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强调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作者提倡陪伴式成长,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进步,相互学习。通过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孩子可以更好地成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可以不断改进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这种亲子共同成长的方式是非常有意义和值得倡导的。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一)
嗨,你好,我是安然。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二)
Day18/21 【21天阅读挑战】 【书籍名称】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美]苏珊・施蒂费尔曼 【阅读感受】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想教育好孩子就要从自己做起。你的一言一行,孩子是看在眼里的。孩子是通过模仿你的行为,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案例,能现学现用。要教育好孩子,书中还揭秘了两个小窍门:①与孩子们交流时,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陪伴他们,陪伴孩子,包括提供支持和立下规矩两方面。②育儿也是一个自身成长的过程,你的孩子就是你最好的老师。 【书中金句】 1,每个孩子都会令我们有机会面对自己思想和内心黑暗尘封的角落,为我们创造恰当的条件,让我们学会怎样从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更开明,更充实的生活。 2,孩子有隐痛时,其实你也做不了什么,只能陪伴在孩子身边,避免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隐痛。 3,人际关系的四种模式:被动模式、攻击模式、被动攻击模式和自信模式。 【下一步行动】 本书让我再次感受到同理心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多用同理心去看待同事。 【每日一句】 在生活中保持好奇、兴奋、热情,我们来到人世世间是为了享受生活,而不是削尖脑袋拼命向前挤。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三)
刚开始在妈妈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是因为 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句话,我选择了这本书,现在书只读了一半,但我获益良多。
说实话,自从有了孩子,给我一种感觉,就是大孩子在养小孩子,那种手足无措或许只有我自己才会知道,现在孩子2岁多了,他会跟我调皮,会哭闹,会不听话,会打翻水盆然后告诉我是爸爸打翻的,不管我怎么询问都是爸爸,我也曾控制不住打骂过他,可是过后我就会后悔,为什么我不能控制一下自己?我打骂过后,他只是内心多了对我的恐惧。。。
在《陪伴式成长》一书中,我知道,育儿不只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精神修行,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要求孩子怎么怎么做,因为他所有做的不对的,不够好的,都是我们引导的不够,其实,孩子是我们的老师。
我们要以身作则,只有自己做的足够好,足够自律,孩子也能耳濡目染。我们不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孩子,而是把他当做成年人来养育,你要相信,孩子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只读了半本书,但对我来说真的获益匪浅,让我学会了,对待孩子要更加有耐心,有毅力,有自律意识,因为孩子,是另一个自己。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四)
在美丽的黄昏,和一条狗并肩坐在河边,犹如重回伊甸园,即使什么事都不做,也不觉得无聊——心里只有幸福平和……
你能猜出这句话的主人是谁吗?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竟是米兰·昆德拉。说实话,我只读过《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这一部作品,阅读体验并不好,因为我没有看懂……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并不喜欢这位出名的作家。但是正是因为我注意到苏珊·施蒂费尔曼《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引用了此句,一下子令我对昆德拉的态度有所转变。因为我相信,一位追求内心平和的人更令人尊敬,更何况他是这样有名的作家。
育儿很无聊?
书归正传,《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我阅读过的育儿书中,唯一一本挑灯阅读完成的。仔细算算,自从生完孩子以后,几乎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觉得白天工作,下班后带孩子,我的时间几乎就这样被占据了,我甚至连刷朋友圈的时间都没有!
书中引用《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人们汇报自己前一天的16项活动中(工作、通勤、锻炼、看电视、吃饭、社交等),体会到的情感。其中育儿为他们带来的负面情绪,几乎超过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活动。育儿几乎要比任何一种活动都更加令他们感到疲惫。
的确如此,这也是我之前的育儿状态,因为我的思想,还有父母、丈夫都认为育儿是一件苦差事。因而,当负面情绪占据头脑时,我们的双眼会被蒙蔽。事实上,当你用欣赏和充满爱的眼光看孩子时与带着批评、批判的眼光审视孩子的情绪、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育儿无需对抗,“应对这一切的秘诀,并不是彻底赶走不愉快的经历,而是与之和平共处”。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五)
女儿六岁多了,看着她每天开心、大笑、生气、伤心,看着她专注的做手工,有时候真的有一种看到自己的童年的错觉。不记得谁说过,如果你的童年有伤痛,养育孩子的过程,很可能会修复这些伤痛。我也一直相信,孩子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让我们在陪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看到缺失的快乐、放纵。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从真实的案例故事解析到沟通练习、实际运用,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更轻松快乐的陪伴孩子,培养自觉、自信、快乐、有爱心的孩子,同时治愈自己儿时未能痊愈的创伤。
那我自己的女儿来说,前段时间做黏土手工,因为一个失误不能容许自己犯错的娃在房间哭了半个小时。我当然希望她每天开心的生活,但是不开心、失败和挫折也是生活常态,如何让她接受并且战胜打击呢?
