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无聊》这篇文章探讨了现代人在社会压力和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感到无聊的原因。作者认为无聊是一种精神状态,源自对生活缺乏热情和目标的追求。文章呼吁人们要积极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摆脱无聊的困扰。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一)
一本阐释无聊且没有解决办法的自我pua式的指导用书。但实际上越是有兴趣爱好且能投入的人,面对的无聊更是空洞且乏味的,这是一种社会性与肉体对于精神丰富独立的制约,越是感到无聊,越是对于人生百年的珍重,高效生活才是无聊人群所追逐的,但实际上社会和肉体并不能将人的渴求转化成机器运转的润滑剂。
如果一本书只能通过分析数据来阐释问题,那么人类将永远无法获得指引。已知人的存在本质无聊,如何在已经有条件且完成获取知识的同时,对这一过程不感到无聊?甚至大多数时候好奇心带来的也是更加无法被满足的匮乏感。心流不能解决人脑尚未开发的不安,开发这一过程哪怕获得再多,也并不能解决经历过程的不适,读者在试图解决无聊的书中感受到无聊才是这本书最悲哀的地方。
如何成为真正完整的自己是独立的人之课题,而不是仅仅接纳人生之无聊,社会的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偏差,必然造就个体的无聊,而不在于个体是否有创造力和心流。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二)
“研究学者们一直认为心流有如下必要特征:
我们的技能和能力必须能够应对挑战。
我们需要一种高度的控制感。
我们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反馈。
我们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我们的意识必须与正在做的事情紧密相连,以至于我们会忽略自己的存在。
无论在做什么,都必须感觉毫不费力。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它本身-我们有内在的动力。
我们的时间感变得扭曲了。”-168页
“对无聊的适应性反应是怎样的呢?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所讲的,寻求一种心流状态,培养好奇心,抑或只是放松,这些都是有效的投入。除了这些,还有一种选择,即置身当下。作为对无聊的回应,它让我们抛开寻找解脱的想法,而是专注在此时此刻。内向凝视让我们更加自习地审视内心的源动力。对此加以练习,我们会变得专注于当下和自己。换句话说,我们变得心无旁骛。”-213页
“无聊让我们面临一个简单但又深刻的问题:你要做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回答。很少有比这更重要的问题了。” -216页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三)
一本关于“无聊”的书,为读者设置了相当的阅读门槛,它并那么容易让你一口气看完,特别是当你处于无聊、想要找点事儿干的时候。所以,这本书并不是无聊的解药。它只是让你直面自己无聊的深渊是如何形成。
作者在一开始就宽慰读者,千万不要为了你的无聊而感到抱歉,无聊的感受是人类的强项,一如对疼痛的感受,它是一种天赋能力,表达了自我想与周遭世界建立强烈连接的渴望。但存在主义者对无聊的看法则要悲观多了:无聊根植于虚无,虚无贯穿于存在。
人类对的无聊感受,从幼儿到青春期会持续增长,直到2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又持续下滑,待到60岁后又再次冲顶。所以,对于未成年人和老人,我们应该格外关注。
如果你想测试自己的无聊指数,可以参考下面四个评价纬度:1)感觉时间过得很慢:2)难以集中注意力;3)觉得万事无意义;4)无精打采和焦躁不安交替出现。简要概括,无聊是注意力不足和意义缺失的共同结果。
无聊若不控制、任其蔓延常常会诱发许多危险:过量进食而肥胖、抑郁、焦虑、倦怠、自恋…….无聊的人,其实都想做些事情,但又没有特别的事真想做,这真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作者的建议是:当无聊袭来,先深呼吸,专注内心,接纳自己的局限,然后追求实现能动性的行动。听起来和任何一款正念软件的教导没有多大区别。但最根本的问题,还需要读者扪心自问:你要做什么?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四)
无聊几乎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更深入的了解无聊,倾听无聊背后的声音。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无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无聊,解决无聊。 我们每个人都会时不时的感到无聊,在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在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这样的情形你一定不陌生,虽然无聊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当我们感到无聊时,会感到没有目标、看不清方向、漫无目的,我们需要周围建立密切的连接,无聊是对行动的召唤。 无聊告诉我们,我们正在浪费自己的才华,没有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户外探险、爬山、露营或者参加其他户外活动,这些都能让你充满活力和兴奋。阅读能够提高你的思维能力,扩展你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够带来乐趣和启发。 生命就是一团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么就痛苦;如果欲望得到满足,那么就无聊。于是,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荡。 把时间分给睡眠,分给书籍,分给运动,分给花鸟树木和山川湖海,分给你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而不是将自己浪费在无聊的人和事上。当你开始做时间的主人,你会感受到平淡生活中喷涌而出的平静的力量,至于那些焦虑与不安,自然烟消云散。 适应的单调生活的能力,应该从小培养。