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火车梦》读后感1000字

《火车梦》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17 04:30:34
《火车梦》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6-17 04:30:34   小编:

《火车梦》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成长的故事。主人公小梅在追逐梦想的路上,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最终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篇文章深刻描写了家庭的力量和亲情的珍贵,令人感慨不已。

《火车梦》读后感(篇一)

Denise Johnson《火车梦(Train Dream)》读下来简直硌得慌。

磅礴建设百废渐兴1920s工业化生活里的一个铁路业工人:打工返家目睹森林大火后妻女尽丧的荒野;搬运时碰到将死之人,吐露完强奸与死亡的秘密就在他眼前咽了气;幻象中见到妻子在大火中救起女儿的临终时刻,醒来时他坚信是女儿而救起的狼女像所有野兽咬断绳索翻窗而去。

细节铺陈得淋漓尽致,细到会写出主人翁返回大火现场重建木屋,睡前无意识用烧焦的小千松做驳拨灰棍并入梦,但:所有的描写毫无情绪,不予评判;看见,却不动声色。

拿天气预报的语气写爱、恨、孤独和死亡。真是不寒而栗的残酷。宁可相信作者在展现他的天生冷漠,而不是,见微知著却无动于衷。

《火车梦》读后感(篇二)

我发现要从这种小说中寻求什么人生道理,看到讽刺了什么什么,完全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懂得这些道理就像人知道饿了要吃饭一样,但是你懂得要饿了要吃饭的前提是你得要有饭吃,所以我们只需要感受这本书里面的人物,故事和文祖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与感触,穿透人物感受这股一去不复返的时代如火车般疾驰而去的洪流,升华厌倦已久的疲惫不堪的灵魂。

这本书对于节奏,语言的掌控能力实在强大,低沉而精准,每一句都是精华,善用长句却不啰嗦,情节紧凑不拖沓。

在格兰尼尔的人生经历中,见证了众多的死亡:猥亵侄女的黑利、酒后卧轨的库特内人鲍勃、猝然倒地的雇主的孙子,而影响最大、创伤最深的则是妻子格拉迪斯与女儿凯特的葬身火海,格兰尼尔的余生都深陷在这个命运的泥沼中,伴随着痛苦万分的梦魇。

最终随着剧场的黑屏,整本书戛然而止的落幕,是那个时代一个平凡的美国人的缩影,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那个时代最终也一去不复返了。余味无穷。

《火车梦》读后感(篇三)

在读过的西方文学中,我还是喜欢《火车梦》这样的小说,文字洗练,语言优美,故事完整,读后回味起来韵味无穷。相比之下,许多欧美小说其实重点在于风格,而非长于状物,缺乏丰富饱满的故事情节。简单作一区分的话,前者多为古典文学或传统文学,后者则为意识流小说或者后现代文学。尽管两者各有千秋,但显然《火车梦》这样的小说更合乎我的审美。在我看来,所谓文学,一定是故事为王的。

《火车梦》讲述了伐木工罗伯特·格兰尼尔的一生。在格兰尼尔的人生经历中,见证了众多的死亡:猥亵侄女的黑利、酒后卧轨的库特内人鲍勃、猝然倒地的雇主的孙子,而影响最大、创伤最深的则是妻子格拉迪斯与女儿凯特的葬身火海,格兰尼尔的余生都深陷在这个命运的泥沼中,伴随着痛苦万分的梦魇。

阅读这部西部小说,犹如在观赏一部悠远绵长的西部电影。辽阔无垠的草原、高耸入云的云杉、翻涌不息的河流、翱翔奔跃的鸟兽、贯穿东西的火车、骑马扬鞭的牧民,如风景画般在脑海中渐次闪现。

这也是一部能够触动心弦的小说,阅读时会因格兰尼尔的诸般遭遇情不自禁地生发共情。西部风光的壮阔、火车驶过的喧嚣,与主人公命运多舛的孤独与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感同身受中,阅读就变成了一种神圣的仪式,肃穆而庄重。

《火车梦》既是一部格兰尼尔坎坷一生的个人史,也是一部浓缩美国西部历史与风貌的微型史诗。这部史诗的结尾却以悲凉而结束,正如小说最后一句话,调动了所有的情绪——“突然,剧场一片漆黑。那个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火车梦》读后感(篇四)

《火车梦》真实生动地刻画了20世纪初叶的美国西部,一件件小事,从一个普通美国铁路工人的人生轨迹完成时代的侧写。当连接的铁路打开了西部大门,工业发展与大自然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大至映射时代背景,细至描述等闲之人的故事。从小人物看大时代会别有一番风味,在时代巨轮下的微不足道特别显得沧桑。小说虽是中短篇幅,但刻画入微,主人公格兰尼尔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故事用词诙谐,节奏爽朗,很好读的书。 P.S.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民(偷渡)到美国捞钱的同胞,作为苦力工的他们,机遇与险恶成正比,而且美国向来的种族歧视,意见很深。他们恐怕憎恨这大批的华人抢走了许多机会,且还很廉价。不知道他们中有多少人追到了在异国他乡的梦想?

