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的读后感大全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08 14:05:21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8-08 14:05:21   小编: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是一本简单易懂的经济学入门读物,适合小学生和初学者阅读。本书通过故事、实例等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使读者能够初步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拓展经济思维,培养经济意识。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一)

出发点是博弈论和机制设计。整体还挺有特点的。

比如预算和最优化一章里的医保案例,用最优化的思维对比了实物给付和现金给付,一般的文章可能到此为止就结束了,但本书又列举了两种方式在现实中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这就是制度设计的思路。他所描述的是:设计任何制度都不是最优的,每一个新的制度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

还有市场均衡这章,讨论了税收的影响,其实也是对制度的讨论。外部性一章里的网络外部性和协调博弈则是对策略选择的讨论。包括最后一章介绍公共物品的时候引入矩阵表来描述个人可以选择的最优策略,都是通常的科普书不太用的方式。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二)

1、无差异曲线

(1)有偏好产生差异,偏好程度相同叫做无差异。偏好程度影响替代关系。自由市场更有利于满足偏好的资源配置。避免资源配置浪费。两种商品只可能一定程度上具有替代性或者互补性。综合权衡后达成某种平衡的商品组合。

(2)偏好产生差异,差异影响替代,替代影响配置,配置取决于满足偏好的效率,效率决定资源配置浪费率。

2、预算线与最优化

(1)预算线就是收入,价格就是购买支出,这两个是购物的底层决策依据;

(2)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的点就是最优解;

(3)最优解就是在预算内买到自己最满意的东西(偏好最大化实现);

(4)收入与价格影响选择范围,偏好影响最终决策;

3、需求曲线

(1)消费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叫奢侈品,增加而减少叫低档品;

(2)最优解随着收入和价格而产生变化;

(3)价高购买量少,反之亦然。

(4)消费数量增加,获得的满意度会减少,购买的边际效益递减;

(5)消费者剩余指的是消费者愿意付出购买的心理最高成本;愿意支付但没有支付的金额合计;

(6)伯特兰德均衡:卖方价格最低化;

(7)卖方利润合计较重生产者剩余;

(8)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总剩余;

(9)弹性指衡量价格变化对需求变化的影响指标;

(10)涨价需求量降低,对必需品征税导致穷人的打击;

(11)吉芬商品指价格越高需求越高。这主要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决定的。

4、供给曲线

(1)规模报酬递减:边际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上升使边际成本递增而导致;

(2)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会购买的商品总量,供给曲线表示不同价格下生产者销售的商品总量;

5、市场均衡

(1)市场均衡价格:供需平衡,价格稳定;社会总剩余最大化。

(2)从量税影响市场均衡价格及社会总剩余最大化。税收是成本,成本导向会影响社会努力方向。

6、外部性

(1)不经过买卖,某一生产活动给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叫做负外部性;反之正外部性;

(2)庇古税代表负外部性补偿费用税;

(3)外部性(正负)出现导致协调博弈,最终形成纳什均衡。

7、垄断与寡头垄断

(1)无法用产量对市场决定的价格产生影响的企业叫做价格接受者;

(2)所有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叫做完全竞争市场;

(3)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结果体现了参与者预测“我这样的话参与者会那样选择”;

8、风险与保险

(1)未来商品是与概率或投资相关的商品;

(2)风险溢价影响对未来商品的购买决策;

9、公共产品

(1)帕累托最优影响资源配置;

10、再分配

(1)基尼系数反映贫富差距;

(2)庇古-道尔顿转移支付,从富人转移到穷人。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三)

都说女生最喜欢的时刻就是买东西付款的那一瞬间。那种满足感,仿佛拥有了全世界。买东西的理由很简单,促销减价可以买,换季更新衣柜可以买,少一条裙子搭配也可以买。这种无休止的购买其实是源自“想要”的欲望,而不是真正的“需要”。要区分“想要”和“需要”,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简单的经济学。

在很多人眼里,经济学听起来实在高大上,是我们普通人很难理解的。但又这么一本书,却是写给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人,书名就叫《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这本书的第一章叫“无差异曲线”,第二章“预算线与最优解”,第三章“需求曲线”,第四章“供给曲线”,讲述的都是最常用的经济学概念。现在听着是不是有些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别担心,这日本作家坂井丰贵将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可口可乐作为例子,用最平实的语言和简单的图例,让我们对经济学产生恍然大悟的感受。

经济学距离我们的生活本就并不遥远,不管你的身份如何,只要你参与市场消费,就需要一点经济学常识。

很多人都会自嘲买东西多到需要被“剁手”。这是一种典型的经济矛盾,那么,如何解决想买什么与能买什么矛盾,这就要用到预算线和最优解。

如果用购买咖啡和面包作为例子,预订预算范围,就可以绘制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二者相切的点就是最优解。也就是说,这个点就是既符合预算,又能够充分满足需求的最合理选择。

我们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之前,银行都会对我们进行风险测评。这项评估的结果,可以判断出我们的耐风险水平。从而决定,你是适合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还是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可以说,风险和收益是一对孪生兄弟。

与风险相对的是保险。我们国家强制企业缴纳的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保险就相当于一场国家强制参与的众筹项目,为日后购买保障。

除了强制保险项目,还可以自行购买理财保险和消费保险。理财保险就相当于保险公司拿你的钱去进行投资,收益分你一小部分。大部分理财保险的收益并不高,还不如自行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划算。

另一类保险叫做消费性保险。就是花钱购买保障,但如果没有出现需要赔付的状况,保费不返还。消费类保险往往收费较低,保险公司的赢面在于投保人不发生理赔案件,而投保人则在于在需要理赔时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这类保险等同于用小投入撬动大的赔付机会,选择恰当的消费保险虽然不能收益增值,却可以降低生活的风险。

经济学原理融汇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简单常用的经济学常识,在这本《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里都可以读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更理智、清晰的看待生活。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四)

这个时代,信息繁杂、众说纷纭,要做个洞悉规律和趋势的明白人,掌握经济学思维是必不可少的一课。但是一提及到经济学,很多人就会觉得的头很大,其实,经济学是一门非常简单、不需要预备知识、谁都可以轻松掌握的学问。物价上涨,股价涨跌,房产投资,货币贬值,利率调整,商场打折,工作加薪……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无不与经济学密切相关。

现为庆应义塾大学教授的经济学家坂井丰贵当年学习经济学的时颇费了一番苦功,眼花缭乱的字母、公式,求解不完的微积分曾令他抓狂不已。酝酿多年,他根据自己学习、讲授经济学的切身体会,写出了一本小学生都能看懂的经济学入门书。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从头至尾没有任何公式,用最简单的示意图就把正统经济学理论解释得明明白白;文字说明也力求简单易懂,全部使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语言和事例进行讲解。