作者的观点是:为了孩子内心成长,让他们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必须经过否认、愤怒、战胜抑郁、接受现实这四个阶段。
如果在孩子遇到挫折,我们急于帮助他们,无意中也在向孩子透露出自己对逆境缺乏信心。通过想象练习,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深深扎根于泥土之中的大树,十分稳固,也同时能感受到自己心中的力量。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期待事事顺心,而是在遭受挫折时,如何减轻心理压力。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你希望培养孩子什么特质”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类似于对为人父母的我们一次次追问,一次次清晰目标。
我们希望孩子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你自己身上也应该表现出这样的特质,并且以身作则坚持下去。
本书另一个吸引我的观点是:欣赏感谢我们的身体。
我们经常认为身体是理所应该这样,它生病不能正常工作,我们抱怨它不该生病,它累了我们还在熬夜工作,不但不感谢,甚至还责怪它不够完美,因此会有那么多要减肥,要美容。作者提议我们花时间去观察自己的身体,欣赏它,感谢它,我们会通过隆起的小腹看到自己的母性光辉,通过粗糙的双手看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小腿的肌肉看到自己走过的山水……
是的,身体是我们必须去感激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儿女由父母身体而来,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成长,感谢他们和我们一路相伴,成为独特的自己。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六)
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每个人都很忙碌,都有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对于新手父母而言,如何成为称职的,正确的父母?是一个需要深深思索的问题。
说到本书的育儿理念,不得不提及本书的作者:苏珊·施蒂菲尔曼。这是一位育儿育己,内外兼修的一位智慧妈妈,也是一位帮助很多家庭解决育儿难题的育儿师。也许是所处的国度不同,她在书中提出的很多理念都让我感到既新奇又受用。其中有一点颇入我心。即:把孩子当做成就自己修行的佛陀!的确是这样!就拿我一岁半的儿子来说,你永远无法预测下一刻他会带给你什么!也许,你会发现他正在玩马桶里的水,或者正在认真的分拣垃圾桶里的垃圾。正当你要发飙时,他会抬头向你展开天使般的微笑,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劲!So,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放弃坏情绪,面带微笑,陪着他探索,和他一起快乐,还要做好卫生保健工作!谁能说这样的经历不是一次成长?不是一场修行呢?
书中还有诸多育儿理念与我国的传统育儿理念有差异,但读过之后,仔细回味,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值得父母们学习借鉴,如:让孩子体会悲伤的感受。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无忧无虑,笑口常开。但是,生活总会有挫折。面对挫折,是带着孩子绕道而行,还是勇敢面对?苏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果我们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远离痛苦的经历,仅次与此的最佳选择就是全心全意的陪伴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是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快乐时分享彼此的笑容,悲伤时擦去眼角的泪花!
苏珊在书中针对亲子关系,用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比拟:亲子关系就好比是“情感银行”,今天你在里面存了多少,日后你就会拥有多少;如果只取不存,透支的结果就是亲子关系的冷漠与对抗。其结果,是给每一位家庭成员带来痛苦!
所以,多花些时间陪陪孩子吧!读故事,做游戏、唱歌聊天、一起动手做好吃的!孩子也好,父母也罢,家人就是用来关心的。用亲情滋养出的童心一定善良而美好-!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七)
育儿不只是一项成长,更是一项精神修行!”
无论父母是注重孩子的个人发展,还是培养孩子快乐成长,当他们真正面对育儿的现实问题时,往往都会遇到困难。即使孩子相对比较省心,我们仍然需要努力习惯这种日复一日的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生活。从小婴儿到家庭作业的争执,我们一路走来,发现自己必须努力培养出各种新的能力。比如,宽容忍耐,坚持不懈,还有各种耐心。这时我们会发现,交给我们最多的,正是我们的孩子。这本书作者将带我们踏上一段属于自己的旅程,为日常养育子女的过程带来更多的平和、喜悦,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转变。让我们学到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能够帮助你灵活变通,有所选择地做出适应的反应,而非出于挫败、愤怒或害怕而做出反应,从而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讲述一下文章的第7章节“言行一致”,活在世上,想要得到尊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我们伪装的样子真正成为现实—苏格拉底。而对孩子犯错,如果我们能满怀同情地提醒他们想到自己的优点,而非责备他们,会怎样?如果我们意识到,即使我们曾经走上歧路,仍然有人爱着我们,我们会更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想办法做出弥补,重新取得信任。所以我们要做出榜样,始终如一。“一件小事看出一个人”这个重要的基本观点,对于我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假如你在吃晚饭时,电话推销员打电话过来,我们表现得很不礼貌。这时孩子会对我们产生疑问。有一种说法是,你的孩子会促使你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这绝不是开玩笑。孩子会看到我们最好的一面和最坏的一面,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给他们留下印象,所以我们要对我们的行为负起责任来。如果我们能够在品格上做到始终如一,就能让自己成为可靠的北极星,孩子在高尚正直的人生道路上寻找方向时,为他提供值得参考的对象。
精选问题“孩子做错事不应该受到惩罚吗?”
