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萨拉热窝女人的读后感大全

萨拉热窝女人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4 02:00:23
萨拉热窝女人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9-24 02:00:23   小编:

《萨拉热窝女人》是一部描述波斯尼亚战争时期女性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玛鲁娜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对家庭、友谊和人性的摧残。小说揭示了战争给女性带来的身心双重伤害,同时也展现了她们在逆境中的坚强和勇气。阅读后让人深刻思考战争对人类的破坏力量。

萨拉热窝女人读后感第一篇

诺贝尔文学奖的书籍大都可以一看,而看完这书,更是觉得作者伊万安德里奇更是大师风范。小说在一战的背景下描写了一个吝啬的女人,像其他文学作品中吝啬的人比如葛朗台或泼留希金一样,这个吝啬的女人拉伊卡不遑多让,比如小说中描写:“她认为凡是正在使用的东西天天都接近灭亡,因为每摸一下,每被陌生人看一眼,它们就会受到损耗。”在战争后金钱失效,“她眼睛发黑,嗓音嘶哑,两腿发软,摔倒在地上,她就这样躺着,好像堆放在石板铺设的广场中央的一堆破烂。”当然了,这样的性格是父亲的影响,她父亲说:“那种种感情和原则只不过是我们身上的弱点而已,大家都指望任意利用它们。在人家夸奖你的时候不沾沾自喜,同时在人家叫你吝啬鬼和没心肝的利己者的时候,你也不要悲伤。”所以家人对自己的影响是特别巨大的。

小说描写了拉伊卡在父亲死后整理商务,得到教父米哈伊洛,银行家帕耶尔帮助,放贷,经历巴尔甘战争,有百万梦想,一战爆发,和维索、拉福尔维持放贷,去贝尔格莱德舅父乔治家,妈妈死去(她多少次探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多少次思量,也难以在自己内心中寻觅到任何类似真正悲痛欲绝的感情),最后被吓死(小姐就是同这些财富共同生活着。她没有未来,而过去也被埋葬)。小说一开始就显示了作者出色的描写,比如:天空一向富丽而慷慨,它仿佛是因为城里缺乏一切而给予这座异常优美城市的补偿,它又仿佛是为了不该发生的事所给予的安慰……时间只会使那些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和一味追求个人享乐的人感到难过和疲惫不堪,但是时间对那些忘却自我而献身于任何胜过他自己力量的事业的人来说,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就飞驰而过了,而当一个人大胆而又难以实现夙愿时,时间对他来说则全然不复存在。

小说获得最高荣誉的原因自然是拥有当时特殊的背景,女主的内心和这个背景又格格不入,比如:“对于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对于大千世界里足以调动其中包括她的至亲好友们动机的一切,对于引起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某些变迁和事件的一切,其中她喜欢听而又乐于接受的也就只有那件与她夙愿相关的事,即收支两者之间复杂的永无休止的对立……不论全世界,也不论此间所发生的种种重大事态和巨大变化,在她看来都如梦中所见,一概模糊不清。凡是对其他人足以构成生活要义的一切,对她来说只不过成了妨碍她平静生活和正当从商的障碍。她甚至连思想都未曾遭受过本市居民们的那种命运的熏染——不论是自打头一天起便因为是塞族人或自己的思想观点而受到种种迫海的人的命运,也不论是那些或明或暗地站在政服一边,而如今认清了仅仅热情奔放的祝贺和油行并不足以表示效忠,需要在鲜血金钱和财产上做出牺牲的人的命运。总而言之,在这座城市和大千世界里所发生的一切,她都是陌生的,遥远的,不真实的。假设幸福两个字还对她具有某种意义的话,那么可以说她在那些日子里尝到了真正的幸福(战争中投机赚钱,而人们苦难),这是在寂静和黑暗中盲目地没有障碍、没有危险地挖掘储藏着许多食物的、松软土地上的鼹鼠的幸福。”描写得多么深刻。

