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锦集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30 02:50:38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07-30 02:50:38   小编: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通过本书的指导,我深刻认识到焦虑型人格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学会了有效应对焦虑的方法和技巧。书中的实用建议和案例分析让我感受到了改变的可能性,激励我勇敢面对内心的困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一)

此书之于我,最大的作用在于直面焦虑这个问题。源于内心深处不可言喻的压力来源,唯有看书能够释放自己,找到些许缓和的方法。

每个人的人生注定是需要不停地打怪升级,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再怎么怀念也回不到过去,而面对现在,也只有让自己更强大,更懂得如何调整自己,释放压力,才能更好的面对当下的生活。

学会直面问题,学会付诸行动,坚持锻炼,坚持让自己阳光起来,是我接下去要干的事情。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二)

这是一本半绘本半教材的书。从理论到实践都没有错,方法论超级正确。但,有没有用呢?

一个生活在easy模式里的作者写出来的手册,和一个生活在hard模式里的患者是两个不同的平行世界。

书里的叙事方式不属于天朝人民。他们觉得快死了快爆炸了的事情,差不多相当于我的日常,可能还是比较轻松的日常,书里列出来的症状几乎每个每个天朝人必备。每一个自救方法我都在摸索中尝试过,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仅仅让自己能活下去的本能。

如果这本轻描淡写的书能帮到你,我羡慕你。

我一个无产阶级就不应该买这种布尔乔亚的书,气死自己而已。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三)

很不想承认,但我好像真的很容易焦虑。好希望能慢慢改掉这种强迫症啊

很不想承认,但我好像真的很容易焦虑。好希望能慢慢改掉这种强迫症啊

很不想承认,但我好像真的很容易焦虑。好希望能慢慢改掉这种强迫症啊

很不想承认,但我好像真的很容易焦虑。好希望能慢慢改掉这种强迫症啊

很不想承认,但我好像真的很容易焦虑。好希望能慢慢改掉这种强迫症啊

很不想承认,但我好像真的很容易焦虑。好希望能慢慢改掉这种强迫症啊

很不想承认,但我好像真的很容易焦虑。好希望能慢慢改掉这种强迫症啊

很不想承认,但我好像真的很容易焦虑。好希望能慢慢改掉这种强迫症啊

为什么非要149字orz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四)

豆瓣上的第一次书评。

多年前有过惊恐发作,以为是心脏有问题,今天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焦虑症。时至今日,虽然已经不像以前的情况那么严重,但一直没有深刻意识到焦虑和压力对我的影响之大。

暴躁的沉默,大脑像是一片白板,丧失大部分的理智,靠着反应日常生活交流,靠着身边那些优秀的人的逻辑和想法生活——一旦开始思考,就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可生活总是需要目标,需要给自己一个希望,那么就随着他们走吧——是多么可笑的生活啊,多么迫切的需要被改变,可欲望,焦虑,压力仿佛抽掉了我所有的力气。

书中的指导的主旨让人感到亲密,小技巧颇有效用,但心理健康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本书还远远不够,加油吧孩子,希望有一天可以真正强大起来。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五)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中,安娜以患者和治疗师的双重身份,记录了自己十几年间应对焦虑情绪的经验和体会,从识别焦虑的症状到应对失眠或社交焦虑,安娜都一步一步地提供了切实和直接的指导,给出了多种处理方案,帮助焦虑型读者逐渐克服焦虑.

据说这本书的作者,英国知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安娜•威廉姆森曾经也患上过焦虑症,她曾因焦虑、压力导致瘫痪,可是她很勇敢,正视自身的焦虑,一直不断地研究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目前已经具备了心理咨询师、生命导师和NLP高阶执行师的资格证书,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帮助了很多像她一样的患者。当我了解到她的这段经历,真心为她感到高兴,同时也非常欣赏她的勇气与魄力。因此,我相信在书中,她会用自己的亲身经验来告诉我们,关于焦虑是如何被她战胜的,她将会从患者和专家这双重身份的角度出发,给我们一些比较实用的建议,从而帮助大家正确看待焦虑,重回正常生活。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六)

