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的心理课》是一本有关心理学的启示性读物,作者曾奇峰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帮助读者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提高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这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爱好者阅读,也是一本值得每个人在成长路上不断翻阅的好书。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一
这本书太好了,讲得一点都不晦涩,比我上本看的心理学书好了好几个层次,对我最有用的是,不要做100%父母,60%正好,缺口就是孩子成长的口,太好了,我再也不用整天自责内疚不是一个完美妈妈了。
这本书对于看其他的心理书都有指导意义,知道不是所有的心理学都是精神分析那一套,让我对心理学又有了信心,里面的很多话都能直击心灵。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会让你很惊喜,你生活中或者你身边屡屡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曾奇峰老师用精神分析的工具解释一番,新的视觉又来了~有趣真实,换个角度治愈自己,换种方式理解关系和冲突。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三
在对烟囱的喜爱这样的潜意识没有意识化的时候,女孩感受到的仅仅是恐惧。==我对他的恐惧,也许其实是一种喜爱。在我求而不得的时候,我只能选择逃避。 我妈经常借关心我的名义攻击我 记住一句话:一切在程度上有点过度的东西,本质上都有可能是它的反面。==我完全没有感情生活,其实我非常渴望爱和感情生活。所以我的精神世界里过分的在乎爱恨。 当我们跟一个人打交道后有什么特别情绪,就要思考一下这个情绪有没有可能不是自己的,而是他的==他看起来很快乐,但可能他其实很痛苦,原因就是我自从和他打交道之后,就陷入了漫长的痛苦中,他给我带来的,只有痛苦。也许这痛苦不是我的。因为在我的梦里其实是没有痛苦的。 全医生是目前来说最适合我,最对症下药的医生。免费的心理咨询有他不好的地方,专业和用心方面也赶不上付费治疗。和螃蟹断了也好。我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能更加能包容我点。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四
1.当代心理学书,基本对佛洛依德评价就是开启了心理学大门,但是他的学术很多观点无法验证,说穿都是玄学。
2.在玄学基础上作者自己又发挥一层,变得玄上加玄,说女人唠叨是口腔期,佛洛依德本来口腔期也就抽烟,吃东西,喝酒什么的,如果说话都是,精神分析不就更加有用了,分析出口腔期,通通开出证明让他们去做电话销售。
婆媳关系这章也扯的多,一会说把亲母亲的冲突投射到婆婆身上,一会居然还说和想和婆婆有同性恋关系,用冲突模拟肉搏,看来佛洛依德的弑父恋母(女性应该弑母恋父)情结已经与时俱进到弑母恋母了,可以玄上加玄任意发挥,但是这个本质上就是硬套回答,按这个回答基本可以投射在公公身上,也可以套用女婿对岳父岳母,但是现实种另外三种关系加一起,也没婆媳矛盾多,所以这章完全就是瞎扯。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五
在对烟囱的喜爱这样的潜意识没有意识化的时候,女孩感受到的仅仅是恐惧。==我对他的恐惧,也许其实是一种喜爱。在我求而不得的时候,我只能选择逃避。 我妈经常借关心我的名义攻击我 记住一句话:一切在程度上有点过度的东西,本质上都有可能是它的反面。==我完全没有感情生活,其实我非常渴望爱和感情生活。所以我的精神世界里过分的在乎爱恨。 当我们跟一个人打交道后有什么特别情绪,就要思考一下这个情绪有没有可能不是自己的,而是他的==他看起来很快乐,但可能他其实很痛苦,原因就是我自从和他打交道之后,就陷入了漫长的痛苦中,他给我带来的,只有痛苦。也许这痛苦不是我的。因为在我的梦里其实是没有痛苦的。 全医生是目前来说最适合我,最对症下药的医生。免费的心理咨询有他不好的地方,专业和用心方面也赶不上付费治疗。和px断了也好。我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能更加能包容我点。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六
