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大脑传》的读后感大全

《大脑传》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29 03:00:31
《大脑传》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29 03:00:31   小编:

《大脑传》是一本探讨大脑神秘之处的书籍,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科学研究揭示了大脑的潜力和神秘。书中介绍了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大脑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这本书,让人深刻认识到大脑的复杂性和不可思议之处。

大脑传读后感第一篇

一直对脑科学有兴趣,但事实上又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所以具体对什么感兴趣又不得而知,总算是抽空可以看这部分内容了。这本书主要架构就是对人类大脑研究发展史的介绍,分两部分,第1部分是20世纪50年代之前,第2部分是之后到现在。对这两部分我采取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前一部分快速阅读通览脑研究的前历史,后一部分看的稍微细一点(但其实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因为基本都看不太懂

大脑传读后感第二篇

人脑是外星文明留在地球上的顶级产品,助攻发明了电脑和AI,也许对人脑逆向工程的突破依赖AI算力和能源革命,未来的那一天消除病痛,轻松获取多巴胺,内咖钛,血清素,得到一个内在的幸福。

然而使用不慎也会让碳基生命蜕变为掌控者的电池,硬盘,机器,和黑客帝国一样,爆发新时代的奴隶和文明战争。

大脑传读后感第三篇

马修·科布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读的停不下来。但第一部分比后面可读性更强。主要介绍了人类研究大脑的历史,借住人类认识世界或者发明的各种隐喻,来阐述大脑。近百年,新技术新手端,对大脑的认识有了一些进展。但不得不说,我们对大脑到底是什么还是搞不清楚。唯物主义能用科学的当时进行阐释大脑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什么样子的和最后意识的产生,“纵身一跃”是如何完成的,还是没有任何办法。

大脑传读后感第四篇

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枯燥,因为很多部分超出了个人认知。从刚开始的哲学大师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理论去回答问题,这部分和哲学书没区别。然后解刨的出现使人们知道了大脑的外观,颜色等一系列的肉眼可见的问题,但至于大脑如何工作就不明了了。再后来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于脑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人类对于大脑的认识仍然过于简单化,科学家希望通过移除大脑的部分组织来明确大脑的各个部分的作用,但是仅得出了部分结果。事实上脑的不同区域是离散和专门化的--它们与一种特定的感觉相关联,或者拥有一种特定类型的细胞,而且脑内的细胞都是多任务处理器,并非单一任务处理器,这使得理解大脑的运行状况更加困难。然后意识这玩意如何产生更加无从着手。那些说人工智能很快替代人类的人类似乎低估了身为人类的自己啊! 想想我们的大脑在进化的路上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才能变成拥有如此奇妙的结构的器官,多不容易啊!

大脑传读后感第五篇

本书的作者是名科学作家、神经科学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动物学教授 。 该书不仅入围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图书奖决选名单,还被世界有名生命科学期刊《细胞》杂志推荐为“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生都应该读的科学史”。

每个人的大脑可以说都是非凡的结构。 一直在想人类的脑是如何产生思想的器官又是怎样的运作机制开始工作的呢? 本书作者历数了人类对脑认识的曲折演进历程,讲述了脑科学研究对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诞生和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勾勒出了一部群星闪耀、波澜壮阔的科学史诗。 这是一部有趣而又引人思考的科普著作。它用有创意的手法描述了人类对大脑认识的历史,不仅展示了人类是如何一步一步理解自己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还启发了我们未来该如何做脑研究。作者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对大脑的工作机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常常迸发出一些闪光的思想。推荐阅读!

