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重读》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重要著作。文章通过对《论语》的重新阅读,深入探讨了其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通过对孔子的言行进行分析,作者指出了他对人际关系、教育、政治等方面的独特见解。这本书不仅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有着启示作用。
论语重读读后感第一篇
《论语•颜渊篇》12.2: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卫灵公》15.24: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盛赞“孔子是真正的圣人”,其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他的座右铭,并在家中悬挂孔子像长达二十多年。
伏尔泰在《哲学辞典》对孔子其极尽赞美之词:“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
在伏尔泰等法国同时代启蒙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先后被写进《人权宣言》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伏尔泰在《论孔子》一文中曾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孔子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康德出版于1788年的哲学著作《实践理性批判》中所强调的人格的尊严与崇高的观点,不谋而合!
二者皆主张,人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不要妨碍到别人的利益,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广安在《论语重读》一书中,根据其结缘《论语》五十余年的研读心得,对《论语》的篇章结构进行了一次深度整合和创新!
论语重读读后感第二篇
众所周知,《论语》所宣扬的是“仁”思想,君主要行仁政,百姓要仁爱。从外形上来看“仁”这个字,发挥一点想象,“仁”字挺有意思的。你看“二”像不像一条路,“亻”代表走路的人,人走这条路就算行“仁”路,这样的人在《论语》中被称为“君子”。所以“仁”和“君子”这两个词在《论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政法大学刘广安教*授统计,在《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君子”出现了107次。此外还有“礼”出现了75次,“德”出现了38次,“孝”出现了19次。刘广安教*授是法学名家,不仅在法学领域成绩斐然,同时还与《论语》结缘五十余年,搜集《论语》近百种版本,在博采众长的情况下形成了自己对《论语》的解读,这本《论语重读》就是刘广安教*授多年研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论语》解读的很多版本是按篇章顺序来解读,这样的顺序虽忠实于原书,可对于集中了解某个概念,比如“仁”或“君子”这样的概念就造成了一定麻烦,需要前后不断地来回翻动书本。在《论语重读》这本书中,刘广安教*授在篇章结构上做了创新,前五章按仁、孝、德、礼、君子这五个重要概念,进行系统全*面集中地解读;后两章则分别从为学之道和名言名篇的纬度来解读相关问题。
读过刘广安教*授这本《论语重读》后,感慨作者功力深厚,附录和后记同样引发兴趣,后记主要是写刘广安教*授与《论语》结缘的前后经过,以及这本书写作遇到的困难和友人的大力支持。刘广安教*授50多年只读一本书,这得源自内心无限的热爱,作者表示“平生读过的书颇多,受益蕞大的书就是《论语》”。
附录部分更是尤为可贵,附录一为东斋辞书目录,附录二为东斋《论语》图书目录。这部分内容相当于一个蕴含丰富资源的矿井及挖矿工具,这个矿井中有各种关于《论语》的资源,学习过《论语重读》后,你想从《论语》中挖取什么宝藏可以全凭自己的爱好。 《论语重读》是本不一样的《论语》解读,是对“仁”“君子”等理念集中研究的解读。
论语重读读后感第三篇
每次提起《论语》,就不得不想起童年时候的故事了:有初看时的苦涩,有理解后的顿悟,更有会应用于作文的兴奋自豪……仁义礼智,一个个传颂千秋的主题,让孔老夫子毫无疑问的获得了“万世师表”的美名。
众所周知,孔子建立了内涵丰富的德治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孝……,仁是这一系列的基础,是《论语》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讨论的核心,刘广安老师以此出发,从天下大同、治国安民、社会交往、个人修身四个方面出发,将《论语》中有关仁的内容分类阐述,以“原文”展现、“今译”解释、重点参考归纳后“解读”,集百家之所长,成一家之所言……