父母给孩子提供了太多的娱乐,如玩具、美食、智能手机之类,他们没有意识到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之于儿童的重要性,而那些不同的日子只是偶尔才有。孩子们的快乐应该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中获得。 由于惧怕无聊,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另一种更加难以忍受的无聊。幸福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必定是一种宁静的生活,唯有宁静的气氛才能蕴含真正的幸福。 解决无聊需要我们积极寻找新的事物,探索新的领域,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这样才能让我们充满活力和动力,迎接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五)
我在想,假如这本关于“无聊”的书,本身就写的很无聊,这该是一件多么反讽的事情……,还好,书还是写的挺有意思的。“无聊”这个词我听起来居然有点陌生,仔细想想,感觉自己最近很少感觉无聊。全书被解读者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无聊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无聊。作者认为,无聊是一种跟焦虑有关的心理状态,当人类渴望刺激,而现实又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无聊。无聊跟人的自控力有关,自控力越强的人越不会感到无聊。另外,无聊是无法避免的,人的一生都会有无聊,只不过0-18岁之间,容易无聊,因为孩子对未来充满好奇,但是却被约束,所以容易无聊。而18-60岁,成年了,太忙了,并且好奇心也减弱了,没空无聊了。60岁之后,再次开始无聊。
第二:无聊的危害。无聊会导致注意力涣散,暴饮暴食,甚至诱发成瘾性行为,而且还跟抑郁症有关。作者在这里还举了一个飞行员无聊导致飞机失联的例子。
第三:如何消除无聊。作者讲到了人类的两种奖赏机制——内啡肽和巴多安,内啡肽是在内心深处的长期愿望被满足的时候,会分泌的;而巴多安是短期浅层愿望被满足的时候会分泌的。作者讲到了,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自己喜爱,并且有一定挑战的工作。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六)
非常的感谢小编给我寄来了《我们为何无聊》这本书,让我对我的生活、工作、人生多了一些与以往不一样的认知。随着今年疫情的反复,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焦虑,读完这本书后,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想从大学生的角度跟众多书友聊一聊。
从当下大学角度来看,无聊,可以说是懒散、迷茫、焦虑、压抑、怠惰、萎靡不振等到极致的一种外在表现,亦可以表述为大学生把大把大把的时间耗费在矛盾次要方面后的一种自我谴责的空虚之感。疫情时期的今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了一千万,发达经济体在2020年丢了多达2200万个工作岗位,全球范围内则减少了1.14亿个,这无论是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对在校大学生来说,这都是震撼精神和心灵的“晴天霹雳”。在一些大学生的认知中,有认为:我凭实力通过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考验,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进入到了理想的专业,我是优秀且强大的;也有认为:我有着一般的家境、一般的外貌、一般的学习能力、一般的自律能力,我对大学生活本就迷茫且无助。无论对有着何种认知的大学生来说,今年甚至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经济都会处于恢复期,与之对应的就是岗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这对985、211亦或一般院校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产生焦虑的天大因素,毕竟废寝忘食、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就是为了有一份体面且报酬不菲的工作。而青少年处于精神、思想、认知等的发展期,“青少年期”的缺点会使他们因今年特殊的国情、就业情等而带来许许多多的困扰,这些困扰积累到一定阶段必会伴随“无聊”的衍生。我认为,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我们为何无聊》这本书,会很好的缓解大学生的无聊,让“无聊”不再是无聊,让“无聊”在大学生自我调节下转化为向上生活的阶梯,让他们明白,他们并不应该掩饰或者逃避无聊,相反的,他们对无聊做出的一些良好转变,正是可以激起他们采取行动的内在动力之源,更好的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正如《华盛顿月刊》评论本书时所说的那样:“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什么是无聊,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应对无聊有更深刻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本书告诉我们,与其和无聊做斗争,不如倾听无聊背后的声音。”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七)
特别喜欢书中时不时的举例,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典例使得一项项调查研究以及结论性的枯燥文字变得鲜活起来。
- 利用“不断自控地适应能动性”区别了mankind和AI对于“无聊”的处理方式
- 从“情绪和认知unbalance”的角度解读了generation gap(adults with teenagers)
- 处于一种单调乏味、近乎与世隔绝的恶劣环境中时,我们本能地产生无聊的感觉,甚至是depression
- 利用signal和noise来具像化无聊在所有心理状态中的表现形式,那这种情况下的SNR是否会有极限,无聊是否能够用数字来表示它的大小程度呢?