在读。第一次接触有关精神分析的书。这本书让我感觉的是有点以偏概全,强行解释,而且这种解释似乎缺乏一点科学性。或许精神分析就是一个喜欢下定义的心理流派。 另外,文字不优美,比如书中提到对抑郁者的建议是找人玩、找事做,但我不太喜欢这么口语化的表达,有点像口头表达转述成文字的感觉。 还有就是有些表述让我无法理解,比如书里说“情感隔离的本质是对智力的压制。但是后面又说智力缺损,情感表达就是歇斯底里,智力过多,就是情感压制。”所以我在书中打了不少问号。 最后,有一些观点以我目前的认知无法认同。比如说什么“一切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从深层来说,霸凌者和被霸凌者都值得同情。"(excuse me???这似乎是作者为缓解自己小时候霸凌过别人的内疚感而给自己的强行安慰) 当然,这本书有一些观点还是带给我新的领悟,有一定可取性,但是需要辩证看待,不要全信书里的内容。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七
很早之前在接触武志红之前就买了几本曾奇峰的书,后来看了他的视频,诡异的是,没有沉下心看过,只知道做精神分析这一块他很出名。这本书算是第一次沉下来看,跟看武志红的书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他的书更理性,更逻辑性,但是阅读体验很好,他的表达很节制,情感流露属于生硬那种。而武志红则感性很多,同时你可以感觉到在书写的过程中,武志红的情绪也是流泻出来,感受用词很多,整个文本的逻辑也是为了他的感受服务、阅读他们的书籍,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通过这个过程了解自己,认识他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这是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在阅读过程中也在不断回溯自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而这些经历本质上让我觉得有更多的力量面对自己的人生。书里面说,人的最高理想,不死的愿望就是选择成就自己想要过的人生。而所有这些实现过程需要的的力量和能力都在我们身体里,我们应付不了我们的人生,不是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我们的能力被压抑住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认识自己,然后释放我们的这些能力。我艹,这段话莫名热血,可是我清楚的知道这不是鸡汤,这是真正能够发生的事情。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我不完美,我爱我自己,至于你要爱还是不爱,要停止还是继续,请自便,人生总是会滚滚向前的,我恨你,我也爱你。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八
我一直觉得精神分析的知识非常有用,它能让我们对自己、对人性有更多的理解,从而更能接纳自己,也更能宽容别人。 这本书8个章节,其实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潜意识。精神分析针对潜意识工作,潜意识和意识很多时候是相反的,它不容易被觉察,却影响着我们的一切。 2.关系洞察。精神分析是一门关系学,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性关系,普通人际关系,以及关系的丧失等。如果只跟知识打交道而不跟活生生的人打交道,是无法获得人格成长的,获得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去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 3.情绪管理。人难免会有负面情绪,比如抑郁、焦虑、恐惧、愤怒等,我们要理解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的冲突,才不容易被情绪所淹没,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来让自己更舒服一点。 4.心理咨询的一些知识。心理咨询如何起效,咨询目标,咨询设置,咨询中的难题,时间把控等。 一个人的人格事关他一生的幸福和成就,精神分析的知识能让我们知道我如何成为了现在的我。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认识自己,然后改变和接纳,努力改变那些能改变的部分,接纳不能改变的部分,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获得人格的成长。
PS: 这是我读过的曾奇峰老师的第3本书,说实话,没有《你不知道的自己》《幻想即现实》这2本书惊艳,读这2本书的时候,那些充满智慧的句子让我的内心风起云涌,曾老师深情而又深刻,读他的书收获很多,如果能多读几遍的话。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九
为什么知行合一那么难?臣妾做不到哇~~
为什么有“巨婴”?为什么有“社交恐惧”?为什么有“抑郁”?为什么有攻击性?为什么有强迫症?啥叫亲密关系中的控制与自由?婆媳关系为啥处不好?父母跟孩子咋处啊?原生家庭这么重要,怎么才能影响孩子有健全的人格?新手心理咨询师要注意点什么?