萨拉热窝女人读后感第二篇

【镜杯阁书札】战争题材、英雄主义、幽默风趣的语言、曲折的剧情,70后的记忆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一定是相当深刻。这部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的彩色故事片,于1973年经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后在中国放映,大受欢迎,在那个文化贫瘠的年代,满城尽是瓦尔特,比肖夫上尉、迪特里希上校党卫军挺刮的制服吸引多少孩子艳羡的目光。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萨拉热窝。 上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南斯拉夫联邦解体。1992年4月至1995年12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三个主要民族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发生严重分歧而进行的战争。波黑领导人为满足欧共体承认其独立提出的条件,1992年2月29日至3月1日就是否赞成波黑为独立主权国家进行全民公决,这一公决遭到波黑境内占人口31.4%的塞族人的坚决抵制。全民公决进入尾声时,在萨拉热窝教堂举行婚礼的塞族人被暴徒枪杀,激起了塞族人的公愤。公民投票结果公布,有过半数的波黑公民赞成波黑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夜间,武装的塞尔维亚平民在萨拉热窝以北120公里的图兹拉等地公路上设置路障,武装冲突由此开始,波黑战争是二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1992年7月11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导演、穆斯林族的哈依鲁丁·克尔瓦瓦茨,在他的代表作上映20年后,因饥饿在萨拉热窝不幸去世,享年66岁 。这是萨拉热窝这座城市第二次进入我的视野。 时间又过去近30年,在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c,1892〜197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60周年之际,这位塞族作家的 “波斯尼亚三部曲”――《德里纳河上的桥》《萨拉热窝女人》《特拉夫尼克纪事》摆上我的书桌,这是萨拉热窝又一次与我的近距离接触。事实上,如果不是疫情的影响,我对萨拉热窝的造访早在一年前就应该已经完成。 “波斯尼亚三部曲”三部作品都被评论界称作“小说形式的编年史”,这三部作品除了波斯尼亚基本背景外,都是各自独立的长篇小说,结构、角度、篇幅都各不相同。在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奥斯特林在诺奖的授奖词中所说:“《萨拉热窝女人》(1945)和前两部有所不同,它从病理学和走火入魔的角度对贪婪进行了完全是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它讲述了一个萨拉热窝商人的独生女儿的故事。她破了产的父亲临死前告诉她要毫不留情地保卫自己的利益,因为,只有财富才是逃脱残酷现实的唯一手段。“也正如奥斯特林所言,受到题材的影响,作家并没有在小说中去表现出类拔萃的叙事才能,读者最好也不要抱有阅读悬疑、玄幻小说的那种期望。但是作为三部曲中最精简的一部,我们完全可以透过这个萨拉热窝的“老小姐”、“巴尔干版本的葛朗台”扭曲的灵魂和悲惨的一生,观照到一战前后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乃至整个巴尔干动荡的社会百态。这个被称之为火药桶的地区,最匮乏、最宝贵的就是平静,安德里奇恰恰拥有这种与这个半岛大相径庭的气质。作家沉静如海的镇定和从容之下,是历史的惊涛骇浪。在作家不露声色的写实主义风格中,感受这块血与蜜之地的故事,体会作家看待克族、塞族、穆族和犹太人、吉普赛人、土耳其人、马扎尔人、日耳曼人之间世代纠缠的悲悯之心,从而去理解作家是如何“以史诗般的气魄从祖国的历史中找到了主题并且描绘了人类的命运” 的。

萨拉热窝女人读后感第三篇

【镜杯阁书札】战争题材、英雄主义、幽默风趣的语言、曲折的剧情,70后的记忆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一定是相当深刻。这部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的彩色故事片,于1973年经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后在中国放映,大受欢迎,在那个文化贫瘠的年代,满城尽是瓦尔特,比肖夫上尉、迪特里希上校党卫军挺刮的制服吸引多少孩子艳羡的目光。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萨拉热窝。 上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南斯拉夫联邦解体。1992年4月至1995年12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三个主要民族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发生严重分歧而进行的战争。波黑领导人为满足欧共体承认其独立提出的条件,1992年2月29日至3月1日就是否赞成波黑为独立主权国家进行全民公决,这一公决遭到波黑境内占人口31.4%的塞族人的坚决抵制。全民公决进入尾声时,在萨拉热窝教堂举行婚礼的塞族人被暴徒枪杀,激起了塞族人的公愤。公民投票结果公布,有过半数的波黑公民赞成波黑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夜间,武装的塞尔维亚平民在萨拉热窝以北120公里的图兹拉等地公路上设置路障,武装冲突由此开始,波黑战争是二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波黑430多万人口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1992年7月11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导演、穆斯林族的哈依鲁丁·克尔瓦瓦茨,在他的代表作上映20年后,因饥饿在萨拉热窝不幸去世,享年66岁 。这是萨拉热窝这座城市第二次进入我的视野。 时间又过去近30年,在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c,1892〜197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60周年之际,这位塞族作家的 “波斯尼亚三部曲”――《德里纳河上的桥》《萨拉热窝女人》《特拉夫尼克纪事》摆上我的书桌,这是萨拉热窝又一次与我的近距离接触。事实上,如果不是疫情的影响,我对萨拉热窝的造访早在一年前就应该已经完成。 “波斯尼亚三部曲”三部作品都被评论界称作“小说形式的编年史”,这三部作品除了波斯尼亚基本背景外,都是各自独立的长篇小说,结构、角度、篇幅都各不相同。在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奥斯特林在诺奖的授奖词中所说:“《萨拉热窝女人》(1945)和前两部有所不同,它从病理学和走火入魔的角度对贪婪进行了完全是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它讲述了一个萨拉热窝商人的独生女儿的故事。她破了产的父亲临死前告诉她要毫不留情地保卫自己的利益,因为,只有财富才是逃脱残酷现实的唯一手段。“也正如奥斯特林所言,受到题材的影响,作家并没有在小说中去表现出类拔萃的叙事才能,读者最好也不要抱有阅读悬疑、玄幻小说的那种期望。但是作为三部曲中最精简的一部,我们完全可以透过这个萨拉热窝的“老小姐”、“巴尔干版本的葛朗台”扭曲的灵魂和悲惨的一生,观照到一战前后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乃至整个巴尔干动荡的社会百态。这个被称之为火药桶的地区,最匮乏、最宝贵的就是平静,安德里奇恰恰拥有这种与这个半岛大相径庭的气质。作家沉静如海的镇定和从容之下,是历史的惊涛骇浪。在作家不露声色的写实主义风格中,感受这块血与蜜之地的故事,体会作家看待克族、塞族、穆族和犹太人、吉普赛人、土耳其人、马扎尔人、日耳曼人之间世代纠缠的悲悯之心,从而去理解作家是如何“以史诗般的气魄从祖国的历史中找到了主题并且描绘了人类的命运” 的。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