解答:如果我们把一个孩子和他的叛逆行为画等号,会为他带来很大伤害。孩子因为犯错受到评判,训斥,这无法激励他们进步,他们往往会直接放弃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解,因为他们的心变得越来越硬(心理学对于这种情况有一个术语:“冷漠综合征”)我们要提醒孩子,他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让他清楚地看到自己内心是个怎样的人,从而帮助孩子恢复对于自己的信心。比起惩罚的威胁,这种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孩子鼓起勇气去做正确的事情。这不是说我们要完全无视孩子的错误行为。对于犯错的孩子,解决办法是找到根本原因。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没什么关效果,我更加关注的是,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错误行为---解决其根本原因—而不是在孩子表现不好时随意加以处罚。
这本书如果让我全部记住作者的解决方法及策略,那是不可能的,只能遇到什么问题来看书上的策略进行解决问题。这本书更多告诉我们是父母应该怎么做,而非孩子应该如何。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八)
每天面对孩子惹恼你生气的场面时,你是不是觉得很困惑。为什么孩子就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乖乖地吃饭、睡觉和写作业,偏偏跟你逆向而行。
也许你常常认为他行为独特,没有别人家孩子优秀,做事总是慢悠悠。
究其原因,是你把孩子想象得太完美了,想象一下你小时候,是不是也曾被父母定义为难教养的孩子。
《陪伴是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作者是美国的苏珊.施蒂费尔曼,他是“美国在线”的育儿专家,同时也是一名家庭治疗师。
作者认为想要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要做到接纳孩子的个性、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建立真实的家庭环境。
一、接受孩子的独特性,而非改造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他们可能对不同的事物感兴趣。相比于试图改变他们的兴趣,不如鼓励他,提供支持和资源,以帮助他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朋友阿兰的儿子对音乐感兴趣,可是阿兰的先生认为男孩子应该去学运动之类的兴趣班更有用。于是,就直接给孩子报名了篮球。
结果可想而知,孩子每天去上课,都跟父母闹得不可开交。撒泼打滚,哭闹,就是不想去上篮球课。阿兰夫妻认为孩子这是在跟他们作对。
这时候,作为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学习乐器,而不是强迫他们做其他不感兴趣的事情。当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就跟天使一般好教好养。
让孩子如其所是,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形象也会变得优秀起来。
二、注重孩子的进步,而非看孩子结果
当注重孩子的进步而不只是看结果时,父母才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相处,也会变得更有耐心。
冬冬小朋友在做数学题上,遇到了困难,可能犯了一些错误,他努力尝试了多种解决方法,并进行了反思和调整,还是解答不出答案。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给予鼓励和支持,不去专注错误的次数或正确的答案对与否。
冬冬一步步改进并不断尝试,最终也能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方法。
如果父母看到冬冬做错了题,不与孩子共同探讨解题策略、发现错误的原因,还认为孩子学习不认真,那么结果就反之。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孩子成长,父母的情绪也会变得柔和,不会与孩子产生冲突。
三、营造美好的家庭氛围,而非强迫孩子
在一个美好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是可以被父母愉悦的情绪所感染,从而拥有好心情。
5月1日刚好是孩子的生日,父母决定一定要让家里充满和谐、温馨和爱的感觉,让孩子过一个开心快乐的生日。
父母在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时,从早上开始,父母充满欢快的笑声,一起准备早餐,互相调侃、开心地交谈。
孩子醒来时,被这愉悦的气氛所包围,感受到了父母的快乐和幸福。他看到父母之间的深情眼神和真心笑容,他也感受到了父母之间的爱和亲密关系。
这种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感到宁静、安心和快乐。作为孩子,他也融入到这种愉悦的情绪中,开心地与父母一起互动。
这过程中,孩子的天性得到自然的发展,父母在和孩子玩耍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心情。
可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以合作、尊重和爱为基础,而不是通过强迫和指令来管理孩子。
育儿不只是简单养孩子,更多的是先教育好自己,修行自己。才能让孩子学有榜样,生命有意义;才能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九)
去年6月份,一则新闻刷爆全网:60岁的萨翠华和女儿同一天毕业,萨翠华获得了医学硕士学位,而女儿则拿下了医学博士学位!当采访她们的记者因为时间太晚而感到抱歉时,萨翠华却说写论文的时候经常忙到深夜,这对她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原本是全职妈妈的萨翠华,因为个人兴趣,因为怕跟女儿没有共同语言,在自己年过半百的时候选择再次踏入校园,熬过了噩梦般的第一个月,她的学习生活逐渐走向正轨,并在4年后顺利毕业。
许多父母,尤其是妈妈都觉得养孩子是件累人的事情,它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我们只能围着孩子转,没办法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用大量家庭的真实案例告诉大家,父母养育孩子,陪伴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长的不只是孩子,更有父母,正是孩子的到来,才让我们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育儿专家苏珊·施蒂费尔曼,同时她还兼有家庭治疗师、作家等多重身份。她的《育儿无须对抗》长期霸占畅销书榜单,而今天解读的这本书《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更是获得了世界各地知名人士和媒体的联名推荐!苏珊·施蒂费尔曼将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内心深处的恐惧、内疚等意识挖掘出来,告诉父母们,不用害怕暴露缺点和不足,只有接纳自己,保持内心的安宁才能更好地育儿育己。
在书中,作者通过三方面来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一、握住应有的权力,当好孩子的船长
苏珊·施蒂费尔曼把家长分为三类:船长、律师和独裁者。
书中是这么描述船长的:冷静自信、态度明确、慈爱体贴,即使做出的决定可能无法让孩子完全满意,但他们还是会为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用大白话说就是,温柔而坚定。
律师呢,就是我们会因为某个问题跟孩子争执,但最后却不给他们意见或者决定,只会抱怨他们不听话,批评指责他们。这对孩子的成长没好处。
独裁者,表面上看着一切他说得算,但只是表面。实际上孩子有1000种方法来反抗你,这变相等于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对还没有成熟世界观的孩子是个非常不利的因素。
那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船长”呢?这就来到了这本书的第二个方面:
二、规则和自由,一样都不能少
首先,要给孩子确定规则。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可有的父母会担心,现在不都提倡无条件养育,让孩子自由发展吗?如果总定规则,会不会对孩子有坏处?其实不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不断告诉他约定俗成的规矩,就像孙悟空每次外出前,都会画个圈让唐僧待在里面,以保证他的安全。我们为孩子定下的规则就是给孩子画了一个圈,一个范围,在安全的范围内,孩子可以自由地进行探索。
从一些小事中我们就能发现,孩子是天然的秩序维护者,他们喜欢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混乱会让他们产生不安全感。欣欣妈哄欣欣睡觉,但欣欣死活不肯睡,还大发脾气。经过询问欣欣妈才知道,原来是不洗澡惹的祸。之前睡觉前欣欣妈都会给欣欣洗个澡,但今天太晚,她就没洗,欣欣因为没有洗澡所以不肯睡觉。
其次,给孩子体会悲伤的机会。父母们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不舍得让他们受到一丁点儿的委屈和伤害,希望他们能够无忧无虑快乐地长大。但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都会经历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与其把孩子放在真空环境中,不如让他们去感受悲伤和难过,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旁边默默地守护他们,陪伴他们。
在电影《为人父母》中,马克斯因为有自闭性社交障碍,被大家排斥。但有人挖掘出了马克斯的摄影天赋,并让他拍摄年鉴照片。马克斯的第一个拍摄对象是正在哭泣的女孩,女孩不想让他拍照,但马克斯没办法理解别人的感受,非要坚持拍照。最后学校决定不让马克斯再当摄影师了。
当马克斯的妈妈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他的时候,马克斯既伤心又愤怒,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继续做喜欢的事。当马克斯问她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时,马克斯的妈妈说:“我只想和你一起坐在这里,一起感到难过。”许多时候,我们都应该把感知悲伤难过的机会交给孩子,而不是替他们包揽,这样孩子才能成长。
最后,走出内疚羞愧的陷阱。当我们接收到更科学的育儿方法时,就会忍不住对过去的自己表示自责,不断在心里批评自己。没有人是生来就完美的,我们只要明白,我们在努力做到最好,这就足够了。
三、告别完美,解放孩子
闺蜜怀孕的时候,每天都在畅想自己的孩子肯定是温和、安静、聪明。但现在她面对那个爬高上低,到处捣蛋的女儿,总是会感到烦躁和失望,因为这跟她想象中的孩子差了十万八千里!