大数据时代的information explosion(or even overload)使得人们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每天的生活是在例行公事,也越来越把互联网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or even addiction)。这样一来,无聊会剥夺我们创造和找寻意义的能力,最终让我们变得可有可无。
无聊更是一种与当下隔绝的状态,也许会导致抑郁,亦或是刺激创造力。而我们主动去摆脱无聊的困境,无论是八岁还是八十岁,都能够把握参与世界的机会。但往往,一些回应无聊的方式是负面的,如犯罪、暴食等。灵活运用或调整心流、兴趣、好奇心、放松,成为作者提供给我们应对无聊的一些心理暗示。保留无聊的可能性,正面应对无聊,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对精神投入的需求。
正如结尾所说:“寻找能够明确而不是模糊你的欲望和目标的活动。追求能够实现你的价值的目标——对你来说重要的目标。为了某事本身而做这件事,而不是为了逃避其他事。选择能让你的周遭充满魔力的活动,这样你就会进入更深的连接之中。采取行动来表达并拓宽你的效能。找到能够让你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投入其中并且表达自我的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摆脱无聊。这很简单,却又很难。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八)
虽然作者整本书的逻辑层次没有特别清晰,但是整体对于无聊的定义、概述和研究都是值得一看的。
总结一下作者的观点,即无聊是一种我们知道自己有事可以做,但是无法投入其中的状态,当我们处于无聊的时候我们缺乏了能动性。
并且作者认为无聊是一种中性的信号,可以进而提醒你需要去寻找一个能够让你投以专注的事物。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书中并没有给无聊一个“治疗方案”,所以比较多人失望而归,但我其实同意作者说的无聊没有一个对所有人都有用的解决方案。
毕竟作者也说了,培养好奇心、冥想、增加专注活动等等都是解决无聊的方法,至于具体做怎样的行为,是无聊抛出的问题。
很有意思的,听心身病学的课讲到身体的疼痛是一种信号,弗洛伊德把焦虑也当作一种信号,此时无聊也是一种信号,所以你注意到了吗?
当你感觉到不适的时候都是身体和意识在向你发出提醒:有哪里不对了哦。
所有的不舒服都是为了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哪里出了问题的契机,一旦错过了这样的机会(选择逃避或忽略)这些问题不会消失只会累积,直到某一天你不得不面对它。
所以身体和意识本身是敌人吗?不它们永远是服务于你的,它们会求救会发出信号,然后你进行选择。
如何与自身进行合作(所谓的自律、断舍离和心理卫生都是讲的这个)是我们如何让自己过得舒服的一个最重要的命题。
其实我在初中的时候曾经有一次感受过极致的无聊情绪,那种无聊甚至要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直到情绪崩溃,然后我就发誓要学会自娱自乐,要懂得如何自己一个人也能体会到快乐。
很幸运,我现在的确做到了,甚至在20个小时的火车上我收获到的远比无聊多得多。
还有很多新的思考没有写进去怕太啰嗦了,但最近看的书听的课全都能串在一起,感觉到了知识的快乐!心理学万岁,耶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九)
24年4月我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4月我看了一次,51我又重新翻着跳着看了一次。首先得说这书,不简单。作者有2个,书内容200页出头,但引言等也有100页,足证书的严谨。书读起来是研究论文的书写方法,大量的引文以及实际的实验说明一些论点,和我以前看《社会性动物》一样。我起先是因为这本书的外观,一个年轻人歪着头,无神地盯着手机,似我。我也一直深受手机平板等各种电子屏幕耗住,追求这种可以很快解决无聊的便捷手段,所以我拿起这本书。我的卡可以免费借上8本书。我第一次借了2本,这本还有一本忘记了。然后过几天我又要去图书馆,我在思考要不要把这两本书都还了再重新借。但我把这本留下了,我想了下,这本书不应该就这样还过去。对了,另外一本是一个德国写的关于手机上瘾的事。这本书其实不厚,读起来很快。但我发现里面的文字有很强的力量,全书用无聊的原理---没有投入感但却想做什么来贯穿。和我之前大学看过的一本书的思路一样,《哲学家的食谱》,这书作者也是一直在重复坚持日复一日养成可以控制自己的一种能力来让自己获得一种满足感。只是这书是用无聊这个主题来述说这个概念,要通过正确地对无聊这个信号进行反馈,投入到自己可以与这个世界更加有效的活动中,来增强自己的能动性。是不是,我看这书时,其实也只是在复习我之前看过的 《哲学家的食谱》 ,只不过,很难。你想,如同食品工业一样,我们普通个人是一个人面对一群聪明人,里面的资本家,有学者有营销鬼才,我们几乎没办法抵挡住第八章所说的流行病,也就是各种屏幕里装的消息。就我在看这小书,也没办法一直点开屏幕,一来我得查看有没有客户消息二来我真没办法完全投入看书的情境中,我已经被控制住了,只是我的情况比我大部分认识的人好一点,他们几乎不看书。。。
