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与判断》一书深入探讨了人类决策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和社会因素。作者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和科学研究,阐述了决策的复杂性和容易受到干扰的性质。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行动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决策问题。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篇一
《决策与判断》出版有二十年,一些视觉错觉的案例曾经风靡过我小时候,例如,什么开口闭口线条一样长。当然内容不仅限于此,这本书优秀的地方是,发现了日常忽略的思考惯性,所以,每次翻开都觉得“啊,原来如此”。
这本书大部份系统性介绍了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作者、200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的发现。还有一些熟悉的学者面孔,如塞利格曼、荣格,甚至麦克阿瑟。但是读起来非常有趣。
举个例子,贝叶斯定理,我不记得学过没,但这本书看了两三遍,科普视频也看了,结果我都没能记住多少。很多时候我们的直觉判断与实际的结果相差很大,因为直觉容易,而批判思维要克服盲区、不断训练才能战胜思维惯性。
更别说老了不补充新知识,反应迟钝了,稍微难一点都懒得判辨,有心想要坑你的,修饰一下语言和刚刚好送上门的便利操作,很容易就把你诱捕到,所谓,银发经济。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篇二
本书的分类是社会心理学,具体讲的也如书名一般,就是讲决策与判断。我并不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就不班门弄斧了去评价心理学了 本书结构非常舒服,概念例子结论建议非常俱全,并且大多建议结论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建议是可以当作参考意见来看的 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易读,概念性整的很少,有趣的例子多,又有总结建议做辅助,读前我还觉得会不会难啃,现在觉得属于是杞人忧天了。缺点也是有,就是虽然本书并不全面,但涵盖小点子内容量非常之多,每一小节又比较短,在内容上自然没法介绍非常全面。但是作为一本科普书非常不错了 另一个特色就是作者的谦逊,在序言结尾,作者毫不掩饰的就说了:本书研究并不全面,是挑奇异好玩的研究来写的,是有缺陷和局限性的,不要盲目照搬听信。实话说,在写这样的科普入门书籍,最需要的就是有这样的谦逊态度。 摘抄一下书中的原话。从认知角度来说,“无论是在客观世界里生存还是在社会世界中安身,我们都需要尽可能好地学会预测和控制他人对我们的影响”。从实践建议角度来说,”多数行之有效的消除偏差的方法都涉及对不同视角的思考“ 总体来说,对于社会心理学或者逻辑学比较有兴趣的,我是很推荐看的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篇三
1.不要被很细节的情境所迷惑 2.只要有可能,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注意基线值 3.偶然性并不具备自我修正的功能 4.不要错误地理解向平均数回归 5.人们在判断连续事件时容易出现高估,而在判断非连续事件时容易出现低估。 6.对概率和风险进行判断时需要①保持正确的记录②警惕如意算盘③将复合事件分解为简单事件。 7.偶然的事件是普通的,但是特定的偶然事件则不然。 8.正确分辨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9.决策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正性的、已被确认的关系,在判断相互关系时,没有出现的事实往往是最关键的。在判断一个关系是否存在时,决策者往往高估观察低估期望。 10.在对自己进行归因时倾向于情境归因,在对他人的行为归因时倾向于个性归因。 11.对于那些简单的、熟练的行为,人们在有旁观者在场时通常能够做得更好,对于那些复杂的、还没掌握好的技能,人们在其他人在场时则会表现没那么好。 12.当人们作为群体的一员做一件事情时,就不会像自己完成时那么努力。 13.人们倾向于从与自己相似的人那里获得行动线索。 14.几个人独自使用头脑风暴法比群体会议更有效 12.人们寻求证实性证据的倾向是广泛存在且业已确定证实的 13.通过思考自己的判断在哪些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决策者能够降低过度自信并提高他的决策质量。 14.通过思考自己的判断在哪些情况下可能是错误的,决策者能够降低过度自信并提高他们的决策质量。 15.偏差不一定都是非理性的,理性的含义不仅止于正确性。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篇四
