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美的觉知》读后感100字

《美的觉知》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03 11:20:39
《美的觉知》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7-03 11:20:39   小编:

《美的觉知》是一本有关美学与艺术的书籍,作者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美的定义和意义,探讨了艺术对人类的影响和作用。书中提倡用美学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通过观察、思考和创造,提高自身的审美品味和感知能力。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启迪思想的好书,也是一本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好书。

美的觉知读后感第一篇

当我漫步于山间小径的时候,阳光透过林间罅隙投射到地表,我看到纷飞的金黄叶片顺着丝绸般的阳光滑落在地,宛若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在漆黑的泥土上显得格外鲜活,我弯腰将叶片拾起,五角星形的梧桐叶片跃然掌心,那金黄的颜色灿若繁星,上面布满着细细的生命脉络,向我倾吐着曾经的故事。我抬起头看着清冷的蓝色天空,不禁发问,你是从哪一个叶眼中抽芽生出的,是在哪个枝头走完了孤单灿烂的一生,又是什么驱使你决定在这一刻坠落,并坠落到我脚下的呢?我停留下来,感受到叶片那纤细脆弱的美,放眼望去,在我身体四周的无数落叶,广袤的丛林中栖息的无数生灵,更是蕴含了无数的美,等待着我去觉知。

美源自万千世界,源自自然万物,很多时候,我们并非去创作一种美,而是用我们的视角、双手将这份美得以呈现,并融入到日常的生活,这便是我对于生活工艺的理解。比起工业量产时并无灵魂的生产,在造物时倾注的时光却是鲜活的,那份心意是独一无二的,你与时间相对而坐,时间也有自尊。生活工艺家与手艺人之间的差距在我眼中渐渐缩小,双手之上方见永恒。

美的觉知读后感第二篇

安藤雅信,不知道在日本是不是很有名,但是看评论区的各位好像都说他很有名,这个不知道是不是考证过。当然有没有名也没啥关系。这本书主要说的是生活艺术,特别是陶艺这方面。全书分为两部分,前面铜版纸部分是以艺术形式突出作者的艺术思想,配上图片来说明,后半部分通过对话和总结的形式对前半部分进行深入的阐释,作者选了不同的人物来相互对话,这一点很用心。而本书的核心在于陶艺的艺术价值问题。作者的核心是陶艺是应用于生活的,应该以生活使用为核心,而且不要过分强调纯粹,而更应该注重自然式的美感,在生活中让人赋予器物生命和美,这样才是器物的价值所在,而这种价值不是价格所能体现的。书里面我觉得与村上隆的对话最有意思,而关于有人看见梵高画的向日葵会说跟自家小朋友画的差不多的例子,以及关于音乐中噪音的问题最有意思。作者在文中还提到了留白,这种在中国国画中常用的手法,在日本却略显特殊。其实留白给人的是空间,这种在中国文化中的概念,不一定适合日本,但作者这个想法是尊重了自己也就是创作者,也尊重了使用者。至于日式极简风格等,这是跟民族和地域有关的,这个虽然近年来流行了一段,但终究还是看实际情况,住别墅的人一般不会是极简风格吧。不足就是中信的书定价太高!而且这种书相对小众。

美的觉知读后感第三篇

读完这本《美的觉知》,已是两周前的事了。期间出了点意外,破了相,便有了懒散的理由(借口),拖延至今。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当代著名陶艺作家安藤雅信。关注日本作家器的朋友,一定听过他的名字。

我自己每日喝水的杯子,便是他的作品。简约质朴且具雕塑感的生动造型,深得我的喜爱。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晓原来安藤雅信大学读的就是雕塑专业,之后才回归祖业传承陶艺制作,难怪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雕塑特征和艺术感。

不止雕塑,音乐、时尚、美术、茶艺安藤雅信均有涉猎。他习惯称自己为“陶作家”,而非“陶艺家”,以表明自己既不属于陶艺界,也不属于美术界的立场。基于这样的立场,他创立了“百草艺廊”,策划了各种展览,从陶艺之外的视角获得灵感,突破传统创作的局限。

比起创造供人欣赏的艺术品,安藤雅信更乐于制作植根于生活的日用器物。他认为器物制造不应以制作者为中心,其“被制造的前半生”和“被使用的后半生”同等重要,主张制作者应给使用者空出一定留白,借由人与物在生活中的相处,还原每一个人的本真状态,蕴育岁月之美。

安藤雅信始终保持对“生活工艺”本质与未来的敏锐洞见与深刻思考。“日本如何克服对西洋文化的自卑感?”,“工业现代化冲击下,日本传统手工业将如何传承与发展?”,“新时代下,怎样才是真正的富足?”这些庞大的主题,安藤都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书中还收录了安藤雅信与四个不同领域艺术工作者的对谈。他们分别是:古董店老板坂田和实、艺术家村上隆、音乐家大友良英和时尚设计师皆川明。

其中与村上隆的对话最为激烈。面对村上隆言辞犀利、咄咄逼人的态度,安藤雅信始终保持虚心诚恳的回应,更让人生出几分敬佩。

而我自己最喜欢安藤雅信和皆川明的对话,皆川明提出了“四方(制作方、卖方、使用方、社会)皆好”的概念,其中“应重视制作者劳动过程中的喜悦”的观点我特别赞同,我相信这种喜悦的正能量可以通过器物传递给更多人。

这本书信息量丰富,相信每一个心系美学的小伙伴都可以从中获得灵感与启示。

如果非要说这本书的缺点,个人觉得翻译的用词精准度略显不足,还有图片较少,不够直观,但瑕不掩瑜。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