无聊,其实在以前不算是什么,我小时候无聊了就骑车出门或者去书店买本漫画回来窝在地上看,或者去菜市场。只是现在,无聊被太多㳀显的外在解决刺激给满足了,所以人会变得更疯狂。我也是,我再也难以找到安静下来的感觉。结论里说的冥想,以前吧在高中时,我会尝试把自己关在房间,夏天的夜里,黑暗中,就我一个人,也没有风扇,就正襟坐着,什么也不想又或者什么都想,总之我对冥想是有感觉的,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那种感觉我至今有,当然不知道现在还行吗。这本书我打算网上买一本,收藏起来,警醒我自己,对待无聊要认真一些。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十)
整体思路:
无聊是什么、特征有哪些—什么引起了无聊—无聊的后果有哪些—怎么样应对无聊。
一、无聊的本质: (1)欲望迷局:有想做事的欲望,却不知道要做什么。我们的大脑一直号召我们做点什么。 (2)大脑空空:我们的认知能力过剩了,我们需要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天赋,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我们需要与世界建立一种深度连接,让我们把精力投入到某个事情里面去。 二、引起无聊的因素: 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结合自己科研实践中,不想发论文的经历思考) 外部因素:(1)无意义无目的无价值 (2)当前任务与自己的技能不匹配 (3)单调:简单重复 (4)约束:没有内在动力,被迫而为 内部因素: (1)情绪;(2)认知; (3)动机;(4)意志力或自控力 (5)生理:对环境觉察和反应能力 三、无聊的影响—双刃剑效应 (1)积极影响—信号效应 号召行动、提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示需要改变、提示更好的连接方式 (2)不良后果 自我伤害 不良嗜好(酗酒、吸烟、药物滥用) 冲动行为(寻衅滋事、寻求刺激、冒险行为) 情绪反应(抑郁、愤怒、攻击性) 四、无聊的特征—普遍性 全生命周期存在、极端环境下也存在 五、无聊的应对 (一)追求意义 意义缺失导致无聊 重建意义 创造意义 不良创造意义的方式:流媒体节目、游戏 (二)更好的策略 心流、兴趣、好奇心、放松 正念冥想—关注当下此刻与自我(结语提到) 顺其自然认识到我们的局限性(结语) (三)不好的策略—我们时代的流行病 (1)现状:信息过少和信息过载都会带来无聊 为什么? a,信息过少—单调 b,信息过载带来了大量噪音—信息的筛选能力面临巨大挑战—浅层处理—无法深层次提取或者解释信息的意义—无意义到来的无聊 (2)解决无聊的虚假方式: 技术带来的媒体、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消解无聊—短暂解脱、长期无效也不健康—恶性循环:越来越无聊同时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 为什么呢? 这种方式只是浅层参与,没有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被动接受外界信息且刚好符合广告商和信息来源者吸引人的目的。永远不会满足我们自我决定和创造价值的深层次需求。 (3)结论与启示: 我们的大脑需要被占据,但是并不是被任何东西占据都可以(无聊的消极应对方式包括无聊的不良后果那些行为) 我们必须要对消极无聊的策略进行选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PS,个人自我提醒:记了相关笔记,可以想看的时候翻阅)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十一)
无聊,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状态,其作为一种情绪,也是与生俱来的。
就拿我们学生来举例,每当寒暑假或者重大节假日回家时,我们早已打包好行李来到车站,却发现离发车还有一段时间,那我们如何去打发这段无聊的时间呢?大部分人应该就像这本书的封面boy一样开始刷手机吧(若手机没电了岂不是更无聊),包括在车上了也一样。那这回家的路途,是不是也可以称之为无聊之途?