“自我实现的预言”起初是指对现实情况的错误定义引发一系列新行为,而这最终导致错误定义成为真实。在古希腊预言中,有个国王叫皮格马利翁,因为对自己雕塑的雕像极其爱慕,把她视为亲密的伴侣每天一起生活,最终他的心意打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将国王的雕塑变为人类。国王荒谬地行动和顽固的信念,最终得偿所愿,心理学中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后来,心理学家们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说,其中最著名的是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对小学生进行区分对待的研究。研究者将小学生们随机抽取一部分,但告诉老师这些学生的素质更好,后来的结果显示这些随机抽取的学生们成绩的确更优秀。在临床试验的设计中,也要求要尽量进行“双盲”或至少“单盲”试验,来排除因为研究者的先入为主和被试者的自我暗示导致结果的偏差。
“自我实现的预言”同时也可以是刻板印象和种族歧视的催化剂,当下意识地认定某个种族、某个性别的人生来低下,人就会带着“预言”得到验证的期待,进而不断确认自己的“预言”,肯定自己的认知。这也是得到广泛研究证实的。书中给出了几种消除这类证实偏差的方法,其一是首先告知被试者可能会面临偏见歧视,被试者在受试过程中就会对这些更为敏感;其二是积极用“证伪性回答”,通过质疑自己的判断,接受自己可能出错,来减少自我实现的刻板印象。
书中给出太多如何避免“自我实现的预言”影响决策正确性和如何造成我们的判断偏差,我想到更多的是人在生活中要警惕一些“预言”,和如何真正应用对自己的“预言”进行自我实现。常见逻辑谬误中有一项是“诉诸权威”,因为有威信的机构或专家说出的话,我们会下意识接受和认同,就像前文提到的学生成绩的实验。保持独立的思考,质疑权威,质疑“向来如此”,对所有信息都经过自己的逻辑判断和价值思考再选择。其次,比起达成某个目标过程中具体的实施方法、技术手段、环境、工作伙伴,对这个目标强烈的信念感更为重要。“当我允许自己可以做到,我就能够做到”是一句万能咒语。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篇五
很多心理学的决策根因的分析和探讨:圣彼得堡悖论、锚定效应、手热定律、诱捕陷阱等耳熟能详的理论和观点虽不新鲜,但是结合实际,有几个方面仍值得思考: 1. 如何评价和激励:很多时候我们不善于表扬一个人,是因为他怕骄傲,但是从概率来说,一个人的表现baseline是10分,只有他做到了20分才值得表扬,那么按照价值回归定律,下一次一定还是在10分左右徘徊(即使提高,也差不多是11分,大概率是低于20分),这会给我们造成一个错觉:表扬人之后就会让他膨胀,实际上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书中的那个飞行员的案例);所以不要吝啬表扬;同时衍生出书中提到的另一个晕轮效应:我们通常会认为一个人一好百好,从而对于多维度的表扬没有拆分更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 2. 思考对立面:经常会犯事后诸葛亮的错误,我早就xxx,实际上我们更像是拿结果反推过程,在很多投资领域,比如很多人说,我就认为这个股票会涨,但是没买,可是再给一次机会也不会买,我们通常会高估自己的判断力,这时候在决策前需要思考决策错误的对立面,让自己冷静和客观;比如看决策成功的基线,进而判断自己的水位;比如演讲大众受欢迎的概率是10%,那么我们做了很多努力,要接受我们的期望也许就是20%,反过来按照书中的理论,我们失败了之后,评估结果的时候,归因应该是有一部分在自己身上,也有一部分就是环境,环境类似于客观规律,改变起来比较漫长 3. 拍卖陷阱:很多时候我们买东西是为了划算,但是拍卖的时候,往往就会上头,从性价比变成了我一定要面子尊严,从而出了更高的价格;这里面需要冷静的问自己,到底目的是什么;在工作过程中也是,我们是想要成长做出一定事情,别人的升职加薪,所谓的职场不公,不应该成为我们吐槽的内容——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提升自己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商品价值;在某一个特定场景(比如单独的一家公司)里无法体现我们的商品价值,那么市场认可就可以,不应该因为情境的原因干扰自己的目的 4. 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还是需要想象自己成功的样子,这样才可能更接近成功;越具体越好;在展示自己也有一个技巧:如果平均水平高,那么就在观众面前展示;如果水平低,就自己提高水平后再展示;书中提到:研究表明,低于平均水平在有观众情况下表现会更差,因为我们会更加在意普通观众的看法,这一点深度认同 总的来说,书中值得探讨、思考、反思、实践的点很多,虽然有点抽象,但是应用到实际还是有很多参考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篇六
翻完此书最大感受, 数学概率论的重要性 贝叶斯的条件概率等知识应用。 人的决策大部分是环境,感受的产物。完全客观和理性的决策在现实中很难。人的认知和决策 也是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
几个notes
1.脱离情境的决策是不存在的。 知觉,就本身而言具有选择性。 先在脑中定义, 后选择性“看见” 。因此 做任何重大决策或者判断之前, 通常值得停下问自己一些关键的问题:我是否受了 某种动机驱使而以特定的方式看待事物? 我夹杂了自己的哪些期望? 趟诺没有这些期望和动机,我看待事物的方式会有所不同? - 通过这些问题, 决策者可以发现能够引起直觉偏差的认知因素和动机因素.
