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阅读的常识的读后感大全

阅读的常识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8 01:45:36
阅读的常识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18 01:45:36   小编:

《阅读的常识》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和观察,提出了一些关于阅读的常识。他指出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思考能力和拓展视野。他还强调了阅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鼓励读者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和题材。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激发了我对阅读的热情。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一)

01 读书仅为休闲吗?读书和其他娱乐方式没有区别吗?读书习惯等同于其他个人爱好吗?读书完全是私人的事情吗?书籍除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是什么?当你读完《阅读的常识》之后,就会明白:阅读有常识吗?当然有。阅读的常识一直是常识吗?未必。现在的阅读常识是正确的常识吗?更加未必。 《阅读的常识》是出版人俞晓群的作品,在此之前,作者主持策划出版“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海豚书馆”“海豚文存”等作品。 02 《阅读的常识》全书共为“阅读的常识” “读书的方法” “读者与编者”三大部分39个阅读的常识问题,正如书封面所讲到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读一流的书。“ 《阅读的常识》是一部关于“阅读”的短篇文集。从作者角度、这部短篇文集是对自己阅读经历和经验的总结。从读者的观感,更多的是与一位读书人的无声交流,或从一位资深读书人处学习读书的方法。 在“阅读的常识”一章,作者通过将好书与坏书、读书与看书、书单与书目等多对阅读中不可回避的概念进行对比,引用齐格蒙特.鲍曼、尼尔.波兹曼等多位学者的观点,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概念背后的阅读常识; 在“读书的方法”一章,作者详细讲述了朱熹、张之洞、梁启超、季羡林、吕叔湘、郑振铎、朱自清等古今名家各具特色的读书方法; 在“读者与编者”一章,从出版人和读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谈及自身的阅读经验、出版理念等诸多话题。 03 阅读的39个常识: 阅读能缓解焦虑吗?谁开的书单更有参考性?怎样区分好书与坏书?书装上有编者潜台词吗?该早读早记还是该晚读晚记?如何理解作者?什么是“经典”?选书品位体现在哪?读书与看书有何不同?怎样正确地提问?经、史分别怎么读?名家的读书法我能学吗?藏书有什么注意事项?只要读书,就避不开这些常识性问题,作者在书中都一一做了讲解。 04 张之洞、梁启超、季羡林、朱自清——大家们都是怎样读书的? 在书中作者分享了张之洞的论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三部著作中:《辅轩语》《书目答问》《劝学篇》。这三部书的作用,司马朝军评价,《辅轩语》为读书门径,回答怎么读;《书目答问》为购书门径,回答读什么;《劝学篇》为晚清官方学术门径,回答为什么读。 05 什么是“经典”?我很喜欢钱锺书先生的一段话,他说:“所谓经典,一个是可读,一个是可以再读,或者必须能够再读。”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读一流的书。我们应该早早地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观念,使之成为他们一生的阅读戒律,使他们未来的阅读生活不会盲目,不会跟风,不会浪费生命的美好时光。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二)

我自认为自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读的很杂,掌握的知识也不成体系。但如果被称为爱书之人,我应该算是够格的。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从图书中获得知识和乐趣早已成为一种习惯,和现在人们玩手机、看视频获得信息和享受没什么区别。对图书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特殊情感,不管是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还是去到陌生的城市或国家,书店都是能让我驻足的地方。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如何选书和读书同样是很多读书的人困惑。《阅读的常识》这本书就以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的阅读常识为主题,告诉你“为什么读书;怎么读书;读者与编者的关系”等内容。

本书的作者俞晓群,出版人,专栏作家。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万象》杂志主编,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社长。主持策划出版“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海豚书馆”“海豚文存”等。

这本书从形式上是一部关于“阅读”的散文集,内容输出角度相对比较个人化。这部短篇文集是作者对自己阅读经历和经验的总结,对于读者的价值,在于既可与这位读书人进行无声交流,更或从中有所启发和学习有效的读书方法。

阅读“经典与再造”一文,对我的启发颇多。凡人皆知,读书首先要读经典著作,但何为经典呢?作者引用钱钟书的一段话,“所谓经典,一个是可读,一个是可以再读,或者必须能够再读。”这段话真是妥妥地精辟啊。

文中作者又谈到,自己作为出版从业者和图书编辑,选书是工作的龙头,不但为自己,更是为读者。一般来说,选书有两个方向,一是选取新稿编辑成书,再一是选取旧书重新出版。

新稿编辑成书风险很大,赚钱还是其次,重要的是一本新稿或新书最终成为优秀著作的可能性极低,更不用说最终成为经典著作了。一部经典的诞生,需要多种因素的促成,如作者所处的时代、时间的检验与积淀等。