大脑传读后感第六篇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它是一本科普,会给我介绍人类有史以来对大脑的理解。事实上它确实也在给我介绍人类如何一直在努力我们的大脑,但我万万没想到,这么厚的一本书读下来,我们最后的结论竟然是——我们很可能对大脑一无所知。

这本书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揭示了一代代对脑感兴趣的研究者如何借助其他领域的认知进步带来的新的隐喻试图推进人类对脑的认知。从最早“动物精气”的猜测,到看到液压系统之后借用这个隐喻猜测人类的大脑是不是也是这样运作的,再到电被发现之后再次猜测神经系统是否是用电来传递,接着电报出现了于是人类又开始猜测既然电报能传递信息那么大脑是不是也这样传递信息,后来计算机又出现了……虽然每一次我们似乎都在对大脑如何运作做出不尽正确、不听被怀疑和证否的猜测,猜到最后也不敢说我们理解了大脑,但这个过程似乎也恰恰揭示了关于我们思维的一些真相,比如当我们是试图思考一个难以看穿、没有实体的存在时,我们依赖于隐喻。而我们在其他看得见摸得到的领域,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生物学,所得到的新的进展也在以隐喻的方式为大脑的研究者提供灵感和线索。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讲的是神经科学现在的研究结果以及各种研究的核心方向。在这个部分我看到了很多心理学和生物学科普里常常提及的实验,也有一些在介绍AI的科普中出现。在这个部分里,我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fMRI其实是不靠谱的,同样不靠谱的还有“人脑有爬行脑/哺乳动物脑/高级人脑”这个我多次在心理学科普里读到过的说法。这两个话题在心理学科普里出现的时候往往以科学的形象出现,言之凿凿,似乎很靠谱的样子,现在看来是真的看看就算了,不用太相信。

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则是作者回顾来路对未来的展望。总之读下来最大的感受是:①我们对大脑其实还一无所知,②我们对脑/意识这种黑箱式的存在的理解严重依赖于跨学科的隐喻,③但也不比对神经科学失望,有一些局部的认知还是靠谱的,只不过我们还在盲人摸象的阶段。

大脑传读后感第七篇

《大脑传》是英国曼大动物学教授、神经科学家、科学作家马修·科布教授的一部作品,在《大脑传》中,作者以脑的隐喻为切入点,介绍了人类脑的认识史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以及那些做出伟大发现的科学家。从心智源自心脏的观点到把脑视作机器的机械观,从电与神经活动的关系到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学说,从神经信号如何表征信息到脑功能的局域化定位与分散式分布之争,从把脑看作一成不变的电路到把脑视作一个具有可塑性的网络,作者历数了人类对脑认识的曲折演进历程,讲述了脑科学研究对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诞生和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勾勒出了一部群星闪耀、波澜壮阔的科学史诗。(以上是度娘百科所说)

对于我来说,《大脑传》就是作者记述了若干年,上千年来人类对脑的认识的变迁过程,当然这其中,作者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那些在作者看来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作者以辩证的态度叙述了在人类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大脑发展的历史,进步,以及作者对未来的展望。

这是一本值得被推荐的书,作者的行文流畅,对事情的描述有理有据,虽然大脑的发展与研究对于科学家来说在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但未来可期,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不久,或未来的未来,人类一定会对大脑有着更为清楚的认识,更为准确的认识,我们能够了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去想,这样去做,甚至我们可以设计改造我们的脑。

分享书摘:

1、亲身体验对理解的重要性。

2、知识是可以独立获取的,而不是只能从古人那里照搬过来的。

3、信仰,而不是事实,仍然是知识的本质,并且构成了欧洲学术世界的框架。

4、消融掉某个结构会引发行为上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发生改变的行为就一定定位于脑的这个部分。

5、脑的功能既有分隔也有整合。

6、自闭症所表现出来的社交互动缺陷可能是镜像神经元功能失调造成的。

7、不同的结构显然可以产生相同的功能。

8、如果你分裂了脑,你就分裂了心智。

大脑传读后感第八篇

这是一本集中讲授有关大脑的质量很高的科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循着历史的时间线,简述了人类对大脑认识的过程,直到进入真正意义的了解结束。后一部分则分为不同的侧面,综述目前几十年对大脑研究的所得。这种编排的方式读起来感觉很是合理。