#用思维导图来读书#

文中的道理和方法都属于初级阶段,应该大家都想得到,只在于保证可以实行书中的步骤。

如果是真正寻求帮助的读者,建议不必太花精力在此书上。

对于没有读过几本心理学著作的读者,可以阅读,应该会有收获。

书中最有益的一条:随身携带帮助你克服焦虑的纸条,为自己打气,但也只适用于某些特定场合。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七)

本书好的地方在于为“缓解焦虑情绪”给出了一些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比如应对社交焦虑的部分,很多类似的书籍一般都会选择讨论“失去重要他人”“拖延症”“无法拒绝他人”等话题,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讲述了“应对社交焦虑”的书,“扮演社交高手”这个建议对我而言很新颖很有趣。 不太好的地方在于“翻译”“写作框架”“豆瓣读书的排版”会带来一定阅读障碍。在翻译问题方面,我阅读的时候时不时会需要停顿一下,思考某个词指什么、它原先英文是什么(例如“惊恐发作”这个词很明显不是中文惯用的表达);在写作框架上,各篇章的主题联系并不明显,像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具体到每一章,一开始我以为“安娜的急救修复法”是整章方法论的总结,结果并不是;“瑞塔博士说”这部分我一开始期待的是会对问题或方法展开更专业的讨论或补充,最后发现其实也没有产出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最后就是豆瓣读书对这本书的排版真的太糟糕了,有时根本看不出内容的从属关系,还有图片上的文字都没有截全。 另一个比较遗憾的是书中提到的很多建议源自“正念”“行为认知疗法”,作者没有对这些内容详细介绍,只是泛泛而谈,解释了一下这些词的含义。 总的来说,如果是第一次看这类书籍的人,你有更好的选择,比如系统讲认知疗法的“伯恩斯情绪疗法”;如果你看过很多类似的书,像我一样正好无聊,就看看这本书里某个感兴趣的话题就好。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八)

“把焦虑当作正常情绪看待”这一点很重要,但当这种情绪开始加重时,我们也要能够把它识别出来。

这本书的装帧我就不是很喜欢,故作欢脱的样子。里面的内容比较浅显,也不太系统,什么都是浅尝辄止一点点,但是有些段落可以串联起之前上的情绪管理课程或者是其他书籍里的点来,这一点算是这本书我给3星的唯一解释。

闲话不说,把我认为有意义的摘录整理如下(下述大段全是原书引述):

做一些能吸引自己的表情,比如看看自己在阳光下的笑脸,让所有内在的感觉和想法都转化成积极正面的影响。

让这些美妙的感觉和想法停留一会儿,深呼吸,抖抖肩膀,迎接一个更积极的自己。

找一个安全地,让恐怖的感觉自然地涌现,再消退。

对惊恐发起挑战“来吧,使出你最厉害的招数!”

停留在当下,感受周围的环境。

制定一个离场计划/关注其他人,问几个问题/去扮演,去感觉。

你的床只能用来睡觉和休息。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探索并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焦虑管理的“工具包”,让她随着年龄增长去调整自己的“工具包”,并向里面增加新的工具。

1.学会放松和正确地呼吸;

2,找一个盒子,装满能让孩子平静下来的东西,用于情绪急救;

3.建造“恐惧梯子”。

试着和孩子一起给这些情绪命名,让孩子和你谈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失落,策划一个告别仪式。憧憬放学之后在院子里玩的情景。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九)

何来方法,何来自救。所有种种不过是注定要经历的一段心路历程,渡之,我幸;反之,亦要坦然接受。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事,包括自己的思想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在痛苦的深渊,不如说一句,可能我注定要这么痛苦的活着吧,可能我终究抵不过命运吧,如此聊以自慰罢了。

当你度过这段难熬的岁月,再回首绝不会抱怨命运,也不会抱怨自己。有的只是历经风雨后的释怀,甚至对当时的自己报以微笑,或者心疼,或者更多的是心酸。

但那又如何,终究是走过来了。以前可能看别人擦鼻涕都觉得不爽,现在看别人随地吐痰都能接受。为什么?没有理由,那是用青春,或者年少的快乐换来的。

相信很多人会说,不开心了好几年,可是忽然间发现自己最近怎么不一样了。不再焦虑,不再痛苦,不再秃头似的掉发,不再沉浸过去未来幻想中无法自拔……无需纠结其中原委,像开头所说,只需感恩,感谢自己终究被命运温柔以待。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十)