关于旧书再造,找寻与再造经典同样是一件艰难的事。其中有几条原则需要遵守:首先,是要尊重原著,尊重原典。擅改经典带来的恶果很多,且贻害后人;其次要尊重文化,尊重历史。总之,经典的再造,不单是一项商业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追求。

作者在这本书中将自己的读书感悟与经验进行阐述,其中不乏与我们过往认知有较大出入的观点。作为从业者,作者又谈到了很多普通人并不了解的出版业工作的标准与原则。不管你是否认同作者的全部观点,但阅读本书一定会有启发,有学习,更能看到一个读书人的认真与执着。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三)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那么关于阅读,是有常识存在的吗?答案是确定的。但常识未必一直是常识,现在的阅读常识也未必是正确的阅读常识。关于阅读常识的重建是难能可贵的经历,也在老师所写的《阅读的常识》中,重新感受到阅读的魅力、读书的方法以及读者与作者、编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挑选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目时,时常对于好书与坏书的区别,是非常模糊不清的。比如说大部分人喜欢读的名著,总有一部分人感觉逻辑不通或者作者的三观不正,认为这并不可以称之为名著。其实对于书籍好坏的认定,不如从书可读性与不可读性划分更加正确。余华老师曾经说,如果一本书一直读一直读,只是硬着头皮干读,却没有丝毫的收获,不如就放下这本书去读别的书,逼迫自己阅读这本书只能说明自己和这本书的缘分还没有到,等某天在某个灵感乍现的时刻,不妨再拿起来,才会感受颇深。“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学问”其实是由学与问两部分构成的,既要多问又要保持怀疑的态度。读书首先要实事求是,不能唯师古是尊,不能唯师是尊,不能唯己师尊。要保持自己的理性客观的判断,提倡怀疑精神,在所有的研究方法与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并且判断问题,不能固步自封。正如论语中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认真学习的态度,还要认真思考保持怀疑,这样才会事半功倍,通过读书带给自己无穷的乐趣和思考。同时关于书的权利有三个需要得到尊重,也就是写作、阅读和批评的权利,无论是历史或者现实,正面或者反面的例子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所展开的。 有些带节奏的不实报道或者消遣娱乐的读物只是报导些让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却没有办法让我们增进对这些现实事物的理解,我们不仅应该为了获得信息而阅读,更要为了帮助我们自身心智的成长而阅读。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四)

虽然我是一个理科生,却也非常喜欢文学,喜欢阅读与写作。阅读渐渐成为我的一种兴趣爱好,一种无法“戒掉”的习惯。我乐在其中,如痴如迷。

最近我读了《阅读的常识》这本书,资深出版家俞晓群重磅力作,透过阅读的常识,解答“为何要读书”“该怎样读书”“该读哪些书”的读书人普遍困惑。

上了许多年学,也读过不少书,我自认为在阅读方面有一些心得体会了。阅读听起来简单,只要识字,每个人拿起书都也可以读,但每个人都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都会有一些区别。

什么是好的阅读方法,什么是值得阅读的书......我们对这些问题也会有一些差异性的理解。然而可以相信的是,好的方法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值得阅读的书应当是学有所得,最好能够学以致用的。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读一流的书。我们应该早早地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观念,使之成为他们一生的阅读戒律,使他们未来的阅读生活,不会盲目,不会眼风,不会浪费生命的美好时光。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倘若人的生命是无限的,我们自然可以更加随意一些,什么书都可以去翻阅。而用一种更加务实的态度去阅读,就需要做一番细心挑选了。

挑选是一方面,不过在我的实际生活中,我也喜欢去尝试,去挑战。有时候随手翻开一本书,或许就会看到一些吸引自己的内容。与好书相遇,在我看来,同样需要缘分。

读书有用吗?我愈发肯定地说,是有用的,而且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其价值。

我见过或者听说过,有些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然明白了一些道理,采取了一些新的尝试,随着获得了巨大成功,或者改变了自己的精神状态。大概有点“顿悟”的感觉。

目前我们可读的书种类繁多,几乎任何领域都会涉及,阅读也成为获取知识的一种便捷方式。我平时除了虚构小说,什么书都会读一些,没有什么功利性的想法,只是觉得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反正,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我阅读效率最高的时候往往是在独处时,无人打扰,岁月静好,自己沉浸在“心流”状态中。当然,在环境氛围好的图书馆阅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很容易读到一半的时候要闭馆,或者错过某班公交车。

社会学家鲍曼说,“没有了独处,人不再可能为了自己的乐趣而沉浸在一本书里,或者纯粹去画一幅画,或者盯着窗外发呆,想象自己之外的世界。”

