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发生了什么》,我深深感受到了海明威那种简洁有力的笔调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小说中的主人公在战争中面临着生死抉择,最终选择了勇敢地面对。这种坚韧和勇气让人感动,也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生命意义。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第一篇
法国插画师让·朱利安创作的绘本《发生了什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绘本。之所以说它很有意思,是因为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绘本。一般来说,简单和复杂这对反义词是难得共同体现的,但在《发生了什么》这里却可以——真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了呢?
先来说一说让·朱利安在《发生了什么》这个绘本中的设想吧!这是一本圆角纸板书,由前后两个对页构建成一个场景:其中前一个对页是事物最开始的状态,后一个对页是事物变化之后的状态——整本书就是由多组事物的变化状态组成。一共有九组变化状态。
说简单,是因为绘本《发生了什么》内容上很简单,简单到了几乎没有什么情节,而是只有九个场景——这九个场景各自独立,之间很难说会有什么联系;简单到了即使是小孩子,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就可以大概说出来这些场景是在“说”什么事情,而且会是八九不离十——只是大人们是否能如孩子一般说得很到位,并且赋予这些场景之外更多的“言外之意”,那就很难说了!说复杂,是因为在看似简单的场景背后,考察的却是读画者对画面的观察细致程度、联想程度,能否从一种看似简单的画面上找出更多的元素以及细节。毕竟,让·朱利安的作品特点就是线条简单、色彩单纯——但这些已足以表达思想!
所以,人要是性格比较急躁呢,他还真就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绘本——不就是从怀孕到孩子出生、从“花”猫到“白”猫、从一根一根的面条到一盘意面、从头发长了到头发短了又到头发长了、从一个瓶子里往另一个瓶子倒水……这么简单吗?这要是还看不出来,那还有什么能看得出来的呢?!可是,如果换一个孩子过来,他或许就能够静下心来,一幅幅地看过来看过去,顺便做一些比较复杂的研究和猜测,也许还会讲出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要是再讲一遍的话,那或许就又是一个新的故事了!
总而言之,心有多大,梦想有多远,《发生了什么》就果真会“发生”很多很多的事情!搞不好的话,这些原本认为是各自独立的九个场景之间,还有可能发生横向、纵向的联系,被添加了各种各样的元素,成为了一个整体性很强的故事,宛如粒粒散落的珍珠经过一番努力变成了一条美丽的珍珠项链——形态上发生了剧变,但过程却似乎很简单。有时候,迈出一步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关键就在于,是否决定迈出那一步、是否愿意迈出那一步!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天地。
事实上,虽然《发生了什么》真的是一本如假包换的绘本,适合的年龄区间是3岁到6岁之间的孩子——但这或许也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是一个“大致安排”!如果不以为然或者不以为意,终究是“读”更有意思的“那一个”的,也就真的不能够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了!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第二篇
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对世界认识不够等等,导致小朋友的“发明创造”、以及幻想能力都很强大,比如“太阳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给小朋友,拿到的答案一定是千变万化的,这也是他们的有趣之处。孩子是天生的幻想家,面对自然界里发生的一切,他们观察着并思考着。
《发生了什么》是让·朱利安的新绘本,此前《这不是书》因为猜猜猜的游戏也曾风靡一时,是很多家长和小朋友喜欢的玩具书,而这本是她的又一力作,圆角图书设计也很细心,不至于让小朋友在阅读过程中划伤自己,精致的硬纸板可以玩很久也不担心折页,亮丽却不刺眼的颜色也是考虑周全的设定,而内容更是简单又有趣。
这本书里的场景都是前后联系的,但面对同一个场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脑洞。这本书中的图画,有一些考验小朋友的因果关系能力,有一些告知小朋友时间概念,还有一些是逻辑推理。
第一遍阅读,我是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由于知道基本常识,所以阅读很快,也能逻辑清晰、并且准确无误的说出before和after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这不够有趣,因为思维太限制了,小朋友可不是这样的!