01. 经济学培养的其实是一种思维,一种态度。

英国文豪肖伯纳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经济学让人能够从更高的层次去审视各类经济现象,从本质上去分析人与人,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经济交往活动,从根本上去理解企业利润的产生与经营模式。读懂经济学,培养一种经济学思维,你的眼光会更为准确和独到,不为所谓“专家”误导。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们一下子就从经济学的角度了解到我们很多时候是不了解其他人的。比如很多时候我们很难选到别人喜欢的礼物。好心选给别人的礼物,却是对方根本不想要的礼物,这种情形很多见。与政府统一进行分配的体制相比,自由市场更有利于实现符合人们偏好的资源配置。因为自由市场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买卖,只买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不买就行了。

02.经济学更是一门帮助你思考的学问。

经济学有助于我们作出更好的个人决策,因为我们每天的生活全部都是充满选择的。比如吃饭吃什么、去哪家吃、天冷了需要购买棉衣了,去哪里购买,购买多少价位的等等。对于学生,利用机会成本,成本收益分析等等,告诉你该出国还是在国内读大学,利用比较优势,能帮孩子决定读什么专业,并如何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工作等等。

经济学也能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最好的消费者,可以让大家在商场、超市中清醒的根据自己的意愿消费。宏观经济和金融学知识则能帮助你在股票、基金投资中提高获胜的概率。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的书中,抽出理论的骨架,用图示、故事和日常案例,帮助零基础读者轻松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所有知识模块和思维架构,瞬间换上经济脑。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五)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书评 文/天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每逢商家买赠促销,就忍不住想要凑热闹。心里明明知道这些促销活动只是商家的手段,可为什么我们还想去买呢?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一下,有关经济学的知识,是否会对我们理性消费有所帮助呢? 如果你计划将来自己开个小店,作为商家的你,该如何了解你的消费人群?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你的商品定价在多少才是最合适的?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了解一下《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在这本书中,你从头到尾看不到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字母和公式,有的只是简单的示意图。通过这些示意图,你就可以把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了解得明明白白。通读本书后,你会觉得,原来经济学也不难学,它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储备,也能轻松学懂。也许,当你读完这本书后,能够分析现实的经济学理论结构,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让你在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消费问题。 本书作者坂井丰贵,1975年生于广岛,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庆应义塾大学教授,日本新晋经济学家,开创了用浅显直白的语言普及高深诺奖经济学理论的潮流,曾获2015年“义塾奖”。著有《市场设计入门》《机制设计》《合适:从升学择校、相亲配对、牌照拍卖看新兴实用经济学》等,其作品《质疑少数服从多数》获中央公论新社2016年新书大奖、岩波新书大奖第4名。 这本书的译者:李晨,是南开大学经济学、法学学士,现在在日本京都大学经济学研究科深造,译有《统计思维》。 读完这本书《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后,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经济学不难,没有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人也能读懂。它不像其他的经济学书籍,通篇都是难懂的数据、公式,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作家坂井丰贵,用最简单的语言,把经济学理论融入到生活中最常见的事例中,再用小学生都能看懂的示意图,把经济学理论解释得一目了然。整本书读起来轻松不累,全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由浅入深,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看得懂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 尤其是每章节前的概述,囊括了本章学习的知识重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更便于读者理解与记忆。可以说,这是一本面向大众的经济学科普读物,尤其适合那些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人,它属于经济学入门的入门书。 全书共分为十章,作者坂井丰贵从一开篇就引入博弈论,并把博弈论作为思维工具,结合医疗保险、税收制度、贫富差距等社会热点话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读者深入了解经济学的具体应用,相信读完这本书后,大家都能拥有经济学家的思维。 说了这么多这本书的优点,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缺点吧!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了经济学最终是为了用它,可不巧的是,这本书中,再具体应用的事例方面还有些欠缺。建议作者列举的案例如果再能贴近生活,尤其是民生的问题,(比如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保险?)这样就和读者更亲近了,这样更利于读者学以致用。如果作者能够完善这一点,这本书就更完美了。 书籍外观:***** 装帧精美,纸质洁白。 书籍价格:***** 定价:38元 价格亲民 书籍内容:**** 通俗易懂、大众读物。 相关要点: 1.在信息爆炸言、论纷繁复杂的世界简洁清晰的思维框架,就是一种力量。 2.能买什么取决于自己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至于想买什么则是指在收入和价格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商品。 3.需求曲线决定购买量。 4.供给曲线决定给定价格下的生产量。 5.市场均衡决定商品的价格。 6.性能优异的商品并不一定能获胜。 7.垄断企业并不一定通过高价格获得好处。 8.风险与保险,带给让人们很多不确定性。 9.公共产品的增加,将有利于社会发展。 10.消除贫困并不意味着要追求完全平等。 推荐阅读: 《议事的科学:用诺奖经济学解密左右决策结果的隐形力量》[日]坂井丰贵|程雨枫 译 《合适:从升学择校、相亲配对、拍照拍卖了解新兴实用经济学》[日]坂井丰贵|蔡晓智 译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六)