止庵有一段话:“什么书好卖就出什么书,无可非议;什么书好卖就读什么书,愚不可及。”

据我的观察,一本书好卖并不意味着它真的算得上好书,更不一定就适合自己。那些别人都说好的书,我反而会多一份谨慎,因为可能只是营销手段比较成功罢了。另外,真正的经典佳作,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并不受大众待见。

享受阅读的过程吧,至于阅读的价值,姑且交给时间来展现。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五)

王强说:我不急于读当代的新著,拒绝读一些学人的急就文章,我这样做,是对生命的尊重。因为人的生命有发,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读一流的书,只能读经典。

本书作者出版人、专栏作家俞晓群说:历史的记忆是宽容的,现实的认定是严格的。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有一种揽镜自顾之感。年少时,也曾偷偷地读过不少闲书。

我们那时流行借阅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我倒是没借阅过,虽然同桌好友们经常塞给我几本,我也曾很认真地阅读了几本。当时我只觉得那里面讲的都是爱恨情仇,江湖恩怨之类的,根本就没有细想太多,就觉得阅读这快餐类小说,纯粹浪费宝贵的生命时间。

后来,我的一个同桌很严肃地告诉我,可别小瞧这些闲书,我们能从中学到何为做人之道,将来涉世了,才不会招致任人宰割的地步……现在想来,她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我当时已经看了不少这类小说的影视剧,对纸质书上的同类故事实在提不起兴趣。

学生时代,确实跟风买过N多散文和鸡汤类的畅销书。翻完之后,啥都没留下,好在这些书基本上都被同窗好友借阅走,之后就彻底地消失在我的生命里了,所以也没觉得有啥可惜的。除了精装版本的马尔克斯、莫言和冯友兰的书被借走后,从此下落不明,令我至今依然有些意难平!

不管在什么年纪,读经典书籍,基本上都能收获全新的心得体会。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还有国外的名著。2022年这个十一黄金假期,我阅读了将近十本的19世纪欧美经典文学名著,发现小时候读不明白的,现在这个年纪,却觉得异常通透在理。

比如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美好的灵魂不能在这个世界上待久的。真是,伟大的感情怎么能跟一个猥琐、狭小、浅薄的社会沆瀣一气呢?”

以前只看到高里奥自食溺爱苦果与他两个女儿的忘恩负义,现在重读,才发现配角拉斯蒂涅同样出彩,人性有时会被金钱拗折,但人类善良的天性不会打折。邪恶的故事,让我们重新学会热爱善良,发自内心地去珍惜爱这种美妙的情感。

经典文学作品里那些千锤百炼的小说主人公们的人生故事,让我们看到,他们在面对生活非理性的一面时,他们身上独特的个性和品质,让我们学会相对释怀地接受命运的不公,承受苦难。

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自主阅读进阶指南,让我们更好地学会阅读,懂得阅读,体验阅读的乐趣!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六)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将这明代隐士文学家陈继儒名言,奉为个人阅读之道。生活于当下,世事繁杂多烦恼,满目混乱入耳嘈杂,人心更是浮躁不堪,古时的隐于山林越来越难,大隐于市更是莫想,幸好我找到了能如毛姆所言的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阅读,当我紧闭名为“心安处”的书房房门,我便如行于深山旷野森林,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捧起书籍,一颗只求于阅读中敏行之心放于字里行间,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阅读者皆知,阅读若水滴石穿之功,当书上行行文字入心间,便若化为个人之骨血,如台湾当代女作家三毛所言,阅读的越多,可能内容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但会潜在你的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阅读带给你在遇到问题时的冷静与判断,阅读带给你在干事创业中笃定前行,阅读带给你在交友之中能以所好相吸引,阅读带给你若身居尘世却又不在尘世,有书则不俗。

阅读二字看似简单,但高质量的阅读又谈何容易,阅读的起步确实是选一本感兴趣的书开始,而后续的种种决定着你能否继续下去,你能否真有所获等等,为此我们需要去懂得阅读的本质,本质则需要以阅读的常识为重要支撑。曾任职于出版社的出版人,主持策划过众多系列丛书的专栏作家俞晓群老师深知这一常识的重要性,集合多年与书籍和阅读打交道的经验,著成《阅读的常识》一书,带您直抵阅读的本质。

这还是我第一次阅读专讲“阅读”的文章集著,全部是来自于作者关于阅读的思考,我们会发现,曾在很多大家嘴中,如饥似渴的阅读早已不复存在,因为时代、环境和人的心境都变了,有些人的阅读太过功利,试图在简单的阅读中就达到内心的目的所在,但谁曾想阅读,是为了谋心,而非谋生。《阅读的常识》一书的出现,直接地去帮助读者认识阅读应有的样子,正如腰封我非常喜欢的那句话“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么只能读一流的书。”

