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0 09:15:23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6-20 09:15:23   小编:

这篇文章探讨了为什么有些人很难欣赏音乐。作者认为,这可能与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经验有关。他指出,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历史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地倾听和感受音乐,逐渐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读后感(一)

作为一个音乐门外汉,不听古典乐的人,之所以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标题,我想搞清楚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然而在看过本书后,并未为我解惑。这本书可能更适合对古典乐感兴趣,或是想了解古典乐的人。

看书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像是一个门外汉,在跟另一个门外汉,讲一个极其复杂的知识,讲的言辞激烈,用词讲究,激情澎湃,但就是没意思,听完也没啥收获。

作者是一个文科生,也非音乐专业出身的,创作的时候也没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入手,因此会觉得整本书太过主观和感性,太多没用且并未给全文增加趣味性的比喻,没有有效的论证。虽然音乐艺术本就是感性的,但如果这本书真的像标题那样,是在探讨一个严肃的话题的话,那私以为最起码得做到内容严谨,有说服力吧。

例如在讨论古典乐的时候,忽略了时代背景,既然作者是学哲学的,那为什么不结合哲学史,去探讨为什么那个年代会出现那样的音乐,作者给出的结论都太过浅显,像是自以为是的推测,很难让人信服。

之前看过一本叫做《为什么悲伤的时候听慢歌》的书,这本书就是作者从神经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了一些问题,写的好不好不说,最起码是作者擅长的领域。而本书却感觉不出作者在写自己擅长的东西,我当时买这本书,也是以为会觉得像上面这本书一样,却大失所望。

书中作者总要区分音乐,艺术,或是古典,流行,个人觉得大可不必。音乐最初的作用不就是为了传达信息,一定要分个高下到底是为了什么。50块钱做出的菜,跟1000块钱做出的菜,最后不都是为了吃,总在强调1000块钱的菜精美,吃的时候得讲很多规矩,那不就是本末倒置了。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读后感(二)

一、“普通书写”的音乐和音乐的“书法”

严肃音乐(Serious Music,另名艺术音乐Art Music,其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体和典范,同时也包括世界范围内的各类承袭、发展之作)几乎没有悦耳动听的旋律,也不怎么抒情,即使其中用传统手法写成的相对明朗绮丽之作(如巴洛克、古典派和大部分浪漫派音乐),在给与听众快感方面很有限,更遑论难以卒听的现代、后现代音乐了。几百年来,大众在严肃音乐中徒劳奔波,却又不断被拉回到旋律动人的声乐中休憩。他们心中不仅升起疑团:为什么与大众对音乐功能的本能的、朴素审美直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的严肃音乐却如此享有崇高的地位?既然世界上旋律动人的音乐这么多,为什么作曲家还要去揣摩和谱写那种艰涩难懂的严肃音乐呢?

让我们用中国书法来类比一下严肃音乐。中国古代的毛笔书写最初是为了记录和传达信息,但随着对结构、章法、笔法认识和研究的加深,书写最终背离了初衷,走上精细艰深的崎岖道路。在书法中,不仅书写内容退居次要了(即便内容毫无文学性和可读性的晋人尺牍,也不妨碍作品成为杰作),而且表面的规范、工整、易识也被有意违背(如狂草就走向了工整易识的反面;用异体字或各种变化去避免“一字万同”,就是在有意回避规范;即使是楷书创作,也会把“步如算子”视为忌讳)。随着书写技术在笔法、结构和章法上的精深化、系统化,最终蝶变为书法,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博大的文化符号系统。如果把自然状态下音乐类比为普通的毛笔书写,那么严肃音乐就是书法。