摘录自本文之四,“一走进废墟,他便感到自己内心的悲伤也在变得焦黑,变得纯粹,仿佛这悲伤是一块具体的实物,而附着其上的疯狂臆想和侥幸希望都被烧掉了。他驶过一层厚厚的灰烬,轧出的车行道与冬日积雪中的车辙一样深。只有最敏捷的飞禽走兽才逃得出这场弥天大火。” 摘录自本文之九,“然而在一瞬间,几乎不及防,人们的笑声戛然而止。只见他在舞台中心站定,双臂伸得挺直,然后全身僵硬,一股巨大的内在动力使他颤抖起来。在场的人没有一个见过谁能如此静止地站着,却又进行着古怪的机械式运动。他向后仰头,让头皮碰碰到脊梁骨,然后开嗓。一个声音在剧场内响起,仿佛风从四面八方袭来,低沉不已,令人惊骇。它从地板下的陆地轰隆隆地逼近,然后凝聚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穿过鼻腔,直抵每一位听者的心房。这声音越来越高亢瞭亮,越来起越庄严优美。它是所有人造声最原初的完美美理想——雾角声,船角声,火车头寂寞的汽笛声,歌剧味叹声,长笛乐声,风笛缠绵不绝的悲吟声。突然,剧场一片漆黑。那个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THE END--

《火车梦》读后感(篇五)

美国西部,微型史诗,火车,沙漠,这怎能不让久居安定的人心动?20世纪初,战争之外的残酷,这怎能不让人向往。因此,就算这本书4万1千字卖42元,平均1000字一元,我还是买了。 但不得不说,这些乡愁,这些自然与人文的最后博弈,这压抑时代到来前最后清新的空气并没有在这部作品作为主体出现。我们能看到的,更多是漂泊的无依无靠,妻离子散的无尽孤独,尽管间或能看到自然的宏大崇高,能看到男主人公作为普通人的坚毅,能看到西部世界的放荡与生命力,但它们都在削减,都随着火车的遍布全线而走向死亡,就像这些肌肉强健、会养马、会搭房子、会深入自然的人逐渐被人们遗忘,逐渐只拥有一间自己的小屋。作者展现的是如梦一般的美好时代渐渐不可抵挡的消失的日子。这日子是由火车带来的,但终究也会因为火车的遍布而消失。作品最后,一个假扮狼孩的孩子滑稽地表演,而如男主般的工人们,他们真的经历过自然,听说过狼女的故事,见识过狼的恐怖,面对这一切想笑却又不知道笑些什么。难以忍受的,最终的大笑最后只能走向自己无可抵挡的消失吧。 有趣的是,作品的主体部分是男主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主线剧情,这生活也没什么大的波动(除了最开始的一部分,而这也对应于男主的人生的开始),但通过各种看似随意的剧情,我们能看到那些与自然纠缠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能一点点看到年份的改变中事物的改变。男主的生活是日常的,因为他选择离开城市,但其中的暗流涌动,不断说明这一代冒险者凄惨的命运。而悲伤是一点一点渗透进来的。我的不满在于修辞中弥漫的浪漫特色,与西部的刚硬冷漠实在不太搭配,再加上剧情零散到了一定境界(虽然这是有意义的),大部分重要事件都轻描淡写地过了,让我很难进入作者构造的情境。还好最后几章这种感觉终于来了,惊心动魄又实际上有惊无险的日子多了,疲累就会来临,新的事物就会来临,而旧的人确实应该离去,这是他们当初能够到来这一事实就注定了的。詹姆斯.伍德评价这部作品是欺骗的严酷现实主义,实际上是因为这样一个过渡的时代本身难以抑制的英雄气质的欺骗性和实际上人们无能为力的残酷的冲击。我认为,或许可以情感更充沛一些,戏剧性更强一些,至少不至于只靠妻离子散这一件事来撑起阅读欲望,这样或许更能展示作品的史诗性质。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