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桌旁的天使读后感1000字

我桌旁的天使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0 00:30:08
我桌旁的天使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7-20 00:30:08   小编:

《我桌旁的天使》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故事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男孩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女孩,她总是默默地帮助他,给予他温暖和鼓励。通过与天使的相处,男孩逐渐变得开朗、自信,并找到了真正的友谊和勇气。这篇文章深刻地描绘了友情的力量,以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

我桌旁的天使读后感(一)

珍妮特.弗雷姆自传三部曲的第二部,记录了她二十岁到三十几岁青年时期的故事。

母亲不是自传的主角,却是留给我最深印象的角色。

她唯一的儿子得了治不好的癫痫,两个女儿年纪轻轻时就意外溺水而死,仅剩的女儿珍妮特在最美好的年纪里,被误诊为精神病患者,被关进精神病院整整八年,险些被切除一部分大脑。

珍妮特家住在山腰背阴处,只有在早上阳光才短暂光顾她们家,其余时间房子都是阴凉甚至有些阴冷的,往山下望去,阳光照耀着远处的平地,目之所及之处,是并不遥远却难以企及的世界。

在这本书的开头,珍妮特的母亲被困在劳作的囚笼里,她总和女儿念叨着这样一个梦想:清凉的傍晚,坐在山下空地的松树下,享受落日的阳光。

结尾时已是十年后,母亲身患重病,在女儿的劝说下,她终于肯来到山下空地享受小半天的空闲。可操劳了一辈子的习惯却无法更改,母亲惦记着家务活,惦记着一连串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内心不安,唯——次野餐匆匆结束了。

疾病缠身的母亲把的全部生命奉献给了这个家,自少女时代后,她从未为自己活过一天。母亲热爱文学,热爱自然,然而在日复一日的操劳中,生活耗空了她敏锐、活力的天性,她变得越来越苍白、不自信。

“那夜,我独自在小屋中痛哭。翌日早上,弗兰克嘲弄地质问我,为何流‘那么多泪’,我解释说我不是哭妈妈的死,而是哭她操劳的命。爸妈几乎一辈子都忙着给我们张罗吃穿住处,我们却没时间了解他们,同他们做朋友。”

我桌旁的天使读后感(二)

我从来就不是不能在“现实世界”中生存,怕只怕那种生存剥夺了我“自己的世界”,剥夺了我往来于镜之城的旅程,引导这旅程的,要么是无时不在的信使,要么就是我自己。——《我桌旁的天使》珍妮特·弗雷姆 珍妮特·弗雷姆是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新西兰作家,这部《我桌旁的天使》是她在年近六旬时写下的自传,分享了她前半生的种种经历。尽管语气平缓,但其中艰辛依然清晰。读完后难免感慨,与其说这本书讲述了一位作家的成长史,不如说它记录了作为生长在那个时代的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孩,要想成就自己是多么困难。 珍妮特·弗雷姆在书中写道,自己的母亲也酷爱诗学、热爱音乐,但因为贫困,这些梦想也只能在她的内心苟延馋喘。而她从小学到大学的同学中,也有很多文学天赋极高的女孩,也都因生活现实,或早早嫁人或进入某种糊口的行业。一直坚持着文学梦的珍妮特·弗雷姆,其实也为自己的“特立独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一度被诊断为精神失常,被规劝住进精神病院长达十年之久。 而这一早年经历给她带来的最坏的影响,就是深刻的自我否定。 幸运的是,珍妮特·弗雷姆在入院时写的小说获了奖,使她获得申请文学补助的资格,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她才得以去往欧洲。但哪怕到了异国他乡,她依然要面对内心不确定的空虚感,并在生存的压力之中,摸索出真正自己的路。 要说这部自传的瑕疵,我认为是过于琐碎,珍妮特·弗雷姆花了大量的笔墨记录日常对话和场景,却只在结尾处才讲述了一些自己对大事小情的吸收借鉴与看法。但反过来说,这样的叙述习惯也反映了,这是一个被外界的目光剥夺多年的灵魂,从失去内心的声音到找回它的过程。 曾在某处读到过这样的话,如果你不规划自己的人生,人生便会被他人规划。这个“他人”,不一定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能是所处的环境驱使。但不管怎样,情形总是内在与外在被阻隔。前些天和朋友聊天时也说起,很多人到了中年,与其说对正在过的生活是喜欢使然,不如说是被长年累月的日常带到此处。规划一词,尤其在一个人的早年,是很难拥有具体面貌的。 但它的难,并非人生总是事与愿违的结果,而是并非人人皆对自己所欲所求有挖掘的意愿,大多数人都停在表面的岁月静好和小确幸中,如此便回避了内心之于现状和欲望的风暴。珍妮特·弗雷姆令人佩服的一点就在于,她从未企图让自己息事宁人,尽管一生曲折离奇,她也深受自我怀疑的折磨,但她从没有躲进“接纳自我”中得过且过。宁静若非争斗所获,只能是死水一潭。