自然状态下的音乐是为了满足听觉的基本需要而创作的,其基本愿望是追求好听、感人和实用。虽然它也要对音响进行巧妙的组织,但组织音响是为了迎合本能期待,它本身的技法、细节和更多可能性是不太被关注的。而严肃音乐的根本基础是物质、理性,而非情感。它在广阔的音乐世界中开辟出了一块特殊的领域。它聚焦于音响建构问题,逐步将其原理和手段精深化、系统化。音乐家对音与音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审视和运用,音在横向、纵向、音色上的结合得到了更为系统的研究和不遗余力的开拓。原本大众听觉中最被期待的规整、如歌的旋律和歌曲结构,在严肃音乐中也被有意违背(如短小主题和器乐旋律的普遍运用,就走向了规整、如歌的反面;奏鸣、复调、套曲等复杂的曲式安排就是在有意回避简单的歌曲结构),于是即使美妙动人的严肃音乐,可能成就也不高,而很多不好听又不抒情,却成了杰作(如被誉为严肃音乐的“旧约圣经”——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和“新约圣经”——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读后感(三)

一、“普通书写”的音乐和音乐的“书法”

严肃音乐(Serious Music,另名艺术音乐Art Music,其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体和典范,同时也包括世界范围内的各类承袭、发展之作)几乎没有悦耳动听的旋律,也不怎么抒情,即使其中用传统手法写成的相对明朗绮丽之作(如巴洛克、古典派和大部分浪漫派音乐),在给与听众快感方面很有限,更遑论难以卒听的现代、后现代音乐了。几百年来,大众在严肃音乐中徒劳奔波,却又不断被拉回到旋律动人的声乐中休憩。他们心中不仅升起疑团:为什么与大众对音乐功能的本能的、朴素审美直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的严肃音乐却如此享有崇高的地位?既然世界上旋律动人的音乐这么多,为什么作曲家还要去揣摩和谱写那种艰涩难懂的严肃音乐呢?

让我们用中国书法来类比一下严肃音乐。中国古代的毛笔书写最初是为了记录和传达信息,但随着对结构、章法、笔法认识和研究的加深,书写最终背离了初衷,走上精细艰深的崎岖道路。在书法中,不仅书写内容退居次要了(即便内容毫无文学性和可读性的晋人尺牍,也不妨碍作品成为杰作),而且表面的规范、工整、易识也被有意违背(如狂草就走向了工整易识的反面;用异体字或各种变化去避免“一字万同”,就是在有意回避规范;即使是楷书创作,也会把“步如算子”视为忌讳)。随着书写技术在笔法、结构和章法上的精深化、系统化,最终蝶变为书法,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博大的文化符号系统。如果把自然状态下音乐类比为普通的毛笔书写,那么严肃音乐就是书法。

自然状态下的音乐是为了满足听觉的基本需要而创作的,其基本愿望是追求好听、感人和实用。虽然它也要对音响进行巧妙的组织,但组织音响是为了迎合本能期待,它本身的技法、细节和更多可能性是不太被关注的。而严肃音乐的根本基础是物质、理性,而非情感。它在广阔的音乐世界中开辟出了一块特殊的领域。它聚焦于音响建构问题,逐步将其原理和手段精深化、系统化。音乐家对音与音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审视和运用,音在横向、纵向、音色上的结合得到了更为系统的研究和不遗余力的开拓。原本大众听觉中最被期待的规整、如歌的旋律和歌曲结构,在严肃音乐中也被有意违背(如短小主题和器乐旋律的普遍运用,就走向了规整、如歌的反面;奏鸣、复调、套曲等复杂的曲式安排就是在有意回避简单的歌曲结构),于是即使美妙动人的严肃音乐,可能成就也不高,而很多不好听又不抒情,却成了杰作(如被誉为严肃音乐的“旧约圣经”——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和“新约圣经”——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读后感(四)

前几天坐电梯时,看到一则广告。厂家宣称自家牛奶好,因为他们给牛听古典音乐。网上一查,他们还邀请钢琴家拍摄“对牛弹琴”广告,把牛听古典音乐作为主要卖点之一。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多少追求高雅之人都无法领略的音乐艺术,拿来给牛听,竟能优化牛奶品质,岂不可笑?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是今年在豆瓣上标注的五星图书之一。这里“音乐的艺术”可以粗浅理解为古典音乐的艺术,是相对于日常状态下“听歌”而言的概念。

