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相守,何来相安》是一篇讲述爱情与人生选择的散文。文章通过描述两个相爱的人在困难时刻的选择和相互支持,表达了对于爱情的珍视和对于人生的热爱。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了爱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一)
不细说,不演义,很有出处很贴谱的作家爱情故事集
本书选取中国现代十一位著名作家,以详实的材料,诗意的笔法,,讲述了他们辉煌的创作背后情感生活的另一面。在他们的情感生活中,有惊世骇俗的爱恋,也有新旧思想的冲突;有寻常岁月的厮守,也有痛苦的坚持;有爱的忠贞与缠绵,也有背叛的无奈与伤感。在时代的惊涛骇浪中,其间的分与合,爱与恨,毁与誉都因生命的张扬而显得斑斓多姿,历经岁月的淘洗而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二)
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者春夏是杀出来的一匹黑马,而她坎坷的身世本身也足够写一部文学作品或者拍成一部电影。这个人怎么会和《何处相守 何来相安》联系起来呢?这本讲述民国作家生活与爱情的书,以现代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沈从文、梁实秋、丁玲、萧红、张爱玲等作为“案例”对象,写了一本真实的作家版情感小说。
我们读过不少这些作家的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甚至看过他们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电影,问他们笔下人物的命运遭际喟叹嘘唏,然而当我们一页页读来他们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作品”,在爱情与婚姻生活中,他们有过狂热、沉迷甚至疯狂的举动,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在抒写人物命运遭际的同时,也把自己对于生活、爱情婚姻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
我比较钦佩这样的人,他们不仅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更能在实际生活中经营好自己的婚姻与生活,比如鲁迅、沈从文和梁实秋等几个作家,他们有广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但却在各种现实的考量中不得不遵守“封建礼教”,但是他们能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选择被世人尊敬的婚姻与生活。然而也有一些作家,他们虽然才情横溢,但性格上有这样那样的缺失,在爱情婚姻中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不能自拔,和普通人的状态并无二致,比如郭沫若的“无情”,萧红的“被弃”,这些作家虽然是读者中的名人,也曾风光一时,但风光背后的“凡人俗事”也是不少。
他们生活在中国一个特殊的民国时期,他们是一群走在时代前列的精英,留学海外,中西贯通,他们在某一方面或者领域引领了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他们甚至活跃在当时社会的政治舞台上,他们或许属于不同党派政见不同人生轨迹不同,或者因为家庭性格等方面原因,走上了或幸福或悲惨的不同轨迹。作为作家他们当之无愧,但是作为普通人,他们处理“凡人俗事”的能力却高低不同。我们阅读民国作家的作品,感受文学的魅力,也同时了解他们平凡人的一面,以资借鉴。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三)
不可否认,不少出色作家们的作品经常会受到自身所处的环境,生活背景和情感精神方面的影响。无论是题材的创作,又或者是人物角色的构思,还或者是作品自身内涵的映射都可以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作家本人的某些经历和感触。
纵观中国的各个时期,民国无疑是一个既动荡却又孕育出不少杰出作家的年代。尽管“斯人虽已去”,但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爱情故事依旧耐人寻觅和揣度。围绕着民国作家们的故事,一部揭开关于他们情感故事的书册《何处相守,何来相安》着实出彩地为呈上了生动的画卷,满足着我们一众充满好奇心的读者阅读需求。
朴素的封面,一如民国的那股清新的味道,扑面而来!随后的目录,更是让我们抢先一睹民国作家们的爱情篇章。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沈从文,梁实秋----一众我们熟知的名人名字就此出现在我们。跟随着本书的指引,我们也共同踏步上了这段追溯往昔爱情的追溯之旅。由着爱情,我们不仅仅深入到了这些名人的人生篇章;由着爱情,我们更感受着这些知名作家们创作作品的灵感源泉;由着爱情,我们更可以深切地感悟着什么样的情感铸就着什么样的创作------通篇的阅读,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本书的内容编排设计。全书以每个民国作家为章节展开,更将他们的情感经历以时间为顺序,以情感中的另一半为切入点,逐一展开。读者不仅仅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去揣摩这位名人的人生爱情经历;读者有时候同样也可以同步地横向比较这位名人与不同对象间的情感关联。横纵两大剖析面的双管齐下,无疑我们可以领略到的是一个更加立体的,全方位的人物情感话题。客观而言,书中有些名人和他们的爱情伴侣故事我们以前也有所耳闻。不过经过本书的串联创作,我个人觉得阅读的过程中更品读出了别样的味道。全书在用文字表述的同时,更穿插入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的分享更增添了阅读的生动性。