《阅读的常识》是万千爱书人的新生,内容是晓群老师对自己阅读经历和经验的总结,是你我可以借鉴的阅读方法,他就像是以老朋友聊天的口吻在与你交流阅读,而不是教条的去教你做事,教师爷般的说你该如何阅读。内容丰富全面,更是以好书与坏书、读书与看书、书单与书目等多对阅读中不可回避的概念进行对比,达到了如解剖麻雀般的去剖析如何阅读,让你远离那些浮躁的在线“速食”,远离那些鸡汤软文、闲聊八卦、碎片咨询等。

书中的内容就不过多剧透了,如果你是个阅读的爱好者,那么书中你会多有共鸣,如果你是一个日常不怎么阅读的人,这本书是带你进入阅读世界的不二之选,丰子恺先生曾把人生分为三层楼,一为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而阅读正是高于物质的精神必备,灵魂所需,去阅读中得一方精神天地,安养灵魂。阅读之贵,在明志知理,在修身养性,愿你我皆能受益于阅读,阅尽千千字,终是为拾掇渺渺心。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七)

《阅读的常识》是一部关于“阅读”的文集。自然就是以“阅读”为核心主题,作者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和经验,并将其发散并总结的文集。

似乎,好像谁都可以来说说“阅读”。而作者的背景,恰恰将此书引向一条特别的路。

作者俞晓群,不仅仅是一位专业的出版人,在出版界是老前辈,出版有许多的经典、系列图书。他也是《万象》杂志的主编,这便让他在工作中,不仅会接触和阅读到许多的书,同时他要比一般人,拥有更强的敏锐力,才能为读者出版更好的书。

而业余里,他可以是个纯粹的读者,从我们读者的角度,去享受一本书带来的乐趣。这便让他在更多的维度里,看到了更多的关于“阅读”的事。

多年的“阅读”经验,也让此本书的出现,从一种更加专业,但也更容易理解的角度,让我们再次去领会“阅读”究竟为何。

第一章里,“阅读的常识”,不仅讨论了“经典与再造”“传统与传承”等我们以为已经理解的常识,作者还讨论了“书单与书目”“读书与看书”等,看似好像差不多的概念。

第二章里,“读书的方法”,讲述了许多古人,以及一些大家的读书方法和看法。期间,便可来比比,自己和他们的差别。

第三章里,“读者与编者”,讲述了一些,书和市场,和买家、读者的联系。

让人畅游其间,感受着俞晓群对于自己经历的回顾,已经对于深耕出版多年间里,对于出版,图书、作者、读者,以及许多书里内容的分析和看法。

阅读一时,并不难,难的是,一生阅读以及对它的思考。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八)

作为一个喜欢阅读的读者,对于别人阅读的心得往往心向往之,对于这类书籍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期待着另外一个有着共同爱好的灵魂可以告诉我们更多有趣的故事,完成一次心与心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 所以当我看到这一本《阅读的常识》时,就深深的被它所吸引,要一睹为快了。

作者俞晓群,是一位资深编辑,一生与书打交道。这也就让他对于书有着自己更为真切的认识。而这本《阅读的常识》中的文稿就是来自于他给《辽宁日报》阅读版专栏的文章合集。这也让这些文章既有着系统性,又有着能够吸引大量普通读者阅读的趣味性。对于我来说,这些文章更多是一种开阔视野、深入图书海洋的最佳方式。

在这些文章中,有着太多来自于古今中外其他读书人的阅读心得,来自于他们关于阅读的一切感悟。当然,这其中就包括作者自己的阅读体验,它们融合为一体,因为作者其实也是读书者的一员。

本书为了出版的需要,目录编排也极为讲究。第一部分“阅读的常识”是作者自身阅读的心得体会,但在他介绍自己观点的同时,更是把大量其他知名读书人的观点融汇其中,成就了大量能够给我们带来阅读感悟的文章。

就比如其中一篇《书单与书目》就极为有趣,相信所有的读书者都希望能够有着一张精准的书单,读完这份书单就能够把大量的书籍了解清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确实有着大量的读书人开具着这些书单,可是这些书单到底是要怎么去看待它们呢?确实有很多知名的学者是以最认真的态度给后辈们开具书单的,而这些书单也确实能够给很多人带来阅读的效益。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在商业化的社会中,书单也有了更多商业上的考虑。所以其实书单是不能全信的。

