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1000字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21 17:00:17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1-21 17:00:17   小编:

《由内向外看世界》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人从内心深处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影响到周围的人和事物。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文章深刻地阐述了内在的力量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一)

像佐藤大这样的设计师,可遇而不可求。

出生和生长于加拿大,在早稻田念书,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年少创业,国际化的背景使他可以游走于各种文化之间,在米兰、上海、东京、巴黎大展身手,70年代生人和幼年在海外的经历,又使他可以不受传统的束缚,用开放的眼光看待一切。

学生时代的体育社团经验,让他的团队充满活力和速度感,能想象吗?一个设计师团队以运动社团的节奏运行(笑)。“越努力,越贫穷”这一节真的触动我了,其实何止设计界,很多行业都有这个趋势。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苦笑)。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二)

设计,就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将设计与纯艺术的目的划分开来了。

佐藤大,Nendo工作室创始人,年轻的日本新生代设计师,通过自己多年在实战中磨砺出的经验,为学习设计创意的人提供了许多启发性的意见。比如将光电鼠标USB插头做成可爱的动物尾巴形状,看不见门的门,褶皱纸再利用而成的“cabbage chair”,不用盒子的最简纸抽等等,无数创意产物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也许很多人都想学设计,而做设计之人必备的一项宝贵品质,就是心中常能想着他人,他人的需求、渴望、期盼、心情种种。没有对于使用者体验的觉察,就不能设计出为世人带来更好未来的设计。

设计师就是要用创意改变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三)

很好玩的一本书,介绍了思考法和行动术,论其本质,还是看待问题的角度(能够经常转换视角去思考,就能挣脱陈旧思维的束缚)。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在各种问题与情况之间,利用更加合适的方法和形式去解决问题,并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价值。

设计中“俯瞰式”和“仰望式”就是审视事物的不同视角。俯瞰式一般是建筑师使用的比较多。比如在设计一个建筑的时候,先整体考察城市环境,然后再思考怎么让自己的作品符合整个城市的味道。仰望式则正好相反,设计都是从手边的东西开始,比如一个杯子。看到它的时候会去想它摆在什么样的桌子上,需要一个什么风格的房间,以及被什么样的人使用,周围的环境如何,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这其实就是设计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在互联网大数据的今天,设计师要做的也就是在两种不同的视角中转换,从而获得更多的灵感与素材,使得作品成为自然而然的产物。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四)

思考法:

以“面”思考----不要定位到一点,要看整体,看远景和蓝图。

“退一步”——不要太满,留出空间给用户,让他们可以自由发挥。

营造“违和感”—— 这个所谓的违和感用法就是不刻意寻找创意,享受平淡的时间,然后这个时间里你感受到的突兀或许就是创意,是可以利用的地方。

“打破平衡”—— 固有的组合、思维、模式不见得是最好用的,试着用打破平衡的办法去寻找一下有没有好的设计点。

猎奇心理和“隐蔽法”—— 模糊周围的东西,有时是为了突显中心。

“休息时间”—— 这个产品不用的时间的作用。

行动术:

不是想个100分的创意,而是想很多70分的创意,迅速而专注,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天才创意,都是70分的创意在实践下一点点磨出来的。

这个给我的启示还比较大,没有突然一下的好点子,都是一点点调整出来的。还有就是做好充足准备,不要想着一下就做一个100分,要认真对待每一个70分。

宏观细致把控,然后再慢调细节。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五)

很多年没有看设计方面的书籍,尤其是有大段大段文字的。这次是被佐藤大的思考法和行动术几个诱人的词所吸引。书中展示了很多他的设计作品,并诠释了设计其设计理念,让我不得不佩服那些设计思维。尤其是书中所介绍的:以“面”思考、“退一步”设计理念、营造“违和感”、“打破”平衡、猎奇心理与“隐藏法”的设计理念、另辟蹊径,寻求“混搭”、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等几个法则都让我很受用,引发思考。我已经脱离设计界那么多年倒不可惜,可惜的是我在混设计界的时候不用心,不好学,浪费了那时候的机会,现在想来真是件可怕的事情。

书中简摘:

1、 感官设计,其最大特色就是尽量让包装的元素少一点,保持画面简洁,让人易于感知。

2、 西班牙鞋子品牌Camper大阪店。让一双双鞋子在头顶上自由得“漫步”,以此展现独特的品牌魅力。

3、远山商社的“HALSUIT”东冈山店是男士西服专卖店,将店铺设计成需要穿西装的办公环境。改变传统服装店试衣间一般位于店铺的角落,将试衣间设计在店铺正中央(玻璃圆筒状),方便试衣人员和亲人顺利交流。

4、有必要好好思考事物的“休息时间”,也就是不太发挥本身作用时的状态,然后加以合理设计利用,赋予它们全新的价值。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六)

有一天上艺术思维课的时候老师问,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许多同学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最后总结是你又需要,我,给你需要。佐藤说,所谓设计本质上就是为解决问题寻找方法,他是nedo的项目运营设计师,说实在点,他是个生意人,要做的就是用尽一切手段将他的设计让顾客、消费者接受于是,案例便产生了。用最简洁的设计来表达nedo的语言,设计就像烹饪,厨师在尽力保留食材的原味的同时又用一种巧妙的手法去烹饪,并展现在食客的眼前,这其中免不了失败、尝试、创新但人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

书中结尾将话题转向设计师本人,准确的讲是这个群体,如何保持源源不断的设计、如何让设计灵感不枯竭。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候下雨天穿雨鞋的人袜子湿的可能性比不穿雨鞋的人大吗?有时候你越是刻意想去规避什么事那么事情就越有可能发生,所以生活和设计一样,只管大胆往前走,多走多看,想你所想,不要被一些东西禁锢。还有一句也告诫我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仔细,尤其是设计,nedo在这十余年能有这么迅速的发展就是十年如一日的谨慎对待每一件工作。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比光鲜的外貌更重要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七)

全五星力荐这本书,之前对这个设计师不是特别了解,听行内人说是最近突然火起来的设计大师。而后看了几篇它的设计报道,对这个人唯一的印象就是“撸男”。为什么这么说?真的是特别高产,同时进行250+个项目,这是做设计吗?工业产品也要看工艺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反正我目前没有看过如此高产且设计作品惊艳的设计师了。

这本书文字易读,翻译得也不错,日本人好像很偏爱写短句。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的小插画,非常可爱而且生动形象。你翻来看,这里面会有大量的这个小人物,佐藤大会将设计师的想法,通过这个可爱小人来描述使用场景。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描述设计想法和工艺要求等,非常耐看。

作者将设计方法总结出来,并以一页讲原理一页展示案例。这样结合的方式让读者特别容易理解,把道和术结合的相当好。它把设计方法总结了目录页的十种,都比较好应用。这十种方法是应用力特别强的,甚至你发散思维去看,它可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隐藏法”,如果你要泡妹子的话,你得先引起她的好奇心,不可以一步就把自己展露在她面前,得留下引子,让她一步一步剥开最好。哈哈,限于篇幅,就不具体深入聊了。

另外,它书中有讲到关于设计工作室经营的部分,我觉得还是相当实用的。设计不是艺术,应该尽可能充分了解市场,人内心的需求层面的东西。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才经得起市场的推敲。完成客户销售业绩和品牌形象提升都是设计需要考虑的部分,有时候甚至前者大于后者。

唯一不满的就是书中没有将哪一个案例详细展开描述,前期调研和产品制作中遇到的困难,最后又如何解决的。如果书中能加进这一点,我觉得就相当完美了。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八)

2016-05-21

看完了算是一本关于设计方法论的书,是佐藤大写的《由内向外看世界》,以他工作室nendo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分出了十条方法论。但都是关于工业和产品设计的,虽然设计都是相通的,但还是觉得收获不大,总体来说就是要会“混搭”,并搭的有质量,就是好的设计吧。下面把这本书的方法论运用到平面设计中谈一下我的理解。

①将设计具有整体性,就像设计一套的vi,就算有所变化,但一看就是统一的风格。

②设计的作品要留给观赏者或使用者思考的余地,让他们参与进来。学会“简化”。

③营造“违和感”,也就是不同于别的设计,要独特,让别人一眼能记住,“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设计得真不错”。

