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这篇文章讲述了埃菲尔铁塔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文章指出,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其伟大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结构,以及其象征着法国文化和工程技术的象征意义。文章还提到,埃菲尔铁塔的建造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最终通过工程师的智慧和努力得以完成。总之,这座建筑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艺术品,更是一项工程壮举,代表着人类创造力和勇气的结晶。
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读后感篇一
西方的建筑理念与我们的不同,房屋不再仅是遮风避雨的用途了,还要美观。他们将建筑也归于艺术范围,既然是艺术就要有个性,就要千奇百怪才有意思。
⚙︎
于是有
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读后感篇二
建筑是我们身边的艺术,但因为它的实用性,很多时候容易忽略其艺术性。很多建筑跨越千百年依然屹立在某地,成为文化的见证。但是欣赏建筑需要知识基础,而《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就是一本入门科普的建筑评论书,以70个问题入手解释欣赏建筑的角度。每个问题的阐述都轻松平时,引人入胜。建筑的伟大性是什么,新兴理念的正确性,各种主义之间的纠葛和实践。
就功能性上,埃菲尔铁塔是重要的通信支柱,甚至在一站初期铁塔中干扰了德国的无线通信,避免了巴黎受创。“7500吨铁件中的250万个铆钉孔的位差被控制在0.1毫米之内”,这是技术上的伟大性。
历数世界范围的著名建筑,可以发现很多建筑是因其宗教性声名在外,神圣裹尸布小圣堂对于喜欢探索结构和揭秘的冒险家来说是必到之道。圣尸布,是一块印有人形的亚麻布,而小圣堂就是为了存放它而建立的,小圣堂以“层层交错的石制几何构件高耸于祭坛之上”,凸显圣尸布的神秘感。
泰姬陵一直因其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天下,而胡马雍陵是胡马雍往后为胡马雍建造的,胡马雍陵是有着白色大理石穹顶的红砂岩建筑,就建筑学上,两者不相上下,但泰姬陵的国际知名度远远高于后者,不得不说是爱情故事的力量。
四泉圣嘉禄教堂,博罗米尼创造了这座具有复杂几何造型的曲线建筑,绕着室内优美的卵形穹顶来回扭曲,建筑富有生命力。
以雅克·德里达为首的解构主义者提出了“思想的碎片化”,而这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刻意碎片化、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建筑,其形式近乎混乱无序”
极简主义,最接近神性,作者形容柏森的建筑像日本俳句优美而紧凑,“好似阳光穿过冷冰冰的石墙上简洁的窗户,洒在朴素的墙面、地板和拱顶上;而这显然足以让任何正经的建筑师声名远扬”。
高技派,强烈的结构表达形式,在建造方式、结构工程设计上有突出的表现。
粗野主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大胆暴露清水混凝土的所有建筑的泛称”。
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读后感篇三
建筑的诞生历史也非常的悠久,在最初,建筑一般是指人们居住的房屋,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的建造形式和用途都有了更加丰富的表达。
现代建筑的类型有很多,除了供人居住的房屋,还有提供交易场所的,比如超市,以及桥梁,大坝,高铁站等建筑设施。
最近我读了《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这本书,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人物和概念,以新颖的视角、犀利的笔锋和诙谐的口吻,将这些建筑界耳熟能详又极富争议的内容一一呈现给大众。
随着技术方面的不断改进,人们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新型的建筑,在设计高度上面也可以不断的突破。只是人们不能够一味的追求设计高度,而需要统筹地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使用的用途,安全性的要求。 关于埃菲尔铁塔,这本书提到了一些有趣的往事,也能够完善我们对于埃菲尔铁塔的认识。
1887年的情人节,法国《时报》刊登了一个自称“三百人委员会”的组织写给巴黎的一封“情书”。文中声讨了古斯塔夫·埃非尔标新立异的300米铁塔,这座熟铁建筑当时刚在巴黎的战神广场动工。许多艺术大家都在这封情书上签了字。
我在刚看到这段往事的时候,觉得有一些奇怪,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建造这座铁塔呢?
