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告诉读者懂得彼此比单纯的爱更为重要。在面对爱情和友情的选择时,真正懂得对方的人会更珍惜彼此的关系,并能够在困难时刻给予支持和理解。友情的珍贵也不容忽视。
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读后感第一篇
任何事都会有能被察觉或无法被察觉的明显动机以及隐形动机 只为呈现价值感
倾听 尊重 好奇 出发点
放下“我是对的 我是唯一”的执着 去允许他人同自己的不一样 你需要像个孩子一样只是去好奇 单纯的好奇 像个孩子看着偌大的世界 充满新鲜感 新鲜感之后进而敬畏 而非带着自己的价值体系去纠正
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读后感第二篇
亲密关系中,心结多多,一直在找解药。喜欢从公众号的文章中找答案,也是因为一个公众号分享了丛非从的文章,所以才有缘阅读到这本书。
这本书中主要从回溯童年时与父母关系、自给自足、自己为自己负责这些角度来帮助读者改善修正关系。现在活跃的感情专家很多,不喜欢从控制技巧、改变他人的角度出发的方法来改变,平时更喜欢从更加权威的心理学专业人士这里寻找解决问题方法。
丛非从是专业心理咨询师,也曾经经历过几段不顺利的感情,他书中的语言和情景,既能直接用于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情境,又基于成熟的心理研究,十分实用。在这里可以找到如何与自己相处,找到事业成功的方法,还有感情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应对方式。
最终明白,给自己温柔的爱,才能给他人合适的爱,温柔的爱是唯一的解药,要淡定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温暖种下一颗颗爱的种子,才能收获幸福。
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读后感第三篇
实现一个目标,有再简单不过的几个步骤: 1.做个决定,我真的决定去做。 2.找方法,完成这个目标我有哪些直接或间接的方法。 3.去行动,开始我的行动。 4.直到实现。
选择对的人,实际上就是找出你更在意什么,然后去找到能在这一层面上跟你产生共鸣的人。 也许这些你都想要,实际上你可能很难同时得到。你的能量聚焦于哪个层面,你就会更在意哪个。能在你更在意的层面上照顾好你的人,就是最适合你的那个人。 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有这么多的看不惯,是因为他懂得尊重他人和自己的不同。 人在受到攻击时,别人的投射和你的认同,是两个过程。投射与移情,是别人的事;但认不认同,就是你的事了。你无法决定别人,但你可以决定自己。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利用你有的东西去做你想做的事,而不是等到所有资源和条件都具备了才去做。现在也许做不到完美,但在能力范围内做的每一分都是享受。 第三个层次,精神层次的亲密,或者说是灵魂、灵性层次上的照顾。听起来很高级,实际上很日常。就是你们脱离了情感层次,作为两个成年人可以交换自己的观点,达到一种共鸣。你们可以看同一部电影,然后交换彼此的观点。你们可以讨论很深奥和哲学性很强的话题,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你们对彼此的思想感兴趣,对学习感兴趣,对人生和发展感兴趣,对彼此的事业感兴趣。你们在关系里相互依赖、在专业上相互争论、在领域里共同进步。你们会有不同的意见,会有争吵,但你们只是在共同追求真理。你们爱讲道理,但道理不是关于生活的,而是关于人生、哲学、艺术的,交流时心灵相通的那一刻真的很让彼此愉悦。爱自己。爱自己就是放过自己,不去跟自己较真。我们把不允许自己犯错的心叫作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人类折磨自己的强大武器
成长,就是从自动反应到有意识选择的过程。
、支持、方法、陪伴、鼓励、监督、矫正指导和本质的探索等。 来访者提供行动、真诚、承诺、努力、实践、尝试、认可、勇敢等
觉察就是:停一下,问自己怎么了,为什么要这样?