在微信“我的状态”中的“心情想法”一栏里有“发呆”这个选项,很多人常常发呆,毕竟发呆不用交税嘛,偶尔浪费一丢丢时间又何妨。其实发呆和无聊相似又有着不同,这本由加拿大心理学家詹姆斯·丹克特与约翰·D. 伊斯特伍德合编的《我们为何无聊》从心理学角度对“无聊”这一情绪进行探究,其不仅仅定义什么是无聊,还将无聊与“发呆”“恐惧”“冷漠”等一系列情绪进行对比,最后又回归到我们如何应对无聊。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都会或者都有过无聊的体验,回归现在科技极其发达的社会,我们有智能手机,有网络,有众多社交app,可碎片化的信息越多,我们是不是越感到无聊or空虚。那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破壳的几百年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可没有这个多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或者社交媒介,他们又是如何打发所谓的无聊时刻呢。作者在书中举例对比那些宅在家的人与走出去的人的异同。
当无聊这种状态达到超饱和状态,我们肯定是要找些乐子来kill time的,作者就解释了那些无聊的人无聊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突然爆发出异常的创造性,比如书中的工厂工人。这也让我想到了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在茨威格的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在监狱里捡到一本棋谱,你瞧,监狱很无聊,棋谱也无聊(对我们这些不懂象棋的人来说哈),就是在这样无聊➕无聊的状态下,主人公打开棋谱,开始背棋谱了,也正因为通过背诵了上千遍,他的象棋水平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并在出狱后击败了象棋大师。这样看来,无聊还是一种偏执,一种执拗。作者也在书中的某一章中提到,无聊往往出现在一种极端的环境中,比如说战争也是一种无聊。
可能就是因为无聊,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找到了推动力与着力点。那我们就应该试着与无聊和解,作者也用了很多例子来论证无聊的成因与作用。可能一不小心无聊了一会儿,大脑神经元就触动开窍了,你,也就成为了下一个爱因斯坦!
当然任何事东西都是过犹不及的,书中也科学分析当我们处在无聊这一状态,我们无处可做,那就会触发一个非常可怕的动作——吃,而且还是吃个不停,因为不停地把东西塞到嘴里会误以为我们正在做什么,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解闷方式。因此无聊也会导致肥胖(很离谱是不是,请托住你的下巴),下次记得多约约胖胖的朋友出去玩,说不定你就是他/她减肥的良药。
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层面值得我们深挖,比如无聊与年龄的关系,在这里我就不剧透了。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此书,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与无聊和解,毕竟,人生苦短,必须性感。
我挺喜欢这种简易封面的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十二)
人们总是认为无聊有毒,宁愿承认自己没钱,也不能承认自己无聊。而这本书却能够让我们相信,至少保留无聊的可能性并学会如何用有效的方式应对它,是一件好事。 怎么会有一本研究“无聊”的书?这本身难道不就是个很无聊的话题吗?这是我看到这本书的第一想法,如果你和我一样,欢迎举个爪。 现代人几乎每天都在连轴转,工作上各种会议、方案和加班,回到家就算是个单身宅,也还有手机不离不弃,填补空虚寂寞冷,怎么会让“无聊”有机可乘?可是讲真,即使如此,你是否还会在入睡前望着天花板,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虚空感?这……你确定它不是“无聊”吗?