第二遍阅读,我拉着z先生一起,打开脑洞立马不一样了!比如接下来这几幅图画:
按照成年人的想法,这个过程就是两个年轻人相爱并怀孕,生出一个可爱baby。
但在小朋友的世界里,两个成年人的肚子变大,可以是吃多了饭、喝多了水、塞满了气球、肚子里放了棉花、或者两个人都在鼓气!而baby是怎么来的?小朋友可能会认为:圣诞老人送来的、小鸟叼来的,或者按照中国父母的“说法”,是垃圾桶里捡来的!
在比如这幅:
按照成年人的认知,前后逻辑关系就是将高瓶子里的液体倒入了杯子。
但在小朋友的世界里,开脑洞可以想的到:
也许白色的就不是什么液体,而是一张贴纸?前后逻辑关系是更换了不同大小的贴纸。
而谁规定了蓝色背景于是白色就是液体,万一蓝色才是液体呢?最开始液体多的,也可能是杯子,而不是高瓶子呢!
《发生了什么》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开脑洞了!只要你能自圆其说,便能想出n多种可能,并且每一种可能都让人感到欣喜,因为这是一个大脑在发明创造的过程!
这本书里不仅有我贴出的简单逻辑图,还有一些认知图,比如面条还没有下水的时候,是直的,而后放入盘子里却是美味可口的,这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小朋友去思考,面条经历了什么?蒸炸煮还是泡?当然,或许小朋友也会开脑洞告诉你:那本来就不是面条,而是手工橡皮泥,装入盘中的是捏出来的!
无论怎样,这本书都能带给大小朋友无限的乐趣,而且常读常新,有时候我们会灵光乍现,突然想要翻开绘本告诉家人说:这幅图,我又想出一种新的可能!
开脑洞本来就是一件有趣的事,不是吗?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第三篇
在一个闲暇的午后,翻开《发生了什么》,与还未上幼儿园的女儿一起,走进了遐想的空间。
《发生了什么》是由法国年轻的插画师让·朱利安著的一本圆角纸板书,旨在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因果关系,时间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整本书没有完整的故事线。每一组场景由BEFORE 和 AFTER串起前后两个对页构成,前面是最开始的状态,后面是变化之后的状态。
翻开书,是一页图画一页BEFORE ,再翻一面,是 AFTER和一页图画,各类场景就这样一组一组地呈现在眼前。中间是长长的空白,也正是这长长的空白,给予了我们思维的动力和空间。
当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大肚子的人时,女儿指着图片说,“这是妈妈,这是爸爸。”翻开到AFTER,女儿指着男人怀中的宝宝说,“宝宝要去广场,从妈妈肚子里跳出来了。”一边说一边用小手指着女人变平了的肚子说,“妈妈的肚子没有了,宝宝跳出来了,他跳到了爸爸怀里!”
女儿从小喜欢去广场玩,在她小小的脑袋里,只要是开心的事必定要和广场联系起来。开心时会说,“今天去广场了”,或者是“我要去广场”,这组画在她看来就是开心的,那个小宝宝也必定是和她一样喜欢广场的,所以从妈妈肚子里跳出来就到了爸爸怀里,因为一家人正准备去广场呢!