下面说一说我想到的几个问题。

本书的前半部分给我一种强烈的烦躁之感。我一直这样假设一个情境:假如我为了了解大脑,断断续续读了五百年前到现在所有人写的关于大脑的书,那么最终我一定会被它们气疯。我一定大叫自己浪费了巨大的精力。这个简直令我暴怒的假设,深深地提醒了我一个问题:我有限的精力该如何运用?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它简直是一个历史性地大问题。但我倒是有一个粗略的解答:自然科学研究的科普,新的一定比旧的好。

本书的后半部分也给我一个早已有之的疑问的证明:很多人对大脑、或说人类神经系统、人类意识现象的复杂性打了马虎眼。就像本书的前半部分给我们的启示的一样,我相信200年后本书后半部分的所有内容都会一笔勾销。注意,这与物理学之类的基础学科很不一样。比如牛顿三大定律永远不会一笔勾销,在它的适用范围内将永远使用下去。但脑科学不是一回事。牛顿要解决的是复杂表象之下统一的规律。研究大脑是要复述这复杂表象的本身。“涌现”是一个必须去努力理解的概念。还有“复杂”。

老生常谈的“意识现象”,应该一刀切地去掉全部现代哲学式的提问,这些胡话也只有故弄玄虚无视事实之人还在耍弄。而自然科学工作者在闲的难受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大多数都是不得要领的,被它们带跑了。要知道现代哲学对意识现象的描述所使用的那一套语汇系统本身就是语义含混不清自相矛盾的重灾区。如果你用这套胡话去回答它们,很可能一张嘴就错了。不是所有人都对哲学范畴内的对语言的使用方式能够保有足够的警惕和敏感的。亲爱的读者,记住,所谓哲学家的文字中,诡辩的比例是最高的。

我不在此阐述我对“意识现象”与脑科学研究的基本面上的认知。而且本身这件事也与脑科学研究无关。脑科学研究只需在局部去探究意识现象便够了。“究竟什么是意识现象?”这类问题,从逻辑上讲,不但不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也不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持,便可回答。这类问题甚至仅仅是语言、语义上的问题而已。

在有关意识现象的脑科学研究中,有一个大问题还是有意义、有必要、有趣味的。那就是“自我”的感觉从何而来?什么是“自我”?这个“自我”属于“意识现象”的局部,就像我上一个自然段说的。达马西奥谈论大脑的科普书倒是很重视这个问题,但他最近的一本书《万物古怪的秩序》中也没有说清。这本《大脑传》倒是给了我一些启发。

大脑传读后感第九篇

如果从分类来看,笔者认为本书应该归为科学史性质的书籍。围绕大脑,或者说更广一些的神经系统书籍并不鲜见,本人不多的阅读里能够想到的就有4-5本可以归于此类。但是与此前几本阅读相比较,本书给笔者的感觉是全面但是并不深入。“泛泛而谈”或许正是科学史书籍的特点,此前阅读的《量子传》等书籍也不乏这些特征。当然,这样的特征对于科学史来说是非常合适的,大部分读者阅读这类书籍的目的是寻找进入对应领域的契机,因此尽可能覆盖研究的整个领域是这类书籍最重要的目的。本书以时间为序(而不是代表性科学家),对以大脑为名实际上涵盖神经系统乃至更广泛交叉学科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不以代表性科学家而以时间为线索,实际上透露出了神经科学研究的第一个难题或者说矛盾之处:什么是神经科学。虽然本书名为《大脑传》,但是在开篇作者即说明,本书所覆盖内容不仅超过了大脑也超过了人类本身,甚至从整本书的安排看,已经超出了生物体的范畴。神经也罢、意识也好,他们所涵盖的领域之多,涉及的范围之广,让人难以找到一个收束的领域去涵盖他。当然,也不是没有书籍做到这一点,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本书同样也提到的埃里克·坎德尔在其作品《追寻记忆的痕迹》中就以更为收束的笔触介绍了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神经科学之所以涉及范围广泛而难以总结,一个关键的原因就蕴藏在本书中,即它是一个交叉性质极强的领域。早期的意识演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哲学问题,甚至一度走到了形而上学的领域。而后进入生物科学领域,神经科学的研究也非常的多样。从早期的汤与电之争,到中期的还原论研究方法适用性的讨论,再到深入基因领域的研究。可以说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涵盖了物理、化学再最终回到颇为混沌的生物本身,一波三折中成就斐然,但是带来的问题却更加多。可以说神经科学研究是非常典型的知道的越多越疑惑的领域。

