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读后感100字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2 07:35:20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5-02 07:35:20   小编: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是一本启发人心的书籍,作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和选择。通过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经济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行方式,以及如何利用经济学的思维模式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推荐给任何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的精彩之作。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读后感第一篇

全书整体一般,平平无奇。

不过在讲美食“吃的好,除了香蕉”那一章里有一个有趣的观点。 收入越不平等、贫富差距越大的国家,越容易有美食,因为富人对美食的消费需求,更容易促进优质美食的产生。穷人更容易被雇来为富人的需求服务,且不会有过多的工作时间平权要求。而如果底层人民的工资水平越高,越难雇人来准备食材、烹饪食物、提供餐饮服务。所以为什么中国这么多美食,而欧洲那些高福利国家几乎都是美食荒漠。这让我想起在《燕食记》里,旧时候的大户人家里八珍玉食、饕餮盛宴,当家奴仆里在饮食一道的人才辈出。而革命后,越平权,美食水平越下降。 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世界各地的街头流动小摊上总是容易有美食?此前我也为此困惑过,但不曾细想,而本书作者从店铺租金的角度给出了合理解释。租金越高,餐饮店铺的试错成本就越高,赌不起也输不起小众口味的尝试和烹饪方式的创新,只能以保守的态度迎合大众口味,做出平平无奇的菜肴。因此,新奇文化的追逐和烹饪技巧的尝试只会在小摊中活跃生存。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读后感第二篇

很多人都觉得经济学抽象难懂,但其实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比如健身房为什么会推销年卡,其实对于健身人士来说单次卡才是最优惠的,为了表面的便宜而冲动办月卡、年卡,其实增加了健身成本。

每个人日常消费的行为都带着“经济学”,如何不花冤枉钱,不妨来看看这本书——《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这本书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泰勒·考恩的作品,他曾被《彭博商业周刊》评为“美国最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还入选了英国《经济学人》过去十年“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书中内容角度新奇,比如为什么公司会议泛滥又无法提高工作效益,为什么没有办法“少开会、开短会”。对于这个议题,书中作者提供“激进的想法”,最简单的,让所有人都站着开会,会议时间肯定不会太长——除非领导练过扎马步。

其实真正的奥妙在于,“大多数会议都是一种伎俩,用于达成既定目标之外的其他目的。”

对于某些人,“会议通过让他们参与发言,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有影响力的人,从而抵消他们对掌控的缺乏感”。

对另一些人,“会议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合作者而非搅局者的形象”。原来,“开会”的目的并不只是“开会”!

后疫情时代,一方面实体经济受全球经济范围的影响下行,一方面旅游业开始复苏,一打开社交媒体就可以看到“骆驼塞车”等新闻,那说明群众兜里还是有钱的,怎么如何控制自己不乱花钱,把钱花在觉得值当的事上呢?物质商品不再是最重要的稀缺资源,稀缺的是注意力和时间。把钱花在能让你保持专注力的地方,才能让你的钱花得值当!

这本书里还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善用激励措施,掌控自己的生活,如何接收自己的不完美,把劣势变成优势,普通人生活中遇到困惑,作者引导读者一步步找到心中所要的,告诉读者如何得到它,进而慢慢改变你的生活。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读后感第三篇

经济是个人生存的根本,是国家伫立世界的支撑,是全球经济化的擎天柱。

那么,经济是以钱和物资作为基础的。

无论品格高尚、性情淡薄的陶渊明,还是雄才伟略的汉武帝,他们哪一个不曾为生活奔波过。

普通人朝九晚五的工作,难道不是未了一点点生存的根本吗?

那么学习一些与经济有关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通常我们都会发现,一些关于经济或者金融一类的书籍都比较高大上,作为不专业的我们来说,实在是晦涩难懂,难以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这本书,让社会现象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让经济学融入到生活中去,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示例来阐述背后的经济学理论。虽然专业的经济理论我们并不熟知,但是生活中那么通过金钱奖励、销售提成的例子确实熟悉和了解的,通过这些的拆解,可以理解其中背后的理论。

俗话说:金钱能时鬼推磨,钱也许可以换来背叛、鼓励和干劲,但是金钱往往不是最好的激励因素,可以想想之前很火热的传销组织,语言和梦想的激励历练那个是多么的重要。

选择一个好的激励措施是很重要的,那么怎么判断什么的活动适合什么的激励措施呢?