作者认为,我们日常听到的歌曲中,旋律、歌词、编曲及演唱技巧,主要目的是让听众产生情感共鸣。音乐的艺术则不然,它的追求不在于“好听与动情”,而在于探索和开拓音的组织方式。

古典音乐的根基是音律和乐器,它应用最多是和声学与复调学。相比于歌曲的横向线性旋律,古典音乐作曲家们对纵向音响的细节敲定与构思更具匠心。这与我们日常的音乐体验有很大的差别。当我们沿用日常听歌的习惯来欣赏古典音乐,就会面对预期与实际的落差,感觉听不懂,难以领略当中奥妙。

1、极其重视如歌的旋律

在日常的音乐体验中,旋律就是灵魂,一首歌曲几乎就等同于它的旋律。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印象中的优美旋律,主要是用于人声演唱,它的写作是很有局限的。

首先,人声的音域是很窄的,不同歌手的范围不一,但通常不会超过两个八度。其次,人声在演唱时表现较好的是同音反复和舒缓的上行下行,连续大幅度的跳进很难驾驭。再次,人的肺活量是有限的,乐句中要有一定的规律来换气。

这些决定了歌唱的旋律特点:音域较窄,以级进为主、跳进为辅,断句位置与语言相似。这样的旋律贴合人声特性,在自然听觉世界中让人觉得动听。

这种经验沿用到古典音乐欣赏中,会一心期待如歌旋律的出现。它出现了,我们才会觉得亲切动听。然而,如歌旋律在古典音乐中不是必备的,它不出现,我们会感觉抓不住要点,不明所以。

2、执着于意象与情感

在日常的音乐体验中,歌词的重要性与旋律几乎难分上下。对歌词的欣赏,大概与中国的文学传统有关,本无可厚非,但将这种依赖语义的欣赏方式应用到古典音乐中,似乎只有破解了作者的意图与音符的象征,聆听才有意义。

对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常规解读认为,开头是“命运在敲门”,末乐章是“命运终于被战胜”,整部作品是“扼住命运的喉咙”。实际上,这一说法源自贝多芬的学生安东·辛德勒,贝多芬本人没有做过这样的诠释,也并不知道这部作品叫“命运”。

在古典音乐中,音乐家在音响组织上的精思巧构才是主产品。音乐的意象与情感只是副产品,它们是结合了听者的主观作用而产生的,对音乐的价值不起决定性作用。

3、难以把握结构

在日常的音乐体验中,歌曲的机构主要是“主歌—副歌”,方正整齐。这种形式在原始时期已经形成,一方面是因为人声旋律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唱词押韵及表达习惯的需要。

而古典音乐的结构要复杂得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乐曲都很长,而且没有太多反复。比如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如果不理解音乐理论,不打开乐谱对照,就很难搞懂段落之间的关系与精妙所在。

4、不了解演奏艺术

在日常的音乐体验中,人声演唱是音乐的主宰,其余均是“伴奏”。在很多人的听歌体验中,被视为音乐骨架的贝司,常常是忽略不听的。

而在古典音乐的真正内核,正在于通过演奏对音的巧妙组织和全面驾驭,在横纵、轻重、音色等多个维度上,表现出人声所不能唱尽的多样性。

古典音乐中的“世界名曲”,比如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巴赫的《小步舞曲》、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等,它们之所以有名,主要原因正是符合我们对如歌旋律和意境表达的期待。它们是人类世界中永恒的经典,但在专业评价体系,乃至单个作曲家的作品中,实则并不出众。