当翻到第二组BEFORE ,看到图片中脏兮兮的小猫,女儿立刻放下书,去她的百宝箱找来了海绵刷,一边刷着书上的小猫,一边自言自语,“小猫咪要生病了,要刷干净净才好!宝宝帮猫咪洗澡澡。”
当我翻到AFTER看到白白亮亮的猫咪,女儿开心地笑了,“美美的猫咪,用牛奶洗过了,宝宝用刷子擦干净的。嗯......用奶奶的面粉洗的,调皮的小猫咪!”边说边咯咯笑着,还不忘用小手拍拍变白了的猫咪。 醒目的粗线条、明快逗趣的卡通形象和背景上强烈的色彩对比,一组变幻一个背景色,眼睛被鲜亮的色彩牢牢吸引着,看完一组就忍不住翻到下一组。一本翻完,回过头来,再翻一遍,仿佛书中有什么魔力般,吸引着你看完一遍又一遍,却没有放下书的意思。 就像书中介绍的那样:当你看完一遍,第二次翻看时,你会发现,这还是一本有“心机”的书,事物的变化在一下就能猜出来和猜不出来之间摇摆,时时敲打你的脑洞。第三次翻看,你又会发现书中的很多细节,尤其是动物或人的表情变化,在这些细节变化中,你可以细细去揣测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窗外的阳光照进书房,女儿的笑脸在阳光的映衬下,越发温暖红润。还有那时不时的发出笑声,女儿发现新大陆的惊叹声,不同意见的争论声,飘散在午后的阳光里,温暖了一室的空间。就这样,一本书,两个快乐的人儿,相依在书房。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第四篇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感觉我变了,以前读一本绘本,先想的是“哇,多么有趣”,现在看到一本绘本,竟然是先想到“多么有用”。
好在无论我怎么变,好的绘本是不变的,它永远在那,你想它有趣,它就有趣,想它有用,它就有用。带起娃来,比队友还贴心,比如这本《发生了什么》。
之前,爸爸妈妈大腹便便的相对而立,然后,妈妈变苗条了,爸爸怀里抱个小宝宝,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之前,小猫咪脏兮兮的舔手腕,然后,突然变美变干净,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生意大利面变成一盘熟意大利面,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满瓶酒和半杯酒变成了半瓶酒和满杯酒,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一只蛋怎样变成一只鸡?
爸爸和儿子面容平静到表情惊恐头发竖立,他们经历了什么?
……
这真的是一本超有意思的书,美妙之处在于,它有趣的画面之下,对孩子逻辑能力的训练。给你原始状态,给你变化之后的状态,然后动用你得小脑袋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发生了什么呢?
据说孩子很小的时候,只能理解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比如妈妈站在面前,哦,这是妈妈。如果妈妈用毛巾把自己遮挡上,哪怕孩子看到了这个遮挡的动作,也不会意识到,毛巾后面是妈妈。他不会把所见的前后动作联系到一起思考。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自身的发育和对世界的观察,他才会意识到那个毛巾后面的妈妈。
而《发生了什么》这本书,可以说是低龄宝宝逻辑训练的利器了,爸爸怀里那个小孩子哪里来的?小猫是怎么变干净的?意大利面怎么就做熟了并且香喷喷?书翻一页,完成一个因果循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奇妙而诱发思考的。从一个所见即所想的孩子,变成一个见微知著的成年人,这本书,就是这个漫长演变过程中的完美第一步。
对了,说到漫长,本书也有啊,长发变短发,是after,而短发变长发就需要way after(很久很久以后)了,让孩子在细微处体会,变化,除了需要作用于它,还需要时间。感觉好缜密的启蒙。
现在好多妈妈会担忧孩子的作文,已经有朋友开始带孩子积攒好词好句的了,但是,写一篇文章,好词好句只能算血肉或者外观,真正的筋骨是文章的内在逻辑,而孩子最起初的逻辑建立,也许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多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
最后赞一下本书的题目,关于题目,王国维以《诗经》《古诗十九首》乃至宋词为例,说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起初大以为然,但是读了一部分绘本之后,会发现一些绘本,题目才是全书的点睛之笔。比如本书,不看题目,也许和孩子翻开,“之前——之后——哈哈哈哈哈”,这样的阅读一本书就混过去了。
但是因为题目《发生了什么》,会把家长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触发行为上,于是去诱导孩子思考和说出“发生了什么”,毕竟对于这本书来说,无论画面多么幽默,“发生了什么”才是灵魂呀。而对于生活的无数的精彩纷呈,那些没有被展现出的“发生了什么”才是人生的真正作用力。
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画面简单,内容有留白,有思考,有趣,还有用。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第五篇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肚子里怀着二胎。有一天晚上睡觉前,我对儿子说,你用手摸摸看,妈妈肚子里有个小孩儿!
儿子很认真地摸了摸,然后抬起头来问:可以打开看看吗?
今天,当他翻开《发生了什么》时,就笑着问我,妈妈,妹妹就像书里画的这个小孩儿,从肚子里生出来啦!