文:薇子 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平时写字用的笔芯只用一个牌子的, 当时这个牌子还算是我们当地卖的比较好的牌子。 大学的时候去了外地上学, 那边是没有卖这个牌子的笔芯的,辗转了多个办公用品的店也没有, 于是托留在本地上学的同学帮买笔芯。 相对于平时没有什么挑剔的我来说, 分不清楚这些笔芯之间是有什么差异的。 只不过对于我只用一个牌子笔芯的同学来说, 其它的牌子是绝对不会用的。 时隔多年,我也变成了一个只会选择去一家店的人, 原因可能多种多样, 比如说距离近,走路就到了, 很方便价钱稍微贵一些也无所谓。 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家店的质量比以前去的要好, 即使开了另外的新的店也不会去其他家。 还有就是因为不知道选择其他的有什么差别, 也不愿意随便就换个了。 工作之后因为是做销售的缘故, 有很多时候会揣测顾客的心理, 关于产品如何能吸引客户, 怎样的优势比较吸引人, 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决定采买的因素等等。 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现在我们想要买东西的途径和选择都比之前要多很多, 不但可以选择网购, 还有很多家同类产品可以选择。 经济学上将顾客选购的方式分成了多种可能, 并且可以做出一项无差异的对比连线。 提到经济学大家都觉得这个是会出现在课堂或者财经频道, 而且未必就是每个人都能听得懂的。 对于平时甚少接触经济学的人们来说, 光是听这个名字就觉得是很高深的一门学问了。坂井丰贵,这位日本新晋经济学家,开创了用浅显直白的语言普及高深诺奖经济学理论的潮流。 浅显到什么程度呢? 他出版的书《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具有二年级学历水平的人就能看懂。 经济学大家以为的高深的知识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让读者能看得明白。 大家都有这样的担心, 经济学的统计数据和图表,还有各种计算公式也没那么简单吧? 这是一本入门的入门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对于完全是外行的人们来说, 光是看看热闹也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 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我们来说, 连门都找不到在哪儿呢。 这也是很多人听到经济学就犯怵的原因。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正是一本可能你在无意中翻开的一本书, 这本书里面也涉及到了图表和计算,但它们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让读者看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概念。 作为非专业的读者来讲, 这本书的难度是2年级就能看得懂。 所以不会给人一种我根本不可能懂的压力。 每个人都关注的医疗保险和税收问题也出现在这本书中 大多数的人都有医疗保险,不过对于保险的意义, 以及怎么投保保险却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楚。 大多数的人是在他人的建议之下购买的, 至于是不是有更优的选择, 或者选择在什么时候买保险更合适,估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坂井丰贵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的保险的问题, 让读者能更直观的看到保险的意义以及怎么买保险合适。 另外,书中还谈到了税收的问题, 即使是门外汉也能看懂税收对于个人的影响。 计算方法并没有那么复杂。 对于数学成绩堪忧的我而言,一直不怎么明白这些繁复的公式, 所以看文章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到作者的计算方法。 有了图表的演示, 计算公式也是为了能更快的看懂图表里面的内容。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简单的说明 关于之前提到的只用一个牌子笔芯的同学,只买一种其它全不要的现象。 作者也有这样一位只喝百事可乐不喝可口可乐的父亲, 也是基于对两种产品的选择上,坂井用图示描述的方式给读者讲了无差异选择的定义。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可选的还有很多, 不单是可乐的供应有多个, 同类的碳酸饮料或者果汁也有好多从品牌。 所以实际上这种选择的差异会更复杂。 不过对于和娃一起讨论到底是先买零食还是先买文具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画图让他们自己算一算到底怎么样的选择的最优的。 说不定这个新鲜的方式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毕竟经济学分析方法也不是谁都能看透的呢。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是一本非专业读者非常适合的一本入门级别的书, 书中的例子也是生活中常见的。 经济学虽然不一定能让你拥有更多钱, 但它的意义在于让你明白自己的选择会带来的影响, 还有你选择的事物是不是最佳的选项。 出于好奇心翻开的这本书, 读完之后觉得看起来难的事情, 很多时候是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障碍, 通俗浅显的方式读懂, 比看深奥的文章要更有收获。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七)

很多人对于经济学充满困惑或者说从心里感到敬畏,因为不懂而感到非常难理解,但是经济学却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到买菜、买水,大到购房、投资办企业,可以说经济学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如果想要了解经济学基本常识,或者说是怎么样才能能明白是什么是经济学? 今天分享了这本书就是坂井丰贵写的一本关于经济学的书,它的题目叫《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也就是说这本书非常浅显易懂,我们听说的经济学,会有很多专有名词,可能要学习很多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但是在这本书中,只要利用小学二年级的知识就可以明白常用的经济学专业知识。当然啦,这只是一个浅显的说法,至于深入去理解还是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或者说是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的,可能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去看的话,并不一定真正明白,书中到底在讲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籍作家坂井丰贵,他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庆应义大学教授,日本新晋经济学家。他开创了用浅显直白的语言普及高深诺奖经济学理论的潮流,曾经获得了2015年的“义塾奖”。著有《市场设计入门》、《合适:从升学择校、相亲配对、牌照拍卖了解新兴实用经济学》《议事的科学:用诺奖经济学紧密左右决策结果的隐形力量》等,他的作品《质疑少数服从多数》获中央公论新社2016年新书大奖、岩波新书大奖第4名。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最优化、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市场均衡、外部性、垄断与寡头垄断、风险与保险、公共产品、再分配等经济学常用知识。讲解中,加入了很多实例解析,让我们能清楚明白,具体概念,也更方便我们将这些只是与生活中的内容结合起来。 经济学总是涉及很多公式,但是坂井丰贵为了让大家能更明白的了解到经济学的知识,他根据自己的学习讲授经济学的切身体会写了这本《小学二年级都可以读懂的经济学》。这本书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公式和构造复杂的图标。 虽然偶尔也会需要计算的内容,但其难度只要有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就可以了解,同时,它取代公式和复杂图标的是大量简单的图示。这些图示,可以让人更加直观的了解讲述内容,使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准确理解自己正在学习的内容。 第二个特点就是,语言轻松,容易投入。 这本书是作者在自己的理解上,提炼出的精华,蕴含着作者本人的见解。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就能了解到作者的想说明的问题,他轻松愉快的语言风格也让读者很容易就能投入学习。 而且在这本书内容撰写编排颇具新意,并不需要特意安排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不是那种必须要做笔记才能学习的教材,而是在睡前、等车、或者地铁上,都可以翻几页的入门小册子。而这种学习方式在作者看来,才是经济学这门学科本来的样子,是经济学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体现,它是根据我们日常的决策选择的一种思维,而不是一系列冰冷的数学计量模型。  第三,这本书是对教材标准内容的精简和概括。 由于作者喜欢那种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就可以轻松阅读的书,所以如果是个初学者,要想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读者,不妨可以阅读这本书。相信在阅读后,一定会在时间的最优化分配上有所启发,也会通过这本书的简介简洁明了的讲述,了解到经济学一些非常专业的技术知识。  这本书只有160多页,却讲述了几乎所有的学习微观经济学所必需的理论模块模型,相对而言,体系非常完整,采用丰富的图例与案例阐明了理论背后的逻辑,思路严密,从经济学知识出发,但不止于经济学。书中的案例与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均有交叉,这些都是经济学所必备的应用路径。而且由于它对数学基础没有特别的要求,既然经济学与我们日常息息相关,那学习经济学理论也应该是如此亲民简单。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八)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送一些礼物给别人,以表示心意。但如果礼物没有送对的话,往往会适得其反。

那么什么样的礼物才算是送对了呢?可能很多人会从心理、情商等方面进行分析。而今天,我们可以尝试用经济学来分析一下。

因为一些经济学的书籍中总是带有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理论,让很多人觉得经济学离我们的生活很远。

其实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一书中,就摒弃令人头疼的公式,用简单的示意图和最贴切的生活例子来讲述经济学。

这本书的作者是坂井丰贵,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日本新晋经济学家,曾荣获2015年的“义塾奖”。