如果说仁是高远的目标,需要逐步去努力实现,那么孝需要的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也是它构成了“仁”的基础。《论语》中讨论有关孝的内容,也分散了二十余章,刘老师依据各章相关内容提炼出五个方面进行分类解读,再次系统说明了孝在小至个人家族、大到国家社会中的强大作用。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德不孤,必有邻。”……虽然没有“仁”出现的次数多,但只有通过德才能帮助仁实现其价值和作用,正如孔子所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礼和仁,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孔子德治思想的基本含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立身靠礼;学诗、学礼,是孔子教育后人的主要内容,形成和传扬了后世文化教育的传统,泱泱华夏,礼仪之邦的评价也有一部分离不开孔子的“礼”吧……
疫情两年,为了不给社会“添乱”,很多人选择用居家替代远行,刘老师正好借此总结重读《论语》后的感情,撰写译文和解读,终成此书,而随着本书的问市,国内疫情已然平稳过去,处处鸟语花香、游人如织……
论语重读读后感第四篇
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论语》的印象最多的是课本里学习的20条,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大概理解到的就是学习和做人的道理。
《论语》是四书五经的经典,是各个时代学习的范本,大多数文化人都读过《论语》,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论语》有着认同的观点,有褒有贬,但这并不影响《论语》的传播。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广安的《论语重读》里,我看到了普通人理解不到的《论语》,同时也为刘教授学习的执着而感动。在本书的后几页,是刘教授整理的有关《论语》的书籍名单,为了一本书,读过不下百本的相关书籍,还有多种辞典解释,融合,分析,变成自己的理解。
在此之前,我看过几个版本的《论语》,多是以原本排序,翻译,作者解析,易懂一点的还会加上字词的注释,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一读,大概能懂字面意思,可能也就只是懂字面意思,太深奥的内涵问题,还是不懂。
有时候,我就在想,就这,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作,为啥我读完没有多大感觉?看完刘教授的《论语重读》,我便知为什么自己读不懂。
《论语重读》并不像我之前读过的《论语》,首先,作者把论语分为仁、孝、德、礼、君子等五个方面综合阐述,以前这些观点是分散在每章里的,现在是以观点为章节,把所有的观点分为一类,再进行分析总结。
在章节中,同样是先举出原文,翻译,再是作者解读,每个章节,篇首会有总结概要,当读一篇文时,大概了解以下内容,再进行阅读,有助于理解文章含义。
比如在阐述仁的时候,作者的理解是孔子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阐发了仁的意义。
在仁的基础上,孔子建立了内涵丰富的德治思想体系。仁是大同天下的理想道德,仁是治国安民的崇高道德,仁是社会交往的典范道德,仁是个人修身的根本道德。
在普通人眼里,仁就是仁慈,是善良。在孔子眼里,仁是信念,是道德,是理想,要有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是古今志士仁人共同的志愿。
作者从四个层面阐述了仁的标准,看起来很难,做起来更难,但在作者的解析下,很容易理解孔子仁的意义。
接下来是孝,对于孝,人们更有体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有伦理道德的。其实孝也是从仁的基础上分化而来的,建立一定的伦理纲常,才能维系社会的长治久安。
孝,大家讨论的最多的是愚孝。《孔雀东南飞》里,焦母的蛮横,逼走刘兰芝,而焦仲卿一味的愚孝,听从母亲的安排,就算最后因爱赴死,也不违背母亲的意愿,这样的愚孝是没有意义的。
真正意义上的孝,应该是尊重,子女对父母的尊重,还有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二者和平相处,小家和谐,才可以促成大家的和谐。力行孝道,实际上是提高大家的道德修养,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
孔子的仁孝,都是建立在社会大同的美好愿望之上。
在原始社会,最开始只要有吃的就行,慢慢演变,有了利益的争夺,为了抢夺地盘和食物,人们开始了战争,这是因为人类有了思想,一种动物的本能,为了更好的生存,肯定会有抢夺和私欲。
战争带来的后果,是无辜生命的牺牲,如何才能掌控好这种局面呢?于是思想家应运而生,他们提出天下大同的思想,认为人们应该有社会道德观念,就是所谓的伦理道德。
有些事,你可以做,有些事,是不能做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伦理道德。有了这些社会制度的规范,规避一些残忍的事情发生,同时也让人们有敬畏之心,对社会有一定的约束能力。
其实看似简单的道理,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孔子的《论语》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是生活方向的指南针,是流传千年的哲学,思想的深度至今仍有学习意义,与时俱进,常读常新。
真实感受:哇,作者好厉害,写得真好,分析很透彻,不过我读一遍好像又忘记了,所以时常提醒自己,常读常新。经典之作,可以再读,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