作为一个人,本身就会存在着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作为一名民国的作家,他们激流于本就动荡不安的时局更是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情怀和感情。《何处相守,何来相安:民国作家的生活与爱情》无疑牢牢地搜寻着那些名人们的过往故事,细细叙说着关于他们的人生和爱情。而书外的读者则由此及彼地满足阅读好奇心的同时,更走入这些作家的人生深处。感受他们的情感,感受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创作来源。这未尝不是一次相当有趣的阅读经历。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四)
诚如目录里看到的那样,这里写了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沈从文、梁实秋、梁宗岱、曹禺、萧红、张爱玲的爱情。凭借我往昔的阅读经验,有关这些位民国作家的作品我是都涉略过的,尤其是鲁迅与郁达夫。对他们的个人经历最熟悉的是郁达夫,翻开这本书来看,正好有了一定的检验根据。
读来没感到有什么问题,反而可以看出本书作者对其作家本人的经历掌握的资料很充分,所以书写的内容与事实基本上没有什么出入,一切都有据可查。但是由于我阅读过这些内容,所以倒也看不出什么充满新意的内容,这些更像是对真实材料的重新组合。
所以写得比较客观,与同时期其他写作者相比,写民国人物的爱情故事很不同,这里作者发挥个人感想的时候很少,不去妄加评论他们的情感生活,只是铺陈事实,甚至写法也很平铺直叙。这么说起来好像个人创造的东西不多,与那些炒作性的写法相比似乎有些缺少趣味性,然而我对其却是褒扬的。
不像现在的有些作者,只是一味的抒情,要人通篇找不到这人物的经历。所以这本很难得。其实说白了,为了迎合图书阅读市场,有的作家并不大量的寻找史料来看,没有内容怎么办,只能无病呻吟了,没有根据地填充一些与事实正好相反的结论。
最后,我再说一点,根据所看资料不同,在这里补充一下。郁达夫与王映霞结婚后,郁达夫回了富阳与他的第一任妻子孙荃同居,但这个问题在孙荃那边是说,两个人一个楼上,一个楼下,如果按照孙荃的说法不是属实,也可算是当事人的一个声音,应当写得更加全面一些。除此还有王映霞披露出来的郁达夫到新加坡后与玉娇,还有李筱英二位女子的恋情,都是在同王映霞出现裂痕时与她们私好。当然这只算是有关当事人的资料,并无我的个人观点。
补充说明:这本书在排版上有一定问题,编辑主动联系到我,沟通后,对她的负责任的态度表示肯定。如果后续可以印发,希望这本书的错误可以得到有效的修正。
<图片1>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五)
——评《何处相守 何来相安》
文/蓦烟如雪
对于民国的“艳史”,我是看了不少,尤其是徐志摩,有的人说,民国是最自由的年代,但民国并没有全然的释放,我为何称为是民国里的“小脚”,因为那些“小脚”都是三人行里的封建牺牲品,她们之间有的脱胎换骨,有的如奴一生,甚至还有被抛弃。
想想,这哪里是自由?
更者,我看过好多版本的民国书籍,但发现,很多男性视角多有个人情绪,女性文笔多怜悯之色,往往这多少有些诟病,而今天看到的这本《何处相守,何来相安》中,也有一定的存在,尤其是在写郭沫若的一篇上。
这本书讲述了十一个民国代表性作家,从他们的出生直至死亡都一次概述,作者在每篇篇尾都有放置讲述人的生平年表,这点上,可以比较完整性的看待一个作者的人生,但一本书,去浓缩一个人,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这些人中,多数是争议的,如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张爱玲等等。
这本书看书讲述了民国故事,却反衬了那个时代的悲凉,比如鲁迅的原配朱安、比如郭沫若的发妻张琼华,甚至是郁达夫母亲送给儿子的“礼物”——孙荃。说来,她们都是“礼物”性的存在,有生命、有思想、有人格,但多少因为旧思想的捆缚,让她们变得呆板,甚至僵化的劳工,她们不敢怒不敢言,一个没法释放的小脚是被嫌弃的,一个没有交流的婚姻是悲哀的,所以她们在这些作家的婚姻里,充当了炮灰。鲁迅说,“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的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郭沫若说,“可怜你只能在我家中做一世的客,我也不能解救你……”,好话坏话那些留下的文字都说尽了,他们无法改变僵局,也无法理顺这些复杂的纠葛,只能带着这似报复又不似报复的婚姻,继续逍遥。
当然,这么说有些不公平,毕竟这些名人还是需要第二春,比如照料了鲁迅最后十年的许广平,比如与郭沫若共患难四十年的于立群,还有梁实秋晚年出现的韩菁清都是如此,我喜欢民国是五四时的觉醒,是新中国起步的重头,但绝不是这样敷衍了事的爱情。
很多人都说,郭沫若是民国第一渣。可在这本书里,作者却还是比较轻描淡写,他和安娜的爱情在当年确实轰轰烈烈,但是最后始乱终弃的人——是郭,与他人结秦晋之好的也是他,安娜的不幸是爱上了郭沫若,甚至郭沫若与安娜在一块的时候,还拈花惹草,尤其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回到中国时,他的绝情,也是让人可恨的。
说来,我也是带有个人情绪在看书的人,对郭沫若是这样,对胡兰成、徐志摩也是如此。
郭沫若个人在历史上太溜须拍马,而胡兰成和徐志摩都是太过薄情的代表,不要太理想化去看待文人,郁达夫虽然能写出《沉沦》,但也能幼稚,勉强书里,我还是比较喜欢沈从文和梁实秋。
鲁迅对朱安太冷,郭沫若对安娜太绝,徐志摩对张幼仪也是如此,萧红的人生太多舛,近年都太频繁,也无需我多言语。
看完这本书,我反而觉得,民国于之现代。
还是现代好那么一点,于爱情自由,于婚姻也自由。
筱筱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六)