好奇是幼儿的突出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产生很多疑问,“天为什么是蓝色的?”“晚饭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天黑以后会出现星星?”这些问题和疑问,都是孩子学习科学和对事物探索的起点,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孩子对事物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当孩子的好奇心越来越强,也有了探索的欲望,那么孩子的参与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绘本《发生了什么》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元素。它通过一幅幅前因后果对比图,给孩子留出一个想象的空间,去思考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结果,什么原因让他发生了改变。让孩子开动脑筋,去探究事物发生的规律,找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比如这个小姑娘,一开始她的头发很长,乱糟糟的,她看上去有点脏脏的,但是她的心情似乎还不错。
后来,她剪短了头发,看起来就像个小男孩,于是她看起来目瞪口呆,料想她可能对自己的新造型有点不知所措。
过了一段时间,她的头发又再次长长了,假小子又变回了小姑娘,这时候她的表情看起来很开心。
通过这几张图片可以让孩子们思考一下,仪表很重要吗?男孩子女孩子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头发的长短是怎么发生变化的?小姑娘更喜欢哪种形象?为了避免不开心,小姑娘应该怎么做?
再看下面这个小姑娘。一开始她带着墨镜穿着背心在沙滩上晒太阳,她的皮肤白白的,看起来很惬意;后来,她的脸上出现了一个墨镜的痕迹,颜色浅浅的,而身体和脸蛋儿却变黑了,她的表情看起来有点不太高兴,这是发生了什么呢?
这两张图里,太阳从左边移动到了右边,说明小姑娘在沙滩上晒了一整天。小姑娘皮肤颜色的变化说明了晒太阳会让皮肤变黑,而墨镜的部分则告诉了我们,有遮挡的地方会防止晒黑。那么,被太阳晒过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什么地方太阳最厉害?什么时候更需要防晒?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防晒?
再看下面这个鸡蛋。这就是个很普通的鸡蛋,可是为什么后面有个问号呢?仔细观察会发现,原来这是一只大公鸡,大公鸡是不会下蛋的呀!那么从哪里看出是大公鸡呢?因为它有鸡冠子呀!
翻一翻《发生了什么》,通过反复多次观察,认识才能由表及里。从前因到后果,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很多孩子缺乏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如果家长能对孩子进行观察训练,使孩子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人物的特征,生活的多彩,那么孩子就会有所发现,有所进步,变得越来越聪明。
但是,让孩子学会观察,只靠一两次观察训练是远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重要的是通过训练,把观察事物的规律教给孩子。
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中就隐含着“事物本身就含有潜能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部附加”的道理。人有各种潜在的能力,虽然没有挖掘,但它实实在在存在着,有的潜能在思维方面,有的在技能方面,有的在音乐方面,有的在美术方面,有的在体育方面等等。所有的这些潜能都必须具备学习的求知欲后才能慢慢被发现。一个人有了学习的能力,慢慢就会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
例如,日常活动中的动植物生长情况的观察记录,亲子游戏时的成人动作的模仿学习等,在引导孩子仔细看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孩子分析思考,从观察部分提高到观察整体,从描述个别特征逐步发展到分析事物全过程的变化规律,使孩子不仅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而且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让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产生兴趣,掌握技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启发孩子学会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地研究分析问题,最终独立地解决问题,从而养成孩子自主探究的习惯。
很多人一开始对事物是没有兴趣的,随着对事物的了解,才慢慢产生了好奇心。兴趣最初的培养就来自好奇心。孩子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拥有自主活动的动力体系,他那天生具有的学习潜能就充分地流露出来了。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第六篇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肚子里怀着二胎。有一天晚上睡觉前,我对儿子说,你用手摸摸看,妈妈肚子里有个小孩儿!
儿子很认真地摸了摸,然后抬起头来问:可以打开看看吗?
今天,当他翻开《发生了什么》时,就笑着问我,妈妈,妹妹就像书里画的这个小孩儿,从肚子里生出来啦!