这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就如激励汽车销售员,可以根据这谢谢条件来判断一下:

1. 当任务的出色完成与额外的努力程度相对应时,要提供金钱奖励

2. 当固有的内在动力不足时,要提供金钱奖励

3. 当以获得报酬为目标的工作得到社会认可时,课提供金钱奖励

4. 高报酬往往会让人“窒息”

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因素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呈现激励的最好效果。

中化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每一句传承下来的都是一个人生哲理,正如“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人的外在和精神状态很重要,它向外界传达了你本身的所有信号,同时也是决定你接收信号的一种方式。

就如一个产品的广告和推广,它必须有一种吸人的特质在,才能勾起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有时候投资就是有很大的风险,不会一直稳赚不亏。

而投资自己,让自己鹤立鸡群,则是一个最好的投资方式,在内心的经济学家心中,这是一种发出信号和接受反馈信号的过程。

当自身足够优秀的时候,你便鹤立鸡群,那么你的周围会吸引一批与自己同频共振的一部分人,同时,自己的身价也会随着改变。

永远不要放弃投资自己,只有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经济投资。

理论是基础,实践是行动,当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自如。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在生活中找到不一样经济运用手册,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让自己更美好。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读后感第四篇

“想吃香蕉,我就去买”,这关乎一个经济学原理,这就是泰勒·考恩极具特色经济学著作的一部分。 泰勒·考恩,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更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博客“边际革命”的知名博主。他更是致力于为我们普通读者们写一本更贴近于日常生活的经济学著作,也就有了这样一本《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

在这本书中,作者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思辨才能,往往在不经意之间旁征博弈,把整个经济学世界串联了起来,用一种极为贴近生活的语言把它塑造在我们面前。 对于很多期盼阅读专业书籍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是会失望的,因为他并没有系统性的给我们阐述经济学知识,往往是在作者散乱的行文之中,把相应的知识贯彻其中,也就让经济学真正落实于现实生活之中,成为解决我们实际生活重要的理论。同样的作者也用经济学的理论解释着我们这个社会的运行方式,也让我们对于社会洞悉更为通透。

那我们就回归作者提出的现实问题,关于“买香蕉”又会碰到哪些经济学问题呢?“买”其实是一个购买行为,它是由货币或者其他媒介经由交换而获得,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买香蕉就必然是经济行为了。

其中还会涉及到香蕉的生产、涉及到价格、涉及到市场、涉及到稀缺性、涉及到国民财富。相应的思考也就由香蕉而拓展开来,进入更多的经济学领域。一个最简单的日常行为,其实都是由复杂的经济学理论构筑而成,对于这样行为的深度探索,就是这本书的核心要义所在。 作者在这本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真实的案例,它们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关于它们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也就在作者阐述这些案例的过程中,全面而细致的展示给我们。

当然经济学也并不是万能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经济学家无助的时候。比如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就远远超出了金融学家的研究范围,为什么金融危机不能避免?为什么金融危机屡屡会出现在现实之中呢?在这个世界上,解释我们世界的不仅仅有着理论上的经济学家,还有着超出这些行为之外的经济行为。

所以在这本书中,作者也举例给我们分析了这一部分思考。比如在作者关于“违章停车罚单的故事”之中,他就详细的梳理了纽约市联合国外交官身上的交通罚单对比。而从这些外交官的行为之中,探索他们对于规则的不遵守,也就了解基于他们自身文化之中就有着这样破坏规则的行为,其实也就让我们能够更清晰的明白经济学理论在哪些方面是失效的。

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依然是人的科学,有人的地方必然就有更为复杂的因素,这也是经济学很多无法预测的原因,所以也不要尽信于经济学家的理论,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来思考经济学。

想完整了解现实中的经济学吗?想真正走进经济学的世界吗?那就借用这样一本《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的阅读,从泰勒·考恩的深度洞悉里来了解我们这个社会,来了解我们这个社会运行的规则,来了解社会运行规则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读后感第五篇

谈到经济学,要再次强调经济学的目的不是研究如何赚钱,而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研究,发掘理性决策的科学,它不仅影响到个人决策的作用,更对公共决策的制定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这本书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说法,作者认为每个人的心中实际早已在建立其对经济类型决策的观念,这些观念来源并呈现的方式都是日常化的,来自我们的家庭生活、工作乃至学习。人们常说的“性价比”其实就是你内心的观念对于某件决策的衡量标准。所以,当遇到某项决策时,你首先应该询问的是你内心的经济学家。