自古才子多风流。有才的人不屑追逐名利、不拘泥于油盐酱醋,或许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有更多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去体验和付出,他们的情感也是特别丰富的。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说的就是民国时期的那些中国才人们的爱情生活故事。男有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沈从文、梁秋实、梁宗岱、曹禺,女有丁玲、萧红、张爱玲,每一位都极具才气,也都曾名声大噪。特定的历史大环境下,他们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横溢的才情而享誉海内外。然而他们的爱情故事,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与平常人家有相似也有不同,因为他们特别的才华而使得他们的爱情、生活倍受世人关注,也因为他们的倜傥才情,而在外人眼里,仿佛他们的爱情显得与众不同、富有戏剧性。
鲁迅,人人皆知,他与许广平携手共艰危,如果说伟大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那么无疑,许广平是那个在鲁迅背后给予他支持的女子,他们相识十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但是这位与鲁迅有着共同理想的女子,却也是鲁迅元配婚姻的插足者,虽然鲁迅对结发朱安没有爱情,但是从世俗的眼光看,他依然不是一个从一而终的人,这样的抛原配而另觅真爱的才人,在当时并不少见,鲁迅算是其中之一,郭沫若、郁达夫,亦是如此,对他们来说,可能原配只是迫于父母之命无奈娶之,却不曾想过要相守终身。说他们有才有情有爱,却不是对于原配而发的。
而真正叫感动的却是这些原配们,她们并非是不通情达理的粗俗农妇,在那个时代,不论是朱安、还是张琼华,亦或是孙荃,她们也都还是有思想的女子,只是在当时那种封建的社会中,她们不能如新时代的女子一样可以有决定权,然而我们从她们的故事里,还是能读到她们的大度与心酸,当她们面对丈夫的“背叛”,却依然坚守家庭的岗位,持家孝老养幼。读到郭沫若的结发张琼华在郭沫若带着新妻于立群和孩子回家奔丧时,将自己居住多年的婚房让给郭沫若和于立群,并将孩子视如己出,如此的胸怀,怎不是胜过许多的男子?真正有情有爱的还是这些原配们,孤老一世,虔诚一生,坚守一辈子。
这些才子的原配们,是传统的中国女性。与她们不同的是她们的夫后找的那些妻,与她们更不同的是同在民国的那些女才人们。丁玲、萧红、张爱玲,都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另类。她们有才气,也敢爱敢恨。她们的爱情故事也曾被顶到风口浪尖上被人说道。在惊涛骇浪的时代里,她们坎坷的人生经历,遮掩不了她们的才华,几十年后,她们的那些文学创作依然被世人津津乐道,爱不释卷。只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背后因为增添了她们的爱情故事与生活经历而显是更有滋有味,历经岁月淘洗焕发迷人光彩。
有才有情有爱,每一个人的故事耐人寻味,每一位作家的作品,有机会都要找来完整地读读。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七)
改革春风吹满地,自从孙中山建立了民国,建立了党,这个时期便被人称为最自由的年代。女性也似乎迎来自己的自由时代,但看似思想自由,实则封建保守的民国却仍传下包办婚姻、包小脚这样的陋习。这样的旧时代女性要么被接纳,要么有名无实,被诟病,被抛弃。在无爱的婚姻下还得无怨无悔如佣人一般照顾夫家的家人,把所有的复杂滋味一个人藏在心头,在度日如年守着丈夫的相片或画像在厢房里过一生。就似如蜗牛一般孜孜不倦得向上爬的朱安,最终还是难遭被抛弃的命运,在那样的年代里,一针一线的守着心底最后的希望也破灭,被包裹的小脚一个人走不了漫漫人生路,被传统礼教与周围环境所熏炙下的逆来顺受的性格与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的脑筋亦无反抗旧式婚姻的底气和勇气。
这样的事,算作束缚吧,直到终死,才终于可以摆脱。
这本书讲述了十一位民国作家的生活与爱情。从出生直至死亡,甚至名字的寓意,对于婚姻的态度,伴侣对其的态度都有概括。篇末的每位作家生平年表上都对其有个梳理性的总结,可以简单看看。但一本书,对其人物的态度会在不知不觉间反映其作者的个人情绪,就像一位朋友所说,男性视角多有个人情绪,女性文笔多带怜悯之色。
记得曾看着外婆洗脚,她把鞋子慢慢刨开,把袜子细细剥开,我才看见一双变形的小脚浸在热水中,当时还幼小的我好奇地问道:“外婆,你的脚为什么这么奇怪呀?”她无奈地笑了,回答道:“包的小脚。”当时的我只想着一个问题:把脚包成这样那该多疼呀?
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一直回响在我心底,构成长长远远的疑问,近来我看到网上一个写着关于包小脚的过程,需用布缠得变形,再用一些化学原料(具体是什么我不记得了)与热水相融,让脚缠成独特的形状,过几月再拆布防止感染,继续换新布。
再来谈谈书中所说的包办婚姻,鲁迅的夫人朱安,郭沫若的原配张琼华,甚至孙荃,张幼仪,都是被他们当作是父母所赠的礼物。但是人不是东西,人是有思想有生命的啊。造物主为何让这些旧时代女性遭受这样的命运呢?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为何还兴包办婚姻?许是为了有个照顾自己晚年生活似女儿或佣人的人吧,又或许是为了找个逆来顺受的媳妇管住自己的儿子?但这样只是又徒然平添一个悲剧罢了。这些女性要么在旧时代里个性被抹杀,要么就是为奴为仆,终日忙碌不见天日。
这样的事,可以被称作爱情么?
要让一个人完全属于自己,除非完全打动她的心。但在当时除了这个办法可以办得让一个人完全陌生的人属于自己,还有封建的礼教和保守的世俗。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婚姻至今都惹人纷纭,那么为徐志摩生下孩子却惨遭被离婚一句怨言不曾有的张幼仪,可曾还有人记得她?