那么怎么办呢?最好的方式是养成自己编书目、写提要的习惯和能力,自己给自己开具最适合自己的书单。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养成阅读书目的习惯和能力,从不同的书目中我们也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内容。了解的更多,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读书人的相关读书方法,这其中就有朱熹、张之洞、钱基博、夏丐尊、梁启超、吕叔湘、郑振铎,等等,他们不同的读写故事一定能够对我们的阅读带来良好的建议。 第三部分来自于更多读书人的故事,包括作者作为编辑的故事,包括书籍装帧本身的故事、藏书家的故事。好多读书人的故事,让我们走进一个又一个读书的灵魂。 阅读这一本《阅读的常识》,与更多有趣灵魂之间进行关于读书的交流。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九)

《阅读的常识》,俞晓群

坦白讲,书名让我误以为这是本粗浅的阅读指南,就是市面上多得不可胜数那种书。实际上,这本书是一位资深出版人对重建阅读常识的一次努力。

这本书里,不论介绍读书方法,还是列出书单书目,无时无刻不在触碰一个主题,即阅读与做人的关系。这一点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然而,我们今天学习阅读方法,学习写作技巧,都出于某种功利性的目的,即让自己通过工具获得某种东西,或者让自己具备某种工具价值。这与孔子说的“君子不器”截然相反,而这本书让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回归。

书分三部分:阅读的常识,读书的方法,读者与编者。其中,关于各阶段书目和读书方法的部分最让我痴迷。

《书单与书目》中,作者列举各位知名作家的必读书单。大概爱读书的人总是无法抗拒收藏书单和写书单的诱惑。作者认为,读书人要养成编书目和写提要的习惯和能力,读书笔记实际上就是这个作用:记录作者生平和成书过程,提炼中心思想,概括主要内容,摘抄经典段落,这些小学就学的东西是阅读的必要步骤。另外,作者提示读书人要养成阅读书目的习惯和能力,这让你了解更多书,扩充知识体系,也打开了不同领域的大门。

钱基博在《国学必读》序言中谈到古今诵、读、看意义的变化:古人说的诵,今天叫读;古人说的读,今天叫看。他认为,阅读应看与读并重。看的书有《史记》《汉书》《近思路》《周易折中》;读的书有“四书”、《诗》《书》《易》《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的诗,韩欧曾王的文。

陈柱在《研究国学之门径》中说“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讽咏,宜熟,宜专。看者曰知其所无,读者月无忘其所能。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挲,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

《早读与早记》纠正了我的误区。之前总看到某大哲三岁识字、四岁诚诵,但实际上,古时候开蒙读书,也只在十岁左右,今天看来已是少年,比可怕的早教晚了好多年。

作者介绍了《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其中指出阅读顺序:读“四书”要先读《大学》,后读《论语》《孟子》,最后《中庸》;读“五经”先读《诗经》《书经》《礼经》《乐经》,再读《易经》,从“十翼”入门;读史先读《史记》《左传》,再读《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后《通鉴》;《春秋》最难读懂,病弱时别读。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里讲:八岁前该读《性理学训》,而非《蒙求》《千字文》;八岁后先读《小学》,次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再读《易》《书》《诗》《仪礼》《礼记》《周礼》《春秋经传》;十五岁后,读《四书注》,并抄读以上经书;在读经基础上,再学史和学文,先读《资治通鉴》,次读韩愈文章,再读《楚辞》,之后再练应试。

梁启超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中将书分六类: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韵文书类,小学书及文法书类,随意涉览书类。他对哪些要背诵,哪些要多次翻阅,哪些要看注释,哪些要抄写,哪些要精读,哪些要选读,都有详细说明:《论语》《孟子》《老子》背诵,《礼记》选读,《墨子》精读,《周易》中《系辞传》《文言传》背诵,《卦象传》要抄写;读史,要就读书而摘读佳文,就事而摘读志书,就人而摘读传记;韵文里,《诗经》《楚辞》背诵,《文选》择读,《乐府诗集》读不知作者姓名的诗;随意涉猎有《四库提要》《世说新语》《文心雕龙》《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等。

此外,梁启超又列了一篇《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他说这些书不论学矿学工程还是其他专业,都须一读。

以上。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十)

刚拿到这本《阅读的常识》时,我以为是一本枯燥的指点阅读的书,没想到多翻了两页,被作者的文笔惊呆了,他居然直接了当说读什么书比较妥当,什么书可以直接略过。

这本《阅读的常识》是由深耕出版行业多年的俞晓群,自称选书为他的全部工作,因此对于“为什么我们要读书“,“该怎么读书“,“需要读哪些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这本书里还分享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读书人的一些读书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阅读常识

第.二部分:读书方法

第三部分:读者与编者

这本书中,对于阅读的书分为“可读与不可读”。

是否可读,一方面需要用时间来界定:1、童书与成年书的区别;2、时代所限;