我桌旁的天使读后感(三)

《我桌旁的天使》一套三本书是新西兰作家Janet Frame的自传,也是我第一次知道JF这个人。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新西兰有Katherine Mansfield,有Fiona Kidman,以及有羊、匪夷所思的犯罪和流放罪犯的后代。

按理说接触一个作者应该从她的作品开始,这恐怕才是作为读者打开一位作者的正确方法。第一本就读自传,有点像网友见面直接聊灵魂深处最私密的痛楚,多少有点交浅言深的尴尬;此外也容易让读者过早地带入作者的真实经历、因而破坏虚构作品里作者精心构筑的“镜之城”于是就又有了牛吃牡丹、暴殄天物的风险。

无奈的是除了这套自传,JF的作品似乎还并没有被翻译成简体中文。庆幸的是JF的文笔和叙述能力让这套自传有了并不输给虚构作品的可读性,甚至让我对她的作品产生了好奇。JF的人生大起大落,低开高走,来自贫穷、困于精神病院,最后却能以让新西兰引以为傲的作家身份在英国和美国都建立起世俗意义上相当成功的生活。如果说她像漂流在暴风雨的海面上的一艘单薄的小船,那么是她的文学才华作为锚定,一次又一次地让她绝处逢生:

写出杰作的能力让她在精神病院里逃离被切除脑白质的命运,让她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得到文学自助、离开在新西兰当女仆的日常生活、去到伦敦和欧洲自由而丰足地专职旅居创作,让她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凭已经出版的作品被人高看一眼而获得中产文职工作……

这样的奇遇,与其说证明了命运的不可测定,不如说证明了JF的文学才能已经抵达了一个超越当时一众作家和文学青年的程度。而她在命运的大起大落中稳定出产作品的能力也相当惊人——对于一个作家,能写出一个好作品也许是天赋,能不断写出让市场和评论都肯定的作品才是能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JF的脑白质幸存了——医生看到她得了文学奖所以把她从手术名单中踢出——而JF在精神病院的朋友、同样“热爱写作”的诺拉就成为了那个年代大量的脑白质切除术的受害者中的一个。

命运搞不好也是个绩效主义者。

《我桌旁的天使》一套三本书,每本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声音,区别大到几乎不像是一个人的人生,而像是三个人。第一部《到实岛去》讲的是贫穷与高敏叙述天赋的对抗,这个母题让我想起《安吉拉的灰烬》《我的名字叫露西·巴顿》《一路到夏天》,某种程度上是以女性声音替代男性视角的福克纳。第二部《我桌旁的天使》则是高敏叙述天赋与精神崩溃的对抗,这个母题在文学世界中也并不鲜见。前两部的叙述声音都有着困惑与羸弱,有一种强撑着自立的瑟瑟发抖和随时要倒下的虚弱。而在第三部《镜之城的信使》里,JF终于找到了她自己存在的方式,仿佛她已经确认,只要能写下去,她就可以拥抱世界给她的一切磨难与困顿。而世界确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命运认可了她的文学才能,并一次次在她的世俗生活无以为继时回报她以支持。这一部里的JF,已经从一个无以为继的文学少女蜕变为一个知道自己是谁的女作家,以笔为刀,在世界刻下她确定的痕迹。

她的故事,从被世界和命运、贫乏与脆弱所定义,走向了由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所定义。

这也是我为什么开始对JF的作品好奇——虽然她在自传里对自己的成就轻描淡写,但我还是很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才华能让命运的红海为她一次次分开、露出康庄大道。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