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王树村自述》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作者王树村通过自述,讲述了他为何选择研究民间美术的原因。他认为民间美术是传承和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通过对民间美术的研究,他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中国传统艺术,让这些珍贵的艺术形式得到保护和传承。
《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王树村自述》读后感(一)
姜彦文老师回忆王树村先生,说:
“从招待所去参加研讨会的路上,玉东一直在用摄像机跟拍,想能多留下些王先生的影像资料。他转身对玉东说,别拍了,那都没用。态度有些伤感。”
但临终前两个月,王先生还是决定留下些文字。2009年8⽉1⽇,罹患肺癌六年的王树村于病榻前开始撰写回忆录。每天两千字,直⾄逝世前三天,从未间断。
十五年后,这本《王树村自述》终于出版了。
今人写作,或为评职称,或为讨好要人,或为迎合读者,或为上东方甄选,或为……王先生的临终绝笔,肯定是没有这些了,一切都无所谓了,他只是想留下一些东西。这或许就是古人说的“为己之学”吧。所以,读此书的时候,我只觉得字字句句结实,仿佛刻在青铜器上,有一句是一句。
薄薄的书里有很多料。王先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守护神,也是很有趣的人。他还是个大厨呢,爱吃王八。书里那些真诚帮过他的普通人的故事,尤为动人。
责任编辑月移说,护封60克棉纸“柔若蒲苇”,内封210克古沉香纸“坚如磐石”。我联想到的则是匡笑余的歌:
脆若裂帛,记忆之茧。
意思是一样的:民间艺术又脆弱又珍贵,需要我们呵护。
需要朋友们的呵护和推介。
《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王树村自述》读后感(二)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民间艺术更是别具一格,内容丰富多彩,是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积淀,是民众智慧的创造,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
民间美术也属于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拥有精湛的技艺,受到世代人的赞扬,王树村老师这本《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王树村自述》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艺术家的灵魂自传,是民间艺术守护者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坚持的象征。
本书作者王树村,被誉为“年画抢救第一人”,他在这本书中,用真挚而深沉的笔触,回顾了自己与民间美术的不解之缘,以及他为何对此投入了毕生的精力。
从北方年画艺术之乡杨柳青起步,历经战火硝烟的天津,最终扎根于祖国的大地。他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而这部史诗的核心,就是他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与守护。他的艺术之路,从未离开过民间美术的滋养,也从未停止过对民间艺术的探索与传承。
这本书中,王树村详细回顾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从他的童年开始,就深受杨柳青年画的熏陶。他从中汲取了艺术的养分,也深刻感受到了民间美术的魅力。这种魅力,不仅仅在于其形式与技巧,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这种底蕴,让王树村对民间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为此投入自己的一生。
当然了,王树村对民间美术的研究与传承,并非一帆风顺。在炮火连天的年代,他不仅要面对生活的艰辛,还要努力保护那些珍贵的民间艺术资料。但他从未放弃,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民间艺术的生命力,也证明了艺术家对文化的坚守与执着。
作者在晚年时曾说:“我们谈画也好,我们看这些画也好,我们写这些书也好,也就是告诉世人,中国还有这些东西。他们后人就会有慢慢的印象,不能光看外国的卡通,要看看中国的民间,中国的文化。”这段话,不仅表达了王树村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深沉情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中国的民间艺术,让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
本书不仅仅在于它所记录的历史与故事,更在于它所传达的精神与情感。王树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而民间艺术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只有深入了解并热爱自己的文化,才能真正理解艺术的真谛。
如果您是美术爱好者,尤其是民间美术的爱好者,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要错过,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热爱艺术、热爱文化的人阅读的书。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个艺术家的心路历程,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对文化、对艺术的深沉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与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并热爱中国的民间艺术,让中华文化的瑰宝得以传承与发扬。