④将看起来很平常或是看起来不会改变的东西换一种风格,在考虑很多因素的基础上,添加简洁的设计。

⑤越想要展示的东西,越要尽力隐藏一些,当人们自己去发现的时候会产生意外的惊喜。留给人们自己的想象空间。

⑥设计要适当的留白,让观赏者有自己思考的余地,可能会赋予它更好的意义。

⑦为了衬托“主角”,可以设置无数的“配角”。虽然配角很多,但可以统一色系,使简洁。目的是配角越多,越突出主角。

⑧让设计的作品在休息的时间也能发挥作用。学找新的创新点才能有趣,例如佐藤大设计的攀岩墙,休息时是很有艺术感的一面墙,同时又可以供人们攀岩玩耍。

⑨将两种事物尽量有创意的“结合”,寻求“混搭”,就形成了原来没有的新创意。(在这里我忽然想到这有没有可能就是设计的本质呢?设计本来就是不同程度的混搭啊。)

10.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设计本来就是对已有的设计加以挪用或者再设计,只不过nendo的设计更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佐藤大其实一直强调的并不是他的设计如何好或是怎样才能设计出来,最关键的点在于做设计一定要抱着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给客户看的方案多做几套,给别人选择的权利,对客户多些了解,效率再高些,拿出百分之一百二的诚意出来,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客户,自己都觉得设计的很一般,那别人凭什么会放心的把设计放心的交给你做?

认真,认真,再认真。这是我从本书中获得最大的收获,无论对设计还是生活。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九)

无疑,由佐藤大自己写的第二章是重点,含金量最高的一章,前面第一章介绍的很多设计思维方式也很有用。

从第二章开始讲起。nendo的目标,是稳定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设计,一个“平台式”的地方。区别于毫无创意的“流水线操作”,和外包绘图的“机械性操作”,两者都是设计事务所的无底洞,一旦涉足难以脱身。

佐藤大提出3点,来活用创意。努力将70分的创意做成100分的设计,而不是将100分的创意做成40分的设计。

项目热身,了解客户的期待。设计的结果,就是超越客户的期待,最大的冒险,就是在不知道客户的要求是什么的情况下就开始设计。设计师应该要跟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期待,发掘期待,让双方建立起一张共同的蓝图。

(公司的历史和现状、未来的发展方向、经手产品的具体定位、目标、短期目标以及长期愿景、卖场的环境、竞争产品的发展动向、用户的期待、过去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案例等等)

培育创意。nendo的2个特征:1)大量寻找70分创意,保证稳定,如果要求自己拿出100分创意则很容易失败 2)3倍速度设计。“重视速度感”的思考方式,“大部分人都将坚定不移地认为,所花时间和作品的质量是成正比的,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在思考创意时,这种规则是完全不存在的。” 快速能让余下的三分之二的时间来修正完善方案,就算失败也有时间补救。

收获创意,团队合作。其实没什么

介绍第一张比较有用的思考方法。

- 品牌效应,以“面”思考。比销量利益更重要的,是提升企业和商品本身的品牌价值。将产品研发作为一种宣传品牌魅力和企业文化、进行理念传达的手段。

- 思考产品的“休息时间”。寻找事物新的可能性,

- 打破环境。 “我随时都在考虑,如何在保持事物本质的同时,打破它周围的环境,打破环境之后又该怎么做。很多人们坚定不移地守护的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 不要设计过了头。“有时候,如果产品的完成度太高,反而会让使用者感觉到死板和拘束,好像设计者强迫他们一样” 通过适当的留白,让用户也有机会参与到造物的过程中来,亲自体会到创造的乐趣。自由改变的程度要留一部分。

- 隐藏唤起好奇心。“如果这个过程让他们开心了,他们就有可能不由自主地想要体验我们的空间和产品。”如果将商品全部摆在人们看得见的地方,人呢们指挥往里看一眼,然后毫不留恋地直接走开了,只有通过不完全展示事物,才有可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从而让他们被自己的设计所吸引。

“对品牌营销来说,最能抓住人心的,一定不是多么复杂的逻辑,而是那种一瞬间就能走入人心里的东西。”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十)

1.以“面”思考

2.“退一步”设计理念

3.营造“违和感”

4.“打破”平衡

四个步骤:削减一部分本来的构造,用别的方式补充完整;通过模糊事物边界线的方式打破平衡,,带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在已有构成部分上,寻找一个特殊的点,然后将其打破,让整个设计更特别;打破整个物体主次部分的平衡感,发现新的功能

5.猎奇心理与“隐藏法”的设计理念

利用每个人的好奇心,通过隐藏某些部分唤醒人们的兴趣。运用在店铺设计中,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又能诱导顾客主动探索

