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锦集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05 03:50:44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5-04-05 03:50:44   小编:

《不抱怨的世界2》是一本启发人心的自助成长读物。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呼吁人们放下抱怨,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书中强调了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教导读者如何转变负面情绪,迎接生活的种种变化。这本书充满着正能量,值得一读。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一)

第二部更详细的分析了抱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有了紫水晶的正能量,不断的提醒自己,停止抱怨,因为优秀的人都不抱怨,应该正确自己的生活态度,我觉得很幸运可以看到这本书,因为,现在一抱怨的时候,就会自觉地停下来了。

1/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二)

淡定的去面对生活面对工作,少点抱怨多点付出,静下心来不断的沉淀自己,迈向成功的道路则会更快。适合比较感性的朋友读,多些理性减少暴躁的情绪,我们一直都在抱怨这里那里的不好,往往没有看到这里和那里的好,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表面所展示出来的,慢慢的沉淀自己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付出,终会得到你想要的。

2/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三)

我们总会遇到不顺的事情,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怎样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顺,其实真正能够完全做到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人之初,性本恶,每一个人的本性都是不那么善良的,如果后天没有一个绝佳的环境,圣人是很难在我们中产生的。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怎样去克制自己的抱怨,说了抱怨带来的后果。还是值得一看的。。

3/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四)

《不抱怨的世界②关系决定命运》

威尔.鲍温【美】著

原价28元 网价15.5元

内容:三星;收藏:三星

评:第二本强调在修炼“连续21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过程中,顺带修炼并收获改善“人际关系”。感觉没第一部好,因讲“改善人际关系”方法论的书太多了,此落了俗套,可惜了。

4/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五)

2比1多了一些出彩的内容,感觉就是积极的处理字节的心情工作 学习等等,很符合我们现在提倡的正能量 ,正思维 等等 社会积极的态度!不用花多少时间就可以看完,看看自己能坚持力行多久吧!

怎么评论太短不能发表内容啊!这本书没有很读内容的!就是我们的关系有我们的态度决定的!

5/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六)

周六帮花通了电话,彼此都表达了对对方的不满跟抱怨。我觉得我们这段关系发展到这个地步,沟通出了太多的问题。不是不抱怨就能解决的,嘿嘿。反而有些东西,好像毛病,适当的时候,需要发一发。如同周六,下了一夜的雨,周日就放晴了。如果还有机会见面,我希望彼此都可以当面好好聊一聊一些事情,心里的真实的想法都能说出来,好的坏的,不要再藏着掖着。

110613晚外公家

6/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七)

要想改变别人,首先改变你对别人的看法。

三步走,有效沟通避免误会造成的抱怨:听对方表述,试图用自己理解重复一遍,寻求对方的确认,对换循环。

找能解决你问题的人,可以减轻抱怨。

抱怨的5种动因:寻求关注;推卸责任;引人羡慕;操纵力;欠佳找借口。

停止把婚姻结束当作失败,以前可以这样想,现在应该结束,就是这个观点。

写祷告词的方式,解除亲朋好友的矛盾

7/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八)

人在满足人身安全的第一需求后需要的就是和睦的人际关系。而和睦的人际关系需要刻意地去学习。

首先,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去理解和包容与你不同的人。在发生冲突时,牢记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在对方抱怨时倾听对方需求,或者保持沉默等待对方情绪平复后继续围绕需求,寻找问题解放方案。

其次,善待自己,过往不成功的关系不是失败,只是结束,学会原谅让你不愉快的人和事,放下他们继续往前成长。

最后,牢记人都需要和睦的人际关系,只要你愿意改变那就是在成长了。

8/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九)

当初读这本书是刚开学的时候,那时候烦恼烦心事也少点,觉得写得挺好的,找出抱怨的来源,烦恼的来源,然后学会自己排解,并且学会去自己改善。。比如,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你要改变自己对他人的看法,保证自己的心态平和,并且去做一些积极的沟通。还有应该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别人听到的的是不是自己说的。我觉得这些都很好,也可以尝试去做,很有意义。但是烦恼争执事情多了的时候,理论显得太过于纯粹。人是很微妙的情感动物,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有太多的事我们无法去控制,也无法去选择。总之,还行吧!