细细想来,在建造的初期有这样的不满也并非奇怪的事情。因为要建造这样较大型的建筑,从不同的角度上来看,会有很多值得慎重的原因。
比如,人们会考虑建造这样的铁塔需要多少的资金投入,这种投入是否是有价值的?这个铁塔建造出来是否符合人们的某些审美需求?
现如今,埃菲尔铁塔可谓人尽皆知,它在当地也成为了一种别样的风光。这自然是令人感到开心的事情。
人们对建筑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而且对于一座标志性建筑会有更多的期待。标志性建筑可能会在造型方面显得更加奇特一点,但一定要符合大多数人对于美的感知。而这一点要求也是非常考验设计人员,建造人员的。
我想到同样非常有名的建筑——比萨斜塔。比萨斜塔建造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于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在设计的最开始,设计者根本没有想到该塔会出现倾斜的问题。
后来,青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塔顶做了自由落体实验,最终,“两个小球同时落地”,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当倾斜的比萨斜塔与伽利略的实验产生某些有趣的交集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是刚刚好。
一件建筑作品是否伟大,时间也会给予它最公正的评判。而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这些作品,从而感受其中的伟大与美。
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读后感篇四
记得看《宋飞正传》的时候,宋飞的好友George就一直对外说自己是一位“建筑师”。比起画家和雕刻家来说,建筑师是用大地做画布,他创作的是需要很多人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的“作品”。而这些建筑的美,有时候需要我们有些艺术家的眼光才能完成赏析。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荣誉成员,曾担任过著名媒体的建筑与设计记者、设计编辑等。书中有70篇文章,基本涉猎了建筑师、建筑艺术、建筑时代等等多方位的建筑知识。从金字塔、巨石阵到包豪斯、流水别墅,从博罗米尼、托马斯·杰弗逊到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从文艺复兴、巴洛克到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
本书的副标题是:改变你对建筑认识的70个问题。跟着作者专业的笔触,娓娓道来,就像是阅读影评一样,使读者得以一览建筑史中的名家名作。
书中每篇文章都精彩绝伦,让你对每个建筑都开始心驰神往。那些你看建筑的时候不理解的小细节,全都梦幻联动了起来。
世人都知道埃菲尔铁塔。我们只知道他有名,却很少知道它象征是浪漫,寓意是: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何时,假若你愿意回头看,我一直在守候。埃菲尔是建筑师的名字,铁塔是建筑师历时十年来建造向天堂爱人的告白的“作品”。除此之外,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埃菲尔铁塔是一个标志性建筑,它影响了建筑艺术与科学。埃菲尔铁塔还兼具“无线电广播”的通信功能,甚至在一战中发挥了战斗作用。
但谁能想到这个最近享誉全球的建筑,在其建筑之初,却收到了当时很多名流和艺术家的反对,说它是“一座毫无用途,不堪入目的埃菲尔铁塔。”“一个用金属板钉起来的面目可憎的铁柱”。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我很喜欢作者序言中的一句话:“历史本身也是一种建构,会通过修补、更新和改写来顺应各个世代的主流品味、思想和自大。”一个“前世”一个“今生”,足以见得作者对建筑领域的思考之深刻。
对于资深建筑行业人士来说,这本书的作者博古通今,新旧观点详细分析每个建筑时代、人物、风格和建筑理念以及建筑本身,使读者耳目一新,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重新认识这些建筑知识。而对于非建筑领域的读者来说,结合书中的插画,已经历史地理知识分析,本书也可以读得津津有味,是一本很好的科普书,自此之后对世界上的名建筑,就会多一层认知和见解。
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读后感篇五