印象深刻的一个反而是书中的沈从文,觉得他愈发可爱,为了一个人写了一生的情书。这样的感情在当时的民国可不常见。被一个人甘心束缚着,则是因为爱情。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另一个女子,许广平,鲁迅死后,终其一生,未曾再嫁。临死之前还对儿子海婴说道:“我这一生对得起党,对得起你父亲么?”不知她的一生是因为爱情甘愿被束缚?还是因为别的才被束缚?那又幸福么?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八)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为他默默奉献的女人。可是当看完了这些民国作家的生活与爱情的时候,我不禁的愤怒了。这哪里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这简直就是打着解放思想,进行的另类模样的三妻四妾。不管是郭沫若还是郁达夫,徐志摩又或者是曹禺,每个人至少都有过三个正儿八经的女人。当然不正经的(没结婚)的不知道还有几个。说是文人天性风流,还觉得有些侮辱文人这两个字,尤其是郭沫若,结婚后因为自己的不检行为而染上了性病,同时传染给了妻子安娜,真是让人瞠目结舌、无语到了极点。他们都是在民国时间非常有名的作家,也是在解放之后身居高位之人。他们的很多作品甚至入选为中学的语文课本。看了这本《何处相守,何来相安》我才知道,有些人只能将其作品和本身分开来看,作品的好坏和其本身并无直接关系,而他们爱情或者生活的好坏,且以人无完人来看吧。
他们是民国有名的文人、作家,而她们,是他们的第一任妻子,也是封建包办婚姻的产物,不为他们所喜。他们的愈加风光,而就显得她们愈加可悲。一世贞姑,一世的客说的就是她们。比如鲁迅的妻子朱安,再比如郭沫若的妻子张琼华。当他们都成为人们口中的才子文人时,谁还记得那一生都不得宠爱,孤苦的她们呢。鲁迅说:爱情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中国的男女大抵一对或一群——一男多女地住着,不知道有谁知道。这句话大抵就可以概括了本书中他们的人生了。首先是包办婚姻无可奈何,接受或者不接受,再者是遇到心爱之人结为夫妻,然后就是各种动荡不安分离。有人守住了本性,有人却再次成家。于是后者就有了第三任妻子,又或者其他的“红颜知己”。可是他们的结发妻子呢?很少或者享受到过丈夫的温暖,大多甚至结婚后见都没有见过,书信都不曾有过。书中并没有用太多的篇幅去说第一任妻子,但是我知道短短的几页纸,就是作为她们的一生。看着她们的故事,不由的会想到另一类相似的人群,叫做:徽商。传说中的徽商是一群很会做生意的人,他们年少出门后很多年后才会回来。动乱年代信息不便,作为他们的妻子,也就是留下来的女人,好些就这样的莫名的成为了寡妇,一生一次嫁人,死后立下了牌坊。虽说这些女人也很可怜,但是好歹有个盼头,又或者有孩子在身边。可是文人们的发妻呢?她们没有盼头,却依旧要承担妻子的责任和义务,照顾老人,收拾家务。她们没有相守,也没有相安,她们一世匆匆,像一个过客般的被绑缚的死死的。而他们,打着解放思想,或者真爱的旗帜,做着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事。
不知道怎么起形容这样的大家们,因为作者不偏不倚的写出了每个作家的生活与爱情。这些就是他们真真一生过的日子。有才华,有激情,有动荡,终善终。他们今生遇见了太多,而她们却收获了太少。而那个造成的时代,就叫民国。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九)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只要活着,都会想要去爱和被爱。记得以前看过许多书里都说过“文人多情”,现在看了《何处相守,何来相安——民国作家的生活与爱情》这本书,就觉得“文人多情”这话真是没说错。书里讲述了十一位民国时期的大作家的爱情和婚姻故事。
我知道每个人对感情的要求不同,所以不能以自己的要求去看待别人的感情。我讨厌对感情不忠诚的人,不管是何种原因还是有何苦衷,都不能成为不忠于对方的理由。这本《何处相守,何来相安——民国作家的生活与爱情》书里讲的十一位作家都有几位恋人和配偶,对于他(她)们的感情我没有资格去评论什么,我就只谈谈我看了这本书的感受。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虽然令人垂怜,但对朱安身后事的处置我为朱安感到不值,也对处置这件事的人感到失望。书中写道:“朱安的墓地设在西直门外保福寺一处私地,没有墓碑,没有行状。”这对于朱安来说应该是想不到也不希望的吧,毕竟她曾经想过:“有了海婴,将来自己死后,有海婴给她烧纸,送庚饭,送寒衣,阎王也不会认为她是孤魂野鬼,罚她下地狱。”由此可见她对自己的身后事是非常关心的,这也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想法,更何况,没有墓碑,没有行状,连朱家后人想来拜祭朱安只怕也难找到地方吧,这样如果朱安在地下有知,不知能不能心安呢?
同样是对父母强加给的婚姻不满,但郭沫若和家人对张琼华的做法就令我赞同。书中这样写道:“虽然郭沫若对她没有爱情,但却充满着感激之情。因此,当着父亲和家人的面,郭沫若对张琼华一躬到底。据说郭沫若这一行为,给一生苍凉的张琼华很大的安慰。”是啊,再怎么不喜欢、不愿意,但张琼华作为郭家的儿媳妇尽到了自己为人媳的一切本分,没有功劳却也有苦劳吧,这一点是怎么也不能抹杀掉的,也是应该尊重和敬佩的。郭沫若的女儿后来也尊敬张琼华:“当庶英、平英拉着张琼华的双手,贴在她身旁呼喊着‘妈妈、妈妈’时,张琼华先是一楞,后来知晓是郭沫若的两个女儿在呼喊她,顿时双眼模糊,泣不成声。”我觉得张琼华是值得受到“妈妈”这个称呼的,也说明郭家后人并没有忘记张琼华对郭家所付出的一切。张琼华最后活到九十岁,我想她的晚年应该是幸福和知足的,所以才能这么长寿的。