这本《曾奇峰的心理课》是一本精神分析的入门书,它从心理学角度去描述潜意识里的捣蛋鬼,人际关系,情绪问题,亲子育儿等问题,很多问题都是和我认知里不一样的,可以说是打开了一扇隐秘的新世界大门。
弗洛伊德说人的意识就像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露出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是掩埋在海里,冰山下的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时常捣鬼,让你察觉不到又摆脱不了,就像傀儡。
但是潜意识通常和意识是反着来的,这就会产生冲突,拧巴……我们的心理就会出问题。那我们就需要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或者去做心理治疗来尽可能让潜意识意识化,揪出潜意识里的捣蛋鬼,让我们更觉醒地活着,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每个人都应该学一点心理学,毕竟那个经典哲学问题:【我是谁!】是心理学一直研究的课题。
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充分地成为自己,拥有健康和强大的人格。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干货很多,是作者多年理论、看诊、咨询经验的融会贯通之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没有再重复讲解精神分析的基础理论或具体案例。完全是提炼后的见解。一方面,听起来好像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但其实隐含的信息量极大,深层次理解的门槛也不小。
更像是一本演讲实录。
核心的观点其实就一句话,精神分析是干什么的?是用各种技术,帮助来访者将其潜意识浮出水面,进行充分的意识化的艰难过程。这个过程,要花钱、花时间精力,要耐心陪伴,要按设置和按接受度渐次进行,耗时较长,试图从根本上洞察来访者的行为模式背后的复杂动因。
潜至一个人层层防御之后,把早年经历梳理一遍,把心理创伤当做观察的对象,在自由联想和梦境分析中,把潜意识的真面目拿出来看,来分析,来破解。
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和学习上的过度紧逼,实际上是潜意识层面害怕孩子过于优秀,远走高飞后抛弃自己。比如已经成为男子汉的大学生过马路仍旧充满恐惧感,实际上是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代替奶奶担心自己的安全,等等。潜意识是如此神秘,其逻辑链条是隐秘且难以按常规推导出来的,经常和表面形成巨大反差。爱恨一体,甚至就是一样东西,只是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下,以不同面目示人。没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仔细的观察总结,是很难理解到这个层面上来的。
听完全书,心理咨询方面的东西已经比较熟悉,中间的潜意识部分值得再好好看一遍原文,才会有更深理解。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十一
20220216 这本书很神奇。从书序开始到读完,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认为一本好书,除了内容品质高外,读书的感受和趣味也很重要,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 这本书特别有意思,在图书馆的心理科陈列柜里,它是我草草翻了几页后立刻决定要读的。读到一半到时候,我决定要购买并要常常翻阅。快读完的时候购买了且不止一本,决定要送给亲朋好友。 我无法以我的专业知识来评价这本书,我只是个想学并初涉心理学的普通搬砖人。 但对我自己来说,读书的过程很快乐,这份快乐不是一时兴起,是工作瓶颈期仍能保持的轻松感。我有时候会想,这是书中的理论和思想带给我的,还是读书的愉悦感带给我的,但我想并不重要。因为成长是个很缓慢的过程,认识自我也一样,曾老师的书对我来说,更多是让我认识到了这个“缓慢”,从而减少了焦虑。 这是一种启示感。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大概是他帮你拨开了眼前的云雾,虽然,你发现你还是看不见想要看的东西,但是天开云阔,你可以慢慢去寻找。 作者说的自我界限对我的影响很大,对我近期的工作影响很大。 首先是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我一直觉得我不成熟,很大一方面取决于为人处世的灵敏感,尽管工作了几年,但我这方面的能力似乎没什么进步。我为此苦恼,但现在似乎找到了答案。不是找到了进步的方向,而是找到了未能进步的原因。也是第一次知道,找到原因是这么大的一个进步。这是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自己。而认识自己,可以减少焦虑,也可以重新决定方向。 对于心理学,这本书帮助我更深层次了解了心理学。比《心理学基础》这门课更深刻、更明了。她让我确定了我学习心理学的目标,以及下一步看书的方向。让我不再简单的沉迷在给自己、给别人解决心理问题这个不成熟有错误的道路上。 我觉得这本书让我想要更好的活下去,与从前美好的愿望相比,更加理智的、更有方向的好好活。