相信读完《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我们能够掌握一种分析现实的思维框架,就像送礼物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

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精挑细选的礼物,对方并不喜欢。对方有可能还会觉得:送这样的礼物还不如送钱来得更好。

作者坂井丰贵在书中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自己爱喝可乐,对他来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一样好喝。所以1瓶可口可乐和1瓶百事可乐具有同等价值。他一直以为父亲跟他一样,没想到的是父亲虽然喜欢喝可乐,可是父亲只喜欢喝百事可乐,对于可口可乐一口都不喝。也是从这件事情当中,作者坂井丰贵才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了解父亲。

每个人的偏好都不相同,送礼物给对方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对方的偏好,这样才能送出对方满意的礼物。而如果我们把对方的偏好画成图,通过图示的方式,那么就能更清楚看到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怎么把偏好用图来表示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概念:无差异。在经济学中,偏好程度相同叫作无差异。在图中,我们可以把多个无差异的点连成一条线。

比如作者坂井丰贵就将自己喜欢可乐的偏好画出来。从图中,就可以看出“0瓶可口可乐和2瓶百事可乐”以及”1瓶可口可乐和1瓶百事可乐“是没有差别的。也就是说什么牌子的可乐都可以,数量是足够的就行。

有时候,我们会为了对方,付出重金买一些贵重的礼物。但这些钱都超出了自己的收入和预算,使得自己的生活变得窘迫起来,其实这样是得不偿失的。买礼物既要能达到表述自己心意的效果,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经济实力。

《麦琪的礼物》一书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丈夫吉姆和妻子德拉生活贫苦,吉姆的薪金仅够维持生活。他们俩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彼此一件礼物,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吉姆卖掉了他祖传的金表,为妻子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而德拉卖掉了自己的秀发,为丈夫买了一条白金表链。他们之间的爱令人动容,但他们换来的礼物却毫无作用。

在送对方礼物的时候,我们要在能买什么与想买什么之间进行考量。在自己的经济范围内购买礼物,这样才能让礼物发挥真正的作用和价值。

那么如何在能买和想买之间取得平衡呢?在《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当中,作者坂井丰贵通过购买咖啡面包的例子告诉我们预算线的画法。

假设某个人的收入是6日元,而面包的价格是1日元,咖啡的价格是2日元。将所有收入用来购买东西叫做符合预算。根据这些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画出预算线。通过预算线,了解符合预算的购买方式。比如想购买3杯咖啡的话,那么就买不了面包了。

送礼物其实也是一门学问,怎样才能送得双方都满意,这就需要我们多花一点心思了。

在《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中,不仅利用经济学帮助我们解决了买礼物的问题,同时也在其他方面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启发。比如企业商品的定价、医疗保险的购买等等。

在信息繁杂的社会中,我们可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会利用简洁清晰的思维框架思考问题,就是一种力量。而经济学正是赋予了我们这种力量。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九)

最近有一个孩子在菜市场里哭哭啼啼的,结果却上了热搜,人们为了支持谁形成了两派。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营养学家范志红曾经在菜市场里,看到一个孩子哭哭啼啼地,原来是一个奶奶不舍得给孩子买四十元一斤的草莓,对于一个家庭经济窘迫的家庭来说,是很为难的。

营养学家就说了,孩子是需要富养的,不要让他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的食物,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影响孩子的一生。给孩子买个五块钱,吃几个尝尝,孩子也不会哭闹,而且也不会形成自卑的心理。

没想到这个评论引发了一番争论,都在谴责他的观点“何不食肉糜”。

01

很显然,有的家庭认为孩子就应该富养,我们父母这么拼搏不就是为了孩子吗?那些小时候得不到满足的孩子,长大以后疯狂购买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极度不自信;有的家庭认为,什么都满足孩子,容易培养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看了两方的争论,却没有看到有哪一方,把是否要购买的决定权交到孩子的手上。

孩子得到的红包、零花钱,本质上他是有处理的权利,而且,替孩子保管钱财,最终的结果不过是成为大人的钱。相反,让孩子自己处理,从小就知道什么需要买,什么不需要买,理性克制,这才是孩子需要的金钱观。

02

如果孩子很喜欢吃面包和牛奶,买哪种口味的面包和牛奶都会很开心,但是如何孩子更喜欢1个玩具汽车,那可能他会愿意拿买面包和牛奶的钱去换一个玩具汽车。

这两者之间,孩子获得的满足感是一样的。

如果在孩子想要花钱的时候,给孩子做选择是最合理的处理方式。

这两种商品之间给孩子带来的喜欢程度相同,在经济学当中叫做“无差异”。

这是《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这本书给出的观点。

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日本的经济学家坂井丰贵,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擅长用浅显的语言普及高深的经济学知识。

通常情况下,给孩子做选择题能解决孩子疯狂买买买的欲望,来自日本的早教节目巧虎也在早期的时候,就给孩子“一次只买一个的理念”。

我家哥哥上了二年级,数学作业上的题目就是:“一共需要多少钱?”“50元够不够买”之类的算术题。这也说明,孩子从二年级开始,就应当学会根据预算去购买东西了。

够不够买,这是数学题,能买什么和想买什么,这是经济学。

能买什么,取决于孩子的零花钱多少和商品的价钱;想买什么,取决于前二者的条件满足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商品。

03

孩子需要画出自己的预算线,也就是指他愿意花多少钱在这件商品上,如果花光所有的钱,叫做“符合预算”,如果不花光所有的钱,那么剩下的部分就叫做“用于存储”。

当孩子在购物的预算中,他的预算是6元钱,玩具2元,面包1元。

那么他可以买3个玩具0个面包;2个玩具0个面包;1个玩具4个面包;0个玩具6个面包。

把面包设为纵坐标,玩具设为横坐标,把这几个点连起来就是一条直线,这条线就叫做预算线,预算线之外的,属于超出预算,而预算线之内往坐标中心端的,叫做预算有剩余。

其实在购买的时候,这条线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对于孩子来说,算清楚找补,已经很让父母们欣慰了。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这条线是为了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最想买的东西。

最关键的一步,是在预算线上进行最优化。

04

根据孩子喜爱玩具和面包的数值,就能找到一条相应的曲线,曲线和直线交集的点,就属于预算之内想买到的东西。

在实际购物中让孩子学会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经济学思维,还能养成不乱买的习惯。当孩子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这些购物方式,还可以翻看书中的其他内容。

比如孩子在学校举办的跳蚤市场,为什么别人卖的就有很多人买,自己卖的产品却无人问津?

为什么同样卖扑克牌,为什么其他同学会选择购买5角钱的扑克牌,也不购买你的比较好的1元钱的扑克牌?