在最简单的经济学环境中,我们根本不需要借助任何经济学专家的意见就可以做出决策。如,你想吃香蕉,那就去买;你想要修理汽车、缝补衣物,或者检查排水管道,那就点击手机付款请人来做就可以。

金钱的作用除了物品的交换,还被用来作为激励,驱使人类行为的动力,或者说是鼓励人们做出某种决策而非另一种决策的动机。但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即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金钱买到。我们内心的经济学家告诉我们,金钱买不到爱情、尊重,或者内心的平静。职场人士也都知道,奖金从来不是解决所有职场问题的灵丹妙药。

那么如何有效提升金钱的效能,让其达成我们期望的目标呢?理解与解决这个问题将是这本书的研究核心。书中将使用两个工具来检视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激励的影响力的理解,以及对于人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认知。

何时运用金钱奖励、何时不可运用?怎样在参观博物馆、阅读、听音乐等文化消费的过程中获取最大效用?如何向异性赠送礼物?怎样写征婚广告?去何处以及怎样获得最好的美食享受?怎样让自己的慈善行为更高效?

书中选取的案例都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非常有趣也很实用。以金钱的激励作用为例,书中首先讲了一个“脏盘子的故事”。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经常忽视他们自己的责任,比如吃完饭起身就走,完全不管后续的收拾以及餐具的清洗。然后,我们尝试做一个实验,付钱让自己的孩子洗碗。但这样做真的有效吗?

通常这并不能解决问题,事实证明,这不但不会加强孩子的责任感,反而让孩子认为可以选择不做。贿赂的失败反映了人类动机的复杂性。当付钱让孩子洗碗时,孩子会认为“洗碗只是一份可以赚钱的工作”,而且还会觉得自己对家庭的义务减少了。

反之,如果你告诉孩子,他又义务洗碗,那么他就会记住这句话将其作为自己的职责而必须完成。同时他因此也会相信:“我的努力对家庭很重要。我是家庭贡献者之一。”

案例很简单,其实换位到企业当中同样适用。看懂这个道理,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企业老板从不轻易给员工涨工资,而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去推广所谓的“企业文化”。

金钱在什么时候会在激励上产生重大影响? 1. 当任务出色完成与额外的努力程度对应时,要提高金钱奖励 2. 当固有的内在动机不足时,要提供金钱奖励; 3. 当以获得报酬为目标的工作得到社会认可时,可提高金钱奖励;

总之,现实中金钱往往都不是最好的激励因素,如果你想要掌控更多周围的事情,那么你就要知道如何平衡你所提供的各种激励措施。“认可和尊重、成功和成就”是职场中排名最靠前的两大激励因素。这本书的内容和主题很好,但翻译腔重,文字拗口,略微影响阅读体验,整体阅读下来还是很有收获的。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读后感第六篇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位聪敏的经济学家。

发现他,激励他,助你了解一切‘选择的逻辑’,

你的生活将产生不可思议的奇妙变化。”

这段话来自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梅森的新书《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

梅森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博客“边际革命”的博主,曾入选《经济学人》杂志“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群体智慧》的作者詹姆斯说他是一个奇人:“集经济学家、奇妙有趣的作家与资深人道主义思想家三位于一体”。

是的,梅森教授确实是个有趣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与以往任何一本经济学著作都不同,他是在讲应用经济学,可是他将这门科学融入了日常生活中,用普通人经常会遇到的事和习惯行为,去解析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讲述应该怎么运用它们。

之所叫“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也是因为,梅森教授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为自己的经济学家的潜质,而他要做的,就是引导人们发现自己内在的潜质。

在梅森教授看来,人类行为动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是构成经济推理的基础。

而传统的经济学家倾向于刻板的经济学理论,一旦放到现实中,都会因人这个因素,而出现偏差。

所以,了解人们是怎么看待自己在做的事情和他人在做的事,是件重要的事。

在生活中,激励措施无处不在,甚至有家长把这项措施应用到了对孩子的管理上,这没什么错,因为只有更好的使用激励机制,才能掌控更多周围的事。

但有一点要明白,金钱往往不是最好的激励因素。

比如,家长为孩子做家务提供金钱激励,反而会让孩子进入打工人的角色,而忽略这是自己在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事实证明,不当的激励措施,反而会事得其反,那么,要怎么平衡所提供的激励措施呢?