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十二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成为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鸡娃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主旋律。但是,这也导致了“亲情的功利化”。比如父母会对孩子的成功大加赞美,但是对孩子的失败嗤之以鼻。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这样一个信息:你优秀,我才会爱你。 虽然父母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功利化的亲情伤害了孩子,破坏了亲情。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同时,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也不能落后。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仅仅是一个监督者,更是一个容器。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支持孩子,哪怕他犯了错;能够允许孩子伸展翅膀,哪怕他的理念和父母的不一样。 了解亲子关系的目的是让我们意识到:很多时候,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前,应该先解决亲子关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单单关注问题表面,而应该着眼于改善关系。 哲学家马丁•布伯曾经这样阐述关系的重要性:“我”和“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世界。 现代精神分析则认为,人活着最根本的动力,是建立和维持跟他人的关系。关系就像双人舞,只有双方彼此配合,关注自己的同时,更要关注和他人的关系。 很多人说孤独是一种常态,我们应该适应孤独。 但是,在这本书里,我们会发现,没有人愿意成为一座孤岛,每个人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亲子关系是这样,婆媳关系亦是如此。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十三
1.曾老师在解读婚姻家庭这章里提到一部电影叫《万箭穿心》,说这个电影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个女人是怎么样通过破坏亲密关系把自己逼上绝路,来缓解她作为一个人的内疚感的。虽然我看过这部电影十年了,但却是完全不同意这句话。只能说李宝莉和马学武从头到脚、从头发丝到三观全部都不合,两个人仅凭着一腔热血就组成家庭,李强势又刀子嘴、马懦弱出轨又PC,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的结局是悲惨,作者却把这一切归咎于李的内疚感,谁能够从一开始就预料到结局的走向,真的是太片面了。还有讲被PUA骗的那些女性的潜意识里面非常非常希望自己被骗,并不一定,还有一种她们是真的非常非常傻,恋爱脑,爱情至上,这确实男女大脑构造决定的,普遍女性比之男性就是感性。 2.曾老师对应对疫情下心理的抑郁、焦虑的提议增加我们的思考和寻找一些确定性确实切中肯綮。弗洛伊德说过,我们有两个脑袋,一个脑袋是情绪的脑袋,还有一个脑袋就是智慧的脑袋。在有情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加强一下智慧的脑袋。这与彭凯平老师的观点非常一致,就是找一个能够找稍稍超出我们个人能力的事情,坚持做下去,比如看书、学习、运动,享受当下,去对抗人生的虚无。 3.如果从存在主义哲学高度来说,活着最大的价值在于选择,由自己来选择还是由别人来选择,是决定一个人生命的品质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永远不要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过分让渡和牺牲会毁了自己的人生。 4.潜意识意识化:1.自我意识范围扩大,可能导致失控。2.情绪的改变。3.行为的改变。 5.获得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是获得新的人际关系体验,看心理医生是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最安全的方式。 6.所有精神科症状都有强迫性自虐的意义,自虐带来的痛苦可以抵消一部分内疚。 7.创伤性事件的目击者可能比遭受创伤的人心理创伤更严重。 8.一个成年人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通常是45到50分钟,这是学校课程时长安排的原因,符合普通心理学原理。 9.我们有镜像神经元系统,哺乳动物之间通过镜像神经元系统会互相感染情绪。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十四
虽是一本入门书,但有很多心灵相通的地方。