为什么拿家里的旧旧的大红灯笼摆摊没有人买,旁边卖自己看过的旧课外书却卖个精光?

在孩子挫败感强烈的情况下,安慰显然并不会给孩子的下一次义卖会带来收获,使用经济学中的供给曲线、市场均衡、垄断与寡头去分析市场,判断市场,提升孩子的经济思维,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更是孩子迎接未来社会该做的准备。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十)

在营销界,有一对相爱相杀的著名品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它们之间的营销之战,是所有营销专家和新入行菜鸟都不得不关注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挑战行业老大可口可乐宣称自己口味更正宗的宣传,百事可乐实施了一个“百事可乐的挑战”。它做了一次口味测试,让参与测试的人盲测可口和百事的口味,他们更喜欢哪个。结果显示,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被喜欢的比例是3:2,也就是意味着,抛开品牌认知,单从产品口味而论,百事可乐更胜一筹。

事实上,也确实有不少百事可乐的死忠粉,对可口可乐简直到了不屑一顾的地步,而其中一个人这种对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泾渭分明的态度,甚至直接导致了一本书的诞生。

这个人就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坂井丰贵的父亲,这本书是坂井丰贵称为“经济学入门的入门”《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

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门非常高冷、需要专业知识才能掌握的学问。

当然,这些年薛兆丰教授上《奇葩说》的福,感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经济学的距离拉近了不少。坂井丰贵在日本,是用浅显直白普及经济学理论潮流的开创者,这本《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也是这种风格的一本学术书,非常适用于对经济学有一点点兴趣,但水平还处于在门外徘徊的读者。简明的语言、日常生活的案例、不超过200页的厚度,让读者感觉毫无压力,就可以快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比如说,前面说到,这本书是有一瓶可乐引发的。事情是这样,坂本井贵的父亲,有次到他家做客,他一时糊涂,给只喜欢百事可乐的父亲拿了瓶可口可乐,结果直到父亲离开,也没有喝一口可乐。由此,坂本井贵想到了经济学中的“无差异曲线”(“人们对于各种不同商品的组合的喜好程度都可以成为偏好”,“经济学中,偏好程度相同叫做无差异”),对于坂本的父亲来说,1瓶百事可乐+0瓶可口可乐以及1瓶百事可乐+100瓶可口可乐,这两种组合,对他来说都是毫无差别的,因为他在意的只是那一瓶百事可乐而已。

看到这里,你也许想问,就算知道了“1瓶百事可乐+0瓶可口可乐以及1瓶百事可乐+100瓶可口可乐,对坂本井贵的父亲来说毫无差别”,那么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对我们的用就是,如果你老婆想买一个苹果,就不要给她买一车梨子。

这是其中一小点价值,更大的价值在于,比如我们都在谈自由职业、谈第二职业,那么怎么去选择我们的自由职业之路?无数的书都告诉我们,要找到热情和才能的结合点,但是找到之后就一定能成功不?

那可不一定。老罗不可谓没有热情,然而锤子手机真的也只能像它的名字了……

坂本井贵说他曾经想过写一本“经济数学方面的书”,可是由于市面上有一本足够优秀、定价又足够低,同时这方面内容又略难懂的同类型书存在,他认为自己很难靠这本书挣到钱,因为市场太小,他就算能从对手那里分来一部分蛋糕,也不足以养活他和出版社,所以只好放弃。

PPT界的一哥秋叶曾经说过,为什么他会选择PPT这个细分市场开始他的创业。也是因为市场太小,而他的PPT恰好又还做得不错,因此如果他作为第一人写一本关于PPT的书,定价又还不太高的话,后面就算有比他牛的人想进入这个市场,也会因为潜在客户太少、目标利润太低而放弃。

因此,懂得经济学就不会盲目以市场规模大、利润高为目标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那么为什么要从这么枯燥的理论型经济学书开始“入门的入门”,而不是从更有趣的生活科普书入手?

所有的知识系统,都要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像一棵树,要树干要直,才能参天;就像一所房子,地基要稳,才能传世。一棵树,如果先长枝丫了,最后一定不会很高很大;一所房子,先顾着装修了,地基就不会很稳。

同样是修房子,有的人先规划,我需要多少间房、需要多少砖、需要多少瓦,修出的房子有模有样,还没有材料浪费;有的人是看着什么了攒点回来再说,最后能修成什么样,自己心里也没底,最后可能还剩很多材料根本派不上用场。

坂本井贵这本《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远远谈不上是一本经济学名著,甚至连经济学畅销书都谈不上,确实只是一本“入门的入门”,但是足够启迪我们用经济学的思维去思考这个世界、去理解这个社会。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十一)

高考选专业的时候,金融贸易专业很热门,很多人都建议我选,但是我去找了一些书目和资料,发现这些专业都要学经济学知识,要求数学功底好,计算能力强,看得懂图表,找得出规律。对于一个数学“渣渣”来说,太难了,于是打了退堂鼓,选择了别的专业。

然而,工作生活中,其实懂点经济学是很有用的,比如看到猪肉价格上涨、油价下跌、人民币几次降息、房地产市场回调等等,你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问题,能帮助我们在购房、储蓄以及投资等方面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人生目标,实现收益最大而成本最小。

为了给我们小白做经济学普及,专家学者们操碎了心,这部,《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一书,就是一本入门级经济学指南,甚至用作者的话说是“入门的入门”,

首先书名起得是非常好的,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经济学多难啊,但是小学二年级都能懂,我们大学斗都毕业的岂不是绰绰有余。

秉持着这样的想法,我翻开了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很多经济学概念和原理,比如无差异曲线、最优解、剩余和纳什均衡等等,这些知识如果像教科书般讲述,很可能普通读者无法坚持自学,因为太枯燥也太深奥了,需要老师或者前辈从旁指点才能很好地掌握。

作者作为一个教授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老师,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不仅在大学课堂上,还给政府机关和政策智囊团做经济学知识培训。这些情境都要求作者讲授的知识必须深入浅出,有趣有料,能够让听者学到并且掌握知识,化为己用。

那么,作者是如何在《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中生动地传授这些知识的呢,我想选取书中的一个经济学概念——无差异曲线来给读者展现一下,如此一来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体会这本书的妙处。

01 无差异曲线的概念

经济学领域中的无差异曲线,指的是如下图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效用程度却是相同的。

乍看之下,这个概念让人似懂非懂,于是作者在书中用了一个有趣的、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讲述这个概念:

他说自己父亲喜欢喝百事可乐,对可口可乐不屑一顾,甚至不会喝一口。对于“一瓶百事可乐和两瓶可口可乐”和“一瓶百事可乐和零瓶可口可乐”这样的选择,又或者“没有百事可乐”和“两瓶可口可乐”这样的选择,在父亲眼里是没有差异的。