其实许多父母焦虑的原因,就在于现实中的孩子跟他们理想中的“完美孩子”有差距,这就让他们觉得失望,不舒服,并且想要扭转这种局面。但与其盯着孩子的“缺点”,不如多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即使他们跟我们最初的想象不同,但他们仍然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纪伯伦在《论孩子》中说: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四、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学习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就是模仿,模仿对象主要就是他们身边亲近的人,父母高居被模仿对象的榜首。他们会模仿我们说话走路的样子,接人待物的方式,甚至是思考解决问题的模式。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那我们就要先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礼貌懂事,那我们就不能整天把脏话挂在嘴边;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坚持原则,那我们就不能朝令夕改,没有主见……
每个孩子都是疯狂攫取能量的树苗,而能量的好坏则要靠父母来决定。
如果你家的孩子总是无理取闹,不听道理,又或者敏感脆弱,没有自信,又或者叛逆难沟通,那建议你看看这本《陪伴式成长》,它带给我们的是渗入生活点滴的育儿理念,不仅仅能够帮助你的孩子,更能帮助你不断成长和进步。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十)
育儿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你满怀信心地准备了非转基因的有机炖菜作为晚餐,然而你的孩子提出要求:“我想吃黄油意大利面!”一切都混乱不堪。摸摸沙发垫下面,天知道你会发现什么腐烂的食物。一切都令人筋疲力尽。一位母亲告诉我,她毕生最大的愿望,仅仅是不受打扰的一夜安睡。
我们之所以很难接受孩子本身的样子,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有问题,而是因为我们会把这个真实的孩子,与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孩子相比较。
我们让孩子开始写作业,完美孩子会说:“谢谢您提醒我!”而真实的孩子,会坐在电视机前发呆,当我们不存在。完美孩子彼此能够友好相处,互相拥抱,分享玩具和最后一块蛋糕。而那些真实的孩子——嗯,估计你也能想象。
虽然孩子达不到我们的期望会令人沮丧,但我们之所以失去冷静,其实不是因为他惹人生气或不听话。我们失去冷静,是因为我们认为他不应该惹人生气或不听话。
我们之所以难以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无论他究竟是什么样子),原因在于,只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完美孩子,与眼前这个有血有肉的孩子区别很大。
只有当我们真正搞明白,孩子令人烦恼的行为也有其原因,才能抵消这些想法的负面影响
很少有人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完美避开意料之外的坎坷曲折。
顺其自然,与孩子们一起享受当下的生活。
如果我们把孩子视为帮助我们满足自尊和带来好心情的工具,同样会对孩子的实际状况产生抗拒心理。儿子在比赛中打入制胜球时,我们会因为看台上其他家长赞赏的目光拼命地表扬他。女儿在聚会上对客人彬彬有礼,大家都表扬她是个很有礼貌的小女孩,这令我们的虚荣心得到过分的满足。如果孩子有才华,性格好,得到人们的认可,我们为此感到高兴。但孩子们总能很敏感地感受到我们的心情,他们希望得到我们的认可,完全懂得游戏规则。如果我们为了自己感觉良好,需要他们表现出某种样子,就会令他们感到受伤,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对于他们的爱和接纳是有条件的。
接受孩子的实际状况,会令我们认识到,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我们才不会依靠他们来弥补不安全感,也不会要求他们对我们的感受负责。这样我们就不会在意那些根据孩子的成就来评判我们的眼光。这一切使我们能够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在育儿过程中能够陪伴孩子自由地发展他们的天性。
如果希望把孩子养育成我们喜爱、钦佩的那种人,我们在生活中至少要努力示范我们希望他们拥有的美德。
享受与自己相处的时间,远离外部刺激,对于我们的幸福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孩子学会独处,他们将永远感到孤独。只有当我们对于自身状态真正感到从容时,才能吸引并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
很多人即使明知和结婚对象谈不上心心相印,仍然会与对方结为伴侣,只是因为他们无法适应独处。但仅仅是另一个人在身边,并不能缓解寂寞。我有很多已婚的客户,即使每天晚上都与妻子或丈夫同榻而眠,还是经常对自己的孤独感表现出强烈的意愿。而且通过追求别人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带来另一些麻烦。
如果你希望孩子无须通过某些人或事就能感到快乐,关掉家里的电子设备,时不时尝试一下“什么都不做”。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再次体会数字时代来临之前,人们怎样通过简单的方式享受生活,感到满足,看看这样做有何效果。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找到自己的热情和目标所在,我们必须对于他们选择的路线保持开明的态度,而非强迫孩子朝着我们喜欢而他们不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
让你的孩子有机会走出传统的教室,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些爱好也许当时看来没什么意义,甚至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听从自己内心的渴望,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也很是不可思议。只要我们着手去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魔法。
让你的生活充满意义,注入学习的热情,也让你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追求同样的目标,帮助他们远离倦怠、冷漠和不安,让他们尽情追求能够触动灵魂的事物,从而内心充满快乐。
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会感受到无法控制的强烈情绪。
如果未能解决愤怒的根本原因,有时我们会说出或做出追悔莫及的事情。通过威胁或惩罚阻止孩子表现出愤怒,只会把未经疏解的情绪压抑在心底,导致内分泌失调、抑郁等问题。这样做就像储存燃料一样,之后可能会发生更严重的大爆炸。
如果失去冷静,不要为此感到羞愧,我们需要后退一步,确认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找到愤怒的根源。愤怒也许是未经疏解的悲伤、沮丧、压力、焦虑或疲劳的外在表现。除非我们能够理解,愤怒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表现出的症状,而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行为,否则,我们无法减轻愤怒对生活造成的影响。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大发脾气,我发现让争吵双方互相对话,倾听彼此的意见会带来很大的帮助。如果双方都能放下防御心,尝试从对方的角度思考,会更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教会孩子,怎样平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郑重倾听别人的意见。但正如我反复提到的,我们必须以身作则,为他们做出榜样。如果你和伴侣交流时不会正视彼此的眼睛,而是打断对方的话,那么,告诉你的孩子不要打断别人的话,不要翻白眼,也毫无意义。