好奇是幼儿的突出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产生很多疑问,“天为什么是蓝色的?”“晚饭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天黑以后会出现星星?”这些问题和疑问,都是孩子学习科学和对事物探索的起点,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孩子对事物发展规律进行探索,当孩子的好奇心越来越强,也有了探索的欲望,那么孩子的参与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绘本《发生了什么》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元素。它通过一幅幅前因后果对比图,给孩子留出一个想象的空间,去思考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结果,什么原因让他发生了改变。让孩子开动脑筋,去探究事物发生的规律,找出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比如这个小姑娘,一开始她的头发很长,乱糟糟的,她看上去有点脏脏的,但是她的心情似乎还不错。
后来,她剪短了头发,看起来就像个小男孩,于是她看起来目瞪口呆,料想她可能对自己的新造型有点不知所措。
过了一段时间,她的头发又再次长长了,假小子又变回了小姑娘,这时候她的表情看起来很开心。
通过这几张图片可以让孩子们思考一下,仪表很重要吗?男孩子女孩子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头发的长短是怎么发生变化的?小姑娘更喜欢哪种形象?为了避免不开心,小姑娘应该怎么做?
再看下面这个小姑娘。一开始她带着墨镜穿着背心在沙滩上晒太阳,她的皮肤白白的,看起来很惬意;后来,她的脸上出现了一个墨镜的痕迹,颜色浅浅的,而身体和脸蛋儿却变黑了,她的表情看起来有点不太高兴,这是发生了什么呢?
这两张图里,太阳从左边移动到了右边,说明小姑娘在沙滩上晒了一整天。小姑娘皮肤颜色的变化说明了晒太阳会让皮肤变黑,而墨镜的部分则告诉了我们,有遮挡的地方会防止晒黑。那么,被太阳晒过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什么地方太阳最厉害?什么时候更需要防晒?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防晒?
再看下面这个鸡蛋。这就是个很普通的鸡蛋,可是为什么后面有个问号呢?仔细观察会发现,原来这是一只大公鸡,大公鸡是不会下蛋的呀!那么从哪里看出是大公鸡呢?因为它有鸡冠子呀!
翻一翻《发生了什么》,通过反复多次观察,认识才能由表及里。从前因到后果,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很多孩子缺乏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如果家长能对孩子进行观察训练,使孩子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人物的特征,生活的多彩,那么孩子就会有所发现,有所进步,变得越来越聪明。
但是,让孩子学会观察,只靠一两次观察训练是远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重要的是通过训练,把观察事物的规律教给孩子。
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中就隐含着“事物本身就含有潜能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部附加”的道理。人有各种潜在的能力,虽然没有挖掘,但它实实在在存在着,有的潜能在思维方面,有的在技能方面,有的在音乐方面,有的在美术方面,有的在体育方面等等。所有的这些潜能都必须具备学习的求知欲后才能慢慢被发现。一个人有了学习的能力,慢慢就会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
例如,日常活动中的动植物生长情况的观察记录,亲子游戏时的成人动作的模仿学习等,在引导孩子仔细看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孩子分析思考,从观察部分提高到观察整体,从描述个别特征逐步发展到分析事物全过程的变化规律,使孩子不仅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而且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让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产生兴趣,掌握技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启发孩子学会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地研究分析问题,最终独立地解决问题,从而养成孩子自主探究的习惯。
很多人一开始对事物是没有兴趣的,随着对事物的了解,才慢慢产生了好奇心。兴趣最初的培养就来自好奇心。孩子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拥有自主活动的动力体系,他那天生具有的学习潜能就充分地流露出来了。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第七篇
周末收到一本玩具书——《发生了什么》,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本童书。说来惭愧,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买小人书,只能看看《故事会》之类的。
书很重,但内容不多,第一遍我只用了5分钟就看完了。看完后觉得:嗯,色彩看起来很舒服,书很有手感,每一页都很厚。
但是5分钟就能看完的书,有人买吗?站在书架前一会儿就翻完了呀,还买回家干嘛呢!我觉得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可再看一遍,仍旧觉得内容无非一些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前后变化对比了一下而已。
隔天,楼下萱萱小朋友又来我家找小猫玩。
萱萱8岁多,刚上小学3年级,是个偶尔会冒出“哎呦,我的老腰哎”这种大人口气的小话痨。
萱萱找了一圈,没有找到躲在衣柜上睡觉的猫。我刚想提醒她,她发现了茶几上的《发生了什么》。我家里难得会有这样色彩丰富的书,萱萱脆声喊了“阿姨,我可以看看这本书吗?”