KME以铜为原料的家具mist通过将一部分桌面涂成白色,使人联想到这个产品的构造,并且展示铜制品的魅力

四点:遮挡一部分、省略一部分、隐藏周围强调主题、反转设计

6.轻轻松松创作

做“没有限制的设计”留给用户使用空间,让使用者也参与到创造中。如此,将“设计过程”也包含在设计之内的设计方式。设计出了Ofen和Brackets自由组合家具

cabbage chair佐藤大的这段话十分精彩。

【所谓设计,有如做料理。/只有食材齐备了才能正式开工。/做多少要依吃的氛围而定,/选择餐具看是什么样的桌子 /继而将食物盛放餐具之内。/如何才能放松一点温柔地将事物组合,/每一日,我们都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进行设计。

且说,今日的客人是尊敬的三宅一生先生,/所以我们遇到了“褶皱纸”这种高级的“食材”。/我们仿佛能看到它咕嘟咕嘟地冒着烟儿,还散发出了某种诱人的味道,/原来,对这种食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鲜度”。/

什么也不要做,尽量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当我们将做好的料理端上桌的时候,看上去比沙拉还要简单,/就像只是轻轻将生蔬菜装进了餐具中,/像是烹饪过了,又仿佛没有。】

7.总之,先集中

“收集,统一,重复”先复制,再集中,然后通过复制粘贴创造出整体。

为了衬托主角,而设置无数配角。2011年的“平田帽子展”中,佐藤大用了“聚积的思路”展厅飘满了4000个白色帽子,帽子的多反而削弱了帽子的存在感,并且使观者仿佛至于茫茫云海,营造出轻盈感。2013camper店铺设计,在墙面布置了1800双白色鞋子

8.休息时间,别有洞天

很多产品都存在闲置的时间,在闲置的时候能发挥什么作用呢?佐藤大思考产品的闲置时间后,设计出了如画框攀岩墙,星巴克杯以及teapot bottle之类的产品,充满趣味,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产品的作用,使产品在不被使用的时候也能给人以感触

9.另辟蹊径,寻求“混搭”

佐藤大称作“他人盖饭”,即是混搭,把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设计出了chocolate pencils、哈根达斯的aroma cup、把手提袋和木偶结合的roopupper

关注细枝末节

10.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将一件合适的东西用合适的方法充分利用,利用已有的东西解决问题。对原有产品重新设计,或者结合已有传统工艺创造出新的产品。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十一)

在评论此书前,我想说个题外话。

若是看过我以前的书评,便知道,我是一名网站编辑。而现在,我要在这之前,再加上一个词:曾经。

是的,在这一个星期前,我很荣幸,自己踏入广告行业,成了一名文案。

文案,远不同编辑,所要看的书、了解的资讯太多,并不仅局限于某一行业。所要传达的讯息,更是如此具备攻击性,无时无刻不在“怂恿”人去购买产品,刺激消费欲。正是这样,创意绝对不可缺。

说实在话,创意天赋并不是人人皆有,因而,对于,只是常人的我来说,免不了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也是我唯一敢踏进广告圈的有利武器,即便再怎样胆战心惊、诚惶诚恐,我也不怕。

我看过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也看过霍普金斯《科学的广告》《我的广告生涯》,甚至是《文案训练手册》《小强广告100招》,拼了命地在吸收前辈们的经验。

然而,这远远不够。毕竟,所选择的书本范围过于狭隘,逃脱不了广告圈子。

《由内向外看世界:佐藤大的思考法和行动术》简直就是救星,弥补其中的不足。正是从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位日本设计大师的思考法与行动术。

广告离不开创意,设计亦是如此。

书中介绍了佐藤大的十种思考法,巨细无遗;4种行动术,可谓是创意的指南针。

我看过许多文案大师们的思考方式,总结来说,就是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并直白、简单击破消费者的痛点所在。当然,这并不是全部,只是最基础的。

而佐藤的思考方式尤为特别,可以说是惊艳,再网络语一点就是,亮瞎了我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其中一种思考法是——“退一步”设计理念。意思是说,“设计师不是要创造出多么精美绝伦的设计,而应该在恰当的时机选择“退一步”,留出空间让顾客使用自己的能力,也让商品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简单来说就是,简化设计,进而达到凸显所要传递的信息。举个例子,口香糖的包装,去掉花里胡哨的不实用元素——部分不必要的文字。为了让人感觉到薄荷的清凉感,包装的主色选择渐变的绿色,而公司简介与商标均采用白色。如此一来,人们所关注、记住的,便是产品名,同时加深辨认的容易度。

