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福尔摩斯先生》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侦探形象的塑造和描绘。小说中的福尔摩斯先生聪明机智,善于分析推理,解决疑难案件。他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我对侦探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福尔摩斯先生读后感(一)
真实的福尔摩斯
——读《福尔摩斯先生》
滁人也
自小就爱看有关福尔摩斯的故事,睿智无比的神探福尔摩斯以及他那个超级搭档华生,是我们的一个梦——智慧与友谊的最佳组合之梦。柯南•道尔爵士为福尔摩斯打造了人生的传奇,而美国作家米奇•库林却在柯南爵士的福尔摩斯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不是那个有超奇的逻辑能力的福尔摩斯,而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老人。
这就是《福尔摩斯先生》会给读者的感觉。米奇•库林这本书,归类在“黑色系列”中,这个系列的作品,以“遴选全球推理、惊悚、黑色类通俗作品,为读者呈现最经典、最好看的故事”为宗旨。米奇•库林这部《福尔摩斯先生》,有浓郁的推理色彩,但又不是那种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故事,整个故事都充满着温情,读来令人动容。
米奇•库林是美国著名作家,出版过7部长篇小说和1部短篇小说集。《纽约时报》称其作品“睿智而又美丽”。小说《涨潮海岸》被导演特瑞•吉列姆改编成电影。《福尔摩斯先生》同名电影由比尔•康顿指执导,伊恩•麦克莱恩主演。
看过《福尔摩斯先生》同名电影的人可能有这么一种感觉:福尔摩斯其实完全是真实存在的,美丽的“神探”光环之下,衰老、孤独,岁月已经慢慢地在收回他的智慧,所有迟缓的动作和思维,都让人看了感觉既亲切又心疼。或者说,这样的福尔摩斯,才是真正“接地气”的,有着更加现实的典型意义。
该书当然还是以推理为主调。93岁高龄的福尔摩斯先生,隐居于苏塞克斯郡田园,当起了养蜂人,陪伴他的只有管家蒙露太太和她的儿子罗杰。他每天除了伺候那些蜜蜂,就是沉浸在往日的光华与现实的孤独之中。不过,表面的平静并不能完全将各种俗务拒之世外,一件陈年旧案依然困扰着他。故事由女管家的儿子罗杰在福尔摩斯的专用房间——阁楼书房发现的一本名为《玻璃琴师》的手稿展开,围绕福提斯林区的安妮•凯勒太太案,福尔摩斯、梦露太太、罗杰等,都无法置身事外。
该书最能打动读者的,也许还是福尔摩斯的孤独感。走出“神探”的神坛,读者不难发现,90多岁的福尔摩斯,抽着的雪茄随手一放就不记得在哪了;看到男孩罗杰,他也产生慈父般的情感;在罗杰死后因为发表长篇大论而不断谴责自己愚蠢,后悔不迭……推理断案的过程,是小说的外在形式,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则是揭示了福尔摩斯作为一个正常人的饱含人世温情的一面,从这点来说,该部《福尔摩斯先生》倒大有超越其他有关这个人物的所有书籍的味道了。
《福尔摩斯先生》一书,绝不是《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续集这么简单。或者说,也许大多数读者会更喜欢真实而又仍不失智慧的福尔摩斯先生。
福尔摩斯先生读后感(二)
文/吴情
各国文学史上,名家名作的续写作品并不鲜见。有人为抵制《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重大影响,推出一部《少年维特之喜悦》来教化青年,反而予世人以笑柄;有人致敬经典《水浒传》,交出一部《水浒后传》,演绎梁山好汉的各式传奇。续写作品有优有劣,暂且不论其质量,单就创作动机而言,似乎验证了一句话:故事未完。英雄美人也好,平民视角也罢,我们,总乐见故事向前发展。在这一阅读心理的撺掇下,我们读者自然欢迎这本《福尔摩斯先生》,名侦探福尔摩斯系列的续作。