首先,“认可和尊重”是第一大激励因素,“成功和成就”则排在第二位,这都是免费的,但却是珍贵的。

其次,只有你有很好的衡量和评定工作的标准时,你才可以考虑提供奖金。

奖金的发放要有说服力,因为,资金虽然有很好的激励士气的作用,但也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隐患,你需要证明它的公平性。

最重要的一点是,激励措施要激励的是人们完成任务的内部动机,比如享乐、尊严、成就感等,如果你提供的激励导致:外部动机取代了内部动机,那么这就是个失败的激励措施。

比如:前面提到的,让孩子为金钱奖励而做家务,往往会适得其反。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提供金钱奖励呢?

一是,当员工出色完成任务,成果与额外的努力程度相对应时,可以提供金钱奖励。

二是,当固有的内在动机不足时,可以提供金钱奖励,用外部动机做补偿,以保证任务的完成。

三是,当以获得报酬为目标的工作得到社会认可时,可提供金钱奖励,即社会上已经约定俗成了。

四是,当一项任务难度较高,员工有畏难情绪时,可以使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

但这种情况要谨慎,如果个人能力与任务要求相差太远,“重赏”只会增加员工的无助感,导致不良的结果。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掌控感”,人们对它的追求源自于内心,而掌控感也是改善世界和改善我们自己的重要因素。

我们要如何发现、释放和强化内心的经济学家呢?

善用激励措施,掌控自己的生活。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如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而把它变成优势,如何看待欣赏艺术品和阅读书籍等一系列普通人会面临的困惑,引导读者一步步的发展内心真正想要的,以及该如何得到它。

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应该学习的经济学,因为,它能改变你的生活。

发现你内心的经济学家读后感第七篇

初看这本书的书名,就瞬间被吸引住,不禁忍不住问自己:我内心也有经济学家?那它会是什么样的呢?

当我真正开始看这本书,说实话一开始有些难受,可能是对经济学的刻板印象的恐惧所致,总觉得经济学是个很高深的概念,与我们的生活相差甚远。

可书中的每个小标题都吸引这我,提醒着我必须坚持看下去,催促我在书中去找到脑海中众多问号的答案。

沉下心来,发现这本书真的没让我失望,书中提到的案例,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常常遇到的问题,其中的原因和方法都讲得通俗易懂,有理有据。更重要的是,它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直击事务的本质。

比如,书中说,经济学的核心不是货币,而是激励。初看这句话,真是被刷新认知了。

作者进一步解释,激励是驱使人类行为的动力,激励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建议、微笑、赞美、或一生相守的承诺。

这让我豁然开朗,不禁忍不住问自己,是不是不一定非得有很多钱,才能过得幸福?

答案是肯定的,作者正是想通过本书,教会我们更好地利用激励机制,做出更好的决策,从而获得更美好的生活。

你尝试过用付钱让孩子做家务吗?我曾经就尝试过,用金钱奖励的形式来鼓励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

结果你猜怎么着?一开始孩子挺有兴趣,觉得自己可以有点小钱,可没过几次,孩子表现的越来越不积极,他们要先经过决策,是出去玩还是挣点儿小钱,到最后干脆就不干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读到书里《脏盘子的故事》,简直是醍醐灌顶。

作者解释说,人类动机是复杂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做事,既会受到外部刺激,比如金钱,也会受到内部的心理机制推动,比如尊严、责任和享受等,还会因为事情本身的兴趣,而决定认真去完成。

但有很多事情,我们决定去做,靠的是内部动机的激励,报酬、金钱反而会导致外部动机取代内部动机。

父母付钱激励孩子洗碗,就把这件事变成交易。交易市场是相互选择的,他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

另一方面,父母成了孩子的老板,而不是遵守和忠诚的对象。

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没有清洗盘子的义务,不断不能激励孩子做家务,这种方式还会某种程度破坏家庭团结。

所以付钱激励孩子洗碗或者做家务,我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么如何才能鼓励孩子做家务呢?