现在我们知道的很多知名建筑,在建立的时候也是饱经争议的,甚至很多差点儿被拆除。建筑的生命是长久的,久到你忘了他月岁月经历了多少轮回,我们可以去欣赏他们,通过他们也了解到当年的历史。 《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改变你对建筑认识的70个问题》,作者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荣誉成员,他已出版多部建筑方面的著作,包括《DK建筑艺术》和《二十世纪的建筑》,今天我说的这本书是一部建筑简史,放眼世界对名建筑提出的70个问题,感受历史的变迁,思想的变革。 在建筑史上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埃及的大金字塔之谜,没有现代技术的古代文明,是如何建造这如此庞大又堪称完 美的建筑呢?如此消耗人力的工程仅仅是为了法老而建筑的吗? 比金字塔更无法解释的大概就是巨石阵吧?上百吨的巨石就这样凭空出现? 这些还未解开的谜云,挑战着建筑师跳跃的心脏,这也是建筑的魅力,在于未知,在于夕阳落下的时候那份庄严的美。 埃菲尔铁塔是因为恋人的誓言而浪漫,可惜在建造初期,他被嫌弃的称之为,用金属板钉起来的一根面目可憎的铁柱。从艺术败笔到万人爱戴,这座铁塔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或许建筑师和建筑一样,蕞初的时候都要力排众议,才能鼎力而出,经得起多少诋毁,就经得起多少赞美。 没有哪个女孩子可以拒绝城堡的魅力吧?从霍格沃茨的魔法城堡,到迪士尼的童话城堡,满足了多少粉红色的少女心,卡尔卡松在群山围绕中是多么的壮观。尽管蕞初也犹如妖魔。 在我们认知里建筑都是钢筋水泥建造的,或者是精致的木,其实泥也是可塑性很强,美观又实用的建筑材料,马里杰内和延巴克图的清真寺,就是用泥塑造而成,这座清真寺也是城市的奇迹。 诞生于凄美爱情的泰姬陵,洁白无瑕的大理石也被酸雨摧残过,还好近几年来修复工作很顺利的进行,建筑得已保存至今。他还能依然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整本书还会配有每个建筑的照片,一场书本上的云旅游,VIP的待遇,1V1的讲解,隔着手机也可以感受到建筑的喜怒哀乐。 我想没有一本书可以把建筑史讲的通俗易懂,每篇的篇幅也不长,碎片时间就可以阅读。那些灵性的建筑,在经历过风吹日晒,留下历史的斑驳,显得更加迷人了。
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读后感篇六
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其光辉的一页。”
我们通常理解的建筑就是盖房子、盖高楼等,心里想着,这有何难,不就是工人师傅们把砖头一块一块照着图纸堆砌起来的吗?如果你真的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
今天带你去看看建筑中的另一面。在《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 改变你对建筑认识的70个问题》中,选了世界上最具有代表的建筑、人物和概念,从新的视角、新的理念、诙谐的语气,将这些著名的建筑从不同的角度一一呈现给大家。
这本书的作者乔纳森·格兰西,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荣誉成员,曾是《卫报》的建筑与设计记者、《独立报》的建筑与设计编辑。他目前给多家关于建筑的出版物撰稿,他已出版的关于建筑方面的书籍有《DK建筑艺术》和《二十世纪的建筑》。
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经典,被永久保护。泰姬陵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建筑之一,有着凄美的爱情故事,而这故事凝结在嵌满宝石、洁白而有光泽的大理石上。
波斯建筑师乌斯塔德·艾哈迈德·拉合里,用10亿美元,带着2000人的工程团队,还有1000头大象的运输队伍,建成了这座闻名全球、流芳百世的不朽建筑。
曾经的泰姬陵也遭到了破坏,1908年,在印度总督寇松勋爵的命令下,进行了修复。从此后,泰姬陵就成了所有游客的游览胜地,看着华丽的建筑,听着凄美的爱情故事。
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载入史册,埃菲尔铁塔曾经被300人“声讨”,说这座铁塔毫无用途,屹立在那里是对法国人的亵渎。
然而,等到这座铁塔起起作用时,这座铁塔已经受人敬仰甚至爱戴。这座铁塔的设计与建筑
在如今的高技派建筑与结构工程奇观层出不穷的时代,看上去都妙不可言。更何况在那个用马车将构件运到工地的时代。
当埃菲尔谈到铁塔的形象时,他说:“大自然的规律不总是与和谐的奇妙法则相符吗?”其实,当他第一次看到这座铁塔的方案时,对他毫无艺术感的外形也是忧心忡忡的。直到他的助手和他的另一位建筑师伙伴重新对铁塔底部的设计,才使铁塔如战神参加广场舞会一样。
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喜爱。巴黎的国家图书馆坐落在塞纳河畔,这座图书馆在20年前遭受了很多白眼。在1996年开放后,很多人对它进行了诋毁。可是谁也没有想到,20年后的今天,这座图书馆却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