自由就是当面对压力情境时,我可以不再被潜意识里的恐惧推着自动反应。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来决定如何应对情境。觉察会让我们体验到存在,而不再被外界的事物湮没和分解。那一刻,我们成了自己的主人。
现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只是一个儿时的梦想。
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读后感第四篇
丛老师一直都是我了解不多的几位心理学人里感觉看问题最深刻的,而且各种渠道也相当乐于暴露自己,攻击性、价值感、安全感…是他较多涉及的课题也因而相对更多建树和洞见。
本书依然基于大众心理普及,包罗我们普通人几乎都会遇到的各个领域:他人、自己、亲密关系和改变,对照个人经历用高度的敏感、敏锐的觉察、犀利的语言一一呈现:
#解放和独立#
“看不惯的本质是对自己自我价值感低的一种愤怒,然后想从别人身上得到点价值。如果我们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好的,起码要证明别人是错的、差的。…看不惯只是跟自己在战斗。在自己的世界里完成了假装比他人好。”
“别人的否定和指责为什么能伤害到你?…急着否定攻击和为攻击辩解,都是被带走的表现…激发了我的防御,我已经被他的话题控制。如果他使用的是激将法,那么他赢了…如果不认同是不会对这个否定有反应的。投射的是别人,认不认同是自己的事”。真实的自己是由自己决定的。
#认识自己#
“如果一件事需要努力才能做好,那么这件事根本就不值得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是不需要努力的。…需要努力才能做好,只能说明你的潜意识是抗拒的”
#两种依恋#
对于孩子,安全和探索两种依恋模式,对应了传统中的父母角色。
#负责任#
“自由就是你选择,你负责”
“决定去做”是做成一件事情的最大原因和最初的一步。
安全感的问题:其他渠道满足,然后承担责任,敢于冒险,解构、重构并艰难的适应一段时间完成内化、形成新的经验和模式。“带着恐慌上路”不可能等到恐慌自动消除。
#有耐心#
螺旋式的改变:进10步退9步,持续提供自己新的刺激,不要着急。
#不偷懒#
为什么和如何改变他人:为了让他人满足自己——如何独立于他人而存在;用简单粗暴自动化的斥责惩罚去改变——无异于为了解决问题打骂孩子,不想付出心力不想付出关爱,没有人会被低自尊地从外部打开。
阅读感受,一部分非常熟悉的我略过的,多数普通读者应该可以全程受用,当然会有些丛老师自己也认可的“啰嗦”,不多,不失为一本好的心理自助的科普书。
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读后感第五篇
一个健康的家庭,必然是先爱伴侣,夫妻要先成为好夫妻,之后才能成为好父母,孩子才能成为真正幸福的孩子。夫妻双方也只有互相尊重和彼此相爱,才能让彼此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是充满爱的,从而才能更好的爱孩子,才能给孩子健康的爱。
教育是一种期待,但期待不一定是教育。教育是引导孩子向上的期待。觉察到期待只属于自己,放下、降低、替代、保留这个期待,回到渴望,多去关爱自己。
妈妈的情绪是否稳定,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从根本上讲,我们要管理的不是情绪,而是自爱,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必然会带着爱去理解和尊重别人,而不是情绪泛滥。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保持自己和孩子的独立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是一种对孩子人格的尊重。爱自己就要把自己照顾好,把自己内心的空瓶子用自我接纳、自我关注装得满满的。
无条件的、有安全感的爱是孩子第一心理需求,也是低层次的需求。孩子需要感受到爸妈给出这样的爱:无论我好与坏、对与错,你们都是爱我的,都不会抛弃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的,被爱的,有如此信念的孩子才会敢于自由的做自己,自由的感受快乐。但是在“控制”“讨好”和“超理智型大道理”里,孩子会渐渐感受不到这种爱。
所有的改变 最后都将以思维方式的方式体现出来,即最终都是以改变你对世界的态度方式呈现出来,你坚信的价值观和看待问题的视角、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常说的“想开了”。它需要经历三个阶段:1顺从,当大家说你的問題时,你是否内心真的顺从某些道理而生活,拖延、忧伤、拒绝是潜意识的不顺从。2认同,认同了这个道理并决心去实践,但你整个经验体系及庞大的潜意识系统并不认同,这些挑战与你的经验体系是冲突的,所以本能地会选择听从经验的指挥,然后意识到又反过来指责自己,我没实践这些道理。3内化要让道理替代你的经验,完成价值观的彻底换血。所以会说“道理懂得一堆、改变没有一点”。无论解构还是重构,都是个力气活,但!!!改变是可能的,只是它不是一步到位的,因为外界刺激暂时进十步,因为混乱和整合退九步,新的现状只比旧的状态进步了一步,而有时候进步的这一步,外人甚至自己都是难以觉察的,跳出固守的模式里继续接受新刺激,继续混乱、整合,既不沾沾自喜,也不要打击否定,改变就是一步步来的,急不得。
改变他人的方式停止通过指出错误和惩罚来要求他人改变,用温暖的方式,走进他的心里,触摸他内心的脆弱,和他产生内心的连接,陪伴他,跟他一起发现问题,尊重并认可他的人格,帮助他,但没有半点否定和看低,发现问题,没有态度上的责备和批评,只是为了他更好。
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读后感第六篇
我们带着问题,去走入【懂得】这个通道。去成为那个【懂得】的人,更有意思。
“如果有人来满足你,谁来满足他?如果你们两个都是匮乏的人,谁先满足谁?”
每一个人都曾经有一颗脆弱的心等待着你去看到。一颗被读懂的心会被慢慢地修复、酥软、敞开。当他被填满的时候,就会反过来走向你、看看你,于是你会被填的更满。
这才是真正的爱:杯满自溢。
一颗不索取的心,就是一颗填满的心,一颗敢于付出的心,才是有力量的心。被填满和滋润的一方,没有理由不向你敞开、走向你。这是人性使然。人在安全和被人懂得的环境里,就会自然舒展开来。
其实从一开始,我们都难以成为内心丰盈的人,心灵的丰沃往往需要很多疼痛和修复,甚至是他人的牺牲来成就。但是在作为【索取者】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幸运,我们不妨跟对方一起努力,让自己在脆弱中走向杯满自溢。
“为什么你一片真心,却很难走进他的心里?”
