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圣何塞谋杀案》讲述了一个围绕在一起的复杂人际关系,以及一起谋杀案的真相揭露过程。影片通过扣人心弦的剧情和深刻的人物性格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险恶。影片不仅展现了罪犯的心理变化,还揭露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和无奈。
《圣何塞谋杀案》观后感(一)
我觉得这部电影挺好的,首先题材就很好,佟大为和郑秀文演技尚可,偷渡的孙宁和Ling其实组合一起从客观上挺配的,可是Ling的控制欲太强,怕孙宁赚钱了就不受他的控制了,而孙宁就是不想再当耙耳朵了,总想着独立自主。其实孙宁不喝酒,不把杀人案说破,后面的事儿应该也不会发生。孙宁死都不愿意受女人控制,可想见内心没过什么好日子。
《圣何塞谋杀案》观后感(二)
主要角色都是华人,为什么不能是新德里谋杀案?只要不在香港故事基本就是成立的,我看不出任何故事有必须发生在是圣何塞的必要。
圣何塞的生活为什么就优越了?香港人就这种认知么?你选在梵蒂冈,列支敦士登,摩纳哥都可以,比圣何塞有钱的地方有的是,为什么非要圣何塞?是不是你们剧组只是想公款旅游?
《圣何塞谋杀案》观后感(三)
题目有点故弄玄虚,一直在揣摩“圣何塞”是个什么玩意儿,看了才知道是个美国的大洲。故事也是差强人意,这样的鸠占鹊巢,用人代替被自己杀死的丈夫的桥段真是早就给用烂了。再加上题目的暗示,闪回的揭露,几乎没有什么悬疑可谈。蔡卓妍发现学生证时,演员还在说你知道真相,这还用猜嘛?两个人根本不像啊?真相几乎昭然若揭……
看似很和谐的家庭,其实私底下暗潮汹涌,丈夫想自己创业,妻子却并不领情,只想丈夫安安稳稳地呆在家里,做自己给他安排好的事(全部用便签纸贴在墙上了),但是丈夫偏偏很想证明自己,非要自己干事业,偏偏又遇到一个满口大话,没有实质动作的一个吹牛大王,这让矛盾激化了,也让好多年前的一桩凶案浮出水面。男主想重演当年的一幕,和女主的小姐妹一起杀了女主,让小姐妹鸠占鹊巢,但是小姐妹不愿意,最后在相互搏杀中,男主被赶来还小姐妹包的警察射杀,女主也因为当年的凶案被抓,自己的女儿被他人家抚养……
里面有一句话印象深刻,“上天真的很奇妙,同一样东西,放在不同人身上,就有不同的意义,白兔糖是你的糖,白兔糖是我的药”。爱情也是如此,女主这种家乡式管教的爱,对女主本人来说那是无微不至的爱,但是对男主来说那就是禁锢,那就是束缚;相反男主的抗争,自主,对于男主来说是自由,但对女主来说就是不听话,甚至是背叛,但是小姐妹作为局外人又有不同的看法,她的摇摆不定也说明了两个人的爱都没有错,只是方式不同,理解不同,感受也不尽相同罢了!所以爱情还是多一点空间的爱,太过的把控,对自己是负累,对他人是束缚,又何必呢……
所有的一切都是女主一人泡制的,她把控着所有人,但是其他人的反应是多元的,是不可控的,妄想控制好每一步只会是徒劳,最后会让你越来越不可收拾,所以还是放手吧,任由发展,把握原则就可以了,毕竟,缘来是福,缘去也是没有办法,只能随缘,因为强求只会让双方受到伤害,所以放下、放手,才是最佳的方式……执念太多,害人害己,放下执念,一切成空。影片里有太多因果的概念,天理循环,不要去违背,也不要为恶,毕竟善恶到头皆有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啊……
好长时间没看郑秀文的电影了,放下傻大姐,开始走演技路线还是不错的,get到她的美,烈焰红唇,很是诱惑,有点小雀斑,却更显出他的魅惑力,真心很不错……
蔡卓妍还是很喜欢,从欲女风又走回了可爱少女风,蛮亲切的,一定是走出来了,身材也很不错,美美的,挺好。