在经济学中,偏好程度相同叫做无差异。不同的组合如上所示,在XY坐标轴上形成的曲线,就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展现了个体消费者的偏好情况,

02 抛弃公式,用图表说话

本书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公司,但是在没有公司的情况下,要进行数理分析,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图示来展示。所以书中的许多问题,作者为了能将经济学知识简单明了地传授给我们,作了很多坐标图展示。

在这一过程中,读者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作图,一步步理解概念,然后从图中发现、理解概念的妙用。

比如,父亲对于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偏好,作出的无差异曲线如下:

这是一条条平行于X轴的线条,即不管可口可乐的瓶数怎么变化,只要百事可乐瓶数不变,对于父亲来说是无差异的。

以下这个图是作者本人的无差异曲线:

对于他来说,认为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无声差别,那么“0瓶可口可乐和2瓶百事可乐”和“1瓶可口可乐和1瓶百事可乐”“2瓶可口可乐和0瓶百事可乐”这几个选择是无差异的。

通过图示,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无差异曲线的改变,同样的,书中对于其他概念的讲解也大量使用了这样的图表。

03 了解了知识如何运用

它的运用范围很广,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给别人送礼,要是有人想送给作者父亲一箱可乐,他就不必烦恼是送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又或者是二者混合的好,直接送百事可乐父亲就会很开心。而对于作者来说,送给他不论是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只要总瓶数一样,就不存在其他问题。

而在宏观主体比如商家的促销战略,就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研究,从而给出更好的促销组合,以达到销量的大幅度提高。了解了无差异曲线,我们要如何运用才是学习经济学理论的核心。

总的来说,《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中说讲述的经济学知识帮助我们以自己,或者准确地说以个人为主体行为者,以此来分析市场和政府等宏观主体所做出来的决策,其中包括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养老保险的交纳等等问题。

这可以说是一本立足于基础理论,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不可多得的经济学指南,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十二)

第五季《奇葩说》有一位导师叫薛兆丰,起初我一头雾水,一个综艺向辩论节目,为什么请一个经济学家来指导?然而几期下来,他的观点却经常让我耳目一新。

比如有一期辩题是:假如能看到别人的“死亡时间”,该不该告诉他们?高晓松和蔡康永的观点一如既往地感性,而这位经济学家却让我看到了这个问题理性的一面。

他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提出每种职业的收入节奏是不同的,然后用几条曲线展示了各种职业的收入特征:有的职业一生工资平平淡淡,没什么起伏;有的职业少年得志,但晚年开始衰败;也有的职业大器晚成,中年以后收入才开始增加。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没有哪一种是最好的,人们追求的往往是终生收入的最大化,也就是那些曲线下面面积的最大化。

怎么求这个面积呢?必须知道寿命的长短。如果靠猜,很容易失算。

有人选择少年得志的生活方式,及时行乐,谁知自己寿命很长,度过了漫长而贫困的晚年。有人选择了大器晚成的职业,谁知却英年早逝。

所以薛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假如能看到别人的“死亡时间”,应该告诉他,让他更好地计划他的人生。真是一个特别的角度。

从薛教授开始,我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发现很多社会现象原来都可以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然而数学渣如我,面对各种经济学大部头,各种花式曲线,往往5分钟就打了退堂鼓。

在探索的道路上,我遇到了《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

这本书非常轻巧,我放在贴身小包里带上了飞机,行程2个半小时,正好读完。是一本可以轻松拿起来阅读的小书。

然而内容上,虽然标题是“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但这只限于识字能力,理解方面并不是为小学生所准备,而是面向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小白。

作者坂井丰贵是一位大学教授、曾留学美国的经济学博士、日本经济学界的新星。他擅长从现实问题出发,将之精简为可供剖析的案例,用平实的语言揭示其内在经济学原理和逻辑。

这本书共十章,涵盖了一些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与最优化、需求曲线、攻击曲线、市场均衡、外部性、垄断与寡头垄断、风险与保险、公共产品、再分配。

在这些复杂的经济学命题下,作者用的却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来解释说明。

在《垄断与寡头垄断》这一章中,作者提到经济学界有这么一本书:《经济学中的数学》。这是一本经典教材,可以说拥有垄断地位。即使定价再高,也不太会影响其销售。然而这本书的定价却明显偏低,走薄利多销的路线。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这本书的受众是有限的,在其定价如此之低的情况下,其它竞争者进入,即使争夺到一部分市场,也很难有可观的收益。所以低定价起到了遏制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作用,从而保证了长期收益。

“即使现在这个时点是垄断企业,但将来可能会有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垄断企业并不一定就能通过高价格获得好处。相比之下,有时刻意拉低价格,消除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动力可能更为有利。”

收入统计表一出,常有网友自嘲是贫困人口、隐形贫困人口,可到底什么样的收入水平算是真正的贫困呢?

其实贫困也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世界银行规定的,标准是日平均收入1.25美元以下。而相对贫困,是指和周围相比,生活水平显著偏低。

相对贫困线是怎么计算得到的呢?通常采用的是通过收入分布中位数的50%来判断。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假设现在有7人,收入分布是(1,1,2,3,4,6,7),中位数是3,3的50%是1.5,所以相对贫困线就是1.5。收入为1的两个人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这个例子中相对贫困人口占2/7,也就是说约有29%处于相对贫困状态。

消除贫困并不意味着追求完全平等,即使存在收入分布差距,贫困也可以消除。如果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使上述例子的收入分布变为(2,2,2,3,4,5,6),也就意味着贫困被消除了。

作者假设有这样一位房东,租金收入50%的概率是10000元,50%的概率是0元。他的期望收益是5000元(0.5*10000+0.5*0=5000),确定性等价是3000元。

保险公司给出的方案是,如果租金收入是10000元,房东支付保险公司7000元;如果租金收入是0元,保险公司支付给房东3000元。让房东不管怎样都能拿到确定性等价。

而期望收益5000元与确定性等价3000元的差价叫做风险溢价,是2000元。也就是保险公司在与房东签订合同时所设想的收入,是代替房东承担风险带来的。不过这笔收入并不确定。

但我们假设保险公司与许多类似的房东签订了相同内容的保险合同,如果基数足够大,会有50%的房东收入10000元,50%的房东收入0元。

比如有10万人签订了合同,那么保险公司从5万人那里得到7000元,向另外5万人支付3000元,保险公司最后可以挣5万个4000元,除以总人数10万,也就是每人2000元。基本和风险溢价的金额相同。所以保险公司是通过与很多人签订内容相同的合同,对整体风险进行对冲,从而获利。