《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王树村自述》读后感(三)
过去,每到春节,很多人家会在门上贴上年画,显得非常喜庆。只是现在很少看到了。 不过,有一个人的一生为年画而生,被誉为“年画老人”,他就是王树村老人。 王树村老人出生于年画之乡天津杨柳青。他从12岁就开始收集年画,70多年间,他收集了17000多件年画粉本和画版。 他以一己之力,用自己的双手和著作,保存和发展着中国民间年画。 他出版了70多部关于年画等民间美术的著作,多部获得图书奖项。其中,《杨柳青年画资料集》获德国莱比锡书展银奖,《中国美术全集·石刻线画、民间年画》获国家出版金质奖,《中国民间四百宝相》获第十一届图书奖等等。 《中国民间美术史》,全书达七十余万字,一千多幅珍贵图片,被称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全面研究中国民间美术发展的权威专著,填补了中国美术史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空白。” 很多时候,人们对他并不理解,总有人问他为什么放弃美术而去研究小众的民间美术年画。 现在,《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 :王树村自述》出版了,以此纪念王树村老人。 为何要研究民间美术呢? 老人总是这么回答:画画是画家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年画则是大众情感与生活的体现。 老人出书,一是他从少年时代就受到“勿忘国耻”“发愤图强”的爱国教育;二是受家乡环境影响,担忧中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将来会遭到弃置,会断代、失传。 王树村年少时看到日本出版的关于中国文化艺术图册,他就发誓要自己编书出版,以雪此耻。 然而,受时代、人力、物力的影响,再加上古代关于年画的资料少之又少,编书差点儿成为泡影。 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他接触了大量关于年画等民间美术,他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收藏起来。这才有了后来的著作。 可以说,他个人的年画史,从一个侧面印证了20世纪中国民间美术传承与保护的历史。 在这本书中,除了老人自述的为何研究民间美术之外,还有王树村老人收藏的部分民间美术珍品,配有精美图片及文字说明,帮助读者很好地理解这些民间美术。 先生虽已去世,但他的著作及藏品却是无价之宝,他为艺术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王树村自述》读后感(四)
提及民间美术,我们想到的大抵会有很多具有年代特色的画儿,在王树村所写的《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王树村自述》让我们看见一个执著探究的人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坚持与努力,用自己的一生给我们呈现了如何去进行的研究民间美术,为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了毕生精力,成为中国民间美术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在书中作者在时间脉络下给我们呈现了他研究民间美术的点点滴滴。从历史中的民间美术进行讲述,去让我们了解其发展脉络。它自宋代开始兴盛,并形成宫廷、文人和民间三足鼎立之势,在宋代山水与花鸟比重较高,而到了明清两代宫廷美术是以特种工艺和西洋画突出,文人画额是以山水为正宗,到了晚清出现了另一大主流也就是民间美术,这也是作者想要描述的话题。
作者以其自述去讲述他的成长环境,以及与民间美术的缘起,自小在私塾中对美术感兴趣,后拜师学年画,他为谋一技之长向画师闫文华学人物画,后来在历史时代背景下,作者常是日活旧市场的游客,看到日本出版的关于中国文化艺术图册,生出日后编书出版的念头。
无论是学绘画,还是在东北大学上学,写小文章,作者对于民间美术的的念想一直未曾泯灭,觉得鉴于中国美术史中民间美术是一大空白,还没有史学家填充,所以想自己去做。在废品站收集字帖木刻还是拓片,水陆画,传真画像等,为完成自己的志愿去收集整理研究,后到《美术》杂志社工作,基于环境利于其进行晚间和假期进行民间美术研究,更让其一直在持续进行中。
作者在参演活报剧拜师张喜恩,在这个老艺人的传递下,听画神佛的技艺和常理,那些不见画史文字记载的美术理论,对于作者编写中国民间美术史有了第一手资料。在乡下的日子塑神秘谱是师傅张喜恩的张家祖辈传下来,认为在自己手上也没有用处,让作者收下,以此更增加民间美术的种类,对于民间美术,除了和民俗相关题材,大多是宣扬宿命论和道释民间神仙之类图像,书中也将其呈现出来。
作者在后来研究和创作艺术活动限制松了之后,根据过去收集的民间年画艺人高桐轩的画和他的生平事迹,传说故事等,写了一本《高桐轩》。
作者那时的时代背景中所搞的研究工作属于典型的“四旧”,虽然领导对其持宽容态度,但有时还是叫他不要搞了,基于环境对于这些物品的抵制,毁了很多民间的旧物。作者跟随着自己的工作经历勾勒了想不同地方与民间美术的相遇,比如考察莫高窟,去麦积山和炳灵寺,到耀县的药王山,去看望了画家石鲁以及他的夫人,后又结识了因为研究壁画上的古代建筑和研究出图彩陶图案花纹的青年。
当时任职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对于这些民间文物,提及要好好保护它。基于这份支持,作者在研究民间美术的道路上能够更好的前行与探索。
整本书以作者的自述其如何去研究民间美术,以及其中结合时代背景下的一些所见所遇以及收集和研究的艰辛进行了时间线的串联,书中呈现了众多收录的民间画作,有各种形式的,比如说绣品画、石刻线画、纸笺笔绘等。书中附了作者著作的目录,有各类民间美术的画卷,看完整本书,有一种看见一个人的一生呈现的状态。
看似是对各类画作的收集研究,更是一个人对自己追求和探索的合集,它不像故事集那般引人入胜,但是有其作为某一个领域的成列感。
《我为何研究民间美术:王树村自述》让我们有这样一个脉络感去思考作者写书的缘由以及带给我们的一种触碰,比如说对于研究情境的好奇,又或者对其中某个画作的好奇,它看似只是一页薄薄的的呈现,但其中更像是作者透过经历和生命体验的描述去讲述那个隔着单纯物品的珍惜和存在的不易,能够见到它们隔着时空的岁月,就像我们每个人对于自己所在摸索和坚持的事物,你所赋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