再来就是“营造违和感”。

从设计而言,想要的效果,向来都是要顺心顺意的,殊不知,稍许的违和感,带来的效果超乎想象。文案亦是如此吧。突破常规,偶尔的刺激,是成功的另一捷径。

如何创造违和感呢?只要在平常的食物上,稍加变化,往往表现出一种美妙的违和感。笔记本就是如此,将自然风景纳入,别致而诱人。

很喜欢佐藤的这几句话:

享受平淡无奇的一天。

不要努力寻找创意 不要使用什么技巧。

不要将目光局限在某件事物上。

身为文案妹纸,真是获益匪浅。之前的我,一直在努力思考创意,然,结果却不如意;而不经意间的瞬间灵感,却像是在黑夜中,闪着亮光的启明星。来之不费功夫,真是无奈却好笑。

人生亦是如此吧,慢下来,不刻意,不经意就会果实累累。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十二)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好几年前的学生时期,当时被日本人温暖的文字,坚守的童心和细致周全的设计所打动。毕业之后自己当了一段时间自由职业者,脱离了学校的象牙塔,真正直面客户的时候真的是有点焦头烂额。再回头看这本书,发现书里不仅仅只是充满童趣的设计故事,更多的其实是在介绍关于对待设计的态度和落实的方法。此次回顾,收获颇多。

创意人人都有,难得是把它实现出来。一个惊世骇俗的想法,若是实现不出,那它只能停留在一个想法的层面上,看不到,摸不了。

我们经常说创意很重要,但事实上,将创意变为最终产物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同等重要,这些能力包括设计技能,设计表现力,时间管理能力,甚至于与他人合作的沟通能力等等。

设计作为一种传达的方式来传达你的想法,光光是有idea和草图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其他人只是能通过你最后呈现出来的实物来了解你的想法。没有人会愿意看着一个40分的最终产品去了解你当初100分的创意点子。

设计期望

就像学习要带着目标学一样,要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学到什么。做设计应该也是本着最后的输出为目的来做设计。既然输出是必然,那么一开始就要知道客户的期望和需求,以及这个项目的需要完成时间,成本和技术约束等等。

不过大多数时候,客户可能并不明确自己到底要什么,他们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模糊的预期。

”这个很简单的东西,你只要做的好看就行了“这是我最常常听到的客户对于产品的要求。

所以与客户沟通成了很重要的环节,需要花大量时间引导客户详述开发这个产品的原因,长远的目标以及这些产品将会对最终用户的生活带来的影响等。

学生时期做设计的时候会很任性:我喜欢这个项目课题,那我就好好做,我不喜欢,那就马马虎虎应付。对于做的不好的设计,我总是有千百个理由:课题不吸引我,没有钱,没有足够的时间等等。然而,好的设计不就是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人力物力里能达到的最佳输出吗?

对于医生来说,不能因为不喜欢这个病人,或者自己身体状态不好,就懈怠手术。同样地对于设计来说,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设计任务,才是设计师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吧。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十三)

《由内向外看世界》——世界那么大,如何去看他?

这个叫做佐藤大的家伙,穿白衬衫架眼镜,拿着一个纸杯思索的样子被印成封面。没读之前,曾猜想是类似设计方法论之类的古板读物,或设计师本人的设计成功学介绍。

随便翻翻,到先被排版“收买”: 字号大小、间距合适,照片和简图安排得当。比起曾经看过的某大师满篇爬字的报告体排版,此书看起来分外轻松愉快!

通篇畅读,真好,不是教科书,有点像看小故事,佐藤带领团队一一闯关的小故事。他面对的客户真是种类繁多:食品包装,产品设计,橱窗陈列,展览策划......越往后看越感觉——佐藤君,还有哪个行业你不涉及啊!!当然,人家最后还特别说明了,虽然不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但一定是 “设计方面的专家”这样霸气的话。也确实佐藤在书里总结的那些“闯关技能”是任何行业都能参照的。

此外,个人感觉这本书其实是为大众所写,而不是仅为了给设计师看吧。因为在读的时候我可以随着佐藤的引导将自己放在不同的角度去体验他的设计。感觉一会儿自己是设计师,一会儿又成为安排团队的管理者,一会儿秒变消费者。他平时思考的时候应该也经常变换角色去考虑设计方案吧?这家伙是处女加天蝎座的合体吗?可惜没有查出他的星座......不过读到后面我又怀疑他是火像狮子座之类,因为他讲到工作效率,发现他们做设计都如此快!!而且居然否定了常规认为的“慢工出细活”这样的观念。还挺吃惊的!对于在工作中经常抱怨的诸如各种资金和时间限制的问题,在他看来一样都不能称为做不好产品的原因,这点真心给懒人以致命打击......