在《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中,作者举了很多类似的生活中能碰到的例子,让读者产生兴趣、有代入感、易于理解,我读得津津有味。

这其中当然还是有没解释透彻的知识点和图表,比如最后这个例子的“确定性等价”、“风险对冲”。不过它却像是一剂催染剂,点燃了我对经济学的兴趣,也为我打开了一条探索的道路,促使我去阅读更多书籍,欣赏更广阔的经济学风景。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十三)

在手机刚刚开始普及的十多年前,移动和联通作为两大运营商,都在大力拓展自己的用户。那时发一条短信息是0.1元,通话0.3元每分钟但是运营商都想吸引对方的用户过来,后来收费就变成网内每月有300条信息免费,网外短信还是0.1元每条,通话也是网内比网外便宜。就是说如果两个人都同时使用联通或移动,每月的话费,比两个人分别使用两家通信运营商便宜。

两家运营商的这种行为,在经济学里有个词叫“协调博弈”,和他人做出相同选择,能保证自己的利益得到最优。

协调博弈这个词,是我在《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里学到的。

经济学,在我们普通人的认知里,是一门好高大上的学科,复杂的计算,高深的理论,想要学些经济学似乎门槛太高,太难掌握。

但是这本《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却舍弃那些数字计算,艰涩的理论说明,将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用1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简单的示意图,用生活常见的事为例,结合轻松直白的文字表述出来,非常适合经济学小白的作为入门阅读。

书的作者坂井丰贵,是美国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庆应义塾大学教授,日本新晋经济学家。他开创了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和例子,普及正统经济学理论的潮流。我们普通人为什么要了解一点经济学呢。

经济学貌似离我们实际生活很遥远,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在接触经济,与经济学打交道。

文章开头所说的两大通信运营商的“协调博弈”,这就属于经济学里的一个小知识点,协调博弈,与选择什么相比,和他人做出相同选择更重要。

不知有多少人记得,曾经电信推出过小灵通业务,话费很便宜,但最后小灵通还是销声匿迹,其他原因我们抛开不说,只说经济学方面,因为小灵通的用户数量太少,通信便利性也不如联通移动,所以更多的人还是选择联通和移动,小灵通在与联通移动的协调博弈中就处于劣势。

谁的用户数量越好,其在协调博弈中更占优势。

这点可以看我们都在使用的微信,用户数量庞大。哪怕你不想使用微信,但因为其他人都在使用,为了便利性也不得不使用它。微信就属于“网络外部性”较优的产品。它的价值取决于使用人数的多少。

我们每个人,都是经济世界的参与者。

了解一些经济学理论和现象,有助于我们从更高一层的角度,看待和理解一些社会举措和现象。

比如经济学里的“价格弹性”,它指价格变化导致的商品需求的变化,价格弹性低,则指价格发生了变化,商品需求也基本不会受到影响。弹性高,指需求随着价格而变化,价格涨买的人减少,价格降买的人多。

生活必需品就是弹性低的商品,因为不管什么价格,还是必须要购买。

所以社会管理者在进行税率调整,实行价格指导时,要考虑哪些是价格弹性低的商品,哪些是价格弹性高的商品。

再说税收税率,税收是协调社会的一种杠杆手段。比如说卷烟和白酒,我国实行的是从价与从量结合的复式征收。从价指按价格来征税,从量征收,指根据销售的数量来征税。

在制定烟酒的征收方式和税率时,管理者只需考量“社会剩余价值”这一指标,但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却是因为征收对方式不同,价格利润变化,相应需求也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市场。关于这一点,书中作者给出了更严密的理论和数据分析。

如果了解一点经济学,看待事物会多一个角度,不仅可以知其然,还可以知所以然。

比如我们的日常购物,如果掌握了这些背后的原理,可以更加精打细算过日子也不错。

举个例子,我们用100元人民币出门买菜,如何在有限的金额内,兼顾菜的种类和价格,还有口味喜好之间,买得最划算?这就是用到经济学里预算与最优解的概念了。书中是用咖啡和面包来做例子演示,我们可以学习参照。

学一点经济学,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是有益而无害的。

如果是经济学小白,想学习一点经济学,《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这本书就是最好的入门书。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已将微观经济的理论和基本知识点都涵盖在内,后续如果再深入一点了解经济学,这本书的基础,可以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十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理论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

对于很多人而言,经济学抽象、复杂,尤其与实际操作还存在一定差异,常常被人认为是过于理想化的模型。而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最基础的学科,更是以难懂著称,也有人对经济学提出批判,认为“现实中的消费者未必会像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明智”。然而《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的作者认为,如果经济学真有一些值得批判的地方,倒不如批判它“明明消费者做出的选择在外人看来愚蠢至极,却完全不去阻止他”或许更恰当。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是学习微观经济学“入门的入门”。 作者坂井丰贵,日本新晋经济学家,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从标题就可看出,它是一本让人阅读无压力的书籍。书中没有晦涩的语言,也没有复杂的公式,而是用很巧妙的例子和方式高度提纯了一些重要概念,让读者理解概念的同时,更好地与实际联系,可谓是“简单中的不简单”。

在结构上,前七章集中讲解了一些基本概念,第八、九章将一些基础知识融入保险和税收制度,第十章聚焦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

学经济学最重要的是应用,所以本书将博弈论灵活地穿插在全书之中,让人感到那些难懂的概念不再是独立于课本上的知识。

Photo by rawpixel.com from Pexels

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相信很多人都再熟悉不过了。它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市场经济,就需要从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

在完全市场经济下,只有一家生产者时,商品的价格只由唯一的生产者决定,但无数竞争者出现后,商品的价格就不再由某一家生产者决定,也就是说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价格接受者。

微观经济学通过绘制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在完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得到的社会总剩余总是最多的,也就是无论消费者还是生产者总能得到最大利益的剩余。

而在垄断者出现后,市场自主调控的功能开始失效,商品的价格由垄断者决定。我们都知道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价格越低,利润越低;价格越高,利润越高。那是不是垄断者将商品价格抬高,就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呢?