有谁会不佩服甚至倾慕福尔摩斯呢?尽管他只是英国推理小说家柯南·道尔(Conan Dole)所著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伦敦市贝克街221号寓所,推理小说迷时常前去拜谒的神圣所在。福尔摩斯从此处出发,屡破奇案,声名鹊起。不过,柯南·道尔小说中,读者多半通过医生约翰·华生才能间接了解福尔摩斯,一个看起来缺乏动人情感、但却智慧过人的侦探英才,虽然这本身并不妨碍故事的精彩。不过,如若福尔摩斯可以披露破案细节,是否更引人入胜?米奇·库林的《福尔摩斯先生》便从此切入,书写了暮年时期名侦探福尔摩斯的心路历程。
《福尔摩斯先生》一书虽为推理小说,但与通常推理小说重视情节的铺张渲染、设悬不同,它的叙事绵密细致,结构也更为考究。小说主讲了三个案件:福提斯林区安妮·凯勒太太案、梅琦先生寻父案、罗杰死亡之谜。三个案件各自独立,却由彼此穿插,罗杰死亡之谜是小说的现在时态,安妮·凯勒太太案由“小说中的小说”集中描写,梅琦先生寻父案则通过老年福尔摩斯对昔日往事的回忆——一次受邀的完成的日本之旅——宕开一笔进行全方面展现。
与《血字研究》、《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作品里面的大案相比,三桩案件并无太多特别之处。难得的是,在三桩案件中,福尔摩斯对个人的侦探生涯进行了回望。五分坦然,五分遗憾。曾笃信真相高过一切的他,逐渐改变了个人对世事的看法,在冷静克制之外增添了感性温情。安妮·凯勒太太案中,福尔摩斯对安妮·凯勒太太本人产生了莫名难解的兴趣,他自陈道,“是约翰经常说的什么女性的陪伴有益健康,才勾起了我对异性短暂的兴趣”。这无疑丰富了原先那一专注破案、无暇顾及个人感情、独来独往的福尔摩斯形象。梅琦先生寻父案中,虽然年代久远,但梅琦先生心中始终难以忘却父亲早年抛妻弃子的事实,并希冀找到父亲。他邀请福尔摩斯前来,意外收获了一位长者接近父爱的关怀,虽然不够真实,却绝不虚伪。梅琦先生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罗杰死亡之谜中,福尔摩斯因两人间的忘年交情难以释怀。罗杰早年丧父,跟随母亲在福尔摩斯家生活,福尔摩斯虽不喜欢孩童,却对罗杰关怀备至。罗杰在福尔摩斯沉默的陪伴中满足地成长,福尔摩斯,也在感激晚年时期罗杰的时刻相伴;当然,两个习惯沉默的男士都未曾披露心声。
期待福尔摩斯在本书中再破奇案的读者或许会失望。但文学,说到底终究是个人经验的表达。在米奇·库林对福尔摩斯晚年的想象中,这位名噪一时的大侦探退休至苏塞克斯乡下养老,生活本应波澜不惊,却在平静之时掀起巨浪,使他在遭遇人生重大变故时思索来时的道路。作为侦探的他,自然是成功的;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他,似乎太脱离凡俗生活,太格格不入了。库林对福尔摩斯的晚年生活(尤其情感世界)的书写,自然填补了这一空白,显得难能可贵。如果可以重新再活一次的话,是选择为侦探这一职业奉献,还是努力追求凡人的幸福,福尔摩斯,究竟会做何选择呢?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福尔摩斯先生读后感(三)
从某种意义上说,福尔摩斯的传奇,或许是一次“集体”创作的结果。柯南•道尔爵士给出了这个英雄大致的模样,而人们则是用自己的期待,把他想象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从来没有一个系列故事会像福尔摩斯的冒险一样,在它的作者结束创作后,仍然有无数人希望续写这个故事。而在我看来,米奇•库林的这本《福尔摩斯先生》(小说原名为《A Slight Trick of the Mind》,直译过来是“心灵诡计”)或许是最好的一本福尔摩斯系列故事的续作——如果福尔摩斯的故事有一个结局,我希望它可以以米奇•库林的方式收场。
《福尔摩斯先生》的故事总共包含了三个“事件”,包含了福尔摩斯的两段回忆,而主场景则是福尔摩斯退休时选择归隐的苏赛克斯乡下——这一点在柯南•道尔的“正典故事”里也做了交代。
一个年老的名侦探,最容易遭遇的是什么?当然是失败。即便是在不同的时空,《福尔摩斯先生》中的三个事件,也都是关于福尔摩斯的无能为力。可比起普通人,一个英雄的失败,总是容易使人动容的。和所有的英雄类似,作为英雄的福尔摩斯,自然也会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在六十篇正典故事中,福尔摩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其实寥寥,而这些未能圆满的故事无外乎涉及三种元素的参与——意外、政治,以及那次最彻底的失败,关于“那个女人”(艾琳•艾德勒)。而在这样一本可以作为福尔摩斯收场白的作品里,作者将这样三个元素一一尝试,其野心似乎不言自明。英雄最令人动容的时刻,或许并不是他功成名就、扬名立万之时,而只能是他遭遇触不可及的遗憾。