人类属于群居动物。人们聚到一起时,我们的本能就是建立起联系。
教会孩子怎样与他人交谈,是很有用的,使他们无论遇到任何人都可以沟通交流。
童年是短暂的。在这短短一段时间内,孩子们本应探索世界,研究如何与他人相处,寻找自己的才华,享受乐趣。
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减轻压力。最能使孩子变得坚强的,莫过于和心爱的人之间真诚的交流。
如果孩子与心爱的人之间建立起持久、可靠、健康的关系,就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如果孩子与慈爱的父母之间关系亲密,在他们需要缓解生活的压力时,能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益处。
幸福的关键在于让自己从欲望中解脱出来。
如果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生活本身的样子,就能解放自我,体验真正的快乐。
我们需要在“存在”和努力生活之间保持平衡,这样才能感到快乐,取得成就。
但现代文化环境总是用各种各样的事物诱惑我们,号称能令我们得到真正的快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平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幸福是买不到的。
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当然没什么不对,很多富人也过着幸福的生活,充满爱和欢乐,有着明确的目标。
世间的成功和幸福并不能画等号,心满意足的生活远远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
据称,我们每天会出现6万个想法,其中约有80%是负面的。而且我们今天的思想中,大约95%与昨天、前天和大前天几乎是相同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改变习惯的思维方式,我们每一天都会沉浸在大约45000个消极想法中。我们的基因会浸泡在非常消极的环境中!
消极思维会刺激与焦虑和抑郁相关的区域,就像我们体内的毒药。为了帮助孩子培养出健康的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习惯并接纳我们的做法。
如果孩子看到,我们虽然承认自己感到失望,但不会因痛苦一蹶不振,他们就会明白,在人生遇到坎坷时,继续坚持是怎样一幅画面。等他们自己遇到难题时,也会参考这种处理方式。
真正的幸福深沉宁静,不依赖于外部环境,也并不取决于我们渴望得到的事物或成就。而是令自己沉浸于这样一种状态,将深深的喜悦注入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平凡的日子还是非凡的时刻。
真正的幸福,就是享受生命这个奇迹。
感谢,不是一件可以通过言语教会孩子的事情,但如果我们能养成感恩的习惯,孩子们必然会受到影响。经常表达谢意,可以帮助我们不再把注意力放在错误的事情上,而是赞颂美好的事物。
约翰·戈特曼是一位心理学教授,撰写了多本作品,包括《幸福的婚姻》。在针对婚姻稳定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他找到了一种技巧,不仅适用于婚姻,也适用于其他家庭关系:确定一个比例,五次感谢,一次批评。
他建议,只要做出一次批评,就需要五次积极的认可或感谢才能抵消批评产生的影响。
对我们所爱的人表达谢意,就像机器上的润滑油,能够减少摩擦,让家庭生活更顺利。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十一)
孩子是一面镜子,父母在孩子身上能看到最好的自己,也能看到最糟的自己;能够看到生活中最美妙的时刻,也能看到最可怕的时刻。
有些家庭,孩子出现以后,夫妻的关系更和谐了,家庭变得更幸福;还有更多的家庭,孩子出生以后,家里经常充斥着吵闹声,家庭的幸福指数直线下降。
孩子本是一张白纸,父母往上面添加了不同的色彩,孩子才变得各不相同。有些孩子经常跟父母对着干、无理取闹;有的孩子拒绝跟父母交流;有的孩子胆小怕事;有的孩子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还有些孩子不会好好沟通,只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等等。孩子出现了种种的问题,预示着父母的育儿方法出现了问题。父母需要静下心来,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一本令人豁然开朗的育儿指南。书中蕴含着许多育儿智慧,帮助父母找到适合自己的育儿方法,让育儿的道路变得更轻松、愉快。
陪伴式成长,父母可以疗愈自己,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作者是苏珊·施蒂费尔曼,她是著名的家庭治疗师、心理学家,同时也是育儿专家、国际演讲家和畅销书作家。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书中的精华内容。为了方便,接下来书名简化为《陪伴式成长》。
1)孩子帮助父母修复内心的创伤
父母的童年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时隔多年,父母也许早已忘记童年中不愉快的经历,但是当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在育儿的道路上,父母的许多童年记忆会被重新打开。
有些父母小时候缺少自己父母的关爱,父母总是忙碌,亲子相处的时间很少。以至于父母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相处,不知道怎么向孩子表达爱意。
还有一些父母生长在专制的家庭,什么都是大人说的算,小孩没有话语权,没有自由。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父母,有可能延续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有可能走到另一个极端——给孩子无限的自由。
也有一些父母是在大人的打骂下长大,以前很多家庭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才”。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也可能打骂孩子。
为人父母,有很多难言的痛苦。有了孩子,很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父母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敢于剖析自己,敢于发现自己童年中存在的问题,不要让自己童年的悲剧在子女身上重演。
如果说原生家庭带给我们心理一些创伤,我们不需要去等待道歉,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不需要去复制原生家庭曾经的伤害,相反的,感谢孩子成为我们人生高级课堂的老师,帮助我们自己直面受伤的内心,从而实现自我疗愈。
2)父母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之所以出现一系列问题,是因为父母的养育方法出现了问题。只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就可以缓解孩子的问题。
①做船长型父母,往孩子的情感账户存款
船长型的家长是掌舵者,为孩子提出合理建议,正确引导孩子。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家长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尝试理解孩子,但如果自己的建议更合理时会坚持立场。
亲子关系,就好比一所“情感银行”,有投入,才会有回报,投入越多,回报才会越多。
②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让孩子爱自己