佟大为这个角色还是蛮适合他的,落魄小生,被人圈养,一股的倔劲想要出头,但是用力过猛,把自己搭上了,但是情绪发作时感觉力度不是很够,表演的感觉太多,有点假,演技差了一点,可惜了。
整体有点故弄玄虚,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杀人,冒充身份被揭穿的电影,不惊悚,也不悬疑,说是爱情片还行……
《圣何塞谋杀案》观后感(四)
只是开开玩笑,现实中的郑秀文可不会这样。
不过,估计许志安在看到电影时,还是会被郑秀文吓到。
做了亏心事儿的,心底总是会有点忐忑的吧。
故事中的郑秀文,为了爱情,剑走偏锋,偏到了极端。
为了营造气氛,故事一直往悬疑路上走,但奈何情节有点支离破碎。
郑秀文除了性格上的缺陷外,本身这个人物也立不住。
如果真的不爱,那就离开。可惜的是,即便是想着离开,又舍不得眼前的一切。
说到底,我已经不喜欢你这个人,但你这个人的钱,我还是很喜欢的。
佟大为最近的几部作品,都不是很出彩。
在这个故事里头,同样是被所谓的“爱情”迷惑,越陷越深。
同样也是明知有问题,也舍不得眼前的一切。
和郑秀文倒是“气味相投”,为了“物质”而不断妥协,他甚至都没有郑秀文的“勇气”,为所谓的“爱情”付出一点。
蔡卓妍在故事里头只是个串场。
香港就是有这点自由,遇到不开心,就可以随时随地旅游。
她和谭耀文之间的“爱情”,实在没什么出奇的。
大概是编剧懒得为一个龙套安排什么剧情了吧,10万+的狗血套路,随随便便的就安上了。
不过,故事的结尾,倒是收得不错,导演导这部电影有点屈才了,如果去做PPT,估计成就会更大一点。
身份,爱情,自我,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不如用答案来换取问题。
我们在一堆堆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里头,回溯问题的本源,却再一次发现,依然没有标准答案……
《圣何塞谋杀案》观后感(五)
2006年,芝加哥的冬天大雪纷飞,对于自幼在温暖的香港长大的阿玲来说异常寒冷。
阿玲为了拿到绿卡,来到芝加哥,与年长很多的丈夫结婚。婚后被丈夫安排在家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没有得到期待中的自由,生活仿佛从一个牢笼进入另一个牢笼。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阿玲只能独自去酒吧喝一杯来发泄苦闷,就在这里邂逅了调酒师孙宁。
孙宁来自大陆,前来美国掘金却欠下一屁股债。也许是一见钟情,也许是同种人天生的亲近感,孙宁尝试跟阿玲搭讪,尽管一开始被内心封闭的阿玲排斥,但是在这异国他乡,一对孤独的年轻男女还是很快品尝了爱的激情。
清晨,阿玲回到家,关上大门的一刻还在回味着一夜的缠绵。面对丈夫的质问和离婚除了绿卡什么也得不到的威胁,阿玲为自己辩解:
我是想和你一生一世的,但这里好冷,我又没有车,想出去喝一杯咖啡也走不了多远,不如我们搬吧,搬到一个暖和一点的地方,哪里都行,重新开始。
阿玲的丈夫是一名摄影师,在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新旧替代的时代,视数码相机和电脑修图为垃圾,无法接受新的技术,就像他不了解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妻子一样。他不知道她到底想要怎样,不明白自己为她提供了一切却仍然遭受背叛,也不清楚她为什么向往着另一个城市的生活,甚至“哪里都行”,只要离开。就因为这个有些荒唐的理由:好冷?芝加哥不是只有寒冷的冬天,这里四季分明也有夏天。他看了看窗外漫天的大雪,答应搬家。但他自始至终不能理解她,直到最后被她杀死,埋葬在圣何塞的玫瑰花田里。
在电影《圣何塞谋杀案》中,按照写作中的原型理论,阿玲是典型的背叛者型人格。
那么什么是“原型”呢?