另外一方面我们又需要用空间来界定:1、社会的评定;2、家族或民间的评定;3、藏家的评定。

不可读的书:1、法律上意义禁止的书,比如说抄袭、盗版、拼凑的;2、内容上引导读者反人类、反常识的书等,这种极端的书籍;3、品流不好的书,恶俗、庸俗等耗费精神生命的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还跟我们分享了一些有名的读书人的读书方法,比如说文人大儒朱熹,他的读书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这套读书方法,在现今读书人里,不知道几个人知晓。当我看到,很是震撼,朱熹之所以能成为大儒,就是每次打开书籍的时候,对待书的态度与我们现今大多数人对待书的太多很不一样,当然这个跟时代也有一定关系,毕竟他们那个时代,能有机会识字的,都是家庭条件尚可的,而现在的我们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让我们大多数都能至少达到简单阅读,但是他的学习方法,就算放在当代,也不过时。因为经典的书,只有深入地去读,才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十一)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人们观念持续更新和变革,我们的阅读观也会随之而变,那么,阅读的常识又如何改变呢?

资深出版家俞晓群的新书《阅读的常识》,透过阅读的常识,为我们解答“为何要读书?”“该怎样读书?”“该读哪些书?”,为我们读书解开疑惑。

本书是一部关于“阅读”的短篇文集。作者通过对自己阅读的经历和经验的总结,引用鲍曼的“液态的常识”对瞬息万变的世界以及新的生活方式下,我们如何改变过去固态化的许多阅读常识,重建液态化的新的阅读常识,从而教会我们学习读书的方法。

一、通过阅读概念对比,剖析阅读的常识。

在“阅读的常识”一章,作者通过将阅读与独处、好书与坏书、读书与看书、书单与书目等12对阅读中的概念进行对比,剖析这些概念背后的阅读常识。

譬如好书与坏书,作者说好书与坏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者说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书分为“可读”与“不可读”更适合当今社会。同时,对于书,无论是历史或现实,正面和反面,写作、阅读、批判的权力始终是需要尊重的。也正是通过这些问题,来厘清那些被我们当作习以为常的“基本常识”的新的常识。

二、通过名人的读书方法,总结阅读的常识。

在“读书的方法”一篇,作者讲述了朱熹、梁启超、季羡林、吕叔湘、郑振铎、朱自清等古今名家各自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经验。

譬如朱熹读书法,朱熹的学生编著《朱子读书法》纲领开篇提到: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弄明白做人的道理。道理又从何而来?先贤的道理,只能从他们的书中学到。读书的作用是什么?一边领悟道理,一边涵养心性。作者通过古今名家的读书方法,总结阅读的常识。

三、通过读者与编者不同的视角,感悟阅读的常识。

在“读者与编者”一篇,作者从出版人和读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谈及自身作为读者的阅读经验和出版人的出版理念等诸多话题,将编者与读者的身份融入一体,带领读者感悟阅读的常识。

在阅读的领域,编者与读者应当属一个共同体。编者注重读者的需求,自己的公众形象,以及出书的价值。读者更注重读书的兴趣,书的收藏价值,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世上种种好书,都是呼应时代的读者所需,其中有个性的追求,也有读者共性的认同。

写在最后:

引用本书所提王强的话:“要做一流的人,必须读一流的书。一流的书是永远占着书架又永远不会被你读完的书,再者就是有力量的文字”。这种力量,就像书中引用的扎米亚京《我们》中的话说“有些书具有炸药一样的化学构造,唯一不同的是,一块炸药只爆炸一次,而一本书则爆炸上千次”。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十二)

[书名]阅读的常识

[作者]俞晓群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读什么书?

怎么读书?

选什么书目?

真是大有讲究!

我觉得喜欢读书的人都该读读这本书。

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短篇文集,作者是资深出版人俞晓群老师。

在这本书里,俞老师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阅读经验,为无数读书人解答“为何要读书”“该怎样读书”“该读哪些书”的困惑。

只有了解阅读的常识,才能看到阅读的本质。

以前我们总会认为“书籍分好书与坏书”,其实不然,好与坏的区分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硬要区分,不如分为“可读”与“不可读”。

这就是阅读的常识。

阅读的常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各种观念的持续更新,阅读的常识也在不断地重建。

读这本书,仿佛是与一位读书人在进行无声交流,从这位读书人身上学习读书的方法。

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是宝贵的。

书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读一流的书。

不盲目、不跟风、不浪费生命的美好时光,这才是读书最大的快乐。

很喜欢这本书里的第二部分,讲的都是古今名家各具特色的读书方法。

比如朱熹的读书六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朱熹的读书法为什么备受推崇?