说到底,福尔摩斯的意义,正如世人敬佩的所有英雄一般,是他总作为所有人的希望与庇护存在。他的出场,不同于后世模仿而来的其他所谓“名侦探”——也许有点不敬,但后来的“模仿者们”,似乎要更热衷于死亡与杀戮,因为如果没有可怕的事件,侦探便没有存在的意义。但福尔摩斯却是无比憎恶死亡与罪恶的。他的大多数尝试,往往在事件的进程中便已经开始介入,是以阻止可能发生的恐怖为目的的。或许可以这样说,福尔摩斯其实是站在冒险与推理两种类型文学之间的主角,“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这部作品里,有两个与主线剧情无关的细节格外动人的。一是退休的福尔摩斯有一天在自家的院子里,发现了一个疯癫的女人,怀抱着一具婴儿的尸体——显然已经死去多时。婴儿的死亡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女人也只是因为伤心而神智失常,但她为什么要来找福尔摩斯呢?福尔摩斯说,那只是因为我可以给他们希望。
另一个细节,则是在他整理过往的案宗时,“我发现的那些真相,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这并不是福尔摩斯对自己的否定,而恰恰是作者米奇•库林作为一个崇拜者,对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的捍卫。任何事件(case),真相都不会是终点,那并不过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误入了“真相即一切”的歧路,或许正是所有侦探穷途末路的原因——也许世界上的侦探故事,到保罗•奥斯特的《纽约三部曲》就已经被画上了句号。在那个故事里,侦探先生的推理,最终“弄丢了”自己。只有福尔摩斯知道真相——在所谓人间,演绎推理的科学或许可以解释一切,但作为参与者的人自己却永远无法触碰到最后的终极。人到底渺小,就连英雄也不曾盖世。可当他所洞悉的一切叠加在一起,最终却可以弥补自己所有的遗憾。看似不近人情的福尔摩斯,其实比谁都要敏感深情——这是柯南•道尔不愿表白,可终究要有人说破的秘密。
与人生有关的波折,或许不过是个“心灵游戏”——没有人知道结局,可到最后总会各归其位。诸位入座,上帝发牌,“The game is afoot.”(“好戏开场了”,柯南•道尔《格兰其庄园》)
福尔摩斯先生读后感(四)
关于福尔摩斯的书我读过的有限,只记得看过《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电视剧也只看过最新的《神探夏洛克》的前几集,要我来评说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似乎有点不够格。
趁着周末我一字一句读完了《福尔摩斯先生》这本书,一开始看封底的简介,以为一定会有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陈年旧案等着我阅读。但果真如此吗?
这本书已经被改编为同名电影了,我并没有看过电影,但浏览了一些影评,似乎和原书情节有出入之处。
《福尔摩斯先生》里穿插讲述了三个时空、三个故事、两种叙事人称。
这本书并不能算推理小说或破案小说,当然也包含悬疑的成分。带给我思考或困惑的有以下几点:
我感觉这是一部爱情小说。福尔摩斯之所以隐居海边乡村,当起了养蜂人,是因为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凯勒太太究竟为何而自杀?这是一个福尔摩斯自己也没能解开的谜。并不是所有的悬案都有客观的谜底的。我想作者米奇·库林也正是想颠覆这一俗套吧。虽然我们看推理小说都期待看到唯一的谜底,但真实世界中并不一定存在唯一的谜底,真相是错综复杂、因人而异、甚至完全无解的。
福尔摩斯是很理性、很依赖客观观察的人,他似乎不相信灵魂等玄之又玄的东西,似乎是唯物论者,他的观察、感官、记忆能力非常发达。凯勒太太是他的对立面,她是容易相信甚至轻信的,她像双鱼座,柔软、感性、容易沉迷、唯心。文中对她的描述并不多,也没有直接描写她的内心世界,她最后选择自杀究竟是为什么呢?幻灭?绝望?孤独?要去天国和夭折的孩子相聚?《浮休》中的女主人公梓也自杀了,因为身患眼睛绝症,或许凯勒太太也有难言之隐吗?