我一阵激动,“可以,我陪你一起看!”
没想到这一看,竟然看了足足2个小时,猫都睡完一觉,跑到客厅找我了。这2个小时里,我跟着小丫头重看了一遍,觉得有颇多新的发现。
01
我:嗯,怀孕了。生宝宝了。
02
我:这是脏脏的猫在舔毛,舔完之后变干净了,毛很顺滑。
我:嗯?老鼠?垃圾桶?
我:嗯?你哪里看出来它幸福了?
03
我:煮意面前,煮意面后。
04
我:一个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的孩子,先是长头发,然后剪短了,然后又变长了?
我百度一下,发现并没有这个单词,只能意会:大概就是很久以后的意思吧。那这三幅图是什么意思啊,有点看不懂。
05
我:用瓶子往杯里倒牛奶,瓶子里的牛奶少了,杯子里的牛奶多了。
我:作业?
06
我:这应该是关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辩论吧?
我:公鸡?我竟然没注意到这是只公鸡。
我的大脑飞速旋转,找出一个合理的故事:母鸡不需要公鸡就可以自己下蛋,所以鸡蛋被生下来之后就不会有爸爸。那这颗鸡蛋就去找公鸡,每看到一只公鸡就问:“你是我爸爸吗?你是我爸爸吗?”
07
我:爸爸带着孩子玩过山车。
我:为什么?
我:大人玩之前不害怕,结束后惊魂未定!小孩子一开始毫无感觉,结束后反而很开心。但我觉得这个孩子笑得很勉强啊,嘴巴咧得好大。
08
我:戴着墨镜去海边玩,摘掉眼镜后,发现脸晒黑了,眼睛周围还是白的,像个大熊猫。
如果不是萱萱告诉我,我还没发现第一张的太阳在左边,像是刚刚升起,而第二张的太阳已经到了右边,像是在落山。
09
在最后,我还跟萱萱一起发现了这本书的彩蛋:一只狗狗走向冰淇淋,并愉快地吃起来,而这只冰淇淋就是封面的那一个。像个完美的圆,给故事画上了句号。
又感觉这本玩具书可以倒叙看,从后往前,先看after部分,再去猜before是什么样的,很有意思。
小孩子的观察力真的很惊人,能够发现人物的表情,以及细小事物的变化,比如图七里面太阳的变化以及全身皮肤颜色的变化。
正是由于这样的观察力,小朋友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尤其是在生活中能够找到对照、对比的事物,这样更能够激发她对于书本的探索。
当家长原意适时引导时,孩子会表现出惊人的故事天赋。虽然只是简单的前后对比图,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对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会有很强的探索欲望,并会尝试跟你分享在他的世界中,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当故事逻辑能够自洽,孩子的想法和表达欲望被充分的肯定,从而产生小小的成就感。
作者让·朱利安, 曾为耐克、宝马、柯莱特、优衣库、纽约时报、纽约客、卫报、泰特美术馆等公司或机构做设计,因此《发生了什么》的配色很舒服,审美很棒,虽然色彩艳丽且丰富,但并不刺眼,所以小孩子看起来会有沉浸感,没有被压迫想逃离的感觉。
细节很到位:比如表情、眼神、发型、鸡冠、太阳等等。大人看事物,会快速地掠过,在自己的认知中快速地找到最能解释before和after的事物。而孩子就不一样,他会过细微之处的观察,丰富自己的世界认知,真正意义地带着疑看书。
手感很友好:1.圆角边的设计(不知道其他的童书也是这样设计的么?),杜绝了孩子小手被纸张划伤的风险;2.纸板形式的书页,有重量感,对于幼龄儿童,尤其是处在通过摸索的方式感受世界的孩子,会有种“满足感”,感觉到真真切切的抓住了某样东西。而且这么厚的纸板,应该不会惧怕孩子的啃咬,能够使用更长的时间。
可以成为亲子互动的一种方式:家长可以选择引导,或是提出问题,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或是给孩子讲解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的逻辑,小到去海边玩要注意防晒以防晒伤,或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经典辩论,更深层次的比如生物繁衍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家庭成员中的出游、互动活动等等。也可以任由孩子天马行空,听他分享他的光怪陆离的世界,看看孩子里的世界都些什么新鲜有趣的东西。
真的好羡慕现在的小孩子,有这样有趣又审美过关的书籍可以丰富他们的小小世界。好像再做回小孩子呀!这本书展开也好美啊!