自古以来,中国男人就奉行“三妻四妾”的行为,到民国以自由即心灵的自由寻找着所谓的真爱,这些人是不是还忘记了一个词“责任”呢?既然选择了某个女人,就产生了一种对她的责任,特别是在以前那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时代,在女人以男人为天的时候男人却担当不起自己作为男人应尽的责任,并且还要找借口为自己洗刷罪名,受伤害的总是女人。所以我只能对《何处相守,何来相安——民国作家的生活与爱情》里的那些受到伤害的女性深表同情,当然不包括那些伤害别人或自己不自尊自爱的女性。不管是否有爱,既然选择在一起了,就该承担起自己那份责任,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这是做人最起码该有的本分和良知,这是我的个人认为。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十)
雾霾好像这几天离开了哈尔滨,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来了,最好来了就被冻住,永不解冻,像小侄子常常说的用印给它封住。早晨刚刚坐到办公桌前,茶还没喝到口里,哥哥就进来递给我一本书说:“写个书评。”然后转身回他房间了。我一时没太反应过来,眼光落到书的作者上:“谢一苇。”这是谁啊?不认识啊!最近确实写了几篇书评,但都是书友的书啊!这人?翻开书看到了作者简介:“谢一苇,原名谢保杰,师从钱理群教授。”啊,原来是哥哥的一位北京书友!那么今天的时间就交给这本《何处相守,何来相安:民国作家的生活和爱情》。这个书名让我想起那首歌“青衫隐”的歌词:“掩木门 月冷回旧地
凝眸处 寒烟衰草萋
一口烟霞烈火 饮不尽
灼热满喉哪段回忆
暮云低 朔风卷酒旗
交错的 今时或往昔
琴音声声若泣 晚风急
残月看尽多少别离
望雪落千里 将青衫隐去
隔天涯 不盼有相见期
酌酒独饮 再剑舞风起
空阶雨 多少成追忆
乱云飞 青锋三尺义
杜鹃醉 傲骨隐青衣
不过一眼望去 相思意
眉间心上无力回避
谁低语 千里故人稀
谁挑眉 未悔平生意
桃花笑尽春风 再难觅
何处相守何来相聚
望雪落千里 将青衫隐去
隔天涯 不盼有相见期
再把酒凭祭 一醉问天地
黄泉远 孤魂又何依
望雪落千里 将青衫隐去
隔天涯 不盼有相见期
策马故里 何处是往昔
杯空停 落梅如雪砌
枉梦痕依稀 任尘世来去
知几许 多情自伤己
三两声 零乱不成曲
拾寒阶 苔滑任尘积
不如不如归去 子规啼
参商永离何时归期”
一边翻书,一边哼唱着这首歌,当看到张爱玲那一篇时停住了:“那处洋房的草坪上懒洋洋地躺在藤椅上的中年男子。”看到这句文字,我就知道是在描述胡兰成。本篇既写了张爱玲与胡兰成那段低到尘埃里的爱恋,也写了1952年以后张爱玲出国与赖亚的异国情缘。文章后面还附有张爱玲的生平年表。此篇对于了解这位传奇女作家的脉络有一定的帮助。写到这想起了以前看到的傅雷评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那句“华彩胜过骨干……”,仔细想想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如书法欧体里的一个个笔画,如果那一笔写错,整个结构就散了!傅雷说“才华最爱出卖人……不过如一杯沏过几次开水的龙井,味道淡了些。即使如此,也嫌太奢侈,太浪费了。”傅雷曾对张爱玲的文章一篇篇的评下去,我也跟着重新看那些曾经读过多遍的作品,感慨傅雷的严谨,睿智,博学。今又看到谢一苇写张爱玲的那些真实的故事,似乎那些曾经的人和事又重活了一次。想着茶水润湿的那些岁月,许是别离的泪花晕开了愁绪,终将逝去的今世,有太多的寄托来生,留恋不舍的不过是片刻的温暖,就如同一眼瞬间就过了这一生的情结,想起常被人提起的入世与出世之说,那么这本书里的人不知当年可有出世的心境!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十一)
【书评人俱乐部】只有相安 才能相守
这本《何处相守 何来相安》的书,封面上方正中垂下一支蓝色的钢笔,笔尖处有一颗镂空的心形,对应副标题“民国作家的生活与爱情”的主题。画面设计虽然还算用了心,但整体布局,字体等方面,还是没有一点点历史复古的味道。特别是还引用了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一些话,这不单封面是这样,封底也是如此,把书中主要写的几位作家的情话中,挑出代表性的一句,在那里摆着,这当然不是不可以,但作为这么一本综合类的书,读者更想看到的,其实是作者对于这些作家的爱情有何独特的评论,或者有什么新的史料被挖出来,因为大家之前通过小说,影视,对于其中的一些故事,金句都很了解了,实在不需要在封面封底再重温一下。
文中几位男作家的婚姻感情历程,其实很多都是大同小异的,按照当时的惯例,都是十几岁时就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了婚,如果还在外地求学的话,一般会被母病重速归的谎言给骗回来,到家时才发现已经张灯结彩,万事俱备,只欠新郎官。新娘一般长得很普通,当然这只也能凭新郎的一面之词,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些新郎作家们向来自视很高,没准常常把自己看成是旧传统的批判者,新生活的创造者,但这大红绣球往胸上一绑,当初的志气大都便泄了……
接下来一般是拿本易读的书,在书房里枯坐到天明,在家里呆不到几天,就离开,然后在异地重新找到爱情的希望,而在老家的那位糟糠一般都是能干且温顺的,在家任劳任怨的守着活寡,即便最后被“文明离婚”了,公公婆婆还是把她当成媳妇养在家中。而男作家在外面热火朝天的恋爱着,但感情这玩意,来得越是炽烈,褪去得也越是迅速,而且想象力,感情丰富的男人,一般都不容易从一而终,而且文笔越好,就越是擅长给自己移情别恋寻到自我安慰与辩解的理由。
至于少数女作家,一般会奇装异服,个性大胆,敢爱敢恨,也勇于担当,不过即使个性达到如此高度,智商情商都不算低,但她们的情史往往会变得不堪,遇人不淑。可能在那个年代,女作家还是个稀缺物种,有太多的男人借着各种伪装,趁虚而入,让自我感觉一向良好的女作家们难以识别与决断,而且一般这种女作家在对待自己与爱人的感情结晶时,态度会比较随便,且不负责任。
