一种语言,精粹的语言。”这段话结开了我一直以为对诗的误解,总以为诗相比较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总是敬而远之。但朱自清认为诗与文并无明显的分界,“散文中有时有诗。诗中有时也有散文。”同理,文学中的美亦无定论,不仅诗要美,文也要美,都因时代而定。他的散文就体现了诗词之美,既有韵律之美,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支持和参与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不同于士大夫阶层的知识阶级。在《论雅俗共赏》中,追溯了雅俗共赏的渊源,以前的文学欣赏和创作主要是文人雅客的事情,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门第垮台打破了社会等级的固化,“士”和“民”之间的流通多了起来,宋代印刷术的发达,士人和学校的增多,都促使文化的普及高于以前的朝代。语录、传奇的流传大概起于民间,使得古文和诗都逐渐走上雅俗共赏之路,传统文化的变迁贴近了普罗大众。到了近代,这种改变愈加明显,白话文的提倡,以前不上士大夫台面的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地位,欧化的新艺术等,都涌入了几千年文化的古国。对此我们的态度是,不仅要雅俗共赏,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于学习了解文学的方法,在《论百读不厌》里略有涉及。他提出“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建议时至今日,仍极有价值。在这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也有了速食快餐的倾向,微信、网络里的碎片化信息瓦解了人们阅读长篇文学作品的耐心,各种平台的领读人带着大家分段分篇提纲要领般地阅读书籍,阅读与文学鉴赏成为一门交易,只要能够快速得到其中的知识即可,不再求精求实,不再花费大段时间一点点自我领悟。个人觉得有些遗憾。因为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经历了时间和不同阅读者的锤炼,需要花费时间沉静下来慢慢阅读,逐字领会。在序言里,朱自清还提到了经典训练的必要性,“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自近代白话文逐渐兴起后,对于古典文化的侧重就减少了,虽然现在开始提倡读诗词,重温经典,但一般大众对于古典书籍的了解寥寥。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对于《说文解字》、《周易》、《四书》、《春秋》等古典作品进行了讲解,追本溯源他们的历史和经典意义,文章深入浅出,考据行文严谨,易于理解。无论是成人,或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可以按图索骥,通过文章里的介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经典,进行深入的阅读。正如他所说,希望读者把本书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读后感(十五)
这本小书,虽只是佩弦先生一家之言,不能说没有纰漏、亦不能尽信,但作为一本国学导读,还是相当经典的。细细品味这十三篇文章,愈发感到羞愧。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国学的了解竟然只在皮毛!
看到朱自清先生的名字,第一印象就是背影和背影,平实的言语,真挚的情感。如朱自清先生前言所说,要做一个好向导,作为后辈游览了景之后方能说此向导是否名副其实。毋庸置疑,朱自清先生这样的向导的令人无比信服。散文大家朱自清闲话说文解字、周易直至诗、古文,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评释引申,读来畅快。
平平说出,曲曲说出,只像对朋友说家常话,并不在字面上用工夫,而自然达意,委婉尽情。评价经典虽然都点到为止,但都切中要害,还一点也不掉书袋,实在难得。行文明白晓畅,观点融合各家,还是比较公允,讲评相得益彰,非常耐读,也解决了不少过去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内容不乏考究却又深入浅出,散文风格不自觉间能引人入胜,虽说之前对诗四书五经战国策楚辞史记汉书汉赋乐府诗明清八股也有极为浅显固执的印象,但通读此书,才对所谈国学经典的背景、发展和内容以及各自间的演化有几分了然感觉,特别是柳宗元的《封建论》豁然开朗将之前谈及的鬼治主义、德治主义、礼治主义、法治主义彻底串联,楚辞汉赋乐府诗唐诗宋诗的演化将诗联接起来,文又将经史子合并讨论,诸多经典就在这社会变革间真伪相存详略相间。
不仅仅是国学经典的通识科普,更是朱自清先生的个人阅读书评啊。这让我这囫囵吞枣式读书,藉读书回避现实中不能承受之伤的人情何以堪。这才是真正的读书。旧书新翻,依旧经典;常谈匪易,足荫后学。对非文学专业的人而言,此书不啻于一部简明文学史;对文学专业的人来说,此书叙述之扼要,观点之通融,编排之平易,立意之敦实,愈久弥稀,足可借鉴。现在不缺高头大册,就缺这样的大家小作,既通俗,又学术,看似雕虫,实为雕龙,倘非高手,诚不能为。
这是一本国学的入门绍介。以极短的篇幅梳理了浩瀚的经史子集及百家杂说,提要钩玄,高屋建瓴,尤对百代以来文脉衍变的解析更是独到而精确。近代大师大家通读原典,引证考释俱是信手拈来,如今学人对于阅读原典恐怕都只是一鳞半爪罢了。读完这本书,一方面见识到了朱先生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可爱朴实的文笔,另一方面激发了我读《诗经》《楚辞》和《史记》的热情。不过,于我来说,《诗经》简单些,但是难以把握意味实质,只得表面和音律的情趣;《楚辞》有些晦涩拗口,但着实有先民自然可爱之情志;《史记》尚未有时间看。以我浅薄的知识,难以得之皮毛,实在是可惜的事情。
小时候读朱自清的散文,被打动的是情,后来会了一点文体审美,觉得他的文写的也是极好,再后来知道了他还会教书,会写论著,当然旧学功底和外文本领也是不弱,好生敬佩。到现在,原来民国那些小说散文诗歌都是一绝的大师们个个也是教书论述著文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