原因就在于他告诉了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弄清做人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只能从书中获得,最重要的是要读先贤的书,这样才能得到有意义的知识与借鉴。

读书既能领悟道理,又能涵养心性,我们为何不去读呢?

当然,书中还讲述了其他十几位名家的读书方法,比如张之洞、梁启超、季羡林、朱自清、郑振铎……

这些历代人物的阅读故事也很有看点,看得出来作者做了大量的功课,才能把他们的故事和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出来。

读书,是我们一生都要坚持做的一件事。

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尽信别人说,不如自己亲自去读一读。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十三)

很多爱书之人,在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拥有一面属于自己的书墙。但整面的书墙里,很多书却从未拆封,更不用说阅读了!买的时候,信誓旦旦,认为自己肯定能读完,谁知买回家才真正体会了那句:“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可即便是如此,买书的欲望似乎还是无穷无尽,没有什么尽头。

传道书中说:“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我们买书是盲目的,阅读更是盲目的!可能我们会因为名人推荐,因为封面好看,因为目录有趣就购买一本书,但当我们真正阅读的时候,才会发现有的书并不适合我们,甚至会觉得有的书根本不值一读,买了也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阅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将其想得太过于简单了!对于一个未成年人而言,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发现阅读的意义所在;但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阅读需要的则是阅读的常识。也许你会认为,阅读还需要常识?事实上,当然需要。

在这本《阅读的常识》中,作者余晓群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阅读的常识、读书的方法以及读者与编者三个部分的内容。

在阅读的常识中,你会看到我们常常在思考的阅读与我们自身每个人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阅读与独处中,作者跟我们探讨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阅读与独处的关系。

我们究竟为何阅读,又究竟为何独处?有的人可能会为了独处而独处,所以他们享受的是“过于拥挤的独处”。其实,很多人都失去了独处的能力。短视频、碎片化阅读逐渐侵蚀着人们的思想,人们很难再沉浸在一件事中,仅仅是为了享受此刻。更多的时候,手机变成了“杀时间”的绝佳利器,但我们却获得了一个有如行尸走肉般的躯壳。这样不富足的精神世界,使得我们很难找到单纯的美好与满足,反而需要不停地新刺激、甚至更大的刺激,来唤起所谓的“美好希望”,但其实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虽然短短的一片小文,却可以引发我们大大的深思,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如果为人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去享受独处的时间,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杀时间”,虚度大好光阴年华。

而如何选择书目,作者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人生有限,我们更应该读好书!可是好书与坏书又该如何界定?与其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如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商”。于我而言,“书商”就与“美商”一样,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年龄不同、思想程度不同,所以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所认为的好书也不一样。当然,大家都认为应该从阅读经典开始。

但经典的阅读也需要引导,毕竟在我小的时候,我不喜欢的鲁迅先生佳作,等我长大才会觉得如获至宝。因为年龄和认知以及所经历的事情,限制了我们对好书的理解。而且有的书,你觉得你一定会再读,但过了年岁可能就会发现,并不值得再读。所以我觉得阅读是一项探索的过程,也是认知自我的过程。

这本书的作者以一个编辑的角度出发,重新让我们看见了阅读并不简单!作者不仅告诉了我们阅读的常识与读书的方法,你也能看到很多干货知识(例如旧称作者的三个意思等等)。可以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不仅能获得有关于阅读的知识,也会开始思考如何选书,如何阅读,如何引导我们的孩子去选书、去阅读的一个过程!

愿你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能享受这本书。愿你明白其实读书再多,都不如读一本好书来得重要!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十四)

如果说阅读有方法,首先想到的便是上学期间语文课堂上的阅读理解:小说怎么阅读?散文怎么阅读?议论文怎么阅读?如何快速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但那时的我们读到的是一篇篇可能几百字或上千字的文章,或是摘自于某本书的片段,这样的方法可以适配于读一本书吗?

小说、传记、散文...在信息繁复的今天,我们还可以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一本书吗?我们又该如何去阅读这一本书呢?是囫囵吞枣,还是熟读精思?是不求甚解,还是读一字实行一字?

也许,你可以在余晓群的这本《阅读的常识》中找到答案。全书主要分为三部分,但通读下来,其实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读书的常识,另一部分则是关于读书的方法。

在常识部分,余晓群提出了诸多有趣的议题和观点,比如阅读与独处的关系、经典与再造、传统与传承、好书与坏书、书单与书目等等,如果你读到这部分,不妨分享一下你的感受或思考。

阅读其实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情,遇到一本好书也许会分享给好友,但阅读的时光是私密的,我想要独自占有那段时间,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但享受阅读并不等于你会阅读。不妨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样的书值得读?

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读书?