古典音乐的欣赏,对于听者的音乐修养和耐心有很高的要求,对于有知识、有追求的我们来说尚且不易。

给牛听古典音乐,不异于请牛阅读哲学名著。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奶的品质——如果是真的,就是商家无知;如果是假的,就是营销欺骗。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读后感(五)

一、“普通书写”的音乐和音乐的“书法”

严肃音乐(Serious Music,另名艺术音乐Art Music,其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体和典范,同时也包括世界范围内的各类承袭、发展之作)几乎没有悦耳动听的旋律,也不怎么抒情,即使其中用传统手法写成的相对明朗绮丽之作(如巴洛克、古典派和大部分浪漫派音乐),在给与听众快感方面很有限,更遑论难以卒听的现代、后现代音乐了。几百年来,大众在严肃音乐中徒劳奔波,却又不断被拉回到旋律动人的声乐中休憩。他们心中不仅升起疑团:为什么与大众对音乐功能的本能的、朴素审美直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的严肃音乐却如此享有崇高的地位?既然世界上旋律动人的音乐这么多,为什么作曲家还要去揣摩和谱写那种艰涩难懂的严肃音乐呢?

让我们用中国书法来类比一下严肃音乐。中国古代的毛笔书写最初是为了记录和传达信息,但随着对结构、章法、笔法认识和研究的加深,书写最终背离了初衷,走上精细艰深的崎岖道路。在书法中,不仅书写内容退居次要了(即便内容毫无文学性和可读性的晋人尺牍,也不妨碍作品成为杰作),而且表面的规范、工整、易识也被有意违背(如狂草就走向了工整易识的反面;用异体字或各种变化去避免“一字万同”,就是在有意回避规范;即使是楷书创作,也会把“步如算子”视为忌讳)。随着书写技术在笔法、结构和章法上的精深化、系统化,最终蝶变为书法,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博大的文化符号系统。如果把自然状态下音乐类比为普通的毛笔书写,那么严肃音乐就是书法。

自然状态下的音乐是为了满足听觉的基本需要而创作的,其基本愿望是追求好听、感人和实用。虽然它也要对音响进行巧妙的组织,但组织音响是为了迎合本能期待,它本身的技法、细节和更多可能性是不太被关注的。而严肃音乐的根本基础是物质、理性,而非情感。它在广阔的音乐世界中开辟出了一块特殊的领域。它聚焦于音响建构问题,逐步将其原理和手段精深化、系统化。音乐家对音与音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审视和运用,音在横向、纵向、音色上的结合得到了更为系统的研究和不遗余力的开拓。原本大众听觉中最被期待的规整、如歌的旋律和歌曲结构,在严肃音乐中也被有意违背(如短小主题和器乐旋律的普遍运用,就走向了规整、如歌的反面;奏鸣、复调、套曲等复杂的曲式安排就是在有意回避简单的歌曲结构),于是即使美妙动人的严肃音乐,可能成就也不高,而很多不好听又不抒情,却成了杰作(如被誉为严肃音乐的“旧约圣经”——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和“新约圣经”——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

二、严肃音乐如何可能

严肃音乐从自然状态的音乐中脱胎而来需要很多条件,而器乐曲的出现是其抖落身上各类异物的关键一步。它在听众线性的听觉体验中植入了交叠的立体关系。器乐曲没有歌词,听觉内容全部由乐器承担,它就会自觉走出陪衬式的单调,便无需处处遵循人声的特性,音的组织就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开始丰富起来了。而新音乐的大门被推开了一条缝隙,其它条件也就纷至沓来了。

1、精确记谱。人类原初是用“节奏模式”来记谱的,到了十三世纪复调音乐的第二、第三声部的节奏变得越来越丰富,旧的记谱方法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理论家们进行了各种尝试,逐渐克服了精准记谱的关键难点:音高的标记和音值的细分(即构成节奏的音的长短),其最终成果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音符及时值体系。