福尔摩斯的忘年交罗杰是一个安静、聪明、喜爱养蜂的少年,他最后被蜜蜂蜇死了。关于罗杰和福尔摩斯有几处情节很有意思。他们经常在下午一起去海滩的涨潮池沐浴,可能像泡温泉一样吧。文中当然也说到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还有梅琦先生和男伴健水郎的关系。这些男性与男性的各种情谊也令人浮想联翩。文中两次写到几乎同一个情节,这是因为93岁的福尔摩斯记忆力已衰退,导致同样的情节两次在不同时段出现吧。一次是罗杰活着时,深夜福尔摩斯拄着拐杖走进罗杰的卧室,仔细观察了卧室的陈列摆设,然后在疲惫中福尔摩斯躺在罗杰床上睡着了。另一次是在罗杰死后。这两次文中都声称是福尔摩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罗杰的卧室。很有趣很奇怪的写法。
福尔摩斯很推崇蜂王浆和藤山椒的养生、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延缓记忆力衰退的功能。他应梅琦先生之邀去日本,为了亲眼见一回藤山椒,在沙滩上寻找,终于找到了。凯勒太太温柔地与飞在她手上的蜜蜂交流,喜欢植物和花园。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些,所以福尔摩斯在养蜂、种植植物中找到了爱情的寄托吧。似乎这样做就可以和心爱之人无声地交流了。
蜂王寿命一般3-5年而工蜂的寿命一般60天。两者形成巨大差异的唯一原因,就是蜂王一生都吃蜂王浆,因蜂王浆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类脂物、葵乙酸、微量元素叶酸、乙酰胆碱、核酸等生命物质。所含的肽与蛋白质类保健因子,可促进智力发展,因而服用可提高记忆。如此看来,福尔摩斯长年食用蜂王浆,因而活到93岁,这的确是个好东西。
福尔摩斯在日本游历的时间正值二战后,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百姓饥饿,广岛一片废墟。恰好我看到一则新闻说“离原子弹爆炸中心1.8公里的区域内,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摧毁,这架钢琴却奇迹般幸存了下来”,而书中也说到了一种琴,名叫玻璃琴,由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被帕格尼尼称赞为“天堂的声音”,凯勒太太和福尔摩斯都深深为玻璃琴音着迷。也许正是玻璃琴音召唤凯勒太太重返天国的?
以上就是我读《福尔摩斯先生》的一些杂乱的思绪,与大家一起分享。
福尔摩斯先生读后感(五)
先看的电影版,然后买了原版,又借了中译版。
电影版是个悲伤的故事,可是原著更加忧伤:凯勒太太死了,死前甚至都没有见过福尔摩斯的真面目;华生死了,福尔摩斯都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麦克罗夫特也死了,福尔摩斯甚至都不知道他埋在了哪里;就连可爱的罗杰也死了,蒙露太太始终不肯原谅福尔摩斯……只留下福尔摩斯,一边与日渐消退的记忆斗争,一边白发人送黑发人。纵观全书,为了梅琦先生编造的那个善意的谎言,恐怕已经是最值得欣慰的故事了。
全书分为三条线:在日本与梅琦先生的寻找藤山椒之旅;在英语苏塞克斯郡的养蜂场与蒙露太太和罗杰的退休生活;以及当年贝克街47岁的福尔摩斯为了凯勒太太的最后一案。三条线互相交织,你来我往。
在很多读者眼里,这可能不是他们想要的福尔摩斯。
他们的福尔摩斯,是卷福那样,自信满满,意气风发,谈笑中,罪恶灰飞烟灭。本书中的福尔摩斯,只是一个93岁高龄的、孤单无助、让人心疼的老人,绝望地想要抓住记忆的尾巴。就连他想要挖掘往事的时候,才发现挚友华生的笔记早已被他投入了炉火,而他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仅仅是因为早年的他生怕泄露敏感信息。恐怕他也深深地为此后悔,因为最后他已经意识到,跟自己的内心相比,外在的一切终将逝去。
曹操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是福尔摩斯的壮心,在他47岁的时候就已经陪着凯勒太太一同逝去了。
说回原著。原版中有很多旧式的英语表达,看着略微费劲,但是作者Mitch Cullin的文笔非常优美。不得不说的是,中译版让人惊喜。译者王一凡把握地恰到好处,很好地体现了原著的韵味。不像某些译者,遇到晦涩处或长句往往直接意译而跳过很多原著的细节。
摘录两段我很喜欢的片段,方便翻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