怎么办怎么办?明天要穿什么?要吃什么?要去哪里?要干什么?你会经常因为这点小事,而彷徨无措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有,那么你需要来看一看这本书。一定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不要焦虑,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从一件件事情开始,一点点来处理,来做,来完成,一点点来想。你要相信,这一切都会完成。

焦虑的情绪往往使病人心神不宁、急躁、心烦意乱、不能很好地休息、工作和正常地生活。有了焦虑的情绪,除了就诊、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自我放松,采用一些锻炼身体的方式、放松的方式缓解焦虑情绪。比如可以去旅游,到环境优美的地方放松,把一切烦恼的事情丢在一边,不去想它,自己去游山玩水放松自己。也可以做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打太极拳、练瑜伽或者是画画、听音乐,或者是唱歌,或者是和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聊天,聊一些高兴的、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事情,不聊一些引起焦虑、带刺激性的事情。还可以自己画画、练书法或者是做一些自己能够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情绪放松,使自己高兴的活动。或者去空气好、安安静静的环境里散散步,也可以使自己放松,也可以让自己在比较不受干扰的环境里使机体得到调节,哪怕是做深呼吸也好,也可以使自己放松。还可以练一些放松的功法,让自己的大脑和肢体得到放松,让自己的循环呼吸系统进入正常的状态,避免一些恶性刺激,使自己得到调节、得到放松、使自己的大脑神经细胞活动均衡发展,而不是只发展思维的细胞,而文体的细胞、美术的细胞、音乐的细胞总是处于休闲状态,如果把这些细胞的功能都调动起来,使思维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真正的放松、不焦虑,才能得到平衡的、均衡的调节,使身心放松,再配合医师的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要相信一切都可以变好,一切都可以过去。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十一)

我一直觉得焦虑是每个人都有的,每个人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失眠,知道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些都是有救的。从上学的时候面对考试,到后来工作的时候面对同事的算计,再到艺术创作上的缺乏灵感,这些都在不停困扰着我。这本书是由一个十分权威的心理治疗师著作的,为什么说权威呢,因为在此之前她和我一样都是焦虑型人格的患者,以这样的双重身份来写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

心病是最难治的,同时也是最好治的,因为我们不需要去做手术,甚至有时可以做到自救,如果没有找对方法,当然可能在一念之间就毁了自己。当运用了书中的方法之后,我发现其实什么都没变,只不过是我的头脑变得冷静了下来,当有备而来的时候面对一切就都轻松了,在看本书之前我甚至一度感到自卑,但如今我觉得在社会中我处在了一个十分自信的状态。如果想要在大城市里生存,那就必须要搞好人际关系,如果只是甘愿在小城市做个小营生,那我认为不光不用学,而且都不可能焦虑。因为焦虑都是压力和比较带来的,当一直生活在安全圈里,就永远也不会发现自己还缺少什么。

有人说那些看起来表面很从容坚强的人,背后都是很脆弱的,我觉得这是个错误的说法,因为坚强是由内而外的,否则不足以令人信服。假装出来的坚强早晚会被识破,反而会更加可怜,不要总是想着别人是如何的虚伪,学习理想的状态才是应该做的。书中的方法有很多,但不代表一定会药到病除,比如说失眠的问题我看过之后也没有治好,但其他方面还是显著成效的。自我安慰是一天中不停重复的事情,放空大脑,让身体也得到放松,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心理疾病除了焦虑之外还有很多,如果想的太多早晚会逼疯自己的。

找到自己焦虑来源的根本,着手去解决,自己想来想去永远也不会有结果,除非你能够自己放下,如果有这么大的心做什么都会简单许多。如果实在不想想了,就做点好玩的,转移注意力,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看一看这本书会对生活有帮助的,无论你是不是焦虑型人格。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十二)

把焦虑当做正常情绪,每个人在生活中的许多时候可能都存在焦虑的情况,这个其实是正常且普遍的。如果没有影响生活,就没有必要对此太恐慌。如果已经产生较大影响,需要正面面对。