此书的文字平实,并不花哨。其实想来,如果能在不同作家的爱情故事描述中,部分章节,模仿该作家的标志性文风,想来会多一些趣味。就算是再天才的作家,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也是从模仿开始的。一味的清汤寡水,总不是个事儿。而在这些作家的故事里,张爱玲的那段是最被人熟知,而她本人也是用不同的方式,不断的重写自己的故事,说得刻薄点,就是把一节甘蔗反复的嚼动,虽然以她的天才,是再怎么嚼都能嚼出甜味来,但也因为太过熟悉,所以在本书的最后又看到这段胡张恋,早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倒是沈从文的段落,虽然之前也有了解,但这回再听作者讲述,对自己学生张兆和的疯狂追求,胡适在中间插科打诨式的调解,以及日后的相濡以沫,沈从文天真的哭泣,还有他死后,张兆和重新理解体悟到丈夫的独特之处。虽然沈从文也跟同时代的同道中人一样,也曾出过轨,但好在他还是悬崖勒马,最终回归家庭,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在夏志清先生的小说史里,沈从文是和张爱玲一样备受推祟,而他的天真与内省,也是跟一般文人有不同的地方。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十二)
【书评人俱乐部】只有相安 才能相守
这本《何处相守 何来相安》的书,封面上方正中垂下一支蓝色的钢笔,笔尖处有一颗镂空的心形,对应副标题“民国作家的生活与爱情”的主题。画面设计虽然还算用了心,但整体布局,字体等方面,还是没有一点点历史复古的味道。特别是还引用了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一些话,这不单封面是这样,封底也是如此,把书中主要写的几位作家的情话中,挑出代表性的一句,在那里摆着,这当然不是不可以,但作为这么一本综合类的书,读者更想看到的,其实是作者对于这些作家的爱情有何独特的评论,或者有什么新的史料被挖出来,因为大家之前通过小说,影视,对于其中的一些故事,金句都很了解了,实在不需要在封面封底再重温一下。
文中几位男作家的婚姻感情历程,其实很多都是大同小异的,按照当时的惯例,都是十几岁时就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了婚,如果还在外地求学的话,一般会被母病重速归的谎言给骗回来,到家时才发现已经张灯结彩,万事俱备,只欠新郎官。新娘一般长得很普通,当然这只也能凭新郎的一面之词,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些新郎作家们向来自视很高,没准常常把自己看成是旧传统的批判者,新生活的创造者,但这大红绣球往胸上一绑,当初的志气大都便泄了……
接下来一般是拿本易读的书,在书房里枯坐到天明,在家里呆不到几天,就离开,然后在异地重新找到爱情的希望,而在老家的那位糟糠一般都是能干且温顺的,在家任劳任怨的守着活寡,即便最后被“文明离婚”了,公公婆婆还是把她当成媳妇养在家中。而男作家在外面热火朝天的恋爱着,但感情这玩意,来得越是炽烈,褪去得也越是迅速,而且想象力,感情丰富的男人,一般都不容易从一而终,而且文笔越好,就越是擅长给自己移情别恋寻到自我安慰与辩解的理由。
至于少数女作家,一般会奇装异服,个性大胆,敢爱敢恨,也勇于担当,不过即使个性达到如此高度,智商情商都不算低,但她们的情史往往会变得不堪,遇人不淑。可能在那个年代,女作家还是个稀缺物种,有太多的男人借着各种伪装,趁虚而入,让自我感觉一向良好的女作家们难以识别与决断,而且一般这种女作家在对待自己与爱人的感情结晶时,态度会比较随便,且不负责任。
此书的文字平实,并不花哨。其实想来,如果能在不同作家的爱情故事描述中,部分章节,模仿该作家的标志性文风,想来会多一些趣味。就算是再天才的作家,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也是从模仿开始的。一味的清汤寡水,总不是个事儿。而在这些作家的故事里,张爱玲的那段是最被人熟知,而她本人也是用不同的方式,不断的重写自己的故事,说得刻薄点,就是把一节甘蔗反复的嚼动,虽然以她的天才,是再怎么嚼都能嚼出甜味来,但也因为太过熟悉,所以在本书的最后又看到这段胡张恋,早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倒是沈从文的段落,虽然之前也有了解,但这回再听作者讲述,对自己学生张兆和的疯狂追求,胡适在中间插科打诨式的调解,以及日后的相濡以沫,沈从文天真的哭泣,还有他死后,张兆和重新理解体悟到丈夫的独特之处。虽然沈从文也跟同时代的同道中人一样,也曾出过轨,但好在他还是悬崖勒马,最终回归家庭,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在夏志清先生的小说史里,沈从文是和张爱玲一样备受推祟,而他的天真与内省,也是跟一般文人有不同的地方。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十三)
民国作家的感情生活向来是市井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中不乏大量的野史在流传,经过口口相传篡改后被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本书可以帮普通读者拂去时间鸿沟织就的神秘面纱,将那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十一位文人真实的感情生活还原,从而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全面地了解那个特殊时期的作家的生活状态。 作者通过大量详实资料的考证,以客观写实的笔法向我们展现了这十一位作家与他(她)们的伴侣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其作品产生的各个阶段,还附有作家生平年表,读来觉得全面详细,读后对书中涉及到的大部分女性都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在那个新旧社会交替、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年代,传统女性的地位依然很低,嫁人后只能依靠丈夫生活,没有自立的能力。像鲁迅与朱安、郭沫若与张琼华、郁达夫与孙荃、徐志摩与张幼仪、梁实秋与程季淑、梁宗岱与何氏都是父母包办的旧式婚姻,但结局却大不相同。朱安和张琼华婚后都惨遭丈夫冷落,得不到一丝垂青,最后沦为婆家的佣人,伺候公婆,孤独终老,无法享受属于自己的人生。像作者在书中对朱安心绪的揣测:“这样一个旧式女子,在嫁到周家之前,绝对没有想到未来丈夫的发展以及自己后半生命运的凄苦。