2.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态度改变会引起行为改变。atomic habit 也介绍过:做一件事情之前, 用力说出你的计划和想做的事。 认识和行为的一致, 王阳明 的知行合一。 由大脑的态度和认知, 带动行为上的一致性。1.如果你要某人对某事形成积极的态度, 那么就引导他,使他向自己承诺拥有它。 2,如果你希望软化某人对某不端行为的道德立场。就引导他做出这种行为。
3.后见之明hindsight - 所谓的早就知道, 事后诸葛亮。 如果只是单纯告诫人们存在这个偏差,并鼓励鼓励,其实不足以消除这种偏差。 要避免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思考怎么样才能出现另一种结果。明确思考过去的事件如何才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解除自己脑中原有的主观“相关性”。 这个观点挺有意思的, 是一种非证实的逻辑方法。 证伪,证其他。 另外,记忆有偏差,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是用来长期记忆的,记忆从本质上具有重构性,极度依赖情境因素。(见景生情)。做好精确记录的价值,除了详细笔记和记录并保管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能够避免这种偏差。
4. 情境效应。 - 晕轮效应, 产生边际扩散倾向。对比效应,近因效应,当人们对最后出现信息的记忆对比最先出现信息的记忆更清晰时,常常会发生近因效应。最近,你做了什么?
5. 前景理论 prospe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篇七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也曾学过心理学,虽然不够系统也不够深入,但也算是对心理学有了大致的了解。然而一旦阅读大部头的心理学学术专著,比如这本美国心理学教授所著的《决策与判断》,依然读得云里雾里,半懂不懂。当然,第一遍阅读的过程中作了一些读书笔记,其中不乏一些能引发共鸣和拓展应用的知识点,或许能在实际生活实践中派上用场。等到人生经验积累更多的时候,或许会二刷甚至三刷。毕竟,经典著作是值得一读再读的。
从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已经细分出很多分支,《决策与判断》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专著。社会心理学侧重研究人在社会中的心理,人作为社会或者群体中的一员,其行为和决策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及所在群体的影响。
《决策与判断》一书讨论了影响人决策与判断的社会因素,诸如人的认知局限、决策时所处的情景、周围人的看法、自身存在的偏见等等。受到上述众多因素的影响,人的决策与判断并不总能理性客观、效益最大化,有时我们甚至明明知道有更好的选择,却依然出现决策偏差。人类真是矛盾的物种。
《决策与判断》讨论的内容试图帮助我们减少决策与判断失误,帮助我们更好地作出决策,同时更容易理解他们的决策。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是实用有效的。
全书以一份精心设计的“读者调查”统领全书,共六编21章,内容全部围绕读者调查中抛出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以便读者能认识到自身的决策偏差。每一编和章结构清晰,用引语导入话题,继而推导论证,为最后的结论作铺垫,结论部分则提纲挈领地概括前面论证的内容,给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
在推导论证部分,作者引用了大量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数据结果,有时对于相似问题也引用了多个研究者的实验,逻辑性强、分析细致,相当一部分实验和实例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数学、逻辑学知识,对数学基础不好的读者来说,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当然,如果确实看不到论证部分,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阅读,或者直接跳过,重点阅读结论部分,也能受益匪浅。
关于本书,有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将书中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中指导实践。毕竟,从理解到灵活运用需要跨越的鸿沟是很大的。如果能选取更多的运用实例编入书中,以便读者可以参考借鉴举一反三,这些决策与判断的理论一定能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篇八