再一想,这段时间卷土重来不依不饶的疫情,又让好几座城陷入停摆状态。那些被困于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小伙伴们,相信也正被一股巨大而隐形的“无聊“感劐住,深感无助且无奈。 既然无聊总是潜伏在我们的身边伺机而动,那么把它摆上桌面好好聊聊,也不失为一种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了吧。 无聊是人类特有的状态吗?动物和机器人也会无聊吗? 无聊会导致肥胖、抑郁和极端主义吗? 人到中年,所以要面临中度无聊吗? 犯罪倾向和无聊真的有关系吗? 当无聊来袭,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 一旦对其深挖研究,你会发现无聊的话题,一点都不无聊!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无聊的正确定义?作者为我们揭晓,无聊是一种想要——却无法——参与到令人满意的活动中的不适感。 当无聊来光顾的时候,你的身上会出现四种迹象:时间变得漫长,难以集中精力,手上的事情变得没有意义,没精打采和焦躁不安并存。来,此时此刻,问问自己:”亲爱的,是不是无聊了?“ 当然,我会告诉你,在看这些文字的你即便被无聊所困,但至少在努力尝试理解和摆脱它。这说明,咱还有救!无聊本身并没有错,它揭示了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有一种强烈的需要,想要跟周遭世界建立密切的联结。因此,我们需要投入和能动性,表达自己的渴望,将我们的认知和技能付诸实践。 这也正说明只有对自己来说真正有意义的事,才能让自己全心投入,也才能让无聊消失于无形。为什么沉浸在内容空洞的电视剧和指尖滚动的流媒体,却在之后会感到毫无意义和浪费时间?也许,这正是这个时代蕞大的”无聊“吧。
无聊能提醒我们意义的缺失,因此,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对待无聊。我们越是不把自己当作主动的意义创造者,我们的主动性就越是萎缩。如果我们把浪费在无意义事情上的时间用来和家人朋友联络感情,在居家隔离的时间为自己补充精神食粮,或者为社区为邻里出一份力,激发心流也就找到了意义。 愿我们的日子都能充满有意义的投入感!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十三)
为什么看一部无聊的电影比看一部精彩的电影更费爆米花?哪个年龄阶段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无聊与较差的学习成绩有关联吗?为什么无聊可能导致极端?……关于无聊的小问题,在这本由两位加拿大心理学家写成的“无聊心理学”里能找到很多答案。
这本写无聊的书并不是一本无聊的书。它并不仅仅回答了“我们为何无聊”这个问题,还回答了“无聊是什么”“无聊有什么影响及作用”“如何应对无聊”等一系列为问题。它像是一本非常扎实的“文献综述”,作者介绍了很多心理学领域关于无聊研究的成果,每个观点都引用了大量实验、数据及发现来佐证,例子丰富、多元,注释及参考文献约占据30%篇幅,非常严谨。
无聊是一种很常见的状态,古今中外,人皆有之。书中提到,“无聊是一种想要——却无法——参与到令人满足的活动中的不适感”,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调、没有目的、约束以及技能与任务不匹配是四大外部因素,情绪、胜利、认知、动机、意志力或自控力是五大内部因素。这些因素的交织也导致了一些人会比另一些人更容易感到无聊。
虽然无聊是一种负面感觉和状态,但它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就在于人们如何响应。作者反复强调,无聊是行动的信号,它提醒人们目前在做的事情也许没有了意义,需要通过做些什么去改变,不同的选择将导致正面或负面影响、积极或消极结果。作者认为,无聊时选择暴饮暴食、沉迷游戏、依赖手机等等都是响应无聊的不良行为,这不是一种真正的投入,会带来影响健康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而且毫无意义,反而会让人更加空虚。
无聊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病,当今世界是个短平快、充满“噪声”的世界,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可以不断刷新,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购物平台商品信息铺天盖地,巨量、冗杂的信息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快速捕获人们的注意力,似乎拥有无限关卡的游戏很容易就打发掉时间。无休止地刷手机让自己沉入“互联网的兔子洞”很容易被选择为应对无聊的方式,但这只有注意力的投入,没有创造力的投入,也许只会将自己的无聊放大、延长。