《阅读的常识》一书中提到了十七位名家的读书方法,有朱熹、陈继儒、程端礼、唐彪、张之洞、冯班、周永年、钱基博、夏丏尊、梁启超、张中行、钟叔河、季羡林、沈昌文、吕叔湘、郑振铎、朱自清,这些名家大多我们都能耳熟目详,当然,除此之外也提到另外一些名家,比如陈继儒在《读书十六观》中提到的苏轼、程颐、沈攸之、董玉平、陈子谦、颜之推等人,他们是如何读书的呢?

如果细究下来,其实都不离以上四个问题。如果你不信,不妨举例说一说这些名家的读书方法是什么样的。

比如朱熹读书的方法,我们从他的学生编撰增补的《朱子读书法》中可窥得一角:此书以纲领开篇,紧随朱熹读书六法。

纲领中提到了四个问题,并给出了朱子自己的答案。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做人的道理。

读书的作用是什么?领悟道理,涵养心性。

读书的方法是什么?“读书之法又当沉思,反复涵泳,铢积寸累,久当见功。不惟明理,心亦自定。”

读书的态度是什么?读书必须正心,肃容;少看,熟读;几案洁净,书册整齐;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

读书要循序渐进,既讲究读群书的先后顺序,也讲究读书内容的先后顺序,同时读书要专一,要字字理会,要深入,不可蜻蜓点水,读书要仔细,不能图快。

读书要熟读精思,读圣贤之言,读言外之意,读细节之处。

读书要虚心涵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读书要切己体察,既读纸上道理,亦以身践之,以心感之。

读书要着紧用力,不可悠闲度之。

读书要居敬持志,整仪容,心定之,专静纯一。

其余名家的读书方法亦各有千秋,但相比如何读一本书,不如想想这个问题:如今的我们还静得下心来认真读一本书吗?

《阅读的常识》读后感(篇十五)

我作为一位爱好读书之人,常常对关于读书之法的书籍充满兴趣,所以见到诸如如何阅读?怎样提高阅读速度?怎样深入阅读?阅读的常识……等等的书籍爱不释手,总想买来看一看。可是,有些书单看名字或营销语很吸引人,感觉好像也很适合现阶段的我,但是读起来却索然无味或者过于深刻无法理解,也就搁置一旁了。 今天这本由曾经是《万象》杂志主编、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社长的俞晓群先生著就的《阅读的常识》给了我深刻的关于阅读的启发,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阅读”知识的大门,更看到了古今著名学者的读书方法,让我眼前一亮。 作者博闻广识,通古博今,在编辑行业几十年,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分享给我们。让普通读者知道了书的选题、出版、装帧、销售等链条式的过程。更能分辨浩如烟海的书中哪些值得读,怎么读,为什么读? 我最喜欢看第一章的内容,非常实用,理解起来也很轻松。这一章讲述了阅读的常识,比如“好书与坏书”“书单与书目”“早读与早记”“多问与多疑”,里面阐述的内容详实具体,发人深省,理解与实操起来很容易。 书单与书目中提到: 忙碌的生活导致大众更喜欢看书单,按名家推荐书单选书,但是名家推荐书单我们也要学会鉴别是否适合自己的情况,不能盲目选择。读书人更要养成编书目、写提要的习惯和能力。为自己读过的书做一个目录或提要,一年下来收货满满。可以反思自己的阅读境界,接下来为选书做准备。书肯定是会越读越深的。 早读与早记中提到: 人在小时候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从十岁到二十岁是人的黄金时期。但是天资并非万能,勤奋与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多鼓励孩子们不要耍小聪明,要学会勤奋和找对方法读书。另外还要鼓励孩子建立自信心。早读就像打地基,地基打的牢,以后学习自会顺利。当然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很多早教,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关键家长要学会辨别早教机构的优劣。 多问与多疑中提到: 带着问题读书是不得忽略的部分,甚至是很重要的部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进步。在第二章中有很多鲜明的例子,让我们体会到了文学名家是如何读书的。正如作者所说:关于书,有三个权利需要得到尊重,即写作、阅读和批评的权利。 生命有限,书是读不完的。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书很重要。可以节省出时间做很多别的事情。除了读书,我们还要生活啊:美食、休息、旅游、亲子、会友、收拾房间、锻炼身体……所以我们也要劳逸结合,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认知,通过丰富的生活让自己更幸福! 最后一章讲到了读者与编者的关系,这一章我感觉是属于陶冶情操的部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看一看。另外,因为里面涉及到很多引用之语及白话文,对于白话文读的比较少的朋友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有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先有个心理准备。

阅读的常识

8.1

俞晓群 / 2022 / 辽宁人民出版社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