就拿洗碗为例,我们要告诉孩子,他有义务洗碗,孩子就会记住这句话。

他会觉得洗碗是自己应尽的职责,他会相信“我的努力,对家庭很重要。我是一个贡献者”。

更神奇的是,孩子还会尊重父母,认可父母的领导地位并服从父母的安排。

告诉孩子做家务是义务,孩子或许常常可以做,但并不一定每次都做或者能做得很好,靠什么来激励孩子持续做好家务呢?

说教让孩子懂得自己有义务分担家务,作用也会很有限,真正激励孩子持续做家务的方式,是赞扬孩子做家务的才能和天赋。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一项研究讲学生分成2组,一组教导学生保持清洁,另一组称赞孩子是个爱整洁的人。研究结果显示:赞美让垃圾收集量增加了3倍,学生整理方面做得更好。

这是因为称赞让学生感觉自己是爱干净整洁、有责任心的人,这对他们有益,激励内部动机去付出行动,而责骂或者讲道理,很难让学生在内心建立这种形象,内部动机无法被激发,表现出来的就是得过且过,没有改进的动力,也不会付出行动。

看来金钱并不是万能的,这句话真的没错。金钱在哪些时候有用呢?

2.哪些时候金钱激励有用?

第一种,这件事有很多人能做,但要出色完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个时候金钱激励是有用的。

比如文书工作需要专心致志,文件归档每个人基本都可以做,但干这件事很枯燥,要做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果公司为了文件归档效果最佳,对工作结果分三六九等,并针对做得好的给与金钱奖励,我们就会加倍努力,这是被实验证明有效的。

第二种,当固有的内在动机不足,要提供金钱激励。比如你喜欢做菜为家人烹饪美味佳肴,你的妻子喜欢整理清洁。那么不需要花钱让你去做饭,也不需要花钱让妻子整理这个家,你们内在动机很足,都很积极主动去做。

但反过来,可以花钱激励妻子做饭,花钱激励自己做家务整理。这会有一定效果。

第三种,当获得报酬的工作被社会认可,可提供金钱激励。一个聪明的18岁女孩子,她很乐意去书店工作做兼职挣零花钱,但却不乐意在家洗碗,挣父母给的钱。

第四,如果一件事风险很大,金钱激励就会失效。我如果投篮投中可以得到100 美元,这有足够的吸引力,但50美元我也很乐意接受。但如果有人威胁我,没有投中就会被砍头,那我就不确定在投篮时会不会有好的表现。压力大很让人失去掌控感,失去掌控再用金钱激励,就很难得到想要的效果。

如果我们没有按计划健身,就需要赔钱给对方,这能让我们坚持健身吗?答案是不能。

实际上这样的安排会让我们厌恶健身、远离健身房。

一旦我们将健身变成一种义务,就不会再喜欢健身,我们感觉被控制了,因为不健身就会让我们蒙受经济损失、甚至是感到羞辱,我们迟早忽略健身的好处,抛弃健身的想法。

事实上,对过程的控制是我们健身失败的根源。这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把控制欲放在一边,去享受健身的快乐。

比如挥汗如雨时身心的舒畅,去感受每一个毛孔的呼吸;

去大自然中跑步,感受风从耳边呼啸而过,闻一闻风中的花香、草木香;

去人群中散步,观察行色匆匆的人,揣摩他们脸上的表情变化;

去海边游泳,体验最原始的身体舒展,全身沐浴在海水中的服帖;

不要去管效果如何,减肥多少斤,尽管去体验自己的心情,去享受过程,就算哪天想偷懒也没关系,给自己放个假,第二天继续运动。

不要因为今天偷懒去责怪自己,这样只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些不好的感受,都会让自己对运动望而却步,潜意识深刻的恐惧,每次靠意志力越坚持越痛苦,自然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去享受,去奖励自己,去感受身心运动的舒畅,身体会记得这些美好的感受,这就是坚持下去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当我们越享受过程,对这件事越来越有掌控感,就越能坚持下去。

只要我们留心,生活中处处都是经济学,特别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从前的许多迷茫、比如如果设置公司的奖励机制、如何鼓励伴侣做家务、如果激励孩子学习以及参与家务中来,以及如果让自己更有动力坚持锻炼和学习,等等,一下子似乎找到更多的解决办法。

它真的是本很有意思的书,深入浅出、不懂经济学的我也能看懂和运用。真的印证书名,从中我也发现了我内心的经济学家。如果你也有迷茫和困惑,也来读一读这本书,发现你内心真正的经济学家。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