这是一座蕴含智慧的建筑,是一座“伟大”的工程。因为它的尺度、拖延工期和预算超支都成了社会焦点。还好,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试想一下,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你坐在玻璃塔中,沐浴阳光,闻着书香,看着自己喜欢的书,这是多享受的一件事。
建筑师的伟大,不能用语言去描绘,只能用心去感受。
不管在哪个行业,只要你足够优秀,就会遭受嫉妒、诋毁,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抵得住这些流言蜚语,只要内心强大,经典永远是经典。
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读后感篇七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有着很大的主观性,就是说,它可能会被一些人热爱和推崇,也可能会被一些人误解和藐视。
在人类活动足迹遍布的地球上,散布着各种各样的建筑体,有许多不止有着实用功能,也成为了一种历史文物或艺术品,供人们鉴赏。
如雅典的帕提侬神庙、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巴黎埃菲尔铁塔、印度泰姬陵、曼哈顿和纽约的现代都市天际线、柏林旧博物馆、悉尼歌剧院,等等,这些著名的建筑物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建筑时间,风格各异,展现出不同的风采。
在不同的时代,有人喜欢参观欣赏它们,但也有人并不欣赏它们,甚至认为它们是丑陋的。
对于这些建筑以及关于建筑艺术的许多问题,很多人都有着一些误解,即使在业内也有不同的看法和声音。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建筑,如何了解建筑艺术呢?
对建筑有着深入研究的建筑专业人士,同时又身为媒体记者、善于写作并出版了数本建筑方面著作的乔纳森·格兰西,针对这些著名建筑物撰写了70篇随笔,集合为《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改变你对建筑认识的70个问题》一书,从专业角度为人们厘清关于建筑的70个问题,重新理解和审视这些著名建筑以及建筑艺术。
埃菲尔铁塔高大雄伟,铁铸的塔身刚毅冷峻,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建造工艺和建筑艺术,如今已经成为法国巴黎的标志之一。
但是你知道吗,在它刚刚动工建造之时,就有人对它进行了声讨。在1887年,有许多艺术大家在一封给巴黎的抗议书上签名,这里面就包括了著名作家莫泊桑、小仲马、作曲家夏尔·古诺等人。
信中表达了他们的愤怒和谴责,反对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建造这座“毫无用途、不堪入目的埃菲尔铁塔”,认为它不过就是毫无艺术感的“用金属板钉起来的一根面目可憎的铁柱”。
直到1889年竣工,成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时,这座铁塔仍然没有得到艺术家们的认可和喜爱。
但埃菲尔塔真的像这些人所说的毫无用途吗?并不是。
300多米高的埃菲尔塔在当时是一个巨大而重要的通信支柱,能够通过新的无线电技术进行广播。在一战期间还曾经发射无线电波,干扰了德国的无线通信,使巴黎免遭入侵。
从建造工艺来看,埃菲尔塔由7500吨铁件构成,而连接这些铁件的250万个铆钉孔的位差都被精确地控制在0.1毫米之内,这种技术在一百多年前的时代可以说非常惊人。
而它也不像设计时预计的20年寿命那么短,当那些反对它的艺术家们早已作古,而它仍稳固地矗立在一百多年的岁月风雨中,直至今天,迎接了超过2.5亿人。
除了埃菲尔塔曾经受到过这样的抵制和否定,还有很多如今已经成为经典的建筑也曾经不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无法被欣赏。
一座建筑或建筑风格好不好、能否被大众所接受,并非只看它的外观、艺术性或某个方面来判断,它的技术性、功能性、创新性、包容性等等,都会体现出来,经过时间的考验,最终由大众来做出判断。
当我们转换一下角度,从一个全面而专业的角度去重新观摩、了解它们,也许就能明白,这些建筑为什么能经历时间的考验,成为伟大的经典。
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读后感篇八
这大概是我读过的最通俗易懂的建筑简史了。小小一本书,却贯通了几千年的建筑发展史。建筑是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它不仅记录历史流转,也记录时代变迁。 然而建筑因何伟大?也许就像它的书名——《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改变你对建认识的70个问题》——所写的,弄明白这70个问题,大概就知道建筑的伟大之处了吧。