文章写得比较简单,没有那么系统和深入,但是还是比较实用的。整体排版也比较可爱。针对不同的情况,有列出详细的尝试解决方法。这对于一些不想那么了解理论,但可以直接运用的人来说,还是挺好的。

焦虑是源于远古时代正常的战逃反应,一开始是为了免除伤害,但现代社会,已经很少这种伤害,所以就变成了焦虑本身给人类个体带来不好的体验感受。

惊恐发作、社交焦虑、失眠、情绪低落、自我麻痹、身体不适、运动、饮食与焦虑、孤单一人,这些都是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神经语言程序学、催眠疗法、正念、情绪释放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等。

在紧张的时候,可以通过专注当下、缓慢地呼吸、觉知来达到镇定。

关于失眠时,安娜的紧急修复法:睡前减压、睡不着就起来、找人聊聊。

在普遍、正面的特制包括:信任、忠诚、成功/财富、健康。沟通、爱、安全感、诚实、隐私、快乐、平和、自信、正直、职业道德、责任、同情心、同理心、判断力、善良,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五个,以及为什么,现在有多少,如何达到。

创造未来的你,用多种方式激发灵感,剪裁、黏贴或绘制、手写等方式,创造视觉化的呈现,可以一直添加和更新,但要在始终能看到的地方。把自己的渴望创造出来,持续关注它,就是给自己实现的机会。

身心健康、快乐、关注自己、强大、掌握主动、支持、感觉良好、保持沟通。

做健康且快乐的自我。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十三)

“人生某些障碍,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越,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宫崎骏《龙猫》

互联网时代下,伴随着压力的加重,被焦虑困扰的人越来越多,焦虑的症状也越来越明显。那么如何摆脱焦虑的苦恼?如何做回那个快乐的自己?今天就着重跟大家讨论“焦虑”这个话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焦虑型人格的自救手册》这本书,最近我阅读了一下,发展里面给的建议很不错,不管你是处于焦虑还是临近焦虑,这本书都值得一读。至少它能帮你认清自己,从源头找问题。接下来我将从几个维度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

1. 焦虑的症状:失眠,情绪低落,自我麻痹,身体不适,做噩梦,食欲下降,容易流泪,等等。

2. 产生焦虑的原因:精神压力长期积累,逐步达到一个人无法在身体和心理上恰当应对的程度。

3. 如何缓解焦虑:

1)评估自己的压力:和同事处的不好?和家人吵架?工作量太大?睡眠不足?

2)理解焦虑:正如安娜所说,“焦虑有其存在的道理,也不完全是疯狂或软弱的信号,如果能找到恰当的平衡点,焦虑是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的。”所以试着去理解焦虑,它仅仅是情绪波动的一个必经点。

3)学会放松:我们可以采取呼吸法(控制自己的呼吸,持续7秒,暂停,然后呼出11秒)放松身心,也可以通过饮食(建立“饮食日志”并且添加对于自己情绪的评价)和运动让肌肉放松,还可以通过听音乐减压,或者找个可靠的人诉说(对自己坦诚是沟通的第一步,告诉对方你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又或者直接去心理咨询(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放松的方式有很多种,建议可以多尝试,找出最合适自己的方式。

4)挑战想法:不要相信自己的每一个想法,在焦虑性的思考和现实性的思考之间找到平衡,尝试开发更多的替代方案,获取更有益的想法。

5)直面恐惧:写下所有恐惧的场景,由易到难排序,正视自己所处的情境,直到焦虑水平有所下降。

最后,把我的人生格言“快乐的人是没有记性的”分享给大家,希望在有限的人生时光里每个人都能把握当下、珍惜美好。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十四)