很多人,是害怕。因为,他有伤。一个拒绝别人靠近的人,是一艘带着伤的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过去他也深深的信任过一个人,愿意为一个人付出,可却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他害怕别人走近他的内心,因为那意味着伤害。
当你尝试走进的时候,会触发他的不安全感,这是他潜意识告诉他的,他控制不住的和你保持距离。
对于他的恐惧,你只能通过强大的爱来融化他。
当你强大的爱强大到大过他的恐惧的时候,你就可以打破这道障碍,走到他心里去。
但我想,如何判断这个人是爱你但又缺乏安全感呢,我想在他感觉安全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走向你,并不想真正失去你,他会用其他的方式好好补偿你。也许在这场关系中,一开始,你很努力,越努力月会反弹,努力到想放弃。很多关系恰好是努力没有越过恐惧时,戛然而止了,从此,世上多了个受伤的人、害怕付出的人、不敢让他人走近的人。
“为什么我们看不惯别人?”
看不惯是一种自我中心。
看不惯还是一种索取。
看不惯的本质是对自己自我价值感低的一种愤怒。然后,想从别人身上得到点价值感。如果我们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是好的,起码我们要证明别人是错的、是差的。
通过“看不惯”来打击和否定别人,虽然无法改变事实,但起码在我的心理世界里完成了“我比你好”的建构。
原来那些我们看不惯的人,都是来帮助我们自己的。帮助你自己看见自己跟自己玩的价值感游戏。你可以借由看不惯,来深度的了解自己,作出新的选择。而我自己,也一直在跟【价值感】这个东西在做游戏,我不得不承认,我到目前为止,仍有看不惯的人或行为,而打破【自我价值感低】这个过程,漫长而又深远。
“别人的否定和指责,为什么能伤害到你?”
不可否认的是,否定、指责与批评等,都是一种对人的攻击。在攻击与反攻击里,总有人受伤,也许解除攻击的方式,是重新认识和定义攻击。
急着否定攻击和为攻击辩解,都是被带走的表现。因为别人的攻击,激发了我的防御系统,我已经从我的世界里被他带走了。
在攻击中,别人的投射,和自己的认同,是两个过程。
别人的投射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认同。
当别人攻击你的时候,可以客观的认识自己:这份攻击是否是事实?如果是,要如何修正自己?如果不是,要如何转化掉这份攻击?
直到如今,在我们这个年龄,也很难对他人的攻击“无动于衷”,马上就会感觉到不被认可和尊重,特别是敏感、自尊心比较重、自我价值感低的人。然而,每一份“攻击”与“否定”,都是在提升自己【内在扎根】的能力,练习了自己的洞察力。如果是正确的攻击,我们不妨感恩自己有成长的空间,如果是错误的攻击,我们不妨提升自己内在扎根的能力,不那么轻易的被带走。
“你内心有没有一些甚至很多总是被戳痛的点而斤斤计较?”
有些时候,我们受不了,是我们的内在有些东西卡住了。
我们所排斥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有的人不能接纳放纵的人,有的人不能接纳小气、暴躁的人,有的人不能接纳奸邪的人。每个人不能接纳的东西很多。
而不能接纳的部分,往往是我们的一个情结。如果我们愿意试图去看到这个部分,就是一个成长。
不得不承认,从有觉知到现在,我的内心有太多总是被戳痛的点,并且为这些点而斤斤计较。虽然过去,和现在,我始终带着“痛点”去生长,甚至觉得那明明是在别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在自己身上显得格外难。但体内的痛点、情绪、感知,这种背负是一个人旅行。生命的内生性,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从破绽百出,到修复的过程。
……
一个人怎样才是可爱的?
答案唯有是:真实。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不是因为一起做点事情就建立的。而是因为有了心与心的碰撞而建立的。这份碰撞,自然是心的敞开,而不是用一大堆优秀来包装自己。
去珍惜那个内在很深的认可你的人——珍惜那个因为你本就可爱,而不是你的优秀来认可你的人。
经由外在的优秀而被认可,也许是一种很深的悲哀。
优秀和认可,有什么强行的必然联系么?
而我们自身是不是也可以成为——可以不经由【优秀】而认可别人的人。
你的伤是什么、你的痛点是什么、你的无助是什么,每一次“破碎”,都是“重塑”的契机,每一次无助的体验,不逃避,不转移,就像是一种扩宽。在我们学会爱之前,我们不妨先学着承认、接纳、懂得。爱自然会从内心生长出来,杯满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