《决策与判断》作为大名鼎鼎的“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系列图书中的一员,是我在读了《亲密关系》之后种草的,当时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下人类决策时常有的心理状态和其背后的原因。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时,才惊觉这有可能是本伪装成社会心理学的经济学书籍(开玩笑的哈哈)。
《决策与判断》这个书名已经简明扼要的点出书中的核心内容。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赫伯特·西蒙和丹尼尔·卡尼曼的发现,同时也阐述了决策与判断心理学中很多还没有被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及人文科学家所认识到的现象和研究发现”。这里隆重介绍下赫伯特·西蒙和丹尼尔·卡尼曼,他们分别获得1978年和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实际上他们均是研究人类决策与判断的心理学家,由此可推知人类的判断与决策对经济学影响之大。本书的作者斯科特·普劳斯也是一位研究心理学相关的教授,他希望“这本书既要传播和普及心理学知识,又要给读者带来思考的乐趣与挑战。”
本书包含了六个能够独立成篇的部分,主要涉及决策与判断的若干基本要素、决策的经典模式与其他新模式、团体判断相关、决策与判断的常见陷阱四个方面。整理收集了一系列决策与判断的心理学实验,“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各类认知偏差出现的原因,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给出避免决策偏差和行为陷阱的建议。”
本书对减少过度自信、后见之明偏差、框架效应、群体思维、归因偏差等方面的认知偏差做了论述,同时在第三章用了大量篇幅介绍了决策模型、利用决策模型进行分析以得出结论的过程,涉及到了许多经济学模型和概率分析,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有一定难度。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觉得本书是一本伪装成社会心理学的经济学书籍。
基于人类的复杂心理活动、行为方式以及多样的生活情境,研究者们总结其行为模式,并对个人、群体行为、思维、决策模式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即使对其中蕴含的经济学相关知识不了解,也能感受到心理学对经济决策起到的重要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本书的开篇的“读者调查”非常重要,务必在阅读后续内容前完成并保留记录,这样在后续内容展开时,会对自己的思维偏差有更深刻的认识。
后附部分认知偏差的内容: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篇九
不知道不关心的人在答卷中设置不知道过滤器的作用。
同一事件采用不同的框架描述,会有不同的统计结果
“我们不是先看见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再看见。”
你也许会认为,自己看待事情是完全没有偏差的。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要避免知觉偏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人们会选择性地去感知那些他们所期望和愿意看到的事物。
这些结果都表明,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知觉。
看上去这个比赛好像是许多不同的比赛——人们常说,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态度。事实上,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而且具有误导性。因为实际上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每件事情本身就是不同的,不管它是一场橄榄球比赛,还是一个总统候选人,又或是胡说八道。” 屁股决定脑袋就是如此。