至文艺复兴晚期,五线的形式已被欧洲各国普遍认同。五线谱的拍号、调号、谱号、谱表等要素又在巴洛克时代被不断完善。此时,五线记谱法已能承载相当精细繁复的音响建构了。

2、和声与复调。音乐若想成为艺术,就必须足够丰富,即让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同时鸣响。所谓“不同”即非八度关系。原初的追求高度和谐,声部之间就基本是形存影附的陪衬关系。如何把观众的“口味”变重,即把最顺耳的五度(频率比为3:2)、四度(4:3)的三、六度音程当作是最悦耳和最常用的,而把四、五度连同二度(大二度9:8、小二度10:9)、七度等极不协和的音程看作是经过性的——它们一旦出现就要立刻解决到三度或六度的关系上——其中的区别在于,避免连续的不协和音程是因为它会让听觉不适,避免连续的四、五度是因为它太过和谐,太过和谐就会影响声部的独立性。这样就可以让两个声部的进行处在不亲不疏、若即若离、不过于融合也不至于冲突的状态中,这样创作也就更为自由和微妙,形成了一门处理声部关系的精深学问——对位法。人们就让音按照“三度叠置”的方法去组合,三个或更多的彼此相隔三度的音同时发响,就构成了和弦。由此可见,和声和复调学实际上是十分人工和理智的产物,并不是从审美本能中自然萌生的。

3、十二平均律的应用。一首音乐不能自由转调,那么不管此曲的声部如何繁多、手法如何奇崛,也都是反反复复使用这同一个音高序列,这样音乐就会十分呆板,听觉也会很快倦怠。如果可以转调,就可以让音乐整体色彩变化了,全曲也就变得丰富一些。前后两个调的共同音越多,它们的关系就越近,转调也就越和缓;共同音越少,关系就越远,转调也就越新奇。最终,历尽几百年无数音乐家通过将一个八度内的十一个音微调,使形成的十二个音高距离均等,这样一来调性的变换就成了纯粹的平移,音列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领略音乐的艺术?读后感(六)

说在最前面的话:

不得不说,作为清华哲学系硕士和中文系博士出身的作者在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表达观点的逻辑与流畅度以及引经据典的水平上确实高人一筹,让我这种十四岁之后就没上过中国语文课的人有些佩服。虽然有些运用大量比喻、类比之类的修辞手法和对古文的引用让人有的时候会觉得啰嗦,但因为这基本不会造成阅读的障碍,所以除了在类比运用不当、表达的观点不尽正确的时候之外我不会对文笔和写作方法提出任何异议,我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这么做。另外我虽然会避免在文字中夹杂英语或其它语言,但是因为确实很多表达方式对我来说已成习惯,所以并不能作到尽善尽美;如果可能我甚至更加愿意全写英文。Bear with me on that. 我说话一向直来直往,看不惯可以尽情骂我装x,因为我不在乎。

同样值得在一开始就提到的是,作者作为一名在中国极其畸形的严肃音乐教育、普及和发展环境下“自学成才”的音乐“研究学者”(爱好者之上,音乐家之下)来说,思考到并在书中提出的观点里有半数都很“正确”,需要每一个欣赏严肃音乐的人(包括音乐家们)知道并理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书中存在的问题却不能不提。造成这些问题的也正是作者的“自学成才”,which I would call it the process of “阿列夫人到甲人的转变”。想要知道这个比喻的由来以及意义以及我对这本书发表观点的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是因为本书是作者朋友所赠并请我点评),请务必阅读我的朋友点师所写的外行及其他、9 Dec 童年阴影及其他 、23 Dec “你们俩讨论的都不在一个语境里” 和 24 Dec Index 。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会分20篇评论,按照书中章节的顺序,从一个甲人的角度,理性的、不带个人观点的纠正一些书中表达有失偏颇、不完整甚至不正确的论点以及论据,同时也会重点highlight出那些精彩的部分,which are absolutely needed to be understood, remembered, praised and even promoted,并对它们为何如此加以解释。篇幅长度视内容而定,会尽量在保持质量的情况下稳定更新,以及,我很忙,写的时候肯定是深夜,所以如有表述错误或者typo欢迎指出,当然,改不改我说了算。