9/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十)

不抱怨的世界第二本,算是对上一本的一个延续,但却缺少了些许新意,依旧是苦口婆心地讲着大家都懂得的道理,真正能否落实,说道底,依旧是要靠自己。再则,文化的差异,家庭的迥异,也使得书中许多方法的功效大打折扣。

不过,读下来,还是蛮有帮助的,还算是比较系统地传授了一套不俗的待人处世之道,算是对每个人的世界观塑造多少起到修饰装潢的作用。

回想开来,书本的副标题:关系决定命运。确实如此,而这也是本书所侧重讲授的技巧,作为处理好人际交往,培养自己的心性,其作用起到了。情商是关键。

10/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十一)

在看这一系列的书之前,我一直觉得,其实抱怨有一个发泄的作用,只要适度。所以,对于这本书的第一本来说,我觉得,有些说法,有点过于完美化,或者笼统。

但是,读完第二本以后,我觉得,2比1要写的好,写的更深一层。

其实,看完这本书已经很久了。老实说,我对于书里面内容的记忆几乎没有了。没有记得太多让自己有益的东西。也许,跟本身的态度有关。我允许身边的人抱怨,我觉得,对于他们来说,某种方式,这是一种发泄,某种方式,这是一种社交。但是,还是有个度。

关系决定命运。这句话,尽然,也不尽然。对于关系的注解,可以有很多。

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自信。也许,关系的建立,最开始在于自己,在于对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11/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十二)

之前离开厦门的时候朋友送我的这本书,当时不是很在意,直到今天才迟迟读完,不过书中的内容不能说是震撼,却可以称得上温馨感动,让你感到有一种笃定的力量去改变自己与周遭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其实在我所认识的生活范围里,总觉得和谐是人际关系稳定的基石,不单单是人际关系,和谐也是自己生活修为的基础,适度的控制自己情绪,恰当的与自己打交道。

在书的结尾处,有很多话很有启发的这里,其中他说道:成长的空间就是要认识自己的不足,而那些苦恼和烦恼正式说明你与真实的情况更为接近了。一旦你认清自己和现状,很多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而与此同时也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气。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读一遍是远远不透的,阅读的其中也会让自己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而每一条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特特旅程~

12/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十三)

你如果大声喊‘痛’,伤害就会出现;如果抱怨,就会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这是行动上的吸引力法则。当你抱怨时,就是同不可思议的念力,在寻找你自己说不要,却仍然吸引过来的东西

所谓的‘抱怨’,就是表达哀伤、痛苦或不满。然而,生命中是以让我们有理‘抱怨’的事件,其实寥寥可数,我们的抱怨多半都只是大堆‘听觉污染’,有害于幸福美满。

鲜少有人知道自己抱怨的频率有多高。抱怨就好比口臭,当他从别人嘴里吐露,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我们却充耳不闻。

人们可能会抱怨自己的身体健康,却不是因为真的觉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让他人同情,或是可以避开反感的事件。

当你抱怨健康问题是,就是丢出负面的说词,让你的身体听见。这种负面的说词会烙下印记,而你的想法(心)也会将这般能量导入体(身)内,引发更多的健康挑战,记得感恩,不再自恋。

----不抱怨的世界,其实,就是告诉人们,生活要积极,远离那些负面的思想,才能得到更好、更美的世界。。。

13/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十四)

原来,我们都生活在抱怨的世界。

早上赖床后发现上班快晚了,

抱怨该死的时间过的这么快。

在路上堵车马上就快迟到了,

抱怨这龟速如便秘般的交通。

上班后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

抱怨这又单调又枯燥的生活。

面对办公室同事的男女老少,

抱怨不疼不痒不咸不淡的事。

月初才领到少得可怜的工资,

抱怨抠门又小气的秃顶老板。

不知不觉中,

我们被抱怨包围被抱怨淹没,

甚至生活在其中而全无感知。

不知不觉中,

我们对于抱怨已经麻木了,

甚至成为抱怨的始作俑者,

乐此不疲的传播着内心的抱怨。

可是,抱怨,能改变什么?

能让时间变得更长吗?

能让交通更畅通吗?

能让生活更美好吗?

能让同事关系更和谐吗?

能让工资翻倍增长吗?

抱怨,于事无补。

不仅于事无补,

而且会让负面的情绪充斥你的内心。

改变现状,可以从这本书开始。

PS:怎么越写越像广告了呢。。

写不下去了,搁浅。

14/15页

《不抱怨的世界2》读后感(篇十五)

1、与他人融洽相处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而抱怨是各种不愉快关系的共同特点。

2、你对别人的态度,最终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对方会感觉到你对他/她的态度,并进行反馈。因此如果要改善与某人的关系,首先就要改变自己对他的看法。

3、认识到人是多面的、复杂的,而你对某人的评判只是由自己主观引导的在自己头脑中对某人的再现和重述。一旦认为哪个人是不好的,立马就会在头脑中储存这一想法,而且会在互动中一次又一次向自己强调那些“他是坏人”的证据。要学会多角度、更客观、更宽容地看待人和事物,避免过多主观解读。

4、接受他人的不同之处,不同并不等于有错。

5、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分析和发现自己或他人向自己抱怨的原因(例如:渴望关注、推脱责任、寻求羡慕、为表现欠佳找借口)并努力解决或克服它。

4、解决问题时:(1)直接和能解决问题的人谈话;(2)清晰、准确地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会知道你在想什么(可以再次与对方确认双方理解一致);(3)表达意愿时言语中不要带有情绪;(4)不要害怕提出要求或被拒绝。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