原型:某种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理想或模式。原型存在于神话、文学和艺术中,大体上一种超越了文化边界的无意识的形象模式。
——英卡塔(微软电子百科全书)
原型广泛地应用于小说、剧本创作中,能帮助作者塑造出一个更复杂、个性化的角色人物,因为它详细界定了每一种人物原型的性格特征。同样,借助原型,我们也能更好的理解小说、剧本中的人物。
电影里的阿玲,小时候在香港遭受母亲虐待,面对邻居小女孩阿欣的关心,只是面带微笑轻轻说:我没事,不用担心,请你吃颗糖。此时扶着铁门的手臂上伤痕分外刺目。童年阴影让阿玲在内心构筑起一个小小的封闭空间,只有躲进去,才能享受到难得的平静和自由。
不只是内心,作为背叛者型人格,在现实生活中,阿玲从香港到芝加哥,再到圣何塞,始终追求的是一个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空间。
移民芝加哥后,阿玲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自由和平静,这里的冬天异常寒冷,丈夫冷酷无情,还被要求在家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想必和年少时在香港一样,阿玲时常感觉被困住,一心想要逃离。面对丈夫的质问和威胁,只好借口好冷,想要搬到暖和一点的地方,哪里都行。
来到圣何塞,这里没有严寒,温暖如春,但还是没有摆脱丈夫的控制,生活一切照旧,忍无可忍的阿玲利用丈夫对花生过敏,谋杀了丈夫,然后安排孙宁以丈夫阿邓的身份生活。
辗转流离,阿玲终于在此时此地为自己找寻到一个可以自由自在生活的空间,这座湖畔的别墅,与世隔绝,只有孙宁和自己,阿玲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内心和生活一样的平和与宁静,直到阿欣的到来。
少女型人格的阿欣,年轻纯真,把周围的人想象得太美好,也总是不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因为在香港介入别人的爱情,导致对方女友自杀,招来同事的孤立、攻击和谩骂,前来美国散心。
阿玲不知道如何跟别人一起玩乐,而阿欣却能陪阿邓看NBA比赛、打游戏。阿欣陪阿邓看房并被中介误认为邓太太,阿玲听到后询问,却没有得到任何的解释。阿欣突然闯入自己的生活,本来已经让阿玲觉得不安,而这一切的误会,没有得到阿欣的详细解释,都让阿玲倍感警惕。
阿玲害怕失去自己辛辛苦苦得到并小心翼翼维持的生活,带着同事阿明回家,想要介绍给阿欣。回到家里,发现孙宁、阿欣和黄先生夫妇正在烧烤聚餐。工作中遇到的小状况让阿玲没有接到孙宁的事先通知。对于背叛者型人格来说,这样突然闯入自己私人空间的人会被视为敌人。阿玲一言未发,脸上难以挤出一丝笑容。
角斗士型人格的孙宁,内心渴望欢呼声,热衷于战斗,享受挑战和风险。从大陆来到美国原本希望能够挣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却屡屡受挫。来到圣何塞与阿玲一起生活后,以阿邓的身份生活着,每天完成阿玲安排的各种工作,感觉自己被困在阿邓这个身份里,困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房子里。他渴望着赚更多的钱,渴望搬到更大更豪华的房子里,渴望像候鸟一样来去自如。他带着自己的生意计划书到处开会寻求投资,并把意向投资人黄先生夫妇邀请倒了家里。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挑战着阿欣的内心,她再一次做出了伤害别人的举动。
黄太太来到厨房,要求阿欣顺手帮自己热一下盘子。阿欣接过盘子,一言未发。几个月以前,阿玲夫妇与黄先生夫妇一起吃饭,黄太太夸奖餐厅会把盘子烤得暖暖的,把脸贴上去,就像小时候上学暖暖的太阳照在脸上,好舒服。
阿玲加热的餐盘温度过高,烫伤了黄太太脸部。在孙宁看来,眼看就要拿到的投资被阿欣彻底毁掉,无异于人生毁灭。孙宁邀阿欣一起杀死阿玲,然后以阿欣的身份和自己一起生活。阿欣拒绝了,拼命逃跑,在玫瑰花田尽头,遇到了回来找阿欣还包的墨西哥人,孙宁一心求死被射杀。
角斗士人格渴望掌声,害怕平凡,勇敢战斗,乐意赴死。孙宁在人生希望破灭后奋起反击,最终赴死是出于本性。背叛者型人格渴望得到一个平静的家园,害怕失去它,拼命守护它;阿玲谋杀丈夫,伤害黄太太同样也是出于本性。
这让我想起《蝎子与青蛙》的故事:一只青蛙遇见一只蝎子,蝎子要求青蛙背自己过河。青蛙问:“我怎么知道你在我背上的时候,不会用毒针刺我呢?”蝎子说:“如果我在河中间刺你,我们两个都会死在河里。”青蛙觉得有道理,便答应了。行至一半的时候,蝎子刺了青蛙的背部。青蛙问蝎子:“你为什么要刺我,现在我们两个都要死去了。”蝎子在水中,用它最后一口气说:“因为这是这是我的天性。”
电影的最后,阿玲身陷囹圄,童年的创伤,自始至终笼罩着阿玲,从香港到圣何塞,穷尽一生也无法走出那片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