那么让我们跳过序言部分,从头开始,直接进入主题。

在第五页,用选秀节目作为论述“音乐为了抒情”有些站不住脚,因为节目本身是娱乐性大于音乐性的,而不是以发扬音乐为目的的,尽管有些节目会努力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来掩盖其商业本质,并且评委背对椅背哪怕能够清空他们对音乐的所有先入为主的情感,也无法清空观众的情感,更何况评委的水平和作秀程度大部分人是不得而知的。另外在本页下半部分所表达的“严肃音乐听众在听音乐的时候无动于衷,没有反应”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在现场欣赏严肃音乐是需要遵循一定礼节的;而诸位听众在私人环境下听严肃音乐所展现出的情感又不是你我能够知道的,所以这个通过是否令人感动而把严肃音乐放在通俗音乐的对立面上的观点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更何况,我作为听过近千次现场的人可以明确地说,其实失去对自己感情外露的控制的人并不少,只是在国内因为环境所致而不多见。

对于第七、第八页的论证,其实虽然由于为了让读者完全明了逻辑的演变而导致过程有些过于繁琐,但是最终得出的观点是正确的。严谨地说,严肃音乐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让听众在感情上共情,而是确有更深远和重要、复杂的目的,有“终极追求”。至于接下来的“音乐好听与否没有什么辩驳的可能”则是偏激的观点,需要避免。因为音乐好听与否,或者说一个声音的音色好听与否,都是需要结合具体案例具体分析的,不是像作者这样通过一些不着边际的类比而阐释的。一个有些极端却明了的例子是:我的朋友可以沉迷于Barbara Hannigan演唱的Grisey,也可以被同样是她演唱,甚至收录在同一张唱片中的Nono产生生理性的厌恶,而我却认为她唱出了Nono蕴含的美感。音乐的好听与否是永远可以辩驳的。这同样也导致作者在接下来的段落中对于严肃音乐是否悦耳、是否能够“给予快感”、在把“严肃音乐切换成流行音乐的时候”是否有“畅然释放质感”以及“通过好听的标准”的论述是完全错误的。究其原因,其实也还是回归了作者之前对于“是否好听无可辩驳”的理解误区。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严肃音乐通过区分创作时间而出现的类别定义是严谨的,其中并没有“后现代”这么一说。现代音乐之后就是当代音乐,也就是modern music & contemporary music;“后现代”一词更多用在文学领域,在严肃音乐方面是不能混用的。

在第十页,对于歌唱性和大众接受度的论证中,“器乐作品越是接近于一个歌曲的模仿物”其实需要further explanation. 歌唱性,lyricism,其实和作者提到的结构规整、乐句分明等因素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或者说作者提到的这些论述不全面。更好的说法是,各种音乐元素的组合与应用方法(在一定的合理程度内)越简单、越功利化,作品逻辑的指向性越明确,越容易被大众接受。复杂的作品也可以充满着丰富的、无与伦比的lyricism,比如瓦格纳所有的歌剧;而某些同样“结构端方、句读分明、末尾有稳定的收束”的作品也可以枯燥乏味,毫无lyricism,就像Glass的Mad Rush或者Contrary Motion,which does not match my previous point about“在一定的合理程度内”。

在第十一页举例的李斯特作品里,抛开Liebesträume, Consolations和Hungarian Rhapsodies是否旋律最如歌优美不谈,“他对钢琴音乐贡献的最大的力作”是否是b小调奏鸣曲,甚至此作是否像作者说的那样很不如歌,都是非常值得商榷和怀疑的东西。不仅因为李斯特庞大的作品数量,还源于作品影响是否深远是需要通过严谨的乐谱研究而得出的。And of course, it is so wrong to say that this is not lyrical enough:

Liszt: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S. 178

另外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作者在本页末尾对贝多芬下的定义竟然是“不擅旋律”,我觉得贝多芬的每一首作品都是能够推翻这四个极不负责任的文字的例子,在这里实在是有点懒得展开了。第十二页最上方作者说Scriabin, Berg和Ives这辈子没写过什么动听的旋律,除了Ives之外都是错误的。Scriabin在彻底投身神秘主义、Berg在接受的序列主义大于晚期浪漫主义(他一生都没有逃离后者)之前的作品充斥着大量相对简单且动人的旋律素材。

尽管如此,由上述论述得出的观点则是正确的;更准确地表达方式是:“严肃音乐的价值重心也不[都]在好听或旋律美上”。

接下来对于欣赏理解严肃音乐的几种方式的罗列比较清晰,概括的手段也很文学化,in other words it is very user friendly,所提到的优缺点也基本准确,比如“知人论世”法“容易将音乐故事化、语义化”,从而造成极深的错误理解,再比如历史资料“本身的浅显粗疏与音乐的丰富细节是无法真正对应的”。四种方法里,最正确也是最应当使用的则是“乐理支持”。在这我要对作者提到的一些书籍进行一下“排雷”:科普兰的名著尽管部分观点过时陈旧,也被其一根筋的美式价值观所同化,但是基本理念和理论知识的解释是非常详细而直观的,非常值得一读;饭尾洋一的书几乎没什么硬性内容,类似于音乐书籍里的“popcorn psychology”,与其浪费时间阅读还不如直接买一套李重光(which I strongly recommend);吉松隆则是一个需要非常小心避开的人,因为他作为一个音乐观念和审美极其保守病态的作曲家(作品也缺乏价值,至于原因,如果看了最早提到的点师文字并听过吉松隆的作品你就会清楚了),在书的内容和措辞都很巧妙的灌输了自己的错误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坚决反对一切“无调性”及其全部衍生物。作者把这类型的书的大体作用解释的很清楚,除了让人避免一些糟粕之外我不需要多说了。但是作者给“乐理支持”强行安插的缺点却是不正确的,因为表达过类似“不懂乐理/不懂音乐的话会不理解甚至误解曲解我的作品”的作曲家不在少数,这就是需要配合“知人论世”而得到的信息了。作者所说的流行音乐内的音乐要素,也就是那些被罗列的定义类名词,在严肃音乐作品内也都出现,人们不了解音乐知识“也能陶醉其中”的观点其实也存在致命的逻辑谬误。很多音乐不需要你知道什么是和声,什么是certain和声的功能,从而让你在感性角度上被触动;但如果你想追究被触动的原因具体为何,你却必须要知道这些知识理论。另外,不论创作者是否知晓、运用,甚至是否meant to use,“音阶、调性、乐段、和声、配器(甚至复调)”等音乐元素永远会存在于任何广义上被定义为音乐的艺术作品内——说“流行音乐也是用这些元素写成的”是伪命题。“乐理支持”法欣赏严肃音乐是完全不存在作者所说的“深层矛盾”的。对于欣赏严肃音乐,“用心感受”是必要的,甚至无需更多讨论;“知人论世”则是作为辅助材料而为“乐理支持”服务的。真正需要在初始甚至中级阶段摒弃的是“融入生活”。过度沉浸于“融入生活”会让听音乐的人下意识的认为所听到的作品表达的就是个人心中所想所感,从而极有可能在根本上丧失了真正理解该作品的权力。这是非常可怕的,请务必极力避免,因为这一条方法仅仅对于熟练掌握其余三项并且能瞬间收放自如的甲人适用。他们能够在把音乐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上更合理地划清界限或者相融相交时保持对作品本身音乐元素的理性视角。

第一章第一节评论·完,更新于2021.4.2, 3:30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