知觉的本质就是具有选择性。即便只是识别一张扑克牌——或是酒醉的感觉——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知和动机因素。因此,在做任何重大决策或判断之前,很值得停下来想一想并问自己一些关键的问题: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否受到了某种动机的驱使?我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是否夹杂了自身的预期?我是否与那些与我有着不同预期和动机的人交换过意见?通过询问这些问题,决策者可以发现许多能够引起知觉偏差的认知和动机因素。
这个故事突出了做好准确记录的价值。就算是那些最富有经验的决策者也很可能存在记忆偏差。除了做好仔细的记录并保管好有关过去事件(如回忆、重要谈话、协议等)的记录之外,再没有其他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够避免出现这些记忆偏差了。正如本章所引用的研究所示,记忆从本质上来讲具有重建性,并高度取决于情境因素。
初始效应不仅作用于人们的印象形成过程。在许多需要对序列信息做出评价的情况中,它都会发生作用。例如,当人们面临一个有争议问题的对立面信息时,**初始效应使人们往往更容易受到先出现的信息的影响。但事情也并不总是如此。在一些情况下,最后出现的信息会比最先出现的信息的影响更大。这种模式被称为“近因效应”。**当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记得最后出现的信息而不是最先出现的信息时,近因效应便起作用了。
因此,再回过头来看我们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假设你可以在一次公开辩论中选择最先发言或最后发言。如果对方会立即回应你,而且在辩论结束后要延迟一会儿人们才会作出反应,你应该选择最先发言。比如说,如果你所辩论的问题将在一周后进行投票表决,你应该选择最先发言。而如果双方各自的发言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且人们在双方发言结束后马上要作出反应,你应该有效地利用近因效应,选择最后发言。
丹尼尔·伯诺利认为,金钱的价值或者说效用随着获取金额的增多(或者是已有财富的增多)而递减。丹尼尔·伯诺利书中的第24页写道:“同样是1000达克特,对于一个穷人的效用要比它对于一个富人的效用要大得多,虽然二者的金额完全相同
根据卡罗尔的假设,对给定结果的想像可以使结果容易提取,同时也增加了对其发生概率的估计。
人们在判断连续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倾向于高估,而判断非连续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倾向于低估
第一个实验研究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实验研究头三十年关注的惟一问题——就是:当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个体的行为表现与独处的时候相比会有什么变化?”虽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早在19世纪下半叶就已经开始,但是直到1965年才有一个完整的答案。在那一年,罗伯特·扎伊翁茨(Robert Zajonc)发现,对于那些简单的、熟练的行为,人们在有旁观者在场时通常能做得更好;但是对于那些复杂的、还没有掌握好的技能,人们在有他人在场时则会表现得没那么好。扎伊翁茨认为这一被称为“社会易化”(socical facilitation)的效应,至少部分地来自于他人在场时个体产生的唤醒状态。后来的研究则显示,即使其他人并没有实际在场,只要个体预期自己的行为会受到其他人的评价,这种促进或损害的效应也会发生(Henchy&Glass, 1968)。
有观众在场会损害个体完成复杂任务的正确率,同时对完成简单任务的正确率会稍有改善。
无论群体领导者是否活跃和具有鼓励性,群体表现都胜过个体,但当群体领导者积极地鼓励所有成员与大家分享他们的见解时,正确率是最高的。
一个更为简洁的方法是在不同自信水平下检验准确性。当对准确度在不同的自信水平下进行单独计算时,可以创建一条“校准曲线”,其横轴代表信心,纵轴代表准确度。图19.2包含了两条校准曲线——一条表示天气预报员关于降雨量的预测,另一条表示医生对于肺炎的诊断。正如你所看到的,天气预报员几乎完美地实现了校准;平均看来他们的预测非常接近实际的天气(与人们通常的观点恰恰相反!)。而内科医生的校准程度则很糟糕;他们的大多数预测都在对角线以下,说明他们过度自信。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评估校准,其中一些借助了复杂的数学工具。举例来说,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计算一个叫做“Brier分数”(以统计学家Glenn Brier的名字命名)的数字。Brier分数可以被分割为三个成分,其中之一就对应于校准。Brier分数中的校准成分是每个类目下正确率和与该类目存在关联的概率之间的均方差的加权平均值(关于该技术中校准方面的详细介绍,见Yates,1990)。