评《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温饱问题早已经成为历史了,而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如今文明社会下更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有很多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出于“面子”尊严而去否认自己的心理问题,采用“忍忍就过去了”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即便是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社会上还是无法提供足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我们的心理从业者还是偏少。在现今这个环境下,心理问题的自我诊断、自我调整和自我救助成了一种生活的必要,这也是我想推荐这本《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的原因,一旦你发现自己存在过于焦虑的现象和问题,你可以不用掌握太多的心理知识,你可以对照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自我分析,利用书中提供的一些工作方式进行自我调整,从而让自己走出焦虑,轻松面对生活。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 的两位作者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写就的这本书,安娜作为一名知名主持人,曾经深受焦虑症困扰,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心理的障碍,她自身的故事可以让更多的读者(特别是存在焦虑症状的读者)对于焦虑的病症感同身受,她的很多日常训练和面对焦虑的方式方法同样可以帮助读者们了解焦虑、处理焦虑。另一位作者瑞塔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她在安娜的每个分析中都给予了专业的点评,从而让读者可以从心理专业的角度去认识焦虑症。书中并没有把“焦虑”当作一种病症,而是当做“人格”,我理解的意思是焦虑还没有上升到病症阶段,它可能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困扰我们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们的人格形成。

我曾经问过我一位愁容满面的同事“你在为什么着急”,他说没什么,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另一位好朋友和我开始第一次聊天的时候,他说后背出透汗了,后来我开玩笑说,我又不吃了你,紧张什么。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我想说的是我们生活之中,关于焦虑的例子很多,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它,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它。包括我本人也曾经有过焦虑的经历,几年前刚到新单位的时候,我住进了集体宿舍,开始的时候也经常夜晚醒来睡不着,然后就开始看电视、玩手机,第二天的精力大受影响,后来我慢慢理解了自己的这种焦虑,也采用运动、与工作中的同事交流、和生活中的朋友交谈等方式去缓解,直到一年多以后才慢慢从焦虑中走出来。

还记得大学演讲的时候,有一位好朋友告诉我一个秘诀:一会上台演讲,不用紧张,把底下的观众当做大白菜就好了。这个秘诀我用的不是很好,但那次演讲因为他的支招得到一种更好的心态。如今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压力,可能会有更多的焦虑,我依然想把这些压力当做大白菜,这样让自己以一种更加轻松的状态面对生活。

2019年8月17日

《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读后感(篇十五)

近些年来很多情绪、心理问题都成为热点,比如抑郁、强迫、焦虑,都市人好像一直都处于一种“病态”圈,有人还会在朋友圈特意营造出这样一种氛围,可能也在为自己打造人设吧!手头这本书《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我觉得是一本真正给焦虑“患者”的引导书,要知道无论是多么亲密的朋友、爱人,听到我们表达情绪,发出信号的时候可能都没有办法帮忙,一句“放宽心”“别想太多”“没事的”,可能往往让人更加的焦虑。

我要先赞一下这本书的设计,硬壳的精装版,但是脱出外壳后封面并没有写书名,而是用咖啡色+漫画的笑脸来呈现,我很喜欢这样的设计,至少我可不愿意我拿着书在地铁读的时候,对面的人可以赫然的认出我焦虑。另外一点是这本书的颜色,绿色+白色,有提亮的效果,让阅读的人快速心情爽朗。我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制作的用心。

再谈谈这本书内容的部分,其实大结构很好了解,首先拿出了焦虑的人外在可能有的表现形式,并且每个部分单独成为章节。然后再采用“安娜的紧急修复法+XXX介绍+自我评估+解决方案+回顾练习”的流程,告诉人们针对不同的行为如何去缓解自我的焦虑。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快速对标自己,也与书名中“自救手册”相呼应,没有哪个人在遇到焦虑问题的时候还想去看那么多的理论知识(更适合专家学者)。书中所提及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适用,我自己是一个长期的浅眠者,所以会快速定位到第4章节失眠,其中让我们去发掘自己失眠的原因,并且对症下药,这两天我正在尝试照着做。

另外,焦虑也不是成年人的专利,我们都知道从幼儿开始就会有“分离焦虑”这个词,贴心的作者在全书的末尾附上了儿童焦虑管理工具包,让那么因为孩子焦虑而更加焦虑的父母能够找到一些方法和策略。

最后,提醒每一位处于焦虑状态的人,自救是一种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如果当你觉得无法用一些常规的方式去处理和调整自己的话,那么建议还是向专家咨询,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同样,如果你本人不焦虑,但身边你发现有焦虑人格的人,也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你带来启示,能够助你第一时间辨别到他们的“信号”或“求助”。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