父母常常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觉得孩子应该学习成绩好、善于交际、乐观开朗、多才多艺。但是孩子常常做不到父母要求的那样。父母会对孩子失望,孩子也会对自己失望。对自己失望的孩子容易丧失信心,甚至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爱。
当父母接受了孩子的不完美,当孩子表现出好的一面,就积极的鼓励孩子、赞美孩子,孩子会拥有更多的自信。拥有自信心的孩子,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绩,更容易拥有爱人和爱己的能力。
③帮孩子减轻压力,让孩子感受生活的快乐
现在的孩子压力比父辈大很多。很多小学生每天上学背着重重的书包,放学后还需要做作业到深夜。
父母帮孩子减轻压力,首先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让孩子愿意主动学习。当孩子独立思考,解决一个个问题,孩子会拥有无以言状的成就感,进而对学习产生热情。学习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如果父母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心平气和的去应对,不骄不躁,孩子的心境也会相对平和,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
3)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①父母和孩子一起培养同理心,这样有利于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具备同理心的人,更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备同理心的人,更懂得善待别人;具备同理心的人,更容易包容、帮助弱者,最终成为强者。
②父母以身作则,远离无效社交、学会独处。
很多父母手机不离身,不停的刷手机,高效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少看电视,少玩手机,首先父母要做到少刷手机、减少无效社交。
③父母和孩子都培养学习的能力,拥有各自的兴趣爱好
父母虽然已经成年,但是也需要具备学习的能力。具备学习力的父母,才能适应变化万千的社会。
孩子具备学习的能力,独自完成作业,不需要大人监督、帮助,学习会变得更轻松、愉快。
④父母除了把注意力放在教育孩子身上,还需要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父母有自己的爱好、追求,孩子也容易被带动起来。
其实看完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审视我自己。我有2个儿子,大儿子上幼儿园中班。大儿子有一些问题,他比较倔强、敏感。看完《陪伴式成长》,我知道儿子的这些问题,其实是我带给他的。因为我是一个倔强、爱较真、胆小脆弱、内向的人。
这与我的原生家庭有关。
我的母亲是个内向的人,话很少。母亲生了3个女儿,不受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待见。母亲在我们这个家里活的很累、很辛苦。
我的父亲不顾家。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只要有空就会去下棋、打牌、打麻将,几乎不陪家里的孩子。每次母亲做好饭,我去喊父亲回家吃饭,总是喊了好几次,父亲才回家吃饭。
后来在我六七岁的时候,父亲腿疼病严重,家里的重担全落在母亲身上。母亲要挣钱给父亲看病,还要供我们几个上学。家里的日子很拮据。
我上学的学费很多是借来的,学校也帮忙减免了一些学费。
缺少父亲的陪伴、生活上拮据、寡言操劳的母亲,让我养成胆小怕事、内向的性格。至于我的倔强、爱较真,是因为我想多争得父母的注意,想得到更多的关爱。
小时候的我不知道倔强、爱较真的性格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和不愉快。
小时候,我经常给别人添麻烦。比如说我去亲戚家玩,下瓢泼大雨,如果我想要回家,谁都拦不住我,亲戚只能冒雨送我回家。因为亲戚知道我的脾气,我说的事情死缠烂打也要做到。
小时候的我喜欢跟人争论,常常觉得自己说的是对的,别人说的是错的,固执己见。
现在长大了,被社会上的种种磨平了棱角,不喜欢与人争论,不会倔强的一定要做某件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忘记了自己童年的模样。
现在想起来,觉得儿子目前有的倔强、敏感、爱较劲没有什么不可调节的。孩子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样子。我需要的做的就是高质量陪伴他,让他感受到爱,培养他的自信心。一个被爱包裹着长大的孩子,一个自信、开朗的孩子,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想说:
当家长希望孩子快乐、自信、诚实、有礼貌时,记得自己先做到这些。当家长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做出榜样时,就会发现孩子慢慢成长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样子。
父母可以放下内心的包袱,治愈童年的创伤,与孩子一起成长,变成更好的自己。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十二)
如今,很多职业都离不开培训和考核,可是最重要的生子、育儿却不用,很多人都是不知不觉中成了父母。有人说:“没有经过培训的父母,犹如没考驾照就开车上路”。
在为人父母这个领域,大多数人都是外行,大家边学习边实践,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有人在育儿的过程中渐渐迷失自己,疲惫不堪;也有人通过育儿不断成长迭代,实现完美的蜕变。
《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要告诉大家,父母如何做才能在育儿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本书的作者苏珊•施蒂费尔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家庭治疗师和育儿专家,并出版了畅销书《育儿无须对抗》,同时也是《赫芬顿邮报》和《每周家长指导》专栏作者。
《陪伴式成长》自上市以来,得到了很多名人专家的推荐。包括德国著名心灵导师埃克哈特• 托利,他还为这本书亲自作序;还有获得过七次格莱美奖的加拿大歌手艾拉妮丝•莫莉塞特也对这本书褒奖不断。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开启一场精神修行。
有一种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反观自己的孩子,身上有数不清的毛病。比如该做的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上了几天兴趣班,就找各种借口不想去;说好几分钟后吃饭,等不了就哇哇大哭……
身为父母,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非常苦恼,变得易怒、易躁。
其实,反思一下,你会发现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我们大人也有,比如拖延症、三分钟热情、没有耐心等等。
孩子是父母自身的投射,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父母从镜子里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也是毛病重重,也需要不断修行成长。
凯瑟琳有两个女儿,14岁的埃拉和16岁的谢伊,谢伊在生活中比较懒散邋遢,而且每次要求她做什么事,她总是能找到一大堆借口来搪塞你。
有一次,家里要来客人,凯瑟琳希望谢依能够把自己的房间收拾整齐,可是她却说,客人又不会进她房间,意思就是收拾房间是多此一举。
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很常见,父母说一句,他们恨不得有十句来反抗。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不省心的孩子呢?