这种疑惑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诚如本书所言,在“未来”部分,作者写下了神经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看到从理论上来说,仍然有非常多的理论问题需要厘清。但是神经科学已经迫不及待地走向应用领域。在还原论地支持下,事实上需要对尽可能多地神经元和更多的神经递质展开研究、绘制其生物图谱,但是这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人类自身的神经元图谱何时探寻不得而知,但一些简单哺乳动物的神经元图谱绘制就足够研究人员“喝一壶”。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我们对这些尚未明确的理论进行运用。可以说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为名的一系列运用,正是与意识黑箱同步产生的新的黑箱。我们既无法打破人脑与计算机间隐喻的黑箱,同时却又在创造新的黑箱。当我们使用某些一知半解的原理去训练时,我们究竟是在模仿人脑自身还是在创作新的怪物?进化论的研究大抵支持,生物进化并不是工程师模式,并不是为了特定模式设计某些生物物质,因此还原论的思想能够运用在大部分生物研究中。但是反过来,人类以工程师思路设计的人工智能、开发的新算法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它们是否会从设计走上进化之路呢?我们无从回答。谁能知道我们是否正在走进赛博朋克之梦呢?

回到《大脑传》一书,如果说它的“过去”与“现在”部分陈述的是事实的研究,未来部分就是在带领读者一起走入梦境,但是这个由人类自己编织的梦境究竟是美梦还是噩梦,无从知晓。

大脑传读后感第十篇

普书揭示了我们是如何达到目前对大脑的认知状态的,获得了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写得也很有趣,令人着迷。读来有三个感受:

一是刷新了认知,了解到截至2019年科学界对大脑研究的主要成果,这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圆圈,产生了不少诺贝尔奖成果,但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未知;

二是一声叹息,确认大脑研究目前的困难和现有的工具、方法后,我觉得解开大脑之谜,恐怕要以百年为时间标尺,才会有里程碑式突破,人的生命太有限,看到这一天的希望渺茫;

三是解决一些疑惑,一些关于大脑的流行叙事被证伪,很多有关大脑的说法在科学家那里被嘲讽为“巫术”或“神话”。

顺便说一句,翻译很流畅。

简单记录几个阅读中印象比较深的问题:

脑研究需要一场范式转换

大脑研究目前的难度之一在脑部的复杂度和多维度方面,比如绘制哺乳动物突触级完整连接组的计划,目前还没有看到可行的希望。各国提出的大脑绘图计划,主要着眼于数百万神经元为单位的宏观层级,在神经元层级的微观连接或突触级的纳米连接,目前科学家绘制的完整突触级神经系统连线图,包括秀丽隐杆线虫(302个神经元),一种海鞘的幼体的脑连接组(包括177个神经元和6618个突触),果蝇幼虫的脑连接组(1万个神经元)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经完成70%,估计可能还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而人脑,据估算有近900亿个神经元、100万亿个突触和数十亿个神经胶质细胞,目前还没人有方法去挑战。