一.做个真实的自己: 人的痛苦,无非是求而不得。(求而不得分两种:一种是目标本身就是不可实现的幻想。二是明确了目标,做出的行为和目标却不一致)。 在现实边界中,从容地做滋养自己的事情,警觉自身,不去侵犯他人的边界,不去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精神分析的核心意义,就在于从幻想回到现实。一是走出幻想目标,回到现实目标;二是扫清潜意识障碍,能够“指哪儿打哪儿”,让行为跟目标一致,获得成年人的力量和自由:我可以清楚自己的需求,并且做出选择。 如果一个人觉察自己内耗,他就可以把更多能量投入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去爱和创造。二是我们心中有一个理想人格的标准,就是活得真实,对自己和他人真实。 自我边界清楚是健康人格的最显著特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充分地成为他自己,并且同时尊重他人的边界,乐意看到他人成为他自己。 二.亲密关系: 婚姻的定义之一是:以丧失某种程度的自由为代价来获得稳定的关系。看得出来,这是在面对矛盾的时候的权宜之计。考虑到男女差异以及人格差异,要维持亲密关系与自由之间的平衡,有高空走钢丝的危险和难度。 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和维持一些有滋养的人际关系。 一个自由的人会主动承担责任,不需要随时提醒自己和对方要有责任感。 但是,亲密关系有着自己的规则,你越是遵守它的规则,就越能享受在其中“乱来”带来的乐趣和滋养。 三.如何做父母: 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父母的人格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做个清爽的人。这样的人的特点是:在关系中边界清楚,不黏黏糊糊;能够自得其乐,不太依赖他人;处理事情果决,不拖泥带水;尊重他人的边界,不搞模糊不清的关系;等等。 如果你问,怎么达到清爽的人格境界呢? 我给一个总的回答,我能够想到的人格变化只有三种途径:一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包括觉察自己的情绪、想法、愿望和行为,并且去理解这些状态后面的意义;二是去跟各种人打交道,在新的人际关系中使自己人格中僵化的部分变得松动;三是找精神分析师。 让自己活得快乐、轻松,是所有父母能够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因为这样的父母能使孩子敢于远走高飞。 做60分妈妈,能够面对自己的瑕疵,而不会感到羞耻,也能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会要求孩子完美来抵消自己的不完美导致的羞耻感。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篇十五
“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充分地成为自己,拥有健康和强大的人格。精神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放被压抑和扭曲的人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曾奇峰的心理课》
曾老师写的书忍住不看的可能性小,我买来当天就看起来的书本身也是少之又少,本书显然是其一。
跟以前的书感觉不大一样,武老师说曾老师这次写了自己想写的,似乎是这么回事,看似很有体系,涵盖了防御、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问题、心理咨询的介绍等多个方面。写的很专业、坦白,普通人看的懂的地方每每振聋发聩。可惜也有很多普通人看不懂的地方,曾老师选择不做深入的解释,告诉大家就是这么回事就完了。因为这本小小的书也确实不大好把深奥系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讲清楚。
所以看完只有感慨下作者老辣写的真好、自己只能浅尝辄止,对看不懂的留存以后系统学习了再去领悟。对更没有基础的大众,建议不要因为看不懂或者不能拿来指导实践而妄自菲薄,估计至少也有个三五年的学习,才能说自己看的懂。就把这本书当成一个引子,好东西还在后面,大家自己去开始吧。
经典的分析很多,帮我确认了不少个人潜意识已有的发现,做了系统总结,比如男女亲密关系中控制的方式——
女性不好的方式是抱怨,相当于退行到婴儿期,传达了这样的暗示:你不能,也不愿满足我的需要;好的方式是撒娇,也像回到了婴儿期,但这时的意识范围是扩大的,传递暗示:你能够也愿意满足我。此外,撒娇时没有求人时导致的羞耻感,也不会投射对方羞耻感,所以对方往往乐呵呵地“被控制”。
男性不好的方式是回避,让关系中的自己“死掉”,女性生活要在关系中,所以只会更加激怒女性,但留在关系中男性又会受伤,所以要换一种方式:哄。这其中有点“假”的部分相当于从关系中做了一定抽离,但又好像在关系中,做了维持又保护了自己。女性虽然知道对方在胡说八道,还是很开心。这样男人在亲密关系中仍然是自由的,因为他没有接实招。为了获得好的亲密关系,他付出的不是自己的创伤,而是智慧。
这部分就属于只揭示了真相,大部分人知道了道理仍然不知道如何是好,可惜的是达到这个境界之前的道路往往是大家最困难的修习,也就是获得“柔软的力量”。窃以为作者能多说几句共情一下我们也好,这里就显得有点生硬了。
还有很多点醒:比如成绩好是升华了的攻击性,比如父母对孩子智力和懒惰的投射,比如要在新的人际关系经验中重塑人格,还有咨询中的一些提醒,收获很多,只可惜没有受过精神分析的系统训练,不能全部吃透,这本书做个开场,留待以后进一步学习了。
*最近发现很多书不是按照大纲写出来的,而是编辑整理的作者各处的讲课稿或文章,这本书也有这样不够完整统一的感觉,对读书读的是什么,我开始有一点认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