我们发现的第二个结论是:人们的信心评分实际上与他们的准确度并无联系(每一名答题者信心与准确度的平均相关仅有.08,接近零)。总体而言,答对了9或10道题的人并不比那些成绩较差的答题者具备更强的信心,**并且高信心的答题者与低信心的答题者得分基本相同。**这并不意味着信心评分是随机得到的;高信心的答题者在一些方面还是表现出了与众不同之处。即使一般性样本中两性比例十分均衡,在全部的高信心答题者(比如那些在9点的信心量表上平均分达到8以上的人)中,却有2/3是男性,而且80%的年龄在30岁以上。高信心答题者增加国防开支的意愿是低信心答题者的两倍,同时高信心答题者对前苏联政府的不信任程度也是低信心答题者的两倍。这些答题者在调查中达到的平均成绩为5.1道题目正确——几乎就是机遇反应的期望值。因此,高信心的答题者难以将美国和前苏联的军事行动区分开来,但是他们对于这种错误知觉的区分非常自信并倡导增加国防开支。正如前面所谈及的,许多其他的研究发现了在信心与准确度之间只有很小的相关或根本没有相关(
戈德堡发现了两个令人惊讶的结果。首先,全部三组判断者——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临床实习生以及非心理学家——都正确地对65%~70%的病人进行了分类。不存在基于临床经验的差别;秘书们表现得同那些具有4~10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学家们一样好。其次,在个体诊断准确性和信心程度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关系。判断者们在错误诊断的病例上所持有的信心通常与正确诊断的病例一样。
生活中存在着几种典型陷阱,每一种都有相应的反陷阱。根据克罗斯和盖耶的分类,我们把陷阱主要分为五类:延期陷阱无知陷阱投入陷阱恶化陷阱集体陷阱
罗斯和盖耶在他们的分类中没有明确包含投入陷阱,但是最近这类陷阱成为了大量研究的课题。当以前花费的时间、金钱或者其他资源让人们做出了他们本不会做出的选择时,投入陷阱就出现了。用决策理论的术语来说,这些陷阱导致了**“沉没成本效应”**。
一旦竞价者在一美元拍卖游戏中被套——“深陷泥潭”,巴里·斯塔(Barry Staw, 1976)这样形容——他们通常会继续打击对方直到对方最终放弃为止。乔尔·布罗克纳和杰弗里·鲁宾(Joel Brockner&Jeffrey Rubin, 1985,p. 5)把这种机制称做“诱捕”(entrapment),被定义为“一个决策过程,此过程中人们持续提高对已经被证明是失误的先前选择行为的忠诚度,目的是使他们以前的投入显得合情合理。
斯塔的实验激发了很多后续的研究,并且在他的研究之后,出现了几种对诱捕行为的理论分析(其中最优的两个是Brockner&Rubin, 1985,及Staw&Ross, 1987)。尽管对诱捕的研究起步不久,但已经有实验证据表明:(1)在被动地维持现状的情境中(例如自动的再投资计划)比在主动选择继续与否的情况下更加有诱捕倾向(Brokner, Shaw,&Rubin, 1979);(2)诱捕在竞争的社会条件下比非竞争的社会条件下来得激烈,这一点至少对男性而言是成立的(Rubin, Brockner, Small-Weil,&Nathanson, 1980);(3)诱捕不仅在个体中,而且在群体中也会出现(Bazerman, Giuliano,&Appelman, 1984),尽管这可能仅对女性成立(Brockner&Rubin, 1985)。
在恋爱关系中也有诱捕现象存在。卡里尔·拉斯布尔特(Caryl Rusbult,1980)发现大学生在角色扮演的实验中更加忠实于恋爱伴侣——并且较少可能与他人约会——如果他们的关系持续了一年而不是一个月。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学生在该关系中投入的时间是与他们未来的忠诚度直接相关的。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篇十
《决策与判断》这本书围绕其主题,就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做了介绍。之所以说入门,在于,作者涉及的知识不算多,介绍并不深入。所偏学院风格,在于每一章的介绍花了比较多的篇幅讲解研究实验,研究成果等,从介绍方式上来看,是有一点乏味的。
鉴于这本书涉及到的社会心理学概念、术语不多,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解释,供读者参考,如果对这些术语背后的故事/研究感兴趣,可以阅读此书。
【第一编:知觉、记忆和情境】
【第二编:问题如何影响回答】
【第三编:决策模型】
【第四编:启发式与偏差】
【第五编:社会面】
【第六编:常见陷阱】
以上是这本书涉及到的大部分概念,都不复杂。
jack pirate:心理学&心理咨询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