绘制图谱是一回事,理解脑的运行机制又是另一回事。在脑科学中,一直有脑活动是局域化分布,还是分散式分布之争。前者是一种功能定位论,一种由来已久、大家普遍持有的观点,大体上是将脑比作一台机器,不同的部分执行特定的任务,各个部位有各自的特定功能。虽然一些研究表明脑的功能存在明显的定位性特征,但研究也发现,比如记忆,虽然个别细胞在记忆的形成和唤起中或许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记忆并非位于某个单一的位置,记忆通常是多模式的,涉及地点、时间、气味、光线等诸多元素,而且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分布在大脑皮层中。正如科学家所言,“如果齿轮受损导致钟表报时错误,不能由此得出报时的是齿轮这样的结论”,我们的一些局部研究成果,充其量只是确定了哪个部位对功能来说是必要的,而且通常只是表明了部位与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脑的运行通常不是一个局部部位,而是大量的神经元网络的参与。

现在回头看这些内容,依然觉得处处都是迷雾。正如书中所说,尽管科学家们不断生产出海量数据,但“大数据不等于知识”,每一次技术上的突破都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暴露出隐藏的变量、机制和非线性关系,把问题的复杂度提高到了新的水平。脑研究需要理论概念和模型的重大突破,相当于科学的范式转换,才能看到新的希望。

对“脑就像一台计算机”的批判

目前,“脑就像一台计算机”这个隐喻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这可能正在失去解释力。虽然计算机人工智能最近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计算机深度学习程序的惊人特性在本质上就是涌现属性,而设计这些程序的人根本无法解释这些特性”。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如何运行其实处于“暗箱”中,计算机专家也并不确切知道,如果将脑神经系统的功能解释为涌现属性,相当于将科学诉诸于玄学,对脑研究的突破并无帮助。

这里还要说一下人工智能是否能产生意识的问题,这本书的解释是,首先我们对意识如何运作很无知,另外,即使是最简单的脑,其复杂程度也足以令我们目前所能想象的任何机器相形见绌。人工智能意识产生的奇点在未来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里,都只会出现在科幻小说里。

还有脑机连接是否能进行心智转移?书中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心智不能上传到某个设备或另一个脑中。现在的假说中,脑和心智是一回事,并不像计算机中软件和硬件可以分开,我们的脑和心智是由最好被描述为“湿件”的东西组成的,其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和事情正在发生的地点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即便假设有这种可能性,前提也是要能建立一个令人满意的神经系统活动模型,以及更复杂的思想的模型,这在目前的科学中还遥不可及。

脑成像技术能证明什么

目前最有影响力的脑成像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带来了不少激动人心的新闻。但要记住,首先,科学家看到的脑活动,只是血液氧合水平差异在屏幕上的呈现方式,脑不会发光,fMRI扫描的脑既不是计算机,也不是神经网络,而是一个腺体。而很多科学家对fMRI数据的解读已经提出质疑了,他们认为,fMRI提供的是一种测量脑活动的替代方法,它测量的是大片脑区的血流量,尽管血流量和真正的细胞活动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血流量不是细胞活动。fMRI的根本性弱点还是太粗糙了,无法让人真正理解脑的计算活动,不管阳性还是阴性结果都不能马上信以为真,甚至有的科学家说,“形成条件反射了,看到带fMRI这个词的东西就不信了。”

“裂脑”患者也让人印象深刻,所谓“裂脑”,就是将连接左脑半球和右脑半球的胼胝体切断。对一个患者的研究发现,两个脑半球可以各自独立地存在,一个能说话,另一个不能,但两个都能听、能看、能识别物体并对问题做出回应,而且左右半球间仍然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信息整合。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能够相当正常地生活。

由此得知,这种观点——认为我们脑的左右两边是高度分化的,有着不同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右脑”更有创造性,“左脑”更有逻辑性等等——都是错的,事实上,除了语言能力位于左脑半球和情感反应倾向由右脑半球负责外,两侧脑的功能并没有明确的根本性差别。脑不是作为两个分开的部分各自运行的,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运行。通过某种我们未知的方式,意识在本质上实现了统一,但它在裂脑患者中可以被分割。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