作者用扩展式博弈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垄断的情况不可能一直存在,必先有人先占领市场,后出现无数竞争者。对于垄断企业来说,他们的定价如果高了,虽在短期内收益,但会有更多竞争者以低价进入市场,并与其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而定价如果低了,竞争者无法通过低价来抢占市场,就很难打破垄断的模式,这对于垄断企业来说是长期受益的。

所以,微观经济学就是从消费者和生产者等微观层面来分析宏观问题。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清楚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按照应缴比例按时缴纳,或者说只知道为了未来保障和社会责任才去缴纳。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保险又称之为未定商品,它和彩票一样,都具有不确定性。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更愿意身体健康的人员参保寿险,那么理赔的概率就会降低,所以,我们在购买寿险时常常被要求提供自己的健康证明。

但实际情况,高风险人群较低风险人群更加愿意购买保险,保险公司一般会采取调高保费等一些列措施,这也是他们的逆向选择。

而对于政府而言,只有消除这种逆向选择,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那么就会推出全民参保的强制性保险,以确保高风险人群也有所保障。

税收如果不强制,大家还会缴纳吗?对于个人而言,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不会缴纳。但没有税收,国家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公共服务,这时候有一部分人就会缴纳。

微观经济学用收益矩阵来解释这个现象。如果有两个人,都可任意选择捐赠或不捐赠,共同捐赠比共同不捐赠获得的收益要少,而一人选择捐赠一人选择不捐赠的结果又会造成收益不均,这也是政府强制税收制度的原因。

“市场虽然能够使社会财富纵向增加,却不具备横向分配财富的能力。”这时候就出现了收入再分配的概念。

收入再分配并不会“对所有人都有利”,所以必须从公平和得失的角度去分析收入再分配制度。

微观经济学中基尼指数就是思考何种再分配制度对大家更有利。基尼指数的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相对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数值为0时,所有人的收入完全平均分布。

中国社会的小康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以前的我来说非常抽象,可能是温饱,可能是收入,有没有具体数值呢?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相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率来解释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解决的是相当贫困线以下的人,而不是追求完全平等。

所以,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宏观的问题往往更趋于理性。我认为经济学就是通过理性的分析,认识到分配的不理性,再通过一些干预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的基础学科。

同时,《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博弈论的内容,让读者轻松理解概念的同时,自然过渡到宏观经济的一些政策解释上,可以算是非经济学专业学生绝佳的入门教材。

此外,作者也在结尾推荐了不同水平阶段的经济学书籍,为大家更系统学习经济学提供了参考。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十五)

我周围很多的朋友,哪怕是现在,只要一听到别人说商业保险,就觉得这个不靠谱,这是骗人的。这是有钱人的专利,我们普通人不需要或者说买不起。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郭德纲跟吴鹤臣

最近郭德纲的一个徒弟吴鹤臣,突发脑出血就医治疗,家人通过网络公益平台筹集治疗费用一事引发热议,质疑声不断。后来在众筹十几万,受到质疑时被迫停止了众筹,但是网友还是气愤难平。为什么呢?众筹的初衷是帮助那些困难至极的病友走出困境。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家有两套房,有一辆车,无论如何都还算不上是困难至极。而且他有医保,只是没有自己购买商业保险。

保险,在百度百科的解释如下:本意是稳妥可靠保障;后延伸成一种保障机制,是用来规划人生财务的一种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的支柱。保险是一种契约经济关系。

一提到经济学,是不是很多人就跟我一样头大,感觉到迷茫,那些复杂的公式,图表,我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能看懂吗?有没有一本书,用很通俗易懂的事例,浅显的语言,来告诉我们到底要不要买保险,该怎么买呢?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

还真的有这么一本书,这就是日本新晋经济学家,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坂井丰贵的新书——《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

作者坂井丰贵1975年生于广岛,是庆应义塾大学的教授。他开创了用浅显直白的语文普及高深诺奖经济学理论的潮流,曾获2015年“义塾奖”。著有《市场设计入门》、《合适:从升学择校、相亲配对、牌照拍卖了解新兴实用经济学》、《议事的科这:用诺奖经济学解密左右决策结果的隐形力量》等,其作品《质疑少数服从多数》获中央公论新社2016年新书大奖、岩波新书大奖第4名。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一书从头到尾都没脑垂体公式,只有一些简单的示意图,事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语言也是最浅显易懂的。文章开篇把著名的博弈论作为思维工具引入,并且分散到各个热点话题,比如医疗保险制度、税收制度、贫富差距等内容里面。就算没有经济学理论的专业学习,读者看完这本书,也能经松掌握分析现实的理论架构,变得像经济学家一样会思考。

经济学概念

前面我们说的到吴鹤臣,因为没有自己购买商业保险,所以希望通过众筹来减少自己的损失,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叫最优化,自己投入最少的金钱,却得到最大的利益。因为他这样做,违反了伦理道理,所以民众不支持。所以受到质疑,从而挖出了那一系列的数据:两套房,一辆车,并不是困难至极的家庭。

不由得,我想起了之前的罗一笑事件,也是同样的,并没有到特别困难的关头。他们这样的行为,让大家觉得,在不影响原生活质量的情况下,他们想把风险完全转嫁给热心的网友,平台制度被滥用,所以大家不能接受。

他们为什么没有提前给自己买商业保险呢?

1、 保险是未定商品

书中说到,保险是只有在将来特定的条件成立时才能进行特定行为,所以是未定商品。如果这个条件不成立,就不能要求支付。而这,显然不是大部分人的“最优解”。

而每个人得重在疾病的概率是未知的,所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作者以买彩票为例,如果购买者有50%概率得到10000日元,还有50%的概率会得到0日元,你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张彩票呢?

作者最多只愿意支付1000日元,但也有人可能会愿意付出5000日元,也有人可以1日元也不想花。这体现了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

3、 风险溢价

风险溢价是期望收益与确定性等价的差额。假如期望收益是5000日元,确定性等价3000日元,那风险溢价就是2000日元。

保险公司通常是通过与很多人签订内容相同的合同,对整体风险进行对冲,从而获得利润。

4、 逆向选择

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如果能知道自己是高风险还是低风险人群,对待风险的态度肯定就会不一样了。通常高风险人群更愿意购买保险。

经济学概念

这样一来,保险公司可能会调高保险费,而低风险人群更加不会购买保险了,而保险购买者中高风险人群的比例又会提高。作者称这一现象叫“逆向选择”。

消除逆向选择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论每个人的风险高低,所有人强制要求加入保险。现在日本就是实行的这种全民保险制度。

消除逆向选择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保险公司要求购买者公开信息。实际上保险公司也有

这样做,投保前需要如实告知,高风险人群可能会被拒保,也可能会增加保费。相反,低风险人群可以选择不参保,或者支付更低的保费(年纪越小,保费越低)。为了防止带病投保,各保险都有设置合理等待期等等。

出于经济学原理,保险是预防不确定的风险。看完这本书,你还会觉得保险只是有钱人的特权,普通人买不起吗?

今日话题:同样保额的情况下,年纪越小,保险保障的期限越长,保费越低,你会给孩子购买商业保险吗?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