说说书里最喜欢的两个思考方式,一个是需要“退一步”的设计理念。其实作为设计师来讲,这点非常难控制,因为我们经常在创作的时候很难一边保持旺盛的创作欲,一边压抑一下自己,不能让设计太过火!佐藤在这点上就比较理性,深得我心。他的许多设计也是初看觉得“很安静”,再看觉得“很厉害”的“狠角色”。当然有人认为他是“无聊和乏味”的设计,我以为这些评论者只是不哈这种简洁现代的风格,但不应该以此否定充满智慧的设计!什么是无聊和乏味?抢眼的颜色和使劲儿熬造型吗??好吧,反正我不会选后者。

除了“退一步”,印象很深刻的还有关于物品“休息时间”的章节。在佐藤眼中,一件物品在使用之外的时间也依然可以被巧妙设计,想来购买到这种物品,我必然会有“赚到了”的感觉。谁不希望自己花一份钱收到多重感受呢?而且这也往往能赋予物品有更多的意义,不会因为它失去唯一的使用功能而从此被打入冷宫。

总之看完书,会有增加“新技能”的感觉。对那些已经存在之前却没有去细心体会过的设计,我会重新思考它的意义从而发现新乐趣。看完佐藤的书,你或许能以不同以往的角度欣赏一件设计作品,哪怕他只是生活中的寻常之物,但因为你看它的眼光变了,于是,觉得身边美好的事物有多起来了,不是吗?

这就是设计带来的快乐吧!恩,是这个叫佐藤大的家伙教我的!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十四)

1、以平常心做设计,寻求原生、简单、灵活

轻松心态,不给自己压力,没有最重要最好的设计,每次都以平常心对待。

理解用户,做合适不过头的设计,保持原生,适当留白,让用户参与设计,增加创造乐趣,就像自助火锅烤肉,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口味、自身情况调制不用口味、不同使用效果,让产品更加个性化、得到升华。

2、真实生活、切身体验,才能为用户解决问题

不要局限目光努力寻找创意。越努力越不容易捕捉到好的创意,目的性太强会一叶障目。

不要使用什么技巧。禁止使用最擅长技巧,就会开拓无限发挥空间,也算是挑战舒适区吧~~

享受平淡无奇的每一天,设计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非日常”,并且要服务于日常生活。

3、需要有全局观

设计需要有全局观。以面思考,以提升产品价值、品牌价值为目标来进行一切设计。

4、先集中

集中的好处:快速营造氛围,简化事物、减少负担,在统一、简化、秩序中寻求变换。

5、“退一步”设计理念

一在形式上“退一步”以增强产品表现力,二是“退一步”视角重新审视事物。

6、猎奇心理与“隐藏法”的设计理念

通过视觉遮挡、省略精简、扬长避短,抛出最吸引人的一点,可以引导视觉节奏、简洁美观、增强被关注力。

7、如何大开脑洞?

设计如同运动,平日需要观察思考、锻炼积累,方到用时才会灵感饱满、赛出水平。

多角度观察事物,利用生活经验常识,分析思考事物特点,联系相同点事物。

8、快速营造形式感

替换法、模糊边界法、加强特殊点、颠覆主次平衡。

9、redesign法则

理解需求、以人为本、跟进时代、感知问题、解决问题。

10、设计流程

首先,创造让创意得以实现的环境,解析项目、对设计方向达成共识;

其次,与需求方一起思考并完善创意,快速思考大量70分创意并验证,不同提案策略以求同;

最后,为了实现创意而努力,注重包装、形式、呈现。

其他零零散散:

倾听需要超强专注力!充分了解、思考,一是尊重,二是才能提出成熟意见!

拓展专业知识、帮助落地!

接受挑战新东西,保持脑子灵活流动!

速度感!!前期调研、出方案、验证,给出精品留时间!