要想无聊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响应它对意义、投入感和能动性的召唤。当我们无聊时,一味抱怨、被动接受、逃避投入,让自己像个软木塞一样在无聊之海中随波浮沉并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应该为了某件事情本身而做这件事,而不是为了逃避其他事情。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转向更有意义、令人满足的行动。要找到精神投入的方式,通过建立“心流”让自己与世界产生联结,表达激情,创造意义。
书中最后一段话指出,“无聊让我们面临一个简单但又深刻的”、“很少有比这更重要的问题”——你要做什么?这个问题需要每个人回答。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需要像封面那位一样托腮刷手机打发无聊,而应该像两位作者的献词一样“常常无聊,从不厌倦”,“愿你们的日子充满有意义的投入感。”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十四)
讲述了小人物平凡生活中的烦恼。电影中的几个主人公,
:点击--此处/ 观-看/入Γ口
(请Δ点↑↑↑上-方-进-入)
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不会注意到的,不修边幅的,底层人物。
陈建斌饰演的男主角一直梦想成为警察,但是因文
陈建斌饰演的男主角一直梦想成为警察,但是因文化程度太低,基础不好,公务员考试考了三次才过。
好不容易通过了考试,却因为一次酒驾,失去了自己的妻子,让自己的妹妹终身残疾,得到女儿的怨恨,更是永远的失去了成为警察的可能性。
男二外号叫“眼镜”,因为小时候的一个乌龙事件,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勇敢的人。
但他知道,那勇敢不是真的,于是一心想要进城去做一件“大事”。他带着兄弟持枪抢劫手机店,却只抢来一堆毫无价值的手机模型。
男三的外号叫“大头”,他喜欢一个姑娘多年,却因为没有钱而自卑,一心想着挣了大钱就去娶姑娘回家,于是和眼镜一起去了手机店抢劫。
最后的结局是抢劫手机店的人终究被法律制裁,陈建斌虽然证明了自己的警察天赋,可最终身受重伤生死未卜。
外面的世界很大,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越努力地想要证明自己的强大,就越会发现自己的平凡和渺小。最终,我们都要和平凡和解。
不知道大家认识一名叫张帅的网球运动员么。
在一个被李娜获得网球大满贯的时代中,张帅这样网球天赋并不出众的人,似乎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她用了八年的时间努力的练习网球,可在14次冲击大满贯的时候,都在首轮比拼中就被刷了下去。
她曾经怨恨过:为什么我的父母要让我打网球?我的天赋又不够,为什么要送我来这么残酷的圈子?
在14次的失败面前,更可怕的是人们对她的嘲讽和不解。
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大满贯首轮的晋级不仅她的同龄人做到了,甚至比她年纪小的孩子也做到了。
她说:你们真的没有办法体会到,我在面对一次又一次失利时的感受。
直到2016年的澳网大满贯中,她打入了八强,打出了她人生中在澳网中的最高成绩。李娜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是令人敬佩的。可更令我感动的是张帅的突破。
张帅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我们如此努力,不比别人少费一丝力气,可有时候我们就是没有办法做到超越他人。
所以那种在永不放弃的努力下,一次次的超越自己,选择接受自己,这样的故事,更让我感动。
生在人世间,你我皆凡人。接受自己的平凡,不等于我们就是平庸,就是浪费生命。而是在接受自己、认清自己的前提下,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努力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当我们实现最大价值的时候,也是我们平凡人成功的时候。不要与平凡为敌,能够真实的接受自己的平凡,就是我们活着最不平凡的事情。
《我们为何无聊》读后感(篇十五)
最近读了两本关于无聊和兴趣的书,初读起来都是觉得有被共情和理解到,但后来也都渐渐滑向有些失去方向的趋势,最后读完的时候有种:那么,解决方案究竟是什么呢——的感觉。试着通过这篇读书笔记捋一捋思路…… 首先第一点,两本书都让我对于无聊以及空虚等类似的状态有了更详细的了解:那是一种想做什么但又不知道做什么好的困境,也是一种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失联”的状态。其效果就跟对情绪的识别是相似的,当你体验到某种情绪时,光是对其识别和命名,便实现了对该种情绪的初步管理。实际上,无聊也可以作为一种情绪状态来被理解。 那无聊和兴趣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两本书都给出了很多不同角度的分析,并且某种程度上挺互补的。