像一朵色彩斑斓的花
发生了什么读后感第八篇
《发生了什么》,这本圆角硬纸板书,看似简单,却非常有趣,绘画风格极具辨识度。
这本书的作者让•朱利安,是一位现居于英国的法国插画师,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发生了什么》这本书延续了作者之前的作品《这不是书》的绘画风格,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让人无法不感叹画面中大胆的色彩。
让•朱利安依旧大胆地选用纯色作为底色,色彩饱满,将人物和文字凸显出来,背景与人物对比强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此外,让•朱利安用粗线条对人物的形象进行了勾勒,但是对表情和动作等细节部分的表现又非常细腻。
《发生了什么》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名为《Before & After》,可见,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之前”和“之后”场景的集合。这本书一共包括9个小故事,每两个跨页构成了一个小故事,第一个跨页向我们展示的是“before”的状态,而第二个跨页展示的是“after”的状态。整体来看,通篇的9个故事采用的是before和after的形式,但是作者也安排了一些巧妙的设计去打破这种视觉和感觉上的疲劳感。比如第4个故事,采用的before-after-way after模式;或者第7个故事采用的折页模式:
而最后一个故事,则是需要把封面和封底结合到一起,才能完整地看出before和after的状态:
作者正是通过这种节奏上的变化,增加孩子在阅读时的乐趣。
通篇从结构上看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编织出几个独立的故事,也可以将整体变成一个故事。短短的页面,看似包含的信息很少,而实际却正是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的好媒介。我们以第1个小故事为例,在before的状态里,妈妈怀孕;在after的状态里,宝宝已经出生并长大。
如果以宝宝出生作为科普的切入点,那么我们不妨加入这本书中的内容:《宝宝从哪里来?》。
我们再看第4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打破了之前before-after的简单模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before-after-way after的一个连环故事。
仔细观察第1张和第3张图,小女孩都是长发时候的表情,头发、鼻子和嘴巴的身体都一样,作者只将她的眼睛的神态发生了变化,就把她的内心活动表现的淋漓尽致,功力尽显。
然后,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小女孩的头发为什么要剪短,是如何剪短的,是妈妈帮忙剪短的,还是请理发师剪短的呢,第一次去理发店剪头发时候害怕吗?这时我们可以插入《你好,理发店》这本书中的内容,帮助孩子消除对理发店的抗拒。
接下来,我们看第8个故事,小女孩在海边晒太阳的前后对比:
这里完全可以插入《皮肤国的大麻烦》这本书,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摘掉墨镜,小女孩脸上会有这样的变化。
当然,除了上面这3个小故事,其他的小故事,我们也能够找到相关书籍去帮助孩子理解。
此外,我们也可以抛开其它书籍,充分地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去想象故事的发展过程,甚至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before和after之间的故事,去完成一个小故事的创作,相信孩子们一定会乐在其中。因为这个过程与阅读其他传统的图画书不同,传统的图画书,是用图画和文字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孩子在接收和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发生了什么》这本书,是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需要发挥逻辑思考能力,因为这里面既涉及到因果关系,也涉及到时间的观念。让•朱利安的这本《发生了什么》,利用大胆的色彩和简单的线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before和after状态集合,通过巧妙幽默的设计,将变化的原因和过程充分留白,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逻辑思考空间,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自己创作的机会,将获得与其它图画书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