其实,对父母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课题,仔细研究一下如何向别人提要求才有效;面对不省心的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上,而不是孩子的过错上,你会发现,自己的感觉会越来越好,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孩子的错误行为简直是上天赐给的礼物,它不仅帮助我们学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技巧,还能治愈我们心灵的创伤,加速父母的成长。
有人说,只有当了父母之后,才发觉自己真正长大了,你会变得更加有责任心,更加有担当。
苏珊和她丈夫在有孩子之前,一日三餐总是随便应付,也不规律,可是她当了母亲之后,就开始按时按点给孩子准备食物。
原来,成长真的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父母为孩子付出的每一次努力,不仅成为孩子的壁垒,还促进了他们自己的成长。育儿也是育己,父母生养了孩子,同时也把自己重生了一次。
很多父母都有完美孩子综合征。
比如我们让孩子倒垃圾,完美孩子会说:“好的,妈妈!”而真实的孩子多半装作听不见。
我们让孩子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完美孩子会说:“叔叔好,阿姨好!”而真实的孩子,会害羞不敢说话。
完美的孩子总是学习自觉,听话懂事,人见人爱,而真实的孩子总是让人各种崩溃。
作者苏珊说:“我们之所以难以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原因在于,只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完美孩子,于眼前这个有血有肉的孩子区别很大。”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不会在家长人设的完美模型中长大。
与其埋三怨四,不如学会接受,坦然面对,与之和平相处,这要求父母学会如此做:
首先,微笑面对,停止抱怨。
一两岁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怕带孩子出门,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还不会自己大小便。
作者的朋友伊莱莎带孩子乘坐越洋航班,孩子在旅行中,肠胃出了问题,尿布都不够用,拉了他一身。
可是他并没有因此怨声载道,愁眉不展,而是与妻子谈笑风生,甚至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经历。
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你自己,换个角度看问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其次,一心一意陪伴孩子。
生完孩子后,很多父母觉得以前安逸平静、随心所欲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每天面对的都是孩子的吃喝拉撒闹。
他们一边怀念以前的生活,一边又必须尽到父母的义务。
想要回到以前平静地生活,关键是做好当下的事情,不要三心二意陪孩子,你的心不在焉,孩子能感觉到。于是他们会采取一切措施,引起你的注意,比如撒泼打滚。
最后,不要依靠孩子为我们带来好心情。
有些父母,总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孩子的成就上,比如孩子考试考了第一名,他们脸上就乐开了花,一旦成绩有了波动,家长就开始变得声严厉色,谴责孩子。
这样的父母,让孩子觉得爱是有条件的,同时,他们也会特别在意,别人根据孩子的成就来评判自己的眼光。
人如果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就如同戴上镣铐在生活,于自己于孩子来说,都是枷锁。
切忌把自己的心情与孩子的成就绑架在一起,虚荣心强的父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什么样的家庭,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里,都藏着孩子的未来。
爱玩手机的家长,孩子多半是手机控;爱打牌的父母,孩子多半是牌迷;爱看书的家庭,孩子多半喜欢阅读。
苏珊认为,“如果希望把孩子养育成我们喜爱,钦佩的那种人,我们在生活中至少要努力示范出我们希望他们拥有的美德。”
这跟中国言传不如身教的观点,不谋而合。
就拿玩手机这件事来说,年龄层趋向越来越小,高铁上,地铁上到处都是低头族,上至老人,下至儿童,人手一机,乐不思蜀。
书里举了乔布斯一家的例子,乔布斯一家每天晚上会一起吃饭,并且同时讨论图书、历史等内容,大家都不会拿出手机和电脑。
患有手机依赖症的人,其实是因为自己缺乏独处的能力,如果父母不能帮助孩子学会独处,他们将会一直孤独下去。
除此之外,想要培养出一个自信、独立、健康的孩子,还应该教会孩子欣赏自己,感恩身体的每一个器官,眼睛可以看到美景,双腿可以走路,双手可以写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像詹姆斯说:“孩子们从来不会好好听从长辈的教导,但他们永远都在模仿长辈。”
受权威式育儿观念的影响,很多父母把亲子关系视作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假设你的孩子经常发脾气,你是通过威胁或惩罚来阻止,还是循循善诱,步步引导,让孩子明白坏情绪的危害?