我们为何无聊从内外两大方面进行了剖析,有画面感的情景性文字以及用相关研究作为论据,读起来很“干货”。外因包括约束、单调、无目的、技能与当下任务不匹配等,内因则涉及情绪、生理、认知、动机、意志力以及自控力。在这里外因看起来是比较好辨别以及去应对的,内因则涉及到个体的方方面面,似乎并不好改变。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感觉看不到一个根源性的东西,也就是那些很容易感到无聊,乃至对其生活甚至周围环境产生较大消极影响的人,究竟为什么会形成一种感到无聊的惯性——这种状态,时常让我联想到“空心病”。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无聊与兴趣这本书里面看到了让我很感兴趣的观点。无聊与兴趣这本书读起来更倾向于把无聊和兴趣与个体的关系模式以及自我的发展联系起来,个人认为这里触及到了问题的根源。试着用我自己对本书的理解把主要的观点串一下:若个体早年体验到的是比较健康和安全的依恋关系,那意味着养育着能够给予个体足够好的关注和兴趣,个体因而也能发展出对自己的健康的兴趣,并有能力将兴趣的作用圈扩展到外部世界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间联系的正向循环——这个过程对于个体自我的发展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建立息息相关,而拥有足够强壮的自我以及健康的人际关系的个体,显然(大概)会更少受到无聊的侵扰。试想一下相反的情形,假如个体是在一个有条件的兴趣、乃至常被忽视的环境中长大,TA基于自己真实兴趣的探索或反应总是得不到养育者的积极关注或反馈,甚至可能被否定、谩骂、打压、控制,试问一个真实且强壮的自我能否发展出来呢?和他人的关系模式是不是也极有可能朝着要么讨好、要么回避的方向发展——而这两种关系模式,一种表现为缺乏对关系的兴趣,另一种则是“虚假的”兴趣,两者都无法引发兴趣作用圈的正向循环。由此推断,感到无聊和空虚就很可能成为其生活的常态。 其实两本书里都还提到了社会层面的因素,这个层面太大了,斗胆谈一些个人感想吧。众所周知当下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个人感觉还是一个物质大于精神的时代。反观自身,从小到大,身边人的“信仰”似乎都和好成绩、好工作、好对象、好的物质条件有关——关于什么是成功、足够好的人生,大家似乎都不约而同的有着一个统一的标准。个体的兴趣在我这一代的童年,至少在我身边来说,大概是囿于经济条件,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在我们之后的新一代们,肉眼可见的有了更丰富的娱乐资源还有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但……里面有多少功利性的因素,如人饮水,这很难评。在我有机会停下来反观自己的人生之前,过去的自己就好像时代洪流中的一颗石子,一度就这么和其他石子一起随波逐流,被一种高度一致的价值观所裹挟着前进,只要没碰到什么大的阻碍,那就这样被卷着往前走吧。毕竟靠惯性的力量往前,要比逆流而上容易的多……关于社会层面,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的,碍于能力有限,发散开了又没办法兼顾深度和条理,所以献丑就到此为止吧。推荐阅读北大徐凯文教授关于“空心病”的相关演讲和文章,里面有很多结合现实的深度观察和见解。总之,想要表达的是,对于无聊和兴趣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 最后来到最重要的部分:我们该如何应对无聊呢?在我们为何无聊这本书中给出了几个方向的建议:心流、兴趣、好奇、以及正念——它们都可以说是无聊的反面状态。但……有一说一,这有点像是告诉不会游泳的人“你学会游泳就好了”,多少有点鸡肋。不过,关于用正念来应对无聊,确实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无聊与兴趣里也有类似的观点:即无聊产生时,静静地感受它、体验它、接纳它,也许到了某个点,你就会灵光一现,生出某种探索的兴趣,它可能是探索无聊本身,也可能是探索其他有趣的东西。我的理解是,当你能够接纳这种状态时,你才能够跟潜在的真实自我连接上,而当真实的自我浮现时,一定会有你想要的某个答案。另外,无聊与兴趣这本书好像没有给出特别多关于解决方案的具体建议(可能有但我忘了),结合记忆点和个人体会总结一下吧~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还是关系,即你是否在关系中获得足够多健康而真实的关注和兴趣。实际上,这真的很不容易,否则心理疾病就不会越发成为当下时代的主要问题之一了。从社会、家庭、环境等层面来讨论都太宏大了,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如先从自己入手吧,即从培养自己对自己的真实兴趣开始,以健康的自爱重新进行自我养育……
(结尾有些太匆匆,先挖个坑,以后再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