别浮躁!别眼高手低!!别拖延!!!——认真!踏实!坚持!才能进步啊!

提案需要成熟、充分全面、精益求精、有强大的理论基础,才具有专业性、说服性!

互相尊重理解!接受建议!

临危不乱,冷静应对,理性分析,放轻松有利于帮助解决问题!

要总结!!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在成功中总结方法论!

由内向外看世界读后感(十五)

设计是用新方法解决问题。

思考法

1:面的思考: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带动其他产品销量比卖一个产品重要。

专注于树干的搭建比苛求树叶的差别重要,否则初看整棵树时一定觉得怪。

主动展示价值,研发理念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初次联系后就试用了产品,进行调研,正式拜访时,具体方案已经做好了。

平面化商品展示会的好处:不会轻易被模仿。单个产品太容易被仿造。

不用计较单个产品的盈利,既有公关产品也有盈利产品。

当会议室设计成博物馆,仿佛有什么被打破,刺激了工作人员的激情。

不要突兀感,要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客户:把我们的事完全当做自己事情的工作态度:策划案包含全尺寸模型,理论基础强大且精细入微。

2:退一步

让顾客发挥自己的能力。

善于思考,每一个细节都吹一个说法,其实也是自己幻想中的调研。

3:违和感

要去想,然后要敢想。想玩了要大胆的吹起来。

出来深圳做的信号接收器时,没有任何想法,抄了一堆壳便以为自己会设计了。现在接到项目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产品的使用场景有哪些问题,没有问题有哪些创意点可以突破……而不再是找造型抄了。没有灵魂。

4:打破平衡

如果设计师不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必须先找出问题再开始设计。

企业之所以会亲情,外来设计师,动机就是希望这些设计师能给企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本企业比较擅长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一步步壮大,而苹果公司风世界知名企业,他们的发展可能都是跳跃性的。

打破顾客熟悉的经营模式。

把隐藏的东西展现出来并特色化。

突破的可能性列举:

1:先消减一部分本来的构造,然后用别的方式补充完整。

2:模糊食物边界线。

3:在已有构成的部分上,寻找一个特殊点去打破。

4:改变物体的主次关系。

5:改变尺寸。

5:猎奇心理与隐藏法

如果将商品全部摆在看得见的地方,人们只会看一眼就走开。只有不完全展示事物,才能引发好奇心,从而让人们被设计所吸引。

但遮挡太过,会不足以引发好奇。

7:总之,先集中

为了衬托主角而设置无数配角:无数白鞋子中衬托出真正展示的鞋子。

所谓设计,犹如赠人鲜花:设计不仅要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更要通过观察和理解揣测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

Clinkclip:将本来乱七八糟的曲别针扣成一个圈,使用时候再按需自取。

8:休息时间,别有洞天

很多产品闲置时间比使用时间长很多,当它们注意的时候,又有什么意义呢?加以合理利用,赋予它们全新的价值。

例:星巴克的杯底咖啡

9:另辟蹊径,寻求混搭

不要妥协,永远做出让自己百分之一百二十满意的提案。不要等客户有什么要求了再行动,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自己发现的东西。

无论是游戏、运动还是设计,都是在遵循一定规则的基础上修建自己的实力。有时候我们可以思考如果情况稍微改变会怎样。比如,足球比赛中如果每个队员允许用一次手,战略会完全不同。很多人们坚定不移守护的东西,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行动法

1:越努力越贫穷

越努力做设计,越赚不到钱。而培养出流水线模式,不去在意创意和独创性,即使刚毕业的设计师也可以轻松学会,才能增加收益。创意在我们事务所的全部业务中所占比例只有一到两成,而创意是区分一个事务所最大的元素。

2:耕耘现状

设计的结果是,超越客户的期待。那就必须先通过项目热身去了解客户的期待,绝对不要在不知道客户要求的情况下就开始设计,这是那些自以为才华横溢的人容易失足之处。如果和客户交流很多次后,都抓不住他在期待什么,或者根本没有期待,就拒绝。没有期待就无法做出回应。需要想办法通过交流让双方建立起共同的蓝图。

也就是前期建议书沟通的重要性了。带着概念最好是可视化的草图或者意向图去和客户沟通方向后,再做设计。此时最好提出一些新的想法,让整个项目变得丰富立体。比如多设计一些产品形成互补系列,连带着周围环境一起设计……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