她也许对生活、对未来有幸福的憧憬,但这一切在以后的日子却都不曾到来。”还有她说鲁迅:“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多么有力的控诉啊!社会与礼教造成的悲剧需要女人一力承担,而且是用一生的时间。何氏虽然也是礼教的受害者,但在梁宗岱的帮助下到护士学校读书,学会了自立,也算是比较好的结局了。孙荃同郁达夫、徐志摩同张幼仪的新婚生活是幸福甜蜜的,但是妻子都挡不住丈夫移情别恋的脚步。只有梁实秋与程季淑美满地生活了五十年。 大部分的包办婚姻是不幸的,那么自由恋爱怎么样呢?沈从文与张兆和、曹禺与郑秀都是自由恋爱的结合,但最初恋爱的甜蜜并没有转化为相濡以沫的婚姻,责任都在男方,女性显得很无辜。 如果说男作家喜欢追求浪漫,把生活的重量都推给身后的女性承担,自己很潇洒地来去自如。那么女作家恰恰相反,虽然也渴望浪漫的生活,但作为一个女人,寻求温暖与安稳往往才是她们的首要追求,而且往往用情都很深,难以割舍。萧红遇到萧军,恰恰是在她人生最为落魄的时刻,她要寻找温暖、爱和可以依靠的肩膀。丁玲对于冯雪峰的深情以一封《不算情书》为证。而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恩怨更不必多说。 张爱玲说:“我发现弄文字的人向来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是的,安稳的生活很容易磨掉文人身上与生俱来的锐气。但是这个时期很多文人的不安稳不是自己刻意为之的,而是时局所迫,不得不流离失所、辗转动荡,而正是这种不安稳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当然,文人也少不了多情的一面,激情迸发的瞬间是灿烂的,但这种火花也是转瞬即逝的,这就苦了那些给他们灵感的佳人们。在动荡的年代中分别是常事,分别就此成为永别也不少见,永别之后只得各自谋生了。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往往要独自抚养男人留下的孩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而男人很可能在别处又有了新欢。这样说来,民国时期好多名作的背后都是女性的血泪史啊!郭沫若的日本妻子安娜就是一位值得同情的女子。 作者的笔触没有参杂过多的感情色彩,只是平静的叙述,偶尔抒发一下自己的看法,但没有批判的笔调。对于想要了解那段历史的读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视角。 文字原创,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谢谢尊重。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十四)
张爱玲说,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这话放在民国各位才子才女身上最为合适。谢一苇老师的《何处相守 何来相安》写了11位民国有名的才子佳人,他们身上的爱情故事,和他们人生轰烈的作为相比,其实也是毫不逊色的。
有诗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这11位才子才女生活的民国,正是中国动乱,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世,乱世飘零中,也塑造了这些人菱角分明的为人处世,不知道爱情在他们的文学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但是很显然,也只有民国这个时代,才有这如许多的爱情,和这样的文人。
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情生活的写作,可能是这11位文学家中最为客观的。既没有贬损朱安,对许广平也是赞许和尊重的。如果“乱世”真是一个原因,让朱安式的旧式女子无处投递,也许鲁迅一生对她,虽然负疚,但是也算合理。不能休妻,也要追求自我的爱情和自由,隔过历史的尘埃,想要责怪,却也忍不下心来。但是对于郭沫若,就完全不同了。或许是因为郭沫若的文学成就,谢一苇在写到这位作家的时候,极力为其粉饰。比如言其“生性爱浪漫”,于是“给安娜带来许多烦恼和伤害”。可是,在当年的女性看来,“生性爱浪漫”不是患上病并传染给安娜的借口。笔者十分不喜作者的这种偏向,认为即便是文学家对时代和后人有所贡献,也不应粉饰其人格,为他的所作为我找各种借口。
郭沫若一生三位妻子,情人若干,对于家庭和自己的妻子、子女,他都算不得一位负责任的人,可是,生逢民国这个大时代,并不能成为他所作所为的一切理由。说到郁达夫、徐志摩、沈从文、梁实秋、梁宗岱、曹禺几位男性作家时,谢一苇老师脱不了男性视角的窠臼,不够客观的描写比比皆是。比如,郁达夫和王映霞的一段情,作者很明显将更多的责任放在了女性身上,而极力淡化郁达夫对待感情的情绪化、任性;偏重于张兆和并不理解沈从文的精神世界,可是其实,没有人是有义务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哪怕这个人是枕边人,更何况他是一位文学家;梁宗岱就算是侠义心肠,但是他抛弃沉樱的事实却被营救甘少苏所淡化;曹禺移情别恋,但是作者却着重描述发妻郑秀的脾气大、爱交际……
这些对女性读者来说并不公平,虽然这些对于史实而言并不是假的,但是,除了要赞扬那些留下文化财富的作家外,我们也应该感谢那些被时代抛弃和被作者本人辜负的女性。徐志摩对张幼仪,郭沫若对安娜、张琼华以及被他所抛弃的所有女子,梁宗岱对沉樱,曹禺对郑秀,郁达夫对孙荃,鲁迅对朱安,其实都是有所亏欠的,这和他们是不是伟大的文学家并没有任何的关系。
梁实秋对发妻程季淑的感情在这些人里就显得弥足珍贵。然而,这位老人,在七十一的时候,发妻故去半年的时间里,还是轰轰烈烈的爱上了别人。这让笔者想到了梁思成,客观来讲,独居老人不容易,爱上另外一个人也无可厚非,特别是续弦又陪伴他们走过了那么长的时光,他们有感情可以理解。但是,女性对待感情,往往比男性忠贞不渝。女性也比男性更能耐得住寂寞,经受得住苦难,但是,最后被辜负的,往往还是女性。