书中讲述了一个故事,值得每一对父母学习。
一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经常对身边的人发火。他的父亲就告诉他,每次想发火前,就在篱笆上钉一个钉子。
直到小男孩告诉自己的父亲,他已经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父亲说,只要他每一整天都忍住不发火时,就可以从篱笆上取下一根钉子。
当所有的钉子全部取下来后,父亲对他说,你盛怒之下的言辞就像钉在篱笆上的钉子,即使事后道歉认错,给别人带来的伤害依然存在,就像篱笆上遗留下的洞。
于是,小男孩深深地意识到坏脾气带来的恶劣影响。
良好的沟通就像一门艺术,愉悦了自己,也抚慰了别人;残酷的话语犹如一把利器,激怒了自己,也刺伤了别人。
父母对孩子的语言暴力,会成为孩子一辈子抹不去的阴影和伤害。好话不在多说,有理不在高声。
良好的沟通,首先要认可对方的感受,尊重别人的立场。其次,不要侵略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会说话,是高情商的表现。你与孩子的每次交谈,都成为他们模仿的素材,他们会将自己学到的东西用到父母身上,以及其他人际关系中。
因此,教会孩子们沟通的艺术,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所谓的言行一致,就是说到做到!
作者的儿子十岁时,问了作者一个问题,为什么你总是对晚餐时打来电话的推销员很不礼貌。
“如果他就坐在你面前的话,你也会那样做吗?”苏珊说,当然不会。
其实,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
假设你平时告诉孩子不能乱吃零食,可是家里来了亲戚的孩子,你就搬出很多零食给孩子吃。
在孩子心里,这不是慷慨解囊的表现,而是觉得自己的父母说的跟做的完全不一样。
他们会想,“既然小孩不能乱吃零食,为什么亲戚家的孩子来了,你就让他随便吃?”
父母对孩子的教诲,也是对自己的教诲,虽然保持言行一致,需要很强的自律和代价,但是你“言必行,行必果”的态度,就是在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就拿孩子吃零食来说,当孩子问你的时候,你虽然可以解释,对方是客人,要有一定的待客之道。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答案。
按照苏珊的意思,应该这么跟孩子解释:“孩子,你是对的。妈妈这样做是不对的,我感觉很抱歉。”
作为父母,不要轻易地打破约定和规则,不要轻易原谅自己的放纵。
孩子能看到父母最好的一面,也能看到最坏的一面,如果自己不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孩子就会容易往“出尔反尔”的方向发展。
只有我们自己在品格上做到始终如一,才能充当孩子生活中的北斗星,为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指引方向。
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活在世上,想要得到尊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我们伪装的样子真正成为现实。”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孩子们可供娱乐的项目也是五花八门,可是人们并未因此而过得越来越幸福。
苏珊在平时的咨询工作中,遇到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虽然已经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财务自由,可是每天却在抑郁中挣扎。
很多人误以为有了钱,就会得到幸福,其实真正的幸福快乐并不依赖于外界,而是内心的强大。
如何塑造孩子强大的内心世界,作者给出了几点建议。
学会接受,我们无法实现所有的愿望。
苏珊儿子八岁那年,非要让妈妈给他买一副妖怪卡片,哭闹了一路。可是苏珊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超出消费限额,没有给儿子购买。
很多家长也遇过类似的情况,为了哄孩子开心,花点钱又算什么呢?
可是苏珊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他的快乐幸福并不依赖于父母的信用卡。
想要帮助孩子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不是有求必应,生活不会事事顺遂,正确看待挫折和失望,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豁达。
改变幸福设定值。马尔奇•西莫夫称,幸福设定值受三方面的影响:遗传学(50%)、习惯(40%)和环境(10%)。
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悲观还是乐观,基因因素占到一半。可是遗传学家也表示,改变生活习惯可以改变我们的基因。
让基因泡在快乐、健康、幸福的环境里,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习惯,进而更加幸福。
作为父母,哪怕是面对生活的暴击,你的反映和应对,直接影响孩子以后对待挫折的态度。
因此,想要培养出乐观健康的孩子,关键是克服消极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
学会感恩。
心怀感恩的人,更容易发现美好的事物。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找到了一维持婚姻稳定的技巧,这个技巧不仅适合婚姻,还适合其他人际关系中:
确定一个比例,五次感谢,一次批评。意思是,一次批评产生的的负面影响,需要五次感谢才能抵消。
从小鼓励孩子多怀感恩之心,多赞赏别人的长处,不纠结于负面因素,这样才会生活得更快乐。
教育界有句名言:先有关系再有教育,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很多家庭功能失调,亲子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教育和知识,而是缺少深层次的陪伴。
对孩子最好的爱,不光是呵护,还是放手;不光是陪伴,也是一起成长。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去做那样的人。跟孩子共同进步,才是最好的亲子关系。
身价200亿、人称乔布斯第二的埃隆•马斯克曾说,他所有的成就,绝大部分要归功于他的母亲。
他们兄妹三个上大学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兼职几份工作,供他们读书。
如今,他什么都可以给母亲,但母亲却选择在60岁以后,重新回到时尚秀场,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其实,育儿并不会令你停滞不前,反而会助你脱胎换骨的成长。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看见孩子就是看见没有美颜后的自己。
不急不吼,也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那样的人,与其逼孩子,不如逼自己。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孩子。
身体力行,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育儿是一场精神疗愈,也是灵魂的朝圣,我们教会孩子成长,他们教会我们重生。
萌薇,阅读爱好者,手帐达人,多平台签约作者,自由撰稿人。
个人微信号:fmw2018,欢迎豆友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