《圣经》说,人的光阴是70年。以此为标准算一生的话,索尔兹伯里大教堂便在时间长河里流转了十生十世,吉萨金字塔有它的70倍之久,埃利都神庙是它的一千倍。这样看来,建筑之于人生,算得上是漫长甚至永恒的了。 建筑之所以能够成为永恒,一部分是因为它们存在的时间够长,一部分是因为它们象征的意义足够远大。比如埃及金字塔,比如史前巨石阵,比如帕提侬神庙。当建筑被赋予某些神之意义,它就会成为永恒、伟大和英雄主义的象征。 就拿帕提侬神庙来说,它的建成除了是为了供奉女神雅典娜外,还是古希腊城邦自由民主的象征;而伫立在多瑙河畔的瓦尔哈拉神殿,则是为了纪念德国伟人。同样的造型,同样通体淳朴单一的白色,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下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上著名的建筑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能在同时代或后世引起人们的共鸣。 比如巴黎的地标性建筑埃菲尔铁塔,它在建造之初就曾遭到由大艺术家们组成的“三百人委员会”的激烈抨击,他们给法国《时报》写信,说埃菲尔铁塔是毫无用途、不堪入目的“用金属板钉起来的一根面目可憎的铁柱”。 然而事实上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并不是为了给巴黎添加一栋标志性建筑,300多米高的它本质上是作为通信支柱而被建造的,它还曾在一战期间帮助巴黎避免了入侵。这么看来,这还是一根英雄的铁柱子。
再比如巴黎圣母院,它在建造时也曾被当时的艺术评论家们激烈的抨击过,说它幽暗,粗野。 人们审视建筑的眼光总会随着时间的流转发生转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折中主义与功能主义的没落,人们不在中意于模仿历史上的建筑风格,也不在局限于以功能为依托的平面和空间布局,大量大胆创新、为现代化工业服务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现代主义踏上世界舞台,成为引领建筑界的新潮流。 20世纪70年代,随着现代主义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地被相通的建筑覆盖,城市面貌和人们的居住环境日渐呆板无趣,变得毫无人情味,于是融入了装饰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后来居上,将现代建筑推上另一个新的顶点。
建筑的历史总是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地被改写,就像流行趋势,循环往复,无休无止。 建筑的伟大,在于其艺术性、功能性、技术性、创新性和包容性的综合统一。但时代和眼界的局限往往使人们无法当下就理解某个建筑的诞生。包括现在,仍然有很多建筑在很多人眼里存在争议。 比如埃菲尔铁塔究竟是工程杰作,还是艺术败笔?史前巨石阵究竟是国际符号,还是孤立的纪念碑?帕提侬神庙究竟是冷峻的形式主义,还是绚烂的古典主义? 包括建筑风格的发展,同样在诞生之出被很多人非议、抵制甚至拒绝。
比如解构主义,它的诞生究竟是建筑与哲学的碰撞,还是与时尚的联姻?粗野主义究竟是阴森的混凝土,还是可爱的混凝土?后现代主义究竟是挽回,还是耍弄现代主义? 这些专业而又辛辣的问题,著名的建筑评论家乔纳森·格兰西从专业的角度、全新的视角对世界各大著名建筑进行了解读,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伟大建筑的新思路。 他汇集了70个辛辣而又犀利的问题,以18万字写就70篇小品文,从文艺复兴、巴洛克到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带我们一同领略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及其作品的风采。
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说,建筑的目标是永存于世,所以它在原则上就是唯一与样式和风尚无关的东西。 中古时期的古建筑和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崇尚用大理石做建筑及装饰材料,因为大理石坚固,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冲刷,甚至永存于世。这类建筑也自有一套严谨的逻辑、秩序、品味和结构。 所以当解构主义出现时,人们一边觉得荒诞怪异,一边震惊于解构主义的破坏力,又迷醉于解构主义独有的破碎的美感和大色块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 时间是最伟大的流行趋势预言家,它总是让人们在特定的时间正确的设计和建造方式。