选了三个女子,丁玲、萧红和张爱玲。后面两个人的爱情已经被说的太多了,丁玲的感情更让人喜欢其为人,轰轰烈烈、雷厉风行、敢爱敢恨,她才是真正的大女人。不管是姐弟恋还是灵魂伴侣,她的一生,真是值得的,她值得被那些胡也频、冯雪峰、冯达、徐明等人爱,也值得被这些人所保护。她活出了自己,感情也变得美丽,不囿于年龄、身份、地位、婚否等原因,哪怕就是因为道德原因,爱在心中,也是火热的。谢一苇老师对三位女作家的描写,还是比较客观的。
总的来说,史料足,值得一看。只是女性读者读来,多少心里会有些不舒服。
情深缘浅,向来情深的都是女子,缘浅的,才是男子。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读后感(十五)
读书的时候上现代文学课,老师们总是热衷于讲述作家们的感情经历,鲁迅与朱安、许广平,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丁玲与胡也频、冯雪峰,还有萧红与萧军、端木蕻良等等。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在自己最不擅长的这门功课之上,最终没能记住各种文学运动与流派,反而是把这些作家和妻子、情人们的名字深深地刻印在了脑海之中。
《何处相守,何来相安》在众多现代名家之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十一位,用详实的材料和诗意的笔法,讲述了他们在各自文学创作背后的情感生活与人生经历。这些文学大家以辉煌的文学成就屹立于文坛,留给后人无数的精神财富,同样也用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爱情织锦。
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四位可以归为未能摆脱封建礼教,遵从父母之命,与毫无感情的妻子结婚,最终贻误了对方一生幸福的典型代表。不过,令人感慨的是,他们的原配夫人却毫无怨言地追随着他们,照顾他们的父母,甚至对丈夫后来的妻子关爱备至。例如朱安、张华琼,她们做了“一世贞姑”,却无怨无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为丈夫的文学事业做出了默默的巨大牺牲。然而,她们不但不被丈夫珍惜疼爱,甚至还遭到了各种冷遇。这既是个人的不幸,也是时代造就的悲剧。
或许爱情本身就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奇迹。所以就连允许自由恋爱的今天,也还是有很多人找不到真爱,却也有人相亲相出了一世情缘。梁实秋便是这样幸运的人,他与结发妻子程季淑虽是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合,但却相知相爱直到暮年,而且期间也没有发生任何移情别恋。然而,谁也不会料到,程季淑因为意外去世,梁实秋刚刚出版悼念之作《槐园梦忆》,紧接着便遇到了生命中的又一真爱韩菁清。他们跨越年龄的差距,抵住外界的风言风语,最终走到一起,共度十三载,直到梁实秋去世,谁又敢说这不是真爱?
而如沈从文、梁宗岱、曹禺等作家,挣脱了旧时代的束缚,选择自由恋爱,去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却也难免经历波折。张兆和对沈从文阅尽千帆后的遗憾,沉樱对梁宗岱的一往情深,郑秀对深爱的家宝(曹禺)一生的无望守候,都令人格外唏嘘感慨。她们本身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年轻时美貌动人、有才情、有思想,却难逃婚姻的磨砺、情感的背叛、人生的别离。但是,她们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份深情,用无限的理解、宽容与爱去融化岁月的坚冰,成就了对方的幸福与人生。
作为文学大家来说,这些作家们无疑都是伟大的,但是在他们的背后,铭刻的是那些甘愿牺牲自己女人们的名字。没有张兆和,或许就没有沈从文的《边城》;没有沉樱,便没有梁宗岱《一切的顶峰》;没有郑秀,也难有曹禺的《雷雨》。她们是他们曾经不可否认的缪斯女神,是他们生活中的贤内助,是他们爱过或不能再爱的人。
相较于前半部分的内容来说,丁玲、萧红和张爱玲的爱情与婚姻远远不如男性作家们“精彩纷呈”,仿佛那些浪漫、激情与缠绵都是才子们的专利。但是从女性的观点来看,女作家们更加专注,她们或被时代左右,或被命运所迫,为了追求自己的文学事业,放弃了很多个人的情感选择。若是细细写来,也是格外打动人心的。
爱情,这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赋予了文学家们无限的灵感与激情,成为了他们创作的源泉;婚姻,这外人最难以评说的生活,也成就了他们各自内心的幸福与伤痛。纪伯伦《先知》说:“爱到别离,方知情深。”书中的爱情故事,或惊世骇俗、或温暖甜蜜、或跌宕起伏、或伤感无奈。爱人们聚散离合,不是小说,胜似小说。
对于熟悉这些作家的读者来说,短短的二三十页很可能并不能将这位作家的感情经历完完整整的呈现出来,但是对于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内容的朋友来说,以个人为单位,一对一的情感故事为单元去讲述本来纷繁复杂的爱情、婚姻、情感纠葛,确实非常清晰流畅。而且其中辅以作家的诗作、书信、照片作为补充,最后附有生平年表,尽量向读者做出详尽的介绍,对我们了解民国作家的生活、创作、情感经历可以说是很好的参考与阅读资料。(唯一不足之处是书中个别之处的地名、年份、人称代词有与前文不统一的现象,而且所使用的郁达夫照片上网站的名称也未除去。如果这些细节上能够再注重一下就更完美了。)
掩卷而思,今日再读这些作家的生活与爱情,不再是抱着好奇的心情听名人的八卦故事,更多的是去感受那一代文人生活与创作的环境与经历。他们的人生道路、情感抉择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也影响着阅读他们作品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如何看待爱情、如何对待婚姻、如何与最爱的人相守,如何与逝去的爱挥别,这些不只是他们曾经面临的人生难题,也是值得我们一再反思与学习的终身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