乔纳森认为,建筑中存在某种显而易见的道德因素。这种道德因素驱使着建筑师们遵守这一规则,秉持时代精神设计出符合人们内心期望的建筑。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建筑师顺应时代可以建造出符合当下审美的建筑物,但一座建筑物能否经受得住时间的洗礼、社会的质疑而成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存留于世,除了它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更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它是否曾经造福过人类。
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读后感篇九
书名:《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改变你对建筑认识的70个问题》 作者:【英】乔纳森·格兰西著 出版:四川美术出版社/后浪 —————@CATHY爱阅读————— 时间的长河滚滚向前,人类始终没有停下他行进的脚步。作为人类伟大智慧结晶证明的诸多古老建筑,经过千百年,仍屹立不倒。它们身上的斑驳痕迹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见证着人类对建筑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创新。如果建筑会说话,我们一定可以听到它们建成之初经历过怎样的故事,又是如何经历漫长的岁月洗礼。 如今,在世界各地,一座座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古建筑仍旧散发着它们耀眼的光芒,数不胜数。每个人拥有的学识不同,欣赏的角度不同,对这些建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很多人在旅途中有很多必打卡的景点,当地的古建筑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希腊的帕提农神庙、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印度的泰姬陵、马里的杰内清真寺、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这些古建筑一直在散发着它们的艺术魅力。 我们该如何更好更清晰地欣赏这些建筑呢?我们又该如何与历史对话?作为英国皇家建筑协会的荣誉成员、出版过《DK建筑艺术》和《二十世纪的建筑》的作者乔纳森·格兰西为我们带来了一本不可多得的、关于建筑欣赏和评价的书籍《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改变你对建筑认识的70个问题》。 作者以一位专业建筑界人士的角度,带着我们普通大众重新认识世界各地诸多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建筑,并用70个问题和小文章引领我们思考建筑的意义。他的点评真实犀利、诙谐幽默,当描写那些伟大的建筑时又是那么优美生动,充满喜爱和怜惜之情。 当他提到法国沙特尔大教堂被人装饰一新时,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历史魅力,那斑驳的墙壁、饱经风霜的历史痕迹,都被新的材料覆盖,人们再也感受不到它的古老,唯一有的就是对它年代久远的纪念。古建筑之所以让人着迷,就是因为它的古老,让人能够触摸到我们不曾经历的那个时代,让今天与过去有着唯一的联系,这是多么珍贵!它有幸躲避过战争的伤害,却没能在现代人的物欲中幸免于难,这让人不念心生惋惜。 我们熟知的埃菲尔铁塔竟然在建造之初也曾遭受非议与强烈的反对,时间却证明了它是如此受欢迎。它的设计和施工令人叹为观止,妙不可言,它还曾让巴黎免遭入侵。 当我看到伦敦市天际线中圣保罗大教堂在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中孤独地坚守在一隅时,仿佛失去了它应有的光华。而看到查尔斯·科克雷尔描绘的圣保罗大教堂和它周围的同风格建筑群时,它显得是那么神圣和谐。 作者不仅描述了这些建筑的建设历史,同时还探讨了建筑文化的发展与兴衰,从文艺复兴、巴洛克到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作者都作了简单的描写。另外还点评了不少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和成就。 总之,看完这本书,让我对建筑和建筑师以及建筑历史有了新的和更加清的认知。如果你对建筑和艺术感兴趣,不妨翻开这本书,一边欣赏伟大建筑的精美图片,一边欣赏作者的辛辣点评。
埃菲尔铁塔为何伟大
暂无评分
[英] 乔纳森·格兰西 / 2022 / 四川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